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
透镜焦距的很多种测量方法
![透镜焦距的很多种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cba4a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b.png)
144 1. 会聚透镜焦距测量 (1) 自准直法当光点P 处在透镜焦平面上时, P 点发出的光经透镜L 成一束平行光, 遇到与主光轴相垂直的平面镜M, 将其反射回去, 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而会聚在P 所在的焦平面上。
那么, P 与L 之间的距离就是该透镜的焦距f, 如图24-1所示。
这种利用调节实验装置自身使之产生平行光以达到调焦目的的方法, 称为自准直法。
自准直法是光学仪器调节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也是一些光学仪器进行测量的依据。
自准直望远镜是光学测量和光学装校中最常用的仪器。
测角仪就是利用自准直法精密地测量微小角度、平面度等。
(2) 物距、像距法 111S S f+=' ① 将公式①改写成f S S S S =⋅+''② 利用公式②, 只要测得物距S 、像距S'便可计算出透镜焦距f 来。
(3) 两次成像法如图24-2所示。
取物与像屏之间的距离为L 〉4f, 移动透镜, 当在O1位置时, 屏上得到一放大的清晰像A'B', 其物距S1.像距S1';当透镜处于O2位置时, 屏上又出现一缩小的清晰像A"B", 这时物距S2.像距S2'。
设透镜两不同位置间的距离为l, 焦距为PO LM图24-1 会聚透镜的自准直法光路图flLS'S'21S S 12O 1O 2ABB'A'(A")(B")图24-2 会聚透镜的二次成像法光路图145f L l L=-224(4)粗测法:以太阳光或较远的灯光为光源, 用凸透镜将其发出的光线聚成一光点(或像), 此时, s →∞, s ′≈f ′, 即该点(或像)可认为是焦点, 而光点到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 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粗测法测透镜焦距2. 发散透镜焦距测量 (1) 自准直法单独一个发散透镜无法成像, 需会聚透镜来辅助。
P 经会聚透镜L1成像于D, 那么D 作为发散透镜L2的虚物, 如图24-3所示。
[详细讲解]凹透镜焦距测量
![[详细讲解]凹透镜焦距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d127359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4.png)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摘要测量凹透镜焦距是普通物理光学实验中一个基本实验内容,常用的测量方法都是依据透镜的成象原理,通过对相应的物距、象距进行测定,从而达到测量焦距的目的。
因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所以测量时需借助一凸透镜。
但是但这种方法需判断两次像的清晰位置,尤其是经发散透镜成像时清晰像的位置难以精确地判断。
在实际测量中物距易产生误差,像距误差更大,这样测量结果对最后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所以列举测量出更精确的凹透镜的焦距的几种方法,分析其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关键词:凹透镜,焦距,发散,实像,虚像,激光。
一,凹透镜的介绍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央薄,周边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光线通过凹球面透镜发生偏折后,光线发散,成为发散光线,不可能形成实性焦点,沿着散开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投射光线的同一侧交于F点,形成的是一虚焦点。
凹透镜成像的几何作图与凸透镜者原则相同。
从物体的顶端亦作为两条直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后偏折为发散光线,将此折射光线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点;另一条通过透镜的光学中心点,这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为物体的像。
凹透镜是一种发散透镜。
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
因此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方法较复杂一些。
一般实验教材及实验丛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辅助透镜成像法。
(2) 视差法,是根据眼睛通过透镜观看物体的位置。
(3) 望远镜法。
(4) 利用焦距仪。
二,辅助透镜成像法辅助透镜成像法,即是利用凸透镜成的实像作为凹透镜的虚物,最后经凹透镜成实像,根据物像公式计算出焦距,这是一种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
常用一个已知焦距的凸透镜与之组合成为透镜组,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汇聚,在经凹透镜后成实像。
如图2所示。
若令2S (大于0)为虚物的物距,'2S 为像距,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由薄透镜的高斯公式:1''=+s f sf (2-1) 则凹透镜的焦距为:2'''2''22''2S S S S f --= (2-2) 下图为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原理图:利用正透镜测量凹透镜的焦距的实验步骤如下:(1),先利用已知焦距的凸透镜得到实像''B A 。
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报告
![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6f9f42453610661ed9f4bf.png)
电 子 科 技 大 学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科技实验大楼104室 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透镜焦距的测定 二、实验项目名称:透镜焦距的测定三、实验学时:3学时 四、实验原理:1.测凸透镜的焦距(1)自准直法如图1所示,用屏上“1”字矢孔屏作为发光物。
在凸透镜的另一边放置一平面反射镜,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经平面反射镜返回孔屏上。
移动透镜位置可以改变物距的大小,当物距正好是透镜的焦距时,物上任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透镜折射回到矢孔屏上。
这时在矢孔屏上看到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的倒立实像。
这时物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此凸透镜的焦距。
(2)物距像距法如图2所示,用屏上“1” 字矢孔作为发光物,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像在另一侧的观察屏上。
在实验中测得物距u 和像距v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vu uvf +=用自准直法和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时,都必须考虑如何确定光心的位置。
光线从各个方向通过凸透镜中的一点而不改变方向,这点就是该凸透镜的光心。
凸透镜的光心一般与它的几何中心不重合,因而光心的位置不易确定,所以上述两种方法用来测定凸透镜焦距是不够准确的,误差约为1.0%~5.0%。
