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和功能概述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且关键的一个系统,负责控制和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组成。

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和功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1. 大脑结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被认为是人类智能的总部。

它主要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再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此外,大脑还包括辅助结构如下丘脑、杏仁核等。

2. 脊髓结构脊髓是一个细长的管状器官,位于背部,并延伸到头颈部以下。

它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灰质主要包含细胞体,而白质则主要由并行于管状空间周围的纤维束组成。

三、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髓神经1. 脑神经脑神经是直接从大脑和脊髓分布到全身各部位的神经。

共有12对脑神经,每对都与不同的功能有关。

例如,第一对嗅神经负责嗅觉,第二对视神经负责视觉等。

2. 脊髓神经脊髓神经是从脊髓发出的一组神经,主要传递来自全身各个部位的感官信息和运动指令。

人体共有31对脊髓神经。

其中8对颈椎节段、12对胸椎节段、5对腰椎节段、5对骶椎节段和1对尾椎节段。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 大脑功能- 感知与知觉:大脑通过处理来自感觉器官的信号,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认识外界。

- 记忆与学习:大脑存储并检索信息,并通过学习不断改善自身功能。

- 运动控制:大脑协调肌肉和神经,使我们能够进行精细的运动。

- 情绪和行为调节:大脑控制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保持我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

2. 脊髓功能- 传递感觉信号:脊髓接受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 运动控制:脊髓通过与大脑的连接,协调肌肉运动,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五、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1. 脑神经功能- 感知和呼吸:部分脑神经负责嗅觉、视觉、听觉和味觉等感官功能。

- 控制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由七对颜面神经控制的。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PPT演示课件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PPT演示课件

26
感谢观看
THANKS
2024/1/26
27
运动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功能和支配肌肉的性质不同, 可分为α运动神经元、β运动神经元 和γ运动神经元。
12
运动传导通路
2024/1/26
锥体系
是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的通路,主要由中央前回的巨型锥体细胞及其轴突所组 成。
锥体外系
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包括大脑皮层发出的皮质脑干束和皮 质脊髓束在脑干内换元后的传出纤维、纹状体系统、前庭小脑系统、网状结构等。
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通路和深感觉传导通路。
13
运动中枢与运动控制
运动中枢
运动控制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多个控制骨骼 肌运动的运动中枢,包括脊髓、脑干 、小脑和大脑皮层等。
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肌运动的调 节过程,包括运动的发起、运动的协 调与平衡、运动的精确控制等。
运动控制的机制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不同的神经递质与 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6
02
感觉神经系统
2024/1/26
7
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2024/1/26
感觉器官
01
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受器类型
02
光感受器、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等
感受器的适应与调节
受到生物钟、环境因素和神经 递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06
神经系统疾病与功能障碍
2024/1/26
23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诊断
2024/1/26
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可分为中枢神经系 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两大 类。

(完整word版)人体解剖生理学(左明雪)第三章重点知识点整理考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人体解剖生理学(左明雪)第三章重点知识点整理考点整理,推荐文档

大脑与神经第一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神经细胞(neuron)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nglia)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元: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对神经细胞起营养、支持作用;参与髓鞘的形成。

(一)神经元结构: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

基本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髓鞘、朗飞氏结、轴突终扣。

1、胞体(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大小形状不一,5~100µm。

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细胞膜膜蛋白:决定了神经元细胞膜的性质,其中有些是离子通道(Na+、K+、Ca2+、Cl- 通道);有些膜蛋白是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可使某种离子通道开放。

尼氏体(特征性结构):光镜下:嗜碱性颗粒或小块;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

细胞质(神经元胞体) 功能: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合成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要(核周质)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要的酶,以及肽类神经调质。

神经原纤维:光镜下:在硝酸银染色的标本中呈棕黑色的细丝,在细胞质内交织成网。

(特征性结构)并深入树突和轴突。

电镜下:神经丝和微管功能:构成神经元的骨架,起支持和运输的作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细胞器。

脂褐素细胞核圆型,一个,居中,大、染色浅、核仁明显,染色质呈空泡状。

特点:大、圆、淡、核仁清晰①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着色浅,核仁大;②细胞质:内含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还有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是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化学信息的载体,一般为小分子物质,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合成。

神经调质=神经肽:在胞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合成,通过轴浆运输至轴突末梢。

一般为肽类,能增强或减弱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起调节作用。

按神经元的传递方向分类:A)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一种感受内外环境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

