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讨论
新血管性青光眼23例临床分析
新血管性青光眼23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新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2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
结果:采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1例13眼中,13眼眼压均恢复正常;视力提高9眼,3眼视力不变,视力下降1眼。
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9例(12眼)中,11眼眼压降至正常,1例眼压控制;视力提高7眼,视力不变4眼,视力下降1眼;发生并发症2例,均为滤过道瘢痕纤维化。
睫状体冷冻术3例(4眼),1例眼压正常,2眼眼压控制,1眼下降不明显;2眼虹膜面残留粗大新生血管;发生前房出血1例,眼球疼痛1例。
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较好。
标签:新血管性青光眼;小梁组织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716-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其治疗倾向于原发疾病治疗和控制眼压相结合的方法[1]。
本文对我院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2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男性13例(17眼),女性10例(12眼),年龄59~81岁,平均(68.31±4.27)岁,右19眼,左10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13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7例9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例2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3眼,尿毒症2例2眼。
视力为无光感~0.05;眼压,35.8~68.2mmHg,平均(42.31±2.27)mmHg。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畏光、眼痛、视物不清、高眼压,虹膜面及前房角大量新生血管,伴有结膜充血17例,伴有角膜水肿16例,伴有瞳孔缘色素外翻11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1例(13眼)给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9例(12眼)给予青光眼阀植入术,3例(4眼)给予睫状体冷冻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讨论
疼痛和焦虑的护理
• 疼痛的患者,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 评估疼痛的程度,控制眼压,按时点眼药。指导 患者采用平卧位,可适当抬高头部平卧休息,也 可采用音乐放松治疗,以转移注意力。 患者存在 焦虑, 首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 士、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设施,规章 制度等。主动了解患者和观察患者的需求,及时 给予帮助,满足其需要。指导患者掌握自我心理 调整方法,如多和病友聊天,散步,听广播,音 乐等。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释术前各 项准备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主动和医师配合。
补充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规手术效果差,预后不良,因此,早期的 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尤为重要,对于糖尿病发病期在5年以上的 患者,我们希望患者到眼科做眼底荧光造影,了解眼底病变程 度,以决定是否激光进行干预。对于眼底静脉阻塞患者荧光眼 底造影可以区分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对于缺血性的眼底静脉阻 塞,我们也需要早期行眼底激光光凝,以阻止新生血管的产生 。
其基础为视觉模式评分法即一把长度为100mm的标尺一端标为极度疼痛另一端标为无痛两端又分别用面部表情表示两种极端的痛感以备不识字的患者使用应用时患者在刻度上用笔标出疼痛的程度分值同样的评估尺由护士从旁观察患者表情的紧张程度评分称为视觉模拟疼痛观察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观察 与护理病历讨论
五病区 张晓美
发作诱因
• 成年人双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虹膜新生血管几乎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 ,但发生视网膜病变与出现虹膜新生血管或青光眼的时间间隔不清楚,白内障 在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更易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是与原先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缺氧有关。
诱因的预防
• ①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忌食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比如白糖、红 糖、葡萄糖、糖制品、甜食、果糖、蜂蜜等;宜食粗杂粮,多食粗纤维食 物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②坚持锻炼,保持合适体重,不要参加 剧烈运动,减轻胰腺的负担。③定期监测血糖,遵照医嘱,合理用药。④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生活、饮食起居 规律,劳逸结合,每日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足;衣 领不宜过紧,不长时间低头工作;忌烟限酒、忌浓茶咖啡。⑤适当控制饮 水量,过量的饮水可造成血液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房水产生相对增 多,而导致眼压升高。⑥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长时间阅读书报 和在暗室及弱光条件下工作或逗留过久;看点事时要有一个弱光照明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的原因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的原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而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却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的机制及原因。
这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并发症。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探讨,我们能够为日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1.2 问题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的原因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作为一种潜在严重并发症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更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眼部健康问题。
