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等级体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ef71c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1.png)
城市经济地租变化
由于不同的功能所要求的交通条件不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 下,每一功能即每一土地利用区所产生的经济地租递减曲线 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零售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最大,其在市中心所 能产生的经济地租却为各功能之冠。
服务业、轻工业和批发业的经济地租曲线的梯度较零售业为 小。在住宅用地方面,多层楼房用地利用率高,每单位面积 所能产生的价值较低密度的平房为高,所以其经济地租曲线 的斜度也较平房大,农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是各类经济活 动中最小的一种,因其在市中心和较偏远的市郊所产生的价 值的差别极为有限。
部分混合土地利用地区由于商业中心扩展 而改为商业用途。
再后为新发展的高级市郊住宅区和十分贫 穷的木屋居民区。
两者可能距离颇远,但亦可能近在咫尺, 而生活水平悬殊。
再后为城郊农业带。
新建的工业村则多位于旧城以外的空间。
城市的垂直差异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所有上述模式都是平面的, 忽视了城市的垂直差异。
城市中成片的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文教区, 都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
均质地域以某项特定城市职能为衡量中心,讨论地 域表现出来的相对同一性。
换句话说,均质地域是由以某项职能为主构成的地 域(其他职能或为这一主要职能服务,或被这一主 要职能排斥),研究各类职能地域的共性——职能 均衡现象的生成和布局。
⑤根据单项职能信息图上的字母密集情况,勾 画出均质地域的边界走向。然后结合市区地形 地物、行政区划、历史过程等具体情况加以修 正,画出各种职能的均质地域图。
⑥计算各均质地域的均质度和紧凑度。
分析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及其均质度和紧凑度, 可以了解该项职能地域的分布状况、面积大小、 紧凑程度高低、质地纯净的程度;对比分析各 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可以了解不同职能布局 的合理性。因此,划分均质地域对城市合理布 局和旧城区改造都具有指导意义。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f28d0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8.png)
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
量;
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
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 货物的供给范围
供给的上限 供给的下限
下限 r
上限 R
销售量
距离
距离
如何判断“高级中心地”与“低级中心地”??
• 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的特征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
传染扩散 等级扩散 重新区位扩散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1)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空 间扩散。扩散过程同传染病的接触传播近似,称 之为传染扩散(Contagions Diffusion)。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2)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 )
新思想、新技术在距离较远但属于同一规 模等级的城市中传播,然后向次一级的城 市扩散。
自上而下的、非连续性的阶梯状空间扩散 过程。
33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3)重新区位扩散
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 仅仅发生了原接受者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 为重新区位扩散。
新英格兰南部的节结地域
①铁路通勤人员 的流动方向
②报纸发行范围 ③电话呼唤方向 ④公司负责人的
办公地点
⑤银行负责人的 办公地点
(2)理论的方法
A 赖利零售引力规律
1931年赖利将牛顿定律引进到零售商业区的研究,认为A、B两城市间 任何一地C,到两城市的零售额的相对份额(Ta/Tb)与两城市的规模 大小和两城市的距离远近有关,并提出“零售引力规律”: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
量;
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
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 货物的供给范围
供给的上限 供给的下限
下限 r
上限 R
销售量
距离
距离
如何判断“高级中心地”与“低级中心地”??
