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编排上的创新点
人教版新教材有哪些创新
人教版新教材有哪些创新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人教版新教材在众多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之处,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首先,在内容选材上,人教版新教材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
以往的教材可能存在内容陈旧、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而新教材则注重选取具有时代特征的案例和素材。
比如,在数学教材中,引入了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和反映社会热点的文章,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思考当下的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其次,教材的编排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新教材不再是简单地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线性排列,而是采用了模块化、主题式的编排方式。
这种编排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物理教材将力学、热学、电学等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又围绕着若干个主题展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
再者,在教学方法的引导上,人教版新教材有了显著的创新。
教材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还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和问题引导。
这些设计旨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化学教材中的实验部分,不再只是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另外,新教材在跨学科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现代社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人教版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地理教材中,会涉及到历史、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地理现象和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同时,新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下足了功夫。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比较
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比较蒋巷中学数学组优点:1、课本样式的创新高中数学新教材课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教材的课本上文字间的间距比较大,文字内容相对比较少,而且有很多的漫画和图片,使得原本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数学书显得很有童趣和生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布局的改动老教材的知识难度呈直线式上升,知识体系一步到位,但新教材知识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
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一内容的完整章节是放在必修5里的,但事实上在必修1《集合》一章中必定会遇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甚至是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所以在必修1中,只需要简单地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学生只要会解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
在必修5中再具体的分析二次函数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以“滚雪球”的方式积累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理解和接受。
3、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不同新教材对比老教材虽然有很多相同的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新教材中对复合函数的要求是不高的,但是老教材里基本上是把复合函数讲得比较清楚的。
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要求是突出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不必推广到三个变量以上的情形。
4、知识点及部分例题的增减新教材删减了老教材中很多的知识点,比如说三角函数里的一些半角公式和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都是在习题中出现。
同时也增加了函数的奇偶性等一些知识。
另外在例题的选择上也是对老教材的例题做了深刻的研究,保留了很多好的、经典的例题,也补充了一些更合适的。
缺点:1、时间安排不合理高中数学新教材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文科一年半;理科二年)便要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时间紧迫,没有过多的师生互动,否则内容无法完成。
造成普通学校的学生的解题能力的下降2、量大,难度高高一上学期就要完成必修1,4的学习,课程很紧,难度大,造成学生没有学习信心,对以后的学习很不利,另外考试题不难,但是练习册和参考书却依然以高考要求出题3、因为不按教材编排顺序,造成有些章节的知识的严重脱节。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一、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套部编教材,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
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需要老师们增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意识。
(一)国家意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为社会主流集团培养合格的人才,必然会用社会主流价值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
教育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还应体现育人的过程,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信仰的培养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里,体现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
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母语教育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凭借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因此,部编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
第二,革命传统教育。
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如选编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为人民服务》等课文。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人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人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培训心得体会一、新教材亮点解析:内容与形式的双重飞跃1.内容编排的创新性人教版小学科学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整合,既保留了经典的科学知识框架,又融入了时代发展的新元素。
教材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点,设计了一系列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活动。
从简单的物体观察到复杂的实验设计,从自然现象的解释到科学技术的应用,每一个环节都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新教材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倡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记录、交流讨论等方式,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3.评价体系的全面性新教材在评价体系上也进行了重要改革,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实验报告、口头汇报、同伴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全面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感悟: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1.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者。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实践的探索在培训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024秋季1~6年级语文新教材内容变更及专家视点
2024秋季1~6年级语文新教材内容变更及专家视点1年级语文教材变化一、选文变化较大,选文编排顺序变化较大,原“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突出阅读重要性。
1.我上学了单元新增“我爱我的祖国”一课2.新增一课“两件宝”3.删去课文“画”4.删去课文“大小多少”5.删去课文“青蛙写诗”6.删去课文“明天要远足”7.删去课文“大还是小”8.删去课文“项链”9.删去课文“小蜗牛”二、“口语交际”栏目移入语文园地里面、原有4个单元口语交际,增加1个单元到6篇口语交际。
三、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2年级上册教材变化一、选文变化。
