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摘要:介绍了某道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及配合比设计过程,总结出当驼峰骨料给目标配合比带来困难而工程区附近又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料源时,可以考虑通过改装拌和楼来改善骨料级配。

通过大量试验,给出了粘结层AC220 型和磨耗层AC214 型沥青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及最佳沥青含量,这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试验还证明,对于酸性骨料,在矿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可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利用美国ASTM D4867 标准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方法既简便又切合实际,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料;驼峰;沥青混合料;水损害中图分类号:TU528142 文献标识码:A1 沥青混凝土设计要求某道路工程位于非洲加纳。

从起点11 + 425 至23 + 125 是双层沥青混凝土,设计路面宽度为14.0m。

路面结构形式为6cm 粘结层+ 4cm 磨耗层,路面基层是规格为0~40mm 的级配碎石,碎石厚度为20cm。

从23 + 125 至40 + 829 是双层沥青表面处置,设计宽度为7.0m。

该工程基层级配碎石、沥青表面处置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石料都是花岗岩,石料场距离该工程起点49km。

沥青混凝土所用的沥青是从科特迪瓦进口的60/ 70 壳牌沥青。

该工程沥青混凝土粘结层和磨耗层的级配要求范围见表1。

骨料最大粒径分别是20mm 和14mm ,相当于我国道路沥青混凝土的AC20 和AC13[1 ] ,但级配范围比我国的偏上,细料相对多一些。

表1 粘结层和磨耗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粘结层和磨耗层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如下:击实次数均为两面各75 次;稳定度大于8kN ;流值2~4mm;空隙率3 %~5 %;沥青含量4.5 %~5.5 %;粘结层饱和度为60 %~75 % ,磨耗层为65 %~75 %。

现场沥青混凝土压实后的空隙率要求是6 %~8 %。

按试验室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为4 %计算,现场的压实度应控制在96 %~98 %之间。

马歇尔试验报告AC-16C目标配合比

马歇尔试验报告AC-16C目标配合比

AC-16C型马歇尔试验报告一、概述设计目的:本设计用于253、254省道养护大中修沥青砼面层,供施工参考使用。

二、混合料类型确定及设计要求级配范围1.混合料类型为AC-16C型,沥青混凝土碎石级配采用设计书规定级配,本设计其它标准均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1)设计要求:击实次数:两面各75次稳定度:>8.0(kN)流值:20~40(0.1mm)空隙率:4%~6%沥青饱和度:65%~75%残留稳定度:≥85%(2)级配范围:筛孔(mm)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通过率(%) 100 100 100 90-95 76-8460-70 37-49筛孔(mm) 2.36 1.18 0.6 0.3 0.15 0.075通过率(%) 24-36 13-24 9-17 7-13 5-10 4-8三原材料(附)四矿料级配组成计算(附)五马歇尔试验结果1.马歇尔试验物理---力学技术指标汇总表(附)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及其相对应的密度:a1=5.10%a2=4.60%a3=4.30%a4=4.50% OAC min=4.00% OAC max=5.00%OAC1=(a1+a2+a3+ a4)/4=4.63%OAC2=(OACmax+OACmin)/2=4.50%且OACmin<OAC1<OACmax OAC= (OAC1+ OAC2)/2=4.6% 最佳油石比OAC=4.6%六配合比设计结果:9.5mm-19.0mm碎石:21.0%4.75mm-16.0mm碎石:30.0%2.36mm-9.5mm碎石:8.5%机制砂: 37.0%矿粉: 3.5%七、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八、目标配合比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九、马歇尔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注:当马歇尔试验指标达不到时,表中提供的途径可供参考。

表中“+”号表示指标随因素变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示指标随因素变量的增加而减小。

马歇尔试验

马歇尔试验

表2.15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本表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 26.5mm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注:①对空隙率大于5%的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路段,施工时应至少提高压实度1%。

②当设计的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③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适当放宽。

表2.16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
注:①在干旱地区,可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空隙率适当放宽到8%。

表2.17 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注:①对集料坚硬不易击碎,通行重载交通的路段,也可将击实次数增加为双面75次。

②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允许放宽到
4.5%,VMA允许放宽到16.5%(SMA-16)或16%(SMA-19),VFA允许放宽到70%。

③试验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的的关键性筛孔,对SMA-19、SMA-16是指 4.75mm,对SMA-13、SMA-10是指 2.36mm。