• 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的特征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
传染扩散 等级扩散 重新区位扩散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1)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空 间扩散。扩散过程同传染病的接触传播近似,称 之为传染扩散(Contagions Diffusion)。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2)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 )
新思想、新技术在距离较远但属于同一规 模等级的城市中传播,然后向次一级的城 市扩散。
自上而下的、非连续性的阶梯状空间扩散 过程。
33
1、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3)重新区位扩散
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 仅仅发生了原接受者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 为重新区位扩散。
新英格兰南部的节结地域
①铁路通勤人员 的流动方向
②报纸发行范围 ③电话呼唤方向 ④公司负责人的
办公地点
⑤银行负责人的 办公地点
(2)理论的方法
A 赖利零售引力规律
1931年赖利将牛顿定律引进到零售商业区的研究,认为A、B两城市间 任何一地C,到两城市的零售额的相对份额(Ta/Tb)与两城市的规模 大小和两城市的距离远近有关,并提出“零售引力规律”: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8594d927284b73f3425054.png)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导论
•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城市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逐渐增加,城市
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中心。
3
• 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古代城市之 多、规模之大是世界罕见的。
4
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2000多年中国城市建设的布局,即:突出 政治中心,强调中轴线以及前朝后市的规 划布局。城市中出现专门的交易中心—— 市。
38
• 3、建筑技术增强。高台宫殿较为普遍,如 赵国的邯郸城。
• 4、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文化发达。
39
第二章 秦汉的城市
•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 展的时期。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的建立,对中国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 而且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高度发 展,城市建筑也有着重大的进步,使中国 城市文明屹立于世界城市文明的前列。
32
殷墟特点
• 城市的中心是商朝的王宫建筑群,这时的 宫殿已由单体建筑发展为主从组合的建筑 群。王宫分为三区,北区是王室居住区, 中区是宗庙和处理政务的区域,南区是祭 祀区。三区的宫殿建筑大体上分布在纵轴 线上,初步形成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布 局方法。
• 殷墟未发现城墙。
33
34
周代的城市
周代的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较前增加不少,但城市规模小。 2、形成严格的城邑等级制度。 3、城市建设有一定的规划性。
拜占庭
建设年代 583年 493年 1421-1533年 1267年 605年 1366年 前220年 800年 300年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导论
•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城市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逐渐增加,城市
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中心。
3
• 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古代城市之 多、规模之大是世界罕见的。
4
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2000多年中国城市建设的布局,即:突出 政治中心,强调中轴线以及前朝后市的规 划布局。城市中出现专门的交易中心—— 市。
38
• 3、建筑技术增强。高台宫殿较为普遍,如 赵国的邯郸城。
• 4、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文化发达。
39
第二章 秦汉的城市
•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 展的时期。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的建立,对中国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 而且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高度发 展,城市建筑也有着重大的进步,使中国 城市文明屹立于世界城市文明的前列。
32
殷墟特点
• 城市的中心是商朝的王宫建筑群,这时的 宫殿已由单体建筑发展为主从组合的建筑 群。王宫分为三区,北区是王室居住区, 中区是宗庙和处理政务的区域,南区是祭 祀区。三区的宫殿建筑大体上分布在纵轴 线上,初步形成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布 局方法。
• 殷墟未发现城墙。
33
34
周代的城市
周代的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较前增加不少,但城市规模小。 2、形成严格的城邑等级制度。 3、城市建设有一定的规划性。
拜占庭
建设年代 583年 493年 1421-1533年 1267年 605年 1366年 前220年 800年 300年
《城市与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与城市地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658f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d.png)
城市地理学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发展脉络
详细描述: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城市 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到系统性分析,再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总结词
研究范畴与手段
发展模式
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 和郊区化等模式,这些模式受到经济 、社会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化通过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 集中,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
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变迁
城市化带来人口迁移和社会结构的 变迁,推动城市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和包容性。
06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 规模和地域范围的扩大。
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 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文化和价值观的扩散。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
发展阶段
城市化通常经历起步、加速、稳定和 逆城市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 同的特征和发展动力。
生态环境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以 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07
城市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膨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数 量急剧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交通 、住房等带来巨大压力。
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造 成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 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30c3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7.png)
区域分布现状
城市等级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明显 的区域分布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城 市等级较高。
结论
1 城市等级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重
要性
2 城市等级体系对城市居民生活的
影响
城市等级体系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具有 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的竞 争力和吸引力。
城市等级体系的高低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 平和福利程度有一定的关联,高等级城市 通常拥有更好的社会服务和生活品质。
城市等级标准
1 人口规模
城市的人口规模是评判 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之 一,大城市通常具有较 高的城市等级。
2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 接影响其等级,经济发 达的城市往往属于高等 级城市。
3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 完善程度也是评判城市 等级的重要因素,高等 级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 基础设施。
4 文化教育水平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状况
城市的文化教育水平与城市等级有一定的 关联,高等级城市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资 源和高水平的教育机构。
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态也会对城 市等级产生影响,环境较好的城市倾向于 具有较高的等级。
城市等级体系的影响因素
1 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 城市等级的划分具有重 要影响,经济繁荣的城 市往往属于高等级。
2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城
3 政府政策和社会条
件
市等级的提升至关重要,
政府政策和社会条件也
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会对城市等级产生影响,
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等级。
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助于
提升城市的等级。
城市等级体系的现状和趋势
中心地理论PPT课件
![中心地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b016eb011ca300a7c39000.png)
即:
1,6,42,294,…
市场区的等级序列则是:
l,7,49,343,…
在K=7的系统内,由于其运输系统显示出每位顾客为购买中心性商
品或享受服务所需旅行的平均距离较另两个系统都长,因此,行政
原则下的运输系统被认为是效率最差的一种。
2020/3/28
7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 (Urban Hierachy)的形成。
克里斯塔勒认为, • 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原则可能是主要的; • 在山间盆地地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更为重要; • 年轻的国家与新开发的地区,交通线对移民来讲是“先锋性”
的工作,交通原则占优势。
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
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国家,
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1个,B
3.行政原则
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的系统。在K=7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
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
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线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
吻合。
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每七个低级中心地有一个高级中
心地,任何等级的中心地数目为较高等级的7倍(最高等级除外),
级城市2个,C级城市6至12个,D级城市42至54个,
E级城市118个。
2020/3/28
8
2020/3/28
9
Thank you!
