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第4章—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E
之间的残差图。在残差图中,超出±2倍标准差 以外的数据作为极端观测值予以剔除。
3.导向曲线的拟合 .
• 在林分优势高生长曲线簇中,有一条代 表在中等立地条件下,林分优势高随林 分年龄变化的平均高生长曲线,这条曲 线称作导向曲线。 • 该曲线的形状近似呈“S”型,常用树木 生长方程来拟合这条曲线,主要候选模 型有:
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林型分布
第二节 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
• 在测树学中,评定有林地的生产潜力, 一般采用依据林分高与年龄的关系所编 制的地位级表或地位指数表,下面介绍 这两种表的编制方法。
一、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
1. 资料的收集 (1)确定标准地的数量 ) 根据未来用表地区范围的大小及编表树种的生长状 况,确定标准地的数量,一般要求每个树种在300块以上 为宜。在编表地区内,分别树种,在不同年龄、不同立 地条件(如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坡位或各种土壤 类型)上设置标准地。 (2)标准地选设条件 )
⑶指示植被法
• 一定的植物经常与某种立地质量结合在一起,而不 存在于其它立地质量中,这种植物可称作指示种 • 常用于植被比较简单的而且指示植物较明显的高纬 度地区,如林型法用于北欧、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 国大兴安岭地区。 • 评定依据是由于许多环境因子影响林分上层林木和 下层植被的生长,因此可以利用下层植物为特征为 有关的树木生长的立地质量提供信息。
(1)根据上层木树种间的关系评定立地质量 ) • 当所要研究的树种尚未生长在将要评定的立地 上时,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评定该树种在此立 地上的立地质量。 • 利用现有树种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或林分条 件平均高)之间的回归关系,利用现有林分的 地位指数(或地位级)推算所评定树种在同样 立地上所具有的立地质量。 •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所评定的树种的生长型 和现实林分主要树种的生长型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适合使用这种方法的最普通的关系为 两个树种的地位指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 标准年龄:100年(单位:m) 标准年龄: 年 单位: )
年龄 (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地 位 指 数 级 12 4.58~ 4.58~5.40 6.80~ 6.80~8.03 8.49~ 8.49~10.02 9.85~ 9.85~11.63 11.00~ 11.00~12.99 11.98~14.15 11.98~ 12.84~ 12.84~15.16 13.59~ 13.59~16.05 14.25~ 14.25~16.83 14.84~ 14.84~17.52 15.36~ 15.36~18.14 15.83~ 15.83~18.69 16.24~ 16.24~19.18 16.62~ 16.62~19.63 16.96~ 16.96~20.03 14 ~6.23 ~9.27 ~11.56 ~13.42 ~14.99 ~16.33 ~17.50 ~18.52 ~19.42 ~20.22 ~20.93 ~21.57 ~22.14 ~22.65 ~23.11 16 ~7.06 ~10.50 ~13.10 ~15.22 ~16.99 ~18.51 ~19.83 ~20.99 ~22.01 ~22.92 ~23.72 ~24.44 ~25.09 ~25.67 ~26.20 18 ~7.90 ~11.74 ~14.65 ~17.01 ~18.99 ~20.69 ~22.17 ~23.46 ~24.60 ~25.62 ~26.52 ~27.32 ~28.05 ~28.70 ~29.28 20 ~8.73 ~12.98 ~16.19 ~18.80 ~20.99 ~22.87 ~24.50 ~25.93 ~27.19 ~28.31 ~29.31 ~30.20 ~31.00 ~31.72 ~32.36 22 ~9.57 ~14.22 ~17.73 ~20.59 ~22.99 ~25.05 ~26.83 ~28.40 ~29.78 ~31.01 ~32.10 ~33.08 ~33.95 ~34.73 ~35.44 24 ~10.40 ~15.46 ~19.28 ~22.38 ~24.99 ~27.23 ~29.17 ~30.87 ~32.37 ~33.71 ~34.89 ~35.95 ~36.90 ~37.76 ~38.52
一、 立地和立地质量
• 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 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 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 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评价的结果。 • 立地的调查应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立地的分 类,一个是立地质量的评价。一般来说,具体 的森林经营工作总是针对一定的树种和一定的 地理区域而言,因此,在林分调查中关于这部 分内容是以立地质量评价为主。
地位级法
• 地位级(Site class)——依据林分平均高(HD) 地位级( ) 与林分年龄(A)的关系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标 志,所编制出的表称作地位级表。它是反映林 地生产力的一种相对度量指标。 • 地位级表上将同立地质量按相同年龄时林分条 件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为若干个级数,通常 为5~7级,以罗马数字Ⅰ、Ⅱ、Ⅲ、……符号 来表示。 • 使用地位级表时,先测定林分平均高(HD)和 林分年龄(A),由地位级表上即可查出该林地 的地位级。 • 复层混交林,则应根据主林层的优势树种确定 地位级。