明确分出八个单元,原“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突出阅读重要性。
1.课文“曹冲称象”替换为“彩虹”(原一下课文)2.课文“一封信”和“妈妈睡了”替换为“去外婆家”3.古诗“夜宿山寺”替换为“江雪”(原日积月累)4.课文“风娃娃”替换为“称赞”(原书我爱阅读的篇目)5.语文园地六和语文园地八中“我爱阅读”篇目替换。
二、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3年级上册教材变化一、选文变化1.犟龟(新增)2.香港,璀璨的明珠(新增)3.古诗三首:鹿柴(原书四上第一单元日积月累)4.一定要争气(新增)二、习作部分变化第二单元习作(原书第八单元习作)第三单元习作(原书第四单元习作)第四单元习作(原书第三单元习作,有稍微变动)第七单元习作(原书第二单元习作)第八单元习作(原书第七单元习作)三、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4年级上册教材变化一、选文变化1.田忌赛马(原书五下课文)2.长城(新增)3.颐和园(原书四下课文)4.秦兵马俑(新增)二、习作变化第六单元习作(新增)第七单元习作(原书第八单元习作)第八单元习作(原书第七单元习作)新增一个习作,有两个单元调换顺序。
三、大小字及语文园地内容均有变化5年级语文教材变化一、选文变化1.课文“桂花雨”与“落花生”调换顺序2.第二单元课文顺序都变了,原“搭石”替换为“‘诺曼底号’遇难记”(四下课文)3.课文“小岛”替换为“彩色的翅膀”4.课文“松鼠”替换为“金字塔”5.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替换为“女航天员的信”6.古诗“长相思”替换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课文“四季之美”替换为“第一场雪”8.课文“鸟的天堂”替换为“白鹭”(原第一单元课文)9.课文“我的‘长生果’”替换为“走遍天下书为侣”二、习作变化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第八单元习作主题更换。
新教材,新亮点
新教材,新亮点——部编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省级培训学习汇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本学期,历时四个年多头的部编新教材终于在热切期盼中显出真面目。
2016年9月13日,我有幸赴黄石参加省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会。
13日上午,由湖北省教科院段宗平老师为与会教师介绍了“部编本”小语教材的创新点,介绍了一年级上册编写理念、特点。
随后由几位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对阅读、口语交际、拼音教学、识字写字、“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等各个板块进行了板块解读与教学建议。
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短暂,但受益匪浅,让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现将学习内容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目前这套教材只通过审定了一年级上册,其他的都没有通过审定。
还在编写的过程当中,还在定稿的过程当中,是个动态的。
有些不成熟的地方还会改。
从2012年3月1号开始。
启动这套教材,到现在四年多。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精力来编写这套教材?它有一个特殊的背景。
一是从政治层面来讲。
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从语文教育的层面来讲,我们的教材出现了一些问题,语文教学质量也出现了些问题。
从这两个层面来讲,国家决定启用这套新教材。
这套新教材到底有哪些创新的地方?一、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
首先,书的封面是放风筝。
接着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图上有56个民族的孩子。
识字教学:天地人、你我他、站如松……阅读教学:江南……语文园地:一年之计在于春……和大人一起读书:春节童谣……翻开教材满眼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这套教材的第一个创新点就是: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
新修订的教材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
武汉大学国学院一位教授编写了一本书,里面谈到:”语言有助于兴国,语言有助于治国,语言有助于卫国。
”语言既是民族的根,也是民族的标识,也是富国强国的利器。
学语言的过程中,要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达到民族认同,文化自信,语言自觉。
这套教材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念。
统编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特点解析(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1。
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比一般版本教材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2。
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到了高年级和初中,每个单元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
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统编版”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在新教材编写过程中,既继承原来人教版的比较成熟可行的部分,包括选文和内容设计,又要吸收其他版本养分,超越人教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创新点
文化常识和民风民俗
大量的趣联妙对、名言警句、谜语、谚语、俗 语等内容,被编排在识字课、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识 字和日积月累中。
呈现方式上,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中的 “趣味识字”“日积月累”栏目——形成立体的 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目标达成途径上,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 染寓于语文学习、语言训练、语汇积累之中,是 结合、融合、浸润。
二、语文教材要符合语文学科的 基本规律
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要训练学生 的到底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 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达到什 么程度,毕业的时候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本领,诸如 此类,现在都不明确,因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明确, 任教的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
历史名人故事
教科书中大量收入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以利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浸润。有《大禹治水》 (大禹)《扁鹊治病》(扁鹊)《称象》(曹冲) 《鲁班造锯》(鲁班)《伯牙绝弦》(伯牙和钟子 期)《纪昌学射》(纪昌)《田忌赛马》《将相和》 (廉颇、蔺相如),等等。
文化艺术
有反映我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赵州桥》 《圆明园的毁灭》;反映古代音乐、戏剧、美术、 书法等成就的《伯牙绝弦》《京剧趣谈》《一幅名 扬中外的画》(介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即使是以“内容主题”组
元,也会有一个明晰的训练点。
双线组元意图:
• 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理念;
•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 系”; • 目标有系列,训练有重点,教学有梯度,一课有一 得。
语文要素 Leabharlann 明方法语文要素 静态动态内容主题 父母之爱
• •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海洋与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法制教育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特点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特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在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2. 突出实际应用: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应用意识。
3. 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标教材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同时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
4. 倡导探究式学习:教材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促进跨学科整合:新课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6. 强调数学文化的渗透:教材在介绍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数学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7. 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辅助读物、多媒体课件等,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8.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教材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探究活动参与度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特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温儒敏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大学中文系温儒敏首先,让我代表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感谢大家关注与使用这套教材。