图1 自准直法测焦距 图2 物距像距法测焦距(3)位移法如图3所示,若取光矢孔物屏与观察屏之间的距离f D 4>,且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时,移动透镜L ,当它距离物为u 时,观察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当它距离物为u '时,观察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
根据几何关系和光的可逆性原理,得D v u v u ='+'=+ d v v u u ='-=-' v u =' u v ='代入式(3-20-2)得Dd D f 422-=图3 位移法测焦距从上式可知,只要测得物屏与观察屏之间的距离D 和两次成像透镜之间的距离d ,即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
测量焦距的三种方法
![测量焦距的三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343d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a.png)
测量焦距的三种方法测量物体的焦距是光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焦距是指光线通过透镜或凸透镜后的聚焦能力,是光学系统的一个关键参数。
测量焦距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远焦距的透镜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凸透镜或薄透镜的焦距。
首先,将透镜放置在适当的支架上,并将一块被测物体(如一个小孔或线状物体)放置在透镜的近焦面上。
然后,将一块屏幕放置在透镜的远焦面上,并适当调节透镜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测量透镜到屏幕的距离和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近焦距的透镜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与第一种方法类似,首先将透镜放置在支架上,并将物体放置在透镜的远焦面上。
然后,将一块屏幕放置在透镜的近焦面上,并适当调节透镜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测量透镜到屏幕的距离和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光屏法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透镜或凸透镜的焦距。
首先,将光源放置在透镜的一侧,并将透镜放置在光源的对面。
然后,将一块屏幕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并适当调节屏幕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通过透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测量透镜到屏幕的距离和透镜到光源的距离,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除了上述的三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以测量焦距,如利用光线准直仪、利用双光栅干涉仪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之,测量焦距是进行光学实验和设计光学系统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到焦距的数值,并用于实际应用中。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三种方法对读者有所帮助,并能激发更多关于焦距测量的兴趣与研究。
凹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
![凹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879ae43be23482fb4da4cbf.png)
L1
L2
B
A
O2
A′
A″
O1
B′
u
B″
v
测量凹透镜焦距
因此可把O2A′看为凹透镜的物距u,O2A″看为凹 透镜的像距v,则由成像公式可得
11 1 uv f
(虚物的物距为负) f
u•v uv
由于u < v,求出的凹透镜L2的焦距f 为负值。
2、凹透镜焦距的测定——物距像距法
• (1)参见讲义图2安置好各实验仪器,使像屏 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用左右逼近法测定像屏 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 (2)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移动 像屏,直至像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用左右逼近 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并记录凹透镜的位置,重 复三次,计算凹透镜的焦距,要注意符号。
凹透镜焦距的测定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光路的调节方法; 2、掌握透镜成像原理,观察薄凹透镜成像的几种 主要情况。
实验仪器:
照明灯、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平面反射镜、 物屏、白屏等
实验原理
1、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凹透镜是发散透镜,所成像为虚像,不能 用像屏接收。
为了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常用辅助凸透镜与 之组成透镜组,使能得到能用像屏接收的实像。
(1)物距像距法(利用虚物成实像求焦距)
其测量原理如下光路图所示。
L1
பைடு நூலகம்L2
B
A
O2
A′
A″
O1 B′
u
B″
v
测量凹透镜焦距
实物AB经凸透镜L1成像于A′B′。在L1和A′B′之间插 入待测凹透镜L2,就凹透镜L2而言,虚物A′B′又成 像于A″B″。
实验中,调整L2及像屏至合适的位置,就可找到 透镜组所成的实像A″B″。
实验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透镜焦距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b8af8980e009581b6ad9eb56.png)
实验十七 透镜焦距的测量实验目的:用物距像距法、共轭法求焦距、自准直法求焦距、由辅助透镜成像法求凹透镜焦距四种方法测透镜焦距实验原理:1、物距像距法:如图所示设凸透镜 的焦距为f ,物距为P ,对应像距为'P ,则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f p p 111'=-, 得到:''p p pp f -=2、共轭法求焦距:取物与屏之间的距离L 大于四倍焦距4f ,此后固定物与屏的位置,移动透镜,则必能在屏上两次成像,如图所示,透镜位于I 时,得到放大像;位于II 时得到缩小像,透镜在两次成像之间的位移为d ,根据透镜公式,对于位置I 而言,()'21p d L p ---=,'2'1p d p +=则:()Lp d p d L f )('2'2+--=对于位置II 而言,'2'22)(p p L p =--=,像距则: Lp p L f '2'2)(-=解得:2'2dL p -=,故:L d L f 422-=3、自准直法求焦距:如图所示,当光源P 作为物 放在 透镜L 的第一焦平面内时,由P 发出的光经透镜后将成为平行光,如果在透镜后面放一与透镜光轴垂直的平面反射镜M ,则平行光经M 反射后将沿原来的路径反方向进行,并成像于P 点,P 与L 之间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f 。
4、由辅助透镜测凹透镜的焦距:对于凹透镜,因 为实物不能得到实像,所以不能用白屏接取像的方法求得焦距,可以利用辅助透镜成像的方法求得焦距。
物P 经凸透镜'P ,在'P 和1L 间放上待测凹透镜L ,就L 而言,虚像'P 又成像于''P ,根据公式得,2'111f p p =- 因此,''2p p pp f -=只要测得p, 'p 的绝对值,就可得凹透镜得焦距。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计算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76a0e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b.png)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计算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计算近视眼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和投影仪等光学仪器中都常用到凹透镜。
