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和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PDF

合集下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3(第三段)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3(第三段)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3(第三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于1781年问世,再版于1787年。

第二版对第一版的某此部分做了重大的修改,甚至重写。

《康德全集》科学院版的编者把第二版单独编为第三卷,而把第一版中修订较多的部分与其他著作编为第四卷。

李秋零翻译的《康德全集》完全是按照科学院的版本。

刚找到《康德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包括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以及其他著作。

以下关于第一版序言中的【李秋零译本】的内容,全部摘抄自该书。

第三段:There was a time when Metaphysic held a royal place among all the sciences, and, if the will were taken for the deed, the exceeding importance of her subject might well have secured to her that place of honour. At present it is the fashion to despise Metaphysic, and the poor matron, forlorn and forsaken, complains like Hecuba, 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ens — nunc trahor exul, inops (Ovid, Metam. xiii. 508) 【蓝公武译本】玄学固曾有尊为一切学问之女王时代;且若以所愿望者为即事功,则以玄学所负事业之特殊重要,固足当此荣称而无愧。

但今时代之好尚已变,以致贱视玄学;老妇被弃诚有如海枯拔(Hecuba)之所自悼者:昔我为人中之最有权力者,因有无数之子婿儿女而占支配者之地位,而今则为流离沛之身矣。

【牟宗三译本】形而上学曾经一时被称为一切科学之女王,而如果[意愿]被认为是[事实],则其所接受的工作之特别重要实可使她有一切权利享此荣誉之称号。

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三上)

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三上)

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三上)往期回顾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连载一)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数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二)《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连载三第二编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上)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是《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减缩本,是康德为了回应人们批评他的著作晦涩难懂而作。

第十四节自然就是物的存在,这是就存在这一词的意思是指按照普遍法则所规定的东西来说的。

假如自然是指自在之物本身的存在,那么我们就永远既不能先天认识它,也不能后天认识它。

不能先天认识它,这是因为,应该归之于自在之物本身的东西,我们怎么能知道呢?这并不是用分解我们的概念的办法(分折命题)所能做到的,因为我要知道的不是我关于一个物的概念里所包含的东西(因为那是属于它的逻辑上的东西),而是在物的实在性里加到这个概念上去,并且使物本身在我的概念以外的存在性上得到规定的东西。

我的理智以及它所唯一赖以把物的诸规定连结到它的存在上去的条件不能预先给物本身订出任何规则来。

物本身并不去符合我的理智而是我的理智必须去符合物本身。

因此必须是物本身预先提供给我,我才好从物本身看出这些规定来;而这样一来,物就不能被先天地认识。

后天地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的性质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因为,物的存在所遵循的法则,如果是应该由经验来告诉我的活,那么这些法则就是做为有关自在之物的,既然如此,它们就必然在我的经验之外应用一自在之物本身。

再说,经验固然告诉我什么东西在那里存在以及它怎么样存在,但是它永远不告诉我它必然应该这样地而不是那样地存在。

因此经验永远不能使我们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的性质。

第十五节我们实际上已经有纯粹自然科学,先天地提供了自然所遵循的法则和无可置疑的命题所必备的全部必然性。

自然课入门(称称为普通自然科学)是见证。

自然课入门是在全部物理学(其基础是经验的原则)之前的。

自然课入门有应用到现象上去的数学,也有纯粹论证性原则(或从概念得出的),构成纯粹自然知识的哲学部分。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理性 批判
认知
康德
著作
纯粹
人类
理性 经验
西方
批判
影响
哲学
道德
认识
科学
了解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的重要性和影响无需多言,可以说,没有读过《纯粹理性批判》,就不 可能全面了解西方哲学。 在这本书中,康德对人类理性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批判。他指出,人类的理性在认识世界的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认知结构的限制。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只能局限于经验世界,而这个 经验世界是由人类理性所构建的。因此,康德提出了“先验主义”的概念,即人类的认知必须先 于经验而存在,并且只能局限于经验世界。 康德还指出,人类的理性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的情感、欲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 类的认知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他认为,只有通过纯粹理性的批判,才能真正了解人类理性的局限 性和缺陷,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
该部分是《纯粹理性批判》中最为复杂的部分,分为六章。在第一章“超越论 对象概念”中,康德探讨了对象和观念的关系,认为对象是观念的超越。第二 章“超越论感性与纯感性学说”则进一步探讨了感性知识的本质和超越性。第 三章“超越论逻辑”则对传统逻辑进行了批判,认为超越论逻辑才能真正揭示 知识的本质。第四章“超越论方法论”则总结了超越论知识的局限性和意义, 并提出了对未来哲学的展望。
精彩摘录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被认为是 西方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纯粹理性批判》中 的一些精彩摘录,以展示康德哲学思想的深邃和独特之处。