2020/3/28
102020/3/28 Nhomakorabea1
2020/3/28
2
2020/3/28
3
2020/3/28
4
三、理论模型
1.市场原则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27ce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9.png)
城市规模分布变化
城市等级体系动态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分 布将发生变化,中小城市的数量和规 模将逐渐增加。
城市等级体系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 化进程而动态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 形势。
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 的功能定位将发生变化,以满足新的 发展需求。
THANKS
地位。
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与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城市成 为全球经济的中心节点,国际化程度 越来越高。
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
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成为世界城市发 展的新动力,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转 型。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世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可 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 低碳发展。
世界城市的排名标准
GDP规模
以城市的GDP规模为主 要排名标准,反映城市
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收入
以人均收入为主要排名 标准,反映城市居民的
生活水平。
城市规模
以城市的人口数量和土 地面积为主要排名标准 ,反映城市的规模和影
响力。
国际知名度
以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 度和影响力为主要排名 标准,反映城市的国际
世界城市等级体系
世界城市的分类
按人口规模分类
将城市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 、小型等不同等级,以人口数量
为主要标准。
按行政级别分类
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如首都、省 会、地级市、县级市等进行分类。
按经济实力分类
根据城市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 财政收入等指标,将城市分为经济 发达、较发达和欠发达等不同等级 。
地理位置因素
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物流具有重要影响。位于交通枢纽、沿海或沿江等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往往 具有更高的城市等级。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8594d927284b73f3425054.png)
• 2、秦实行强制移民政策,迁六国富户12万 到咸阳,使咸阳的城市人口空前增加,估 计是世界上第一个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46
第二节 汉代的城市
•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兴盛时 期,城市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自西汉末 年的战乱始,直至隋唐,中国城市的发展 才达到了它的第二个高潮。
47
一、长安的发展
40
第一节 秦代的城市
41
一、秦朝统一与城市的发展
• 1、城市数量大约有800—900个左右,其中 规模较大的有250个左右。
• 2、随着国家的统一,及不断地开疆辟土, 在一些当时所谓的边疆地区如五岭、滇黔 、长城沿线都出现了城市的影子。
42
二 首都郡县制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
• 秦朝统一六国之初,将全国分为36郡。郡 下设县,而县级政权都设在城市之中。建 立了以朝廷所在城市为中心,以郡县城市 为网络分布状的封建大一统的首都郡县制 城市体系。
51
• 汉代城市建有城墙,并在城墙外挖有护城 河。城墙都修有城门,除了启闭式城门外 ,又出现了用辘轳提升的悬门和跨越城壕 的吊桥,同时还出现了瓮城。
52
三、长安的城市规划
• 1、宫殿建筑比重较大。 • 2、城区开始按闾里制修建。城市以官府衙
署为中心,进行功能分区,如手工业区、 市场区、居住区等等。
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
61
62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发展
46
第二节 汉代的城市
•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兴盛时 期,城市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自西汉末 年的战乱始,直至隋唐,中国城市的发展 才达到了它的第二个高潮。
47
一、长安的发展
40
第一节 秦代的城市
41
一、秦朝统一与城市的发展
• 1、城市数量大约有800—900个左右,其中 规模较大的有250个左右。
• 2、随着国家的统一,及不断地开疆辟土, 在一些当时所谓的边疆地区如五岭、滇黔 、长城沿线都出现了城市的影子。
42
二 首都郡县制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
• 秦朝统一六国之初,将全国分为36郡。郡 下设县,而县级政权都设在城市之中。建 立了以朝廷所在城市为中心,以郡县城市 为网络分布状的封建大一统的首都郡县制 城市体系。
51
• 汉代城市建有城墙,并在城墙外挖有护城 河。城墙都修有城门,除了启闭式城门外 ,又出现了用辘轳提升的悬门和跨越城壕 的吊桥,同时还出现了瓮城。
52
三、长安的城市规划
• 1、宫殿建筑比重较大。 • 2、城区开始按闾里制修建。城市以官府衙
署为中心,进行功能分区,如手工业区、 市场区、居住区等等。
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
61
62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dfd0c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7.png)
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年)
违背客观规律,城镇化大起大落。“大跃进”,各地盲目扩大基本 建设摊子,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
由于宏观政策的失误,加上天灾人祸造成国民经济萎缩,此时,国 家通过行政手段动员城镇人口回乡,并同时调整了市镇设置。
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年)
3.2 按职能分类
首都、直辖市(北京、重庆) 省、自治区中心城市(成都、长沙) 工矿城市(鞍山、大庆) 交通枢纽、港口城市(郑州、武汉、大连) 特殊职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 一般县市
3.3 按布局形式分类
块状布局城市(北京、成都) 带状布局城市(兰州) 星座状布局城市(巴黎) 组团状布局城市(宁波、重庆)
(资料来源:沈玉麟,1989《国外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陈双 贺文《城市规划概论》(修订版) 科学出版社 2008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 沙尘暴
智 力 测 验 : 有 几 处 不 同 ?