我想介绍一下这套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它与其他版本包括原来人教版的不同,还想从七个方面讨论“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新”在何处,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议。
一.“部绾本”语文教科书的绾写背景这套新的教材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前面加上三个字“部编本”,全称就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
今年先发行并投入使用的是一年级和七年级的教材。
其他年级教材将陆续投入使用,逐步取代原来的人教版小学与初中的语文教科书。
以前我们习惯以来简称各个版本教材,比如“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等。
这套新教材,则可以叫“部编本”。
现有的语文教科书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大都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以后不会再增加新的版本了。
原有的几个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
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背景是什么?这是中央的决定。
早在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就召开过专题会议,讨论教材问题。
考虑到实施“一纲多本”之后,虽然调动了地方和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出版呈现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之后,教材的选择使用往往受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
另外,就是教材主要由几个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加上当时编制的时间紧,评审的机制也不健全,编得比较仓促,这都影响到教材质量。
社会上很关注教材,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某些媒体也拿教材炒作,这也引起中央的注意。
鉴于上述情况,又特别考虑到加强意识形态的需要,在2009年的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李XX同志)就指示,要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这三科教材,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教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教材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的内容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强调四个标准大家比较关注选文,先说说“部编本”语文教科书课文数量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总数量减少了。
(二)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的单元设计非常丰富,一般有思考练习题,单元课后还有《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有的还有《展示台》《书写提示》)。
此外,《和大人一起读》也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5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中年级开始),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亦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二道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第五,初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两块“补白”,努力练习课文和教学内容,用比较浅易和生动的语言来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
(四)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几乎都分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有的小学二年级开始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将精读作为重点多讲一点,略读就少讲一点,差别就是时间的多少。
很多教师怕完成不了教学计划,几乎就不怎么分精读、略读,或者全都按照精读要求来安排。
两种课型几乎没有什么区分。
其实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是有讲究的。
精读课主要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
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呢,主要不是教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关键点
新高考改革的特点、目的与意义
新高考改革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首先,强调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将 之纳入到高考评价体系中;其次,采用了“3+1+2”的选科模式,给予学生更多 选择权;最后,取消了文理分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进行学习。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高考的弊端,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这项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 能;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推动高中教育的深入发展。
新增的写作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引入,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知识水平,更注重于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 力的培养。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的变革正是为了呼应这一时代要求,让学生在写 作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 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其次,新教材注重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让 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增强作品的现实意义。最后,新教材通过新增多样化的 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化的写作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找到自己 的闪光点。
总之,通过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选文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 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谢谢观看
实践案例分析
以江苏省某重点高中的新高考实践为例。该校在应对新高考改革方面做出了 积极的尝试。一方面,学校加强了对学生选科的指导,建立了一支由教师、家长 和学生组成的选科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科建议;另一方面,学校重 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一系列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高中生交流活动,为学 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如何创新使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
如何创新使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摘要:教师应依据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法的创新,因势利导,巧妙引入新课;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人人发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教材创新使用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新教材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逐步走进课堂,新教材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如何依据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因势利导,巧妙引入新课新教材在引入数学内容时,采取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新教材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新知识前,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诊断,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新授课的教学中来。
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一节内容时,教师从同学们所熟悉的天气预报说起,引导学生观察导图,学生自然会发现一类新数:-2、-5、-7……从而产生疑问:这是什么数?前面的“-”号是什么意思?等等,并产生了极大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接着因势利导,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和探索中。
