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导,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数学课堂上闪烁
![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数学课堂上闪烁](https://img.taocdn.com/s3/m/e82955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a.png)
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数学课堂上闪烁
要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数学课堂上闪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创设情境:让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和生动。
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用案例和实际问题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落实到生活实际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反思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
3. 运用多元智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使用音乐、视频、游戏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学校之外自主学习和实践。
可以推荐优秀的数学书籍和网站,让学生自己研究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意义。
总之,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数学课堂上闪烁,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
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4b4bd57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f.png)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数学课堂是许多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科目之一。
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和精彩。
在下文中,我将提出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创造一个更积极的学习环境。
第一种方法是运用游戏来教授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四则运算游戏等。
这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数学,使数学变得更有趣。
第二种方法是引入实际问题和应用来教授数学概念。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来教授数学概念。
我们可以讨论银行利息、数据分析、几何问题等。
这些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第三种方法是增加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这容易让他们感到无聊和失去兴趣。
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我们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或进行数学竞赛等。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第四种方法是运用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现代技术提供了许多可以帮助我们教授数学的工具,如计算器、电子白板和数学软件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工具,我们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多样化和生动。
我们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来演示解题过程,使用数学软件来进行数学实验等。
这些技术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最后一种方法是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
数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学生应该被鼓励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定理。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运用游戏、引入实际问题、增加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运用技术工具以及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我们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和精彩。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418c61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1.png)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
如何让学生引发思考,打造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呢?以下是我总结出的一些建议。
1. 尊重学生思维,鼓励探究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提出问题,并且尝试寻找答案。
老师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2. 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学资源对于丰富课堂内容起着重要作用。
老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如数学实验器材、教学软件等,展示数学问题的具体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借助于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 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老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这些问题可以是有趣的数学谜题,也可以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激发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 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让学生分成小组,一起解决问题和讨论数学思路。
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增加实际应用,提升学习动力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老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
6. 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老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
7. 引导思维拓展,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9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ebc1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0.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引导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数学实验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对学生的互动引导,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
四、倡导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探究式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五、个性化教学引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引导方法。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加深入、拓展的数学任务和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细致耐心的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引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4793b6f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f.png)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数学是一项重要的学科,但对许多学生来说,数学课堂可能是最让人困惑和枯燥的课堂之一。
然而,通过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数学课程。
以下是一些促进数学课堂精彩的方法。
1.创造活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建立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也是让数学课堂更为精彩的关键。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活动,例如进行数学谜题比赛,这个谁最先求出答案就得到一个小奖励。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水平,并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使用生动的教材在课堂上使用生动有趣的教材,如数学游戏和玩具、互动视频和动画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些教材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从而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3.使用故事故事是另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工具。
通过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复杂的概念。
例如,讲解圆周率时,可以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如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和他破解圆周率的故事等。
4.使用实际问题通过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真实世界的问题,例如预算、商品价格、车辆速度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意义和应用。
这种现实的培训方法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更有趣、可理解、有意义。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是在小组中彼此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反思,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彼此的错误和收获中互相学习。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尽量多采用多样化、有趣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鼓励交流、参与和思考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体验。
这将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ac5588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9.png)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打造精彩数学课堂的基础。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和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平面图时,可以用一个神奇的地图告诉学生,只有通过掌握平面图上的方向,才能找到宝藏。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探索和挑战的动力,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互动性是一个精彩数学课堂的重要标志。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听讲。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站起来找出具有相同形状的物体,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还增加了互动性。
实践性是一个精彩数学课堂的重要要素。
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实际操作,进行实践性的学习。
在教学分数时,可以让学生用水果或者小饼干来演示分数的概念,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是打造一个精彩数学课堂的关键。
数学的学习途径有很多,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喜好。
