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全)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全)在()时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单选题]*新石器时代的前期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新石器时代后期(正确答案)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即()。
*产业构成(正确答案)人口数量(正确答案)职能(正确答案)行政管辖城市与农村居民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产业结构(正确答案)人口规模(正确答案)居民关系居住密集程度(正确答案)我国关于城镇的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的意义。
*人口数量(正确答案)产业构成(正确答案)经济水平行政管辖(正确答案)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建制市和建制镇在行政管辖意义上的不同,只有建制市才称为城市。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近代的(),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单选题]*A.农业革命B.工业革命(正确答案)C.信息革命D.交通发展欧洲中世纪时期,主要从防御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上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水沟、架设吊桥。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古代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市,经济中心在城堡。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郊迁现象是一般指由于城市中心居住环境的恶化,同时由于汽车等交通的发展,导致城市居民迁往郊区,使原来的市中心出现衰退现象。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时代是()[单选题]*A夏代B.商代C.周代(正确答案)D.汉代()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
[单选题]*A.《孙子兵法》B.《管子》(正确答案)C.《商君书》D.《伦语》在欧洲()时期,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C.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经济适用C. 环境友好D. 资源浪费答案:D3.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20年D. 50年答案:C4.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交通方式通常被优先考虑?A. 私人汽车B. 公共交通C. 步行D. 自行车答案:B5. 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 提供休闲空间C. 增加城市经济收入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保护。
(对)2. 城市扩张应无限制地追求规模扩大。
(错)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错)4. 城市更新改造可以完全拆除旧城区。
(错)5. 城市防灾规划应包括洪水、地震等多种灾害的应对措施。
(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规划应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其次,规划应考虑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优化交通网络;再次,规划应注重居民的休闲和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公园、文化设施等;最后,规划应保障居民的参与权,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2. 描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其次,它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再次,公共交通的普及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平等的出行机会;最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3. 阐述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文化遗产C. 增加城市人口D. 改善居住环境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可持续发展B. 以人为本C. 无序扩张D. 综合协调答案:C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城市经济B. 城市文化C. 城市交通D. 城市空间形态答案:D4. 城市总体规划中,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内容?A. 土地利用规划B. 城市交通规划C.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 城市人口预测答案:D5. 城市更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城市形象B. 增加城市人口C.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规划中应考虑的自然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交通状况D. 水资源状况答案:A B D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功能分区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工业区B. 商业区C. 居住区D. 农业区答案:A B C3.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方面?A. 道路网络B. 公共交通C. 停车设施D. 交通管理答案:A B C D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 提供休闲空间C. 保护历史遗迹D. 增加城市景观答案:A B D5. 城市更新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哪些?A.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B.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C. 促进经济发展D. 增加城市人口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城市规划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
(错误)2. 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正确)3. 城市交通规划中,道路越宽越好。
(错误)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忽略城市的实际需求。
(错误)5. 城市更新可以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错误)6. 城市规划应该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错误)7. 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包括城市远景发展目标。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套一
1. 下列有关都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旳论述, ()不对旳。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以便旳联络, 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旳交通条件B. 有污染旳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旳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互相保持一定距离, 以免互相影响D. 工厂出入口防止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 都市经济环境旳调查不包括旳内容是()。
A. 都市整体旳经济状况B. 都市中各产业部门旳状况C. 有关都市土地经济方面旳内容D. 都市固定资金旳筹资3. 都市给水工程系统由()等构成。
A. 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 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 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 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 结合自然地形条件, 合理规划都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 可以(), 便于都市管理。
A. 节省土地, 节省水源B. 节省土地, 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省水源, 减少土石方工程D. 充足改善都市旳环境5.都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 以300m为半径计算, 不得不不小于都市用地面积旳()。
A. 90%B. 80%C. 60%D. 50%6. 2023年全世界人口中已经有()左右生活在都市地区。
A. 60%B. 50%C. 45%D. 55%7.都市布局有多种空间构造形态, 最基本旳形态可分为()两种。
A. 集中式和放射式B. 集中式和分散式C. 环式和带式D. 星座式和分散式8. 都市用地旳属性包括如下()旳特性。
A. 自然属性B. 政治属性C. 社会属性D. 环境属性E. 经济属性9. 都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方式结送为宜。
A. 放射式B. 环式C. 联络线D. 多回线式10. 如下()项有关城镇体系含义旳描述是错误旳。
