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重难点知识汇总 中外小说阅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小说阅读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小说的命题形式和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作用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另外,还有揭示小说标题意义、探究主题多重性等命题形式。

考查内容主要有: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式、理解分析作品中句子的含意及作用,分析表达技巧中对比、衬托、铺垫、以小见大等的具体作用,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

二、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知识讲解(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文学类文本中的重要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二)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因此高考题在考查人物形象时,主要在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方面设题。

(1)人物描写的手法①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等。

②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刻画,借助于对其他人物或媒介物,如人所处的环境、场面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这种手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2)人物描写的作用①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肖像描写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②语言描写--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及对语气的描写。

语言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代表性的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③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小说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对于小说的理解和分析对于考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将整理出高考语文复习中与小说阅读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散文性文学体裁,以叙事为主要手法,通过塑造人物、刻画情节、描写环境,展现现实生活或者想象世界。

小说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 真实性: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要通过真实性塑造人物和情节,使读者产生共鸣。

2. 叙事性:小说主要以叙事的方式呈现,要注重情节的铺陈和推进。

3. 线索性:小说需要通过线索的展开,形成完整的故事结构。

4. 视角多元:小说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展现故事,增加故事的层次和广度。

5. 语言灵活:小说对语言表达的要求较高,要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和环境。

二、小说的分类1. 长篇小说:篇幅较长,情节复杂,具有较强的叙事和描写性。

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2. 中篇小说:篇幅介于长篇和短篇之间,情节相对简单,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特点。

如《骆驼祥子》、《茶馆》等。

3. 短篇小说:篇幅较短,情节简洁紧凑,往往通过短暂的叙述展现故事的精华。

如《春蚕》、《草地》等。

4. 通俗小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故事,语言简洁明了,受到大众欢迎。

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系列。

5. 现代主义小说:追求形式和内涵的创新,通常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如《呐喊》、《红与黑》等。

三、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1. 整体阅读法: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题、结构和风格,读懂小说的整体脉络和基本内涵。

2. 人物分析法: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形象和行动,揭示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3. 情节分析法:重点关注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分析情节的起承转合和情节的作用,理解小说的发展脉络。

4. 描写分析法:深入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揭示描写的目的和效果,理解小说的情感表达。

四、常见的小说名家及作品1. 中国古代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推荐下载】最新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知识点总结

【推荐下载】最新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知识点总结

[键入文字]
最新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知识点总结
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比较杂,现在为大家整理了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知识点,请参考。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

 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㈡《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㈢《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

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

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
1。

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11 小说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11 小说类文本阅读

专题11 小说类文本阅读1.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

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1)整体与局部的鉴赏。

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形象作整体分析和概括。

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对话、一个动作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

(2)直接与间接的鉴赏。

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

所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事物,或借助对情节的分析或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2.情节类的题目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几乎每年必考,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情节内在关系和特定情节的作用。

(3)评价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理性等。

3.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方面。

小说在考查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如下:(1)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题选材的切入口较小,一般针对一段集中描写环境的文字进行考查而设题,有的则是针对全文零散的环境描写文字作综合性考查。

(3)环境描写题题型具有综合性,它往往将描写手法和作用,或者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综合考查,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分析情节安排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

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为新颖、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

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情节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1.概括故事情节高考常见设问方式: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梳理小说的脉络。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概述故事情节一般要求用简明的话语概括故事,或描述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个方面;(2)对事件的概述,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来组织答案;(3)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4)注意题干要求,做到前后统一。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重要题型例举及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重要题型例举及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重要题型例举及知识清单题型一:情节概括题题例:请梳理出小说的行文思路。

(6分)(《昏厥羊》)答案 开端:交代老马喜欢吃蒜,老伴临走前嘱咐“水表好像有点儿不准”。

发展:正在偷剥私藏的大蒜时有人按门铃,虚惊后匆忙把工资放在餐桌上。

再发展:自称小区水工的陌生人按门铃,老马让他看水表并训斥他,陌生人吓晕。

高潮:老马去客厅打电话想救人,回来发现陌生人已逃离并偷走了自己的工资。

结局:老马心里难受,觉得自己就是晕厥羊。

题型二:情节作用题赏析情节作用解题思路:①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②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等;③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④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⑤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题例一: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8分)(《马兰花》)参考答案 (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 (2分)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2分)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高中语文超重点知识技巧——小说篇

高中语文超重点知识技巧——小说篇

高中语文超重点知识技巧——小说篇叙述角度、人称、手法1. 叙述角度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如莫泊桑的《项链》。