教师需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可以通过课件、实物、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教学,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惊喜。
评价的科学性也是一个精彩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并给予肯定。
教师也要从学生的作业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也更有动力去学习。
打造一个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创意。
通过激发兴趣、增加互动性、增强实践性、多元教学方法和科学评价,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中愉快地学习,不再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https://img.taocdn.com/s3/m/c770c5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a.png)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摘要】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利用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入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提倡合作学习等方法,可以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
这些方法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专注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坚持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
通过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课堂、成功之花、新光芒、互动教学、数学兴趣、趣味游戏、活跃性、求知欲、合作学习、创新教学方法、重要性。
1. 引言1.1 探索数学课堂的新光芒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以往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光芒。
通过引入互动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探索数学课堂的新光芒不仅仅是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绽放成功之花。
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光芒,让学生在这片光芒中茁壮成长。
1.2 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保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讲述式授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重视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b6bee6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d.png)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是他们最害怕的科目,但也有一些学生,他们热爱数学,享受数学课堂带来的乐趣。
作为小学教师,如何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引思,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让学生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的方法和经验。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引导学生引思。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
引导思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问题中激发思考,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给学生一定的启示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进行互动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互动。
通过互动,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思想,从而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除了引导学生引思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打造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呈现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案例和实例,让学生在视听的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手工制作是一种通过动手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比如利用纸板、木棍等材料制作几何图形、模型等,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数学知识。
进行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一种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和方式来传授和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52faf4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6.png)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要打造一个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就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引发思考,打造精彩的学习氛围。
一、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想在数学课堂上引发学生的思考,首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孩子们天性喜欢游戏和快乐,当他们在课堂上感到快乐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愿意思考和学习。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快乐和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真实的生活情景、有趣的图画或小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也可以利用实验、观察和发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认识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启发思路,引导自主探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启发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课堂上参与进来,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四、注重启发启示,引导差异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启示,引导学生进行差异化学习。
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论文
![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e23adf28ea81c758f57875.png)
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教学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有效对话能够使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富有个性、自由地发言,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有效活动情境,引发对话需要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唤起、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达到情境交融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统计》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巧妙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1:喜欢,因为妈妈会买我爱吃的生日蛋糕。
生2:会有很多人一起陪我过生日。
生3:过生日那天会收到很多的礼物。
……由此引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
看小主人来了(出示大象)。
师:现在,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大象的客人分别是谁?生2:我想知道来了多少客人?生3:我想知道大象都收到了些什么礼物?……学生们畅所欲言,借助平时的亲身经历,师生之间轻松、随意、自然的对话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步入新知的学习当中,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捕捉资源生成时机,启发对话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所决定的。
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条船最多可以坐5人,同学们租了6条这样的船,请问有多少个同学坐船?学生思考后,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5=30(人),5×6=30(人),于是我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答:“要求有多少个同学坐船,就是求6个5的和是多少。
精彩的数学课堂从唤醒学生“经验”开始
![精彩的数学课堂从唤醒学生“经验”开始](https://img.taocdn.com/s3/m/4b8195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f.png)
精彩的数学课堂从唤醒学生“经验”开始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课堂往往是枯燥乏味的。
要想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在于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
而唤醒学生“经验”恰恰是打开数学大门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唤醒学生的“经验”来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一、借助学生身边的事物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他们的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会成为数学教学的原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答。
教师可以拿着一张地图问学生如何快速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或者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传授知识,而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计算一个简单的面积,或者让他们找到一条最短路径,然后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自己去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引导学生分享经验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数学学习经验。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自己的学习经验,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来分享一个自己解决一个难题的过程,或者让学生分享一个自己发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通过分享经验,学生既可以在分享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可以激发更多的思维火花。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可以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解答。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数学知识更加感兴趣。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https://img.taocdn.com/s3/m/a07389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a.png)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门枯燥、无趣的学科。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打开数学课堂的神奇之门,数学课就会绽放出成功之花。
