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大学前心理学网络作业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20春答案48654】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20春答案48654】](https://img.taocdn.com/s3/m/990481620242a8956bece4c0.png)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红字部分为答案!
单选题
1.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
A.对比现象
B.嗅觉适应
C.味觉适应
D.肤觉适应
2.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6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不同儿童之间()。
A.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
B.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
C.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同
D.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3.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A.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
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不能客观地理解事物
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4.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
A.搜索式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探究策略
D.脑图策略
5.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6.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
A.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B.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
C.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7.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A.活泼好动
B.独立性强
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
8.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DOC)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222c9c25022aaea998f0fb5.png)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得分:601. 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中,哪种图形最容易?()A. 圆B. 长方形C. 正方形D. 五边形满分:2 分得分:22. 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
说明她的想象是()。
A. 仍以无意想象为主B. 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C. 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D. 力求符合客观逻辑满分:2 分得分:03.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 独立性的B. 个别方面的C. 多方面的D. 依从性的满分:2 分得分:2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
A. 婴儿期B. 幼儿前期C. 幼儿期D. 小学生初期满分:2 分得分:25. 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A. 视觉B. 听觉C. 嗅觉D. 触觉满分:2 分得分:26.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过程是:A. 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B.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C.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D. 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满分:2 分得分:27.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 掌握了代名词“我”B. 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C. 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D. 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满分:2 分得分:28. ()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A. 发展心理学B. 普通心理学C. 学前教育学D. 儿童解剖生理学满分:2 分得分:29. 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B. 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C. 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D. 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满分:2 分得分:210.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9b91a15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7.png)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婴儿在辨别形状的基础上,较多喜欢哪些形状?()A、条纹B、环形C、非同心圆D、人脸2.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A.游戏B.模仿C.逻辑推理D.阅读识字3.()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4.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适合现象D.对应现象5.回避失败的倾向(TF)是回避失败的动机(MF)、失败的可能性(PF)和失败诱因值(IF)的函数。
()A.正确B.错误6.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头算术,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A、从简单到复杂B、从零乱到成体系C、从被动到主动D、从具体到抽象7.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A、错误B、正确8.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记忆B、注意C、动作D、口头言语9.空间知觉包括()。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方位知觉D、距离知觉10.学业不良生与学业成就中等生的研究内容有()、()、()、()。
A.学业不良生的界定与成因B.学业不良的心理特征C.学业不良的诊断与辅导D.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辅导11.启发式策略是指:把规则指明的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步骤全部列出,逐个地尝试所有可能步骤,以求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
()A、错误B、正确12.注意的()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13.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
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问题言语D、交际言语1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5.复述策略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组织的策略。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4af70f7ec4afe04a1df79.png)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1.()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
A.普通心理学
B.学前教育学
C.发展心理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答案:B
2.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记忆
B.注意
C.口头言语
D.动作
答案:D
3.儿童最初的感觉是()。
A.逐渐形成的
B.成人训练下形成的
C.后天学习得来的
D.与生俱来的
答案:D
4.用作品分析法研究儿童是指()。
A.通过分析儿童的外部行为揭示儿童的心理活动
B.通过儿童的谈话内容分析儿童的心理
C.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儿童的心理
D.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
答案:D
5.刚吃过巧克力再吃水果,会觉得水果特别酸,这是()现象。
A.味觉适应
B.嗅觉适应现象
C.对象与背景的关系造成的
D.对比现象
答案:D
6.()又称达尔文反射。
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A.眨眼反射
B.抓握反射
C.怀抱反射
D.吮吸反射
