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的不同之处
浅析侵权责任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浅析侵权责任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作者:闫凯歌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摘要: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来源于现实社会需要。
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是回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法律制度。
自德国学者阿依舍雷提出不真正连带责任问题的几个世纪以来,不真正连带责任虽然已为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司法实务所采纳,但是各国学者对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在概念、构成、独立性等方面的差异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本文简单的介绍下不真正连带责任。
关键词:连带责任;补充责任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民法理论通说认为,数人侵权责任形态包括四种: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
其中以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为原则,以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为补充。
《侵权责任法》在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承担方式”中明文规定了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两种数人侵权责任形态,却并未明确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
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有关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争议始终未能平息。
《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是否作为一种独立责任形式客观存在,以及这一责任形式的具体类型、性质及适用规则等问题的厘清,对于正确把握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中责任人的内部关系、权利人与责任人的外部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以产品责任中生产者、销售者承担的责任性质和方式为重点进行分析,对《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具体类型、特征、制度价值及适用规则作些探讨。
我国《侵权责任法》虽然规定了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但却没有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具体概念。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界都普遍运用着这一概念。
理论界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通常界定为两个以上的责任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对同一赔偿权利人负担同一给付内容的责任,每一个责任人对赔偿权利人都负有清偿全部责任的义务,但只有一人承担最终责任的共同责任形态。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存在多个不同的行为人基于不相同的行为造成了同一个损害后果;第二,多个行为人之间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第三,被害人可以基于不同的理由选择向所有致害人赔偿,但不能分别行使请求权;第四,任何一个致害人的赔偿都可以使受害人的请求权归于消灭;第五,承担责任的一方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是法律领域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在法律责任的划分和适合方面有着不同的含义和适合条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指在主要责任无法彻底承担或者无法追究的情况下,为了保障权益的实现,法律规定了辅助责任,以弥补主要责任的不足。
补充责任通常浮现在某一方违约或者过失导致伤害发生,但该方的责任受到限制或者无法彻底承担的情况下。
补充责任的特点是:1. 补充责任是在主要责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责任是首要的,而补充责任是辅助的。
2. 补充责任的适合条件普通是主要责任无法彻底承担或者无法追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3. 补充责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受伤害方的合法权益,弥补主要责任的不足。
例如,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造成为了工人的人身伤害。
根据法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主要责任,但是由于该公司的资金状况不佳,无法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此时,法律可能规定其他相关责任主体(如工程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应当承担补充责任,以实现受害工人的合法权益。
二、按份责任按份责任是指在多个责任主体共同承担责任时,根据各自的份额来分担赔偿责任的一种责任形式。
按份责任通常适合于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导致伤害发生的情况。
按份责任的特点是:1. 按份责任是根据各自的责任份额来分担赔偿责任,责任主体之间的份额可以根据各自的过失程度、行为贡献等因素来确定。
2. 按份责任的适合条件是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导致伤害发生,且各自的责任份额可以明确界定。
3. 按份责任的目的是公平合理地分担赔偿责任,避免某一方承担过重的赔偿责任。
例如,某次交通事故中,A车和B车同时发生违规行为,导致C车受损。
根据法律规定,A车和B车应当按照各自的过失程度来确定责任份额,然后分别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A车的过失占总过失的60%,B车的过失占总过失的40%,那末A车应当承担60%的赔偿责任,B车应当承担40%的赔偿责任。
第四章 共同侵权

第四章共同侵权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教唆和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不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等。
