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地环境寻找与自然的融合
景观设计中的创意自然融合
![景观设计中的创意自然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450443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5.png)
景观设计中的创意自然融合一、引言景观设计是城市、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视觉享受,还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和改善的作用。
创意自然融合是景观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它强调将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景观设计中的创意自然融合,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元素创意自然融合的首要原则是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元素。
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场地的自然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设计。
例如,在山地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创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景观效果;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水面的倒影和涟漪,创造出一种灵动的美感。
此外,设计师还应该尽可能地保护自然植被,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以保持景观的生态平衡。
三、创新设计手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创意自然融合需要设计师运用创新的设计手法,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可以利用植物造景手法,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创造出一种生态、美观的景观效果;可以利用地形塑造手法,通过改变地形地貌,创造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交流,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四、注重色彩搭配和质感表现色彩和质感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
在创意自然融合的理念下,设计师应该注重色彩搭配和质感表现,创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景观环境。
在色彩搭配方面,设计师应该根据场地的自然特点,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色彩,避免过于刺眼或突兀的颜色搭配。
在质感表现方面,设计师应该注重材质的选择和运用,通过不同的材质表现出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如粗糙的石头、光滑的玻璃、柔软的草坪等。
这些不同的质感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地理学视角下的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地理学视角下的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6f86e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f.png)
地理学视角下的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地球上有许多山脉,它们构成了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山地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山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源之一,它们供应了许多河流的水。
山地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水源减少,影响到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此外,山地环境的破坏还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保护山地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其次,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绿色发展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
在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中,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循环经济和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来实现绿色发展。
例如,在山地地区,可以利用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保护山地环境。
此外,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对山地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督和惩罚。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企业采取绿色发展的方式,例如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政策支持。
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中,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垃圾的产生。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
山脉通常跨越多个国家,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山地环境保护的效果。
各国可以共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山地环境的挑战。
例如,通过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共同保护喜马拉雅山脉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总之,山地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加强山地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政府、企业和公众可以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乡村山地建筑设计方案
![乡村山地建筑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24c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f.png)
乡村山地建筑设计方案乡村山地建筑设计方案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乡村山地建筑的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乡村山地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城乡结合的要求,以创造出独特的、与自然融合的乡村建筑风格。
首先,乡村山地建筑需要在设计上充分尊重自然环境。
山地地形复杂,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地势,将建筑融入山体,减少对周围景观的干扰。
建筑的外观应该考虑到山地特有的地域特色,使之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应利用可再生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乡村山地建筑设计需要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
乡村山地地区的居民通常具有深厚的乡土文化传统,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并加以现代化的改进。
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特色建筑元素,如传统的屋檐和特殊的屋顶形式,能够增加建筑的地域性和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在建筑中加入当地的艺术装饰,如传统绘画、雕刻等,以展现当地的文化底蕴。
最后,乡村山地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城乡结合和功能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乡村山地地区定居,他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便利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乡村山地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乡村居民的居住需求,如采光、通风、内部空间划分等。