④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时,容许放宽到5.0kN(非改性)或5.5kN(改性),但动稳定度检验必须合格。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温度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方法确定,并与施工实际温度相一致,普通沥青混合料如缺乏粘温曲线时可参照表2.18执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在此基础上再提高10℃~20℃。

表2.18 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温度(℃)
注:表中混合料温度,并非拌和机的油浴温度,应根据沥青的针入度、粘度选择,不宜都取中值。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该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配合比设计中沥青采用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现将试验成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内容1、原材料试验对平度市黑羊山碎石场提供的石灰岩集料和大沽河砂进行筛分试验及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吸水率等试验;对莱西望城谭格庄石粉加工厂的矿粉进行了亲水系数、筛分和表观相对密度试验;对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进行了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2、AC-20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在规范要求AC-20型级配范围基础上,对设计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并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水稳定性检验。

二、试验说明1、本次试验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2、在沥青混合料时间的成型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为158℃、矿料加热温度为180℃,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击实温度为145℃。

3、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

三、计算说明1、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γse=(100-P b)/(100/γt-P b/γb)式中:γse——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本次试验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根据真空法实测最大相对密度进行反算。

P b——试验采用的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γt——试验沥青用量条件下实测得到的最大相对密度,无量纲;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2、矿料全体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r sbr sb=100/(P1/γ1+P2/γ2+…+P n/γn)式中:P1、P2、…、P n——各种矿料成分的配合比,其和为100;γ1、γ2、…、γn——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
试 验 指 标 公称最大粒径 马歇尔试件尺寸 击实次数 ( 双面 ) 空隙率 VV 稳定度 ≥ 流值 沥青饱和度 V F A 密级配基层 AT B 的矿料间隙率 VMA( %) ≥ 单位 mm 密级配基层 ( A T B) 2 6. 5 mm 1. 5 mm ≥3 半开级配面层 ( AM) 6. 5 mm ≤2 1 0 1. 6ˑ6 3. 5 5 0 6~1 0 1 5 实测 5 5~7 0 设计空隙率 ( %) 4 5 6 3. 5 — 4 0~7 0 AT B 4 0 1 1 1 2 1 3 排水式开级配 磨耗层 ( O G F C) 6. 5 mm ≤2 1 0 1. 6ˑ6 3. 5 5 0 8 ≥1 3. 5 — — AT B 3 0 1 1. 5 1 2. 5 1 3. 5
表1 0 9 2~5
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 ( 的最小 VMA 及 V mm) F A 技术要求 ( %) 1 9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1. 5 1 2. 5 1 3. 5 1 4. 5 1 5. 5 6 5~7 5 1 3. 2 1 2 1 3 1 4 1 5 1 6 9. 5 1 3 1 4 1 5 1 6 1 7 7 0~8 5 4. 7 5 1 5 1 6 1 7 1 8 1 9
对空隙率大于 5% 的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路段 , 施工时应至少提高压实度 1% 。 1. 注 : 当设计的空隙率不是整数时 , 由内插确定要求的 VMA 最小值 。 2. 对改性沥青混合料 , 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适当放宽 。 3. 本表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 ≤2 4. 6. 5 mm 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

试 验 项 目 马歇尔试件尺寸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 空隙率 马歇尔稳定度 ≥ 析漏损失 肯塔堡飞散损失 单 位 mm — % k N % %

沥青材料实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材料实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修正后 100
96
78
65
55
41
31
23
17
12
8
6
(设计值)——根据实际石料再定。
注: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量之间的关系.
每个试件矿料取1300g,一组3个共3900g. 沥青用量 沥青含量:沥青与混合料总质量比 (间隔为 0.5 ) 油石比:沥青与矿料质量比 一种级配不同油量需 15个试件.
方孔筛 4.75mm、2.36mm、1.18mm、
0.6mm、0.3mm、0.15mm、 0.075mm
粗、细集料的筛析试验(续)
矿粉的筛分试验
标准筛:孔径为0.6mm、0.3mm、0.15mm、 0.075mm
在能控温的烘箱内 (105℃±5℃) 烘干.
(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六)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①测定轮压强0.7±0.05Mpa ②60℃恒温室中保湿5h-24h ③试验轮往返行走,一般试验做一小时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
测动稳定度
(t2 t1 ) 42 DS C1C2 d 2 d1
42---试验轮每分钟行走次数 C1---试验机类型修正系数 C2---试件系数 试验室制备的宽300mm的试件为1.0
基本组成的设计方法
组成设计方法: • 矿料配合组成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 组成混合料各集料的比例 • 最常用的为数解法与图解法两大类
AC-13的表面
测试到场温度 覆盖保温
AC-13的芯样
读数
红外测试碾压 AC-25的表面 后的表面温度
AC-25的芯样
AC—30的表面
AC—30的芯样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试验监理工程师: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水中重法)
承包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LM-5合同技术负责人: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水中重法)承包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LM-5合同
技术负责人:试验监理工程师: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水中重法)承包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LM-5合同
技术负责人:试验监理工程师: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水中重法)承包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LM-5合同
技术负责人:试验监理工程师: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水中重法)承包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LM-5合同
技术负责人:试验监理工程师:。