对凹透镜焦距的准确测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计算展开讨论。
一、凹透镜焦距测量方法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采用“物距—像距法”来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具体方法如下:1. 实验仪器准备:凹透镜、灯泡、屏幕、尺子、铅直尺等。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将灯泡放在凹透镜的一侧,用铅直尺将光线调整为垂直于凹透镜的方向。
步骤二: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屏幕,使其与凹透镜的光轴重合。
步骤三:调整屏幕位置,找到凹透镜的清晰像。
步骤四:测量物体与凹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像与凹透镜的距离(像距)。
根据公式“1/f = 1/v + 1/u”计算焦距f。
二、凹透镜焦距不确定度的计算在实际测量中,除了计算出焦距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焦距的不确定度。
焦距的不确定度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部分。
其中系统误差通常可以通过校正方法来消除或减小,而随机误差则需要通过多次测量得到平均值来降低。
1. 系统误差的估计:通过使用不同的光源、屏幕和测量设备、改变环境条件等方法,对凹透镜焦距进行多次测量,找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焦距变化规律,从而估计系统误差的大小。
2. 随机误差的估计:通过进行多次测量,对焦距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焦距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从而估计随机误差的大小。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计算,我个人认为在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估计和控制。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和精密的数据处理,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焦距测量结果。
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以提高焦距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总结:本文针对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计算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通过物距—像距法对凹透镜焦距进行测量,同时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估计和控制,从而得到准确可靠的焦距测量结果。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f772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c.png)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凹透镜是一种能够对光线进行发散或分散的光学元件,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了解凹透镜的焦距,以便正确选择适用于特定任务的透镜。
下面将介绍八种常用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方法。
1.焦平面法该方法使用的仪器是平行光管和屏幕。
首先将凹透镜放在平行光管前,保持平行光射入透镜后焦点一侧,然后调整屏幕位置,直到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一明亮的聚焦点。
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2.近视调节法该方法使用的仪器是调节器和目标。
将透镜放在调节器上,并调节透镜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目标上可以清晰看到图像。
测量调节器与透镜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3.傍轴方法该方法使用的仪器是光轴与目镜。
将透镜置于光轴上,并调整目视器,使得在透镜的一侧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缩小图像。
测量透镜背面到目视器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4.焦点移动法该方法使用的仪器是光源、透镜和屏幕。
在光源后方放置透镜,并调整透镜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使得在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聚焦点。
测量透镜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5.干涉法该方法使用的仪器是反射镜和干涉仪。
在凹透镜一侧放置反射镜,使得入射的平行光被反射到干涉仪上。
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使得干涉仪上的干涉条纹达到最小或最大。
测量反射镜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6.物方放大法该方法使用的仪器是物镜和目镜。
将物镜置于物体前方,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得在目镜中可以观察到一个放大的清晰图像。
测量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
7.光得罗定律法该方法可以测量透镜的两个焦点位置。
通过放大激光光束,将光束正向传输到透镜上,然后测量出射光束的位置,从而得到透镜的焦点位置。
根据得到的两个焦点位置,可以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8.自聚焦法该方法使用的仪器是狭缝和幕。
在狭缝前方放置透镜,通过调整幕的位置,使得在幕上可以观察到一明亮的自聚焦点。
参考资料测凹透镜焦距的其他方法
![参考资料测凹透镜焦距的其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a4d08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png)
参考资料●测凹透镜焦距的其他方法
〔1〕自准直法
如图7-72所示,S是光源箱侧面发光的三角孔,和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所用的相同.使S射出的光束经过凸透镜L1和被测凹透镜L2恰好成为平行光束,垂直到达平面镜M上,然后沿原路返回,最后仍成实像在S处.实验时应使S和L1的距离大于这凸透镜的焦距,仔细调节使两个透镜共轴,平面镜和光源箱上开三角孔的侧面都垂直于透镜的主轴.再调节S、L1、L2三者的距离,就能在光源箱侧面上三角孔下生成清晰的等大的倒立三角形实像.记下凹透镜
L2在光具座上的刻度a,保持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凹透镜和平面镜,在凸透镜右侧装上光屏,移动光屏使屏上生成清晰的三角孔实像,记下此时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b,就是原来凹透镜L2的虚焦点F2的位置.所以凹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f=b-a.