A. 城镇体系属于一种区域B. 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 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旳组合城镇D. 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旳关系11. 都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 在都市总体规划阶段, 都市景观系统规划旳重要内容不包括()。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城市规划原理真题1.下列关于城市起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交换集市说B.军事防御说C.宗教中心说D.文化复兴说答案:D2.下列对城市特点的认识,不准确的是()A.集聚性B.独立性C.多样化D.非农化答案:B3.各国设市标准差别较大,下列不属于划分标准的是()A.人口集聚规模标准B.人口密度标准C.服务设施情况标准D.建筑景观标准4.下列我国城乡发展现象的说法,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相对应的是()A.乡村工业化B.乡村拟城化C.城乡二元分立D.半城镇化答案:A5.下列不属于有形城镇化内涵的是()A.人口集中B.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C.地域空间形态的变化D.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答案:B6.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的城市建设典型代表。
A.古典时期B.中世纪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D.绝对君权时期7.下列属于解释城市空间形态组织机制的理论是()A.田园城市理论B.级差地租理论C,线型城市理论D.同心圆理论答案:D8.下列我国古代城市中,具有贯穿全域轴线、对称布局特点的是()A.汉长安城B.吴建邺城C.宋临安城D.元大都城答案:D9.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现代工业开始成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B.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标志着城乡一体行政系统的形成C.20世纪初的30余年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较快时期D.抗战时期,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因东部大量人口和经济设施的迁入,出现了较快的发展10.下列关于企业集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创新企业是形成企业集群的基本条件B.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难以形成企业集群C.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交易,交流和互动是企业集群的主要特征D.个性化需求,创造力替代区位、市场,成为企业集聚的关键因素答案:C11.下列关于城市规划促进社会公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倡导性规划和公平规划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表达意愿的途径B.创意理念鲜明和全面宏观的规划,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C.使用者导向、问题导向的规划,有助于实现公平发展的目标D.规划师必须成为促进社会公平具体行动的长期参与者答案:B12.下列关于社区生活圈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准确的是()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贯彻新发展理念C注重设施均值均好D.强化系统治理答案:C13.下列关于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B.完善市场主导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C.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评价D.大力推广节地模式答案:B14.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需要融合的规划不包括()A.主体功能区规划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C.土地利用规划D.海洋功能区划答案:B15.国土空间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特征?()A.人口集中B.经济活动多样化C.社会组织复杂D.地理位置偏远答案:D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工业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技术发展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D3.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B.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C.区域发展对城市发展没有影响D.城市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答案:C二、填空题1.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2.城市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____等不同阶段。
答案: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3.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三、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和集中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2.城市形态: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分布等。
3.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划分的地域单元,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空间结构紧凑、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特殊。
2.简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简述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城市发展的阶段包括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成长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和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
初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较慢,成长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成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B.物流仓储业C.建筑业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B.以宫殿为核心C以广场为核心D.以神庙为核心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一、选择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A.城市社会经济问题。
B.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C.城市空间组织问题。
D.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影响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人口。
B.经济。
C.政治。
D.自然。
3.现代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理念是:A.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经济优先。
B.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环境。
C.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居环境。
D.城市发展需要注重政治因素。
4.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
B.城市设计和建筑规划。
C.城市人口和社会组织问题。
D.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5.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人文地理学。
B.宏观经济学。
C.景观规划。
D.空间分析。
6.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A.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利。
B.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有利。
C.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协调。
D.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对立的。
7.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经济增长。
B.环境保护。
C.社会和谐。
D.政治稳定。
8.城市中心区的优化发展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A.交通和交通设施。
B.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C.文化、商业和旅游设施。
D.城市河流、湖泊和绿地。