这样,教师把思维的权利、问的权利、亲身实践的权利都交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教材内容的另一个创新点是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和机会,适当穿插创设实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编修思路、变化与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编修思路、变化与教学建议目录一、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编修思路 (2)1. 背景与指导思想 (3)1.1 教育改革背景 (4)1.2 生物学新教材编修的目标与原则 (4)2. 教材结构设置 (6)2.1 总体框架设计 (7)2.2 章节内容安排 (8)3. 知识体系更新与优化 (10)3.1 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12)3.2 强化基础,拓展延伸 (13)二、新教材变化分析 (14)1. 知识点变化 (15)1.1 新增知识点介绍 (17)1.2 删减或整合知识点说明 (18)2. 教材形式变化 (19)2.1 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 (20)2.2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实践性 (20)3. 教材难度变化 (21)3.1 知识难度的调整 (22)3.2 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变化 (23)三、教学建议与策略 (24)1. 教学理念更新 (26)1.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探究能力 (27)1.2 强调知识形成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28)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 (29)一、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编修思路强化基础性: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通过精选经典实验、生物学事实、概念和原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骨架和脉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突出思想性:生物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种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渗透生物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注重实践性: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
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实验内容的安排和实验活动的设计,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生物学奥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加强关联性:生物学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构建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⒈理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理解能力: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
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语言运用能力: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
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 从字顺。
(四)加大课型区分度
精读与略读不分
课型混淆
文体不分
四、“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主要特色 (一)选文更加严谨科学; (二)单元结构更加灵活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加大课型区分度
精读与略读不分
课型混淆
精读——教读
文体不分 略读——自读
四、“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主要特色 (一)选文更加严谨科学; (二)单元结构更加灵活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加大课型区分度
——温儒敏《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 二个问题》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
浏览、猜读、跳读、 群读,等等,教给方 法,并不断训练,获 得阅读技能。
浏览泛读,“读整本 的书”,不仅可以练 习精读,还可以练习 速读。
注重默读、浏览、朗读、读整本的书等阅读方法的渗透、 指导和掌握; 注重阅读速度的培养。
四、“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主要特色 (一)选文更加严谨科学; (二)单元结构更加灵活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一)选文更加严谨科学。 (二)单元结构更加灵活。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加大课型区分度,阅读教学实现“三位一体”。 (五)课外阅读是分内事。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人教版新教材有哪些创新
人教版新教材有哪些创新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工具。
人教版新教材的推出,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之处,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其一,内容选材的创新。
人教版新教材在内容选材上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注重选取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的素材。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和反映社会热点的文章,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感知当下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培养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在科学教材里,引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应用实例,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新进展,使学生能够紧跟科技前沿,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其二,编排结构的创新。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线性编排模式,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结构。
以数学教材为例,不再是单纯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依次排列,而是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主题模块。
每个模块既有基础知识的讲解,又有拓展性的应用和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教学方法的引导创新。
人教版新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教学方法的指引。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比如,在物理教材中,通过实验探究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在历史教材中,设置了问题讨论和小组研究的项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四,跨学科融合的创新。
新教材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
例如,在地理与生物学科的结合部分,探讨生态环境问题时,既涉及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等对生态的影响,又涵盖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生物学知识。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其五,信息技术的运用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教版新教材也积极融入了数字化元素。
教材配套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互动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点创新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点创新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应运而生,其创新之处在于全面提升了教材的育人功能,同时注重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统编本教材立足小学生实际,精心编排,力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入现代教育的活力。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深入剖析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之处,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统编本教材在强化文化育人方面做出了显著的努力。
通过科学编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材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粹,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古诗文篇目的增加,让学生在诵读中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统编本教材在选文方面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四个标准。
这一创新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时代的鲜活气息。