在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概率也相对较高,这进一步加深了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眼部不适和视力下降,更重要的是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因此,深入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可能原因,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保障他们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简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
在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来治疗。
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情况,这种情况极具挑战性。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由新生血管引起的眼内压升高的疾病,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离和视力损失。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手术治疗分析
小梁组织 , 再将 切除部位 的虹 膜根 部充 分烧灼 后切 除 , 然后 将
已复水 的羊膜平铺 于巩膜 床上 , 皮面朝 上 , 角膜缘 相邻 的 上 与 羊膜移植片边缘距小梁切 口后边 缘 10~1 5mm, 1 - 龙 . . 用 00尼 线在羊膜 四个角各缝 1 固定 于浅层巩膜 , 针 巩膜瓣 复位盖 于羊 膜之上 , 并用 1 0尼龙线缝 合 2针 , 0— 缝合顺序 为巩膜瓣一 羊膜一
做 4 mm ×5 mm 的 长 方 形 巩 膜 瓣 , 离 至 透 明 角 膜 缘 剥 1~15m 于角膜缘切 口处充分 电凝后 , . m, 用尖刀片做放射 状小 切 口, 让房水分 次少量缓慢溢 出, 待眼压下 降眼球软化 后 , 除 切
为 了提高疗效 。本 文对 3 7例 (7眼) V 3 N G患者 采用 了复合 式
1 1 一般 资料 : . 本研究 N G 3 V 7例 (7眼 ) 男 1 3 , 6例 (6眼 ) 1 , 女 2 例 ( 1 ) 年龄 3 1 2 眼 , 5~6 8岁 , 原发 病包 括糖尿 病性视 网膜 病变 l 8例 , 网膜静 脉 阻塞 9例 , 网膜静 脉周 围炎 5例 , 视 视 眼 外伤 3例 , 明原因的眼底病 2例 。所 有患者均 有前房角部 分 不 或全部粘连 , 虹膜和房角有不 同程度 的新生 血管形成 。 12 手术方法 : . 术前每 日半球后 注射 地塞米松 3m , g连续 7d 。
姜红 宿可昕 杨桂 芳 刘春 艳 邱 红 于 洋 韩 点
后 1 内 自行恢复正 常 ; 周 未发生脉络膜 脱离 、 内炎 、 眼 滤过 泡渗 漏、 持续 性低 眼压 、 排斥反应 等严 重并 发症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观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睫状体冷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20例(20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
结果手术成功17眼(85% ),17眼眼压从术前平均57.23 mm Hg降至22.56 mm Hg。
术后视力:无光感4眼,光感8眼,数指3眼,0.01~0.05者4眼,0.1者1眼。
11眼(55% )无变化,9眼(45%)视力有所提高。
结论采用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既眼压降低显著(P<0.01),又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对保护患者残存视力,特别降低眼压、维持眼压稳定有明确效果,不失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NVG;睫状体冷冻术;小梁切除术NVG是一种继发性难治性青光眼,其发病机制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缺血缺氧有关。
NVG多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等疾病后,药物治疗很难控制病情发展,常规性滤过手术效果不佳。
NVG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较复杂棘手的难题[1],NVG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本院2006年4月至2009年9月采用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20例(20眼),获得基本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20眼)NVG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
年龄47~73岁,平均59.5岁。
术前视力:眼前数指3眼,光感9眼,无光感8眼。
术前眼压:41.6~71.6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57.23 mm Hg。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眼,高血压眼底病(3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眼)。
1.2 手术方式①睫状体冷冻术:常规消毒、行球后麻醉。
上开睑器,系直肌牵引缝线,暴露手术视野。
用直径2.5 mm、温度60℃~ 80℃的冷冻头在角膜缘后1~3 mm处行睫状体冷冻,范围180°,共冷冻4~7点,时间在40~60 s。
浅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
浅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目的:研究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1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三组,探讨单纯睫状体光凝术、avastin玻璃体腔内注射1周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术中敷贴以及玻璃体切割术+引流阀植入术这几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1组患者我们使用的是单纯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眼压平均(24.16±1.22)mmHg,超过了22mmHg,2组和3组患者的眼压术后要低于22mmHg。
经过治疗后1、2、3组患者的眼压均有所改善,3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此次研究分析的三种手术方式都能够让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降低,但视力眼患者不建议使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
标签: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光凝术;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对我院1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住院患者,年龄22~70岁,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0人,组间患者无明显差异。
1组患者40人,72只眼,采取单纯睫状体光凝术进行治疗。
2组患者40人,75只眼,采取小梁切除术+MMC敷贴结合治疗。
3组患者40人,73只眼,采取玻璃体切割术+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方式。