一座基督教城市在1440和1840年的面貌
(资料来源:[意]L. Benevolo, 2000《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
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
城市环境污染 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 居住环境不好 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 交通状况堪忧 堵塞、停车、事故 城市灾害严重 地震、火灾、洪水 社会问题很多 就业、刑事犯罪
3.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
参考书目:
陈锦富 《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06
谭纵波 《城市规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1出版) 陈友华、赵民 《城市规划概论》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01出版)
缺点:各城镇定义标准相差远,缺乏可比性。
违背客观规律,城镇化大起大落。“大跃进”,各地盲目扩大基本 建设摊子,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
由于宏观政策的失误,加上天灾人祸造成国民经济萎缩,此时,国 家通过行政手段动员城镇人口回乡,并同时调整了市镇设置。
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年)
3.2 按职能分类
首都、直辖市(北京、重庆) 省、自治区中心城市(成都、长沙) 工矿城市(鞍山、大庆) 交通枢纽、港口城市(郑州、武汉、大连) 特殊职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 一般县市
3.3 按布局形式分类
块状布局城市(北京、成都) 带状布局城市(兰州) 星座状布局城市(巴黎) 组团状布局城市(宁波、重庆)
(资料来源:沈玉麟,1989《国外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陈双 贺文《城市规划概论》(修订版) 科学出版社 2008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 沙尘暴
智 力 测 验 : 有 几 处 不 同 ?
一座基督教城市在1440和1840年的面貌
(资料来源:[意]L. Benevolo, 2000《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
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
城市环境污染 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 居住环境不好 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 交通状况堪忧 堵塞、停车、事故 城市灾害严重 地震、火灾、洪水 社会问题很多 就业、刑事犯罪
3.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
参考书目:
陈锦富 《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06
谭纵波 《城市规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1出版) 陈友华、赵民 《城市规划概论》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01出版)
缺点:各城镇定义标准相差远,缺乏可比性。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ppt课件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556214a26925c52dc5bf51.png)
1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00%
6.00%
4.00%
2.00%
0.00%
合肥 芜湖 一类:双升
安庆 黄山 六安 宣城 二类:人口增经济降
淮北
阜阳 马鞍山 铜陵 三类:人口降经济增
池州
蚌埠
淮南
宿州 亳州 四类:双降
人口比重 2000 人口比重 2009 经济比重 2000 经济比重 2009
27
巢湖
滁州
合肥、芜湖发展最突出
长三角家电制 造基地: 西门子、伊莱 克斯、方太、 帅康、奥克斯、 春兰
问题:
(1)化工产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缺乏创新与品牌推动的所导致
顺德 中山、
的产业再转移
珠三角家电制造基地: 美的、格力、康佳、创 维、格林柯尔、TCL
20
结论四:工业化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
2009(2008)制造业就业对城镇单位就业的贡献率比较
主要成效 1)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1年的44.8%,年均提高1.55个 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7.5个百分点缩小到6.5个百 分点
6.5 7.5
4
2) 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省域城市群体系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 市群“一圈一带一群”竞相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沿江城市发展势头强 劲,皖北、皖西城市发展普遍提速,皖南旅游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县城和 小城镇也呈现出快速扩张势头。
青岛
胶州半岛家电制造业基 地:海尔、海信、奥柯 玛
案例:联合利华,空间分布:合肥
休闲娱乐产业逐步集聚
案例:方特,空间分布:芜湖
(完整版)城市化课件PPT
![(完整版)城市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20408589eb172ded63b748.png)
20世纪下 半叶的英 国城市
城市化 现象
郊区 城市化
逆 城市化
发生现象(结果)
发生原因
人口、产业 主要迁移方
向
城区 的人 口数
量
城市用 地规模
中心区人__口__激 部分市__区__人
增、地__价__上 涨交、通____
口、产业和大 量农_村___人口迁
拥环挤境、____质 到城市郊区
增 多
扩大
量下降等
势
常 见 的 问 题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70%
25%-30%
中期加速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水平 3. 城市化速度
发 达 国 家 : 起步早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
1. 城市化起步
你以为这是香港吗 这是中国的重庆
你以为这是东京吗
这是中国的青岛
你以为这是伦敦吗 这是中国的上海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数量增加 乡村变为城市 其过程为城市化
1911年用地 上海城1市94用9年地用的地变化 1990年用
地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 上海人1口94的9增年加
1990年
上述图中有哪些变化?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一、城市化
1. 概念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
城市化 现象
郊区 城市化
逆 城市化
发生现象(结果)
发生原因
人口、产业 主要迁移方
向
城区 的人 口数
量
城市用 地规模
中心区人__口__激 部分市__区__人
增、地__价__上 涨交、通____
口、产业和大 量农_村___人口迁
拥环挤境、____质 到城市郊区
增 多
扩大
量下降等
势