浅谈SMA组成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

浅谈SMA组成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

浅谈SMA组成设计与施工控制技术0前言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

八十年代初石棉纤维禁用而引进木质素纤维后,SMA性能提高并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我就结合有关技术规范和我国已有SMA路面施工及监理的成功经验对SMA的矿料组成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现场监理作一些阐述。

一、SMA的组成设计1、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件的体积设计方法进行,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和流值并不作为配合比设计可以接受或者否决的唯一指标。

配合比设计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技术标准。

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当不使用改性沥青时当使用改性沥青时马歇尔试件尺寸mm Φ101.6mm×63.5mm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击实50次空隙率VV % 3~4矿料间隙率VMA 不水于% 17.0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 不大于VCADRE沥青饱和度VFA % 75~85稳定度不小于KN 5.5 6.0流值mm 2~5 —2、设计矿料级配的确定SMA路面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采用下表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0.075中粒式 SMA-20 100 90-100 72-92 62-82 40-55 18-30 13-2212-20 10-16 9-14 8-13 8-12SMA-16 100 90-100 65-85 45-65 20-32 15-24 14-22 12-18 10-15 9-14 8-12细粒式 SMA-13 100 90-100 50-75 20-34 15-26 14-2412-20 10-16 9-15 8-12SMA-10 100 90-100 28-60 20-32 14-26 12-22 10-18 9-16 8-13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3组级配的4.75mm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3%附近,而3个级配的矿粉数量大体相同,使0.075mm通过率为10%左右,从3组初试级配的试验结果中选择设计级配时,必须符合VCAmix<VCADRE及VMA>16.5%的要求,对有1组以上级配同时符合要求的,以4.75mm(或2.36mm)通过率大且VMA 较大的级配为设计级配。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说明书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说明书

相同
4
OAC=( OAC1 + OAC2 )/2
OAC=( OAC1 + OAC2 )/2
5
求 OAC 对应的 VV、VMA,VMA 是
否满足指标要求最小值的要求,
OAC 应位于 VMA 凹形曲线最小值
的贫油一侧
相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验证
1抗高温性--车辙试验(T 0719) 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 2抗低温性--弯曲试验(T 0715)
AC-20 中粒式
AC-16
100 90-100 78-90 68-80 58-70 40-50 28-38 20-29 15-22 10-17 6-13 4-8 100 90-100 80-90 66-78 46-58 34-44 22-32 16-24 11-19 7-14 4-8
AC-13 细粒式
我国新旧规范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配合比设计体积指标计算
上的差异
指标
试件相对密
度 混合料理论 最大相对密

理论最大相 对密度采用
计算法
JTG F40-2004
表干法或蜡封法
普通沥青:真空法 改性沥青:计算法
ti
100 si bi
se
b
JTJ 032-94
水中重法 表干法或蜡封法
说明
真空法或计算法均可
中粒式 ≤120ml/min ≤120ml/min
增加了粗集料AC-25 ≤150ml/min(由于车辙标准试件厚度与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匹配,故对粗粒式沥青 混合料渗水系数仅供参考。)
SMA类: SMA-13 ≤80ml/min ≤85ml/min
4渗水检验—渗水试验(T 073)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选定及最佳油石比快速确定法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选定及最佳油石比快速确定法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选定及最佳油石比快速确定法的应用摘要:该文论述了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何要选定为4%,并对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设计空隙率VV和最小矿料间隙率VMA规定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华东公路》“HMA和SMA最佳油石比快速确定法”进行工程实例论证。