--解剖生理神经系统的功能

--解剖生理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一、脊髓的躯体运动功能 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髓的前角含有大量的运动神经元,其轴突可以与 肌纤维形成神经肌肉接头,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脊髓的前角病变可以导致下运动神经元的瘫痪,引 起肌萎缩、无力等运动障碍。
【脊髓的后角病变引起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 浅感觉障碍,深感觉正常 。】
转化为神经元活动的电信号 3、感受器将神经冲动以不同的
组合形式在神经纤维中传输 4、通过编码的神经信号在传送到
感觉特异性传导中继站 5、感觉信息最后到达大脑的初级
感觉皮层特定的部位产生感觉
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的换能 感受器的编码
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
感觉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二、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躯体感觉(简称体觉)是关于身体及其运 动的感觉,它包括浅感觉和深感觉 浅感觉——分布在皮肤或粘膜感受痛觉、 温度觉和粗略感觉的感受器 ,位于体表。 深感觉——又称本体感觉,感受肌肉、肌 腱、关节、韧带等深部结构的状态,比如 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感受器的适应
❖感受器的分类 根据分布位置的不同,感受器可以分为外 感受器和内感受器
人体解剖生理学
❖外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感受外部环境 刺激 ,如分布在嗅粘膜、味蕾、视器、前 庭蜗器等形成视、听、嗅感受器,分布在 皮肤形成触、压、痛、温度等感受器 。
听觉区 (41、42)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3、听觉区 听觉的投射区域在颞叶 , 投射特点:双侧性,即一侧皮质接受来自双
侧耳蜗的传入投射 。 4、嗅觉和味觉区 嗅觉投射区只有在边缘系统的前底部区域,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功能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部环境 ,控制身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以 及进行认知和情绪等活动。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 元的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在4~ 120μm不等。突起形态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适应外环 境的变化。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即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以拮抗方式调节内脏器官 的活动。
04 感觉神经系统
感受器的类型与功能
温度感受器
感受温度刺激,如 冷觉、温觉。
化学感受器
感受化学物质刺激, 如味觉、嗅觉。
01
02
03
脊神经的组成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属 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脊神经的分布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 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 含传入、传出纤维。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 肢的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
脑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 神经,共有12对。
脑神经的分布
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部分分布于胸、腹腔脏器。
脑神经的功能
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 官的感觉和运动,以及部 分内脏器官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分布
交感神经纤维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而副交感神经纤维则较局限,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和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

颈段 8节(C1~8) 胸段 12节(T1~12) 腰段 5节(L1~5) 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颈1~4节(C1~4) 颈5~8节(C5~8) 胸1~4节(T1~4) 胸5~8节(T5~8) 胸9~12节(T9~12) 腰1~5节(L1~5) 骶1~5节(S1~5) 尾节(Co1)
骶段
5节(S1~5)
脊N
传出N
组织学
胞体
神经元
髓鞘
树突
突起
轴突 + 施万C 有髓 神经纤维 无髓
中枢N:灰质 神经核 胞体 周围N:神经节 神经元 中枢N:白质 突起 传导束 周围N:神经
• 神经系统的演化: 从简单到复杂:结构、功能 • 神经系统的发生: 古皮层 旧皮层 新皮层
第二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一、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 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 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
(二)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中的传导
•→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 膜内的 正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 传导方式: 无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 近距离局部电流; 有髓鞘N纤维的兴奋 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方式是跳跃式传导
前角外侧群
前角内侧群
后角 1)后角边缘核 与痛觉有关 2)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 至丘脑——脊髓丘脑束。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边缘层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中间带 1)胸核:
3)中间外侧核: 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 运动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 经元),发出纤维随前根走出。 脑,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 4)骶副交感核: 2)中间内侧核: 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 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 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 胸核

神经系统—感觉功能(人体解剖生理学)

神经系统—感觉功能(人体解剖生理学)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丘脑感觉接 Nhomakorabea核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感受器发出的冲动沿特 定传入路径经丘脑投射 至大脑皮质特定区域, 产生特定的感觉。
( ((( (((
(
( (
脑干网状结构
( (
丘脑髓板内核群 内侧膝状体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指各 种感觉传入系统经脑干时发出 侧支,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 元后到达丘脑,在非特异性核 群换元,再投射至大脑皮质广 泛区域,形成不同感觉的共同 上传路径,不产生特定的感觉。
A、下半身 B、上半身 C、右侧肢体 D、左侧肢体 E、躯干及四肢
1.感受器与脊神经节
肌肉
感受器
脊神经节
第1级神经元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
感受器
脊神经
中枢突
楔束
薄束
2.传导束与三级神经元
中央旁小 叶后部
内囊
薄束
传导第5胸髓节段以下的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
传导第4胸髓节段以上的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背丘
感觉投射系统的分类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感觉接替核
(
感觉传导纤维,除
嗅觉以外都在丘脑换
(
神经元,换元后的纤
维投射至大脑皮质。
( ((( (((
(
( (
丘脑髓板内核群 内侧膝状体
根据丘脑向大脑皮质投射特 征的不同,将投射纤维分为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和非特 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感觉投射系统的分类
脑 干
第1级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 第3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薄束核 楔束核
丘脑腹后外侧核
楔束核 楔束