有限视角: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更真实自然亲切。

一篇小说可以通篇都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也可能有视角的转换。

如鲁迅的《祝福》。

2.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真实生动之感。

(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第二人称,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感情交流或突出……的情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不受叙述人所闻和感觉的限制,更灵活、自由、广泛地表现生活。

因而也称为“万能人称”。

3. 意识流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

意识流叙述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

如《墙上的斑点》。

4. 冰山理论海明威认为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读者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补充。

“冰山理论”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本的简洁,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动声色,即“静”。

如《桥边的老人》5、表现主旨:以小见大。

如《桥边的老人》作用分析1、小说、散文情节作用题①情节结构上:中间:承上启下、推动、与上下文构成(悬念、伏笔、铺垫)插叙:对(上文)……情节进行照应、解释、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②环境上:……③人物形象上:……④主旨上:……⑤读者的角度:……⏹开头作用:(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埋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2)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3)设疑法(悬念法、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思考,激起阅读兴趣;揭示小说的主题(4)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奠定情感基调。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读懂小说读懂小说,得弄清楚小说基本知识。

当然小说依然由内容、主题、语言、结构四要素组成。

在阅读和答题时都要有四要素的意识,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

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一).典型小说典型小说一般指传统小说一类的小说,在典型环境中通过典型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一般强化和突出人物、情节。

内容:包括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情节: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一般分为“开端——发展(复杂的还有再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表现手段。

人物:人物是最核心的要素,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任务和次要人物。

次要人物一般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当然也可以成为线索。

人物可以分为静态人物和动态人物。

人物形象由身份地位、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共同构成,以内在特点为主。

外在包括衣着、肖像、年龄、身份等等,这一般和内在紧密相连。

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推进的时空。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小说的时代(社会)背景,一般通过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或事物来展现或者暗示,可以直接揭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

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

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

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和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

(一般来说在选择题中呈现)主题表现的途径:情节:情节展示人物活动和社会生活,它直接揭示社会本质。

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是主题。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也能直接揭示主题。

语言:这里指作品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主要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在于陈述情节,描写在于情节的细节、人物和环境。

考题中一般就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进行考查,如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某一处细节描写是如何塑造人物的……结构:小说情节各部分的安排,内容之间的关系……包括线索、思路和结构手法和结构形式等。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小说是人类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

下面是小说阅读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1.小说是以故事为核心的虚构性文学作品,是通过叙述来再现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以达到审美和思想表达的目的。

2.小说的特点包括:虚构性(有一定程度的创作性)、叙述性(通过叙述来表达情节和人物形象)、故事性(以故事为基础构建情节)。

二、小说的分类1.根据题材:如历史小说、社会小说、军事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

2.根据内容:如言情小说、悬疑小说、恐怖小说、冒险小说等。

3.根据形式:如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

三、小说的结构1.故事的起承转合结构:包括故事的开始(起)、故事的发展(承)、故事的转折(转)、故事的高潮(合)和故事的结局(结)。

2.小说的时空结构:包括故事的时间(如叙事的时间顺序、回溯和闪回等)和故事的空间(如叙事的地点设置和空间描写等)。

四、小说的人物塑造1.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主要人物通常是故事的核心和推动力,次要人物则是主要人物的衬托和补充。

2.人物的形象塑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

3.人物的发展变化:通过叙述人物的成长、转变、冲突和反思等来展现人物的发展变化。

五、小说的主题和意义1.主题是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思想倾向。

通过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语言表达来把握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意义是通过主题所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和启示。

通过思考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对社会、人生、价值观等问题进行思考。

六、小说的语言特点1.小说的语言特点包括虚构性(以故事作为基础)、叙述性(通过叙述来展现情节)、形象性(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直观性(通过描写来呈现场景)。

2.小说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对比、象征、暗示等。

重难点04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方法(二)-备考2023(解析版)

重难点04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方法(二)-备考2023(解析版)

重难点0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把握整体阅读方法(二)小说情节、环境、人物及主题的关系小说常见主题小说阅读步骤——读文“4步法”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通过情节的发展以及情节发展过程中对人物的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这一步中不要忽视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直接评价语。

第三步:抓住时空,初识环境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里。

从时间上看,人物生活在什么时代里;从空间上看,人物生活在哪个特定区域内(如南方或北方,城市或农村等)。

抓住了人物生活的时空特点,就初步认识了小说中的环境特点及作用。

当然,在这一步中如能注意到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能快速概括其特点及作用,那就更好了。