第一节共同加害行为一、共同加害行为概述共同加害行为:数人共同实施加害行为,共同导致损害结果。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台湾民法第185 条规定,“数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连带负损害赔偿责任。
”二、共同加害行为特征共同加害行为和单独侵权行为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体的复数性。
2.行为的关联性。
3.责任的连带性。
三、共同加害行为的构成要件争议:是否以数个侵权人有意思联络为必要?大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2004年版,现已废止)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具体而言,三种类型(陈现杰):1.有意思联络的共同故意致人损害。
2.有意思联络的共同过失致人损害。
3.无意思联络,但加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亦构成共同侵权。
其构成要件为:第一,须各行为人的行为均为积极的加害行为,即直接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等权利客体的行为。
第二,须各行为人的行为相互直接结合。
例如,两车相撞致行人伤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⑴加害行为具有时空的同一性;⑵加害行为相互结合而为损害结果的唯一原因。
第三,需损害结果不可分,即具有同一性。
与第三种共同侵权相对应的是,行为间接结合的不构成共同侵权。
因果关系分担四、共同加害行为的法律后果对外:承担连带责任。
对内:按照各自责任的大小分别承担责任。
附:有关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追偿的权利。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是法律领域中常用的三个概念,它们在法律责任的界定和分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定义、特点和适合范围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引言概述:在法律领域,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是常见的法律责任形式。
补充责任是指在主体责任不足以弥补伤害时,其他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按份责任是指责任主体按照其所占份额承担相应的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主体共同承担全部或者部份责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责任形式的定义、特点和适合范围。
一、补充责任:1.1 定义:补充责任是指在主体责任不足以弥补伤害时,其他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补充责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赔偿。
1.2 特点:补充责任的主要特点是在主体责任不足以弥补伤害时才会发生,责任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补充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是连带责任,也可以是按份责任。
1.3 适合范围:补充责任适合于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引起的伤害情况,当某一责任主体的责任无法彻底弥补伤害时,其他责任主体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按份责任:2.1 定义:按份责任是指责任主体按照其所占份额承担相应的责任。
按份责任的目的是根据各个责任主体的实际贡献程度,公平地分担责任和损失。
2.2 特点:按份责任的主要特点是责任主体的责任大小与其所占份额成正比。
按份责任适合于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引起的伤害情况,每一个责任主体根据其实际贡献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2.3 适合范围:按份责任适合于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引起的伤害情况,适合于需要根据实际贡献程度来分担责任和损失的情况。
三、连带责任:3.1 定义:连带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主体共同承担全部或者部份责任。
连带责任的目的是确保受害人能够获得足够的赔偿,无论是由于责任主体之间存在关联性还是由于法律规定。
3.2 特点:连带责任的主要特点是责任主体之间承担的责任是共同的,每一个责任主体都有义务承担全部或者部份责任。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是法律领域中常用的几个概念,用来界定在特定情况下个体或者团体之间的责任关系。
虽然这三个概念都与责任有关,但它们在适合范围、责任承担方式和效力上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将详细介绍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定义、区别和联系。
一、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当主要责任人无力或者不具备履行责任的能力时,其他相关责任人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来弥补主要责任人的不足。
补充责任通常发生在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其中一个责任人无法履行责任,其他责任人需要为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补充责任的目的是确保在特定情况下责任的全面履行,以保护相关权益的实现。
二、按份责任:按份责任是指在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每一个责任人按照其所占份额承担相应的责任。
按份责任的核心原则是责任人的责任份额与其在责任行为中的贡献成正比。
例如,如果两个人共同拥有一栋房屋,其中一个人占有70%,另一个人占有30%,那末在房屋损坏时,他们分别按照70%和30%的比例承担修复费用。
按份责任的优势在于确保责任的公平分配,避免了某个责任人承担过多或者过少的责任。
三、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在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每一个责任人都对全部责任承担连带责任,即每一个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额责任。
与按份责任不同,连带责任不考虑责任人的贡献程度,而是将所有责任人视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部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其中一个责任人无力履行责任,其他责任人需要承担其未能履行的责任。
连带责任的目的是确保在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责任人都不能逃避责任。