〔2〕虚物成像法
长焦距的凹透镜适合用本法测量.如图7-73所示,发光物体AB经凸透镜L1成实像A1B1,假设在光束形成此实像前的空间某处放入一个凹透镜L2,那么光路改变而成实像A2B2于较远处.对凹透镜L2来说,A1B1是虚物,此虚
物成实像A2B2.在光具座上用光屏确定A1B1和A2B2的位置,从而测出物距p,取负值,像距q,取正值,
概念说明本实验的原理:由光路图中可找到两组相似三角形,
用③式计算f时各量都取绝对值.。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2eb0bad1f34693daef3ed5.png)
2001 年 3 月 Mar. 2001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李建华
(唐山师范学院 物理系,河北 唐山 摘 063000)
要:光束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不能形成实像,因此不能直接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在光具座上可借用凸
透镜、平面镜、望远镜等辅助器件,以及视差法等 4 种方法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关键词:凹透镜;发散;焦距 中图分类号:O4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15(2001)02-0053-02
G S , x 可推出 G S ,这里 S 是 G 的一个子集。
命题 1 (1) ([1,Ⅳ,定理 3.3])群 G 的 Frattini 子群 恰由 G 的所有非生成元组成。 (2) ([1,Ⅳ,推论 3.8 和推论 3.9])设 G 是有 限群,则 (G ) 幂零,且若 G (G ) 幂零,则 G 为 幂零群。 (3) ([1, Ⅳ, 推论 3.5]) 设 G 是有限群,K G , 则 ( K ) (G ) . (4) ([1,Ⅳ,定理 3.10])若素数 p | (G ) , 则 p | G (G ) . (5) ([1,Ⅳ,习题 26])设 G1 , G 2 是有限群,
x, y G ,于是 G 是满足(*)式的亚循环群。因
为 G 不交换,有 r 1(mod p) . 令 Q y , 有Q Syl q ( (G )) . 因为 (G ) 于是 y q (G ) Q Syl q ( (G )) . 的 Sylow q 子群是 (G ) 的特征子群,因此也是 这推出 y q 与 x 元素可交换, 于是有 G 的正规子群,
中,即可求出凹透镜的焦距。 方法 2:用平面镜辅助测量凹透镜焦距 实验光路如图 2。实物 P 发出的光经待测凹透 镜 L 折射发散后成虚象于 P′点,在 L 前面放一尖 头棒 Q 和平面反射镜 M(M 应略低于凹透镜 L) , 实验者在图中 E 处可同时看到凹透镜 L 中的虚象 P′和平面镜 M 中的虚象 Q′,前后移动尖头棒
光学基础实验--透镜焦距测量不确定度
![光学基础实验--透镜焦距测量不确定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5a29214a7302768e9939dc.png)
光学基础实验数据表
一、凸透镜(C 透镜)焦距的测量
1.“物距—像距”法
的不确定度
像距v 的
不确定度
焦距f 的 不确定度
2. 自准法
透镜位置的不确定度
焦距f 的不确定度
注:在进行不确定度计算时,认为测量结果分布满足t 型分布;不考虑物屏和像屏的仪器误差,也不考虑透镜的仪器误差,只计入测量位置的不确定带来的误差。
3. 共轭法
二、凹透镜(D透镜)焦距的测量
注:此表中的物位置是指凸透镜第一次成像的位置;表中像位置是指凹透镜成的像的位置。
2. 自准法
三、景深的测量(用C透镜)
光阑孔径与景深的关系:
四、透镜像差的观测(用C透镜)
1. 观测透镜的色差
红色像的位置:X1 = 蓝色像的位置:X2 =
透镜对红光与蓝光的色差:︱X2- X1︳=
2. 观测透镜的球差
中心孔像的位置:X1 = 边缘环像的位置:X2 =
透镜的球差:︱X2- X1︱=。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9d66adfa910ef12d2af9e7ec.png)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1、物像法为了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常用辅助凸透镜与之组成透镜组,使得到能用像屏接收的实像。
其测量原理如下光路图所示。
测量凹透镜焦距O 2实物经凸透镜1L 成像于''A B ,在1L 和''A B 之间插入待测凹透镜2L ,就凹透镜2L 而言,虚物''A B 又成像于''''A B 。
实验中,调整2L 及像屏至合适的位置,就可找到透镜组所成的实像''''A B 。
因此可把'2O A 看为凹透镜的物距u ,''2O A 看为凹透镜的像距υ,则由成像公式可得:111u fυ-+=(虚物的物距为正) 所以u f u υυ⋅=-由于u υ<,求出的凹透镜2L 的焦距为负值。
2、自准直法O 2实物A B 经凸透镜1L成像于''A B ,在1L 和''A B 之间插入待测凹透镜2L和平面反射镜M ,移动凹透镜,当凹透镜与''A B 的间距等于凹透镜焦距时,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变成一 组平行光线,该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凸透镜会聚于箭矢物平面成一清晰的倒立实像,测出2O到的距离,就得到凹透镜''A B 的焦距。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瑞利准则:a )两相邻点光源所形成的像,将是两个圆斑。
b )对于两个等光强的非相干物点,如果一个像斑的中心,恰好落在另一像斑的边缘(第一 暗纹处),则此两物被认为是刚刚可以分辨。
请看图示。
最小分辨角:“恰能分辨”的两个点光源的两衍射图样中心之间的距离,应等于艾里斑的半径。
此时,两个点光源在透镜处所张的角叫做最小分辨角,以表示,进一步由理论计算可得其中为透镜的直径。