同时,应该便民设施,如储物室、停车位等。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公共设施的布局,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需求。
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乡村山地的独特性和功能性,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
总之,乡村山地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功能性的要求,以创造出与自然融合、与周围环境协调、满足居民需求的乡村建筑。
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并注重城乡结合和功能性,才能够创造出真正适合乡村山地的建筑设计方案。
浅谈山地公园利用现状打造生态景观
![浅谈山地公园利用现状打造生态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221baa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4.png)
浅谈山地公园利用现状打造生态景观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人们假期选择的热门项目。
山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山地公园利用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景观开发不够充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这不仅影响了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生态景观成为了当前山地公园管理的重要课题。
要充分认识山地公园的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山地公园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植被、地貌、动植物等,而这些自然资源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价值。
珍稀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是山地公园的独特景观,不仅具有科研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
在开发利用山地公园资源时,需充分认识其珍贵性,加强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景观的原始状态,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应注重提升山地公园的游憩设施和服务水平。
山地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游憩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要以提升服务水平为导向,完善游客设施,改善环境卫生,增加旅游便利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游客在公园内得到良好的游览体验。
要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合理安排游览路线和游憩区域,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对公园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要大力开展生态教育和科普宣传。
山地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
要通过举办生态科普展览、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等方式,向游客普及自然生态知识,引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倡导游客爱护环境、文明游览,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山地公园保护的良好氛围。
要加强山地公园的管理和监管。
山地公园的管理制度和监管力度直接关系到公园的发展和保护。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公园内各项活动的监管,保障公园的正常秩序和生态环境的完整。
山地建筑风格的质朴
![山地建筑风格的质朴](https://img.taocdn.com/s3/m/ba47e8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6.png)
标题:山地建筑风格的质朴——一种回归自然的人居环境在广袤的山地之中,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孕育而生,那就是质朴的山地建筑风格。
它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一种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种风格,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山地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山地建筑风格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遥远的过去,山民们就在山地中安营扎寨,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应山地环境的建筑技艺。
这种建筑风格强调与自然的融合,以适应山地多变的地形和气候。
无论是依山而建的房屋,还是临水而筑的村落,都巧妙地利用了山地的高低起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质朴的山地建筑风格在色彩和材料的选择上也别具一格。
它通常采用当地的石材、木材和泥土等自然材料,这些材料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周围的山地环境融为一体。
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石头、木材和泥土的颜色显得更加深沉、古朴,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此外,质朴的山地建筑风格还注重空间的利用,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在山地建筑中,窗户的设计也独具匠心。
为了适应山地多变的气候条件,窗户通常较小,而且设计成可以调节的样式。
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采光和通风的需求,又避免了过多的阳光直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此外,为了更好地与山地环境融合,窗户的形状和位置也经过精心设计,使得建筑在融入自然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和美观性。
山地建筑风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种建筑风格将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使得人们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美好。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山地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频繁。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山地建筑风格的魅力所在。
我们应该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山地建筑风格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的来说,质朴的山地建筑风格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建筑形式。
浅谈山地公园利用现状打造生态景观
![浅谈山地公园利用现状打造生态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612c61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2.png)
浅谈山地公园利用现状打造生态景观1. 引言1.1 山地公园的概念和意义山地公园是指位于山脉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或旅游景区,其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
山地公园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与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其意义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环境品质。
山地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特有的动植物物种,维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山地公园可以提供人们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享受清新的空气,感受自然的美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山地公园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地区形象和知名度。