第四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把握住小说的主题是读懂小说、整体把握的具体体现,但小说的主题表达不像论述类文本那样直白,也不似散文用抒情议论来表达,它往往通过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让读者借助情节、环境等感悟出来。

这就是阅读小说“入”和“出”的过程,是“悟”的过程,要在综合归纳上下功夫,除了要联系小说的三要素看主题外,还可联系小说的标题、题材、含有意蕴的段落和语句,这样多方联系综合,才能准确概括出小说的主题。

1、试题位置:小说,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自2010年国家考试中心将命题卷称为“新课标全国卷”以来,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聚焦在小说阅读上,小说阅读成为了高考测试中的必考内容,目的就是要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点(共八方面)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点(共八方面)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必备知识点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比较典型的小说就是《牲畜林》。

高二语文难点知识总结

高二语文难点知识总结

高二语文难点知识总结高二语文难点知识总结高二语文难点知识总结一、第一单元教学难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重点:1.认识沙皇政府忠实卫道者们的反动腐朽的本质。

2.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1.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

2.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

《边城》教学重点理解翠翠这个人物是“爱”与“美”的化身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说以《边城》为题的含义,对作者所要表现的“人性之美”的体会。

第二单元重难点《归去来兮辞》1、背诵全篇。

2、积累文言知识。

3、理解陶渊明的归隐情怀。

《滕王阁序》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2.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3.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逍遥游》重难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陈情表》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第三单元各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咬文嚼字》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说“木叶”》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谈中国诗》教学重点: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第四单元各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3)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4)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重点难点(1)本文的论证方法(2)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宇宙的未来》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2)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3)这篇讲演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扩展阅读:请老师帮我总结一下高二语文重难点4543935请老师帮我总结一下高二语文重难点,谢谢!答:同学,你好!如下是高二上学期的重点知识内容,供你参考:1.卫风氓乘彼垣,以望复关。

高考小说知识点汇总

高考小说知识点汇总

高考小说知识点汇总小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和应对高考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高考小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介绍。

一、小说的定义与特点1.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故事为基础,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事件发生的过程来展现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

2. 小说的特点:真实性、艺术性、浪漫性和传达感情的能力是小说的主要特点。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内容、题材和创作手法的不同,小说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内容分类:社会小说、心理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

2. 题材分类:爱情小说、冒险小说、青春小说、悬疑小说等。

3. 创作手法分类:神话传说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

三、经典小说作品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

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一部揭示人性善恶、宣扬佛教思想的作品。

3.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宋江等英雄好汉的抗金故事,是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黑暗面的作品。

4.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塑造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物形象,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四、小说的写作技巧1. 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谈举止等,使读者对人物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 情节的设置:合理的情节设置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加阅读的悬疑性和吸引力。

3. 描写的运用:通过详细的描写场景、人物、心理活动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4. 对话的运用: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五、高考小说阅读与分析在高考中,小说阅读与分析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应对小说阅读和分析题的技巧:1. 熟悉常见的小说题材和流派,对于不同类型的小说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高中语文文学类阅读知识总结(小说阅读)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文学类阅读知识总结(小说阅读)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文学类阅读知识总结——小说阅读知识点1现代小说常识·基本知识小说以叙述为主,是具休表现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意识流动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1.小说三要素和高考四考点·小说三要素:要素1—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表现作品的主题,从而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要素2—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3—情节:小说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高考四考点:考点1—人物:概括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赏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考点2—环境:环境描写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的特点考点3—情节:概括小说情节;分析情节作用考点4—主旨:概括作品主旨;探究作品意蕴;探讨作者写作意图2.人物刻画的常见手法(1)肖像描写——凸显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显示人物性格特征。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5)细节描写——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

3.小说的情节组成(1)序幕:在小说中,序幕又称“破题”“交代”“引子”等,用于小说情节中矛盾冲突展开之前作者对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社会背景、主要人物及其关系的交代和说明。

(2)开端:开端是小说情节的第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又称“发端”“开场”或“起因”。

(3)发展:在小说创作中,情节开端之后矛盾的多方面展开也称之为“发展”。

(4)高潮:小说情节中矛盾发展的顶点(5)结局:作品中情节的最后部分。

(6)尾声:作品的最后一部分,交代结局。

一般和序幕相呼应,是小说基本情节的延伸和余波。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及教考衔接整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点及教考衔接整理