常 见 的 问 题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70%
25%-30%
中期加速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水平 3. 城市化速度
发 达 国 家 : 起步早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
1. 城市化起步
你以为这是香港吗 这是中国的重庆
你以为这是东京吗
这是中国的青岛
你以为这是伦敦吗 这是中国的上海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数量增加 乡村变为城市 其过程为城市化
1911年用地 上海城1市94用9年地用的地变化 1990年用
地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 上海人1口94的9增年加
1990年
上述图中有哪些变化?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一、城市化
1. 概念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
城市设计1ppt课件
![城市设计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dcf6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2.png)
指标 ②空间组成特点
对确定空间的功能、形态及象征意义 虚实关系 空间的环境质量──建筑、绿化、小品、道路、活动场 所
③空间的艺术布局 空间主次关系 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
历史文化的体现
为了 研究 与管 理方 便, 我们 把城 市设 计用 以下 图表 来表 达:
自然因素景观
特质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构成
人工因素景观
4、以城市中心广场为结点,利用预留的绿化 广场用地营造集绿化、游憩、广场、雕塑为一 体的文化广场,并综合考虑尺度、形状、质感 等因素,突出标志性的视觉中心作用。
5、结合生活性道路设置步行商业街和商业广 场,集景观、购物、休闲、地下停车场于一体; 疏缓商业街区的拥挤,调节人们的情绪和心理, 真正将商业、购物环境的品质从实质上得以提 高,以增强该商业街区的吸引力和其土地价值, 使之成为城市功能的重点地段。
2、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长足发展,但重视建设规模和 速度,忽视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城市环境无法改善,城 市中心衰退和“空心化”,历史文化遗产破坏,为此提出 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典雅生活风貌,保护历史建筑, 成为区别传统城市设计的主要特征。
第2章 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1、服从城市规划,具有整体性,并受城市性质、 规模、社会文化、经济能力的制约。
由上,城市设计是与城市规划及城市 人事设计交融在一起的,是以提高城市生 活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结合性城市环境设计, 是强调城市文化特征和个性的“概念”设 计。
具体包括“形”──城市实体环境和 “神”──城市风格两方面的内容。
城市设计是指人们为特定的城市建设目 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 设计和组织。
①满足生理要求──日照、通风、采光、防灾、安全 ②扩大社会活动空间──人行道、广场、公园、促进人际 交往 ③城市环境多样化──老人、青年、儿童、成人各有去所
对确定空间的功能、形态及象征意义 虚实关系 空间的环境质量──建筑、绿化、小品、道路、活动场 所
③空间的艺术布局 空间主次关系 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
历史文化的体现
为了 研究 与管 理方 便, 我们 把城 市设 计用 以下 图表 来表 达:
自然因素景观
特质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构成
人工因素景观
4、以城市中心广场为结点,利用预留的绿化 广场用地营造集绿化、游憩、广场、雕塑为一 体的文化广场,并综合考虑尺度、形状、质感 等因素,突出标志性的视觉中心作用。
5、结合生活性道路设置步行商业街和商业广 场,集景观、购物、休闲、地下停车场于一体; 疏缓商业街区的拥挤,调节人们的情绪和心理, 真正将商业、购物环境的品质从实质上得以提 高,以增强该商业街区的吸引力和其土地价值, 使之成为城市功能的重点地段。
2、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长足发展,但重视建设规模和 速度,忽视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城市环境无法改善,城 市中心衰退和“空心化”,历史文化遗产破坏,为此提出 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典雅生活风貌,保护历史建筑, 成为区别传统城市设计的主要特征。
第2章 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1、服从城市规划,具有整体性,并受城市性质、 规模、社会文化、经济能力的制约。
由上,城市设计是与城市规划及城市 人事设计交融在一起的,是以提高城市生 活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结合性城市环境设计, 是强调城市文化特征和个性的“概念”设 计。
具体包括“形”──城市实体环境和 “神”──城市风格两方面的内容。
城市设计是指人们为特定的城市建设目 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 设计和组织。
①满足生理要求──日照、通风、采光、防灾、安全 ②扩大社会活动空间──人行道、广场、公园、促进人际 交往 ③城市环境多样化──老人、青年、儿童、成人各有去所
第四章 产业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四章 产业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39beb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d.png)
❖ 通过对交通运输中运费成本的计算,韦伯将工业的最低成本 归结为运输费用最低点,此外,他还考虑了劳动力费用节约、 工业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 这使得产业区位的要素更加多样,更具综合性。韦伯的区 位—生产模型给出了工业区位论最基础的研究框架,奠定了 工业区位论的基础,也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石。
三、韦伯理论的局限性和发展
❖ 第二个企业B的区位选择同样是自由的,但他考虑到与A 的竞争,在市场中央尽量靠近A的地点布局是最有利的。 这样,企业A和B分别向市场的左半侧和右半侧供给(如 图(a))。
❖ 如果B在其他地点布局(如图(b)),正如两条旅途成本曲 线(送达价格线)表示的那样,B在市场的右侧比在市场 的中央布局送达价格要低。
❖ (一)门槛值与中心地职能服务范围
❖ 维持某企业存在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入口(门槛入口)或
购买力(门槛需求)就叫门槛❖ 注意: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执行某种中心职能的企业,因
此,门槛值准确地说应该叫某中心职能的门槛值。 ❖ 企业经营的商品和服务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中心地提
聚集力图形分析
❖ P1、P2、P3三个工厂区位各有一条临界等费线。由于三个 工厂区位相近,三条临界等费线相交,形成公共地段(重叠部 分)。在这个区域内,聚集所节约的费用大于所附加的运费, 使三个工厂都得到好处。
有关三因素总结
❖ 在韦伯的区位—生产模型中,他通过对工业运输成本的计算, 给出了在假设条件下工厂区位选择的一般结论。
临界等费线示意图分析