康德批判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 PDF

康德批判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 PDF

康德批判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PDF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批判哲学篇一论康德批判哲学的根基与归宿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三大批判中的每一部都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但能使三大批判最终成为一个连续、有机、统一的思想并达到空前深度的,乃是《判断力批判》。

这一理解,基于对批判哲学中自由和自然概念及其关系的内在考察。

自由和自然的关系,是走进三大批判的理想路径,是贯通康德批判哲学的一条极其核心的逻辑和思想线索,据此可以把三大批判的主旨分别概括为: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我立法,自然为人立法。

一、人为自然立法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和知识,为知识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是批判哲学最先的考量。

康德据此为知识找到了必然可靠的根基,同时明确了知识所以可能的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知性能力的界限,即知性范畴的应用仅在感性经验的领域之内有效,对于生命中感性之外许多重要的领域和话题,知性范畴没有染指的权力。

《纯粹理性批判》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强调这种界限的重大意义,并在第二版前言中用“因此,我不得不扬弃知识,以便为信仰腾出地盘”这句著名的话再次特别予以强调。

这可以看成1781年之后康德思想发展的一个明确趣向,预示着其后批判哲学的走向:在奠立知识的坚实基础之后,在知识得以保障之后,哲学将关注什么。

“人为自然立法”,首先是一种知识论证,但同时,康德把这种最基本的知识视野,引入了我们的存在论关切中:知识的维度必须成为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起点和基础之一,认知的方式某种意义上规定着人的存在的方式。

尽管知性的应用必须被限定,但在其界限之内的有效的经验知识本身不能被否定,不能被终止,知识必须在经验之外发挥非建构性的作用。

试想:没有了知识作为基础和前提,道德和信仰将与迷信何异?而且,我们将看到,一般的知识能力,如何在一种反思的、形式性的关系中奠立起判断力批判以至于整个批判哲学的根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未完,不定期更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未完,不定期更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未完,不定期更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未完,不定期更新)——本为更好的介绍康德的书籍所做的中间努力吾人作这一整理工作的理由:康德哲学的讲解性著作在国外虽已很多,但国内却很稀少,康德的著作又晦涩难懂,故国内很需要一本系统又易懂又不失深度的著作。

以下是康德讲解性著作的普遍问题。

一、晦涩:《康德学述》、《康德哲学讲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的后半部;二、简单化:《康德哲学讲演录》、《康德认识论研究》、《论康德哲学》的感性与知性部分;三、支离破碎:《康德的知识学》。

故本人尽量做到细致但又有脉络。

对每一知识点的讲解宁可重复解释(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让读者一眼带过。

择名家关于同一内容的不同语句中最易于理解而不失精髓的表达为文字落笔的标准。

不在读者尚未了解、读懂康德哲学之前对其进行评论与批判,因为这对初学者毫无必要亦会打击读者的兴趣。

对不可避免的争论问题及观点或不提或都提出来作为参考。

鄙人才寡,实力不足,不敢妄动各家语句,亦不敢自创语句,故一些缺少资料的部分,只能将难懂的原文抄上(好在并不多),望大家见谅。

如有改进意见或批评,希望大家积极反馈,在此衷心感谢。

以下皆本人所编,非原创。

由于一句中亦有多位学者著作的语言,故将其中一一文献出处指出来是非常繁复的事情,故在此便将文字的全部出处列出::1、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2、黄振华《论康德哲学》3、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4、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5、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6、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7、郑昕《康德学述》8、周贵莲《康德认识论研究》9、李泽厚《康德述评》10、约翰.华特生著,韦卓民译《康德哲学讲解》1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九章第一节1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七章13、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第五章第二节格式方面可能因为个人写作原因,可能造成读者不方面(比如通常开头没有空两格,段与段之间隔行,用1、2等标志出不同的内容),在此表示抱歉第一章前言的目录:第一节:由休谟哲学概论了解形而上学危机的由来第二节:形而上学的困境第三节:先天知识与后天知识第四节:哥白尼式的革命第五节:先天综合判断第一章前言康德哲学问题的提出第一节由休谟哲学概论了解形而上学危机的由来/viewthre ... &extra=page%3D1(必看)第二节形而上学的困境1. 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形成了一种理性主义,对它来说,我们只有通过理性的认识活动,对自然万物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才能通达事实的真相,这种观念在近代哲学中终于演变成一种科学主义精神,并极大地推动了认识论的发展。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辩证论-二、纯粹理性的辨证推论A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辩证论-二、纯粹理性的辨证推论A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辩证论-二、纯粹理性的辨证推论A在前文中,康德提出了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最终会归结为三个问题,也就是灵魂的理念、宇宙的理念和上帝的理念。