答案:B。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说课讲解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bbf8d7f242336c1fb95e3d.png)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得分:601. 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中,哪种图形最容易?()A. 圆B. 长方形C. 正方形D. 五边形满分:2 分得分:22. 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
说明她的想象是()。
A. 仍以无意想象为主B. 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C. 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D. 力求符合客观逻辑满分:2 分得分:03.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 独立性的B. 个别方面的C. 多方面的D. 依从性的满分:2 分得分:2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
A. 婴儿期B. 幼儿前期C. 幼儿期D. 小学生初期满分:2 分得分:25. 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A. 视觉B. 听觉C. 嗅觉D. 触觉满分:2 分得分:26.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过程是:A. 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B.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C.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D. 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满分:2 分得分:27.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 掌握了代名词“我”B. 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C. 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D. 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满分:2 分得分:28. ()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A. 发展心理学B. 普通心理学C. 学前教育学D. 儿童解剖生理学满分:2 分得分:29. 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B. 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C. 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D. 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满分:2 分得分:210.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c7a3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b.png)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学前心理学?期末测试 A 卷开卷贴条形码区 做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号、 姓名 及所在学习中央写清楚,将条形码准 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答案务必写在做题纸上,否那么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做题纸上,每题2分,共20分〕1、儿童对世界的最初熟悉突出地表现在〔〕A 、感知觉的发生和视听的集中上B 、记忆和思维的发生C 、与成人的交往D 、语言的出现2、认为遗传对心理开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 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二因素论D 、相互作用论3、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 由于〔〕A 、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 、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 、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D 、幼儿常常处于冲动的情绪状态4、将“ 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A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B 、机械记忆可以渗透到意义记忆中C 、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D 、机械记忆的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5、儿童从5岁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答复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 望、不满等姓名:专业:学号: 学习中央:情绪,这说明此时期幼儿已明显出现了〔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自我效能感6、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是属于〔A、无意想象B、梦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7、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的方式是〔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不存在8、以下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皮亚杰认为智慧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其本质就是适应B、同化是主体将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丰富和增强以适应环境C、皮亚杰认为真正对思维开展起作用的是数理逻辑经验,其来源于物体本身D、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决定儿童智慧开展的内部动力9、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有较大影响的是〔〕A、父母的生活方式B、父母的活动方式C、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D、父母的思想态度10、关于“个性〞的理解,下面不正确的观点是〔〕A、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B、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C、人的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D、同一年龄的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二、简做题〔答案务必写在做题纸上,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学前儿童记忆的一般开展趋势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开展的趋势.3,简述学前儿童言语表达水平的开展趋势.三、论述题〔答案务必写在做题纸上,共20分〕试论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展趋势.四、材料分析题(答案务必写在做题纸上,每题15分,共30分)1、幼儿园中常有一些水平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但又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的孩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受同伴的欢送. 请分析其同伴交往的类型,并谈谈你的教育举措.2、佳佳一直盼望爸爸快点从美国回来,由于爸爸容许给她买她最喜欢的巴比娃娃.一天早上,佳佳开心地跟老师说:“老师,爸爸从美国回来了,他买的巴比娃娃可漂亮了!〞下午放学时,妈妈却告诉老师,佳佳的爸爸还没有从美国回来. 如果你是佳佳的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为什么我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C5.A6.D7.A8.C9.C10.C二、简做题1.简述学前儿童记忆的一般开展趋势答:记忆开展的一般趋势为:(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开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升.(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开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开展.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开展的趋势.答:学前儿童理解开展的趋势为:(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开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开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作简单、外表的理解,开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开展到比拟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开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3,简述学前儿童言语表达水平的开展趋势.答:言语表达水平的开展趋势为:(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讲述逻辑性逐渐提升(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三、论述题试论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展趋势.