分辨率(分辨本领)为最小分辨角的倒数实验误差假定对一个量进行了n 次测量,测得的值为yi (i =1, 2,…,n),可以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假定无系统误差) 用标准偏差 s 表示测得值的分散性 s 按贝塞耳公式求出:总不确定度分为两类不确定度:A 类分量 —— 多次重复测量时用统计学方法估算的分量;B 类分量 ——用其他方法(非统计学方法)评定的分量。
三种测量正负透镜焦距的方法及原理
![三种测量正负透镜焦距的方法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d9ef11581b6bd97f19ea4e.png)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题目名称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及原理姓名潜力股测量透镜的方法及原理摘要: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光学元件,而焦距是透镜的重要参量之一。
本文介绍了三种测量凸透镜和凹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分别是自准直法,贝塞尔法,透镜成像公式法。
关键词:焦距自准直法贝塞尔法透镜成像公式法一:自准直法光线通过位于物镜焦平面的分划板后,经物镜形成平行光。
平行光被垂直于光轴的反射镜反射回来,再通过物镜后在焦平面上形成分划板标线像与标线重合。
1.1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1.1.1实验器材光学实验平台,光具座,白光源,物屏,待测凸透镜,全反射镜(平面镜)。
1.1.2实验原理当物屏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
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
1.1.3实验步骤(1)如图1-1,沿光具座装好各器件,并调至共轴;(2)将物屏置于白光源前约50毫米处,被测凸透镜和反射镜尽量靠近,并在物屏前后移动,观察物屏上像的变化情况,知道物屏上出现清晰,倒置的字像为止;图1-1 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焦距装置图1.2自准直法测凹透镜焦距1.2.1实验器材光学实验平台,光具座,白光源,物屏A ,凸透镜L1,待测凹透镜L2,全反射镜M (平面镜),像屏N 。
1.2.2实验步骤及原理凸透镜L1将物A 发出的光成像于像屏N ,将待测凹透镜L2置于L1与像屏N 之间,当移动L2并使其光心到屏N 的间距等于凹透镜L2的焦距时,光线经L2后将成为平行光束,这时,若在L2与N 之间放一平面镜M ,这束平行光被M 反射,将在物平面上成一与物A 等大倒立的实像。
因此,只要测量L2与N 之间的距离(ON),即是凹透镜L2的焦距。
图1-2 自准直法测量凹透镜焦距[1]二:贝塞尔法贝塞尔法也叫两次成像法,大意就是通过改变被测透镜的位置来确定透镜的焦距。
透镜焦距的测定
![透镜焦距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d67f4d7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2.png)
实验10薄透镜焦距的测定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反映透镜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焦距。
由于使用目的和条件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焦距的透镜或透镜组,为了在实验中能正确选用透镜,必须学会测定透镜的焦距。
常用的测定透镜焦距的方法有自准法和物距像距法。
对于凸透镜还可以用位移法(共轭法)进行测定。
光具座是光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设备。
光具座结构的主体是一个平直的导轨,另外还有多个可以在导轨上移动的滑块支架。
可根据不同实验的要求,将光源、各种光学部件装在夹具架上进行实验。
在光具座上可进行多种实验,如焦距的测定,显微镜、望远镜的组装及其放大率的测定、幻灯机的组装等,还可进行单缝衍射、双棱镜干涉、阿贝成像与空间滤波等实验。
进行各种光学实验时,首先应正确调好光路。
正确调节光路对实验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学会光路的调节技术是光学实验的基本功。
[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
2.掌握透镜成像原理,观察薄凸透镜成像的几种主要情况。
3.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
[实验仪器]光具座(全套)、照明灯、凸透镜、凹透镜、平面反射镜、物屏、白屏等。
[实验原理]1.薄透镜成像公式由两个共轴折射曲面构成的光学系统称为透镜。
透镜的两个折射曲面在其光轴上的间隔(即厚度)与透镜的焦距相比可忽略或者称为薄透镜。
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
凸透镜具有使光线会聚的作用,即当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此会聚点F称为该透镜的焦点,透镜光心O到焦点F的距离称为焦距f 图10-1(a)。
凹透镜具有使光束发散的作用,即当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偏离主光轴成发散光束。
发散光的延长线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该透镜的焦点。
如图10-1(b)近轴光线是指通过透镜中心部分与主轴夹角很小的那一部分光线。
在近轴光线条件下,薄透镜成像的规律可表示为(1)式中u为物距,为像距,f为透镜的焦距。
、和均从透镜光心O点算起。
如何测量凹、凸透镜的焦距
![如何测量凹、凸透镜的焦距](https://img.taocdn.com/s3/m/b907bb4bfe4733687e21aa19.png)
如何测量凹、凸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表明凸透镜的会聚本领和凹透镜的发散本领的。
