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热工测量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章 热工测量基础知识ppt课件
所以,该温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为±5 ℃。
请大家一定要 记住方法!
34
习题
10.>有一只分度号为K(EV-2)的工业用热电偶检定结果为: 标准表读数:400℃,600℃,800℃,1000℃,被检表读数: 405℃;602℃;802℃;999℃。求各点的误差,并判别是 否合格。
解: 因为,测量误差= 测量值-实际值 所以400℃时的测量误差=405℃-400℃=+5℃; 600℃时的测量误差=602℃-600℃=+2℃; 800℃时的测量误差=802℃-800℃=+2℃; 1000℃时的测量误差=999℃-1000℃=-1℃;
AM
100%
❖ 式中,r —— 引用误差;
δ—— 绝对误差;
A上,A下—— 仪表测量范围上、下限值。 AM ——仪表量程 AM= A上-A下
17
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测量精度
❖一、测量误差的概念(从数值上)
❖4、基本误差和允许误差
❖ 仪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在仪表量程范围内,仪表最大的
绝对误差δmax与量程AM之比的百分数成为仪表的基本误差
30
第四节 测量仪表的特性
❖1、静态特性
测量范围:
在允许的误差限内,测量仪表的被测量值的 范围,上限、下限之差为量程。
准确度等级
根据测量仪表准确度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和范 仪表精围度。:我们将仪表的允许误差去掉百分号,它的绝对
值称为仪表精度等级,它是由国家规定的一系列数字表示 的,如0.1,0.2,0.5,1.0,1.5,2.5,5.0等,数值越小, 仪表的准确度越高。
➢ 减少仪器误差的主要途径是根据具体测量任务,正 确地选择测量方法和使用测量仪器。
❖ 2、人员误差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
防止办法: 1。解除调节器的积分作用 2。外部反馈模式 3。引入阀位指令限制
第33页/共45页
五、再热汽温的控制
第34页/共45页
第九章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上第一35页页/共45页
返回目录
一、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的任务
锅炉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的目的在于使进入锅炉的燃烧 的燃烧热量与锅炉的蒸汽负荷要求相适应,同时保证 锅炉燃烧过程安全经济地运行。 锅炉燃烧调节需 要包括下列几项内容:
G01 (s)
∙根据单回路整定方法来整定外回路。
第29页/共45页
三.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调节系统
导前汽温微分信号双回路系统为串级系统的方框图
上第一30页页/共45页
返回目录
1.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该系统可用等效串级系统整定和补偿法整定两种方法来整定。
2.等效串级系统整定方法
等效主调节器 (1)等效主调节器
第16页/共45页
五、 变速给水泵的安全工作
设计变速泵最小流量控制系统:用一次测量元件和流量变送器对 各个给水泵的入口流量进行测量,通过各泵的再循环调节阀将泵出口 的部分给水流回除氧器,以保证通过给水泵的流量高于设计的最小流 量。
第17页/共45页
第八章 汽温调节系统
The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第27页/共45页
(1)内回路分析
设副调节器选用比例调节规律:
Gp
(s)
1
2
此时可将除G02(s)以外的部分视为等效调节器,则等效副调节器为:
G
* p
(s)
1
2
K u K z r 2
1
* 2
* 2

热工控制基础知识PPT课件

热工控制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20页/共36页
(3)差压式液位计 差压式液位是利用容器内的液位改变时,液柱产生的静压也相应变
化的原理而工作的。图为差压式液位计测量原理图。当差压计一端接液相, 另一端接气相时,根据液体静力学原理,有:
Pb=Pa+ρgH 式中 H------液位高度
ρ------被测介质密度 g--------被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所以有:△P=Pb-Pa=ρgH 在一般情况下,被测介质的密度和 重力加速度都是已知的,因此,差压计 测得的差压与液位的高度H成正比,这样就把测量液位高度的问题变成了 测量差压的问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流体连续原理,节流装置的流量公式可以写成: Q=k√△P
第16页/共36页
转子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以液体流动时的节流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流量测量仪表。其 特点:压力损失小而且稳定,反应灵敏,量程较宽,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使用维护方便。但精度受测量介质的温度、密度和粘度的影响,而且仪表 必须垂直安装。 原理:转子流量计是由一段向上扩大的圆锥形管子和密度大于被测介质密 度,且能随被测介质流量大小上下浮动的转子组成的。当液体自下而上流 过时,转子因受到液体冲击而向上运动。随着转子的上移,转子与锥形管 之间的环形流通面积增大,液体流速减低,冲击作用减弱, 直到液体作用在转子上向上的推力与转子在流体中的重力 相平衡。此时,转子停留在锥管中某一高度上。如果液体 流量再增大,则平衡时转子所处的位置更高;反之则相反。 因此,根据转子悬浮的高低就可测知液体流量的大小。
• 二线制接法
采用两线制的测温电桥如图所示:左图为接线示意图,右图 为等效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热电阻两引线电阻RW和热电阻 Rt一起构成电桥测量臂,这样引线电阻RW因沿线环境温度改变 引起的阻值变化量2△RW和因被测温度变化引起热电阻Rt的增量 值△Rt一起成为有效信号被转换成测量信号,从而影响温度测量精 度。

