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大、比较、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考点阐释】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间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
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几年中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
【方法探究】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说到底就是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
具体而言就是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修辞手法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在复习时要积累古典诗词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便于在具体语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2.要洞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解答题目时适当加人,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如李煜在《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诗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水喻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如果在解答时将“具体可感”几个字用在答案中会使答案更严密。
3.在解答时安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一、古诗词鉴赏回答问题观书(明)于谦①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②芳客,未信我庐③别有春。
[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
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
③庐:书房。
1.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示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运用比喻修辞,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
“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用典,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课件
7
【解析】:小园岂是春来晚”“风光留住不教回”这两句诗运用设问手 法,小园中四月犹有花飞,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作者故设一问:难道是这 儿的春天来得迟吗?后两句作答:不是春天来得迟。全都是因为主人多事, 留住春光而不放它回去。一问一答,既写出了自己的惊喜,又赞美了主人的 浪漫情怀,表达上则曲折含蓄,收意外之效。“风光留住不教回”,意思是 小园主人殷勤好事,留住了春光,不让它从园中溜走,此句运用拟人,将春 天拟人化,不仅将美好的春光写得生机盎然,而且极富有乐趣。“都为主人 尤好事”,意思是都只为主人好事,留住了春光。此句运用反语,貌似责怪 主人,其实似贬实褒。小园主人高雅的情怀,也透过诗句感染着读者。毕竟 肯花如此大的精力,却只是为了将春光留住的人,难道不就是对美具有深刻 感悟的雅人高士吗?风趣地赞美了主人及其花园。
8
答案,①、设问,头两句问,后两句答,不仅章法奇特,而且更好地表 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加强了赞美的语气。②拟人 “风光留住不教回”的表 达,将春天拟人化,不仅将美好的春光写得生机盎然,而且极富有乐趣。③ 反语“都为主人尤好事”一句,看似责怪主人好事,其实似贬实褒,风趣地 赞美了主人及其花园。
译 文:小园并不是春天来得太晚,四月里却有花片飞进酒杯,都只为主人特 别好事,让春光留住不叫它辞归。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腊前月季
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①已剥胭脂笔,四破②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注:①尖:月季花蓓蕾的顶端,此指月季花苞。②四破:月季花完 全展开时的形态。
12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中修辞手法分析整理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中修辞手法分析整理在国内语文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是重点和核心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掌握修辞手法,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中修辞手法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修辞手法命题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
常见的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
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高考对于“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修辞手法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修辞手法答题范式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例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案】运用比喻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倒映在清溪之中,仿佛行走在明镜里;鸟在山中穿梭,仿佛穿行于绘画的屏风里。
虚实相生,虚实相融,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给人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2.比拟: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
(1)拟人【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定林① [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62张
设问
概念:先提出问题(故意设置疑问),接着自己
把答案说出。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作用: (1)突出强调作用: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表 达情感态度; (2)引人思考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3)提纲挈领作用: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廓清思路、 提纲挈领的作用. (4)开头:点明题旨,领起下文;中间:承上启下,突 出内容;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折杨
柳
萧译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 ,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①运用比问喻:手“法山,似山莲如花莲艳花,般流明如艳明,月水光如”月两光句般素洁 ,以莲花喻山历,来以为月人光称喻道水,,请形简象要写赏出析了。山之明丽与 水之清澈,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下山水风光。②以乐 静写哀情,山水的美丽与下文猿声的悲哀、游子的愁 绪形成反差,凸显了游子思乡的悲哀。
辞手法。(6分)
比拟、排比。①“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 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 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 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设问 反问 反复 双关 互文 顶真 列锦
比喻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做比方 的修辞手法。诗歌中经常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
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语言化平淡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描写生动形象; 2、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特征; 3、化深奥为浅显,表达某种情感; 4、化冗长为简洁,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课件
【比拟】
• 含义: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叫拟物。 • 作用:①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②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赋予无
情感的事物以情感,使事物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③便于抒情,激发读 者想象,增强感染力。
• 例句赏析: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先偷眼”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
【双关】
• 1. 意义双关 • 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 境遇。
• 2. 谐音双关 • 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 【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
【比喻】
• 明喻 •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恰似、如、犹如、仿佛...... • 例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 隐喻 •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
喻词。 • 借喻 • 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
【设问】
• 含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 作用: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②引起读 者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③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廓 清思路、提纲挈领的作用。④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设问】
• 例句赏析: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 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 一分江东。——阿鲁威《﹝双调﹞蟾宫曲》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将抽象的愁绪比作具体可感的水,生动形象 地写出愁绪如春水东去,有逝去飘零之感。
2、“误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尘网”喻庸俗污浊的官场,以“羁鸟”、 “池鱼”自比,“旧林”、“故渊”喻清新 的农村和和谐的自然。多个比喻连用,形象 地强化了厌倦官场生活,向往归耕田园的隐 居之意。
比拟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春 雨连绵滋润之态,含蓄又生动地表达了 诗人对这场春雨的爱好之情。
课堂练习:
《梅花》
1、“凌寒独自开”一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面对寒冷的环境傲
• 本句互文:“秦时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 船”。
• 对句互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互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月互文见义,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 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两个“笼” 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会在一 起,绘成了一幅凄凉冷寂的淡雅水月图。)
含蓄类1双关