答: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 (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在自我熟悉的过程中,个体是把熟悉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熟悉者,又是被熟悉者.(一)幼儿自我评价开展的趋势1、从依从性的评价开展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个别的方面的评价开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开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那么的理智的评价.(二)幼儿自我体验开展的趋势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开展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开展到独立的体验;(三)幼儿自我限制开展的趋势1、从主要受他人限制开展到自己限制;2、从不会自我限制开展到使用限制策略;3、儿童自我限制的开展受父母限制特征的影响.总的来说,幼儿自我意识的开展,表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熟悉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并且由此逐渐形成自我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等性格特征.四、材料分析题1、幼儿园中常有一些水平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但又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的孩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受同伴的欢送. 请分析其同伴交往的类型,并谈谈你的教育举措.答:这主要与该种类型的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性格特点有关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水平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只是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个方面,在交往过程中,能否收到其他同伴的欢送,关键要看其亲社会的行为的多少,而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那么是其亲社会的行为较少的表现,所以就较难为其他同伴所接纳,出现交友困难,对于这类儿童,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送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升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到达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2、佳佳一直盼望爸爸快点从美国回来,由于爸爸容许给她买她最喜欢的巴比娃娃.一天早上,佳佳开心地跟老师说:老师,爸爸从美国回来了,他买的巴比娃娃可漂亮了!〞下午放学时,妈妈却告诉老师,佳佳的爸爸还没有从美国回来. 如果你是佳佳的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为什么答: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是指幼儿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将自己的想象看作是真实的事;把自己强烈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有的东西;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述说. 这个案例中这是把自己想象、渴望得到的说成已经有的,把假象和现实混淆了.幼儿的这个特点常常被误认为在说谎, 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老师我会加以询问,了解事实的真相,弄清幼儿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而不应不分青红皂白的予以严厉的斥责.老师应当耐心的指导幼儿, 帮助她分清想象与现实.。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8b4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0.png)
(完整word版)学前⼼理学试题及答案福师《学前⼼理学》在线作业⼀单选题1.学前⼉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很喜欢做游戏B. 幼⼉很喜欢提问题C. 幼⼉已能控制⾃⼰的不愉快情绪D. 幼⼉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B2.学前⼉童⼼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B. ⼉童解剖⽣理学的进⼀步发展C. 发展⼉童⼼理学的⼀个组成部分D. 普通⼼理学的基础C3.⼿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与B. ⼝腔与⼿的协调C. ⼿与脚的协调D. 眼⼿协调D4.阿特⾦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B. 追求成功的倾向C. 树⽴⽬标D. 对⽬标的向往B5.⼉童产⽣想象的原材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B. ⽼师语⾔的描述C.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D. 丰富的游戏内容C6.幼⼉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B. ⾏动性C. 具体形象性D. 抽象逻辑性C7.幼⼉指着天空中的某⼀⽚云彩⾼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孩骑⼤马。
”这是属于()。
A. 想象B. 判断C. 直觉D. 下定义A8.矫正⼝吃的重要原则性⽅法是()。
A. 反复练习B. 回避说出某些词C. 放慢说话的速度D. 解除紧张D9.⼉童⼼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的⽣理原**使⼉童⼼理特征有所变化B. 不同的个性特征使⼉童⼼理特征有所变化C.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童⼼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D. ⼉童从掌握知识到⼼理机能都会发⽣变化C10.学前⼉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C. ⾃我调节化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C11.在感知运动阶段,⼉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B. 注意C. 动作D. ⼝头⾔语12.⼉童⼼理发展的()是指⼉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或⾏为⽐较容易、⼉童⼼理某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8e4d739871fe910ef12df845.png)
A. 游戏
B. 活动
C. 劳动
D. 模仿
正确答案: D 满分:2 分 得分:2
6. 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
A. 神经活动参与
B. 口腔与手的协调
C. 手与脚的协调
D. 眼手协调
D. 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 得分:2
20.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
A. 抓握反射
B. 惊跳反射
C. 蜷缩反射
D. 巴宾斯基反射
正确答案: D 满分:2 分 得分:2
正确答案: D 满分:2 分 得分:2
23. ()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A. 发展心理学
B. 普通心理学
C. 学前教育学
D. 儿童解剖生理学
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 得分:2
21. 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 )。
A. 动作和语言
B. 记忆和动作
C. 记忆和语言
D. 语言和情景
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 得分:2
22. ()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A. 发展心理学
B. 普通心理学
C. 学前教育学
D. 儿童解剖生理学
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 得分:2
16.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 总的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
A. 以学生为中心
B. 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
C. 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4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74](https://img.taocdn.com/s3/m/3bc0150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d.png)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的词语记忆能力成为可能。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对事物抽象特征的反应属于( )。
