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第4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合集下载

测树学复习全总结

测树学复习全总结

绪论1.测树学是以森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算树木、林分和林木产品的材积(蓄积)、生长量、重量以及收获预估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是林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测树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树木和林分的蓄积量(材积)、材种出材量生长量及其生物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3.测树学的目的:⑴在分析树木形状、林分结构规律及林分特征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树木、林分的数量(材积或蓄积、生物量)、质量(材种出材量)及其生长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⑵研究大面积森林资源、景观资源、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4.测树学的任务:对森林进行数量和质量评价:即为森林调查所要取得的有关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立地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及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为林学各学科提供分析、研究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等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

5. 测树学所使用的单位和符号. 测树学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误差=测算值-真值•从量测和计算角度,误差分为量测误差和计算误差;•从抽样技术角度,可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从误差来源可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过失误差(error of mistake):是由工作者过失引起的。

例如错误使用仪器、读错数字、计算错误等。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一个不变的恒定误差值,并朝一个固定方向偏大或偏小。

•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此种误差的大小和正负符号完全是偶然的。

可看作是随机变数。

•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是指能有效反映某一数量大小的数字。

由于误差的客观存在,测算只能取得近似值,由此产生有效数字问题。

•一个数的有效位数是从左向右自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可能是零的数字为止的位数。

树木材积第1章单株测定树木是由树干(体积占60-70%)、树根(体积占15%左右)和枝叶(体积占15%左右)所构成。

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

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

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范围是什么?论述原本、树木和林分材积的确定并研究生长和收获.测树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一.为森林调查所要取得的有关木材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反展趋势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魏格林业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同时,为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及合理利用等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

测树学中的误差、精确度及准确度误差=测算值—真值。

误差可分为量测误差和计算误差,还可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精确度也叫精密度,是指由于偶然误差二是观测值在其平均值周围的一致性程度。

准确度则表示测算求得的近似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指能有效反映某一数量大小的数字。

一个树的有效为树是从左向右自第一各非零数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可能是零的数字为止的位数。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基本测树因子有哪些?一.树木的直径。

二.树高。

三.树干横断面积。

四.树干材积。

树干直径测定工具常用的有哪些?轮尺、直径卷尺和检径尺。

树高一般用什么测定?它分为哪几种类型?测高器。

分为相似三角形和三角函数两种。

测高器有布鲁莱斯测高器、圆筒测高器和克里斯顿测高器。

用布鲁莱斯测高器一般应注意什么?1.选择的水平距离应尽量接近树高,在这种条件下测高误差比较小。

2.当树高太小(小于5m)时,不宜用布鲁莱斯测高。

3.对于阔叶树应注意确定主干梢头位置,以免测高值偏高或偏低。

树干横断面的形状的定义是什么?假设果树干中心有一纵轴线,成为干轴,与干轴垂直的切面成为树干横断面。

器面积成为断面积,记为g。

树干横断面的形状是指树干横断面的闭合曲线的形状。

干曲线的定义?以干轴作为直角坐标系的x轴,以横断面的半径作为y轴,并取树梢为原点,按适当的比例作图即可得出表示树干纵断面轮廓的对成曲线,它通常称为干曲线。

区分求积的概念?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

【课程大纲】《测树学》

【课程大纲】《测树学》

【课程大纲】《测树学》《测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测树学(英文):Forest Mensuration课程编号:14241017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测树学是论述树木、林分、大面积森林及其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为森林资源调查及其它林学相关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技术和方法,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株木及林分的4大量(材积或蓄积、出材量、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测算,林木及林分各因子的调查测算,林分结构调查,林分密度及林地质量评价,角规测树原理及其应用,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熟练开展森林的外业调查以及内业分析处理工作,理解林业数表编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新技术(3S技术等)、新方法在林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及林学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服务,并进而为林学专业学生适应林业生产、成为合格的林业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理解测树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对林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了解测树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先验知识。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难点:测树学先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一、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二、测树学的目的、任务三、测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其在林业中的地位四、测树学发展简史五、测树学中的误差、精确度及准确度六、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七、本书调查因子使用的计量单位及符号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常见树木树高、直径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伐倒木及立木材积的常规测定方法;理解树干干形及其研究方法,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测树新仪器、新方法,立木材积测定的其它方法。