区别与联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在责任承担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补充责任是在主要责任人无力履行责任时,其他责任人需要承担额外责任;按份责任是根据责任人的贡献程度来确定责任份额;连带责任是每一个责任人都对全部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补充责任和按份责任都是在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发生,而连带责任可以单独适合于某个责任人无力承担责任的情况。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标题: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引言概述:在法律领域,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是常见的法律概念,它们在不同情况下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法律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种责任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一、补充责任1.1 补充责任的定义:补充责任是指在主体责任无法完全确定或无法履行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的一种相对次要的责任形式。
1.2 补充责任的适用范围:补充责任通常适用于合同法中,当合同主体责任无法履行时,补充责任可以起到弥补不足的作用。
1.3 补充责任的法律效果:补充责任的法律效果是在主体责任无法履行时,补充责任可以被追究,但其程度和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二、按份责任2.1 按份责任的定义:按份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人按照其所承担的责任份额分别承担责任的一种责任形式。
2.2 按份责任的适用范围:按份责任通常适用于侵权法中,当多个责任人共同侵权时,按份责任可以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责任份额。
2.3 按份责任的法律效果:按份责任的法律效果是各责任人根据其责任份额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会因为其他责任人的缺失而免责。
三、连带责任3.1 连带责任的定义:连带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人在同一行为或事件中共同承担全部责任的一种责任形式。
3.2 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连带责任通常适用于合同法和侵权法中,当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同一行为或事件的责任时,可以被追究连带责任。
3.3 连带责任的法律效果:连带责任的法律效果是各责任人可以共同或分别承担全部责任,当其中一方无法履行时,其他责任人需要承担其份额。
四、三者间的区别4.1 区别于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在主体责任无法履行时的一种次要责任形式,而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则是在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责任时的责任形式。
4.2 区别于按份责任:按份责任是根据各自过错程度确定责任份额,而连带责任则是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全部责任。
4.3 区别于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多个责任人在同一行为或事件中共同承担全部责任,而按份责任则是各自承担责任份额。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有什么区别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有什么区别连带之债指的就是有多个债务⼈或者债权⼈,对外负有连带债务或者是享有连带债务的债。
连带债务的债权⼈中的任何⼀个⼈都有权利要求债务⼈清偿债务。
那么关于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有什么不同?在下⽂中,就由店铺⼩编为⼤家带来关于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内容。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有什么区别1、产⽣原因不同连带责任是由各责任⼈共同⾏为或共同义务⽽引起。
补充责任的产⽣是由于主责任⼈与补充责任⼈各⾃独⽴的⾏为,主责任⼈承担责任是因为他的⾏为直接导致了债务的出现,补充责任⼈的⾏为与责任⽆原因关系,仅是⼀般条件,或仅对⾃⼰的意思表⽰负责(如⼀般保证),主责任⼈与补充责任⼈各因⾃⼰的⾏为产⽣责任。
⼆者的⾏为各⾃独⽴,⽆共同故意或过失,也⾮共同作⽤导致结果出现。
另外,主责任⼈与补充责任⼈的⾏为虽各⾃独⽴,⽆共同故意或过失,但⼆者的⾏为互相关联,共同作⽤,对结果的出现有⼤⼩不同的原因⼒。
⽽不真正连带责任⼈之间的⾏为既各⾃独⽴,⼜互不关联,更⾮共同作⽤导致结果出现,故责任承担⽅式不同,这就是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的区别。
2、有⽆先诉抗辩权不同在补充责任中,在权利⼈对于主责任⼈所有救济⼿段及执⾏⼿段穷尽之后,仍旧不能全部实现债权时,才可向补充责任⼈要求承担给付。
补充责任⼈有催告的抗辩权与先诉的抗辩权。
在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中,责任⼈均⽆上述⼆抗辩权,这是补充责任与上述⼏种责任承担⽅式的根本区别,也是在风险承担上有所区别的原因所在。
3、能否追偿不同在补充责任中,除因⼀般保证⼈清偿债务后可向主债务⼈追偿外,其他事由所致补充责任,因其责任范围与其⾏为相应,也即⾃⼰应负担的部分,⼀般不可向其他责任⼈追偿,这⼀特征与按份责任相同。
连带责任可进⾏内部追偿。
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终局责任⼈在清偿后可向其他责任⼈代位追偿,终局责任⼈清偿后,不能追偿。
4、责任范围与风险负担不同在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各责任⼈均应承担全部给付。
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摘要:在对不真正连带责任概念和特征进行探究并进而挖掘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在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诉的选择及诉的合并问题以及案由确定等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不真正连带债务连带责任债务人债权人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界定不真正连带责任又称不真正连带债务,依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先生主张:“不真正连带债务谓数债务人基于不同之发生原因,对于债务人负以同一给付为标的之数个债务,依一债务人之完全履行,其他债务因目的之达到而消灭之法律关系”。