9.城市社会基础服务设施包括:A.居住。
B.交通。
C.医疗。
D.以上全是。
10.城市更新的基本目标是:A.城市面貌更新。
B.城市经济发展。
C.城市人口更新。
D.城市功能更新。
11.绿色城市的主要特征是:A.低碳,低排放。
B.生态循环。
C.资源节约。
D.以上全是。
12.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基本途径包括:A.节能和减排。
B.发展新经济。
C.增加城市绿地。
D.以上全是。
二、问答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任务和意义。
2.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的关系。
3.城市总体规划起草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4.城市土地利用图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5.城市更新的形式和实施流程。
6.城市环境评价体系的框架和评价指标。
7.城市可持续性的内涵、主要途径和具体操作措施。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A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C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A 综合性B 政策性C 前瞻性D 单一性3、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属于()A 居住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D 仓储用地4、城市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A 30-50km/hB 50-80km/hC 80-120km/hD 120km/h 以上5、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500-800mB 800-1000mC 1000-1200mD 1200-1500m6、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绿地属于()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附属绿地D 公共绿地7、以下哪种规划属于法定规划()A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B 城市总体规划C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D 城市概念性规划8、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B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C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D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9、城市规划中,“一书两证”指的是()A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 项目建议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D 项目建议书、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10、城市功能分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A 城市中心B 城市边缘C 城市工业区内D 城市住宅区附近11、城市规划中的“五线”控制不包括()A 红线B 绿线C 蓝线D 紫线E 黄线F 黑线12、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A 建筑设计B 空间环境设计C 景观设计D 道路交通设计13、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紧凑发展()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田园城市模式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A 保护文物古迹B 保护历史街区C 保护传统风貌D 以上都是15、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A 生态环境保护B 生态系统平衡C 生态功能分区D 可持续发展16、城市交通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A 增加道路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优化交通管理1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A 旧区改造B 基础设施更新C 历史文化保护D 城市新区开发18、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C 城市政府的政策D 城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20、以下哪种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A 系统规划法B 理性规划法C 交往规划法D 综合规划法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有()等。
A. 封闭型B. 内向型C. 开放型D. 自由型E. 外向型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关于城市交通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城市交通政策是交通执法的依据B.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交通技术、交通经济和交通管理的政策C. 城市交通政策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唯一依据D. 城市交通政策应随城市交通状况变化而随时修订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总目标是()。
A. 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需求,满足卫生和安全防护、防灾、城市景观的要求B. 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空间系统C. 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D. 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建设用地选择时,以下哪项因素是较少考虑的?()A. 自然风光B. 自然条件C. 农田良田D. 城市发展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不包括的内容是()A. 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B. 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汇编C. 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D.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阐述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A. 全面协调可持续B. 以人为本C. 统筹兼顾D. 实事求是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某因素空间连续变化的情况,按一定的值差将同值的相邻点用线条联系起来,这种分析方法是()。
城市规划的原理试题答案
城市规划的原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了()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C. 增强城市文化特色D. 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答案:B2. 下列哪个原则不属于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排他性原则答案:D3.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指的是()A. 土地的买卖和租赁B. 土地的开发和使用方式C. 土地的所有权归属D. 土地的自然属性答案:B4.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 城市发展战略和空间结构布局B.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C.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5. 城市规划的实施阶段需要重点关注()A. 规划设计的创新性B. 规划方案的审批流程C. 规划的监督和评估机制D. 规划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城市规划的功能包括()A. 指导城市合理发展B.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 保障居民基本权利D.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答案:A, B, C2.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空间”包括()A. 公园B. 街头绿地C. 自然保护区D. 居民小区内的花园答案:A, B, C3. 城市规划的参与者包括()A. 政府机构B. 专业规划师C. 市民代表D. 商业开发商答案:A, B, C, D4.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道路网络布局B. 公共交通系统C. 非机动交通设施D. 交通安全管理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
()答案:错误2. 城市规划只需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而无需关注环境保护。
()答案:错误3. 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