这三个问题是怎么得来的呢?先不考虑康德的体系,我们可以尝试从任何一个人的视角出发,探索理性能达到什么程度,以及能得到什么样的问题。

所谓纯粹理念,也就是在不依靠经验性的内容的前提下,用推理的方式去探寻一些问题和答案,那么想象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经验性的知识的时候,把他放置于自然之中,他会思考什么?也许这个人的第一反应是观察外界,去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但这些不过是一些经验性的现象,他会在这些现象背后去追问,用理性去探索,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他会发现一切似乎都是关联的,一件事情导致另一件事情,有因有果,这是个伟大的发现。

那在探索整个因果链条的时候,他会把理性发挥到极致,问一个问题,外面的这一切,因果的源头是什么?与此同时,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他也会渐渐的发现,无论在思考什么,都有一个“我”陪伴着。

如果没有“我”,这些思维并不会存在,思考需要一个动作的承载人,需要一个思考者,而“我”就意味着这个思考者。

沿着这个方向去追问,“我”究竟是什么,我会有什么特性,那个能思考的我,跟肉身的我有什么关系?最后,当提出了前两个问题之后,还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又是谁创造了我和这个世界呢?所以康德关于纯粹理性辩证推论的三大问题并不是多么玄妙,而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反思就可以触及到的三个理性的终极问题。

实际上它们背后是康德所说的关系范畴——实体,因果以及协同。

同时也可以看作主体(我)、客体(世界),主客体的统一(上帝)。

而且康德的体系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原来的二元对立观念扩展为二维体系。

二元也就是正和反,这二者实际上是一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而康德在这二元基础上,又构筑了一个第三项,也就是将正反进行统一的“合”,这个合项就已经超越了正反的维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维度,综合了正反的特性,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整体。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6(第六段)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6(第六段)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6(第六段)第六段:I do not mean by this a criticism of books and systems, but of the faculty of reason in general, touching that whole class of knowledge which it may strive after, unassisted by experience. This must decide the ques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r impossibility of metaphysic in general,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ts sources, its extent, and its limits —and all this according to fixed principles.【蓝公武译本】我之所谓批判非指批判书籍及体系而言,乃指就理性离一切经验所努力寻求之一切知识,以批判普泛所谓理性之能力而言。

故此种批判乃决定普泛所谓玄学之可能与否、乃规定其源流、范围及限界者——凡此此种种皆使之与原理相合。

【牟宗三译本】所谓[纯粹理性之批判],我并不是意谓书籍与系统之批判,乃是意谓[理性机能一般]〔一般的理性能力〕之批判,就理性机能独立不依于经验所可追求的一切知识而言的[理性机能一般]之批判。

因此,[纯粹理性之批判]将对于[形上学一般]之可能或不可能有所裁决,它将决定形上学底来源,形上学底范围,以及形上学底限制——它之作如此裁决与决定皆依照原则而作。

【韦卓民译本】我所说的批判不是指对书籍和思想体系的批评说的,而指关于在批判之后的就可以不依靠任何经验而独立去求得一切知识的那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而言的。

因此,这种批判将决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或不可能,而且确定它的各种来源、范围与限度——这一切都是按照原理定的。

【参考文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推荐word版 (10页)

【参考文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推荐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篇一: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作者简介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纯粹理性批判》(德语: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

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

在这部西方哲学奠基式的著作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

kanc主体概述《纯粹理性批判》[1]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其思想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它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一般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四下)

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一般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四下)

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一般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四下)往期回顾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连载一)纯粹数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二)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三上)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三下)《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连载三第三编一般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的?(下)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是《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减缩本,是康德为了回应人们批评他的著作晦涩难懂而作。