山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细心规划和科学管理,山地公园可以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1.2 生态景观的重要性生态景观在山地公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态景观可以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让他们置身于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通过打造生态景观,可以保护和恢复山地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平衡的保持。
生态景观的建设还可以有效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山地公园中,将生态景观作为重点打造和保护的对象,不仅可以提升公园的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还可以为社会大众带来更多的福祉和享受,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目标。
生态景观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山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更影响着整个生态环境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通过重视生态景观的打造和保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山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2. 正文2.1 山地公园现状分析1. 山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山地公园一般位于山脉或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变化大,气候多样,生态环境丰富。
这些地理特点影响着山地公园的生态景观打造和管理。
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合
![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a4bb0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8.png)
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合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是与自然环境进行互动的媒介。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合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建筑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融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建筑与地理环境的适应与融合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建筑的形态和结构。
例如,在山区地带,建筑师通常会运用山地起伏来设计建筑的形式,使建筑与周围的地势融为一体,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干扰。
在海滨地区,建筑通常会考虑到海洋的湿润和风沙的侵蚀,采取相应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来增加抗风腐蚀能力。
因此,建筑师应该充分了解地理环境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适应和融合。
气候环境是另一个建筑需要适应和融合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对建筑的能耗、舒适度和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在炎热的地区,建筑师通常采用遮阳材料、通风设计等手段,以减少日晒、降低室内温度,并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而在寒冷的地区,保温设计和采暖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室内环境,建筑还需要考虑到对气候的影响。
例如,在台风频发的地区,建筑师通常会采取一些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建筑的抗台风能力。
因此,建筑师需要考虑到气候的变化和特点,通过适当的设计来适应和融合。
生态环境对于建筑的适应和融合同样非常重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建筑师通常会采用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
同时,建筑师还会考虑到建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他们会运用生态材料、绿化技术等手段,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在某些情况下,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甚至可以实现生态功能的提升,例如屋顶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等。
因此,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创新的设计来适应和融合。
综上所述,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合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山地建筑方案
![山地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6ed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9.png)
山地建筑方案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山地地区的建筑设计不再仅限于功能和美观方面,还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和灾害等综合因素。
山地建筑方案的设计必须适应地区气候、地形以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同时保证建筑安全、环保和舒适。
设计原则1.适应地形地貌:山地地区地形陡峭,设计中应考虑坡度、地势、地基等这些影响建筑的因素,使建筑与自然无缝连接。
2.立足安全防灾:山地地区经常遭受地震、滑坡、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建筑设计在立足于安全和防灾的前提下,应加强建筑的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建材和安全设施。
3.兼顾美感和环保:在强调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争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选用环保、可再生的建材和技术,使建筑更加自然、舒适和美观。
4.满足当地人文需求:建筑设计要尊重当地文化、风俗和习惯,考虑到周边社区、居民等人文因素,使建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传承和生活密切相关。
设计实例1.度假小屋设计度假小屋一般是建在山地景区或者山脉周边,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自然、休闲等。
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到自然环境,如山地气候、地势等,结合当地文化,设计出自然、舒适的小屋。
同时考虑到防灾安全,可以选用符合安全标准、轻质、环保的建材,如消防隔板、轻钢结构等,加入现代技术元素等。
2.山地居民住房设计山地居民住房一般建在山地村庄或丘陵地区,人们在这里生活繁忙、从事农业、畜牧等生产活动。
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同时需要融合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一些灾害性防护设计也要包括在内,如屋顶设计可采用倾斜方式,方便暴雨天气排水,同时,可加入防火设计,采用可延迟燃烧的建材,使住户在火灾时有更长时间逃生的机会。
总结山地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众多因素。
在设计中,要始终建立在环保、安全、美观、功能等原则上,兼顾考虑到当地文化和灾害因素。
只有综合各种因素才能真正的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和人文背景的建筑作品。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96576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5.png)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摘要】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其建筑结构以木材和青砖为主要材料,结构坚固耐用。
风格和装饰方面注重简约而不简单,多采用传统的装饰图案和色彩,体现了山地地区的文化特色。
在环境融合方面,建筑多依山就势,巧妙地融入周围自然环境中。
材料运用方面,重庆山地传统民居以石木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布局上,多为四合院式布局,中间庭院为主要核心,形成独特的空间氛围。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充分展现了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体现了山地建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特点,结构,风格,装饰,环境融合,材料运用,布局。