120例患者中视网膜经脉阻塞33人,视网膜血管炎21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7人,高血压眼底病变29人。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式2组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尽早完成光凝术。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根据术前眼压控制情况,眼压在35mmHg以下行180°范围睫状体光凝30~40点(避开3:00,9:00位);眼压在35mmHg以上行270°范围睫状体光凝50~60点(避开3:00,9:00位)[1]。
Avastin玻璃体腔内注射:常规准备散瞳,表面麻醉,前房放液0.1ml,于颞下角巩膜缘后 4.0mm处垂直刺穿巩膜入玻璃体腔内,缓慢注入avastin1.25mg/0.05ml,出针后湿棉签挤压进针口1~2min[2]。
探究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探究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顽固性的眼科疾病,疾病的破坏性强,很容易导致患者失眠,而且治疗起来相对比较棘手。
常规性的药物保守治疗不容易控制这类疾病的继续恶化,通常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
本组研究随进抽取了本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NVG 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分析其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研究结果做如下陈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NVG患者60例(60眼),男22例(23眼),女37例(37眼),年龄35~72岁。
全部患者均存在前房角部分粘连或者全部粘连,房角和虹膜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生成。
12手术方法第一步:对眼球周围以及眼球后位做常规性的麻醉。
然后以角膜缘为基底做结膜瓣,目的在于充分暴露巩膜以及角膜边缘处的角膜位置。
随后在做好的结膜瓣下小心放置丝裂霉素棉片,同时用少量生理盐水予以反复冲压清洗。
进行适度的烧灼止血,防止巩膜出血症状的出现,在巩膜表面做好4 mm×5 mm类似长方形的巩膜瓣,逐步进行剥离保持角膜边缘在15 mm左右。
切口电凝止血后继续做放射状的小切口,让房水少量溢出,待到眼压下降,眼球软化后行小梁组织的局部性切除,并且同时予以电凝止血,逐步切除巩膜根部组织。
第二部:把预先复水过的羊膜上皮正方向缓慢的平铺在巩膜床上,让其边缘和小梁切口边缘保持约1~15 mm的位置,随后采用100的尼龙线进行规范性的缝合。
最后80可吸收缝线对结膜瓣和筋膜进行收尾缝合。
手术完毕后用涂点必殊眼膏对眼部进行轻度包扎。
术后定量口服消炎药。
13疗效评定标准术后对眼压进行测定,如果眼压控制在6~21 mm Hg,而且无需眼部降压药的患者则视为手术成功;手术需要使用眼部降压药维持,并且眼压控制在21 mm Hg则视为条件成功;手术使用眼部降压药后眼压仍>21 mm Hg,或者眼压<6 mm Hg,则视为手术失败。
滤过泡按Kronfeld 分型标准,Ⅰ型是微小囊泡型;Ⅱ型是弥散扁平型;Ⅲ型是缺如型;Ⅳ型是包裹型其中Ⅰ,Ⅱ型为功能性滤过泡,Ⅲ,Ⅳ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1]。
代谢性白内障术后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例-最新文档
代谢性白内障术后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例病历介绍例1:女,72 岁,有糖尿病史11 年,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5 年,诊断为双眼白内障,于我院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左眼视力手动/20 cm ,晶体棕黄色混浊,眼底窥不入。
术后视力0.3 ,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内,眼底检查DRP4 期,术后嘱病人控制血糖,一周后复查。
但患者一直未曾复诊,直到一个月后左眼疼痛、视物不见5 天复诊。
眼科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59.4 mmHg,角膜轻度雾状水肿,前房深,虹膜表面布满新生血管,瞳孔圆,直径约5 mm对光反应消失,人工晶体位置正,眼底朦胧窥不清。
给予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无光感。
例2:女,68 岁,有糖尿病史15 年,因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3年,加重半年于我院诊断为双眼白内障,行左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左眼视力0.02 ,晶体棕黄色混浊,眼底模糊不清,术后视力0.5 ,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内,眼底检查DRP3 期,术后嘱病人控制血糖,一周后复查未再见异常改变。
术后一个半月复查,视力0.1,眼压41.20 mmH g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深,瞳孔圆,直径约4 mm对光反应迟钝,虹膜表面发现新生血管,人工晶体位置正,眼底模糊可见视盘边界清,C/D无明显扩大,DRP3期。
给予药物控制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
术后两周左眼视力 0.12 ,眼压 11.3 mmHg , 角膜透明, 滤过泡形成良好, 前房中深,虹膜表面仍有新生血管, 眼底 DRP 3期,给予眼底造影后行激光治疗,嘱病人随诊。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 症,严重影响视力。
上述两位病人都有糖尿病,白内障术后继发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因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脉络膜缺血缺氧, 产生具有活性的血管形成因子, 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如果新生血管长于房角则易出血机化,形成新生血管膜,牵拉阻塞小梁网,高又可加重眼内组织的缺血、 缺氧,使新生血管的生成进 重。
3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3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NVG患者39例(40眼),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16例,16眼)、B组(13例,14眼)、C组(10例,10眼)。
A组患者接受睫状体冷凝术;B组患者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连续给药7 d)后,接受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C组患者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连续给药7 d)后,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水平以及治疗后眼压控制率、视力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3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患者治疗后7 d、1个月时的眼压显著低于A、C组,C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个月时,3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分别为62.5%、85.7%、70.0%;A组患者16只患眼视力保持不变,B 