关键词: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最佳油石比快速确定。

1 设计空隙率VV空隙率VV决定于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rt和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rf,即VV=(1-rf/rt)*100%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应用抽真空法测定,而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应用表干法测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那么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应采用多大的空隙率作为设计空隙率呢?一直到1994年,美国沥青路面协会(NAPA)的马歇尔设计标准,在不同交通量采用不同击实次数基础上,设计空隙率VV都是统一规定为3-5%,并以4%为基准。

他们推荐的选择最佳沥青含量最通用的方法是:首先根据VV=4%确定沥青含量,然后按此沥青含量比较稳定度、流值、饱和度、如所有数据都在标准范围内,则以VV=4%时的沥青含量即为最佳沥青含量。

如某些数据在标准范围以外,则混合料须重新设计。

另一种方法是AI提出的,即以最大稳定度、最大密度、与空隙率为4%的沥青含量平均值作为最佳含量。

当某些混合料的密度与稳定度不出现最大值时,也只有设计空隙率为4%作为确定最佳沥青含量的标准了。

可见马歇尔设计法确定最佳沥青含量,本来不像我国规范这么复杂。

鉴于空隙率VV每相差1%,沥青含量约相差0.4%,那么VV=3-5%范围值,沥青含量约有0.8%变化,因此以VV的范围值定沥青含量还谈不上最佳。

既然马歇尔设计法本来就是以VV=4%为基准,所以Superpave设计法就明确规定设计空隙率为4%,而不用范围值。

设计空隙率VV=4%,也不是Superpave法的首创,这实际是前人大量实践的共识。

它是依据以下各点得到的。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

一、引言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道路和机场铺设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设计则是保证其性能的关键环节。

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作为一种经典的设计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设计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二、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介绍1. 马歇尔试验原理和流程马歇尔试验是一种用来评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抗压性能的实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压缩实验,以评定混合料的稳定性、流动性和密实度等指标。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料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配合比。

这一方法既能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又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2. 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的意义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是指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选取适宜的材料配合比和混合料性能指标,以保证最终的道路工程质量。

这一标准系统包含了混合料设计、试验、生产、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提高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的深度评估1. 材料选择在进行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时,首先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选取适宜的沥青、矿料和添加剂等原材料。

不同的原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其配合比会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性能。

在材料选择上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定。

2.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混合料的稳定性、流动性、密实度和耐久性等指标,以满足道路工程的使用要求。

通过试验和分析,确定最佳的混合料配合比,保证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3. 试验和分析在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分析工作。

通过对混合料样品的压缩实验和性能评定,获取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指标。

在试验数据分析上,需要采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和分析。

7.1.32.3.2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7.1.32.3.2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56.2
65.7
72.8
78.8
85.6
14.9
14.3
14.0
14.6
14.9
饱和度(%)
空隙率(%)
毛体积密度(g/cm3)
2.420
2.415
2.410
2.405
2.400
2.395
2.390
2.385
4.0
4.5
5.0
5.5
6.0
沥青用量(%)
7
6
5
4
3
2
1
4.0
4.5
5.0
5.5
6.0
沥青用量(%)
空隙率
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 稳定度
标准要求的(不含VMA) 流值
的沥青用量范围 OACmin~OACmax中值作为 OAC2
VMA VFA
OAC2=(OACmin十OACmax)/2
OACmin
OACmax
4.0
4.5
5.0
5.5
6.0
沥青用量(%)Leabharlann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4.最佳用量的初始值OAC
OAC=(OAC1十OAC2)/2
寒区公路、旅游公路、交通量很少的公路,可以适当减 小设计空隙率,但不得降低压实度要求。 ★设计沥青用量=OAC+ (0.1~0.3) %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1、矿料组成设计
(1)从经热料仓振动筛二次筛分后 的分级热料中取样。
(2)筛分分级热料 (3)取筛分后的通过率用图解法确
定热料的组成比例
三、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
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沥青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就完成了。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都是 两方面的设计,二者有何区别?
目目标标配配合合比比与与生生产产配配合合比比设设计计关关系系图图
取样冷料筛分
矿料通过皮带输入 提升到拌和楼 振动筛二
拌和楼干燥筒加热
热料仓
次筛分热料
取 分 级
热 料 筛 分
图解法确定 冷料比例
通过调整控制室皮带 转速达到设计比例
目标配合比
图解法确定 热料比例
规范下限 90 76 60 34 20 13 9 7 5
4
规范中值 95 84 70 48 34 24.5 18 13 9.5 6
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矿料组成设计 (二)取样各种集料(冷料)筛分(水洗法)
1.此处取样的集料为冷料,可以从料场直接取样。 2.矿粉直接从包装袋中取样。
3.料场取样尽量要有代表性、均匀性。 4.其他指标也需检测,只是配合比设计时不使用。
目标配合比设计
(三)马歇尔试验
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6.马歇尔物理指标计算
计算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2)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γti )
γti= 或
100 + PaiBiblioteka 100 γse +
Pai γb
γti=
100
Psi γse
+
Pbi γb
γti-相对于计算沥青用量Pb时的混合料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
2.冷却、脱模 (1)冷却方法有三种
试件横置室温冷却:12h以上 电风扇吹:1h以上 浸水冷却:3min以上 (2)脱模 3.高度测量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工程上常采用室温下用电风扇吹12h以上冷却 最好,但时间太长。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设计文献有关材料技术规定沥青混合料技术规定(1)粗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规定表1所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旳成分较少。