1. 引言1.1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因地制宜,融汇了当地的地形、气候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和艺术风格。
其建筑风格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现了重庆山地民居的独特魅力。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风格和装饰、环境融合、材料运用和布局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以及其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
2. 正文2.1 建筑结构的特点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的特点上。
这种建筑结构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以木梁、木柱和瓦片为主要材料,使用榫卯结构和斗拱结构,使整个建筑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
这种结构的特点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技艺,同时也符合山地地形的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也注重内外空间的分隔和连通。
建筑物的布局多采用多进制的形式,前后相连的院落或者厅堂之间通过走廊或者廊道相连,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
山地建筑设计方案
![山地建筑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c7f7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f.png)
山地建筑设计方案在进行山地建筑设计方案时,需考虑到环境条件和地形特点,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本文将探讨山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山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山地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
合理的山地建筑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同时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侵蚀和污染。
二、山地建筑设计的原则1. 融入自然环境:山地建筑应该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形式,保持地区特色。
2. 充分利用地形:根据山地的起伏变化和坡度情况,合理利用地形,构造多层次的空间和景观。
3. 考虑气候因素:对于山地地区的建筑来说,气候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实现建筑的能源节约和环保目标。
4. 强调安全性: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地质灾害等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筑必须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和安全保障。
三、山地建筑设计的实施过程1. 地勘与规划:在进行山地建筑设计前,要对现场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勘测,分析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建筑规划。
2. 进行设计方案:根据地勘结果和规划要求,在设计方案中考虑到地形、气候、安全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建筑布局和结构设计。
3. 施工与监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加强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完善设施与环境保护:在建设完成后,要完善建筑设施,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山地生态环境的稳定与良好。
四、山地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防止土壤侵蚀:山地建筑设施的建设往往会带来土壤侵蚀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保护土地资源。
2. 考虑交通便利性:山地地区交通条件一般较为复杂,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和设施。
3. 合理利用水资源:山地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建筑设计要合理利用雨水和溪流等水资源,节约用水。
4. 建筑物适应性:山地地区气候条件多变,建筑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季节和天气状况,使建筑物具备适应性。
山地溪流聆听山水之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山地溪流聆听山水之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https://img.taocdn.com/s3/m/5ef742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6.png)
山地溪流聆听山水之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山地溪流聆听山水之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山地溪流,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份宝贵礼物。
宛如一曲婉转动听的音乐,溪水潺潺流淌,清脆悦耳,让我们沉浸在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聆听山水之声,我们能够与自然相互交融,感受生命的跳动与灵魂的净化。
首先,山地溪流带给我们的是内心的宁静。
踏入山脉深处,远离尘嚣喧嚣,只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和溪水奔流的声响。
站在溪流旁,闭上双眼,静下心来,我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安宁。
那微风拂面的感觉,呼吸间流淌的芳香,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和舒缓。
在山水的怀抱中,烦恼与压力都会被冲刷得一干二净,重获平静,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其次,山地溪流也教会我们倾听。
溪水的流淌声像是大自然的呼吸,那沉静而悠长的音符,常常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仔细聆听,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知到自然界的奥秘。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再将大自然视为一种外在存在,而是将其纳入到我们的内心世界中。
在沉思与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的情感和心灵需求。
无语的山水,用它那独特的语言,与我们进行无声的对话。
再者,山地溪流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独特之处。
溪流中的水花闪烁着阳光的反射,晶莹剔透,宛如一颗颗珍珠。
当我们静静地观赏这一切时,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忘却了尘嚣与浮躁。
我们会发现,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有它独特的美丽之处,花开花谢,树立枯荣,展示出了生命的伟大与无私。
这种美好并不需要外界的修饰和观赏,只需要我们用一颗敏感而虔诚的心去感受,就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
最后,山地溪流的存在也提醒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山水流域的水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溪流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承载着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珍惜身边的山地溪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保护山水的纯净与生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享受到溪流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山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体现
![山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fc3ac6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9.png)
ÄÀÅÅ ÆÀVÇÈÉÊxËÌÍx_ÊÎ◇江苏省泗洪姜堰高级中学 吴星星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在山地中的体现山清水秀、深山密林、湖光山色……当我们提起“山”,往往容易把它与其他自然元素联系在一起。
这是因为,山地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林、田、湖、草等不同生态系统构成的复合体。