同时,教材降低了拼音教学的难度,让拼音更好地服务于识字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统编本教材在单元结构、阅读教学、识字写字教学以及习作教学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灵活的单元结构使得教材更具综合性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融合了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识字写字教学更加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习作教学的循序渐进性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些创新之处不仅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介绍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和意义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它不仅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更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助于确保教学质量的均衡和提升。
通过统一编写、统一使用,教材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知识呈现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避免了因地区差异导致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概览
创新点之一: 双线组织单元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上有明显的变化 , 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一条线索是“内容主题”;
一条线索是“语文要素”。
第一,内容主题
一个单元的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 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 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即使是以“内容主题”组元,也会有一个明晰 的训练点。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顾海良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国家意识 形态领域的强化。
2.大国除了地方教材以外,应该有部编教 材和国编教材。 如:高考试题的命制。
3.教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4.课标实验教科书需要更新,课程改革有 成功但是也匆忙急躁。 5.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语用观、文体 、三要素、教育测量等。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2)目标达成途径上——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寓于语文学习、 语言训练、语汇积累之中,是结合、融合、浸润。
(3)呈现方式上——
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识 字”“日积月累”栏目——形成立体的传统文化 教育体系;
3、在语文学习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一,统一认识
• 目标有系列,训练有重点,教学有梯度,一课 有一得。
课改以来,课标淡化语文知识,教材不编语
文知识,教研员不知道命哪些语文知识的题 ,教师不知道要教哪些语文知识,学生学不 到多少语文知识。关于语文知识的教与学基 本是一笔“糊涂账”。
部编教材关于语文知识的安排
一是除旧布新,删繁就简,有计划地安排到 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中; 二是既关注经验性知识,同时格外重视程序 性知识,让学生学了之后能自主建构知识; 三是特别注重“随文学习”的原则,体现在 课后练习、单元习题和相关设计中; 四是与课文结合适当安排一些小补白,以简 洁易懂的方式适当介绍有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编排上的创新点
1、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在某种层度上受到了某种冲击,我们的文化有所遗失。
中央启动了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教材的编写,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言,语言对于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最近看过一本书《语言与国家》,他把语言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他用大量的事实警醒世人语言是维护发展国家利益的战略武器,语言强弱是国家地位的标志之一。
看到这句话,我们每位老师是不是信心马上就有了,劲头马上就有了。
我们的母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他主要阐述了三个新观点,
第一个观点:语言有助于兴国。
语言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我们国家,我们汉语是联合国官方之一,我们的语言曾经是受到怀疑,说我们的语言计算机用不到,但现在,我们的计算机越用越好,我们的语言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大,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语言有助于兴国,语言有助于治国。
主要引用两个例子,一个是刘意旨先生所编的一句话:吾国幅员辽阔,种族复杂,而难团结成一个大国家者,即是文字为工具者,我们的国家就是靠我们的文字团结在一起。
里面还有一个引用:一句中国梦,凝聚了13亿人的心,一句抓铁有痕,鼓舞了13亿人的心,一句为全国人民点赞,温暖了13亿人的心,这三个精辟的表述是谁的表述?
中国梦是我们的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以后有一系列的精辟的论述,他很善于用点,很善于运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
他在12年11月29日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路线。
抓铁有痕,他强调我们的纪检工作,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他强调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为全国人民点赞,他是在2015年新年迎新致辞中提出来的,他前面回顾了我们伟大祖国2014年建设成就,然后有这样一段话: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非常口语化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多么鼓舞人啊,多么温暖人心啊!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就是要教好这样的语言,我们的语言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的领导人这样重视我们的语言,那么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遵照中央的精神,在我们里面重点体现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是民族的根,民族的标志,也是强国富民的利器,学语言要不忘民族性,要坚持民族性,因此学语言的过程中,要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包括革命文化,要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教育,达到民族认同,、文化自信、语言自觉,这些就是我们语文新教材编写的最直接的动力,我们的教材是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
他是有强大的政治责任在里面,因此,我们各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渗透主流价值观,这时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
这个主流价值观又是如何渗透的?在编排上进行了精心的布局,比如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很自豪、自振奋、很自信,孩子们一上学就充分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人,都是祖国的一份子,都是华夏子孙。
第二幅画,《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通过这三幅图,就让我们的孩子很好的囊括了自己的身份,爱国的思想,就这样深深扎下了根。
同样的,我们社会主义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材的编排里都有精心的布置。
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不是空洞的教化。
识字、阅读、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教学中都有我们的传统文化,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是有机渗透在一起,我们孩子们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文化、革命文化的一个浸润的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过程,我们的教材既鲜明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观念,又注意到主流价值观语言的
信念又很好的结合起来,从形式到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我们的教育的力度和历练,使得在我们的教育中落实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变得有效,有趣。
2、凸显目标意识。
打破原来我们过于强调工具性,而向人文性一个新的体制转变。
原来的教材中,当工具性与人文性共存的时候,大多都凸显工具性,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见提高,新教材,可以说是把这样一个目标作为编写的重中之重在贯彻,针对目标实之宽、实之泛、实之稀、实之无趣等弊端,改大而化之为清晰,据悉,改课课雷同为一课一得,改行文上有,操作上无落脚处为对应强化训练度做实,改无意落英缤纷下为循序渐进,有体有性,目标明确,做到目标呈现明晰,目标达成集中,目标信念做实,目标安排有序。
教材中,满眼都是静止可改的目标,再结合教学参考书,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抓教学目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再会有说:“我要教什么,我要训练什么”。
新旧教材比较:《雨点儿》目标比较: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手)朗读课文(实之泛)
新旧教材要求的对比:
我会读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
(训练做实了,集中了。
)
再比如:《落花生》
老版: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内容不明确,所以,几个名师讲落花生,讲得不一样。
)
新版: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比较简练,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到底怎样教,才符合这一课放到这个年级教?