质量应符合表2旳规定。

粗集料与沥青旳粘附性应不不不不大于4级。

(2)细集料沥青路面旳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合适旳颗料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3旳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细料质量表2(3)砂本项目公路路面用砂采用机轧砂,其规格应符合表4旳规定。

(4)石屑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旳筛下部分。

采石场在生产石屑旳过程中应具有抽吸设备,沥青混合料中,选用S15。

石屑规格应符合表4旳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表 4(5)矿粉沥青混合料旳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旳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旳矿粉,原石料中旳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7.5旳技术规定。

拌和机旳粉尘可作为矿粉旳一部分回收使用。

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旳25%,掺有粉尘填料旳塑性指数不得不不大于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规定表5(6)道路石油沥青旳技术规定选用90号A级沥青,所用沥青旳质量应符合表6规定旳技术规定。

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寄存。

除长期不使用旳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旳贮存温度不合适低于1300C,并不得高于1700C。

道路石油沥青在贮存,使用及寄存过程中应有良好旳防水措施,防止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道路石油沥青旳技术规定表6(7)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构成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构成见表7。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旳级配构成范围表73稀浆封层技术规定(1)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应符合国家现行原则《乳化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旳有关规定》;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规定表8注:[1] P为喷洒型,B为拌和型,C、A、N分别体现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2] 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原则粘度计之一测定;[3] 表中旳破乳速度、与集料旳粘附性、拌和试验旳规定与所使用旳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查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旳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估时可不规定此三项指标;[4]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状况选用试验时间,一般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日使用时也可用1d旳稳定性;[5] 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 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规定没有粗颗粒、不结块;[6] 假如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旳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旳规定。

(完整word版)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word文档良心出品)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一、马歇尔实验简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实验配合比设计法。

该法是首先按配合比设计拌制沥青混合料,然后击实制成规定尺寸试件,12h 之后测定其物理指标(包括表观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然后测定稳定度和流值。

马歇尔实验分为稳定度实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实验;马歇尔稳定度实验是对标准击实的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速度等条件下受压,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等指示所进行的实验吗,这种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实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实验。

马歇尔稳定度实验主要用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检验。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实验主要是检验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通过测试其水稳定性检验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

二、具体实验操作方法1)仪具与材料①马歇尔实验仪。

对于标准马歇尔试件,实验仪最大荷载不小于25kN,加载速率应能保持(50±5)mm/min;对于大型马歇尔试件,实验仪最大荷载不得小于50kN。

②恒温水槽:控温准确度为1℃,深度不小于150mm。

③真空饱水容器:包括真空泵及真空干燥器。

④烘箱。

⑤其他:温度计,卡尺等。

2)准备工作①击实成型马歇尔试件,每组试件的数量不得小于4个。

②量测试件尺寸。

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离边缘10mm处的试件高度并以其平均值作为试件高度。

如试件高度不符合(63.5±1.3)mm或(95.3±2.5)mm要求,或两侧高度差大于2mm时,试件作废。

③测量试件的密度、孔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等体积指标。

④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

对黏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过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验温度为(60±1)℃.对煤沥青混合料试验温度为(33.8±1)℃,对空气养生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混合料试验温度为(25±1)℃。