山地的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生物等元素相互协调、平衡发展,形成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生命共同体。
相对高度较大的山地,从山麓到山顶由于降水、气温、光照、土壤等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山地自然带,为不同的动植物提供栖息的场所。
如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高山草甸,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因此,可以说山地是自然地理整体性与差异性的重要体现。
山地因为地形的突出特征,影响气温和降水等,水热条件的变化就会影响植被的变化。
一般来说,土壤、水分和热量等条件共同影响植被生长,但三者对植被类型和习性的影响侧重点不同。
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植被会越来越稀疏,植被类型的演替顺序一般是乔木、灌木、草本、荒漠。
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就会有草甸发育。
随着热量的减少,植被类型的演替顺序一般是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64··二、高考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容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内容,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涉及。
尤其是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视角,某地植被特征、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涉及两种问题,一是直接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区域地理要素的区域特征,或某地理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地理要素或其他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二是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评价某项人类活动是否合理。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结合起来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1ecd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3.png)
山地建筑设计原理第一部分:山地建筑设计的背景和概述1、山地建筑设计的定义和特点山地建筑设计是一种专门针对山地地理环境的建筑理念,它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在适应和利用山地地形、地貌、地质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
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适应性:山地建筑设计应考虑所在地域的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特点。
这种设计方法旨在与山地环境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以创造宜人的建筑空间。
(2)生态可持续性:山地建筑设计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采用可再生、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和能源,以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3)空间多元化:由于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山地建筑设计在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功能安排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多元化特征。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在建筑内部和外部创造多层次、多角度的空间体验。
(4)形式独特性:山地建筑设计的独特性表现在形式、风格和造型等方面。
这种设计方法注重从山地环境中寻找灵感,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建筑形式,使建筑成为山地景观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山地建筑设计是一种关注环境、注重创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它在适应和利用山地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体验,充分展现了山地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
2、山地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山地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其地形、地貌、气候等多重因素都与平地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山地环境对建筑设计有着显著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适应:山地环境的地形起伏大,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如何适应地形、利用地形是山地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
建筑物的布局、朝向、高度等方面都需要与地形相协调,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山地环境。
(2)地质问题:山地环境的地质条件复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地质问题,例如土地的承载力、地震、滑坡等。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44096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3.png)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随着现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在山地区域,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地形条件,对于建筑设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此山地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地形地貌特点。
山地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决定了建筑结构需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在建筑的定位和设计方案中,应优先考虑适应山地地域环境,并且具备合理的建筑位置、渗漏、排水和通风等。
2. 自然景观与建筑融合。
在山地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建筑与自然风光、山水景观、地形地貌的和谐与融合。
建筑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盲目迎合观赏者的心理。
建筑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人文因素及自然素材等综合信息,达到生态可持续的目的。
3.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山地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地震、滑坡、雪灾等环境因素,要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筑平面和立面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地貌特征以及自然灾害情况来设计,具有稳定、合理、用户友好的功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休闲等方面的功能。
4. 建筑环境可持续性。
山地建筑设计必须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充分考虑吸纳太阳能、雨水收集利用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优化建筑结构,合理布局,引入光线、空气和景观质量等自然要素,制定合理的节能设计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对环境的和谐发展。
5. 建筑文化与历史传承。
山地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文化、历史与环境的联系,在建筑内部和外部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设计元素,表达自然文化与历史传统文化,建设地域特色建筑,展现人文特色和风貌特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包括了自然环境与山地地形的和谐相适应、建筑与自然风光的融合、建筑环境可持续性、建筑文化与历史传承等方面的考虑。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山地区域的优势,降低山地建筑在自然灾害时的损失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山地地区的经济发展。