【课程大纲】《测树学》

【课程大纲】《测树学》

《测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测树学(英文):Forest Mensuration课程编号:14241017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测树学是论述树木、林分、大面积森林及其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为森林资源调查及其它林学相关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技术和方法,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株木及林分的4大量(材积或蓄积、出材量、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测算,林木及林分各因子的调查测算,林分结构调查,林分密度及林地质量评价,角规测树原理及其应用,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熟练开展森林的外业调查以及内业分析处理工作,理解林业数表编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新技术(3S技术等)、新方法在林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及林学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服务,并进而为林学专业学生适应林业生产、成为合格的林业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理解测树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对林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了解测树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先验知识。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难点:测树学先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一、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二、测树学的目的、任务三、测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其在林业中的地位四、测树学发展简史五、测树学中的误差、精确度及准确度六、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七、本书调查因子使用的计量单位及符号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常见树木树高、直径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伐倒木及立木材积的常规测定方法;理解树干干形及其研究方法,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测树新仪器、新方法,立木材积测定的其它方法。

测树学

测树学

名词解释1. 实验形数:)3(3.1+=∂h g Vf ,式中:V —树干材积,g1.3—断面积,H —树高。

2. 形高: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3.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form factor )。

4. 正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十分之一树高处直径(d0.1)之比称作正形率。

1. 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2. 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称为郁闭度。

3. 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4. 地位级:地位级是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D H )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等级。

5. 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简称标准地。

6. 林分平均高:从树高曲线上按照林分平均直径确定的树高。

1. 林分直径结构: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按径阶的分配状态称林分直径分布。

2. 林分树高结构:在林分中不同树高的林木按树高组的分配状态,称作林分树高结构,亦称林分树高分布。

3. 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树冠层次称作林层。

4. 单层林:只有一个树冠层组成的林分称作单层林。

5. 复层林:林分中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次林分,称复层林。

6. 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作纯林。

7. 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作混交林。

8.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称作优势树种。

9. 主要树种:在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林分中最适合经营目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

10. 同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别在一个龄级以内,这样的林分可称作同龄林。

11. 异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这样的林分称作异龄林。

1. 立地:立地在生态学上又称作“生境”,指的是“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

测树学

测树学

名词解释:1.胸径:把位于根颈1.3m处的直径。

2.形数:树干体积与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3.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4.同龄林:树木的年龄相差不过一个龄级。

5.立地质量: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行为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的综合评价的种量化指标。

6.总级及生产量: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绿色植物,由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总量。

7.净初生产量:在初级生产中,减去植被自身的呼吸消耗掉的一部分。

利用可见的有机物质形式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

8.生物量:在任何时间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净第一性生产量的累积量。

9.林分直径结构:在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按径阶的状态分布称作。

10.林木生长方程:至描述某种树种各调查因子总生长量随年龄生长变化规律数字模型。

11.年轮:树木横断面上由春材和秋材形成的同心环带。

填空:1.材积三要素:2.树木蓄积量的测定方法:目测法、实测法(全林实测和局部实测)3.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称又是树种。

4.孔兹公式:y=px r y—树干横断面积,r—形状指数x—树木横断面积长度,p—系数5.林分调查因子包括:林分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质量,林分大小,蓄积量,数量。

6.各种规格的材积取决于削尖度,林木株数,林木大小7.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叫林分密度单株/hm2简答题及论述1.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P1122.测数学目的和任务 P23.利用平均标准木法测定蓄积量的方法和步骤 P1234.设置和测定标准地的注意事项P2165.立地质量的评定方法 P1006.标准地的调查方法的主要步骤及调查内容P627.孔兹的一般求积式P428.树木生长量的种类及定义 P201计算题司马林公式V=(g0+g n)L/2证明:树干的小头直径是dm,大头直径是d0木段长是L,假设条件。

测树学复习资料

测树学复习资料

测树学复习资料(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测树学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立木:生长着的树木伐倒木:立木伐倒后打去枝桠所剩余的主干称为伐倒木。

径阶:在测定树木直径时,为了读数和统计方便,一般是按1、2、4cm分组,所分的直径组称为径阶。

胸径:成人的胸高位置的立木直径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称为胸高形数。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称为形率。

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

伐倒木区分求积法的目的: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或是减少材干求积的误差,根据干形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

计算:中央断面积公式平均断面积公式第二章:林分调查林分调查因子:为了将大片森林划分为林分,必须依据一些能够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这些因子称为林分调查因子。

常用的林分调查因子有:林分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质量、林木的大小(树高和胸径)、数量(蓄积量)和质量等。

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树种组成: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称作树种组成。

根据林分的树木的年龄,林分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期限的林分。

年龄:树木自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年数。

林分密度: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株树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树称为株树密度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立地质量:地位质量,它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评价指标:地位级和地位指数地位级:是根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H 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等级。

