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优秀8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优秀8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优秀8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2、原因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2、原因三、温度带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3、温度带的分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天气变得十分寒冷,夏季到来时,天气又变得十分温暖。

大家知道,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

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别呢?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学习新教材[阅读思考] 结合课本第43页插图,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说明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有什么不同?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板书]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板书][教师归纳] 同是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南国的广州却鲜花斗艳,温暖如春。

这一自然现象充分说明,同是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悬殊。

[读图练习]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北端气温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南端气温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是多少度?[教师归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穿过的位置。

2024年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2024年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2024年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特点及气候类型。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特点及气候类型。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海陆分布。

(2)提问: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的大海和陆地。

2.海陆分布(1)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海陆分布。

(2)讲解世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讲解世界主要陆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

(2)讲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课时:世界的地形地势1.地形地势的概念(1)讲解地形和地势的定义。

(2)展示地形地势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地形地势的分类(1)讲解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展示地形地势分类图,引导学生观察。

3.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讲解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举例说明: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建设等。

第三课时:世界的气候类型1.气候类型的划分(1)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方法。

(2)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

2.常见气候类型的特点(1)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的特点。

(2)展示气候类型特点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讲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举例说明: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

四、课堂小结2.强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良好。

2.在讲解气候类型时,部分学生对于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3.课后作业的布置需要更加合理,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初中地理新教材教案全套

初中地理新教材教案全套

初中地理新教材教案全套本教案采用的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图文井茂。

教材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核心,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套教材共分为四个册子,分别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人类与社会》。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提高地理素养,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全球观念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套教案以全套教材为一个整体,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时。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课时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课时2:地球的运动课时3:地图的阅读与绘制2. 单元二:世界地理课时1:世界地理概况课时2:亚洲课时3:欧洲课时4:非洲课时5:美洲课时6:大洋洲3. 单元三:中国地理课时1:中国地理概况课时2:北方地区课时3:南方地区课时4:西北地区课时5:青藏地区4. 单元四:人类与社会课时1:人类与环境课时2: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时3:人口、城市与乡村课时4: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3. 案例教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2024【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3.1《大洲和大洋》参考教案

2024【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3.1《大洲和大洋》参考教案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2.在世界地形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空间分布状况,掌握七大洲的轮廓特征和大洲分界线。

3.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通过对大洲和大洋空间分布状况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世界的海陆分布,大洲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空间分布状况,掌握七大洲的轮廓特征和大洲分界线。

【教学方法】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引导、启发、合作、探究为主,辅以读书笔记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重点突出地图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球卫星照片、七大洲和四大洋轮廓拼贴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模式一图片导入展示“地球卫星图片”(微信首页)这是我们在微信首页中看到的地球图片,蓝色表示什么?绿色表示什么?(回答) 为什么宇航员说地球更应该叫做“水球”,而不是“地球”呢?你觉得应该叫做什么?(思考,引起好奇,不必回答)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我们生存的“地球”。

模式二视频导入你知道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吗?你想探究我们居住星球的无穷奥秘吗?导入新课。

模式三猜猜我是谁——“大洲自述”有兄弟七个同住地球村,下面是他们的自我介绍。

兄弟甲:“我是老大,在七兄弟中面积最大。

”兄弟乙:“我排行老六,我和老大紧紧连在一起,是自然地理分界线把我和大哥分开了,但我长得比较矮。

”兄弟丙:“我是老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与老六也是近邻。

”兄弟丁:“我是老三,和四弟一起住在西半球。

”……你能说出上述大洲的名字吗?他们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导入新课。

模式四实验导入班内每两个学生发一个充气地球仪,一个学生用食指不断上下颠动充气地球仪100次,另一个学生计数,计算出食指触到海洋和陆地的次数各是多少次?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为什么每组同学都是食指触到海洋的次数远远多于陆地次数?从而得出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一结论,导入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全册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全册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全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地图、地球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地球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气候?2.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气温和降水。

2. 讲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季节性分布不均,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分布在地中海周边。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分布在大陆西岸。

寒带气候:全年寒冷,降水稀少,分布在极地附近。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完成气候类型分布图的绘制。

2.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2.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气候类型的成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2. 讲解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30°~60°之间。

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册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册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经纬度、时区等。

2. 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

3. 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候变化等。

4. 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5. 人类活动: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等。

教学步骤: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运动: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地球的季节变化。

2. 地球的形状: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地球的形状,解释地球的扁平和旋转。

3. 经纬度:介绍经纬度的概念和作用,教授如何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

4. 时区:解释时区的概念,教授如何计算不同时区的时间差。

第二单元:地形与气候1. 山地:介绍山地的形成和特点,教授如何识别山地地形。

2. 平原:介绍平原的形成和特点,教授如何识别平原地形。

3. 高原:介绍高原的形成和特点,教授如何识别高原地形。

4. 丘陵:介绍丘陵的形成和特点,教授如何识别丘陵地形。

5. 盆地:介绍盆地的形成和特点,教授如何识别盆地地形。

6. 气候类型:介绍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7. 气候特点:解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如温度、降水量、季节变化等。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与环境1. 水资源:介绍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教授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土地资源:介绍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授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 矿产资源:介绍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教授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4. 环境保护:介绍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教授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与地理1. 农业:介绍农业的类型和分布,教授如何合理发展农业。