❖ 工厂的区位如果按总成本最低应该设在Z0处;如果将区位转 移到Z1点,它与Z0处是等价的。如果移到Z2 点时,是因为这 一点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总成本降低;然而,若将区位转移到 Z3处时,运输成本则大幅提高,总成本再度上升。因此,最优 的地点应该是运输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相交的那一点,而这一 点就是所谓的临界等费线。
❖ 这使得产业区位的要素更加多样,更具综合性。韦伯的区 位—生产模型给出了工业区位论最基础的研究框架,奠定了 工业区位论的基础,也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石。
三、韦伯理论的局限性和发展
❖ 第二个企业B的区位选择同样是自由的,但他考虑到与A 的竞争,在市场中央尽量靠近A的地点布局是最有利的。 这样,企业A和B分别向市场的左半侧和右半侧供给(如 图(a))。
❖ 如果B在其他地点布局(如图(b)),正如两条旅途成本曲 线(送达价格线)表示的那样,B在市场的右侧比在市场 的中央布局送达价格要低。
❖ (一)门槛值与中心地职能服务范围
❖ 维持某企业存在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入口(门槛入口)或
购买力(门槛需求)就叫门槛❖ 注意: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执行某种中心职能的企业,因
此,门槛值准确地说应该叫某中心职能的门槛值。 ❖ 企业经营的商品和服务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中心地提
聚集力图形分析
❖ P1、P2、P3三个工厂区位各有一条临界等费线。由于三个 工厂区位相近,三条临界等费线相交,形成公共地段(重叠部 分)。在这个区域内,聚集所节约的费用大于所附加的运费, 使三个工厂都得到好处。
有关三因素总结
❖ 在韦伯的区位—生产模型中,他通过对工业运输成本的计算, 给出了在假设条件下工厂区位选择的一般结论。
临界等费线示意图分析
❖ 工厂的区位如果按总成本最低应该设在Z0处;如果将区位转 移到Z1点,它与Z0处是等价的。如果移到Z2 点时,是因为这 一点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总成本降低;然而,若将区位转移到 Z3处时,运输成本则大幅提高,总成本再度上升。因此,最优 的地点应该是运输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相交的那一点,而这一 点就是所谓的临界等费线。
介绍城市ppt课件
![介绍城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773f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e.png)
未来经济发展规划
产业升级
绿色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发展新兴产 业和高技术产业。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和治理。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城市 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03
城市旅游
主要景点
故宫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故宫 是每个游客必游之地,感受古代
皇家的辉煌与庄严。
颐和园
以湖泊、山石、建筑等元素组成的 皇家园林,是体验中国传统园林艺 术的绝佳之地。
旅游服务与设施
酒店住宿
北京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和特色酒店,提供舒适 的住宿环境。
交通出行
北京的地铁、公交网络发达,出租车也十分方便 ,还有多个机场和火车站,便于游客进出。
旅游咨询中心
在北京的各大旅游景点附近都有旅游咨询中心, 提供旅游信息、导览等服务。
04
城市教育
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
城市通常拥有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 阶段的教育。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
01
城市交通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包括道路、桥梁、轨道交通
等。
公共服务设施
02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设施,是
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市政基础设施
03
市政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设施,是保障城
市正常运行的基础。
城市绿化与环保环境与建设
城市环境状况
城市空气质量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 益严重,主要污染物包 括PM2.5、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
水环境质量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德国城市的分布特点?
中小城市发达,分布分散。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城镇 共有几个等级?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2.不同等级城 镇数目和级别有什么 关系?
等级较高城市:数目较少
等级较低城市: 数目较多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3.不同等级城 镇分布和级别有什么 关系?
等级较高城市: 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城市: 相距较近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4.为什么会形 成这种关系?
因为级别高的城市 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 大。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归纳
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不同:
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 等级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多。 等级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不同等级 城市的服务范围 是层层嵌套的。
不相同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服务范围的差异:
少
多
更多
低
高
更高
较小(本县) 较大(本省) 全国
百货公司、县 除一般职能外,还有大型 医院、高级中 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 学、汽车站 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
活动题
1.请你根 据图例分别对 枣强镇、衡水 市和石家庄市 进行城市等级 判定。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交通条件
2.大庆市由原来的小城市发展到现在 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石油资源的开采
城市等级提高的条件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 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发达 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有关。