测树学复习重点

测树学复习重点

测树学期末复习重点1. 干曲线:无数多个半径端点的连线2.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3.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之比4. 林分: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5. 林分调查因子:为了将大片森林划分为林分,必须依据一些能够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林分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质量、林木的大小(直径和树高)、数量(蓄积量)、质量6. 林层/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7. 林分密度: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8. 株数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9. 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蓄积量)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蓄积量)之比10. 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11. 立地质量: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12. 林分蓄积量:林分中所有活立林材积的总和13. 标准地(典型样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吝惜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14. 林分直径分布(结构):在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按径价的分配状态15. 立木度:现实林分的密度与最理想林分的密度的比值16. 林分密度指数:现实林分的株数换算到标准平均直径时所具有的单位面积林木株数17. 树冠竞争因子:林分中所有树木可能拥有的潜在最大树冠面积之和与林地面积的比值18. 一元材积表: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材积数表二元——胸径、树高19. 原条:伐倒木剥去树皮且截去直径(去皮)不足6cm的梢头部分20. 原木:原条按照用材需要,截成各种不同规格尺码的木段21. 材种:原木经过割锯、加工成适用于不同用途的锯材22. 削度:树干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小,其单位长度直径减少的程度23. 树木生长量:一定时期内树木各种调查因子所发生的变化的量24. 总生长量:树木自种植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期间累积生长的总量25. 定期生长量Zn:树木在定期n年间的生长量26. 总平均生长量θ:总生长量被总年龄所除之商27. 定期平均生长量θn:定期生长蓝天被定期年数所之商28. 连年生长量Z: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29. 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关系:在幼龄阶段,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都随年龄的增加面是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的速度较快,其值大于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总平均生长量早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时,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相等在总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30. 生长率:树木某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总生长量的百分比普雷斯勒生长率:31. 毛生长量Zgr:林分中全部林木在间隔期限内生长的总材积32. 纯生长量Zne:毛生长量减去期间内枯损量以后生长的总材积33. 净增量△:期末材积(Vb)和期初材积(Va)两次调查和材积差34. 进界生长量(I):期初调查时未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之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35. 角规测树的五大技术方面:断面积系数的选定;角规点数的确定;角规绕测技术;角规控制检尺;边界样点的处理测器接触眼睛的一端,必须使之位于角规点的垂直线上。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

第四章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一、填空题1. 地位指数是根据和而确定的。

2. 地位级表是依据与关系编制的,其编制原理、方法及过程基本上与编制地位指数表相同。

3. 密度对林分平均直径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林分平均直径,直径生长量。

4. 林分密度对树干形状的影响较大,一般地说,密度大的林分内其林木树干的削度,密度小的林分内其林木树干的削度。

5. 在林分优势树高生长曲线簇中,有一条代表在中等立地条件下,随变化的平均高生长曲线,这条曲线称作导向曲线。

二、概念题1. 立地2. 立地质量3. 地位级4. 地位指数5. 疏密度6. 立木度7. 林分密度指数8. 树冠竞争因子三、简述题1. 确定地位指数基准年龄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2. 绘简图说明人工林和天然林中林分株数密度的变化规律3.四、论述题1.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2. 描述树冠竞争因子的计算过程3. 论述数式法编制地位级表的过程五、计算题1. 1. 河北隆化地区油松人工林自由树冠幅与胸径之间的线性方程为CW=0.235805D+1.257798现在某一油松人工林中,设标准地面积为0.03987hm2,其林木直径分布如下表所示2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 地位指数是根据林分年龄和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2. 地位级表是依据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关系编制的,其编制原理、方法及过程基本上与编制地位指数表相同。

3. 密度对林分平均直径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林分平均直径越小,直径生长量越小。

4. 林分密度对树干形状的影响较大,一般地说,密度大的林分内其林木树干的削度小,密度小的林分内其林木树干的削度大。

5. 在林分优势树高生长曲线簇中,有一条代表在中等立地条件下,林分优势树高随林分年龄变化的平均高生长曲线,这条曲线称作导向曲线。

二、概念题1. 立地:立地在生态学上又称作“生境”,指的是“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

更确切地说,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

完整版)测树学(总结)

完整版)测树学(总结)

完整版)测树学(总结)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一、伐倒木___是指树木被砍伐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后留下的净干。

二、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为V=g1/2L/24.其中,V为树干材积,g为中央断面积,L为树干长度。

三、近似求积式精度牛顿式精度最高,中央断面式中等,平均断面式最差。

中央断面常出现“负误差”,平均断面则出现“正误差”。

四、区分求积式将树干分成若干段,段长为1或2米,求出每段材积与梢头材积,再合计。

其中,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为V=(g1+g2+…+gn)×l+1/3g'×l';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为V=(g+g1+g2+…+gn-1)×l+g'n×l'/2.五、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对树干材积V=gL求导,得Pv=2Pd+PL。