《祝福》
小说标题的作用和主题的关系
1、作品的情节和小说主题是否符合你的想象?
时代环境与
人物关系
2、小说阅读要关注人物形象,注意从性格和心理特点角度感
受和分析祥林嫂这一形象,思考造成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
人物形象分析
3、关注小说中的次要形象,并对次要形象进行分析,注意次
要形象在小说中“环境”构成中起到的作用。小说叙述者
情节与人物关系
人物形象与社会环境的关联
2、把握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分析其成因,体会这一形象的批判
意义。注意从情节、结构等方面欣赏这篇小说“讲故事”的艺术,
体会契诃夫小说幽默讽刺的风格。
小说的风格特点
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促织》《变形计》
主题与风 格
1、阅读这两篇作品,要注意主要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
4、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写小小说。
单元研习任务
1、本单元的小说人物,都是世界文化画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
有些甚至成为某一类人物的象征,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分析
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人物形象及人物作用(表现普遍人性、表现时代特征、)
2、这些作品表现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特点。结合具体
单元学习技巧补充——语言的锤炼 1、锤炼语言,要推敲词语。 2、锤炼语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 式,表达效果各不相同。 3、锤炼语言,要巧用修辞。 4、锤炼语言,还应该让语言既有情趣,又有理趣。
《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 单元提示 1、了解中国革命伟大进程,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 的精神内涵。 2、学习本单元,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点总结一、情节手法情节手法包括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叙述手法包括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叙述方式(倒叙、顺序、插叙、补叙、平叙);结构手法包括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线索。

例题1:(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侧重叙述手法)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例题2:《怀念战队》:小说在情节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①场景的设置。

挑选了“CS战队火拼”“军营射击”“两退网吧”“无声流泪”等几个典型场景,就把“他”前后的态度和成长的历程表述得清晰、感人。

②对比手法。

将网络游戏与现实军营两种人生相互映照,体现人生的不同境界,突出主题。

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更直白更真实,便于展开文章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矫情造作。

二、人物手法塑造人物的手法,分为直接(正面)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直接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等;间接描写有环境衬托、人物衬托、物象衬托。

例题:(2019全国卷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外貌描写(肖像),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语言描写,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三、环境手法环境手法分为描写技巧和描写角度:描写技巧有白描和工笔、以动衬静、虚实、点面、修辞等;描写角度有绘形绘声绘色、移步换景、远近高低等。

例题:三维设计《除夕雪》第一段是如何描绘除夕雪景的?请简要分析。

1. 比喻,将白雪覆盖的山比喻成刚出笼的白面馒头;2.以动衬静,用“咔擦”一声,枝桠的断裂声和雪沫扑簌簌的落地声衬托除夕夜的静寂;3.绘形绘声绘色,白雪覆盖的山写出了雪的颜色,雪沫扑簌簌的写出了雪的形状和声音。

小说专题——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必备知识

小说专题——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必备知识

小说必备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一、人物1·常见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2·赏析小说人物形象注意事项(1)重视人物的身份特征。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特征包括人物的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形成。

在分析回答某一人物的形象时,须结合全文,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身份特征,进而可准确判断出该人物的行为依据。

(2)揣摩人物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包括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尤其语言、行动的细节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3)分析人物的交互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

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表现各自性格的有效途径。

所以理清人物之间的行为关系,分析他们的交互评价、情感态度等,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

(4)注意区别“性格特点”与“形象特点”。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而“形象特点”除“性格特点”外,还应把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考虑进去。

3·分析次要人物作用“五考虑”(1)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2)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又是怎样衬托的。

(3)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4)从“主题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5)从“‘我’的作用”考虑: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因为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的作用。

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点

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点

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出自《庄子·外物》,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1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人物塑造方面: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

4、情节结构方面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

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5、环境描写方面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