组3只提高、1只下降、10只保持不变,C组1只提高、1只下降、8只保持不变;3组间患者的眼压控制率、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前房渗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有2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增高,术后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3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NVG患者的眼压,同时不会影响其视力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40例内外双通道引流术的治疗体会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40例内外双通道引流术的治疗体会(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 )【关键词】引流术;新生血管;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1 ], 2002年6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内外双通道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40例,男64例,女76例;年龄28〜78岁,平均53.2岁;病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8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4例,高血压眼底出血6例,外伤后2例;虹膜表面布满新生血管64例,瞳孔缘新生血管、虹膜表面少量新生血管76例; 术前视力无光感者26例,光感者20例,眼前手动31例,眼前指数26例,0.02以上者37例。
1.2手术方法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充分降低眼压。
(1 )麻醉:以双路球后注射麻醉法;(2)制作结膜瓣;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向后分离上直肌吊线固定眼球;(3)制作巩膜瓣:以角膜缘为基底做边长6 mm三角形巩膜板层瓣,以巩膜的1/3〜1/2厚为宜,分离至角膜缘灰线内1 mm ; (4)以角膜缘内1 mm处向后垂直切除4 mm X2 mm长深层巩膜条,暴露部分睫状体;(5)先烧灼暴露部分虹膜上的新生血管,再行虹膜根部切除;(6 )恢复虹膜,复平巩膜瓣后尖端间断缝合一针;(7)结膜切口两侧原位间断缝合;(8)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氟美松3 mg,涂消炎眼膏包扎双眼。
2结果对所有病例都进行了追踪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0.6 i5.7)个月,再评定疗效。
(1)140例中,2眼失败,有效率98.6%,140 例术前眼压:2.74 〜9.24 kPa (1 kPa 叼.5 mm Hg ),平均(4.99 ±1.87)kPa,术后眼压在0.95 〜4.05 kPa,平均(1.49 ±).41 )kPa,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中医治疗的疗效观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手术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指虹膜和小梁表面有新生的纤维血管膜,导致周边虹膜前粘连,阻碍房水排出引起的青光眼。
由于亲生血管容易破裂,反复发生前房出血,故又称出血性青光眼。
患者眼部充血,角膜水肿,剧烈眼痛,头痛;常导致失明。
本病极顽固,用一般的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性手术往往无效。
手术前后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006~2008年我科共收13例(15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现将其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共13例(15只眼),男9例,女4例,其中继发于糖隶病性视网膜病变7例(9只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4例;继发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
其中3例曾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例植入人工晶体。
术前眼压:3.73~10.90kpa(1ka=7.5mmHg),平均(6.18±2.22)kpa,视力光感以上8只眼,7只眼无光感。
术后7例视力能维持光感以上,眼压基本控制,一年后80%以上(13/15只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
2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房角检查,选择虹膜新生血管较少象限作为手术入路,先做双层巩膜瓣,后全视网膜冷凝,显微小梁切除,巩膜条反折入前房引流同期进行;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浸泡巩膜瓣。
3手术前后的治疗3.1术前的心理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使他们了解到该病的治疗愈合过程,强调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眼部不适等情况,解除患者未来不必要的惊慌和疑虑。
向其解释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的必要性(可避免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时可引起暴发性前房,玻璃体腔出血和脉络膜脱离的危险),以利于协调医务人员的治疗工作。
3.2术前房角检查医师做好房角检查,明确虹膜面新生血管的分布范围,以便于选择新生血管分布较少的象限部位作为入眼手术部位,同时可作为术后随访虹膜面新生血管变化的对照。
3.3术前用药由于高眼压下手术可引起以上众多并发症,因此,术前加强降眼压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眼压同时联合应用止血剂,是利于手术中操作,避免术中新生血管大出血,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
57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探讨
【 献标 识码】 文 B
【 文章编 号] 6 4 2 7 0
新生 血管 性青 光 眼 ( e v sua l c ma VG ] 一组 最终 以虹 等 视 网膜慢 性缺 氧性 疾病 [ 持 续 的 缺 血状 态 使病 变 区视 网 膜 释放 多 种 血 管 n o a c l ga o ,N )[ 是 r u , GF促 进 血 管 内 皮 细 胞 有 丝 分 裂 , 生 视 网膜 新 生 血 管 。 产 膜 和房 角新 生血 管 为特征 表 现 的青 光 眼 , 一 种 破 坏 性 强 、 明 率 高 的 眼病 , 内皮生 长 因子 。VE 是 失 E 随房 水 循 环 经 瞳孔 、 房 到达 房 角 , 前 引 且 I 治疗 相 当棘手 。近 年来 , G 的 临 床发 病 率 也呈 现 增 加趋 势 。因 此 , 玻 璃体 内 的 V GF向前 扩 散进 入后 房 , 临床 NV 对 NV 病 因进行 探讨 , G 发现 其 内在发 生发 展规 律 、 防 N 预 VG发 生就 显得 非常 起 这些 部位 形成 新 生 血 管 。房 角 的 新 生 血 管 在 初 期 可 不损 害 小 梁 网 滤 过 功 重要 , 时为 临床 治 疗 提供 方 向。 现将 我 们 对 5 同 7例 6 1眼 N VG病 因分 析 情 能 , 压不 高 , 时期 为青 光 眼前期 。随着 病 情 发展 , 生血 管 长 人小 梁 网, 眼 此 新 同时形 成新 生血 管 膜 , 房水 外 流受 阻 , 眼压 升 高 , 表现 为开 角 型青 光眼 期 。随 况 , 告 如下 。 报 着 新生 血管 膜 的收缩 , 房角 由部 分性 虹膜 前粘 连发 展 至完全 性 虹膜 前粘 连 , 前 1 资料 和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们 对 2 0 . 我 0 8年 9月 ~ 2 1 年 9月 问 被诊 断 为 N 01 VG 的 房角 关 闭,眼压 升高 ,发展 为闭 角型青 光 眼期 。此 时 , 高 眼压 的作用 下视 网 在 病理 过 程恶性 循 环 , 速导 致 患眼结 构 和功 能 的破坏 l 。 迅 6 ] 5 7例 ( 1眼) 6 患者 进行 回顾 性研 究 。其 中男 3 7例 4 眼 , 2 1 女 O例 2 O眼 , 单眼 发 膜缺 血进 一步 加剧 , 病 5 3例 , 双眼 发病 4例 。患 者年 龄在 4 岁~ 8 岁 之间 , 均 6 . 1 2 平 2 6岁 ; 力 在 视 本组 患者 中糖 尿病 视 网膜病 变 3 例 3 0 4眼 ,双眼 发病 4例 , 占总 例数 的一 26 是 58 排 黑 朦 ~0 5 间 , .之 矫正 视力 均无 明 显改善 。入选 标 准 :( 眼 压 > 2 mmHg 2 半 以上为 5 . % , 总 眼数 的 5 . , 在 原发 疾病 之首 。这 与 国外 文献 报 1 ) l ;(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讨论