侵权责任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突破了传统理论中不真正连带责任多基于偶然性因素而产生、各个责任人因自己的行为各负其责的特点,而是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产生,以法定性为其基本特征:一是归责的法定性。
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产生并不是因责任人各自的行为造成了同一损害,而是直接依法律的规定使相关责任人各负同一内容的给付。
二是责任主体的法定性。
侵权责任法上不真正连带责任条款界定了责任主体的范围,并设置了终局责任人,排除了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可能。
这也与一般偶发性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可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并不相同。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形态现实生活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依产生原因的不同,归纳为以下几种形态较为科学:1、因数个独立的侵权行为偶然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2、因一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3、因一人的侵权行为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4、因一人合同上的损害赔偿债务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三、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终局责任人所谓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终局责任人是指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最终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人。
产生终局责任人的主要原因是因加害行为之间在客观上存在关联性,而非加害人主观意志的关联,也就是说由于终局责任人的加害行为导致了另一义务主体的加害行为的发生。
在存在终局责任人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我们不能理解为由于终局责任人的存在就可以免除其他责任人的赔偿义务,而应理解为承担了赔偿责任的其他责任人有权要求终局责任人对其损失进行赔偿。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是法律领域中常用的几个概念,用于描述不同情况下的责任承担方式。
虽然这三者都与责任有关,但它们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下面将详细介绍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区别与联系。
一、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指当主体责任人无法履行责任或无力承担全部责任时,其他相关责任人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
补充责任一般发生在主体责任人无法履行责任的情况下,例如主体责任人破产、失踪、死亡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规定其他相关责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弥补主体责任人无法履行的责任。
补充责任的特点是:首先,补充责任是一种次要责任,它的产生是基于主体责任人无法履行责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其次,补充责任的范围和比例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可能是部分责任或全部责任;最后,补充责任的承担是有条件的,相关责任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或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承担补充责任。
二、按份责任按份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人根据各自的份额承担责任。
在按份责任下,每个责任人承担的责任比例是根据其在事务中所占份额来确定的。
按份责任一般适用于合伙企业、公司股东等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
按份责任的特点是:首先,按份责任是一种按比例分配责任的方式,每个责任人承担的责任比例与其在事务中的份额相对应;其次,按份责任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责任分配方式,每个责任人根据其贡献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按份责任的承担是有限的,责任人只需承担其所占份额的责任,不会超出其应承担的范围。
三、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人对同一义务承担共同责任,每个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部责任。
在连带责任下,无论是主体责任人还是其他相关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部责任,无论其在事务中所占份额的大小。
连带责任的特点是:首先,连带责任是一种全面承担责任的方式,每个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部责任;其次,连带责任是一种相对严格的责任分配方式,无论责任人在事务中所占份额的大小,都需要全额承担责任;最后,连带责任的承担是无条件的,相关责任人无需满足特定条件或履行特定义务,即可被追究全部责任。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是法律领域中常用的三个概念,它们在法律责任的界定和分配上有着不同的含义和适合范围。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于主要责任人未能履行彻底或者未能履行到应有的程度,其他责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来弥补不足的情况。
补充责任通常适合于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其中一个责任人未能履行彻底时,其他责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来弥补不足。
补充责任的目的是确保被侵权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使责任人共同承担责任。
补充责任的特点是:1. 补充责任是在主要责任人未能履行彻底或者未能履行到应有的程度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主要责任人责任不足的一种补充。
2. 补充责任适合于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其中一个责任人未能履行彻底时,其他责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来弥补不足。
3. 补充责任的目的是确保被侵权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使责任人共同承担责任。