6、主题内容方面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7、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2读懂小说1.读标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作用: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⑥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读人物(写了那些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的方法(常设题目考查,应留意):①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②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③与情节联系密切,④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⑤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重难点知识汇总 第一讲 中外小说阅读重难点讲解第一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基础梳理1.字音①赍发(j ī) ②彤云(t ón ɡ) ③庇祐(b ì) ④仓廒(áo) ⑤迤逦(l ǐ) ⑥央浼(m ěi) ⑦剜肉(w ān) ⑧少顷(q ǐn ɡ) ⑨昭然(zh āo)①模⎩⎪⎨⎪⎧模样m ú模型m ó ②干⎩⎪⎨⎪⎧干事ɡàn 干涸ɡān③供⎩⎪⎨⎪⎧供销ɡōn ɡ供奉ɡòn ɡ④累⎩⎪⎨⎪⎧连累l ěi 果实累累l éi劳累l èi2.辨形组词①⎩⎪⎨⎪⎧陪陪伴赔赔偿 ②⎩⎪⎨⎪⎧眷眷恋券证券 ③⎩⎪⎨⎪⎧暇空暇瑕瑕疵④⎩⎪⎨⎪⎧ 嗽咳 嗽漱漱口 ⑤⎩⎪⎨⎪⎧诂训诂沽沽酒 ⑥⎩⎪⎨⎪⎧ 撼震撼憾遗憾⑦⎩⎪⎨⎪⎧掇拾掇辍辍学⑧⎩⎪⎨⎪⎧玷玷污拈拈轻怕重⑨⎩⎪⎨⎪⎧呐呐喊讷木讷3.词语释义(1)迤逦:缓慢前行。

(2)干碍:关涉,妨害。

(3)交割:办交接手续。

(4)庇祐:保佑。

(5)央浼:恳求,请托。

(6)不尴尬:鬼鬼祟祟,不正派。

也作“尴尬”或者“不尴不尬”。

(7)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满足。

(8)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和无礼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4.近义词辨析(1)玷辱·玷污玷辱:使蒙受耻辱。

玷污:弄脏,使有污点,比喻辱没。

例句:身为党的领导干部,他的这种做法,不仅玷污了他自己的人格,而且也玷辱了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他辜负了党和人民对他的期望,成了历史的罪人。

(2)尴尬·难堪尴尬:a.处境困难,不好处理;b.(神色、神态)不自然。

难堪:a.难以忍受,b.难为情。

例句:①环境保护深入人心,不使用塑料袋没有人反对。

问题在于没有另外的替代产品,使普通百姓既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又陷入“塑料袋想用不能用,如果不用却不知道用什么”的尴尬境地。

(3)庇祐·庇护庇祐:保佑,用于神灵对人。

庇护:袒护,保护,用于人对人,多含贬义。

例句:①这二十个人衣着简单,梦想着在上帝的庇祐下过上乌托邦式的生活。

(二)课文文本解析1.整体感知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

通读全文,概述本文的情节,并指出本文情节安排上的特点。

答案:课文开始写林冲遇到李小二,既为原文发展埋下伏笔,又显示了林冲扶危济困的精神和忍气吞声、不思反抗的软弱性格。

次写陆虞候酒店设计,写得若隐若现,却使读者有山雨欲来之感。

接着写林冲得信,又惊又怒,情节渐趋紧张。

再写林冲找不到仇敌,苟且偷安的故态复萌,情节又趋平缓。

火烧草料场,门后听真情,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生活现实终于迫使林冲显露英雄本色、奋起反抗。

整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有疏有密,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渐趋丰满。

②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转变是怎样完成的?答案:林冲来到沧州,一直抱着安度刑期、回家团聚的想法。

即使他知道陆谦来沧州加害于他,却仍心存幻想,求“神明庇祐”。

直到草料场燃起大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百般迫害自己的真相,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绝不会给他一条生路。

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激起了他抗争的斗志,于是他毅然杀死了仇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2.深层探究①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表现林冲的正义感、侠义精神。

(2)明明是蒙冤受辱,却说成是自己怒触别人,称自己是“罪囚”,称仇人是“高太尉”,说起这些并不气愤,用平平淡淡、无可奈何的口气,表现了林冲委曲求全、不思反抗的软弱性格。

②林冲的形象在梁山好汉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其性格特征。

答案:“风雪”。

试问,作者是怎样描写“风雪”的?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何作用和意义?答案: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意义:这一回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且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

④本文的细节描写也历来为人赞叹,试举例说明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各有什么作用?答案: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并非林冲疏忽所致,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者在文中还精心写了“火”,写火有什么作用呢?答案 作者所描写的“火”,作用有三:一是衬托“风雪”之大,“火”越是不断地出现,我们越是能感受到风的刺骨,雪的猛烈;二是表现人物性格;三是推动情节的发展。

通过火,作者不断地设疑解疑,使情节不断向高潮发展,冲天的大火燃烧之时,也正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到来之时。