结论关于纯粹理性的界线的规定第五十七节上述的一些极其清楚的证明既经提出,如果我们对于任何一个对象还希望知道得多于这个对象的可能经验所包含的东西,或者对于我们认为不是可能经验的对象的任何一种东西还要求哪管是一点点知识,按照它自在的样子来规定它,如果我们这样希望那就很荒谬了。

因为,我们将怎么来规定呢,既然时间、空间和一切理智概念,以及在感性谁界里通过经验的直观或知觉而得出来的概念,除了使经验成为可能以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用处,而且,假如我们从纯粹理智概念里去掉这一条件,纯粹理智概念就决不规定任何东西,何况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承认任何自在之物,或者想要把我们的经验当做对物的唯一可能的认识样式,也就是说,把我们在空间里和时间里的直观当做唯一可能的直观,把我们的论证性的理智当做一切可能的理智的原型,因而把经验的可能性的原则视为自在之物本身的普遍条件,那就更荒谬了。

如果审慎的批判不守住理性的界线,使理性只使用于经验,而且不限制理性的奢求,那么我们的“理性只用于可能的经验”这一原则本身就会变为超验的,我们的理性的限度就会被当做物本身的可能性的限度。

关于这一点,休谟的《对话》[23]可以做为例证。

怀疑论本来是导源于形而上学的,出自形而上学的不守纪律的辩证法。

起初它不过是为了维护理性的经验使用,把凡是超出经验使用的东西都认为是无价值的、骗人的;但是逐渐,当人们看到恰好这些原则都是先天的,它们一用到经验上去就不知不觉地、并且似乎也是合理合法地引导到让经验所能达到的范围更远的地方,于是人们就连经验原则也开始怀疑起来。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统觉”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统觉”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统觉”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作者:傅志伟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5期摘要:康德在论证他所说的“哥白尼式变革”的过程中,提出了最为关键的一个论证步骤,即先验演绎。

在先验演绎论证的逻辑起点处,康德明确地将(本源的)统觉与(先验的)自我意识等同起来。

但是,统觉就其自身的分析视角来看,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维度,这实际上所導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统觉同自我意识的关系也能够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得到分析。

从分析统觉的这两个视角出发,来阐发康德所说的统觉同自我意识的等同关系。

同时,出于论证的完备性要求,对人们常常易于陷入误解的统觉与内感官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我思”进行的实体化做法给予一个必要的说明,以防止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某种僭越的举动。

关键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统觉;自我意识作者简介:傅志伟,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形而上学(E-mail:FuZhiwei@,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201806010156)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9)05-0022-09康德(Immanuel Kant)的《纯粹理性批判》,在他自己看来,最为根本的意义在于实现了认识领域内的“哥白尼式变革”,将传统意义上所主张的“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的符合说,转变为“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序第15页。

以下引自《纯粹理性批判》的原文,均来源于邓晓芒译本。

)的规定说。

正是建立在对这一假设的预先设定上,同时也是对这一假设本身的证实中,康德自称在题为“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中,花费了最多精力,以致他希望自己所花费的“不是没有回报的精力”(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第5页。

)。

康德之所以如此在乎这一部分的回报,其原因就在于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知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作为来自先天的知性范畴,是如何能够必然地运用于一切后天的经验材料之上。