当长度测量误差率与直径测量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1倍。

六、形数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饱满度。

胸高形数f1.3定义为树干材积与以胸高断面积为底断面积、树高为高的圆柱体体积之比。

形数越大,说明越饱满。

胸高形数的实践意义是将易测的比较圆柱体体积转换为树干材积的换算系数。

其中,胸高断面积、树高和胸高形数是立木材积的三要素。

形数仅说明相当于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成数,不能独立地具体反映树干的形状。

全龄林是指由不同龄级的林木构成的林分。

平均胸径是反映林木粗度的基本指标,它是林木胸高断面积的平均水平。

林分平均直径是林木胸高断面积的平均水平,用Dg表示。

林分密度是说明林木对所占空间的利用程度的重要因素,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郁闭度和疏密度不同。

林分密度指数(SDI)是指林分在标准平均胸径时所具有的单位面积株数。

立地质量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素的综合评价的量化指标。

地位指数是依据林分优势木年龄和优势木平均高的关系,用林分基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所能达到的平均高度的绝对值作为划分林地生产力等级的数表。

(完整版)测树学(总结)

(完整版)测树学(总结)

测树学(复习)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一、伐倒木: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干称为伐倒木三、近似求积式精度:精度高低为:牛顿式精度最高中央断面式中等平均断面式最差中央断面常出现“负误差”平均断面“正误差”四、区分求积式:把树干分成若干段,段长1或2m ,求出每段材积与梢头材积,再合计。

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V=g 1l+g 2l+…+g n l+1/3g ’ ·l ’=(g 1+g 2+…+g n ) ·l+1/3g ’ ·l ’ g 1、g2、…、g n 为各区分段断面积,l 为区分段长,l ’为梢头长,g ’为梢头底面积 23、区分求积式的精度:在同一树干上,某个区分求积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分段个数的多少,断数愈多,则精度愈高。

一般区分段数以不少于5个为宜。

五、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对树干材积V= g L 求导,得:P v =2Pd+PL 当长度测量误差率与直径测量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1倍。

六、形数:一般定义:树干材积与树干在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称树干在该处的形数。

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饱满度。

形数越大,说明越饱满。

1比,即: f1.3式中的胸高断面积,树高和胸高形数通称为立木材积的三要素。

(形数仅说明相当于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成数,不能独立的具体反映树干的形状。

) 2、正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度(如0.1h )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记为f n 正形数只与r 有关,而与树高无关。

克服了胸高形数依树高而变化的缺点。

能较好的反映不同的干形。

3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h )加3吸收了胸高形数量测方便和正形数不受树高影响两方面的优点。

实验形数的材积公式为: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实验形数比较稳定。

实验形数是一个树种的平均干形指标。

七、形率:定义: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测树学大纲

测树学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测树学》(第二版,孟宪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编制而成。

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绪论测树学的概念、目的和任务;测树学中的误差控制技术。

第—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基本测树因子及测定工具应用,树干形状与一般求积式,伐倒木近似求积方法,形数与形率的概念和应用,单株立木材积、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方法。

第二章林分调查基本的林分调查因子及判别标准,标准地调查方法。

第三章林分结构林分直径结构林分树高结构及表达方法,形数、形率及材积结构表达。

第四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单木竞争、林分密度和林分生长控制。

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标准木法、材积表法、3P样木法、标准表法、实验形数法及目测法林分蓄积量测定第六章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伐倒木材种划分及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方法。

第七章树木生长量测定树木年龄、树木生长量的测定及树木生长方程,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树木生长率及树干解析方法。

第八章林分生长量测定林分生长及林分生长量的种类概念,林分生长的随机过程及一次调查法、固定标准地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方法。

第九章角规测树角规测树的基本原理及常用角规测器使用,使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断面积、株数、蓄积量、生长量的方法。

第十章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的分类,全林分模型、径阶分布模型、单木生长模型的概念和应用,关于林分生长模型的发展讨论。

三.考试要求掌握关于林木、林分结构和生长的规律表达和调查评定的方法,具有从事树木测定、林分及森林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的类型和特征。

四.试卷结构1. 名词解释(25%)2. 综合性问答题(75%)五.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六.主要考试书1.孟宪宇(主编). 测树学(第二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共296页2.胡希B.等著. 测树学(中译本,测树学翻译组).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3.北京林业大学主编. 测树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4.Anthonie van Laar; Alparslan Ak?a. 1997. Forest Mensuration. Cuvilier Verlag, Goettingen, Germany. (主要英文参考书)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测树学》(也称为“森林测计学”)是报考森林经理学科的林业系统工程与社会林业、森林经营数表、数字林业、林业信息工程、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方向硕士的考试科目之一。