热工测量仪表第一部分PPT课件

热工测量仪表第一部分PPT课件

本节课学习内容—绪 论
1.1 测量的基本知识 1.2 测量的方法 1.3 测量的分类 1.4 测量误差及不确定度 1.5 测量系统 1.6 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
绪论
1.1 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
对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一种认知过程 操作人员按照测量环境、测量方法和规定的要求,使用测量设 备完成对测量对象某一方面具体的量化的一组操作过程。
No Image
仪器仪表与自动化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装置在生 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早期的仪表控制是生产装置 的眼睛和耳朵。而对于现代化工厂的自动化装置已不仅 仅是工厂的眼睛和耳朵,而现在已成为工厂的大脑、神 经和手、脚。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自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 化工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和工作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经 营管理、企业管理,操作管理、运转管理、运转控制等 方面的集成,是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仪表及自控系统在化工装置中占有重要而关键的地位, 工艺介质及装置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流量、温度、压力、 转速、振动等参数都由仪表及自控系统进行自动检测、 显示、控制和保护联锁。因此,仪表性能及工作状况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工艺介质及装置设备的运行,以至影 响到工艺介质及装置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
19世纪到20世纪,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促 进了新学科和新技术的发展。现代仪器仪表已成为测量 、控制和实现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热工仪表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热工仪表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既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参
数之一。任何一个化工生产过程,都伴随着物质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都必然有能量的转化
和交换,而热交换则是这些能量转换中最普遍的
交换形式。因此,在很多煤化工反应的过程中,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常常是保证这些反应过程正
常进行与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它对产品产量和
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8
1、 温度的测量与变送
由于热电极的材料不同,所产生的接触电势亦不同,因此不同
热电极材料制成的热电偶在相同温度下产生的热电势是不同的,这在
各种热电偶的分度表中可以查到。根据热电测温的基本原,理论上
似乎任意两种导体都可以组成热电偶。但实际情况它们还必须进行严
格的选择,热电极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1.在测温范围内其热电性质要稳定,不随时间变化。
t0
t0
2
3
1
A
B
t
热电偶温度计测量线路 1、热电偶 2、连接导线 3、电测仪表
7
1、 温度的测量与变送
热电偶是由两根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如上图中的A和B) 焊接或绞接而成。焊接的一端称为热电偶的热端(测量端或 工作端),和导线连接的一端称为热电偶的冷端 (自由端)。 组成热电偶的两根导体或半导体称作热电极。把热电偶的热 端插入需要测温的生产设备中,A和B两种不同的物质,电 子密度高的向电子密度低的流动,产生电流,形成电动势, 一般为mV信号,经过测温仪计算为测量介质的温度。
主要内容
一、四大参数的测量原理及仪表 二、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三、调节阀 四、联锁系统的构成
1
一、四大参数的测量原理及仪 表
现场仪表测量参数的分类: 现场仪表测量参数一般分为温度、压力、

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PPT共104页

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PPT共104页
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培训课件(共 45张PPT)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培训课件(共 45张PPT)

2.3.5超声波液位测量仪表
超声波液位计基本 原理
超声波液位计利用超声 波的各种特性来测量液位,如 利用声波碰到液面(或料面) 产生反射波的原理,测出发射 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差,从而计 算出液面高度,用于连续测量。 另外利用声波在不同介 质中声阻抗的差异,有液位时, 声阻抗较小,无液位时,声阻 抗最大,放大器使继电器励磁 或释放,来进行液位报警。
测量范围
WZP型铂电阻 测量范围: -200~420℃ Pt100 WZC型铜电阻 测量范围: -50~100℃ Cu50
2.1.3热电偶
基本概念
热电偶分度号:毫伏信号相对应的温度值。 K、J、R、S 。K 分度号(镍铬-镍硅)等。 补偿导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具有与所匹配的 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他 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他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 化所产生的误差。
超声流量计
2.3物位测量仪表
2.3.1直读式液位测量仪表 2.3.2差压式液位测量仪表 2.3.3浮力式液位测量仪表 2.3.4电气型液位测量仪表
2.3.5超声波液位测量仪表
2.3.6雷达液位计
2.3.1直读式液位测量仪表
测量原理
利用仪表与被测量容器的 气相、液相直接连接来直接读取 容器内的液位高低。 这种液位计适宜于就地直 读液位的测量。有时也用于自动 液位计零位和最高液位的校准。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培训
内容:1.电厂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2.自动化仪表 3.数字控制系统
2015.11
1.电厂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1.1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的目的
电厂热工过程的自动控制主要是对锅炉、 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运行的自动控制,控制的 目的是使机组自动适应工况的变化而且保持在 安全、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热工自控第3章