()答案:正确4. 城市规划的实施阶段不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城市规划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答:城市规划是一种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和综合部署的活动,它涉及到土地使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考试题目如下:第一部份:单选题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D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2.建造物经济寿命的终结表明(C )。
A.该建造物已破旧得没有使用价值了B.该建造已破旧得卖不出去了C.建造物价值小于地块价值D.由于房产价格下跌,该建造已无经济价值3.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A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4.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或者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D.15%;10%5.工业革命前,欧洲浮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B )。
A.雅典 B.罗马 C.伦敦 D.巴黎6.第一个成为城市化人口超过 50%总人口的国家是(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7.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 100 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B )。
A.唐长安 B.西汉长安 C.南朝建康 D.明清北京8.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b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造为城市核心9.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10.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 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B.对城市空间特别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C.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确定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11.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A)。
城市规划原理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中没有。
A:社会子系统B:政治子系统C:文化子系统D:经济子系统E:综合治理2、要使近期建设规划真正能够发挥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协调功能,下列选项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A: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政府文件B:研究规划实施的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C: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的协调机制D: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的年度计划或规划年度报告E:综合治理3、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的是。
A:修建性详细规划B:城市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总体规划E:综合治理4、城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
A: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B: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C: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D:合理地选择城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围E:综合治理5、下列为小区路网基本形式的是。
A:街坊式B:列举式C:周边式D:点群式E:综合治理6、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的西谛于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原则。
A:艺术B:经济C:社会D:政治E:综合治理7、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是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创始人。
A:韦伯B:列裴弗尔C:哈维D:沃思E:经济政策8、属性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非GIS的信息系统没有差异,一般是。
A:扫描输入B:键盘输入C:语音输入D:汉字手写输入E:经济政策9、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中,不包括。
A:城市规模B:城市性质C:城市布局D:城市用地标准E:综合治理10、螺旋坡道式停车库的不足之处为.A:用地比直行坡道多B: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C:造价较高D:交通线路较长E:经济政策11、下列选项中,不是自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考核试卷
1.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管理
3.短期效益
4.空间关系
5. 15%-25%
6.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7.轻轨
8.减少或避免
9.深圳
10.抗震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改善交通网络,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A.核心边缘结构
B.多核心结构
C.环形结构
D.网格结构
6.城市规划中,居住用地通常占城市用地的比例是多少?()
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
7.以下哪项不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
A.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B.提供休闲活动场所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D.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1.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市的______。()
2.城市规划中的“五大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和______。()
3.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______。()
4.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核心边缘结构是指城市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的______关系。()
5.城市规划中,工业用地通常占城市用地的______比例。()
A.空间布局规划
B.土地利用规划
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15分)1.城市规划通过对的调节,改变城市的各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指导城市发展的目的。
2.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法礼制关系,对于城市布局模式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定。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
”3.现代建筑国际会议1933年在希腊雅典通过的和1977年在秘鲁签署的是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导则。
4.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以及水域和其他用地共十大类。
5.城市性质的确定应把握四个要点:一是表达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地域要明确;二是反映城市;三是体现动态发展含义;四是文字表述准确、简练,凸显个性,弱化共性。
6.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7.从国内外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实践来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分别是网状绿地系统、、块状绿地系统、和复合绿地系统。
8.现代城市基本的路网形式有方格网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
9.城市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出现在时期。
10.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11.在《管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因地制宜、讲究实际的思想。
在规划手法上提出“,”;城市建设不求形式上的,这些思想多反映在非都城的一般城市的建设中。
12.以霍华德提出的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13.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14.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其基本内容可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研究城市发展依据;;研究城市各项专业工程问题,以上三个方面,也称之为城市发展规划、和工程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共七章