二、按份责任按份责任是指在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各个责任人根据其所占份额承担相应的责任。
按份责任适合于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每一个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是根据其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的。
按份责任的目的是根据各个责任人的实际参预程度来分配责任,使责任人按照其所占份额承担相应的责任。
按份责任的特点是:1. 按份责任适合于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每一个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是根据其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的。
2. 按份责任的目的是根据各个责任人的实际参预程度来分配责任,使责任人按照其所占份额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在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每一个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部责任。
连带责任适合于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每一个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部责任,即每一个责任人都要承担全部责任,而不仅仅是其所占份额的责任。
连带责任的目的是确保被侵权人能够从任何一个责任人那里获得全额赔偿。
连带责任的特点是:1. 连带责任适合于多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每一个责任人都可以被追究全部责任。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之区别及其优劣探讨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之区别及其优劣探讨[摘要]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有着不同的独立存在价值,二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重大差异,其主要区别在于各自产生的效果不同。
二者在具体实践形态上又有着竞合的地方。
为此,就研究合同责任的必要性,应对这两种易混淆的责任形式加以区分。
[关键词]补充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竞合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民法理论将多数人之间的责任形式分为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两种。
而英美法系国家则按责任分担制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分别责任”与“共同分别责任”。
司法实践中,多数人的责任形式往往是几种责任的混合。
因此就出现了本文所要论诉的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
由于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并没有对这两种责任形式做明确阐述,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准确地对其进行把握。
有关这两种责任的理论界限至今仍处于模糊状态,使得我们对包括侵权责任在内的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范围和整体性质认识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究竟何谓补充责任,何谓不真正连带责任,它们的具体形态如何,各自又有何优劣点?为更好地解决与之相关的司法实务问题,有必要对二者作进一步探讨。
p(一)因管理职责产生的补充责任《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二)基于担保关系产生的补充责任《物权法》第176条规定,当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且该债权上物的担保由债务人自己提供时,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债权人应当先就债务人所提供的物的担保实现债权,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此处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的是债务人物保之外的补充责任。
(三)因投资行为产生的补充责任《合伙企业法》第38条、39条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
比较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

从现行法规的视角比较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作者:代正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51 更新时间:2005-5-30 不真正连带责任(或称不真正连带债务)系德国学者阿铱舍雷率先提出,它是建立在德国普通法时期对连带之债二分论(共同连带、单纯连带)基础之上的,并逐步从单纯连带中引申演化而来,围绕这一理论,尽管学说各异,争论为休,但早为法院判例所接受、肯定。
①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所具有的不同于连带债务的特性,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越来越引起学者和实务部门的重视,我国理论界加强了这项理论的研究,实务界也形成了处理该类案件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不真正连带债务”和“补充责任”的规定,正是顺应理论和实务呐喊。
“补充责任”不仅填补了我国侵权法规则的一个漏洞,而且也表明了“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将在我国司法实务中广泛应用。
但“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毕竟有一定差别,笔者试图通过比较法条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的规定,窥视两者的异同,以期在司法实务中准确归责。
一、检索: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在法律中的规定在我国法律上,具有不真正连带责任性质的规定在一些法律、法规中能寻觅其踪影。
一是海商法及保险法中涉及的条款。
例如,海商法第252-254条规定的保险财产损害由第三人造成的,保险人与该第三人的赔偿责任;保险法第45、46条规定的保险标的由第三人损坏时,保险人与该第三人的赔偿责任。
二是有关产品侵权责任。
消费权益保护法第35条第二款规定的消费者受到损害时,销售者和生产者的赔偿责任;《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的是产品侵权责任,其中规定,产品造成损害的后果,原告可以向销售商或者制造商要求赔偿。