(完整版)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完整版)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 上一篇: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下一篇: 哲学与当代思维方法教学大纲(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Doctoryu @ 2011-05-30 10:29绪论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二、康德哲学的分期、问题和结构1、康德哲学的分期2、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3、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结构三、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意义1、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2、康德哲学研究的新趋势3、康德哲学研究的意义第一章《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问题意识和基本结构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二、《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意识三、《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结构第二章《二版序言》与批判哲学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书名、题词和献词二、《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1、形而上学的根源及其历史命运2、传统形而上学研究中的两种观点3、作为第三种观点的批判理论三、《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序言1、逻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中思维方式的革命2、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3、知识与信仰的关系4、对批判理论的新阐述第三章《导论》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一、康德关于“三种知识”的理论二、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一新概念三、“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理论科学的核心原则四、纯粹理性批判的总课题是“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第四章先验感性论一、感性与知性的区别和联系二、先验感性论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三、对两种错误时空观的批判四、康德的空间观五、康德的时间观六、康德时空观的意义第五章先验逻辑论一、形式逻辑中的普遍逻辑二、先验逻辑三、先验逻辑与普遍逻辑的关系第六章先验分析论一、概念分析论1、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功能2、纯粹知性概念(范畴)表3、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二、原理分析论1、范畴(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2、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3、对象之区分为现象和本体三、反思概念的歧义1、什么是反思?2、反思概念表3、“无”中蕴含的概念与对象的关系第七章先验辩证论一、理性、理念和先验幻相1、理性2、理念3、先验幻相二、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1、纯粹理性的误谬推理(理性心理学)2、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理性宇宙学)3、纯粹理性的理想(理性神学)4、如何看待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第八章先验方法论一、纯粹理性的训练1、纯粹理性在独断运用中的训练2、纯粹理性在争辩运用中的训练3、纯粹理性在假设和证明中的训练二、纯粹理性的法规1、理性之纯粹运用的终极目的2、作为纯粹理性终极目的之规定根据的至善理想3、意见、知识和信仰三、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和历史1、纯粹理性的建筑术2、纯粹理性的历史主要参考书目1、I.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Frankfurt an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82、I.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7.3、I.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orman Kemp Smith,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334、I.Kant: Opus postumum, translated by Eckart Foerster and Michael Rosen,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3.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7、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8、诺曼.康蒲.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绰然译,商务印书馆,9、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贾泽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10、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世纪出版集团,200811、O.Hoeffe: 《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200712、郑昕:《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8413、张世英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4、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5、H.M.Baumgartner:《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李明辉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16、S.Gardner: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刘育兆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17、O.Hoeffe: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郭大为译,人民出版社,200818、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上册1975,下册19791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册,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 199620、俞吾金等:《德国古典哲学》,人民出版社,200921、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俞吾金: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中国社会科学2009-623、俞吾金:康德两种因果性概念探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624、俞吾金: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中国社会科学2006-225、俞吾金: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1-3绪论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无庸讳言,在西方思想史,乃至整个人类的思想史上,康德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5(第五段)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5(第五段)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5(第五段)第五段:根据段落大意,可以将该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It is in vain to assume a kind of artificial indifferentism in respect to enquiries the object of which cannot be indifferent to human nature. Nay, those pretended indifferentists (however they may try to disguise themselves by changing scholastic terminology into popular language), if they think at all, fall back inevitably into those very metaphysical dogmas which they profess to despise.【蓝公武译本】但对于此种研究,貌为冷淡之人,实无聊之极,盖此等研究之对象,在人类本性,绝不能等闲视之者也。

此等貌为冷淡者,不问其如何日常用语代学术语,期掩饰其自身,但在彼等有所思维之限度内,则势必复归其向所宣称为极度鄙视之玄学主张。

顾此种冷淡,显现于种种学问发达之时,且实影响于此等学问——此等学问之知识,如能得之,吾人至少应爱护之——实为务须注意及熟虑之一种现象。

【牟宗三译本】但是,对于这样的研究,即[其对象对于我们人类的本性从不能是不相干的],这样的研究,去假装不相干[淡漠],这是无谓的。

实在说来,这些伪装的淡漠者,不管他们如何想藉著[以通俗的音调代替学院底语言]来伪装他们自己,只要当他们真要作思考,他们便不可避免地又堕回到那些[他们装作十分去轻视之]的形而上的肯断。

【韦卓民译本】但是,对于这种研究抱佯为漠不关心的态度则是无聊的,因为这种研究的对象,对我们人类的本性来说,绝不是毫不相干的。

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德国者,西方古典哲学之圣地也;康德者,德国古典哲学之鼻祖也。

康德伊始,继之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此五者共筑德国古典哲学之深之精之妙也。

基于此,此后所有欲通向西方古典哲学之路者皆须过一桥,此桥之名正是伊曼纽尔·康德。

然则,伊曼纽尔·康德者,具体为何人也?话说康德者,生于1724年,死于1804年,德国柯尼斯堡人,少家贫,十三岁即丧母,十七岁亦丧父,此后孤苦一人,伶仃一世,终身未婚。

康德既生不佳,亦生不良,止157厘米耳,然其好学,亦能吃苦,成绩优等,精通各门学科,足迹涉及哲学、数学、天文、逻辑等等,真可谓全才通才也。

后世知之,概皆因其学识之高之广几无人能及耳。

前文曰康德乃好学能吃苦之人,此绝非虚言,有据佐证之。

康德出生于工匠之家,家境平寒,十七岁父亲离世之后,康德唯一之生活来源亦断,只得辍学,好在其在校期间学得好知识,辍学后亦能以此做家教来维持个人之生计,此间家教生涯共11年也。