首先,为了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将课堂变成一个大型的游戏场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游戏既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应用,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数据,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另外,教师还可以以探究式学习为导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情境或挑战,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除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数学课堂还需要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相尊重和关心彼此的环境。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观点,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同时,学生之间也要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氛围,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最后,数学课堂还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应用实例,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综上所述,要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一个有趣、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d107f8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2.png)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数学课是学生们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但是许多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到枯燥和无聊。
为了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策略和方法。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课堂讲解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游戏和实践活动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谜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说明数学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解题,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来展示数学问题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软件或在线资源来进行数学模拟实验或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新颖、有趣的数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和记忆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bf9901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d.png)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认为数学很难,需要大量的记忆和计算,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趣味挑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比如通过精彩的数学实验、数学趣味动画、数学探究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和兴奋,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数学,许多学生对于公式和定理的记忆非常熟悉,但是却很难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不仅仅知道数学知识,更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范例,比如物品的购买、场景中的应用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解决。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在课堂设计中,老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数学竞赛或数学挑战类的活动,让学生在比赛和挑战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更好地理解数学,并且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四、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也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数学知识问答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数学。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a3875d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3.png)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也是很多小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和学习的学科之一。
一个精彩的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为他们打开数学的大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制造精彩的课堂呢?下面我们将探讨几个方法。
1. 创设趣味性数学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加法时,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加法的运算规则。
可以利用小饼干、玩具等小朋友们喜欢的东西来做加法运算的实际演示,让学生们参与亲身感受加法的乐趣。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挑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可以组织小学生们进行数学比赛,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鼓励学生们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数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图形来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中的规律,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有趣的数学规律。
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图形面积和周长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发现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注重数学思维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案例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数学问题解决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https://img.taocdn.com/s3/m/c27e0c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c.png)
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笔者认为,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并不是一件难事,只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并在示范和引导下,让学生充满探索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妙点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上的领路人,教学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该树立以下教学理念:1.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数学教学比较注重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单一、死板,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则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由学生主导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2.教学内容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教学必须要融入生活,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科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创新性的学习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二、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不同表现,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下面是本人总结的一些学生的学习特点:1.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数学有时会给学生一个抽象的、晦涩难懂、难以理解的感觉,更有甚者,数学还会让学生感到无聊、疲惫。
教师要采取一些策略来解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想象力数学是一门需要想象力的科学,因此教师需要传授一些丰富有趣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3.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许多学生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学习数学时,对于一些算式来算题目,完全不懂题目到底是如何解出的。
教师要教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如何学会方法。
三、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为了让数学课堂绽放成功之花,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3fdd0d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a.png)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数学是一门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科学,但同时,它也是一门让许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和难以理解的学科。
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和有趣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些方法。
1.实践应用
数学的内容是非常抽象的和理论的,但它的应用却是广泛的。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实践应用来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看法,使他们变得更加感兴趣。
例如,引入数学实例,如游戏、设计、图像等等,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和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2.开展小组合作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数学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达到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效果。
这种方式对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3.生动形象的讲解
数学的概念和公式通常不太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老师需要通过举例、图片、图表等方式来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
特别是当老师能够使用大屏幕或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理论和公式。
4.引导学生探究自学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自行探究的学科,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5.多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的问题是多面性的,它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和解释。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尝试从中挖掘出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总的来说,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461027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5.png)