最新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章重点知识点整理考点整理

最新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章重点知识点整理考点整理

大脑与神经 第一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神经细胞(neuron )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nglia )组成。

神经细胞二神经元: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对神经细胞起营养、支持作用;参与髓鞘的形成。

(一)神经元结构: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

基本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髓鞘、朗飞氏结、轴突终扣。

仁胞体(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大小形状不一,5〜100卩-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细胞膜= 膜蛋白:决定了神经元细胞膜的性质,其中有些是离子通道(Na+、K+、Ca2+、Cl-通道);L 有些膜蛋白是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可使某种离子通道开放。

氏体(特征性结构)厂光镜下:嗜碱性颗粒或小块;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合成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要 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要的酚,以及肽类神经调质。

神经原纤维:「光镜下:在硝酸银染色的标本中呈棕黑色的细丝,在细胞质内交织成网。

(特征性结构”并深入树突和轴突。

电镜下:神经丝和微管一功能:构成神经元的骨架,起支持和运输的作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细胞器。

_脂褐素圆型,一个,居中,大、染色浅' 核仁明显,染色质呈空泡状。

特点:大、圆、淡、核仁渭晰① 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着色浅,核仁大;② 细胞质:内含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还有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是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化学信息的载体,一般为小分子物质,在 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合成。

神经调质二神经肽:在胞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合成,通过轴浆运输至轴突末梢。

一般为肽类,能增强或减弱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起调节作用。

按神经元的传递方向分类:A )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 ): 一种感受内外环境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版第三章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版第三章神经系统

细肌丝与粗肌丝结构示意图
Ca++通过和肌钙蛋白结合,诱发横桥和肌动蛋 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图
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亚单位I、 亚单位T和亚单位C分别对肌动蛋白、原肌球蛋 白和Ca++。
三、骨骼肌收缩全过程(兴奋-收缩耦连)
1.兴奋传递
2.兴奋-收缩(肌丝滑行)耦联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

体表感觉区
二、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 (一)脊髓的躯体运动功能 • 1.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 2.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 • 3.脊休克 • (二)脑干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 主要对肌紧张的调节 • (三)小脑的躯体运动功能 • 维持姿势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Βιβλιοθήκη (四)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疲劳性。 • (二)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中的传导 • 1.无髓纤维:连续而均匀的传导。 • 2.有髓纤维:跳跃传导。 传导速度快,节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
• 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 神经系统解剖 • 神经系统功能
教学目标
• 熟悉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 了解突触的结构及传递 • 掌握骨骼肌收缩的机制 • 掌握神经发射活动的特征 • 掌握脊髓和脑的系统解剖结构 • 熟悉神经系统的功能
2.受体的类型
(1)与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2)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
受体、G蛋白、效应器
三、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
(一)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机体在中枢神 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 应答
(二)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膝跳 反射
(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后放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

特点腱反:射是单突触反
射,所以其反射时很短,耗时约 0.7ms。
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
某些功能状态。如果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
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
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
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 .
本体感觉区 = 4区(又是运动区) 内脏感觉区 = 第二感觉区 + 运动辅助区 听觉区 = 41区 + 42区 视觉区 = 17区
外侧面
.
24
.
25
皮层诱发电位---体内各种感觉装置传 入冲动,均可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引起 电位变化称之为诱发电位。
皮层诱发电位: 1、主反应:为一先正后负的电位
变化。
动。 脊 动 物:脊髓第五颈节段以下横断(保留膈肌
运动),使脊髓与延髓以上中枢离断的动物,来研 究脊髓功能。
.
39
(一)脊休克(spinal shock) 定义: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
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
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
(一) 特异性投射系统
定义:由丘脑的外侧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等发 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产生特定的 感觉,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的投射系统。
(二)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定义:由丘脑内侧核群发出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
层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不具有点对点投射的特点, 主要功能是维持大脑皮层清醒状态。
状态(上行激醒作用)
①三次更换N元
①多次更N换元
特 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 ②投射区广泛(非点对点关系)
点 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 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浅感觉传导路径 脊髓 大脑
深感觉传导路径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三、丘脑的感觉机能
丘脑感觉机能——全身的感觉,除嗅觉外,其它的 感觉向上 传导中,都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再由丘脑 向大脑皮层投射
感觉接替核:接受感觉投射纤维,发出纤维 投 丘脑细胞群 大致分三类 射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联络核: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发出纤 维
重力作用
3 γ环路及其活动
●γ
●γ
环?
环的意义:使 γ 肌肉维持于缩短状 态。 环 ● 脑干某些中枢 调节肌紧张是通过 兴奋γ 环实现的。
持续轻微 牵拉伸肌
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4 脊休克(spinal shock) 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 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 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 和膀胱中粪、尿贮留等。 特点:这些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 ①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 低等动物恢复快, 高等动物恢复慢。 ②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 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 反射等)。 ③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贮留 变为失禁。