2. 资料的整理
• 将标准地调查结果,分别树种,将各标准地的 平均年龄(A)和优势木平均高(HT)建立计算机数 据库作为基础数据。 • 先将所收集的全部样木,大致按4:1(75%和 25%)的比例分成两组独立样本:编表样本和 检验样本,分别用于编制和检验地位指数表。 • 剔除异常数据:编表的数据是总体中的一组样 本,如有个别过大或过小的异常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混杂进去, 编表的精度会受到影响。为此,必须剔除异常 数据以提高编表的质量。
2. 资料的整理
•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 (1)用计算机绘制平均年龄(A)和优势木平均 高(HT)的散点图,通过肉眼观察确定出明显远离 样点群的数据并删除,这类数据是属于因登记、 计算等错误而引起的异常值; (2)其次是用编表数据对某一导向曲线拟合, yi − yi 并绘制模型预估值( )与标准化残差( ) ˆ ˆ yi
第4章 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
内容提要
• 立地质量及其评价方法 • 林分密度指标
第一节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一、 立地和立地质量 • 立地 立地——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 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 美国林学会, 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美国林学会, 1971)。 )。 • 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 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它有两个含义, 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它有两个含义, (1)立地这个词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 ) (2)它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位置的环境条 ) 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 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 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 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⑵ 多元地位指数法(也称为综合法) 多元地位指数法(也称为综合法)
• 用以评定无林地或宜林地的立地质量。 • 这种方法是利用地位指数与立地因子之 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然后用以 评价宜林地对该树种的生长潜力。 • 主要根据地形、气候、土壤因子,采用 数量化理论建立 含定量和定性因子的多 元回归方程。
二、立地质量评定方法
(一) 直接评定法
(1) 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评定立地质量 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将林分换算到某一相同密度 状态下才为有效。另外,这种评定方法一般适用 于同龄林。 • 利用固定标准地或根据林分蓄积量的历史记录评 定立地质量:利用固定标准地的蓄积量测定记录, 定立地质量 可以得到林分蓄积量及其生长量,将其换算为某 一标准林分密度状态下的蓄积和生长量,即可以 评定、比较林分的立地质量。 • 利用正常收获表的蓄积量估计值评定立地质量
(一)直接评定法
(2)利用林分高评定立地质量 利用林分高评定立地质量 • 生长在立地质量好的林地上的树木材积生长 树高生长也快。 快,树高生长也快。 • 林地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高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林地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高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 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林地的立地条件越 林地的生产力越高。 好,林地的生产力越高。 • 树高也比较容易测定,与平均胸径及蓄积量相 树高也比较容易测定, 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小。 比,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小。 • 利用林分高已成为林业上最常采用的评定立地 质量的方法。主要为地位级法和地位指数法。 质量的方法。主要为地位级法和地位指数法。
地位级表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级表
年 龄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地 Ⅰ 7 10—9 13—12 16—14.5 19—17 22—19.5 24.5—21.5 26—23 27.5—24.5 29—26 30—27 31—28 Ⅱ 6 8.5—7.5 11—10 13.5—12 16—14 18.5—16 20.5—17.5 22—19 23.5—20.5 25—22 26—23 27—24 5 7—6 9—8 11—9.5 13—11 15—12.5 16.5—14 18—15 19.5—16.5 21—18 22—19 23—20 Ⅲ 位 级 Ⅳ 3.5 5.5—4.5 7—6 8.5—7 10—8 11.5—9 13—10.5 14—11.5 15.5—12.5 17—14 18—15 19—16 Ⅴ 2.5 4—3 5—4 6—4.5 7—5 8—6 9.5—7 10.5—8 11.5—9 13—10 14—11 15—12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曲线图