城市等级的提升和服务范 围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优越的地理 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 源条件支撑的只是提供了条件, 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 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
②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 京、广州等市,使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 和农产品供应;
③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 的下游,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等 。
读下图,说一说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思考
下面实例中两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受 什么因素的影响?
1.石家庄原来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 现在是拥有100多万人的河北省省会,而正定 县却是只有3万人的小城。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3.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
(1)同级别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
前提条件: 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
匀; 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
因素是距离。
(2)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相切的服务范围→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A.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为
小城镇
服
务 范
求 医
城市
上 学
围 农村
其机他构服务
1)、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某种企业或商店接受服务 的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以及城市附近的小 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范围不固定,且 无明确的界线。
2)、城市为区域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购物、就医、求学等
3)、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吗?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的等级体系的概念
一定的地域空间内,不同等级的城市 的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 级体系。
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
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
思考
(1)为什么选德国南部作为分析对象?
德国人口分布比较均匀,85%住在城 市中,中小城市特别发达,较均匀分布。 其城市系统有代表性。
栆强镇
衡水市
距离近,频率高
栆强镇
石家庄市
距离远,频率低
思考
1.在鸦片战争 以前,上海的城市规 模还不如宁波,在20 世纪初却跃居全国第 一。是什么优越的条 件促使了上海城市等 级的提高呢?
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上海的发展变化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 海口;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 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心地的概念
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使城市,也可以是城市 内的商业中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克里斯泰勒认为,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 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 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务范围在 空间上呈六边形,中心地则位于正中
了避免竞争、获取最大利润,供应点的距离不会太 近,它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
B.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供应点出现, 原有的服务范围会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的供 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 并彼此相切。
C.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 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 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 空白区又可以分割成三部分,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 近的供应点。
导入新课
济南市
济阳城市的不同ຫໍສະໝຸດ 级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 2.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难点
理解不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知识点1 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的划分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一般根据城市人口的规模。
(2)图解不同等级城市划分:
为枣强镇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城市
2.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完成下表。
购买纸、笔、 米、面等日常 消费品,看头 痛感冒等常见 病,上小学等
购买彩电、冰 购买时装等高
箱等生活用品, 档商品,看疑
看一些大病或 难病症,上大
者上高中等
学或听音乐会,
参观博览馆等
3.根据上一表格内容,分析栆强镇居民 出行到衡水市和石家庄市的距离和频率。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日本东 京(3800万)、紧随其后的是德里、上海 (2300万)、圣保罗、孟买、墨西哥、北 京、大阪、开罗、纽约。城市规模变化显 著,由1955年的只有两个城市人口过千万, 到2015年有八个城市人口过2000万。。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的服务范围:
企购物业
(3)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关系的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每个高级 城市周围包含有几个 低级城市服务范围, 为什么?