-人体解剖生理学-
2.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横断脑干切线
上述易化系统和抑制 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 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 明: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 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 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 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 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功能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功能
运动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运动神经元控制身体的运动,包括骨骼、肌肉和内脏器 官的活动,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生理功能。
内分泌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和内分泌腺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分泌,调节身体 的各种生理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
02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具有接受、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
神经损伤
01
02
03
脑外伤
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脑部 损伤,可引起意识障碍、 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 致死亡。
脊髓损伤
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脊髓 损伤,可引起肢体瘫痪、 感觉障碍等症状,严重影 响生活质量。
神经根损伤
由于脊柱压迫、创伤等原 因导致的神经根损伤,可 引起肢体疼痛、麻木等症 状,影响日常生活。
04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表 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症 状,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
素有关。
帕金森病
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为肌肉 僵硬、震颤等症状,主要影响中老 年人,病因可能与环境、遗传等因 素有关。
亨廷顿氏病
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 为舞蹈症、肌张力障碍等症状,病 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总结词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是指控制和调节内脏器官、血管和 腺体等自主器官活动的神经系统功能。
详细描述
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 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功 能主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稳 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例如,当人体处于紧张或 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 升高和呼吸急促等反应;而副交感神经则会在人体休 息时兴奋,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呼吸平缓等。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及生理功能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及生理功能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及生理功能人体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神经间质组成的复杂网络,主要功能是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具有感觉、认知和调节功能。

大脑被分为大脑半球和脑干。

大脑半球分为左右两侧,通过脑干与脊髓相连接。

大脑半球负责感知、思考、意识和运动控制等高级功能。

脑干位于大脑半球下方,控制呼吸、心率和消化等基本生理过程。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脊柱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脊髓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通过神经根与脑干相连。

脊髓负责传递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到大脑,并传递大脑的指令到各个身体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的通道。

脑神经主要指起源于脑的神经,共有12对。

每对脑神经负责不同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如面部表情、听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共有31对。

脊神经分布在全身各部位,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指令。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结构。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信息以电化学方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神经元内部的电信号通过轴突传递到突触,在突触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

神经间质是神经系统中非神经元的细胞和组织,提供支持和保护功能。

神经元的周围由胶质细胞组成,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寡突胶质细胞和陷突胶质细胞。

胶质细胞支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维持神经元间的正常结构。

此外,神经间质还包括血脑屏障,它能够限制一些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感知、运动、调节和认知等方面。

感知功能是指神经系统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包括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由内脏器官的传入冲动所这生的感觉。 2.内脏感受器分类:化学,机械,温度,痛觉感受器。 3.特点:*内脏感受器适宜刺激是体内自然刺激(肺 的牵张,血压升降,血液酸度.对刀割不敏感)。 *内脏活动不产生意识感觉,但传入冲动强烈时,才 产生意识感觉。 *内脏活动引起的意识感觉较模糊,弥散,不精确。
域,经其精细分析和综合,产生特定感觉。
体表感觉区 = 3-1-2区(第一感觉区) + 岛叶(第二感觉区)
本体感觉区 = 4区(又是运动区) 内脏感觉区 = 第二感觉区 + 运动辅助区 听觉区 = 41区 + 42区 视觉区 = 17区
外侧面
皮层诱发电位---体内各种感觉装置传
入冲动,均可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引起
体)之间的环路活动的结果。
皮层诱发电位可用来研究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一).体表感觉代表区:
中央后回是全身体表感觉
的投射区域。
⑴ 第一感觉区 (3-1-2区) ① 位置:中央后回 ② 功能:定位明确、感觉分
析不十分清晰。 ③ 投射特点:
Ⅰ.左右交叉 Ⅱ.倒置分布 Ⅲ.精细正比
⑵ 第二感觉区 ① 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② 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 (麻木感);可能与痛觉有关。 ③ 投射特点: Ⅰ.双侧性投射; Ⅱ.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 叠区。
丘脑外 侧核
三叉神经 半月节
2、深感觉 深感觉是指感受肌肉、肌
腱、关节和韧带等深部结构 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由此感觉组成的感觉传导 通路即为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 觉传导通路
第三级 神经元