测树学名词解释

测树学名词解释

绪论测树学:是研究树木材积、采伐木材积、林分蓄积、大森林蓄积以及树木和林量的确定方法。

误差:近似值和真值之差(误差=测算值-真值)。

过失误差:是由工作者过失引起的。

例如错误使用仪器、读错数字、计算错误等。

系统误差: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一个不变的恒定误差值,并朝一个固定方向偏大或偏小。

偶然误差:此种误差的大小和正负符号完全是偶然的。

可看作是随机变数。

精确度(精密度):指由于偶然误差而使观测值在其平均值周围的一致性程度。

准确度:表示测算求得的近似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总误差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立木:生长着的树木(活立木、枯立木)。

伐倒木:立木伐倒后打去枝桠所剩余的主干。

材积:树干的体积(m3)。

基本测树因子: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如树干的直径、树高等)及其派生的因子(如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形数等)。

树干直径:垂直于树干轴上的横断面直径。

胸径:根茎至胸高位置处的直径(cm),我国和欧洲国家取距离根茎1.3m处的位置。

树高:树干根茎处至主干稍顶的长度(m)。

枝下高:树冠底部到地面的高度(m),可分为活枝高和死枝高。

冠幅:最大枝的宽度。

冠长:树冠长度,是指树冠顶部到底部的垂直长度,即树高与枝下高之差(CL=H-HCB) 。

冠长率:是指树冠长度占树高的百分数,CR=CL/Hx100树干横断面:假设过树干中心有一条纵轴线(称为干轴),与干轴垂直的切面。

树干横断面形状:指树干横断面的闭合曲线的形状。

纵断面:沿树干中心假想的干轴将其纵向剖开,所得纵剖面的形状。

干曲线:围绕纵剖面的那条曲线。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正形数:以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如0.1h)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

望高(hR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形点:将树干上部直径d为处的点。

第四章立地质量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测树学是研究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预估和计算的科学。

是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是林木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测树学的任务是:一是为森林调查中的木材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是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森林、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对自学者要按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了解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是否掌握测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否学会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重点掌握树木测定、林分调查、生长和收获预测的基本理论。

即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林分结构规律、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立地质量评价、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测定与预估的基本理论。

2.实验技能方面掌握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林分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测树学内容涉及树木、林分及森林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还要建立许多数学模型,因此,测量学、数学、数理统计学、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森林生态学都是本学科的基础。

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基本概念;2.基本理论;3.基本技能- 1 -重点: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测定;难点:林分结构规律;立地质量与林分密度;角规测树原理;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

《测树学》教学大纲

《测树学》教学大纲

《测树学》教学⼤纲《测树学》教学⼤纲⼀.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本课程以森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林分和⽊材产品的材积、重量、蓄积量、⽣长量的测算和收获预估的理论、技术与⽅法。

主要讲授伐倒⽊材积测定,⽴⽊材积测定、材种划分与材种材积测定,树⽊⽣长量测定,树⽊重量测定、林分结构、林分⽴地质量评价,林分密度指标,⾓规测树,林分蓄积量测定,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林分⽣长量测定,林分⽣物量,林分⽣长和收获模型等内容。

⼆、教学⽬标及任务培养学⽣掌握基本的森林调查技术和⽅法,掌握林⽊和林分蓄积量、出材量、⽣长量和⽣物量的测算以及⽣长和收获预估理论、技术和⽅法。

《测树学》是⼀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林业技术基础科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

三、基本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单⽊及林分材积(或蓄积)、⽣长量、材种出材量和重量测定等⽅⾯的基本理论以及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森林调查测定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并为将来从事林业技术、科研⼯作打下基础。

着重培养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测树学》(第3版),孟宪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测树学》,⽩云庆等主编,东北林业⼤学出版社五、教学进度安排⽅案1、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2、各章节教学⽬的要求及内容要点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测树学的内容、⽬的和任务,测树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测树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在林业中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的、任务记载及在林业中的地位;测树学发展简史。

第⼀章单株树⽊材积测定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测树因⼦和常⽤测定⼯具;树⼲形状及孔兹⼲曲线在伐倒⽊材积测定中的作⽤;掌握⽴⽊测定的特点、⽅法及胸⾼形数、实验形数的意义;形率概念及与形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掌握望⾼法测定⽴⽊材积的基本原理及适⽤条件。