三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第一款“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是法律领域中常用的责任形式,它们在法律效果、适用范围和责任承担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责任形式的含义、特点和适用情况。
一、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指在主要责任人无力或无法履行责任时,其他相关责任人根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补充责任的目的是保障权益的实现和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一般情况下,补充责任是在主要责任人无力承担全部责任时才会启动,补充责任人的责任程度通常是次要的。
补充责任的特点:1. 补充责任的发生需要主要责任人无力或无法履行责任。
2. 补充责任人的责任通常是次要的,其承担责任的程度较轻。
3. 补充责任人的出现是为了保障权益的实现和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补充责任适用的情况:1. 主要责任人无力或无法履行责任的情况。
2. 受害人的权益需要得到保障和实现的情况。
3. 法律明确规定了补充责任的适用情况。
二、按份责任按份责任是指当事人根据其所占份额承担相应的责任。
按份责任是根据事实情况和各方的权益比例来确定责任承担的比例和方式。
按份责任的目的是保护各方的权益,实现公平和合理的责任分配。
按份责任的特点:1. 责任的承担是根据各方的权益比例来确定的。
2. 按份责任的比例和方式是根据事实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的。
3. 按份责任的目的是实现公平和合理的责任分配。
按份责任适用的情况:1. 各方的责任和权益可以明确划分的情况。
2. 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可以确定各方责任比例和承担方式的情况。
3. 为了实现公平和合理的责任分配,需要采用按份责任的方式。
三、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人对同一义务承担共同责任,任何一方都可以承担全部责任。
连带责任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确保债权人能够从任何一方获得全部债权。
连带责任的特点:1. 多个责任人对同一义务承担共同责任。
2. 任何一方都可以承担全部责任,债权人有权选择任意一方进行追偿。
3. 连带责任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确保债权人能够从任何一方获得全部债权。
连带责任和补充连带责任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补充连带责任补充的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和补充连带责任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补充连带责任补充的连带责任连带责任和补充连带责任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补充连带责任?具体的解释楼上已经说了,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这一条,此时的侵权就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七条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而这一条的第二款,则是补充的连带责任。
连带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的区别通俗的说,连带赔偿责任是,不管第一责任人是否赔偿,是否有能力赔偿,都可以让你赔。
补充赔偿责任是,第一责任人赔不了的部分你再赔。
如果对方没有要求第一责任人赔,就无权要求你赔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有什么区别呀?连带责任是指责任人之间没有先后顺序,都在全部范围内承担责任,你可以起诉任一人或他们全部并要求任一人承担全部责任;而补充责任则是指在直接责任人不能承担的范围内的责任,如果直接责任人逃匿则补充责任人先承担全部责任,而后获得追偿权。
补充责任和补充连带责任的区别在哪里?万国民法老师给的答案1、首先明确,补充连带责任,是指连带责任人之间责任的承担有先后顺序,只有在第一责任人不承担或不能承担的情况下,其他责任人才承担连带责任。
而补充责任,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一个下位概念,它事实上是一种广义的请求权竞合,例如,顾客住进宾馆遭受犯罪行为人杀害,犯罪行为人负有人身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宾馆负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这两个责任产生了竞合。
论不真正连带责任

论不真正连带责任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不真正连带责任(the unreal joint liability)是指数个债务人客观上基于不同的行为原因而偶然产生同一损害事实,并且各自独立负有全部清偿债务的责任。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阿依舍雷率先提出,它是建立在德国普通法时期对连带之债二分论(共同连带、单纯连带)基础之上的,并逐步从单纯连带中引申、演化而来。
例如,甲委托乙保管一台电脑.乙在保管期借给丙使用,丙使用时不小心摔毁,这样,乙对甲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与丙对甲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即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
究其本质,是属于广义请求权竞合的一种。
不真正连带责任并非为法律或当事人担保权利实现而有意设立,其发生有偶然性,各个责任的产生无关联,产生后尽管一人的履行可使全体责任消灭,但这只不过是为维护公平及不使债权人额外获利而设。
司法实践中,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几乎所有的民事法律领域,如侵权、不当得利、购销合同、租赁合同、代理、金融保险等等,虽然各国的立法中基本上都没有对不真正连带责任做出专门的规定,但均承认此,我国也不例外。
不真正连带责任属于广义的请求权竞合,与狭义的请求权竞合相区别,狭义的请求权竞合是指权利人基于同一事实对同一责任人享有不同的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人有权选择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请求权作为其主张的依据。
而广义的请求权竞合则是指权利人基于同一事实,分别对不同的责任人享有不同的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人有权选择其中之一或者同时选择几个请求权作为其主张的依据。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法律特征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不真正连带责任。
案例一、在侵权行为法的产品侵权责任中,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责任就是不真正连带责任,不论受害人向法院起诉生产者还是起诉销售者,只要生产或者销售的产品有缺陷,造成了损害,就应当由被起诉的被告承担责任,如果起诉的是销售者,而产品缺陷又是生产者造成的,那么,销售者在承担了侵权责任之后,可以向生产者求偿。