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科。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兴趣和乐趣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个人认为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一、学以致用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数学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数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通过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购物中使用加减法、计算比例;在旅行中使用测量、坐标等概念;在制作蛋糕中使用分数等等。
通过生动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在学习数学中找到意义和乐趣。
二、以故事为基础故事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化形式。
通过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快乐、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在讲解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同时,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跟着故事情节进行学习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主人公在做蛋糕时使用了1/2杯糖、1/3杯牛奶等等。
让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分数之间的比较、加减法等概念和运算方法。
这样的故事既直观又生动,在学习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培养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几何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几何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解决。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还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学习不同人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四、巩固练习数学是一门需要多练习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课后深入练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
活动化教学 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活动化教学 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77e92b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3.png)
活动化教学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活动化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与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活动化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教师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让数学课堂由单调枯燥到乐趣无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以传授式教学为主,忽视学生的课堂活动,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引入活动化教学,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一、情境活动,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他们的这种思维模式,决定了学生更喜欢比较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模式,但是数学学科很多公式和概念等,都比较抽象化,如果教师单纯地用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觉到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理解知识,更不能达到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诱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不同的图片,有学生喜欢喝的可乐,有营养丰富的牛奶等,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组成,并记录各物体所占的比例,这时教师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标注百分数的商品?为什么要用百分数来表示?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全班共50人,其中90分以上的30人,请问90分以上的人所占百分数是多少?学生通过计算得出90分以上所占百分比为60%,教师让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学生发现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那么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量,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学生们由此开始了对百分数的研究。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了百分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对百分数的交流和讨论,深入的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并且逐渐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定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规中矩的学习中脱离出来,寓教于乐,享受不一样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引导,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摘要:数学课堂上,教师很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找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并自然形成算理。
改变现状,教师要通览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了解学生知识底数,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有效导入;做好信息铺垫,建构提升出新概念;适度引导,并给学生提供自主发现的机会;设计好有梯度的练习,将新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用好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完整的知识结构。
有效引导,将使数学课堂生成更多精彩。
关键词:通览教材;尊重基础;信息铺垫;引导探究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获取知识。
我们的数学课堂,存在着一个常见的问题:教师很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因此,课堂上缺少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体验,探究新的知识点,并自然形成算理的过程。
往往是教师靠自己的讲解给学生结果性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你讲什么,我听什么,照葫芦画瓢,创新思维逐渐消退,问题意识日益淡薄,这与新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改变这样的现状,扭转这样的局面,势在必行。
提倡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有效的学,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尊重学生学习基础,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空间,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通览教材,有效处理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处理。
在上课之前,认真学习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每一单元的情境图的设置,尤为重要。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所在的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要求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因此,我采取了充分利用本单元情境图的教学策略。
这样做,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能够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筛选、加工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四是理清本单元知识脉络——口算除法内容分为商是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和估算。
二、尊重基础,有效导入
“温故而知新”,要想做到有效,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底数,要清楚每节课要学的新知识建立的基础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力求再现原基础知识,从中引出要解决的问题,达到有效导入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时,先了解学生已经学过哪些口算的知识与技巧:一是到图书馆翻看了以前的教材,二是课前与学生进行了交谈。
这样就自然掌握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乘法(或口算)解决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例如,
8÷4=2,80÷4=20的产生。
三、信息引导,有效提升
数学概念应该说是比较抽象的,该如何在学生头脑中建构出新概念,这需要教师做好信息铺垫,通过优化发现规律,找出共同点,建构提升出新概念。
例如,五年级数学“容积、容积单位”一课,教材内容开始就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看到教材内容,多数教师就是直接灌输给学生这个概念,或者是教师演示杯子里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很牵强地给学生容积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容积?容积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学生基本不清楚。
这样的教学也偏离了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要求。
其实,我们可以设计几个生产生活中的信息来引导,构建概念的梯子,铺就概念形成的通道,容积的概念自然就形成了。
如(1)清末建于后郊沟的水池,容水量1200立方米。
1952年兴建的后村头水池,容水量4800立方米。
(2)矿井建立的永久防尘水池容水量不得小于200立方米。
(3)消防水池容水量400立方米,宽约10m,高2m,长20m,水池墙为钢筋混泥土,里外都要做防水。
(4)广西河池市最大的人畜饮水水柜工程,9月3日在贫困县都安县隆林村隆埃屯落成,400多人的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蓄水池容水量达5156立方米,建在一个有小股山泉涌出的石山内,当地人称之为“老水井”等。
从以上几个信息中自然得到(水池、箱子、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
的体积,就是容积。
容积的单位一般为体积单位,液体单位一般用“升”和“毫升”做单位。
四、适度引导,有效探究
数学课堂上,教师的适度引导至关重要,引导过度,限制学生思维;引导不足,学生无从下手。
在适度引导的同时,给学生的探索留有适当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主发现的机会,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的良方。
五、训练引导,有效运用
利用好教材中的“做一做”训练和课后练习,适当设计拔高训练,将学生学习的新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明确学数学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需要,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六、梳理引导,形成技能
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梳理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学生自然形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的概念。
每一个为人师者,都应该“效”字当头。
如果我们在通览教材的时候,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在课堂教学当中的时候,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引导,每一道习题,都从有效教学的实处出发,那么,数学课堂,将会生成更多美丽,绽放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