教学内容:第⼀节基本测树因⼦与测定⼯具第⼆节树⼲形状与⼀般求积式第三节伐倒⽊近似求积式与区分求积式第四节形数和形率第五节单株⽴⽊材积的测定第⼆章林分调查教学要求:掌握⼗个基本林分调查因⼦的概念及确定⽅法, 熟练地掌握标准调查⽅法(包括标准地的选设、外业调查、?内业计算等)。

第四章立地质量评价与森林收获量测定

第四章立地质量评价与森林收获量测定
1、树高变动系数拟合 2、标准年龄的确定 标准年龄(A0)是指树高生长趋于稳定并能灵敏反映立地差异的
CH 27.4 8.225lg( A)
年龄。由下表可以看出,杉木生长到20年左右时,其树高变动系数较
小,即表明树高生长趋于稳定。因此,将杉木标准年龄确定为20年。 3、指数级距的确定:我国多采用1或2m为指数级距,一般地习惯上杉 木立地指数级距常用2m。 杉木各龄阶树高变动系数
杉木林,250→4250株/hm2,f由0.454→0.553
•密度对单株材积的作用规律与直径相同,随密度的增加 而减小。
8、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
M=VN M=N (π/4)D2Hf M=KN1-a=KN-b 1/M=A+B/N N-株数
•蓄积量与单株材积、立木数量有关,二者互为消长。
•在林分充分郁闭以前,林分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立木的数量起主导作用。
S AO 2.57
其余指数级的调整系数为 K C 2 0.778 j
S AO 2.57
导向曲线各龄阶树高调整值
各地位指数曲线各龄阶树高计算表
3、编制地位指数表
第三节 林分密度与林分生长
一、林分密度概述
1、造林密度: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也 叫初植密度
2、经营密度: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单位面积上立木的数量,也
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4
• 一般来说,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作用,要比其它指标的
影响作用小。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
不大。 • 例子:杉木 100-300株/亩,马尾松100-900株/亩,林 分平均高无明显差别。
6、密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显著
• 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

测树学(总结)

测树学(总结)

测树学(复习)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一、伐倒木: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干称为伐倒木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干称为伐倒木 二、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三、近似求积式精度:精度高低为:牛顿式精度最高精度高低为:牛顿式精度最高 中央断面式中等中央断面式中等 平均断面式最差平均断面式最差中央断面常出现“负误差” 平均断面“正误差”四、区分求积式:把树干分成若干段,段长1或2m ,求出每段材积与梢头材积,再合计。

,求出每段材积与梢头材积,再合计。

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V=g 1l+g 2l+…+g n l+1/3g l+1/3g’’ ·l ’=(g 1+g 2+…+g n ) ·l+1/3g l+1/3g’’ ·l ’g 1、g 2、…、g n 为各区分段断面积,l 为区分段长,l ’为梢头长,g ’为梢头底面积为梢头底面积 2、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3、区分求积式的精度:区分求积式的精度:在同一树干上,在同一树干上,某个区分求积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分段个数的多少,断数愈多,则精度愈高。

一般区分段数以不少于5个为宜。

个为宜。

五、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对树干材积V= g L 求导,求导,得:得:P v =2Pd+PL 当长度测量误差率与直径测量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1倍。

六、形数:一般定义:树干材积与树干在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称树干在该处的形数。

数。

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饱满度。

形数越大,说明越饱满。

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饱满度。

形数越大,说明越饱满。

1、胸高形数f 1.3 定义:树干材积与以胸高断面积为底断面积、树高为高的圆柱体体积之比,即:比,即:f1.3 的实践意义:的实践意义: 把易测的比较圆柱体体积转换为树干材积的换算系数。

测树学

测树学

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1、测树学的内容:测量四个量,有蓄积量(材积)、生长量、出材量、生物量(重量)。

2、测树学的目的:(1)在分析树木形状、林分结构规律及林分特征因子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树木、林分的数量(材积获蓄积、生物量)、质量(材种出材量)及其生长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2)研究大面积森林资源、景观资源、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测树学的主要任务:(1)为森林调查所要取得的有关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立地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2)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3)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等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

3、一类调查:在制定国家(省、县林场)长期林业发展规划、国家林业方针政策时,必须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为此需要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或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4、二类调查:在以国有林业局(场)、县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时也需要进行森林小班调查。

5、三类调查:在制定森林采伐或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时,则需进行作业设计调查。

6、误差:近似值和真值之差称为误差,即误差=测算值—真值误差分类:(1)从误差来源可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2)量测误差和计算误差。

(3)从抽样技术角度可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7、精确度:也叫精密度,是指由于偶然误差而使观测值在平均值周围的一致性程度。