及其三十二岁,终返校,学有所成,以论文《论火》获柯尼斯堡大学硕士学位,又以论文《形而上学认识的第一原理之新解释》得以留校任教。

此后一生任教于此,不曾离去,真可谓忠诚与毅力俱在也。

所谓大师者,著作等身也,康德之为大师中之大师者,亦然也。

其中尤以《纯粹理性批判》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也,话说当时德国之社会凡上流人士皆因家中床头有此书而自豪不已。

然世人之所以乐道此书,非因他们了解此书并与之持相同之观点,只因该书之难懂是前人之著作无可比之。

世人好之,只因彰显其学识,卖弄其水平,以显摆其身份罢了,此不可不谓康德之悲哀也。

论及《纯粹理性批判》,世人虽给一致好评,但所懂者皆无也,若有懂者,亦不过一知半解而已,实难说全通其意,全解其知。

然而既读此书,不可无感,以下之说,纯属一家之言,此间必大半乃误读也,不可全信,望列位理解。

西方古典哲学至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后,遂分道扬镳,一言经验主义,一言理性主义。

康德《纯粹理性鉴定》1(旧译批判):第一章论纯粹理解力的概念的图型法5

康德《纯粹理性鉴定》1(旧译批判):第一章论纯粹理解力的概念的图型法5

康德《纯粹理性鉴定》1(旧译批判):第⼀章论纯粹理解⼒的概念的图型法5在范畴的推导中,我们谈到了⼀些东西,在此之后,我们希望,在回答下⾯问题的时候,没有⼈会迟疑了,这个问题就是:“这些纯粹理解⼒的概念,是否只允许有经验性的应⽤,还是也允许超验性的应⽤,也就是说,它们作为可能经验的条件,只是天⽣地指向现象呢,还是,作为普通事物可能性的条件,也还可以被扩展到对象本⾝那⾥(不⽤对我们的感性,做任何限制)?”因为,在那⾥,我们看到,除⾮有⼀个对象,被给予了概念,或⾄少被给予了组成概念的某些要素,否则的话,它们将是完全不可能的,不会有任何意义,从⽽,也永远也不会指向物本⾝(甚⾄⽆须考虑到诸如‘事物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被给予我们’这类问题)。

我们同样也看到,对象可被给予我们的唯⼀⽅式,在于我们感性的变状,且最后,纯粹的天⽣概念,所包含的,除了在范畴本⾝中的‘理解⼒的功能’之外,还应包含感性的天⽣的形式条件(特别是内感觉{sense}的条件),此条件,形成了这样⼀种条件,只有在其下,范畴才可被应⽤于对象。

我们称这个感性的‘形式的和纯粹的’条件,为理解⼒概念的图型;理解⼒概念的应⽤,被限制于其上;⽽把这些图型中的理解⼒的功能,称为纯粹理解⼒的图型法。

After what has been said in the deduction of the categories, we hope that nobody will hesitate in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se pure concepts of the understanding allow only of an empirical or also of a transcendental application, that is, whether, as conditions of a possible experience, they refer a priori to phenomena only, or whether, as conditions of the possibility of things in general, they may be extended to objects by themselves (without restriction to our sensibility). For there we saw that concepts are quite impossible, and cannot have any meaning unless there be an object given either to them or, at least, to some of the elements of which they consist, and that they can never refer to things by themselves (without regard as to whether and how things may be given to us). We likewise saw that the only way in which objects can be given to us, consists in a modification of our sensibility, and lastly, that pure concepts a priori must contain, besides the function of theunderstanding in the category itself, formal conditions a priori of sensibility (particularly [140] of the internal sense) which form the general condition under which alone the category may be applied to any object. We shall call this formal and pure condition of sensibility, to which the concept of the understanding is restricted in its application, its schema;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in these schemata, the schematism of the pure understanding.。

康德《纯粹理性鉴定》1(旧译批判):第一类比

康德《纯粹理性鉴定》1(旧译批判):第一类比

康德《纯粹理性鉴定》1(旧译批判):第⼀类⽐
A.第⼀类⽐
永久性的道理
所有现象,都包含着永久性的东西(实质性的东
西{substance}),作为对象本⾝,⽽可变性,只是作为对象的规定,也就是说,作为对象存在的⼀种模式。

