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编排上的创新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编排上的创新点

1、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在某种层度上受到了某种冲击,我们的文化有所遗失。中央启动了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教材的编写,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言,语言对于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最近看过一本书《语言与国家》,他把语言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他用大量的事实警醒世人语言是维护发展国家利益的战略武器,语言强弱是国家地位的标志之一。看到这句话,我们每位老师是不是信心马上就有了,劲头马上就有了。我们的母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他主要阐述了三个新观点,

第一个观点:语言有助于兴国。

语言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我们国家,我们汉语是联合国官方之一,我们的语言曾经是受到怀疑,说我们的语言计算机用不到,但现在,我们的计算机越用越好,我们的语言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大,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语言有助于兴国,语言有助于治国。

主要引用两个例子,一个是刘意旨先生所编的一句话:吾国幅员辽阔,种族复杂,而难团结成一个大国家者,即是文字为工具者,我们的国家就是靠我们的文字团结在一起。

里面还有一个引用:一句中国梦,凝聚了13亿人的心,一句抓铁有痕,鼓舞了13亿人的心,一句为全国人民点赞,温暖了13亿人的心,这三个精辟的表述是谁的表述?

中国梦是我们的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以后有一系列的精辟的论述,他很善于用点,很善于运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他在12年11月29日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路线。

抓铁有痕,他强调我们的纪检工作,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他强调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为全国人民点赞,他是在2015年新年迎新致辞中提出来的,他前面回顾了我们伟大祖国2014年建设成就,然后有这样一段话: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非常口语化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多么鼓舞人啊,多么温暖人心啊!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就是要教好这样的语言,我们的语言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的领导人这样重视我们的语言,那么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遵照中央的精神,在我们里面重点体现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是民族的根,民族的标志,也是强国富民的利器,学语言要不忘民族性,要坚持民族性,因此学语言的过程中,要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包括革命文化,要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教育,达到民族认同,、文化自信、语言自觉,这些就是我们语文新教材编写的最直接的动力,我们的教材是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他是有强大的政治责任在里面,因此,我们各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渗透主流价值观,这时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个主流价值观又是如何渗透的?在编排上进行了精心的布局,比如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很自豪、自振奋、很自信,孩子们一上学就充分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人,都是祖国的一份子,都是华夏子孙。第二幅画,《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通过这三幅图,就让我们的孩子很好的囊括了自己的身份,爱国的思想,就这样深深扎下了根。同样的,我们社会主义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材的编排里都有精心的布置。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不是空洞的教化。识字、阅读、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教学中都有我们的传统文化,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是有机渗透在一起,我们孩子们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文化、革命文化的一个浸润的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过程,我们的教材既鲜明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观念,又注意到主流价值观语言的

信念又很好的结合起来,从形式到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我们的教育的力度和历练,使得在我们的教育中落实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变得有效,有趣。

2、凸显目标意识。

打破原来我们过于强调工具性,而向人文性一个新的体制转变。原来的教材中,当工具性与人文性共存的时候,大多都凸显工具性,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见提高,新教材,可以说是把这样一个目标作为编写的重中之重在贯彻,针对目标实之宽、实之泛、实之稀、实之无趣等弊端,改大而化之为清晰,据悉,改课课雷同为一课一得,改行文上有,操作上无落脚处为对应强化训练度做实,改无意落英缤纷下为循序渐进,有体有性,目标明确,做到目标呈现明晰,目标达成集中,目标信念做实,目标安排有序。教材中,满眼都是静止可改的目标,再结合教学参考书,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抓教学目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再会有说:“我要教什么,我要训练什么”。

新旧教材比较:《雨点儿》目标比较: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手)朗读课文(实之泛)

新旧教材要求的对比:

我会读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训练做实了,集中了。)

再比如:《落花生》

老版: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内容不明确,所以,几个名师讲落花生,讲得不一样。)

新版: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比较简练,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到底怎样教,才符合这一课放到这个年级教?

新教材不仅让学生明白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还要让内容有指向性,哪些写得比较简练,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是为了借物喻人,指向明确,目标清晰。通过这样的比较,就会发现我们的新教材在凸显目标这一点上是更明确,更清晰,更集中,更有抓手。我们的训练,我们的教学就更容易落实。老师们拿到教材就能好用,就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具体。

板块目标呈现。在板块里,目标呈现也是非常具体明晰。例如《口语交际——父母的爱》右下角有一个方框,那就是目标,1、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2、第二个就是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回应,不能无动于衷。在课堂上训练这样的交际技巧,这两点板块目标的呈现非常清晰,老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把这两点训练突出了就达到要求。

对单元目标的呈现:老版的教材单元前面就有一段话,话说得很多,语言很多,文字很多,但是要点不明晰,目标不具体。现在新版的单元导语,简单,直接凸显单元目标。

整个单元围绕目标训练,每一课都贯彻。

一个完整的单元,目标始终围绕着,到处都有训练点。

3、双线组织单元。

课改以后,人文主题有他积极的一面,但是他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脱掉了,这回,我们要把婴儿找回来,双线组织既有内容主题组织的单元,又有语文要素——双线组合。

我们非常重视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组织单元,但是我们人文主题有没有丢掉。我们既坚持人文主题的弱化,双线主题比较,我们突出语文要素,即使是以内容为主题的单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语文训练的要素在里面,这是通过单元目标的提示和课后的设计以及语文园地里面的相关内容的设计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