山地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资源利用
![山地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资源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c29f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5.png)
山地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资源利用山地地区是指地势较高,山脉起伏的地区,常见于世界各地。
山地地区的地理特征与平原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资源的利用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山地地区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山地地区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由于山脉起伏,形成了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水量充沛,形成了山地地区的水系。
此外,山地地区的土地质量较为肥沃,因为由于山势起伏,矿物质较平原地区更容易富集在山体上,进而饶有营养。
加之气候的多样性,山地地区还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植被,这为山地地区的资源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与丰富的资源相对应的是山地地区面临的挑战。
山地地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这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困难。
缺乏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资源的运输成本增加,增加了资源的开发难度。
另外,山地地区常常存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例如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给山地地区的居民和资源的利用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针对山地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利用挑战,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一方面,发展交通运输是解决山地地区资源利用问题的关键。
修建公路、铁路、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可以连接起山地地区和外界,方便资源的运输和开发,同时也为山地地区带来更多的外部投资和机会。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也为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利用先进的矿藏勘探技术,发掘出更多的矿产资源;利用水电、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充分利用山地地区的自然资源。
在资源利用上,山地地区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保护生态环境是山地地区资源利用的重要课题。
山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脆弱,很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破坏,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山地地区资源利用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同时结合科技手段,我们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山地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山地地区的自然风光、特色民俗文化等都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
![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38a6e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b.png)
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人们常说,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方式,而山地旅游更是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地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然之美、寻求内心宁静的首选方式。
然而,山地旅游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物种减少等。
因此,如何在山地旅游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首先,山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保护的关键。
山地旅游可以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可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合理规划和管理山地旅游资源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监管,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限制旅游开发的规模和强度,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教育与宣传对于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是决定山地旅游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教育应从小学开始,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如课堂教育、户外实地考察等,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环境,树立起环保意识和观念。
同时,相关部门和媒体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旅游,强调旅游与生态保护的紧密联系,增强公众对生态保护意义的认识。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也是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学研究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方案。
技术创新则可以提高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能力,减少环境破坏。
例如,通过研究出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技术,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因此,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应积极投入到对于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
最后,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个体的责任,不仅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也需要公民自觉地参与其中。
每个游客都应当文明旅游,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不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等。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呼吁,共同营造起崇尚自然环境保护的氛围。
山地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山地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https://img.taocdn.com/s3/m/93e9df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2.png)
山地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山地是地球上独特的地貌类型,山脉交错、峡谷纵横、峻岭重叠,形成了美丽壮观的景观。
山地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成为当代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山地的资源与环境山地是人类社会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态资源。
山区的矿产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山区的水资源则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中有许多是大江大河的源头。
此外,山区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珍稀的植物、野生动物和林木资源。