定,也就是说,作为对象存在的⼀种模式
第⼀类⽐的证明
所有现象,都发⽣在时间中。

只要现象是相继或共存的,时间就可以⽤两种⽅式,来规定现象存在中的这种关系。

在第⼀种情况,时间被视为是⼀个序列;在第⼆种情况,时间被视为是⼀个整体。

A: [First Analogy
Principle of Permanence
All phenomena contain the permanent (substance) as the object itself, and the changeable as its determination only, that is, as a mode in which the object exists
Proof of the First Analogy
All phenomena take place in time. Time can determine in two ways the relation in the existence of phenomena, so far as they are either successive or coexistent. In the first case time is considered as a series, in the second as a whole.。

康德的纯粹理批判

康德的纯粹理批判

康德的纯粹理*批判目录[题辞]维鲁兰姆男爵培极《伟大的复兴》序[献辞]致宫廷国务大臣冯·策特里茨男爵大人*下第一版序第二版序第一版目录导言一、先验要素论第一部分先验感*论第一节空间第二节时间第二部分先验逻辑导言先验逻辑的理念第一编先验分析论第一卷概念分析论第一章发现一切纯粹知*概念的线索第二章纯粹知*概念的演绎第二卷原理分析论导言论一般先验判断力第一章纯粹知*概念的图型法第二章一切粹知*原理的体系第三章把所有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理由附录由知*的经验*运用与先验的运用相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的歧义的注释第二编先验辩*论导言第一卷纯粹理*的概念第二卷纯粹理*的辩*推论第一章纯粹理*的谬误推论第二章纯粹理*的二律背反第三章纯粹理*的理想先验辩*论附录二、先验方法论第一章纯粹理*的训练第二章纯粹理*的法规第三章纯粹理*的建筑术第四章纯粹理*的历史德汉术语索引人名索引汉德术语对照表精*书摘在前章中,吾人仅就“先验判断力在其下始能正当使用纯粹悟*概念于综合判断”之普遍的条件,以论究先验的判断力。

今将在体系的联结中,展示悟*(在此批判的准备下)实际先天的所成就之判断。

在此种论究中,吾人之范畴表,足为其自然而又安全之指导,固不容有所疑者也。

盖因一切纯粹先天的悟*知识,应由范畴与可能的经验之关系所构成,故范畴与普泛所谓感*之关系,自当完备的体系的展示悟*所以使用之一切先验的原理。

原理之所以称为先天者,不仅因其包有其他判断之根据,且亦因其不再根据于更高更普遍之知识。

但此特征并不足使先天的原理置身于论*之外。

惟以此类原理,非依据客观的考虑,乃“一切对象之知识”之基础,故其*实不能以客观的方法行之。

顾此不足以阻吾人自“普泛所谓对象之知识”所以可能之主观的源流中求取*。

故若命题不欲为人疑为论*不足之僭窃主张,则此种*实不可欠缺者也。

其次吾人所论究,将限于与范畴相关之原理。

先验感*论之原理(据此原理,空间时间为一切事物(所视为现象者)所以可能之条件)及此类原理之制限(即此类原理不能适用于物自身)皆不在吾人今所论究之范围中。

论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批判——基于《纯粹理性批判》的一种解读

论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批判——基于《纯粹理性批判》的一种解读

论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批判——基于《纯粹理性批判》的一种解读可以确定的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反思”中批判了莱布尼茨哲学。

并且,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所有批判都集中于一点,即莱布尼茨将显象智性化了(Leibniz intellectualized the appearances)。

什么叫将显象智性化了?莱布尼茨真的将显象智性化了吗?为什么将显象智性化就导致了莱布尼茨哲学的错误?这些问题都有待澄清。

无论如何,澄清这些问题都必然涉及莱布尼茨与康德之间的关系。

无疑,莱布尼茨在康德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论是前批判时期,还是批判时期莱布尼茨都是康德著作中的“常客”。

但要澄清莱布尼茨与康德之间的关系却不太容易。

康德不像现在写论文一样会注明文献出处,这导致研究者很难区分康德笔下的莱布尼茨是不是真正的莱布尼茨。

而且在康德生活的时代莱布尼茨的著作出版很少,莱布尼茨的思想都是在与别人通信中表达的(信件数量巨大)[1]。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澄清两位哲学家之间关系的困难。