热工自控第3章

第3章温度测量第1节概述第2节热电偶温度计第3节电阻温度计第4节接触测温的误差分析第5节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校验第6节温度变送器与显示记录仪表第3章温度测量第1节概述一温标二.温度计的分类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一温标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3 热力学温标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第3章温度测量国际实用温标用来复现热力学温标,简称IPTS-68 1990年以国际温标(ITS-90)替代IPTS-68。

在ITS-90中指出:热力学温度(符号为T)是基本物理量,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

它规定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为273.16K,定义开尔文一度等于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4.国际实用温标9090273.15t T=-t90:国际摄氏温度(℃);T90:国际开尔文温度(K);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第3章温度测量ITS-90的一些规定:(1)0.65K 到4He 临界点(5.2K )温度段内用3He 和4He 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来确定温度。

(3)平衡氢三相点(13.8K )到银凝固点(962℃),标准仪器应用铂电阻温度汁。

(4)银凝固点(962℃)以上温度区间采用普朗克定律外推。

(2)4He 沸点(4.2K )到氖三相点(24.6K ),在三个规定温度点(氖三相点(24.6K)、平衡氢三相点(13.8K)、4He正常沸点(4.2K))分度过的3He 或4He 气体温度计内插。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二.温度计的分类第3章温度测量第2节热电偶温度计一、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二、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三、热电偶的类型四、热电偶的构造五、热电偶的特点六、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一、热电偶的测温原理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二)热电偶工作原理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2.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3.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势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第3章温度测量目录(一)均质导体定律(二)中间导体定律(三)中间温度定律二、热电偶的基本定律第3章温度测量(一)均质导体定律1. 内容凡是由一种均质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其截面如何,沿长度方向各处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会产生热电势。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件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件

有 自 衡
∆h(t)
1.0 0.8 0.6
c(∞)
单 容
0.4 0.2 0.0 0 1 2 t 3 4
(3) 时间常数
当对象受到阶跃输人后,输出 被调量 被调量)达到新的稳态 当对象受到阶跃输人后,输出(被调量 达到新的稳态 值的63.2%所需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 所需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值的 所需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 1.2
按 结 构
给定值 控制器 执行器 变送器 被控对象 被控量
2.前馈控制系统(开环) 2.前馈控制系统(开环) 前馈控制系统
按 结 构 分 类
前馈控制 变送器 执行器 扰 动 被控对象 被控量
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
1)按扰动调节,只能克服某 按扰动调节, 种扰动; 种扰动; 2)无需进行稳定性分析; 无需进行稳定性分析; 3)控制作用及时。 控制作用及时。
(b) 等 幅 振 荡
在输入为阶跃函数时, 阶跃响应函数 :在输入为阶跃函数时,系统 的输出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的输出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c) 衰 减 振 荡
(d) 单 调 过 程
一、控制过程的基本形式
(a) 发 散 振 荡 (c) 衰 减 振 荡 (b) 等 幅 振 荡 (d) 单 调 过 程
(1) 放大系数
放大系数在数值上放大系数等于对象的输出稳态值与输 入稳态值之比
1.2
有 自 衡
∆h(t)
1.0 0.8 0.6
c(∞)
0.4 0.2 0.0 0 1 2 t 3 4
(2) 自平衡率
被控量每化一个单位所能克服的扰动量,ρ=0时表示没有自平 =0时表示没有自平 衡能力, 越大表示自平衡能力越强。 1.2 衡能力, ρ越大表示自平衡能力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精确度高

●●
●●●● ●

(a)
(b)
(c)
(d)
靶心---测量的真值 靶上的弹着点---测量的结果
(a)弹着点分散而偏斜,测量中既不精密,也不正确,即精确度很低。
(b)弹着点仍较分散,但大致围绕靶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属于正确而欠精密。
记录仪表
模拟式信号记录仪表 数字打印记录仪表
(三)工作原理分类:机械式/电子式/气动式/液动式
(四)其他分类
用途:标准/实验/工程用仪表 装置地点:就地安装仪表和盘用仪表 使用方法. :固定式仪表和便携式仪1表0
§1-3 测量误差与测量精度
被测量的真值:
.
X0 = a U
一、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
b
I2 R2
Ga
R4 1 Rp
R3
Rt b
R2
Rt0 G
得出常数A、B
d
.
d
6
E
R
E
R
M
B 1 d0
4
4
d02
2(PA PB) A0 2P 流量
D
P PA PB ,
B ,
1
d0
4
D
室内温度
A0
4
d02
封液(水、酒 精、水银)ρ
PA 30 30 20 20 10 10 00 10 10 20 20 30 30
变选比示较换择和和功功记运能 能 录算功功能能显gggX12m
.
Y=f(X,g1,g2……gm)
变换元件
9
三、热工测量仪表的分类
(一)按被测参数分类----温度、湿度、压力、流量、
流速、液位、热量
(二)按显示记录形式分类 模拟式仪表
记录仪表
指针指示仪表
指示仪表 数字显示仪表
按显示功能分类
屏幕显示仪表
PB
H
h2 h
h1
U形管压力计φ6~10mm
0 室外温度
时间
1 AB2
3
D d0 d
0
时间.
7
§1-2 测量系统
----为完成测量任务而被组合在一起的整体。
变换功能