然而,山地的环境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山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
其次,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森林砍伐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二、山地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山地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山地地势陡峭、交通不便,资金、技术等条件相对落后,这给山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一方面,山地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和文化爱好者。
为了发展山地经济,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积极探索山地的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业、农业等产业,增加山区的经济收入。
同时,还要加强对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改善山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山区的科研力度,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山区的发展水平。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无论是山地地区还是整个地球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山地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山区的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依赖,如果水源受到污染或枯竭,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生存危机。
其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会导致山地的生态系统失衡,破坏物种多样性,危害地球生态环境的稳定。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如何做山地建筑概念方案设计
![如何做山地建筑概念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52435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6.png)
山地建筑概念方案设计一、前言山地是指地势高耸陡峭,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
山地建筑是指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建筑物。
在选择山地建筑概念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形、气候、水土条件等因素,共同构建出一种符合自然环境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山地环境的建筑概念方案设计,旨在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打造出一种与山地融为一体的建筑形态。
二、概念设计理念1. 融合自然与人文:尊重山地自然环境,注重与周围文化环境的融合,使建筑与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与谐美的空间。
2.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建筑理念,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创新设计理念:注重创新和实践,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设计方法,打破传统建筑模式,探索适合山地环境的建筑设计风格。
4. 提倡共生共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与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实现共生共赢的目标,使建筑不仅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空间体,更是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一部分。
三、设计方案1. 地形分析:在山地建筑设计中,地形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要充分了解山地地形,确定建筑位置和朝向,避免设计出不合理的方案。
在地形分析中,还要考虑土质、坡度、地势等因素,为建筑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建筑布局:在山地建筑设计中,建筑布局必须与地形环境相匹配。
建筑布局要充分考虑山地地形的特点,尽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同时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建筑的朝向、高度、体量等都应根据地形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
3. 材料选择:在山地建筑设计中,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尽量采用可再生材料和低碳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另外,材料的质地和颜色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打造出一种与山地相协调的建筑外观。
4. 设计风格:在山地建筑设计中,设计风格是塑造建筑形象的关键。
要根据山地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建筑风格,充分考虑当地文化和传统,借鉴自然元素,体现出山地建筑的独特魅力。
山地建筑的魅力
![山地建筑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25dcd65c3c1ec5da50e270e4.png)
大 学科 普藩
山 地 建 筑 的 魅 力
张琪飞
( 重庆大学 建筑与城市 规划学院 ,重庆 4 0 4 0 0 5)
摘要 :我们要 开拓 空间,获取 资源 ,回归 自然 ,势必要 向山地发展 。山地的开发 离不 开山地 建筑 ,而山 地建 筑的形成与存在也 离不开山地环境 。山地 建筑的独特魅 力,体现 在它与地形地貌 的 自然融合 ,体现
然屏障的依赖逐渐减弱 ;农耕经济逐渐取代早期 的游 牧经济 ,人们的生存空间逐渐移向平地 ;平原地带的
层一 层 往上 走 ,层 次 丰富 ,城 市空 间 安藤忠雄六甲 住宅
易通达性 ,加速了人 口聚集和信息传播 ,使平地对人
类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由于世 界人 口的不断增长 ,平地 资源的消耗 殆 尽 ,人类不得不 向山地扩张 。然而 ,长期以来 ,人们 较少从事对山地开发的研究工作。急功近利的心态相 对山地开发的无知 ,使人们热衷于 “ 山为平地” 、 移 乱砍乱建 ……对 山地 建设 的复杂性和综 合性缺少 准
在依 山就势 的特殊 空间形 态 ,体现在 方便 快捷 的各个标 高的 空间联 系。
关键词 : 自然;资源 ; 山地 建筑
山地 ,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 ・ 易 岸 , 远 眺 渝 中 半 岛 ,高层 建 筑从 前 往后 依 次排 开 ,一
层 一 层 往 后 退 ,一
系辞 》中说到 “ 上古穴居野处” ,其 “ 穴居”的场所 就是 山地 。但随着社会发展 ,山地 又逐渐被人们所忽 略和遗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让人们对山地这一 自
特的魅力。重庆被称为 “ 小香港 ”,一则是重庆直辖
山地建筑毕业设计名
![山地建筑毕业设计名](https://img.taocdn.com/s3/m/d2b2a7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4.png)
山地建筑毕业设计名山地建筑毕业设计名在山地建筑设计领域,毕业设计是学生们展示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机会。
一个出色的毕业设计名字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还能够体现设计师的创意和独特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山地建筑毕业设计名字,希望能够给读者们一些灵感和启发。
1. “山水之间”这个毕业设计名字灵感来源于山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设计师通过将建筑融入山地景观中,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
这个设计名字不仅突出了山地建筑的特点,还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2. “高山之巅”这个毕业设计名字强调了建筑在山地环境中的独特位置。
设计师通过将建筑置于山顶,创造出壮丽的景观和独特的观景体验。
这个名字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还能够展示设计师对山地环境的理解和创意。
3. “山谷之间”这个毕业设计名字突出了建筑与山谷之间的和谐关系。
设计师通过将建筑巧妙地融入山谷中,创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
这个名字不仅能够传达出设计师对山地环境的理解,还能够引起人们对山谷美景的向往和探索。