丘脑外 侧核




第二级 神经元



延髓


第一级 导 神经元 通
脊髓半切综合征
脊髓半横断损伤
对侧肢体浅感觉丧失 (右腿) •轻触觉 •痛觉 •温觉
同侧肢体深感觉丧失 (左腿) •深部压觉 •位置觉 •运动觉
一、丘脑感觉分析功能:
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接替站,除嗅觉外,各种感觉传 导通路均在丘脑交换神经元,而后投射到大脑皮层。
丘脑是皮层下感觉中枢。对感觉进行粗糙的分析 与综合,而大脑皮层对感觉进行精细分析与综合。
★上行激动系统:
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 脑的上传的系统。
如果该系统功能↓ (应用催眠药、麻醉 药 )→ 皮 层 由 兴 奋 状 态 →抑制状态。如:
①非洲睡眠病:蚊咬后慢慢睡死(解剖见病变在非特异性投 射系统);
②白天各种刺激↑→上传↑→觉醒 晚上各种刺激↓→上传↓→睡眠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人类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的最高部位.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各种感觉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特定区
(二) 本体感觉代表区:肌肉本体感觉的投射区
主要在中央沟的前壁,与中央前回非常靠近。
(三) 内脏感觉代表区:位于大脑皮质的体表第一、
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的皮质部分。
(四) 视觉代表区:
⑴ 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 缘(17区)。
⑵ 投射特点:
① 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到 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 侧枕叶。
电位变化称之为诱发电位。
皮层诱发电位: 1、主反应:为一先正后负的电位
变化。
主反应
后发放
主反应的潜伏期一般为5~12ms
主反应主要是皮层锥体细胞电活动
的综合表现。
家兔感觉皮层诱发电位
2、后发放:为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波动。 后发放
的节律在8~12次/秒。
后发放可能是皮层与丘脑转换核(后腹核、内膝体、外膝
3)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
4)反馈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环 境 的 各 种
感 受 器
换 能 作 用


经 传导路 脑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
特Hale Waihona Puke 感觉传导通路躯体感觉
传导通路
浅感觉传导通路
神 上行(感觉)
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分为: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两种。
丘脑核团分类
(一) 特异性投射系统
定义:由丘脑的外侧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等发 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产生特定的 感觉,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的投射系统。
(二)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定义:由丘脑内侧核群发出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
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
功 能
①引起特定的感觉
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
状态(上行激醒作用)
①三次更换N元
①多次更N换元
特 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 ②投射区广泛(非点对点关系)
点 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 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
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
眠药物的作用原理)
② 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 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周边 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
(五).听觉代表区: ⑴ 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 ⑵ 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
(六).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
(七).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 下侧。
三.内脏感觉与痛觉(自学) (一).内脏感觉:
层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不具有点对点投射的特点, 主要功能是维持大脑皮层清醒状态。
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 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
组 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 多次换N元
成群
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 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射纤维
一般感觉
经 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
系 统 的 传
内脏感觉
特殊感觉 传导通路
深感觉传导通路
导 下行(运动) 传导通路
通 传导通路 路
一般感觉 传导通路
1、浅感觉 浅感觉是指皮肤与粘
膜的痛、温、触、压等 感觉而言,它们的感受 器位置较浅。
由这些感受器上行的 感觉传导系统称为浅感 觉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
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非 意识性本体 感觉传导通 路
躯体一般感觉的传导通路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① 一般有三个神经元(第一级位于脊神经节内
或脑神经节内;第二级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内;第 三级位于丘脑内)参与。
② 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 维,一般交叉到对侧,经过丘脑和内囊,最后投射 到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篇 高级神经系统功能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 一个神经元轴突可通过其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
建立突触联系,此中联系方式称为辐散。 2)聚合 许多神经元通过其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
建立突触联系,这种方式称为聚合。
2、反射活动的协调 1)诱导 诱导是反射活动协调的主要方式。 负诱导 正诱导 2)最后公路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