• 常用剂型:0.005%拉坦前列素
• 作用机制:增加房水经巩膜葡萄膜外流通道排出,但不减 少房水生成,不影响心肺功能。
• 副作用:局部短暂性烧灼、刺痛、痒感、结膜充血,长时 间用药,可使虹膜色素增加。
• 5、碳酸酐酶抑制剂 • 常用剂型:醋甲唑胺、乙酰唑胺、2%派立明 • 作用机制:通过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 • 副作用:久服可引起口唇、面部及指趾甲麻木,全身不适,
使用方法。
• 3按照方便病人使用的原则,将常用的物品固定位置摆放,活动的空间 不设置障碍物,避免病人绊倒。
• (三)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 协助病人各项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活所需。
• (四)知识缺乏
• 1评估病人对青光眼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希望得到的知识。
• 2根据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发病诱因; 1)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如过度兴奋、忧郁等);2)避免黑 暗环境中停留时间太久;3)避免短时间内饮水量过多(一次饮水量小于 300ml为宜),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发作;4)选择清谈易消化的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5)不宜烟酒、饮茶咖啡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介绍 眼压升高的表现;说明坚持用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 常用剂型:最常用为1%-4%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每日3-4 次或4%毛果芸香碱凝胶,每晚一次滴眼。
• 作用机制:直接兴奋虹膜括约肌,缩小瞳孔和增加虹膜张 力,解除周边虹膜对小梁网的阻塞,使房角重新开放,为 治疗ACG的一线药。对于OAG,它的降眼压机制为刺激 睫状肌收缩,牵引巩膜突和小梁网,减小房水外流阻力。
• 副作用:可引起眉弓疼痛,视物发暗,近视加深等,若用 高浓度制剂频繁滴眼,还可能产生胃肠道反应、头痛、出 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误诊一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误诊一例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眼科 716000患者女,55岁。
因右眼胀痛、头痛、时有恶心8天,加重1天于2016年9月8日入院。
病史:3年前发现血压高,未规律用药,1年前右眼突然视物不清,曾在我院门诊就诊,自诉医生告知“右眼眼底出血”,建议行眼底激光,未接受。
自服“银杏叶片”促进积血吸收,视力无改善。
8天前情绪波动后右眼胀痛,伴虹视及同侧偏头痛,偶有恶心,视物模糊不见,未予重视,休息后自行缓解,1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且呕吐两次,为胃内容物。
今日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急性发作期,左眼临床前期)”收入院。
患者无糖尿病及青光眼家族史。
入院查体:T:36.5℃,P:82次/分,R:18次/分,BP:170/100mmHg,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指数/眼前20cm,左眼0.6。
眼压:右眼 63.3mmHg(手持式眼压计),左眼 16mmHg(非接触眼压计),右眼球结膜充血,角膜雾状水肿混浊,中央前房约3CT,周边约1/3CT,虹膜窥不清,瞳孔约7mm大,光反射消失,余后窥不清。
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中央前房约3CT,周边约1/3CT,虹膜纹理清,瞳孔约3mm大,光反灵敏,晶状体清,眼底见:视盘形圆,色红,界清,C/D约0.3,盘周血管自然走形,A:V约1:2,交叉压迹(+),黄斑光反清,房角:右眼角膜水肿窥不清,左眼窄Ⅰ级;视野检查:右眼窥不清视标,左眼除生理盲点外,未见异常暗点。
入院诊断:1. 双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急性发作期,左眼临床前期),2.高血压病。
入院后,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日4次滴右眼,倍他洛尔滴眼液日2次滴右眼,酒石酸尼莫溴丁滴眼液日3次滴右眼,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日4次滴右眼,20%甘露醇250ml 日1次静滴,醋甲唑胺片 25mg 日2次口服,氯化钾缓释片 1.0g 日2次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日2次口服,眼压控制不佳,角膜水肿一直未减轻,遂于入院后第3天在表麻下于手术显微镜下行右眼前房穿刺术,手术顺利,术中放出部分放水后角膜转清亮,瞳孔缩小至5mm大,鼻侧虹膜面可见扩张的新生血管,结束手术,术后进一步裂隙灯及眼底检查见:鼻侧虹膜面弥散扩张的新生血管,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见:视盘形圆,色红,界清,C/D约0.4,盘周血管自然走形,A:V约1:2,交叉压迹(+),沿颞上血管走形仍可见少量出血和黄白色渗出,黄斑光反不清。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分析PPT课件
诊断和分析
病理生理变化: 解释新生血管 性青光眼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介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 案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激光治疗: 讨论激光治疗在新生血 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和效果
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 介绍外科手术治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适应症和 手术方法
预后和随访
预后和随访
新生血管性青 光眼病例分析
PPT课件
目录 病例介绍 诊断和分析 治疗方案 预后和随访
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
病例概述: 介绍患者的基本信息和 主要症状 就诊历史: 描述患者的就诊历史和 之前的治疗情况
病例介绍
检查结果: 展示相关检查结果 ,如眼压、眼底检查等
诊断和分析
诊断和分析
诊断: 确定患者的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新生 血管性青光眼 病因分析: 探讨该病的发病机 制和可能的原因
预后评估: 评估患者的预后情 况和可能的并发症 随访计划: 提供患者的随访计 划和注意事项
预后和随访
护理建议: 给予患者的护理建 议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新血管性青光眼23例临床分析
3 . 1 保存 意义
中, 要求 保留残根 残冠的患 者越来 越多。 E l 腔治疗和修复技术 的进 步也使得 患者这一要