异型地位指数曲线
• 多形分离曲线 • 多形相交曲线
地位指数的优点
与地位级法相比,地位指数有以下优点: • 用优势高的绝对值来反映林分生产力等级,它给人 们一个直观反映立地质量的数量指标。 • 优势木高受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的影响较小,避免 了抚育间伐(下层间伐)的影响,且优势木平均高 的测定工作量比林分条件平均高的测定工作量小。 •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其不能满足所用地区的最高或 最低要求,可按相同的指数级距加以补充。 缺点:不适合上层间伐的林分。
地位指数法
• 地位指数(Site index)用标准年龄(或基准 地位指数( ) 年龄)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绝对值作为评 定林地生产力的指标。所编制的数表,称为 地位指数表。 • 它是依据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HT)与林 分年龄(A)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 • 使用地位指数表时,先测定林分优势木平均 高和年龄,由地位指数表上即可查得该林分 林地的地位指数级。
(二)间接评定法
间接评定法是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性或 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 法,具体方法有: ⑴ 根据不同树种间树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 行评定的方法。 ⑵ 多元地位指数法(也称为综合法)。 ⑶指示植被法。 • 当采用直接评定法时,要求生长在这一林地上 的目的树种至今一直存活着,否则,只能采用 间接评定方法。
标准地设置在同一起源的相对同龄纯林中(编表树种占7成以上)。 林分郁闭度在0.4以上的林分中设置。 标准地均匀分布在各年龄和各立地类型的林分中。
(3)标准地的形状、面积和调查内容 )标准地的形状、面积和调查内容同本章第四节。
1. 资料的收集
(4)选测优势木 ) ①在林分中测定所有上层木的树高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②在标准地中,每100m2的林地上测一株最高树木 的树高,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③在林分中测定20株以上的优势木(含亚优势木), 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④ 测定3—6株均匀分布在标准地或样地内的优势 木树高,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5)选伐解析木 ) 各标准地内选伐平均木和优势木各一株作 树干解析。
之间的残差图。在残差图中,超出±2倍标准差 以外的数据作为极端观测值予以剔除。
3.导向曲线的拟合 .
• 在林分优势高生长曲线簇中,有一条代 表在中等立地条件下,林分优势高随林 分年龄变化的平均高生长曲线,这条曲 线称作导向曲线。 • 该曲线的形状近似呈“S”型,常用树木 生长方程来拟合这条曲线,主要候选模 型有:
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林型分布
第二节 地位指数表和地位级表的编制
• 在测树学中,评定有林地的生产潜力, 一般采用依据林分高与年龄的关系所编 制的地位级表或地位指数表,下面介绍 这两种表的编制方法。
一、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
1. 资料的收集 (1)确定标准地的数量 ) 根据未来用表地区范围的大小及编表树种的生长状 况,确定标准地的数量,一般要求每个树种在300块以上 为宜。在编表地区内,分别树种,在不同年龄、不同立 地条件(如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坡位或各种土壤 类型)上设置标准地。 (2)标准地选设条件 )
⑶指示植被法
• 一定的植物经常与某种立地质量结合在一起,而不 存在于其它立地质量中,这种植物可称作指示种 • 常用于植被比较简单的而且指示植物较明显的高纬 度地区,如林型法用于北欧、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 国大兴安岭地区。 • 评定依据是由于许多环境因子影响林分上层林木和 下层植被的生长,因此可以利用下层植物为特征为 有关的树木生长的立地质量提供信息。
(1)根据上层木树种间的关系评定立地质量 ) • 当所要研究的树种尚未生长在将要评定的立地 上时,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评定该树种在此立 地上的立地质量。 • 利用现有树种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或林分条 件平均高)之间的回归关系,利用现有林分的 地位指数(或地位级)推算所评定树种在同样 立地上所具有的立地质量。 •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所评定的树种的生长型 和现实林分主要树种的生长型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适合使用这种方法的最普通的关系为 两个树种的地位指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表 标准年龄:100年(单位:m) 标准年龄: 年 单位: )