A.多重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原理学习D.解决问题的学习参考答案:B3. 幼儿期的道德感是深刻的,因此他们可以自己进行道德判断。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 ( )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参考答案:AB5. 从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研究发现,其中心理因素主要是生活条件及心理应激,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奥苏伯尔依据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将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分为( )。
A.符号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命题学习参考答案:ABD7. 师幼交往的心理环境应是教师主观强制的单向灌输的心理影响。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 研究发现,婴儿期男孩脑的发展要比女孩快,而3岁后女孩脑的发展则明显加快。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 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包括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 在多数情况下,( )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课堂管理模式。
A.权威型B.人际关系型C.民主型D.放任型参考答案:C11. 婴儿期主要存在( )自我中心化现象。
A.感知运动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B.注意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C.前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D.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参考答案:AC12.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 )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知觉B.感觉C.感受性D.绝对感受性参考答案:B14. 学习心理学主要探讨( )、( )、( )等问题,从而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推荐5篇]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42ff5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4.png)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推荐5篇]第一篇: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一试卷13春总分:100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单选题秋(共 24 道试题,共 48 分。
)1.中班主要依靠()进行思维。
A.逻辑 B.动作 C.行动 D.表象满分:2 分2.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碰到了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动作,属于()。
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D.抓握反射满分:2 分3.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中,哪种图形最容易?()A.圆 B.长方形 C.正方形 D.五边形满分:2 分4.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婴儿室内500多名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不包括()。
A.怕 B.怒 C.爱 D.哭满分:2 分5.()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满分:2 分6.儿童创造想象的特点不包括()。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A.独立性B.非模仿性C.知觉性D.新颖性满分:2 分7.注意的()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A.稳定性 B.选择性 C.集中性 D.指向性满分:2 分8.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
这是新生儿的()。
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 D.抓握反射满分:2 分9.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不包括()。
A.社会化 B.丰富和深刻化 C.自调节化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D.自由化满分:2 分10.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完整版)学前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学前心理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544909aef8941ea66e0547.png)
(完满版)学前心理学试题与答案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 学前少儿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少儿很喜欢做游戏B. 少儿很喜欢提问题C. 少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快乐情绪D. 少儿不快乐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B2. 学前少儿心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 少儿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C. 发展少儿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 一般心理学的基础C3. 手的真切的触觉研究产生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加B. 口腔与手的协调C. 手与脚的协调D. 眼手协调D4.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 和防范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B. 追求成功的倾向C. 成立目标D. 对目标的向往B5. 少儿产生想象的原资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B. 老师语言的描述C. 脑筋中已有的表象D. 丰富的游戏内容C6. 少儿思想的主要特色是()。
A. 直观性B. 行动性C. 详尽形象性D. 抽象逻辑性C7. 少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快乐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少儿骑大马。
”这是属于()。
A. 想象B. 判断C. 直觉D. 下定义A8. 更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 屡次练习B. 回避说出某些词C. 放慢说话的速度D. 清除紧张D9. 少儿心理发展年龄特色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样的生理原** 使少儿心理特色有所变化B. 不同样的个性特色使少儿心理特色有所变化C. 不同样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少儿心理发展的特色有所变化D. 少儿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C10. 学前少儿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B. 引起情绪反响的社会性动** 不断增加C. 自我调治化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C11. 在感知运动阶段,少儿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B. 注意C. 动作D. 口头语言12. 少儿心理发展的()是指少儿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简单、少儿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05c25e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6.png)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学习心理学主要探讨()、()、()等问题,从而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
A、学习的规律B、学习发生的条件C、学习的结果D、影响学习的因素2.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可概括为()。
A、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B、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C、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D、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3.距离知觉是深度知觉的一种。
()A.正确B.错误4.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视力低于成人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的角膜发育不全B.他们的晶状体不能变形C.他们的瞳孔不能变化D.他们的眼球小5.()是常用的积极归因训练方法之一。
A、消除法B、代币制法C、积极思维法D、强化矫正法6.近1岁的婴儿如对他做笑脸,他会笑。
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他会马上哭起来,这是因为()。
A、他已经产生了社会性需要B、他的哭和笑已带有社会意义C、他已能模仿成人的表情D、他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7.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8.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是在()。