凸透镜的焦距是进一步研究其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基础,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反过来也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有关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和判断是中考的重要考题。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课本中没做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测量凹透镜焦距要比凸透镜复杂一些,还要用到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知识。
相信同学们都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那么,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你知道有几种方法?你会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吗?下面结合2007年两道中考试题加以说明。
例1(2007 宜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多少,如果没有太阳光,怎样利用白炽灯粗略地测量出焦距?说出你的办法。
(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烛焰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测出像距,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
请问他的操作方法正确吗?为什么?错解:(1)让凸透镜正对着灯泡,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亮点的距离就等于透镜的焦距。
(2)略。
分析: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是利用太阳光。
题目中没有太阳光,大家感到无从下手,或把利用太阳光测量焦距的方法硬拉到这个题目中,上述错解正是如此。
怎样才能测量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你也许已经发现: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焦点;若物体离透镜足够远时(大于10倍焦距),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
若使正在发光的白炽灯远离凸透镜,并使白炽灯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
当然,你如果注意到物体和像大小相等时,物距和像距也恰好相等,都等于焦距的二倍,这又多了一个测量焦距的方法。
其实,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量焦距的方法还有多种,同学们是否愿意尝试一下?答案:(1)将电灯离凸透镜尽可能远(大于10倍焦距)并正对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亮点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3daba2964bcf84b8d57b2f.png)
――忻州一中 李彩平“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
这是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博士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以 看岀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下面所设计的测凹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虽然有的方法精度不是很高,不能用 作精确测量,但这些实验对于开拓思维,增长见识有一定的意义。
一、凹透镜辅助二次成像法:五、"入射 岀射”光线法(插针法):在凹透镜一侧平行于主光轴插两根针,在凹透镜的另一侧也插两 与前两根针的像在一条直线上。
作岀入射光线和光线,即可测岀凹 透 镜 焦 距的 八 种 方 法1. 将一点光源 P 放在凹透镜主光轴上,调节光源与凹透镜的距离,使物点2.将凹透镜放在 O i 与P' 之间,调节凹透镜位置,使的像移到 P ”。
3.根据虚物成像的原理,则由: 1/f=1/(O 2p'-1/(O 2p '测岀O 2P '和O 2P ” 镜的焦距f (f<0 )(虚物成像:物体经一个透镜成实像,出射光线在到达像点前被第二个透镜折 一次的像在第二次成像中可以看成虚物,虚物的焦距为负数 二、 平面镜辅助法(自准法): 1. 将点光源P 放在凹透镜后,所成的像为 P'2. 在P'后垂直主光轴放一块平面镜,在P一小块屏幕。
3.将凹透镜房子凸透镜和 P'之间,来回移 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则在屏幕P ",如图二,距离 OP' 即为凹透镜的焦距 f 。
P 成一实像P',则图一可得凹透射,则第图二P 01 02P'P''1ZX则由公式(推导略):f 凹(f 凹<0)注:(1.此法适合用于较薄的透镜,且凹透镜焦距的 绝对值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2.公式推 图三用到虚物成像的处紧挨P 放知识。
)四、相似三角形法:如图四所示,将太阳光(平行光)沿主轴射向凹透镜,测岀凹透镜的直径 d 1,凹透镜后屏幕上光斑的直径d 2.凹透镜到屏幕的距离 可算出凹透镜的焦距s ,根据几何关系,利用 f 。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338d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c.png)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