民法典中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在哪

民法典中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在哪补充责任,是指在不法⾏为⼈(主责任⼈)不能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时,与其有特定联系的当事⼈依法就其不能偿付部分承担的间接责任。
依照多数国家的法律,补充责任主要适⽤于监护⼈对限制⾏为能⼒⼈致⼈损害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
那么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在哪?接下来请读者跟随店铺⼩编⼀起来了解。
⼀、民法典中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在哪连带责任是共同侵权⾏为的共同加害⼈应当承担责任的形式。
数个⾏为⼈由于共同过错⽽共同实施侵权⾏为,造成受害⼈的损害,数个⾏为⼈构成共同加害⼈,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其内部,由各共同加害⼈按照过错程度和原因⼒程度承担适当的份额,对外承担连带承担。
⽽补充责任是由于侵权⾏为的竞合⽽发⽣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不是⼀个责任,⽽是两个责任,即⼀个具有直接原因的⾏为造成的损害与⼀个具有间接原因的⾏为造成的损害,在后果上完全重合的时候发⽣的两个责任。
这两个责任不是⼀个完整的责任并在其内部发⽣分担的连带责任,⽽是要么直接责任⼈承担全部责任,要么由补充责任⼈承担全部责任的责任,⽽不是在⼀个责任中分成每个⼈的责任份额,各个承担或者连带责任。
⼆、法律规定《民法典》第⼀百七⼗⼋条【连带责任】⼆⼈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责任⼤⼩确定;难以确定责任⼤⼩的,平均承担责任。
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约定。
第⼀千⼀百⼋⼗⼋条【监护⼈责任】⽆民事⾏为能⼒⼈、限制民事⾏为能⼒⼈造成他⼈损害的,由监护⼈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民事⾏为能⼒⼈、限制民事⾏为能⼒⼈造成他⼈损害的,从本⼈财产中⽀付赔偿费⽤;不⾜部分,由监护⼈赔偿。
连带责任是共同侵权⾏为的共同加害⼈应当承担责任的形式。
补充责任是由于侵权⾏为的竞合⽽发⽣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即⼀个具有直接原因的⾏为造成的损害与⼀个具有间接原因的⾏为造成的损害,在后果上重合的时候发⽣的责任。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一、补充责任的概念补充责任是指因同一债务,在应承担清偿责任的主责任人财产不足给付时,由补充责任人基于与主责任人的某种特定法律关系或因为存在某种与债务相关的过错而承担补充清偿的民事责任。
究其实质,相当于一种保证责任,与保证中的一般保证类似。
补充责任主要有以下特征:1、责任人为多数。
补充责任属于多个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责任人为多数是这类责任承担方式的共性。
2、在多个责任人中存在主责任人和补充责任人的区分。
补充责任中的债务是由主责任人产生的,在对外责任上是先由主责任人独立承担责任,在主责任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应付的责任时,补充责任人对不足部分进行补充性清偿。
补充责任人清偿后,可向主责任人追偿。
3、并非所有的补充责任人在承担了补充责任后都能够实际的行使追偿权。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这里规定的也是一种补充责任,但个人独资企业也是投资人的个人财产,投资人以其他财产清偿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后,实际上根本就无法行使追偿权。
4、补充责任人与主责任人之间不存在内部责任份额的划分。
补充责任人承担的只是一种补充性清偿责任,并非是对债务的一种分担,所以主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之间并不存在内部责任份额的划分。
5、权利人对补充责任人不享有完全独立的请求权。
补充责任,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补充性的责任,其并非一个完全独立存在的责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先存在主责任,才会有补充责任的存在。
正是因为补充责任是对主债务的一种补充给付责任,主债务的存在和未全部清偿是补充责任成立的大前提,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权利人不能直接单独要求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而应该先要求主责任人承担责任,在主责任人的财产不足给付时,才能要求补充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
只有在主责任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权利人才能直接要求补充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
补充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法律领域中,责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同类型的责任有着不同的含义和适合范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常听到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这三个概念。
那末这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三种责任的概念及其区别。
一、补充责任1.1 补充责任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当主要责任人无力履行或者未能彻底履行其责任时,辅助责任人需要承担部份责任。
1.2 补充责任通常是在主要责任人无法履行责任时才会启动,辅助责任人需要在主要责任人基础上继续承担责任。
1.3 补充责任的目的是确保责任能够得到充分履行,保护受益人的权益,避免责任空缺或者责任不彻底的情况发生。
二、按份责任2.1 按份责任是指当多个责任人在同一事故或者事件中承担责任时,每一个责任人按照其所造成的伤害程度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2.2 按份责任强调了责任人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每一个责任人只需承担其所造成的伤害部份的责任。
2.3 按份责任的优点是能够公平合理地分摊责任,避免某一责任人承担过多责任的情况发生。
三、连带责任3.1 连带责任是指在同一事故或者事件中,多个责任人承担同等责任,任何一方责任人都可以独立承担全部责任。
3.2 连带责任强调了责任人之间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责任人都有义务承担全部责任。
3.3 连带责任的特点是责任人之间的责任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方责任人都有可能被追究全部责任。