显然,这一步是必须的。

如果研究者不能澄清两位哲学家之间的关系,那也无法正确评判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批判。

不过,这里并不准备全面澄清莱布尼茨与康德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研究限制在《纯粹理性批判》这个范围内。

我们的问题是:莱布尼茨将显象智性化了吗?如果真如康德所言,即莱布尼茨将显象智性化了,那么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推出莱布尼茨哲学的错误吗?假定我们通过哲学史的研究弄清楚了莱布尼茨与康德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将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批评对应到莱布尼茨的文本中,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确能够评判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批评。

国外的许多学者都做了这个工作,如McRae (1976)、 Parkinson (1982)、Jauernig(2011)[2]。

通过这样的文献梳理工作我们的确能够处理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如康德对莱布尼茨的某些指责是不公正的,但这样做不能切中问题本身。

真正的问题在于:康德为什么要批判莱布尼茨?在康德看来,人类的知识有两大起源,即感性和知性,它们在认识中执行不同的认知任务,这就决定了二者不可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1年,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纪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200周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这位德国古典哲学奠基者的敬意。

康德,1724年出生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一个手工业堡大学,1746年毕业后当了9年家庭教师,1755年回母校任讲师,1770年任教授,1804年逝世。

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许多著名大学聘请他,都被拒绝。

他为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吃饭、散步,一切按照规定的时间。

每天下午三点半钟,他拿着藤手杖从家里出来散步,邻居们以此对表。

康德的日常生活异常刻板,但精神生活却十分丰富而活跃。

他试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从浩渺的宇宙到人类理性,都予以批判和考察。

康德不仅是哲学家,而且是学识渊博的自然科学家。

他在任教期间,除讲授哲学外,还讲授自然科学课程。

自然地理这门学科就是他首创的。

他讲的人类学最受欢迎。

他还开设数学、理论物理、自然律、力学、矿物学等课程。

1755年,康德提出的太阳系起源于原始星云的假说,推翻了牛顿等17世纪自然科学家认为天体起源于上帝的陈腐观念。

恩格斯说,这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770年,康德从自然科学转向哲学的研究和著述,《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个期间完成的主要代表作。

这本书和另两部代表作《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的批判》,构成了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花了12年工夫,同时平均每周还要担任14个小时课程的情况下完成的。

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哲学”,不是指对某种书籍或某一体系进行批评,而是对于理性进行
分析、判断,即对人类认识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进行考察。

这是康德之前,不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康德觉察到以往认识论的片面性,企图把各派哲学综合起来,创立一个没有片面性弊病的认识论。

尽管康德没有完成这一任务,但是把认识论提到哲学的中心地位,的确是他的历史功绩。

康德哲学是当时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理论表现,它具有二元论的性质,企图调和、折中对立的哲学派别。

列宁说“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康德标榜自己的哲学既区别于当时统治讲坛的莱布尼茨—一沃尔夫的唯心主义唯理论,又区别于从唯心主义经验论演变而来的休谟的不可知论。

他把前者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叫做独断论,把后者叫做怀疑论。

其实调和、折中两派的结果,并没有跳出它们的圈子,这两个派别正是康德哲学的来源。

康德批判和考察的“纯粹理性”,是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理性,就是说,他离开认识过程抽象地考察人类的认识能力。

这无异于又不下水,又硬要学游泳,必然将主观同客观截然对立,从二元论走向不可知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

《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人类认识能力的三种形式或三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

关于感性,康德承认人的认识之外独立存在着“自在之物”,它刺激感官引起感觉,才有感觉经验,这是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

但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无法超越现象而达到“自在之物”,这就滑向了不可知论。

关于知性,康德认为一切知识从经验开始,又不停留在经验上。

但他否认自然规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而认为它们是人们主观认识能力的产物,即所谓“人是自然界的立
法者”。

关于理性,康德揭示了认识中相对和绝对、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但又把它们截然对立。

他认为理性在追求绝对的统一体,即灵魂、世界和上帝时,就必然陷于谬误,因为这是信仰的地盘。

在康德哲学中,“自在之物”的唯物主义因素最终被神学取代。

这位在自然科学领域向神学挑战的斗士,却在哲学上同神学妥协,陷入了不可知论。

但在人类的整个思想史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有着巨大的贡献,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宝贵的思想材料,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这,也正是我们至今仍在纪念康德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