凹透镜是一种透镜,其两面的曲率半径不同,使光线经过时发生折射。
测量凹透镜的焦距是确定其光学性质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介绍八种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方法。
方法一:焦距公式
利用凹透镜焦距公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物距,u为像距。
通过测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和像距,可以计算得到焦距。
方法二:球差法
将凹透镜放在光源前方,使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成像。
调节屏幕位置,使得像尽可能清晰。
测量光源到凹透镜的距离和像到凹透镜的距离,通过球差公式可以计算得到焦距。
方法三:贝塞尔法
将凹透镜放在物体和像之间,移动凹透镜使得物体和像的位置互换。
测量物体和像的距离,通过贝塞尔公式可以计算得到焦距。
方法四:红外法
利用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通过测量红外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位置和焦平面的位置,可以计算得到焦距。
方法五:拉曼散射法
利用拉曼散射光谱仪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通过测量凹透镜对不同波长光的散射情况,可以计算得到焦距。
方法六:干涉法
利用干涉仪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通过在凹透镜前后放置透镜,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来确定焦距。
方法七:自动聚焦法
利用自动聚焦装置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通过调节光源和凹透镜的距离,使得成像最清晰,可以得到焦距。
方法八:激光干涉法
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通过测量激光光束在凹透镜上的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计算得到焦距。
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焦距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05ae6da90722192e4436f64d.png)
透镜焦距的测量注意事项:1.本告示牌供实验者阅读参考,所以不要在上面写字,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透镜表面。
3.不用的透镜请放在实验台上的透镜架座上,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4. 激光测距中使用的激光功率很低,且照射在挡光片的黒布上,十分安全。
但实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激光照射在其他物体上,防止引起的散射光。
实验步骤1. 粗测凸透镜的焦距(不计算不确定度)a) 将远处的物体(如窗户)清晰地成像在像屏,前后移动透镜, b) 用钢尺测出凸透镜到像屏的距离,此即为透镜的焦距。
(此处作了什么近似?是否合理?测量结果能精确到哪一位?)2.用二次成像法测量凸透镜焦距(估读1/2 mm ,不计算不确定度) a)光具座上放上物屏与像屏,物屏与像屏之间距离大于4倍透镜焦距。
b) 保持物屏与像屏之间距离不变,移动凸透镜,分别记录在像屏上清晰地成放大像与缩小像时所对应的凸透镜位置。
c)多次测量,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完成后先大致计算一下焦距)3. 用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焦距(人工读数:不确定度限值0.1mm,估读1/2mm ;激光测距:不确定度限值0.2mm ,最小示值1mm ,没有估读)a)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反射镜。
移动凸透镜直到在物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如何判断这就是自准直像?实验前物屏、凸透镜和反射镜距离多少如何决定)记录物屏与凸透镜的位置。
b)将凸透镜绕支架旋转180°,重复上述测量。
(为什么要旋转?) c)计算凸透镜焦距与不确定度。
(实验完成后先大致计算一下焦距,不确定度离开实验室后回去计算)f 1与f 2凸透镜支架旋转前后测得的焦距, 221ff f +=,2)(u )()u(2212f f f +=u4.用测得的凸透镜焦距值测量凹透镜的焦距(不计算不确定度) a) 放凸透镜,移动像屏,在像屏上看到清晰的缩小像。
记录此时像屏的位置。
b) 像屏放在光具座的另一(顶)端。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77f4f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a.png)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李建华【摘要】光束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不能形成实像,因此不能直接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在光具座上可借用凸透镜、平面镜、望远镜等辅助器件,以及视差法等4种方法测量凹透镜的焦距.【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01(023)002【总页数】2页(P53-53,57)【关键词】凹透镜;发散;焦距【作者】李建华【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物理系,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5薄凹透镜是一种发散透镜。