A、1岁半左右B、2岁以后C、2岁半左右D、3岁以后9.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不同的生理原因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B、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C、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D、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10.同伴间的交往可以抵消亲子关系中对儿童的某些不利方面。
()A、错误B、正确11.()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亲的声音。
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12.参与性观察的优点是()。
A.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所以会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B.可以得出详细、精确的资料C.能严格控制条件D.能使儿童表现自然13.()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15春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15春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79f19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9.png)
15春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XXX《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36道试题,共72分。
)1.中班主要依靠()进行思维。
A.逻辑B.动作C.行动D.表象正确答案:D2.XXX等将元认知的研究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研究活动前的自我监控、研究活动中的自我监控、()A.研究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B.研究活动后的自我监控C.研究活动完的自我监控D.研究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正确答案:B3.()是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方法。
A.练律B.反应律C.塑造D.同化律正确答案:C4.客体移动时婴儿能够跟踪,甚至客体到了屏幕后面时,他也继续追踪。
这属于XXX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B.第二阶段(1-4月)C.第三阶段(4-6月)D.第四阶段(6-12月)正确答案:B5.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A.对怙恃的依恋情感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C.对自己身材的探究行为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猎奇感正确答案:B6.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
这是新生儿的()。
A.吮吸反射B.眨眼反射C.怀抱反射D.抓握反射正确答案:C7.幼儿学会了5+2=7后,不颠末进一步进修,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A.首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了解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C.不克不及客观地了解事物D.不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正确答案:D8.刚吃过巧克力再吃水果,会觉得水果特别酸,这是()征象。
A.味觉适应B.嗅觉适应征象C.对象与背景的关系造成的D.比较征象正确答案:D9.()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正确答案:D10.儿童情感的发展趋势首要有三个方面;这不包括()。
A.社会化B.丰富和深入化C.自我调节化D.自由化正确答案:D11.学前儿童设想抽芽的表现形式是()。
A.动作和语言B.记忆和动作C.记忆和语言D.语言和情景正确答案:A12.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研究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https://img.taocdn.com/s3/m/d4eb162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8.png)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A、随机通达教学B、认知学艺模式C、锚式教学D、支架式教学2.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3.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
()A.正确B.错误4.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
A、语法规则B、成人的提示C、自己的言语习惯D、不存在的5.婴幼儿出生时就能判断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A.正确B.错误6.注意的(),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
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7.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8.消极词汇是指()。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9.启发式策略是指:把规则指明的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步骤全部列出,逐个地尝试所有可能步骤,以求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
()A、错误B、正确10.()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B。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337de76c66137ef061934.png)
A适应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合现象
D对应现象
【答案】:A
3.婴儿能找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藏起来的客体。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
【选项】: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
B第二阶段(1-4月)
C第五阶段(12-13月)
D第六阶段(15-18月)
【答案】:D第六阶段(B5-B8月)|
4.()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选项】:
A自然实验法
B教育心理实验法
C实验室试验法
D观察法
【答案】:D观察法|
5.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选项】: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答案】:D
6.下面对幼儿的无意想象,认识错误的是()。
【选项】:
A想像有预定目的
B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D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选项】:
A奥苏贝尔
B艾宾浩斯
C华生
D罗杰斯
【答案】:B
9.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
【选项】:
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C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D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答案】:C
10.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
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
【答案】:B
13.儿童创造想象的特点不包括()。
【选项】:
A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大学前心理学网络作业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作业一一、选择题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 C )。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 )。
A.神经活动参与B.口腔与手的协调C.手与脚的协调D.眼手协调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 A )。
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A )。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 D )。
A.动作和语言 B.记忆和动作C.记忆和语言 D.语言和情景6.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C )。
A.感知 B.动作 C.表象 D.语词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1~3岁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B.3~6岁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C.3~6岁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D.3~4岁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的时期8.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D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9.消极词汇是指( A )。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10.关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最恰当的观点是( A )。