年龄 (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地 位 指 数 级 12 4.58~ 4.58~5.40 6.80~ 6.80~8.03 8.49~ 8.49~10.02 9.85~ 9.85~11.63 11.00~ 11.00~12.99 11.98~14.15 11.98~ 12.84~ 12.84~15.16 13.59~ 13.59~16.05 14.25~ 14.25~16.83 14.84~ 14.84~17.52 15.36~ 15.36~18.14 15.83~ 15.83~18.69 16.24~ 16.24~19.18 16.62~ 16.62~19.63 16.96~ 16.96~20.03 14 ~6.23 ~9.27 ~11.56 ~13.42 ~14.99 ~16.33 ~17.50 ~18.52 ~19.42 ~20.22 ~20.93 ~21.57 ~22.14 ~22.65 ~23.11 16 ~7.06 ~10.50 ~13.10 ~15.22 ~16.99 ~18.51 ~19.83 ~20.99 ~22.01 ~22.92 ~23.72 ~24.44 ~25.09 ~25.67 ~26.20 18 ~7.90 ~11.74 ~14.65 ~17.01 ~18.99 ~20.69 ~22.17 ~23.46 ~24.60 ~25.62 ~26.52 ~27.32 ~28.05 ~28.70 ~29.28 20 ~8.73 ~12.98 ~16.19 ~18.80 ~20.99 ~22.87 ~24.50 ~25.93 ~27.19 ~28.31 ~29.31 ~30.20 ~31.00 ~31.72 ~32.36 22 ~9.57 ~14.22 ~17.73 ~20.59 ~22.99 ~25.05 ~26.83 ~28.40 ~29.78 ~31.01 ~32.10 ~33.08 ~33.95 ~34.73 ~35.44 24 ~10.40 ~15.46 ~19.28 ~22.38 ~24.99 ~27.23 ~29.17 ~30.87 ~32.37 ~33.71 ~34.89 ~35.95 ~36.90 ~37.76 ~38.52
一、 立地和立地质量
• 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 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 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 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评价的结果。 • 立地的调查应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立地的分 类,一个是立地质量的评价。一般来说,具体 的森林经营工作总是针对一定的树种和一定的 地理区域而言,因此,在林分调查中关于这部 分内容是以立地质量评价为主。
地位级法
• 地位级(Site class)——依据林分平均高(HD) 地位级( ) 与林分年龄(A)的关系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标 志,所编制出的表称作地位级表。它是反映林 地生产力的一种相对度量指标。 • 地位级表上将同立地质量按相同年龄时林分条 件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为若干个级数,通常 为5~7级,以罗马数字Ⅰ、Ⅱ、Ⅲ、……符号 来表示。 • 使用地位级表时,先测定林分平均高(HD)和 林分年龄(A),由地位级表上即可查出该林地 的地位级。 • 复层混交林,则应根据主林层的优势树种确定 地位级。
2. 资料的整理
• 将标准地调查结果,分别树种,将各标准地的 平均年龄(A)和优势木平均高(HT)建立计算机数 据库作为基础数据。 • 先将所收集的全部样木,大致按4:1(75%和 25%)的比例分成两组独立样本:编表样本和 检验样本,分别用于编制和检验地位指数表。 • 剔除异常数据:编表的数据是总体中的一组样 本,如有个别过大或过小的异常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混杂进去, 编表的精度会受到影响。为此,必须剔除异常 数据以提高编表的质量。
2. 资料的整理
•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 异常数据的剔除过程: (1)用计算机绘制平均年龄(A)和优势木平均 高(HT)的散点图,通过肉眼观察确定出明显远离 样点群的数据并删除,这类数据是属于因登记、 计算等错误而引起的异常值; (2)其次是用编表数据对某一导向曲线拟合, yi − yi 并绘制模型预估值( )与标准化残差( ) ˆ ˆ yi
第4章 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
内容提要
• 立地质量及其评价方法 • 林分密度指标
第一节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一、 立地和立地质量 • 立地 立地——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 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 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 美国林学会, 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美国林学会, 1971)。 )。 • 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 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它有两个含义, 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它有两个含义, (1)立地这个词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 ) (2)它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位置的环境条 ) 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 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 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 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⑵ 多元地位指数法(也称为综合法) 多元地位指数法(也称为综合法)
