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探索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课改中的探索和感悟
乌丹五中孙成义
2006年以来,我校率先在全市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这整整的四年课堂教学改革的路途中,我们从迷茫走向拂晓,从专家引领走向自立自强,我们走出了别人的冷嘲热讽,迎来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的举手称赞,通过四年的努力,我们知道了应怎样为学生建构适应自己学习、发展的课堂环境,应怎样为学生创造了其展翅翱翔的空间。在这四年里,我们每位教师更新观念,积攒了先进的教学经验,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就自身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利用教材感悟知识,体验成功,感触颇深,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1、让学生走进文本,获取成功体验。教材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只会解决教材中习题,距学好数学还差很大的距离,更谈不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了,在以往与学生共同探讨分式方程一节时,我都是先利用一个分式方程在黑板上板演,总结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然后让学生模仿并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几乎不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依据这一理念,再次学习分式方程时,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总结归纳,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具体是这样操作的,我先鼓励学生走进文本解决教材中的思考栏目及教材边框中提出的问题,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交流空间,设计了悬念,在交流时,几个学生为“x=5是分式方程的解吗?”争论的面红耳赤,王世明同学说:x=5是分式方程的解,因为未知数x的值是通过解分式方程得到的;张立伟同学说:不是,因为x=5虽然是由解分式方程得到的未知数的值,但是它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使分式方程无意义,王世明同学又反问道:那x=5在这个分式方程中占什么地位呢,充当的是什么角色,”这句话使张立伟同学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纪艳锋同学站起来说:“x=5是整式方程的解,”王世明同学又反问“整式方程是怎么来的呢”这一番讨论使整个班级陷入僵局,没人能很清楚的进行解释,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再次走进
文本(28页最上边的一段)当学生读完后都恍然大悟,王世明同学自言自语的说:原来分式方程有的有解,有的无解,当出现无解现象时,将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就属于是违规操作。一番讨论和交流后,我再次鼓励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的例1、例2,并分析例1、例2在解决问题中是怎样的过程(每一步是在干什么)?教材在解决问题时都用到了哪些知识?哪些值得你注意或者你提醒大家注意?同学们在我的指引下再次走进文本,在全班交流中,刘伟说:例题在解决问题时都是三步:A 、通过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B 、解整式方程;C 、检验。我提醒大家在去分母时应正确的找出最简公分母。崔全一同学说:在去分母时我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漏乘,像例2中方程左边的1不要忘记也得乘以最简公分母。郭文达同学说:我认为例题中再找最简公分母时非常简单,像29页的练习(2)(3)(4)在找最简公分母时应先将原分母进行因式分解。请大家注意,几位同学的汇报,使例题真正的发挥了作用,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楚的明白怎样解分式方程,整个课堂在交流后进入训练的状态。课堂中的争论打开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积极思维、任意想象、充分表达、敢用标新立异,每位学生都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以教材为本,又不拘泥于教材,从而体验成功。-------
2、让学生自主探索,收获成功快乐。教材中的思考和探究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经过大胆的探索、交流发现新知,从而收获成功的快乐。我在与学生共同探讨梯形一节时,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完成教材106页的思考:如图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CD ,AC 、BD 是它的对角线,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学生接到指令后,各组及时行动起来,我也顺势走进各组。协作家园组的王罕歌正与同伴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她们惊喜的发现:∠ABC=∠DCB ∠BAD=∠
C
B
CDA OA=OD OC=OB;勤学苦练组的王婷婷正率领本组动用了直尺和量角器在图上测量着。实际上这个问题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从感性认识体验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ABC=∠DCB ∠BAD=∠CDA )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AC=BD),但学生在交流时得出,∠1=∠2 ∠3=∠4 ∠5=∠6 ∠7=∠8 ∠ABC=∠DCB ∠BAD=∠CDA AC=BD OA=OD OC=OB,学生得到如此多的结论,有一部分结论与本节课的知识似乎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把剩下的结论抛弃,无疑是为学生学习热情蒙上了一层面纱,我灵机一动,将以上结论分成了两类:
一、(1)∠ABC=∠DCB 二、(3)∠1=∠2 ∠3=∠4
∠BAD=∠CDA ∠5=∠6 ∠7=∠8
(2)AC=BD (4)OA=OD OC=OB 然后鼓励学生说:请同学们将(1)(2)中的数学语言用命题来表示,并借助教材107页思考栏目的提示来证明命题的成立,学生很快将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从而得到了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然后我又鼓励大家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来对上面的(3)(4)进行证明,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对以上结论进行的证明,虽然这节课我设计的问题训练单没有来得及做,但是我感到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早已胜过做训练单的效果。尤其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创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就让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放开手脚,动脑探索,动手操作,真正成为探索、创造的急先锋。
3、让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功快乐。巴西教育家佛莱雷说过:没有了交流,也就没了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使知识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数学课堂上,学生要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下从多角度去认识问题,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分式加减一课时,通过学生对例题的分析和总结,得出进行分式加减法计算的流程是:(1)、因式分解。(2)、通分(是异分母的分式运算变成同分母的运算)(3)、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4)、约分得到最简分式。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意见统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