分章节试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A )。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6、以下四项中,(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C.25%;40%;60% D.40%;40%~80%;80%~95%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一、单选题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答案一一.填空(0.5×50=2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 2008 年1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分别为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2.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申请与受理、审查、决定。
3.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5.村镇规划的编制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6.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分为10 大类、 46 中类、73 小类,其中M代表工业用地、S代表道路广场用地、T代表对外交通用地。
7.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除水域和其他(E)类外的其他九大类用地。
8.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2.5m ,纵坡不应大于 2.5%。
9.大于20万小于50万人的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大于等于 50~100 年。
10.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组成:《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11.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
12.“十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
自 2006 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 90 m2 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13.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审核城市规划图纸、文本和各类建设工程图纸。
14.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 0.5 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0 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 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 70 %。
15.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建设用地结构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20~32 道路广场用地8~15工业用地15~25 绿地8~15二.名词解释(5×6=30分)16.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法》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城市规划原理⼀、填空题。
1、城市性质的确定,⼀⽅⾯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去认识,另⼀⽅⾯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
2、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通常分为居住区、居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
3、⼲道⽹密度即每平⽅公⾥城市⽤地⾯积内平均所具有的⼲道长度。
4、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农业⼈⼝。
5、容积率是总建筑⾯积与总⽤地⾯积的⽐值。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是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的内容(D)A、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B、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C、道路系统规划设计D、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彩等要求2、以下哪⼀项符合城市⽤地选择的基本要求(B)A、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地规模,因此城市⽤地选择的⾸要⽬标是容纳今后的城市⼈⼝B、城市⽤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C、城市⽤地选择的范围不应跨越⾏政区界限D、城市⽤地应尽量选择⾃然条件不利的地区3、劳动构成亦称城市⼈⼝构成,指⼈⼝按分类在(B)中的⽐例A、城市劳动⼈⼝B、城市总⼈⼝C、城市基本⼈⼝D、城市服务⼈⼝4、“S13”代码表⽰(B)A、公共设施⽤地中的第⼀个中类B、道路⼴场⽤地中第⼀个中类⾥的第三个⼩类C、居住⽤地中的第三个中类D、对外交通⽤地中的第⼀个中类⾥的第三个⼩类5、⾃然环境条件主要指(A)⼏个⽅⾯A、地址、⽔⽂、⽓候、地形B、地质、⽔⽂及⽔⽂地质C、建筑地基、地震和矿藏D、太阳辐射、风向及温度、湿度6、城市中有⽓体污染的⼯业应布置在城市(C)A、最⼤风向频率的上风位B、最⼩风向频率的下风位C、最⼤风向频率的下风位D、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位CD7、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在⼤城市必须深⼊城市,宜布置在(D)A、城市边缘B、距离城市边缘2-3公⾥处C、市中⼼内D、市中⼼边缘8、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定⼲扰和污染的⼯业⽤地称为(B)A、⼀类⼯业⽤地B、⼆类⼯业⽤地C、三类⼯业⽤地D、有污染的⼯业⽤地9、⽇照间距的确定与太阳⾼度⾓和(A)有关A、⽇照的标准B、建筑的⽅位C、建筑的间距D、建筑的朝向10、住宅建筑基地总⾯积与住宅⽤地⾯积的⽐值为(B)A、住宅容积率B、住宅建筑净密度C、住宅平均层数D、住宅建筑⾯积净密度三、判断改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城市人口: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5.城市绿地: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6.城市用地区划:城市地域因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7.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8.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9.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10.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和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11.城市景观规划: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
12.居住用地: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一般包括住宅用地、与居住生活相关联的各项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用地。
13.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理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
14.城市公共中心:居民集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15.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
16.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17.分质给水系统:取水构筑物从同一水源功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交公过程,用不同的管理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不同的用户的系统。
18.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19.住宅群体空间组合: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
20.干道网密度: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表示。
21.城市用地选择: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的活动。
22.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23.城市更新:将城市中已不适应一体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二.问答题:1.“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宪章认为:(1)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2)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3)新建居住区要多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4)应从整个道路系统入手规划交通,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2.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意义)和基本任务。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意义)是:(1)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2)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3)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