A.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B.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C.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D.阻碍儿童去做不良的行为11.儿童情绪的动因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是( B )。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12.儿童运用情境性言语最多的是在( D )。
A.复述故事时B.看图复述故事时C.看图讲述故事时D.不看图而独立讲故事时13.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B )。
A.同情 B.移情 C.分享 D.合作14.关于“个性”的理解,下面不正确的观点是( A )。
A.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B.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C.人的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D.同一年龄的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15.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C )。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二、名词解释1.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性,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3.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
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的差别很小,谈不上创造性。
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4.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等。
三、简答题1.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刺激物本身的新异性、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等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不仅由外界刺激物被动地引起,而且和人的自身状态(兴趣、需要、经验等)有密切关系。
自身状态不同,对同样刺激的注意情况也可能不一样。
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幼儿的理解以直接理解为主,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经验的丰富,理解力不断提高。
(1)从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理解到依靠概念来理解‘(3)从事物表面到复杂深入的理解;(4)从对事物相对固定刻板的理解到有一定相对性的理解。
3.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以客体为中心。
论述题:一、论述题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儿童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
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儿童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
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儿童在看电影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儿童看电影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儿童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1岁以内儿童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
而1-3岁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需要有关的事物。
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要求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如果成人对幼儿不理睬,或者其他幼儿不和他一起玩,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种惩罚手段,使他感到烦恼不安,甚至痛苦。
同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
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
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
近1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儿童园中班开始。
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
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
儿童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二)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情绪日益丰富有两个含义:一是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情绪分化主要发生在两岁之前,但在学前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
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先前不能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引起了儿童的情感体验,如亲爱的情感。
首先是对父母或其他照顾婴儿的成人,然后是对兄弟姐妹和家中其他成员有了这种情感。
进入儿童园以后,先是对老师,然后对小朋友有了亲爱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的。
情绪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例如,被成人抱起来,婴儿和较小的幼儿感到亲切,较大的幼儿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儿童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童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
随着儿童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
直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
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所参加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他们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
婴儿童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
儿童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婴儿期和幼儿初期(3-4岁)的儿童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情绪完全外露,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
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现,这一阶段的儿童,从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到开始产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因此,情绪仍然是明显的外露。
幼儿晚期,能较多地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
学前到学龄期间,儿童情绪的发展成就惊人,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爆发、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尤其在3-12岁之间飞速增长,这时幼儿在交往中掌握了许多情绪技能,并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
幼儿情绪逐渐内隐。
二、材料分析题一名幼儿能正确回答:“这里由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苹果?”,但是却不会回答:“3+3等于几?”一名幼儿往金鱼缸里倒豆浆,一边倒,一边告诉身边的小朋友:“我妈妈说了,多喝豆浆就能长的又快又好。
”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第一:幼儿形成了形象思维(苹果多少),而没有形成抽象思维(数字计算)。
瑞士心理系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
1.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认为人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他们逐渐能够把自己与物体分开,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也就是说,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人或某个物体时,他们还仍然存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