8、准确度:则表示测算求得的近似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8可推出9,但9推不出89、参考书中第8页的图表10、立木:生长的树木成为立木。

11、伐倒木:立木伐倒后打去枝桠所剩余的主干称为伐倒木。

12、基本测试因子:树木的直接测定因子及其派生的因子称为基本测树因子。

包括树木的直径、树高这些都是直接测定因子,还有树横断面积、树干材积、形数等是在直接测定因子的基础上派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指示植被法
• 一定的植物经常与某种立地质量结合在一起,而不 存在于其它立地质量中,这种植物可称作指示种 • 常用于植被比较简单的而且指示植物较明显的高纬 度地区,如林型法用于北欧、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 国大兴安岭地区。 • 评定依据是由于许多环境因子影响林分上层林木和 下层植被的生长,因此可以利用下层植物为特征为 有关的树木生长的立地质量提供信息。
(1)根据上层木树种间的关系评定立地质量 ) • 当所要研究的树种尚未生长在将要评定的立地 上时,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评定该树种在此立 地上的立地质量。 • 利用现有树种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或林分条 件平均高)之间的回归关系,利用现有林分的 地位指数(或地位级)推算所评定树种在同样 立地上所具有的立地质量。 •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所评定的树种的生长型 和现实林分主要树种的生长型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适合使用这种方法的最普通的关系为 两个树种的地位指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 标准年龄:100年(单位:m) 标准年龄: 年 单位: )
年龄 (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地 位 指 数 级 12 4.58~ 4.58~5.40 6.80~ 6.80~8.03 8.49~ 8.49~10.02 9.85~ 9.85~11.63 11.00~ 11.00~12.99 11.98~14.15 11.98~ 12.84~ 12.84~15.16 13.59~ 13.59~16.05 14.25~ 14.25~16.83 14.84~ 14.84~17.52 15.36~ 15.36~18.14 15.83~ 15.83~18.69 16.24~ 16.24~19.18 16.62~ 16.62~19.63 16.96~ 16.96~20.03 14 ~6.23 ~9.27 ~11.56 ~13.42 ~14.99 ~16.33 ~17.50 ~18.52 ~19.42 ~20.22 ~20.93 ~21.57 ~22.14 ~22.65 ~23.11 16 ~7.06 ~10.50 ~13.10 ~15.22 ~16.99 ~18.51 ~19.83 ~20.99 ~22.01 ~22.92 ~23.72 ~24.44 ~25.09 ~25.67 ~26.20 18 ~7.90 ~11.74 ~14.65 ~17.01 ~18.99 ~20.69 ~22.17 ~23.46 ~24.60 ~25.62 ~26.52 ~27.32 ~28.05 ~28.70 ~29.28 20 ~8.73 ~12.98 ~16.19 ~18.80 ~20.99 ~22.87 ~24.50 ~25.93 ~27.19 ~28.31 ~29.31 ~30.20 ~31.00 ~31.72 ~32.36 22 ~9.57 ~14.22 ~17.73 ~20.59 ~22.99 ~25.05 ~26.83 ~28.40 ~29.78 ~31.01 ~32.10 ~33.08 ~33.95 ~34.73 ~35.44 24 ~10.40 ~15.46 ~19.28 ~22.38 ~24.99 ~27.23 ~29.17 ~30.87 ~32.37 ~33.71 ~34.89 ~35.95 ~36.90 ~37.76 ~38.52
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林型分布
第二节 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
• 在测树学中,评定有林地的生产潜力, 一般采用依据林分高与年龄的关系所编 制的地位级表或地位指数表,下面介绍 这两种表的编制方法。
一、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
1. 资料的收集 (1)确定标准地的数量 ) 根据未来用表地区范围的大小及编表树种的生长状 况,确定标准地的数量,一般要求每个树种在300块以上 为宜。在编表地区内,分别树种,在不同年龄、不同立 地条件(如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坡位或各种土壤 类型)上设置标准地。 (2)标准地选设条件 )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曲线图
异型地位指数曲线
• 多形分离曲线 • 多形相交曲线
地位指数的优点
与地位级法相比,地位指数有以下优点: • 用优势高的绝对值来反映林分生产力等级,它给人 们一个直观反映立地质量的数量指标。 • 优势木高受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的影响较小,避免 了抚育间伐(下层间伐)的影响,且优势木平均高 的测定工作量比林分条件平均高的测定工作量小。 •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其不能满足所用地区的最高或 最低要求,可按相同的指数级距加以补充。 缺点:不适合上层间伐的林分。
第4章 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
内容提要
• 立地质量及其评价方法 • 林分密度指标