3.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2)法制性、政策性;(3)地方性;(4)长期性、经常性;(5)实践性。
4.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2)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相和谐5.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土地具有不可移动性即明确的空间定着性;(2)社会属性:土地必然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3)经济属性:城市用地在城市中的特定的环境与地点及土地利用本身经济潜力的差别,会转化为经济效益;(4)法律属性:土地的以上性质经过方法程序得到法律的认可和支持,会使土地具有法律的性质。
6.对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内容。
(1)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等;(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包括地面水体的面阔、水深、水位、流速、水质、流量等。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硫化度、硬度及动态等;(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降水与湿度等;(4)地形条件,宏观上划分的地形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
在小地区范围,包括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与规划相关的地形条件还有:地面高程、各用地部位间的高差、坡度等。
7.进行用地评定时要注意哪些因素?(1)用地评定的内容与深度要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相应地拟订;(2) 要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3) 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属性,抓住主导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4)不只看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从环境的整体意义考察它们的相互作用及后果。
8.城市用地的选择的影响因素(1)建设现状。
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如现有村、镇、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设施,对它们的迁移、拆除的可能性、动迁的数量、保留的必要与价值、可利用的潜力以及经济评估等问题。
(2)基础设施。
用地内以及周边区域的水、电、气、热等供应网络以及道路桥梁等状况,即基础设施环境条件。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用地所在国土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该用地的用途规定及调整的可能性。
(4)生态环境。
用地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以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
(5)文化遗存。
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已发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及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与规定等状况。
9.工业用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1)用地的形状和大小。
工业用地的外形和面积大小,因生产类别、机械化、自动化、采用的运输方式、工艺流程和建筑层数有关;(2)地形要求。
工业用地的自然坡度要和该厂选用的运输方式、工艺特点和排水坡度相适应;(3)水源要求。
工厂应靠近水质、水量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水源;(4)能源要求。
安排工业区必须有可靠的能源;(5)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求。
工业用地不应选在7 级(及以上)的地震区,土壤的强度一般不应小于1.5公斤/平方厘米,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厂房建筑的基础等;(6)特殊要求:某些工厂对气压、湿度、空气含尘量、防磁、防电磁波等有特殊要求,应在布置时予以满足;(7)工业用地应避开军事用地、水力枢纽、大桥,有用矿物蕴藏区和采空区,文物古迹埋藏区,生态保护与风景旅游区和埋有地下设备的地区。
10.居住用地组成的内容。
居住用地因城市的规模、自然条件、居住生活方式以及建筑水平等差别而有不同的组成形态,可以概括为四类:(1)住宅用地,指不同类型住宅所占用地,包括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生活所需要的学校、医疗、商业服务、文娱等设施用地;(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停车场地的用地;(4)绿地,指居住地区集中设施的公园、游园等用地。
公共设施分布规划的要求。
(1)公共设施的项目要合理配置;(2)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4)根据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6)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7)公共设施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原有基础。
12.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理;(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5)增加城市经济效益;(6)有利于城市防灾。
13.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2) 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4)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14.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1)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件与地区条件,综合利用它们的设备,使之共同发展、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
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运输;(2)为了发挥各种交通设施的效能,在布置时,应在城市总体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它们的技术经济要求;(3)充分照顾城市整体利益,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干扰,为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创造便利条件;(4)保证城市与交通运输密切配合,有计划按比例共同发展。
在布局上使城市与各类交通均具备发展的可能性,互不影响。
15.山区城市布局的形式及其特点。
山区城市的地形比较复杂,用地往往被江河、冲沟、丘谷分割,地形高差较大,城市布局受自然地形条件限制,形成分散布局。
具体形式及特点主要是:(1)组团式布局。
城市用地被地形分隔,工业成组布置,每片配置相应的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片与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这种布局形式虽然可以为城市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但市政工程设施比较分散,各部分的交通联系不太方便。
因此,每个组团不宜太小,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配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2)带状布局。
沿河岸或谷地方向延伸形成带状布局。
这种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平面结构与交通流的方向性较强,但其发展规模不宜过大,城市不宜拉得过长,城市中心宜布置在适中地段或接近几何中心上。
(3)有机疏散、分片布局。
这是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在山区地形十分复杂的条件下采取的布局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使劳动和居住联系密切,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和交通消耗的时间,同时可较好地解决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矛盾,使城市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16.水源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水量必须充沛,能满足城市近期和远期的需求,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和分配;(2)水质良好,处理过程可简化,即成本低;(3) 水源地的与城区的距离适当,既防止远距离供水,也便于保护水源地;(4)布局紧凑,地形较好的城市,可适当选择一个或几个水源集中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