2. 工业:介绍工业的类型和分布,教授如何合理发展工业。

3. 交通:介绍交通的方式和重要性,教授如何合理发展交通。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构造,知道地球的南北极和经纬度概念。

2. 学习地图的种类和阅读方法,掌握地图的常用符号和比例尺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图的种类: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3. 地图的阅读方法:学会使用指南针和量角器,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图的种类和阅读方法。

2. 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地图符号的识别。

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2. 讲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3. 介绍地图的种类和阅读方法,讲解地图的三要素。

4. 示例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让学生学会计算实际距离。

5. 练习阅读地图,识别地图符号和注记。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 学习气温、降水、风向等天气因素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3. 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气象状况,气候是指某个地方多年的气象特征。

2. 天气因素的测量和表示: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和相关仪器。

3. 我国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干旱气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天气因素的测量和表示。

2. 我国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的基本概况: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

2. 亚洲的地理特征: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

3. 亚洲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植被等。

4. 亚洲的人文地理: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亚洲的基本概况、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

2. 难点:亚洲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与实际情况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亚洲的地理图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例,分析亚洲的地理特征。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亚洲地理环境的理解和看法。

4. 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亚洲的基本概况:介绍亚洲的面积、人口、国家数量等数据,让学生对亚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分析亚洲的地理特征:讲解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引导学生理解亚洲的地形地貌特点。

4. 探讨亚洲的自然环境:介绍亚洲的气候类型、地形植被等,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5. 讲解亚洲的人文地理:分析亚洲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人文现象。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亚洲的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亚洲地理特征示意图,加深对亚洲地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美国的主要城市、农业、工业、人口、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美国的主要城市、农业、工业、人口、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2. 难点: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对人文地理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美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提问:“谁能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2)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农业、工业、人口、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3. 课堂讲解(1)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北美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邻国等。

(2)讲解美国的地形特征,如三大南北纵列地形区、山脉、平原等。

(3)讲解美国的气候特征,如气候类型、气候分区、气候特点等。

(4)讲解美国的河流、湖泊特征,如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水系等。

(5)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农业、工业、人口、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4.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对人文地理的影响。

(2)让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练习巩固(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问答,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美国的主要城市、农业、工业、人口、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初中地理人教版全套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全套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分区。

(2)学会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提高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识读,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3)开展地理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全球的意识。

(2)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的人地关系观念,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理知识:(1)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

(2)世界地理的基本分区。

(3)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2. 地理技能:(1)地图识读。

(2)地理图表的使用。

(3)地理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

(2)世界地理的基本分区。

(3)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2. 教学难点:(1)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2)地图识读和地理图表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比较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地理现象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归纳法: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总结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活动法:开展地理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美妙之处,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资源等。

(2)世界地理的基本分区:介绍世界地理的四大分区,引导学生了解各分区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3)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如气候、植被、人口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精彩6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精彩6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精彩6篇)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1、了解山东的地形特点,能够在图上找出山东主要的地形区。

2、了解山东矿产的分布,知道自己家乡主要的矿产资源。

3、知道山东的气候类型,了解山东主要的气息灾害。

4、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说说环境污染和治理。

1、教学重点:山东的地形区和主要矿产自已。

2、教学难点:山东发展工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措施多媒体课件结合体会发言,教师补充加深新课导入:展示泰山图片。

今天我们了解山东的主要地形和矿产,探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措施。

展示山地地形图学生活动:(1)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区的颜色判断山东地势特征。

(2)分组讨论,确定山东主要的地形区。

讲述:山东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其中丘陵是著名的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

内陆地区中部是泰山为主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四周是鲁西北平原等四大平原。

板书:一、地形与矿产1、地形特征: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和丘陵为主。

展示山地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分析讲解:指点图上各种矿产,山东矿产资源丰富,黄金,石油等丰富,其中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在烟台的招远,石油站第二位,是胜利油田。

还有很多其他矿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

主要的工业城市有青岛,烟台,济南和淄博等。

学生活动:(1)阅读97页图表,了解山东主要的矿产种类。

(2)讨论山东矿产分布和工业发展的关系。

总结板书:2、矿产:黄金(第一位),石油(第二位)展示山地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学生活动:(1)回忆山东的纬度位置,分析山东气候的特点。

(2)找出山东主要的气象灾害,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他们的危害。

讲述:山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

主要灾害是旱涝和干热风等,对于农业有较大的影响。

板书:二、气候与气象灾害1、气候类型:暖温带季风气候2、气象灾害:旱涝,干热风,寒潮,冰雹。

学生活动:阅读99页材料,谈谈自己对于气象灾害的认识。

2023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2023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2023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九年级下册全套教案1. 单元名称: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保护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了解地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情况3. 地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了解地理环境保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 掌握地理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 课本:新人教版地理九年级下册2. 单元名称:人口与城市发展教学目标:- 了解人口的概念和人口变化的原因;- 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掌握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的概念;- 了解城市发展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人口的概念和人口变化的原因2. 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3. 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的概念4. 城市发展对人口的影响教学重点:- 理解人口的概念和人口变化的原因;- 掌握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的概念;- 了解城市发展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图表和数据分析;- 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