求得到满足 。临床试验表 明, 选择性保留残 根残冠 , 通过 根管治 疗和牙周 系统治疗 , 再 进行冠桥修复 , 效果显著 , 更有利 于维 护患者 的 口腔 健康 以及生 活质 量。笔者 总结 了 2 0 1 1年 1 月至 2 0 1 3年 1月完 成的 5 2例多根牙 残根残冠 的治疗 和修复 情况 , 现对其 临 床特点 以及修复利用 的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 和探讨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收集 2 0 1 1 年 1月至 2 0 1 3年 1 月 口腔门诊收治要求保 留残根残冠 患者 s 2例作为研 究对象 , 男性患者 3 1 例, 女性患者 2 l 例, 年龄在 2 4到 6 1 周岁 , 共6 5例患牙 , 其 中, 前牙 3 5颗 , 后牙 l 7颗。纳入标准分为三类 : ①外伤性牙冠折断及根折 , 且剩余 牙根长度能够 承受核桩需要 ; ②因龋坏牙冠严重缺损 , 并无严 重牙周疾 病 ; ③ 患者 主观要求 保 留残 根 残冠 , 且能够积极 配合治疗 【 I l
参考文献 [ t ] 薛松 涛. 1 8 6侧残根残冠治疗 与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 J ] . 河南 医学研 究 , 2 0 1 1 , 1 0
( 2 ): 1 9 9—2 0 0
经过 6 到2 4 个 月的随访观察发 现, 5 2 例 多根牙 残根残 冠修复 . 成功 例数 4 8例 , 失 败 4例 , 成功率为 9 2 . 3 % 。其 中, 有 2例牙根发 生松 动, 皆因根管治 疗完善 i 『 i i 继发根 尖 周炎所致 ; 有1 例出现龈瘘 , 因侧穿修补不完善所致 ; 还有 1 例是 因糖尿嫡并发 牙周炎 , 最终导致拔 牙。详 见表 1 。 表1 5 2例多根牙残根残冠修复随访结果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6 例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6 例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分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6 例46 眼。
方法青光眼前期9例,行超全视网膜光凝(PRP),其中玻璃体腔内注射lusentis 治疗一例;青光眼期开角期15 例:控制眼压、行PRP 治疗,5 例因角膜水肿、屈光间质混浊,无法完成PRP,联合行全视网膜冷凝术,3 例同时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lusentis 治疗,一周后完成PRP;青光眼闭角期22 眼:,7眼行全视网膜冷凝术、半周睫状体冷凝、玻璃体腔内注射lusentis 治疗,一周后行PRP,15 例因前房积血、角膜水肿,屈光间质混浊、视力无光感,无法行PRP,行全视网膜冷凝术+全周睫状体冷凝;所有患者术前视力无光感~0.3。
结果随访8~28 个月,术后视力提高11 眼(23.9%),>0.3 者3(6.5%);治疗前平均眼压:29.7±8.8mmHg,治疗后平均眼压:17.3±5.1mmHg,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退。
结论针对不同分期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性治疗能有效控制眼压、消除虹膜新生血管,保存视力。
【关键词】视网膜;睫状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冷凝【中图分类号】R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028-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继发于虹膜、房角及小梁表面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血管膜增生的闭角型青光眼,是难治性青光眼中最常见的一型【1】,多种视网膜缺血性疾病均可引起。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2oo5 年~2014年我院不同分期的46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6 例46 眼,男27 例,女19 例,右眼26 例,左眼20 例,年龄37~78 岁,平均48.6 岁;术前眼压29.7±8.8mmHg,术前视力无光感~0.3;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 例,视网膜静脉阻塞4 例,缺血综合征5 例,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完全性虹膜后粘连3 例,视网膜脱离5 例;青光眼前期9 眼(眼压正常或略高,房角开放或大部开放,房角和虹膜表面可见较少新生血管);开角型青光眼期15例(眼压升高≥21mmHg,角膜水肿,房角、虹膜表面大量新生血管,房角粘连闭合≤90°);闭角型青光眼期22 例(虹膜表面密布大量新生血管,瞳孔散大,瞳孔缘色素上皮外翻,伴有前房积血2 例,房角房角粘连闭合≥270°);其中有9 例患者曾在外院行青光眼阀、玻璃体切割术、小梁切除术,眼压不能控制。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分析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破坏性强、极顽固的的致盲性眼病。
尤其是晚期病例常因反复出血、剧烈眼痛、视力丧失,最终导致眼球摘除。
而绝大多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有关。
因而治疗引起新生血管的疾病和降低眼压则是治疗的关键。
本组是我院收治12例12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我们在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的基础上,联合进行改良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是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且用药物不能控制眼压者,共12例、12只眼。
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
年龄44~65岁,平均54.5岁。
术前视力:眼前指数者4例,眼前手动者4例,光感4例。
术前眼压为36~67mmHg,平均51.5mmHg。
其中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8例,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4例,12只眼均有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并且药物不能控制眼压。
1.2治疗方法1.2.1全视网膜光凝术:我们对这12只眼全部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
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的Ultima2000SE氩离子激光,对视盘周围1PD外及黄斑之外的视网膜尽可能给予光凝。
光斑直径200~500μm,曝光时间0.15~0.2S,能量140~360mw,以达到Ⅱ级反应斑为准。
每次作300~500光凝斑,每周1次,共4~5次,总光凝斑在2000个左右。
本激光为氩离子绿光及全光,波长为514nm,穿透力强,尤其是绿光,不仅在黑色素组织吸收率高,还能被血红蛋白吸收,除可用于大面积的视网膜光凝,也可直接封闭新生血管,凝固有渗漏的微血管瘤,因此非常适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疾病的治疗。
1.2.2睫状体冷冻术:待全视网膜光凝术完成后,再行睫状体冷冻术,一般冷冻部位选择眼球下方180°,冷冻头的直径为2.5mm,冷冻头温度应在-20°~-30°之间。
将冷冻头放于角巩膜缘后1-1.5mm处,吸干球结膜表面的水份。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分析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统计我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患者主要发病因素。
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24例(42.9%),为第1位,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17例(30.4%),占第2位,另外还有由眼缺血综合征、眼外伤、慢性闭角性青光眼以及慢性色素膜炎引起者,均在10.0%以下。