新教材不仅让学生明白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还要让内容有指向性,哪些写得比较简练,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就是为了借物喻人,指向明确,目标清晰。
通过这样的比较,就会发现我们的新教材在凸显目标这一点上是更明确,更清晰,更集中,更有抓手。
我们的训练,我们的教学就更容易落实。
老师们拿到教材就能好用,就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目标具体。
板块目标呈现。
在板块里,目标呈现也是非常具体明晰。
例如《口语交际——父母的爱》右下角有一个方框,那就是目标,1、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2、第二个就是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
回应,不能无动于衷。
在课堂上训练这样的交际技巧,这两点板块目标的呈现非常清晰,老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把这两点训练突出了就达到要求。
对单元目标的呈现:老版的教材单元前面就有一段话,话说得很多,语言很多,文字很多,但是要点不明晰,目标不具体。
现在新版的单元导语,简单,直接凸显单元目标。
整个单元围绕目标训练,每一课都贯彻。
一个完整的单元,目标始终围绕着,到处都有训练点。
3、双线组织单元。
课改以后,人文主题有他积极的一面,但是他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脱掉了,这回,我们要把婴儿找回来,双线组织既有内容主题组织的单元,又有语文要素——双线组合。
我们非常重视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组织单元,但是我们人文主题有没有丢掉。
我们既坚持人文主题的弱化,双线主题比较,我们突出语文要素,即使是以内容为主题的单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语文训练的要素在里面,这是通过单元目标的提示和课后的设计以及语文园地里面的相关内容的设计体现。
为什么采用双组线单元结构体制呢?主要有三点:
1、我们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通过我们的语文教育训练孩子们语言的同时,要传承我们的文化,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言在这一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两性的统一。
同时,我们要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知识的体系,但不提倡体系化。
不是像课改以前,语文知识的教学提高到系统化的层次,最终发展到僵化的、复杂的,技巧性的训练上。
2、我们的目标训练,训练有动力,教学有,一课有一得。
例如:五年级的:
3、强化语言的运用与实践。
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的实践性课程。
提高效率,真正让孩子们既感受到我们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我们文化的魅力,同时,很好的掌握这个工具,我们要强化和运用,实践。
学语文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学语文才会有真正的内驱力,学语文要真正的掌握方法,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语文要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学语文要可持续性,我们要强化语言的训练,同时我们要提高我们技能的效率。
我们新教材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效率,精心创新,学习策略单元,努力学习策略。
从三年级开始,阅读安排的目测,四年级安排的提问,五年级安排的阅读速度,六年级安排的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策略单元是这套教材的创新点。
4、习作自成体系。
中高年级老师。
习作没有目的性。
提升写作教学力度,加大写作教学,
起码跟阅读相当,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所以新教材有所创新。
写作教学基本特点:小练笔,大作文,习作单元目标有训练、有抓手,重实践、重过程、重方法,每练一次就有一得,都有一个点。
从三年级开始,有独立的习作单元。
前面三篇文章都是精美的三篇文章,让学生感受,想象,接下来就有一个交流的平台。
接下来采用批注式的方法,合理性的想象。
5、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味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一年级的教材就有很好的体现“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为了建立三位一体的体制,扩大阅读量,课外阅读课程化。
识字量减少了
拼音直接带调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