四、区别与联系4.1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在责任人之间的关系上有所不同,补充责任是主次责任人之间的关系,按份责任是多个责任人之间的关系,而连带责任是多个责任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
4.2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在责任分摊上也有所不同,补充责任是主要责任人和辅助责任人之间责任的转移,按份责任是多个责任人按照其造成的伤害程度来分摊责任,而连带责任是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全部责任。
4.3 补充责任、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在法律适合上也有所不同,补充责任普通适合于合同法领域,按份责任适合于民事责任领域,而连带责任适合于刑事责任领域。
侵权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辨析

侵权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辨析作者:张荣霞王伟生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10期[摘要]我国在2009年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中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补充责任制度,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补充责任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一种,是其下位概念。
侵权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二者也存在着诸多不同。
从本质上讲补充责任是二人以上共同承担责任中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责任形态。
[关键词]侵权补充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辨析[中图分类号]D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12-02一、侵权补充责任的概念与特征(一)侵权补充责任的概念侵权补充责任是指数个行为人基于不同的侵权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了同一损害,在造成损害的直接责任人不能承担责任或者不能完全承担责任的情况下,由补充责任人在其过错以及直接责任人赔偿不足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一种独立的侵权责任形态。
(二)侵权补充责任的特征1.侵权补充责任存在的前提是存在两种侵权行为。
即侵权补充责任的形成必须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侵权行为:一种是直接导致受害人损害结果发生的积极加害行为,也称直接侵权行为,有时甚至是犯罪行为;另一种是对受害人损害结果的发生起间接作用的消极不作为行为,也称间接侵权行为。
由于积极加害行为借助、利用了消极不作为行为并造成了同一损害,使得两种不同性质的侵权行为间具有法律上的关联性,但导致了不同的法律后果,即实施积极加害行为的人承担直接责任,消极不作为的人承担补充责任。
[1]2.侵权补充责任是一种过错责任。
侵权补充责任是一种以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的民事法律责任。
即过错是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只有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补充责任,没有过错,补充责任人将不承担责任,体现了传统侵权法上过错归责和责任自负的精神。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不论是安全保障义务人还是劳务派遣单位,抑或是学校等教育管理机构,其承担补充责任的前提就是因为其有过错,具体表现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未尽到选任和管理义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的不同之处
核心内容: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不同之处有哪些?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在产生原因、各债务人债务承担顺序、诉讼主体、追偿权等方面都有区别。
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的不同。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个债务人基于各自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的债务清偿责任。
补充责任是指对于同一债务,在应承担清偿责任的主责任人财产不足给付时,由补充责任人基于与主责任人的某种特定法律关系或因为存在某种与债务相关的过错而承担补充清偿的民事责任。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的不同之处:
1、产生原因不同。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的多数责任是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对同一损害后果的清偿,各负全部履行的义务,各个责任人是依自己与权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来确定具体的债务。
补充责任有的是基于同一原因产生的债务,有的则是基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债务,但不管是那种情形,都是以主债务为准,主债务的计算方式和赔偿数额是唯一的,不存在多种计算方式。
2、各个债务人债务承担顺序不同。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各债务人均负全部履行义务。
而补充责任中只有主债务人需负全部履行义务,补充责任人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承担全部债务的补充责任还是部分债务的补充责任。
3、诉讼主体不同。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权利人可以依不同的法律关系任意选择起诉债务人。
而补充责任则不能选择,必须先起诉主债务人,除非主债务人不确定。
4、承担责任之后的追偿权不同。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存在终局责任人,各责任人依各自与权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对同一损害后果承担责任后,只能依其与主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请求清偿,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追偿。
补充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后,一般情况下可直接向主责任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