4. “自然之舞”这个毕业设计名字强调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通过灵感来源于自然元素,创造出流动的线条和优美的曲线,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个名字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还能够展示设计师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创造力。
5. “山水画卷”这个毕业设计名字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
设计师通过将建筑与山水景观相结合,创造出宛如山水画般的美景。
这个名字不仅能够传达出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还能够吸引人们对于山水画般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6. “山峦之间”这个毕业设计名字突出了建筑在山地环境中的位置和形态。
设计师通过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体验。
这个名字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还能够展示设计师对山地环境的理解和创造力。
7. “天地之间”这个毕业设计名字强调了建筑与天地之间的联系。
设计师通过将建筑与天空和大地相连接,创造出开放的空间和无边界的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山地环境寻找与自然的融合
——深圳东部华侨城·天麓景观设计
张霞(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通过深圳东部华侨城·天麓景观设计阐述如何运用达到山体、建筑与自然的互融。
【关键词】山地环境、山体建筑、自然植被
Looking for integration with nature from mountain environment
——Design of Shenzhen Eastern Overseas Chinese Town- Sky foot Landscape
Zhang Xia
(Shenzhe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ShenzhenGuangdong518000)
【Abstract】Eastern part of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 o sky foot landscape design how to reach mountai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harmony.
【Key words】Mountain environment; Mountain building; Natural vegetation
1. 引言“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地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的探索着如何与山地?(如山形、水体、植被、气候)和谐共存。
2. 山地环境特征解析
2.1自然特征解析。
山地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地形、水文、植被等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平衡,构成丰富的自然空间环境。
2.1.1地形特征。
地形坡度对于山地环境是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地形的高低错落,表面起伏,有时甚至是陡峭悬崖,这个建筑创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但同时也为建筑创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便于形成空间层次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2.1.2水文特征。
山地区域内的降水量较大,所形成的地下地表径流在不适当的时候会对山地建筑构成较大影响,为了消除或减少这种不利影响,应对山地内的排水路径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巧妙利用地表沟壑,组织建筑布局,营造独特的景观环境。
2.1.3植被特征。
在山地环境中,自然植被的合理组织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而它们对于山地建筑的影响也是间接通过山地景观组织的角度来体现的。
因此,在建筑的群体布局空间组织上都要合理利用自然植被,使其有机地融入到山地建筑中去。
2.2山地空间环境组织。
山地别墅只有利用山地特色形式,体现特色的整体设计形态,方能创造出独特的空间环境。
2.2.1空间节点标志化。
节点是景观设计中的转折点、连接点、停留点,甚至起点、终点,也是集中活动和提供休息的地方。
在山地别墅环境综,“标志点”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在山地环境中利用高差或结合地形来设置的“节点”,也有结合别墅自身所形成的“节点”。
这些节点由于多样性的空间形式,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成为空间内的“标志点”。
2.2.2交通流线景观化。
在山地环境中,交通流线不仅是联系空间的通道,而且是流动的景观带,使人们在途中获得的景象比在平地更加显著,而且不断发生变化,人们会随着道路的升降转折而影响视点、视角的变化,为人们带来富有趣味的景观效果。
2.2.3建筑单体的特色化。
山地环境中的建筑实体与空间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对于人来说其实只是外壳围成的虚实空间,因此,山地建筑界面成为山地环境中空间设计的精髓。
(1)顶界面的自由性。
山地地形的高低起伏造就了变化丰富的天际线,为了减少建筑形体与山地环境的冲突,多采用山体自然地形的趋势作为建筑轮廓的出发点,运用调和手法,使建筑与山体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2)底界面的统一性。
山体地坪标高的多层次变化,产生无数多变且模糊的空间界面,因此,采用色彩相近、质感相识的建筑材料进
行底部空间的设计或者采用底层架空、抬高底面的手法,均可以在高低错落环境中达到统一。
3. 实例分析:深圳东部华侨城·天麓景观设计
3.1场地特征。
基地为一山地,地处东部华侨城旅游生态区,坐落于深圳大梅沙,场地内已规划了大峡谷、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题区域,高尔夫运动场、群落式主题酒店。
山上优势植被为乡土树种,例如黧蒴、荷木、木姜子、山乌桕、木麻黄,主要用地类型包括:次生林山地(黧蒴、荷木、木姜子、山乌桕、木麻黄\杂灌),自然水库、山石。
3.2设计理念。
天麓大宅有四个地块,总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建筑形式为独立式山海大宅、双拼别墅,以原生态山、海及golf旅游设施为资源背景,沿坡而筑,让别墅如同是山坡上生长出来的house。
它与山坡树林共荣共生,互相依赖,尽可能的保留原有地被植物和树林,保持原有生态平衡。
让建筑融合在山体环境中,使居住者回归大自然的怀抱,突出东方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3.3建筑与山体的融合
3.3.1运用平台的衔接。
基地位于山区,别墅前后院原地面高差很大,整栋别墅如同嵌在山坡林地上的山庄。
建筑后院地势下破很陡,为了使居者走出屋舒适安全地观赏远景,随各屋对户外的门廊外设置室外平台,让不同高度的室外平台环抱着别墅。
运用两种休息平台的方式与山体衔接:(1)以钢筋砼支持柱和梁架上面铺设防腐木平台,在建筑悬挑处的一段,设置此样式平台,加强建筑与山体的联系;(2)以完全钢筋砼柱梁贴硬质地砖或石材,营造与建筑风格匹配的现代观景平台。
3.3.2运用阶梯和登山步道。
由于山体的高差,利用阶梯增加山体的竖向感,并在原有交通体系上增加登山步道,让人与自然更加紧密结合。
3.3.3挡土墙设计。
为防止泥土流失,保护山体植被,在山体开挖处设置了景观挡土墙。
(1)台阶型挡土墙:在山体高差大,地势较陡的地方,设置台阶型挡土墙,使建筑与山体更好的过渡,加强石阶踏步与平台的联系;(2)花台型挡土墙:在山体高差相对小的地方,设置花台型挡土墙,以绿篱和爬藤植物软化挡土墙,达到建筑与山体植被的共融。
挡土墙在材料的选择上分为多种形式,如有自然石砌刚性挡土墙、景石挡土墙、钢筋砼柔性挡土墙、木桩挡土墙,在选择上,我们最好能就地取材,运用当地自然石材作挡土墙,以常绿爬藤植物作软化石质挡土墙或以阶梯式花台美化高挡土墙。
3.3.4道路系统和组织。
道路系统依据地形,沿山势盘旋而上,形成一条环形路线,作为别墅区内的主要交通,别墅区内道路顺应等高线布置,并通过这一环形道路联系各个功能组团。
(1)车流通道:小区内实行人车分流措施,车流将有指定的通道出入,地面上的泊车位仅供特殊情况使用,泊车位地面及周边及顶棚都将进行绿化和其它美化处理,达到与山体的互融。
(2)行人通道:人们主要通道将以无障碍硬质铺装完成,在各别墅入口处都会设有明显的灯光及饰面予以指引,一些过渡和交叉空间都将设置明确的别墅方向指示牌或其它导向标志。
(3)观景路线及其它:主入口广场、湖边为观景主要站点及景观中轴线,游憩及健身路径可自由灵活沿区内小径及人行路线进行。
3.3.5排水设计。
独特的排水沟增强景观观赏性。
挡土墙下做横向排水沟,有组织排水,在竖向的排水可作旱溪流又形成另一个景观——石砌旱溪流或卵石旱溪流,雨季有水流旱季则无水,结合山体高差,形成特色的山地景观节点。
3.3.6植物分析。
种植设计突出场地的地域性,以乡土树种为主,外围及公共绿地部分,以高大的乔灌木为主,显示季相,突显山脊山峰的高度,强化山地特色。
在别墅内院,适当用小尺度的植物布置空间,使空间精细化。
合理配置植物,在功能合理的基础上,满足景观视觉的要求。
绿化细节上,选用攀爬藤植物以修饰车棚、车库出入口等,同时选用一些水生或伴水生植物,以增强园林韵致。
乔木种植上选用:乡土树种(黧蒴、荷木、木姜子、山乌桕、木麻黄等)、香樟、青皮木棉、垂叶榕、小叶榕、箭竹、秋枫、盆架子等抗风性,抗盐
碱性树种;灌木、地被种植上选用:米兰、龟背竹、黄金叶、花叶良姜、棕竹、春羽、海芋等。
4. 总结在山地环境的景观设计中,保护和加强山地景观特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协调山地别墅、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6-2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