一、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
选择功能

比较和运算功能显细管

示和记录功能
二、测量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 中间变换器 显示装置
玻璃感温包
控制器
x 传感器 被测信号
中间变换器
显示(记录) y=f(x)
电源
.
8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出湿球温 度,近似代替热力学湿球温度。并且得到相对湿度。
风扇
干 球
湿 t-ts




度 纱布

v>2.5m/s为常数
Pq Pq.b A(t ts)B
Pq.b
Pq.b
f (t,ts,v,B)
任 课 教 师: 班级:供热、空调、水电
.
1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初步掌握工程的测量方法以及误差分析与数据处
理,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安装测量仪表、仪器,合理
组建常用的测量系统,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能
准确地提出本专业对自动控制的要求正确绘制自动控
制原理示意图,并能配合自控人员进行工程调试。
种仪表的制造原理有所了解,重点掌握各种的仪表使
用方法和各专业运行调试的方法。对于自动控制部分
的内容作为了解。
.
2
绪论
热工测量----测量与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误差的基本性 质与处理、各种热工参数测量仪表的结构、原理与使用
测量热工参数: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流速、液位、热量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仪表、自动控制系 统、自动控制在暖通工程上的应用
两者的比值(测量值)
测量的基本方程式
X = a U (1-1)
测量单位(SI)
测量过程的三要素 测量方法
测量仪. 器与设备





4
玻璃感温包
2、测量过程及变换(转换):
测量过程包括调零、对比、示差、调平衡、读数五个动作。
测量变换的定义是指把被测量按一定的规律变换成另 一个物理量的过程。实现该过程的元件称为测量元件。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粗大. 误差(过失误差)
11
(一)系统误差:在多次等精度测量同一恒定值时, 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当条件改变时也按 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简称系差。
产生原因:五条P.11
(二)随机误差:在多次等精度测量同一恒定值时,
其绝对值和符号无规则变化的误差,标测量次数足够多
按误差的 绝对误差 △=X-X0 (1-3) 表示方法分 相对误差 10% 0 (14)
X0
X0为一不确定值,在一区间范围内。只有当给出了测 量结果X、误差范围 ± △max 及其单位,测量才算完成。
测量结果表达式: X0 Xmax (15) (ma x )
按误差产生的原因 系统误差(系差)
及性质的不同分为
点测量
.
场测量 5
等精度测量—测量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其精度相同。
测量过程包括调零、对比、示差、调平衡、读数五个动作
热水热量指示积算仪
Q m (h s h r) m P (ts C tr)
c
c r
铂热电阻 0~85C 0
a
Rt R0(1AtB2)t 求解联立方程,
R4 R3
R0
I1
Rt
温度计 恒温室20 ± 1 ℃
温度传感器
TC 控制器
1
M
20℃
恒温室
.
3
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授课4学时) §1-1 测量的意义及方法
一、测量的概念
测量就是用专门的技术工具依靠实验和计算找到测量值
1、测量的定义:以同性质的标准量与被 a X 测量比较,并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U
被测量: X = a U 标准量(测量单位)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与其它课程有横
向联系,在学生对于其它专业课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
础上,开设本课使学生对于该专业各参数是如何测量
的有所认识。
(三)教学要求、重点、深广度和教学方法建议
要求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重点是各热
工参数的测量和自动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术语,对于各
变换是测量的核心。
二、测量的方法(如何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方法) 直接测量
(一)按照获取测量结果的程序分 间接测量 非零测量法 组合测量
(二)按照仪表特点分 零位法
接触测量法
微差法
非接触测量法
(三)按照被测对象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分 静态(稳态) 动态
(四)按照测量精度分
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时,服从统计规律,误差的平均值趋准近于零。又称偶
然误差。

产(地生三 偏原)离因粗实:大 际三误 值差 所条形P:.在成1一1的定误的差测,量简条称件粗度 计下差,,测又毛细管量称值过明标尺失显误
差。
产生原因:
粗心失误
0
100
200
.
6
7
12
8
二、测量精度
随机误差小--精密度高 系统误差小--正确度高 粗大误差--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