六个,六边形服 务范围造成的。
(2)为什么城市 总是分布于中心地区?
最大限度地满足周 边服务范围内居民。
中小城市发达,分布分散。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城镇 共有几个等级?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2.不同等级城 镇数目和级别有什么 关系?
等级较高城市:数目较少
等级较低城市: 数目较多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3.不同等级城 镇分布和级别有什么 关系?
等级较高城市: 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城市: 相距较近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4.为什么会形 成这种关系?
因为级别高的城市 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 大。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归纳
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不同:
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 等级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多。 等级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不同等级 城市的服务范围 是层层嵌套的。
不相同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服务范围的差异:
少
多
更多
低
高
更高
较小(本县) 较大(本省) 全国
百货公司、县 除一般职能外,还有大型 医院、高级中 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 学、汽车站 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
活动题
1.请你根 据图例分别对 枣强镇、衡水 市和石家庄市 进行城市等级 判定。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交通条件
2.大庆市由原来的小城市发展到现在 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石油资源的开采
城市等级提高的条件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 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发达 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有关。
城市等级的提升和服务范 围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优越的地理 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 源条件支撑的只是提供了条件, 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 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
②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 京、广州等市,使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 和农产品供应;
③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 的下游,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等 。
读下图,说一说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思考
下面实例中两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受 什么因素的影响?
1.石家庄原来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 现在是拥有100多万人的河北省省会,而正定 县却是只有3万人的小城。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3.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
(1)同级别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
前提条件: 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
匀; 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
因素是距离。
(2)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相切的服务范围→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A.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为
小城镇
服
务 范
求 医
城市
上 学
围 农村
其机他构服务
1)、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某种企业或商店接受服务 的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以及城市附近的小 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范围不固定,且 无明确的界线。
2)、城市为区域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购物、就医、求学等
3)、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吗?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的等级体系的概念
一定的地域空间内,不同等级的城市 的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 级体系。
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
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
思考
(1)为什么选德国南部作为分析对象?
德国人口分布比较均匀,85%住在城 市中,中小城市特别发达,较均匀分布。 其城市系统有代表性。
栆强镇
衡水市
距离近,频率高
栆强镇
石家庄市
距离远,频率低
思考
1.在鸦片战争 以前,上海的城市规 模还不如宁波,在20 世纪初却跃居全国第 一。是什么优越的条 件促使了上海城市等 级的提高呢?
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上海的发展变化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 海口;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 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心地的概念
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使城市,也可以是城市 内的商业中心。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克里斯泰勒认为,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 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 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务范围在 空间上呈六边形,中心地则位于正中
了避免竞争、获取最大利润,供应点的距离不会太 近,它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
B.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供应点出现, 原有的服务范围会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的供 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 并彼此相切。
C.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 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 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 空白区又可以分割成三部分,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 近的供应点。
导入新课
济南市
济阳城市的不同ຫໍສະໝຸດ 级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 2.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难点
理解不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知识点1 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的划分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一般根据城市人口的规模。
(2)图解不同等级城市划分:
为枣强镇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城市
2.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完成下表。
购买纸、笔、 米、面等日常 消费品,看头 痛感冒等常见 病,上小学等
购买彩电、冰 购买时装等高
箱等生活用品, 档商品,看疑
看一些大病或 难病症,上大
者上高中等
学或听音乐会,
参观博览馆等
3.根据上一表格内容,分析栆强镇居民 出行到衡水市和石家庄市的距离和频率。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日本东 京(3800万)、紧随其后的是德里、上海 (2300万)、圣保罗、孟买、墨西哥、北 京、大阪、开罗、纽约。城市规模变化显 著,由1955年的只有两个城市人口过千万, 到2015年有八个城市人口过2000万。。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的服务范围:
企购物业
(3)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关系的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每个高级 城市周围包含有几个 低级城市服务范围, 为什么?
六个,六边形服 务范围造成的。
(2)为什么城市 总是分布于中心地区?
最大限度地满足周 边服务范围内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