第二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基础梳理 1.字音①契诃夫(h ē) ②削铅笔(xi āo) ③战战兢兢(j īn ɡ) ④胆怯(qi è) ⑤吃荤(h ūn) ⑥撮合(cu ō) ⑦讥诮(qi ào) ⑧怂恿(s ǒn ɡ) ⑨搓手(cu ō)①壳⎩⎪⎨⎪⎧地壳qi ào 贝壳k é ②尽⎩⎪⎨⎪⎧尽管j ǐn 尽力j ìn③兴⎩⎪⎨⎪⎧高兴x ìn ɡ兴奋x īn ɡ④丧⎩⎪⎨⎪⎧ 丧事s ān ɡ丧失s àn ɡ⑤恶⎩⎪⎨⎪⎧厌恶w ù恶心ě恶劣è⑥吓⎩⎪⎨⎪⎧ 恐吓h è吓唬xi à2.辨形组词(1)⎩⎪⎨⎪⎧粹纯粹淬淬火(2)⎩⎪⎨⎪⎧ 荤荤菜浑浑身 (3)⎩⎪⎨⎪⎧哆哆嗦侈奢侈(4)⎩⎪⎨⎪⎧僻性情孤僻癖癖好(5)⎩⎪⎨⎪⎧柯枝柯轲荆轲3.词语释义(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2)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3)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4)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5)不敢越雷池一步:指不敢逾越一定的范围。

4.近义词辨析(1)辖制·挟制辖制:管束。

挟制:依仗势力或抓住别人的弱点,强制使其服从。

例句:①最新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4%的巴勒斯坦人拒绝以方以任何形式控制圣殿山;82%的巴勒斯坦人拒绝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由以方辖制。

(2)不止·不只不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不但,不仅。

例句:①那位画家一定画了不止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一份。

(3)回报·汇报回报:多指报答,酬报。

汇报:指综合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

例句:在他的汇报材料中,他反复提到要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社会和人民。

(二)课文文本解析1.文章情节结构错误!2.别里科夫都有哪些类型的套子?具体的内容是什么?答案:3、深层探究①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

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一切陈规旧习。

他是沙皇统治的产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别里科夫的典型性格,并分析这种性格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案:②全城的人又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答案: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

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

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

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

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的。

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③柯瓦连科姐弟俩在文中有何作用,是怎样的人物?答案:柯瓦连科和华连卡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是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的人,是敢于和“套中人”斗争的人,是进步力量的代表。

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不但鲜明地展示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水火不相容和他们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别里科夫“套中人”思想的虚伪、腐朽和反动,表达了作者鞭挞丑恶的旧事物,支持生活中的积极进步力量的立场。

华连卡的笑声一方面是正常人对“套中人”越出常规出洋相的嘲弄,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追求自由生活的进步力量对窒息生命的反动势力的斗争的胜利。

④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但为什么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答案:“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

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

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腐朽的反动统治。

第三课 《边城》 (一)基础梳理 1.字音①老鹳河(ɡu àn) ②蘸酒(zh àn) ③茶峒(d òn ɡ) ④睨(n ì) ⑤傩送(nu ó) ⑥歇憩(q ì) ⑦蚱蜢(zh à m ěn ɡ) ⑧氽(t ǔn) ⑨岨(j ū) ⑩悖时(b èi) ⑪棕榈(l ǘ) ⑫喧阗(ti án)①溜⎩⎪⎨⎪⎧ 溜边li ū水溜li ù②帖⎩⎪⎨⎪⎧服帖ti ē请帖ti ě碑帖ti è③翘⎩⎪⎨⎪⎧翘首以待qi áo翘尾巴qi ào④委⎩⎪⎨⎪⎧ 委曲w ěi 委蛇w ēi⑤扛⎩⎪⎨⎪⎧扛枪k án ɡ力能扛鼎ɡān ɡ⑥解⎩⎪⎨⎪⎧解决ji ě姓解Xi è押解ji è2.辨形组词(1)⎩⎪⎨⎪⎧缆缆绳揽揽活(2)⎩⎪⎨⎪⎧壤接壤攘攘臂(3)⎩⎪⎨⎪⎧绊绊倒拌拌嘴(4)⎩⎪⎨⎪⎧泻倾泻泄泄气(5)⎩⎪⎨⎪⎧掂掂量惦惦记(6)⎩⎪⎨⎪⎧涎涎皮赖脸蜒蜿蜒曲折3.词语释义(1)俨然:①形容庄严,②形容齐整,③形容很像。

(2)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3)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饰被别人嘲笑的事情。

(4)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5)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6)礼轻仁义重:礼物虽然轻微,但其中的情义却很沉重。

4.近义词辨析 (1)剧烈·激烈剧烈:猛烈,着重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还常形容药性、疼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