第一节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一、 立地和立地质量 • 立地 立地——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 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 美国林学会, 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美国林学会, 1971)。 )。 • 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 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它有两个含义, 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它有两个含义, (1)立地这个词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 ) (2)它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位置的环境条 ) 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 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 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 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长于其上的树森林或者其他 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 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 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评价的结果。 • 立地的调查应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立地的分 类,一个是立地质量的评价。一般来说,具体 的森林经营工作总是针对一定的树种和一定的 地理区域而言,因此,在林分调查中关于这部 分内容是以立地质量评价为主。
地位级表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级表
年 龄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地 Ⅰ 7 10—9 13—12 16—14.5 19—17 22—19.5 24.5—21.5 26—23 27.5—24.5 29—26 30—27 31—28 Ⅱ 6 8.5—7.5 11—10 13.5—12 16—14 18.5—16 20.5—17.5 22—19 23.5—20.5 25—22 26—23 27—24 5 7—6 9—8 11—9.5 13—11 15—12.5 16.5—14 18—15 19.5—16.5 21—18 22—19 23—20 Ⅲ 位 级 Ⅳ 3.5 5.5—4.5 7—6 8.5—7 10—8 11.5—9 13—10.5 14—11.5 15.5—12.5 17—14 18—15 19—16 Ⅴ 2.5 4—3 5—4 6—4.5 7—5 8—6 9.5—7 10.5—8 11.5—9 13—10 14—11 15—12
地位级法
• 地位级(Site class)——依据林分平均高(HD) 地位级( ) 与林分年龄(A)的关系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标 志,所编制出的表称作地位级表。它是反映林 地生产力的一种相对度量指标。 • 地位级表上将同立地质量按相同年龄时林分条 件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为若干个级数,通常 为5~7级,以罗马数字Ⅰ、Ⅱ、Ⅲ、……符号 来表示。 • 使用地位级表时,先测定林分平均高(HD)和 林分年龄(A),由地位级表上即可查出该林地 的地位级。 • 复层混交林,则应根据主林层的优势树种确定 地位级。
标准地设置在同一起源的相对同龄纯林中(编表树种占7成以上)。 林分郁闭度在0.4以上的林分中设置。 标准地均匀分布在各年龄和各立地类型的林分中。
(3)标准地的形状、面积和调查内容 )标准地的形状、面积和调查内容同本章第四节。
1. 资料的收集
(4)选测优势木 ) ①在林分中测定所有上层木的树高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②在标准地中,每100m2的林地上测一株最高树木 的树高,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③在林分中测定20株以上的优势木(含亚优势木), 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④ 测定3—6株均匀分布在标准地或样地内的优势 木树高,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5)选伐解析木 ) 各标准地内选伐平均木和优势木各一株作 树干解析。
地位指数法
• 地位指数(Site index)用标准年龄(或基准 地位指数( ) 年龄)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绝对值作为评 定林地生产力的指标。所编制的数表,称为 地位指数表。 • 它是依据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HT)与林 分年龄(A)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 • 使用地位指数表时,先测定林分优势木平均 高和年龄,由地位指数表上即可查得该林分 林地的地位指数级。
2. 资料的整理
•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 (1)用计算机绘制平均年龄(A)和优势木平均 高(HT)的散点图,通过肉眼观察确定出明显远离 样点群的数据并删除,这类数据是属于因登记、 计算等错误而引起的异常值; (2)其次是用编表数据对某一导向曲线拟合, yi − yi 并绘制模型预估值( )与标准化残差( ) ˆ ˆ yi
MSE
之间的残差图。在残差图中,超出±2倍标准差 以外的数据作为极端观测值予以剔除。
3.导向曲线的拟合 .
• 在林分优势高生长曲线簇中,有一条代 表在中等立地条件下,林分优势高随林 分年龄变化的平均高生长曲线,这条曲 线称作导向曲线。 • 该曲线的形状近似呈“S”型,常用树木 生长方程来拟合这条曲线,主要候选模 型有:
二、立地质量评定方法
(一) 直接评定法
(1) 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评定立地质量 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将林分换算到某一相同密度 状态下才为有效。另外,这种评定方法一般适用 于同龄林。 • 利用固定标准地或根据林分蓄积量的历史记录评 定立地质量:利用固定标准地的蓄积量测定记录, 定立地质量 可以得到林分蓄积量及其生长量,将其换算为某 一标准林分密度状态下的蓄积和生长量,即可以 评定、比较林分的立地质量。 • 利用正常收获表的蓄积量估计值评定立地质量
2. 资料的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