结论就国内目前现状而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主要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又以中央静脉阻塞者为主,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占第2位。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080-02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aucoma,NVG)是一种破坏性强,失明率高的眼病,因此强调早期诊断,典型的NVG依靠裂隙灯较易诊断,但当虹膜新生血管不明显或新生血管位于房角时就容易漏诊,这就要求医生保持高度的警惕,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1]。
而有效的把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原因对指导诊断和治疗的很大帮助,本研究从我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发病原因入手,分析患者主要发病因素,以更好的起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眼科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21~88岁,平均(55.9±9.5)岁,均为单眼发病,发病时间为3月至15年,合并疾病:糖尿病20例、高血压25例、冠心病11例、慢阻肺9例。
1.2 方法通过统计本组5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以及发病时间等,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病的原因以及其特点。
2 结果2.1 视网膜静脉阻塞本组56例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24例(42.9%),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5~88岁,平均(53.4±1.7)岁,发病到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间隔为3~18月,平均(5.5±0.5)月,而中央静脉阻塞者为20例,占83.3%,另外合并高血压者16例,合并慢阻肺者7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病区 张晓美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破坏性强、失明率高的眼病。本病是虹膜表 面及房角有新生血管,同时合并有纤维血管膜形成,导致房角关闭而产生 的一种严重闭角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眼部充血,角膜水肿,剧烈眼痛、 头痛,常导致失明。虹膜新生血管常继发于某些引起视网膜缺氧的疾病, 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 膜静脉周围炎、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脱离和颞动脉炎 等,尤以前两种病比较 多见。由于其破坏性强,失明率高,临床治疗效 果差,因此,保持眼球结构的完整和尽可能挽救有用的视功能为眼科医师 最大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有效控制眼压和保留比较好的视功能 的关键。
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久服可引起口唇、面部及指趾甲麻木 ,全身不适,肾绞痛、血尿等不宜长期使用。 • 6、高渗剂 • 常用剂型:20%甘露醇,须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用时注意 液体有无结晶,如有应使其溶解后在使用。患者如有心、脑 、肾血管功能不全,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 以防发生意外;用药后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降低,表现头痛 、恶心,可嘱患者平卧休息。
• 入院查体:T36.2℃ P 114次/分 R 23次/分钟 BP 130/80 mmHg, •
• 眼科检查:视力 右眼 HM 左眼 0.25,眼压 OD 71mmHg OS 15mmHg,右眼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中深,虹膜纹理清,表 面可见大量新生血管,瞳孔圆,直径约4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 体皮质混浊,玻璃体及眼底:窥不入;左眼睑球结膜无充血,角膜 透明,前房中深,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 敏,晶状体皮质轻混,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清,色可, 视盘下方可见新生血管,视网膜在位,表面散在出血及黄色渗出。 患者糖尿病病史10余年,胰岛素、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8年前 行“阑尾切除术”,3年前因“脑梗塞”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否认 高血压、冠心病史,对鲜鱼过敏 。
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 观察眼部情况,有无分泌物及疼痛,观察充血及切口愈合情况。加 强预防性保护措施,如限制头部剧烈活动,避免突然翻身和坐起, 保持大便通畅。换药、点眼药时动作轻柔,避免按压眼球。加强术 后1周内眼压的密切观察,观察角膜的变化,若出现一过性眼压升 高,应加用甘露醇等降眼压药对症处理,否则易引起角膜大泡,浅 前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经加强降眼压药和对症处理后均能恢复 正常。术后有眼球萎缩的可能,应加强随访,做好心理准备。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
• 1.虹膜新生血管形成(NVI)期 • 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 • 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晚期
护理问题
•1.疼痛 与眼压升高有关 •2.焦虑 与知识缺乏、担心疾病预后和日常生活质量有关 •3.睡眠形态紊乱 与眼部疼痛、环境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及 •青光眼的预防知识。 •5.跌倒坠床的风险 与患者视力下降有关 •6.潜在并发症 前房积血、浅前房、葡萄膜炎反应、脉络膜脱离、眼球萎缩
病例汇报
• 患者 张玉芳,女,50岁,
• 因“右眼视物不清半年,眼胀疼伴同侧头痛7天”来我院就诊
• 半年前出现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红、眼疼,无虹视、复视,无畏光 、流泪,无视物变形、变色,无头痛、恶心、呕吐,未予诊疗;7 天前出现右眼胀疼,伴同侧头痛,伴视物不见,伴眼红、异物感, 伴畏光、流泪,无恶心、呕吐。
总结
• 开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提示应该重视对可疑病例的早期发 现,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对青少年近视度数加深且伴有大而浅的视杯者 应注意排除开角型青光眼可能。早期诊断应根据所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分 析,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 当,可以导致视神经功能的进行性损害,最终失明。对早期轻症患者大部 分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眼压标准和总结治疗方 案,定期随访,随时调整治疗措施。过去对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一般 是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这样会延误病情,使其加重。随 着眼显微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手术技巧和手术方法的 改进,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治疗大大提高,一些学者主张只要诊断明确, 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