作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强语言容量, 表意含蓄、奇妙
• 谐音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 (思) • 语义双关:“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地上的路、人生之路、政治之路、 事业之路)
双关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无晴”与“有晴”,表面上是说天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例析(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高考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之修辞手法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 加形象生动,还体现出意象的 情态特征。
比拟是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 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比拟的种类:
3、比拟(拟人、拟物)
修辞格介绍
缩小的夸张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
超前的夸张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 的香味来了。
【作用】
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 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烘托气 氛,增强感染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 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cuī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 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 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 将愁情比作春日的江水。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 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 度。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新
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 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 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高考复习: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
高考复习: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高考: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各种形象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1、比喻: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3、隐语(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在此处,是一种含蓄的传情方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4、借代: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贵之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管弦”指音乐。
5、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高考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设 问、反问、用典、衬托、双关
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 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 诗的主旨;
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 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 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 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 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 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
有以乐景衬哀情,如
•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
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
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
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
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 6.双关
•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恋歌,双关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 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 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 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4、拟人: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 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 垂泪,何况人乎?
• 5.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分析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分析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修辞手法+教案
诗歌艺术手法鉴赏——修辞手法一、诗歌的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
二、艺术手法包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考点一: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二:比拟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情感,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拟物: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来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把人当做物写如:我扎根在这座城市。
把a物当做b物来写如:白云在天上游来游去。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三:借代借代: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代指音乐。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造酒的杜康代酒。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四:夸张夸张:能够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
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五:双关双关: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
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
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六: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修辞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修辞手法考点解读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为了表现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如“急雨”“私语”“莺语”“珠落玉盘”“泉流”“瓶破水迸”“骑出刀鸣”“裂帛”等做比喻,来形象地描绘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这种弹拨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优美,“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在高考的古代诗歌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考查表达技巧方面的考题,而修辞手法属于表达技巧的一个方面。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含拟人和拟物)、夸张、对比、对偶、双关、互文等。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比拟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物当作人来写。
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描写的人、物色彩更鲜明,描绘更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山峰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明,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作用: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等词,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当之状如在眼前。
四、对比对比即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课件
(一)拈连
在一个合乎常规搭配的述宾或主谓结构(甲+乙)后,再用其中一个词语(甲) 与一个本不能搭配的成分(非乙:与乙不是同一个语义类)组合,这就形成了拈连 修辞格。其格式可写成:甲+乙→甲十非乙。即甲乙两个事物在一起叙述时,把 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如:
[1]我这么失魂落魄地坐着,要惹人奇特的。已经有人在注意我。他一前咀 嚼着白斩鸡,一面咀嚼着我。(汪曾祺《落魄》) [2]遥隔两地,平日,我只好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用指头敲出我心底的思念。
1.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 2.是啊,(结婚)就是那么回事。他不再欣赏你宝贝你,不再用有光 彩的眼神看你,不再认为陪你逛街是他的光荣。
例1两个形容词都违规带了宾语,但这种变异搭配使得主语的致使意义 更加突显了出来,言说者内心的愤概表达得更加强烈了。 例2中名词“宝贝”也带了宾语,其作用也一样具有使动性,但与前文 “欣赏你”所造成得语势是不可分割的。
(二)回环 将一个短语或句子颠倒其顺序再次组合,构成两个在情势上具有回 环往复效果,在内容上表达具有内在依存关联的结构体。这种修辞手 法称回环辞格。其格式可表达为:甲+乙→乙+甲。汉语语法缺少形态 这一特点为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人已有佳句, 如“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老子)等。生活中有些上口的俗语也是用 这一方法构造的,如“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用人不疑,疑人 不用”等。现代汉语中这一手法在多种语体中都有使用。如:
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借助于比拟变成有生命有爱恨,让自己也让读者心动
的文字。
修 辞 与 汉 字
一、直接利用汉字形体特点
汉字的形体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很多独体汉字使通过模拟事物外在形貌而构造的,如 “山”“水”“火”“木”“田”“手”“目”“鸟”等等;即便有些汉 字本身不完全使模拟事物外形特点,其字体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 如“国”可用来描写方方正正的形体。 二是合体汉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部件组合而成的,而这些构成部件又都表 意;从外型上看,它们呈现出整齐的平面型特点。汉字形体的这两大特征, 给汉语修辞带来了一些独具表现力的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修辞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 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 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 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 B.洞悉表达效果