3)标准马歇尔试验①将试件置于已达到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温槽中,保温时间标准马歇尔试件30~40min,大型马歇尔试件为45~60min。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程序ATB-25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程序ATB-25

鹤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水中重法)
承包单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试验单位
辽源市枫源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混合料种类
试验规程
JTG E20-2011
拟用工程
试验完成日期 2015年8月23日 试验人签字
现场桩号 k0+000~k34+000 复核人签字
(%)
粒料间 空隙率 ⑦+⑧
(%)
序 号


平均 ③ ④ ⑤ ⑥ ⑦



1 3.5 95.0 95.9 96.0 95.8 95.68 3966.9 2346.1 3980.4 2.427 2.566
8.2
5.4
13.3
2 3.5 95.7 95.5 94.4 95.0 95.15 3974.7 2338.4 3987.2 2.411 2.566
14.9
5 3.0 96.3 95.7 95.5 95.8 95.83 3915.3 2315.9 3964.4 2.375 2.576
6.9
7.8
1Hale Waihona Puke .76 3.0 97.7 97.5 97.8 97.7 97.68 3966.8 2345.4 4010.4 2.382 2.576
6.9
平 均
3.0
掺配比例%
0.4 0.2 0.1 0.0 0.2 0.0
试 件 编 号
油 石 比
(%)
试件直径φ=10.16(cm) 空气中 水中 质量 质量
(%)
粒料间 空隙率 ⑦+⑧
(%)
序 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
一、引言
在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而其配合设计技术标准对于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
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全面评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
设计技术标准,以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简介
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定义与意义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是评定混凝土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骨料的级配和体积的分析,来评判混合料的优劣程度,并进而指导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基本原理
马歇尔试验是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试件在一定温度下受压力作用时的
变形性能进行研究,以确定混合料在使用条件下的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

该试验通过测定马歇尔配比参数,如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等,
来评价混合料的性能。

三、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
1. 国内外常见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标准
国内常见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公路沥青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工程技术规范》和《沥青混凝土试验
方法标准》等。

而国外则多参考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所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

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的内涵与关联
配合设计技术标准是指在进行混合料配合设计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试
验方法和标准规范,来确定最佳的混合比例,以满足路面使用的性能
要求。

这些标准不仅包括了试验方法,还涉及到对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工程性能、持久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四、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的应用与展望
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

在道路建设领域,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的
应用对于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指导实际工程中的混合料配合设计。

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的未来展望
随着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混合料的性能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未来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也将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需求的不断变化。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
作为本文的作者,我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的重要性深有体会。

在我看来,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合理地运用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对于保障道路建设质量至关重要。

我也对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使得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能够更好地适应道路建设的需求,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作为道路建设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标准的全面评估和合理应用,可以为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清晰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引发更多对于这一领域的关注和讨论。

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优势与挑战
1. 优势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在道路建设和交通运
输领域具有以下优势:
a) 可靠性高:马歇尔试验通过对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工程性能和持久
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可靠地评定混合料的优劣程度,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b) 标准规范:国内外针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制定了一系列
的标准规范,这些规范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保证了混合
料配合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c) 实用性强:马歇尔试验不仅能够评定混合料的性能,还能指导实际
工程中的配合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2. 挑战
尽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具有诸多优势,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a) 差异性问题:不同地区、不同材料、不同工程条件下的混合料性能
要求存在差异,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配合设计技术标准,
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b) 新材料新工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使得传统
的配合设计技术标准可能无法完全适应,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c) 实际应用效果:标准的制定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
进一步探讨如何把马歇尔试验的结果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效果。

七、未来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的发展方向
1. 标准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需要更加国际化,与国际接轨,以适应不同国家和
地区的需求。

2. 新技术的引入: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结合现代材料科学,优化配合设计技术标准,提高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

3. 标准的综合性:将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工程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纳入标准范畴,形成更加综合性的配合设计技术标准,为混合料的
全面评价提供依据。

4. 标准的实用性: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标准的实用性,与实际工程结合更加紧密,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八、结语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设计技术标准作为道路建设领域的
重要内容,对于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未来的
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些标准,以适应新材料、新工艺
以及新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
设计技术标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自己
的思考和更多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