• 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相结合
• 1、拟副交感神经药(缩瞳剂) • 常用剂型:最常用为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q5min×4,qid
,此药为刺激性药物,因此,滴药后要压迫泪囊区2-3分钟 以减少药物经鼻粘膜吸收中毒,并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有无眉 弓疼痛,视物发暗,近视加深等,因频繁滴眼,还可能产生 胃肠道反应、眩晕、气喘、脉搏加快、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 • 2、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 • 常用剂型:0.25%-0.5%噻吗洛尔、盐酸卡替洛尔 • 此类药物能减少房水生成而降低眼压,但可引起心率减慢, 所以有支气管哮喘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严 密监测心率变化。 • 3、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 常用剂型α2 受体激动剂,0.2%溴莫尼定,可减少房水形成 ,促进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排出。
患者在刻度上用笔标出疼痛的程பைடு நூலகம்分值,同样的评估尺由护士
从旁观察患者表情的紧张程度评分,称为视觉模拟疼痛观察法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分值划分疼痛的严重程度标准为1~3分为
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通过评估
,此患者的疼痛程度属于中度疼痛。
请选择最能描绘出您疼痛程度的脸谱:
图
常用降眼压药物
疼痛和焦虑的护理
• 疼痛的患者,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 评估疼痛的程度,控制眼压,按时点眼药。指导 患者采用平卧位,可适当抬高头部平卧休息,也 可采用音乐放松治疗,以转移注意力。 患者存在 焦虑, 首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 士、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设施,规章 制度等。主动了解患者和观察患者的需求,及时 给予帮助,满足其需要。指导患者掌握自我心理 调整方法,如多和病友聊天,散步,听广播,音 乐等。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释术前各 项准备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主动和医师配合。
知识缺乏
•
• 引导患者及家属提出围术期的护理问题,估计患者接受知识的 能力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态制定 合适的教育计划,根据患者的顾虑给予解释和教育,讲解术后 的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
跌倒、坠床的预防
• 观察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视力情况,必要时留家属陪伴,病房内光线充足, 地面防水、防滑、防止障碍物阻挡患者活动区域,呼叫器放在能够触及的地方 ,穿防滑鞋,床边加床挡保护。
• 4、前列腺素衍生类 • 常用剂型:0.005%拉坦前列素
• 作用机制:增加房水经巩膜葡萄膜外流通道排出,但不减少 房水生成,不影响心肺功能。
• 副作用:局部短暂性烧灼、刺痛、痒感、结膜充血,长时间 用药,可使虹膜色素增加。
• 5、碳酸酐酶抑制剂 • 常用醋甲唑胺,每日到2次,首剂加倍;作用机制:通过减
•
睡眠的护理
• 术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使他们了解到该病的治疗及愈合过程 。强调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眼部不适,解除患者及家 属不必要的惊慌和疑虑,以利于协调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护士 要理解、关心患者,多与其做近距离的接触,取得患者的信任。 经过耐心的沟通,细心的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并积极 配合治疗。患者眼压升高时伴有恶心、呕吐、不愿进食,随之易 出现眩晕,气喘,多汗等症状,并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饮食注意 钾和电解质的补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声音和光纤 的刺激,减少干扰。
补充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规手术效果差,预后不良,因此,早期的 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尤为重要,对于糖尿病发病期在5年以上的 患者,我们希望患者到眼科做眼底荧光造影,了解眼底病变程 度,以决定是否激光进行干预。对于眼底静脉阻塞患者荧光眼 底造影可以区分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对于缺血性的眼底静脉阻 塞,我们也需要早期行眼底激光光凝,以阻止新生血管的产生 。
发作诱因
• 成年人双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虹膜新生血管几乎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 ,但发生视网膜病变与出现虹膜新生血管或青光眼的时间间隔不清楚,白内障 在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更易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是与原先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缺氧有关。
诱因的预防
• ①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忌食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比如白糖、红 糖、葡萄糖、糖制品、甜食、果糖、蜂蜜等;宜食粗杂粮,多食粗纤维食 物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②坚持锻炼,保持合适体重,不要参加 剧烈运动,减轻胰腺的负担。③定期监测血糖,遵照医嘱,合理用药。④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生活、饮食起居 规律,劳逸结合,每日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足;衣 领不宜过紧,不长时间低头工作;忌烟限酒、忌浓茶咖啡。⑤适当控制饮 水量,过量的饮水可造成血液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房水产生相对增 多,而导致眼压升高。⑥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长时间阅读书报 和在暗室及弱光条件下工作或逗留过久;看点事时要有一个弱光照明等。
•
疼痛评估法应该选用患者最好理解的方法来评估,同时根
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疼痛评估
的重要性,并主动协助报告患者的不适感受。临床上我所采用
的是尺度法。其基础为视觉模式评分法,即一把长度为100mm
的标尺,一段标为极度疼痛,另一段标为无痛,两段又分别用
面部表情表示两种极端的痛感以备不识字的患者使用,应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