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 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 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互文
• 定义: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 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 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 作用: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 耐人寻味。
• 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
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3:《望庐山瀑布》中,诗人以“飞流直下三 千尺”来写瀑布雄壮气势,又由此联想到“银河 落九天”,将夸张和比喻有机结合起来,写得惊 心动魄而又极富奇情壮采 。
另外:力拔山兮气盖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上邪 《汉乐府》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 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例2: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 “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例3:“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 相补充。
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并 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分析下列句子的意思: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结构技巧
一、 表达方式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说明”在诗歌中常用不常用?
不。所以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记 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就是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变化的过程。
概
述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
四 种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古 典 诗 词 鉴 赏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
• 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 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 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歌运用 了哪些表达技巧,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等。
1、表达方式 抒情手法
表
描写手法
达
2、表现手法
技 巧
3、修辞手法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
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 啼”(步骤二).
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 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 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夸张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 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表达效果: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更强 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 浦歌》)
【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 “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 例2:《早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 诗人“朝辞白帝”,“千里”之遥“一日”即还, 通过对比夸张,突出舟行之快,同时诗人轻松愉 快的心情也跃然纸上 。
•
表达效果: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可使语言
含蓄、简练,引发读者联想。
• 例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如梦令》) 【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 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例2:“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例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排比
作用:1.意象繁密,语言精练。 2.感情强烈,真挚感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领起全篇;
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 例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 例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 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 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 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
山园小梅 林逋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意思是:开我东、西阁的门,坐我东、西阁里的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
分析: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 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 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
双关
•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 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这种言 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叫双关。
• 利用词语的谐音关系(音同或音近)构 成的双关叫谐音双关。
• 借助词语的多义关系构成的双关叫语义 双关。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是民歌中 常用的手法。“晴”与“情”同音,是双关。从前 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 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 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 情却有情”。
• 例2:《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 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 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 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净,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 青玉案 宋·贺铸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
——元稹《菊花》
(议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抒情)
•
蜀相 杜甫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
设题方法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 现手法)
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
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 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用“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作 者的愁思。 (步骤二)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
新颖别致,富有意境,有力地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 引起的无限愁思。这样写,(步骤三)
•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
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
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这首小令形象鲜明,气韵生动,主要得力于
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请具体指出并简要分析。
表
达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
方
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式
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 怒等主观感情。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记叙)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描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瀑布说为“雪 练”“冰丝”“露华”是借喻;末三句,用比喻词 “似”提起,是明喻,而且是博喻,通过多方比喻, 描绘了瀑布的动态、静态之美。
比拟
•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 作物来描写叫拟物。古诗鉴赏,主要是 拟人。
拟人的表达效果: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 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描写 的物更形象、生动。
• 【析】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 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 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 例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 【析】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
必然。
反复
•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 作用: • 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 • 2.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 • 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 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
一手法的?
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阐运用) 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
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 现了什么主旨。(析效果)
比喻
•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 种事物或情景。
•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
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 具体)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