教学资源:- 课本:新人教版地理九年级下册3. 单元名称:旅游资源与区位选择教学目标:- 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了解区位选择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情况3. 区位选择对旅游业的影响教学重点:-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 掌握区位选择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下面是由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2、过程与方法: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天气与人类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重点: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识别常有的天气符号,熟悉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难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元旦我没一起去北京旅游,该怎样穿着呢?(学生讨论)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关注天气和天气预报)(教师板书课题:天气和天气预报)二、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活动,阅读教材上例举的天气预报,完成书上练习,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总结:阴晴、冷热、风雨等。

2、学生阅读教材:比较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差异总结:天气—时间短、变化快气候—时间长、较稳定练习:完成教材上活动,判断四句唐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学生自读教材相关部分,看谁最先总结出来。

总结:探测信息——信息处理——预报系统——气象服务同学们能做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员吗?首先必须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4、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常见天气符号图,识记各种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简单指导学生:各种雨的符号、雪的符号,特别讲解风的符号、风向的识别、风力的识别5、识读天气预报图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上的活动练习,教师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示范:用语言叙述图中北京市的天气预报内容,学生叙述上海、重庆两地的天气预报内容,鼓励学生争当合格的天气预报员。

三、总结:1、天气、气候的区别2、熟记常见的天气符号四、作业1、坚持看中央台一套节目晚间天气预报2、识记常见的天气符号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反思: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过于简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优秀9篇)七年级的地理教案篇一第三节印度(第一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学会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世界第二大人口国教学难点: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与我国邻近的大国有哪几个?其中与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状况极其相似的是哪一个国家?2、你了解印度的哪些情况?3、你是否能够概括出印度最突出的自然与人文特征?教师映示图片,创造氛围。

二、自学质疑:1、自读7.34图,讨论交流:a..印度位于我国的哪个方位?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和得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2、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邻国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三、交流展示:1、学生到黑板写出各组交流结果并讲解,教师出示印度地形图。

2、指导学生评价四、互动探索:1、读图7.35,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a.从1951年到__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b. 从1951年开始,每隔__年,印度人口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c. 由此你能总结出印度人口增长特点吗?五、精讲点拨:1、出示表格,讲解众多的人口对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项目耕地(公顷)水资源(立方米)粮食(千克)钢(千克)总量1.6亿21019亿2236亿一三6亿人均占有量0.一qi216723114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70%22%67%11%2、各组讨论并展示,教师评论讲解:六、迁移应用:讨论交流,谈谈你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看法七、课堂检测:1、印度的人口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二位。

2、读图填空:(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国家名称:a. b. cd. e. f.(2)写出字母表示的城市名称:g. h. i.(3)①是②是湾八、课堂反思:我学会了七年级地理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 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 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 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

提问:听音乐的同时,阅读黄土高坡的歌词,你能描述出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吗?课堂讲解: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位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东临渤海,西靠贺兰山,北濒内蒙古高原,南抵四川盆地。

2.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根据黄土风成说,黄土是由风力将中亚、蒙古高原、我国西北部的沙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3. 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这是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独特的地形。

4.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包括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

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总结与拓展:1. 总结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

2. 讨论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

3. 思考如何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全册的教学内容;- 掌握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的核心知识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全册的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 单元一: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 单元二:地球自然运动3. 单元三:地球的水资源4. 单元四:节能与环保5. 单元五: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6. 单元六: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地理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共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全册的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地理核心知识点的掌握;- 地理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分析;- 地理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方法。

五、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应综合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其对地理研究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其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为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地理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的教学设计。

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全册人教版教案

初中地理全册人教版教案

初中地理全册人教版教案年级学科:初中地理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安排:全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包括世界地理和本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世界地理:包括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分区、世界地理概况、世界气候、世界人文地理等。

2. 本国地理:包括地理特征、地理分布、气候、资源、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和构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学习地图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经纬度等。

2. 学生自主学习世界地理分区,了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经纬网等。

2. 讲解世界地理概况,包括各大洲的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等。

3. 讲解世界气候,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4. 讲解世界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文化等。

四、课堂互动1. 进行地理知识问答,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2. 讨论世界地理现象,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世界地图,加深对地理分布的认识。

2. 布置相关地理题目,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地理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3. 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 注重课后实践,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教学心得:通过本册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3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教学具器材地图导学过程批注(一)新课引入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

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二)新课讲授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黑板文字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事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与同学们谈地理知识教学点: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

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

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做自我介绍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三、新课学习阶段: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综合地分析地理。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五、板书设计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综合地分析地理。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

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

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第二课时——“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

)(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四、纬线和经线第三课时——“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

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板书设计】五、经纬线第二节节地球的运动一、背景与意义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

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

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四季的形成问题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的偏离,不利于正确认识四季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