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2017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小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2017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2017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可打印.doc
《综合素质》(小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知识】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关键字】知识《综合素质》(小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2017年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标准,对考生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7年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
一、考试大纲概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以确保教师在小学教育岗位上具备必要的素质和能力。
考试大纲从知识领域、能力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考生应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备考。
二、知识领域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知识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知识等。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领域,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具体的知识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理论、教育评价等,心理学的发展理论、认知心理学、儿童心理等,以及各学科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三、能力要求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在这四个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
1.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考生需要具备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并进行适当的教学评价。
2.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考生需要掌握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工作。
这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等。
3. 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考生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教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4. 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考生需要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情况,并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这包括运用电子教育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海南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考试题
海南省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D: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__为重点的教育。
A.实践能力B.健康的体魄C.高尚的道德D.创新精神3、以下人物及其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B:拉瓦锡揭示了物质燃烧的本质C:亚当·斯密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D: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4、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ll~l5岁属于()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部分教师平时与学生缺乏交流沟通,不愿花力气研究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是()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6、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哪一个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7、人感染甲型HINI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A: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B: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C: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D: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8、关于遗忘的解释有各种理论研究,其中动机性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A:阿特金森B:弗洛伊德C:艾宾浩斯D:桑代克9、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____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B:领导批评C:家长意见D:社会舆论10、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方针D:教育策略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卫生部门应当对儿童实行()制度,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与《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为了衡量学生在教育领域的掌握程度,各级教育机构纷纷实施《教育知识与能力》与《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本文将以大纲为基础,分析这两项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并探讨其对学生的意义。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旨在考核学生对教育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该大纲分为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个部分。
具体要求如下:1. 理论基础- 理解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各个教育学派的理论和代表性著作;- 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 实践应用- 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掌握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 具备良好的教学沟通能力和教育引导能力;- 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
这对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思维能力。
二、《综合素质》考试大纲《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旨在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该大纲的内容要求如下:1. 思维能力-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进行综合思考和跨学科学习。
2. 实践能力- 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3. 人际交往能力- 具备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能够合作和协调团队;- 具备领导和管理能力。
4. 创新能力- 具备发现问题和提出创新思路的能力;- 能够设计并实施创新项目;- 具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的制定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帮助学校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问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次考试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品德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展。
二、考试内容1. 语文:阅读理解、写作、诗词赏析、语法基础等。
2. 数学:基本算术运算、几何形状、简单方程等。
3. 英语:单词拼写、语法基础、听力理解、口语表达等。
4. 科学:自然界的规律、简单实验、科学知识应用等。
5. 体育:常见球类运动、协作与交流、体育健身知识等。
6. 艺术: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形式。
7. 品德: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感等。
三、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用笔试形式,部分学科可能结合实际情况添加口试或实验环节。
考生需要按时参加考试,准备好所需的文具和计算工具。
四、考试要求1. 准备充分,提前复习,熟悉考试大纲和题型要求。
2. 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指导和管理。
3. 正确认识考试,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不骄傲不懈怠。
4. 合理规划考试时间,注意解题速度与质量的兼顾。
5. 注意答题规范,清晰书写,正确涂卡,勿涂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是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评价,旨在考察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学评价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素养。
通过该考试,能够为小学教师的聘用、晋级和培训提供重要参考。
二、考试内容本次考试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学科教育学。
2. 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学生学习评价等。
3.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4. 创新思维与教育改革: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教育政策等。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教育基础了解我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熟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
掌握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等相关知识。
2、学生指导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的方法。
3、班级管理熟悉班级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
掌握班级建设、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4、学科知识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学科体系。
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具备相应的学科教学能力。
5、教学设计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能够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6、教学实施具备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原则,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
7、教学评价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能够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1、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教育的起源、古代教育的特点、近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著作。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人的发展:掌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沿革,熟悉当前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动态。
小学教育的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等特点。
3、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掌握选题、查阅文献、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环节的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熟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二)学生指导1、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了解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包括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展。
2017年黑龙江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2017年黑龙江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2017年黑龙江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2017年黑龙江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完整word版)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小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基本能力1.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4.写作能力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试卷结构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1)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马上制止,让小明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2)“五岳”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属于...“五岳”的一项是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衡山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3)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
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
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3.写作题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800字。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三)班级管理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7.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学科知识1.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
4.能够针对小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小学有关学科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五)教学设计1.了解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
2.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
4.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5.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
6.掌握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
7.能够依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六)教学实施1.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2.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
3.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
4.了解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5.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评价1.了解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
2.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能够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恰当评价。
三、试卷结构(注:可根据当前小学教师培养和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具体情况,在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分别设置语文、数学等科目的选考内容,考生可任意选择一个科目作答)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2)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A.直接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温故导入2.简答题(1)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3.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适时处理突发事件。
只要学生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
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