实物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后发散,不能形成实象,因此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方法比较复杂。
一般要在光具座上进行,并需增加一些辅助器件(凸透镜、平面镜等),然后利用会聚光束或平行光束来测量凹透镜焦距。
下面介绍几种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方法1:用凸透镜辅助测量凹透镜焦距此方法也可称为物距──象距法。
实验光路如图1所示。
先用一块凸透镜L1把实物P发出的光线会聚,使之成象于P″点(可用光屏找到实象),然后加入待测凹透镜L,会聚光束经凹透镜L折射发散后形成一个新的象点P′(仍是实象)。
分别记下P″、P′和凹透镜 L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则物距象距代入高斯公式中,即可求出凹透镜的焦距。
方法2:用平面镜辅助测量凹透镜焦距实验光路如图2。
实物P发出的光经待测凹透镜L折射发散后成虚象于P′点,在L 前面放一尖头棒Q和平面反射镜M(M应略低于凹透镜L),实验者在图中E处可同时看到凹透镜L中的虚象P′和平面镜M中的虚象Q′,前后移动尖头棒Q,直到P′与Q′完全共面。
记下P、Q、L和M在光具座上的位置读数,则物距象距代入高斯公式中,即可求出凹透镜的焦距。
方法3:用望远镜测量凹透镜焦距实验光路如图3。
当在光具座上找到实物P经凸透镜L1会聚成象的象点P′后,加入待测凹透镜L,然后用已调好的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观察经凹透镜L折射后的光束,前后移动凹透镜L,改变它与象点P′的距离,直到人眼从望远镜中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
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八种方法
——忻州一中 李彩平
“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
这是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博士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下面所设计的测凹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虽然有的方法精度不是很高,不能用作精确测量,但这些实验对于开拓思维,增长见识有一定的意义。
一、凹透镜辅助二次成像法:
1.将一点光源P 放在凹透镜主光轴上,调节光源与凹透镜的距离,使物点P 成一实像P ’。
2.将凹透镜放在O 1与P ’ 之间,调
节凹透镜位置,使的像移到P ”。
图一 3.根据虚物成像的原理,则由: 1/f=1/(O 2p ’’)-1/(O 2p ’)测出O 2P ’和O 2P ”,则可得凹透镜的焦距f (f<0)
(虚物成像:物体经一个透镜成实像,出射光线在到达像点前被第二个透镜折
射,则第一次的像在第二次成像中可以看成虚物,虚物的焦距为负数。
) 图二
二、平面镜辅助法(自准法):
1.将点光源P 放在凹透镜后,所成的
像为P ’ 2.在P ’后垂直主光轴放一块平面镜,在P 处紧挨P 放一小块屏幕。
3.将凹透镜房子凸透镜和P ’之间,来回移动凹透镜,使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则在屏幕上成一实像P ”,如图二,距离OP ’
即为凹透镜的焦距f 。
三、焦距叠加法:
如图三,测出两透镜的等效焦距f、f凸,则由公式(推导略):
1/f=1/ f凸+1/f凹即可算出此凹透镜的焦距f凹(f凹<0)
注:(1.此法适合用于较薄的透镜,且凹透镜焦距的
绝对值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2.公式推导用到虚物成像的知识。
)
图三
四、相似三角形法:
如图四所示,将太阳光(平行光)沿主轴射向凹透镜,测出凹透
镜的直径d1,凹透镜后屏幕上光斑的直径d2,凹透镜到屏幕的距离s,根据几何关系,利用相似比既可算出凹透镜的焦距f。
d1/d2=f/(f+S) f=d1S/(d2-d1
图四
五、“入射——出射”光线法(插针法):
在凹透镜一侧平行于主光轴插两根针,在凹透镜的另一侧也插两根针,使这两根针与前两根针的像在一条直线上。
作出入射光线和光线,即可测出凹透镜的焦距f。
图五
六、读数显微法:
1.不放凹透镜,通过显微镜观察载物台上的小物体,调节旋钮,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为止。
2.把凹透镜放在物体与镜之间,调节旋钮,直到能再次看到小物体清晰的像为止。
3.显微镜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物距与像距的差,测出物距,可算
出像距,求出凹透镜的焦距f。
注:读数显微镜是一种可通过标尺读出镜筒移动距离的显微镜。
七、放大率法
1.把凹透镜垂直放在桌面上,视线与凹透镜最高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
图六
2.拿一根粉笔(长度大于凹透镜的半径),竖直
立在主光轴上,调节粉笔的位置,到刚好能看到
尖端为止,此时像高等于凹透镜的半径,测出物
距、物高和像高,根据放大率计算出像距,求得
凹透镜的焦距f。
八、视场法:
在凹透镜后放一把尺子,通过凹透镜观察尺子,记下能观察到尺子的读数范围,测出凹透镜的直径和尺子到凹透镜的距离,则可算出人眼所成像点S’距凹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再根据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凹透镜的焦距f。
如图七所示。
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