• 用以评定无林地或宜林地的立地质量。 • 这种方法是利用地位指数与立地因子之 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然后用以 评价宜林地对该树种的生长潜力。 • 主要根据地形、气候、土壤因子,采用 数量化理论建立 含定量和定性因子的多 元回归方程。
二、立地质量评定方法
(一) 直接评定法
(1) 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评定立地质量 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将林分换算到某一相同密度 状态下才为有效。另外,这种评定方法一般适用 于同龄林。 • 利用固定标准地或根据林分蓄积量的历史记录评 定立地质量:利用固定标准地的蓄积量测定记录, 定立地质量 可以得到林分蓄积量及其生长量,将其换算为某 一标准林分密度状态下的蓄积和生长量,即可以 评定、比较林分的立地质量。 • 利用正常收获表的蓄积量估计值评定立地质量
(一)直接评定法
(2)利用林分高评定立地质量 利用林分高评定立地质量 • 生长在立地质量好的林地上的树木材积生长 树高生长也快。 快,树高生长也快。 • 林地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高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林地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高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 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林地的立地条件越 林地的生产力越高。 好,林地的生产力越高。 • 树高也比较容易测定,与平均胸径及蓄积量相 树高也比较容易测定, 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小。 比,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小。 • 利用林分高已成为林业上最常采用的评定立地 质量的方法。主要为地位级法和地位指数法。 质量的方法。主要为地位级法和地位指数法。
地位级表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级表
年 龄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地 Ⅰ 7 10—9 13—12 16—14.5 19—17 22—19.5 24.5—21.5 26—23 27.5—24.5 29—26 30—27 31—28 Ⅱ 6 8.5—7.5 11—10 13.5—12 16—14 18.5—16 20.5—17.5 22—19 23.5—20.5 25—22 26—23 27—24 5 7—6 9—8 11—9.5 13—11 15—12.5 16.5—14 18—15 19.5—16.5 21—18 22—19 23—20 Ⅲ 位 级 Ⅳ 3.5 5.5—4.5 7—6 8.5—7 10—8 11.5—9 13—10.5 14—11.5 15.5—12.5 17—14 18—15 19—16 Ⅴ 2.5 4—3 5—4 6—4.5 7—5 8—6 9.5—7 10.5—8 11.5—9 13—10 14—11 15—12
小兴安岭红松天然林地位指数曲线图
异型地位指数曲线
• 多形分离曲线 • 多形相交曲线
地位指数的优点
与地位级法相比,地位指数有以下优点: • 用优势高的绝对值来反映林分生产力等级,它给人 们一个直观反映立地质量的数量指标。 • 优势木高受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的影响较小,避免 了抚育间伐(下层间伐)的影响,且优势木平均高 的测定工作量比林分条件平均高的测定工作量小。 •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其不能满足所用地区的最高或 最低要求,可按相同的指数级距加以补充。 缺点:不适合上层间伐的林分。
地位指数法
• 地位指数(Site index)用标准年龄(或基准 地位指数( ) 年龄)时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绝对值作为评 定林地生产力的指标。所编制的数表,称为 地位指数表。 • 它是依据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HT)与林 分年龄(A)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 • 使用地位指数表时,先测定林分优势木平均 高和年龄,由地位指数表上即可查得该林分 林地的地位指数级。
(二)间接评定法
间接评定法是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性或 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 法,具体方法有: ⑴ 根据不同树种间树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 行评定的方法。 ⑵ 多元地位指数法(也称为综合法)。 ⑶指示植被法。 • 当采用直接评定法时,要求生长在这一林地上 的目的树种至今一直存活着,否则,只能采用 间接评定方法。
标准地设置在同一起源的相对同龄纯林中(编表树种占7成以上)。 林分郁闭度在0.4以上的林分中设置。 标准地均匀分布在各年龄和各立地类型的林分中。
(3)标准地的形状、面积和调查内容 )标准地的形状、面积和调查内容同本章第四节。
1. 资料的收集
(4)选测优势木 ) ①在林分中测定所有上层木的树高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②在标准地中,每100m2的林地上测一株最高树木 的树高,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③在林分中测定20株以上的优势木(含亚优势木), 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④ 测定3—6株均匀分布在标准地或样地内的优势 木树高,以其平均值作为优势木平均高。 (5)选伐解析木 ) 各标准地内选伐平均木和优势木各一株作 树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