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
景观生态知识点总结
景观生态知识点总结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不同尺度上的景观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强调了生态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它旨在推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2.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包括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功能。
景观格局指的是景观中不同生境类型的空间分布和连接性;景观过程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和转化过程;景观功能指的是景观对生态系统的支持和影响。
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涉及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结构、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生态演替和景观生态保护等方面。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实地到理论的多个层次。
二、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 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景观生态设计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旨在创造一个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景观。
2. 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包括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功能原则、演变原则和文化整合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促进景观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考虑景观的演替和演变过程;文化整合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工具1.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模拟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动态、多尺度的景观信息;GIS可以对景观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景观模拟可以对景观演替和景观规划进行模拟和预测;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对不同的景观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和协调。
2.景观生态规划的工具景观生态规划的工具包括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景观优化模型、景观评估方法和景观监测系统等。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
景观生态学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于人们对大尺度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
其理论和方法主要来自于现代生态学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如系统科学的知识积累。
•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景观: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
•区域: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称为区域。
几种代表性的景观定义•Naveh: 景观是自然、生态和地理的综合体,包括所有的自然与人为格局和过程。
•Haber:景观是为生物或人类所综合感知的土地,而不考虑其单个成分。
•Forman: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最新定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景观这个概念:•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景观分类•Naveh: 把景观划分为开放景观(包括乡村自然、半自然景观、农业和半农业景观)、建筑景观(包括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工业景观)和文化景观。
•Forman: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强度划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
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景观: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
概括其特点可为以下七性: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和多功能性。
•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景观生态学总结
景观生态学总结第一章绪论需要复习的知识点1、什么是景观,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2、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学科。
3、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德国特罗尔美国的福尔曼和法国的戈德伦提出了《Landscape Ecology》1986年,Forman出版了非常有影响的“Landscape Ecology”专著,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经典教科书。
“斑块-廊道-本底”模式,1987年,国际“Landscape Ecology”杂志在美国创刊,成为景观生态学的主要论坛。
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4、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提出了哪些观点,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需要回顾的知识点1. 景观结构,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 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
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 2、景观功能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是景观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3、景观格局及常见的格局有哪些,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是指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的排列组合。
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和配置等。
格局是景观结构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异质性的具体体现。
, 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指某种特定的景观组分类型的距离相对一致(平原村庄、石灰岩孤峰) , 聚集型分布格局:指某些景观组分呈团块状聚合在一起(城市建成区), 线状格局:景观组分呈线性排列(道路、河流的附属成分), 平行格局:景观组分呈平行排列(山区)5、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 景观功能(landscape function)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 modle),景观动态(landscape dynamic):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本一、引言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景观生态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划原则,帮助我们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____年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理论研究与创新在____年,景观生态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首先,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景观的理解和定义。
不再将景观仅仅视为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空间组合,而是强调其是复杂互动系统的基本单位。
在景观评估和规划中,我们引入了多尺度、多层次的观点,更加全面地考虑景观结构和功能。
其次,在景观动态过程的研究中,我们加强了景观格局和格局过程之间的关系探究。
充分认识到景观的空间结构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服务的影响,我们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景观格局进行监测和分析。
同时,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我们研究了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三、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____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实施了更加系统和综合的保护策略,不仅仅注重单一物种或景点的保护,而是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规划和管理。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廊道,促进物种的迁移和基因流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
其次,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中,我们注重生态工程和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功能和生态过程的恢复能力,我们实施了湿地恢复、森林重建等项目,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此外,我们也注重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不仅仅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还致力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____年,我们注重在景观规划和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本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本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人类和谐生活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景观生态学领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加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方向迈进。
首先,景观设计的理念趋向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过去,景观设计往往注重美观和功能性,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开始更加重视景观设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都开始强调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以最小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景观设计中的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和可持续交通等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其次,景观恢复和生态修复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景观生态学通过恢复和修复生态系统,恢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弹性和健康性。
种植本地树种、建立湿地和城市农田等措施被广泛采用,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此外,景观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往,景观生态学主要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往往忽略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然而,现在的景观生态学越来越注重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手段,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之,2024年的景观生态学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在面对环境危机和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景观生态学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友好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落地和推广,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一、1、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4、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织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5、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
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
6、尺度: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
7、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8、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9、本底: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称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11、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提出“岛屿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of island)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12、复合种群: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缀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缀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13、生态流: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
土地景观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的,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斑块:景观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景观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受扰后的恢复能力。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时间尺度:某一过程和事件的持续时间长短和考察其过程和变化的时间间隔,即生态过程和现象持续多长时间或在多大的时间间隔上表现出来。
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态交错区:异质景观要素(生态系统)之间,边际带是客观存在的,当研究的问题涉及边际带两侧不同生态系统的作用时,往往被称为生态交错带或过渡带。
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基质:景观由若干类型的景观要素组成。
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景观生态设计:在小尺度上对景观生态规划中划分的功能区域特定功能的实现过程,一般都与具体的工程相联系,以具体的生态技术应用为特征。
景观动态:指景观结构与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二、填空简答1.Forman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强度,划分几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2.景观结构模型是什么?斑块、廊道、基质3.影响斑块起源、形成类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人类活动4.基质判定标准:动态控制作用、连通性、相对面积5.按照斑块的起源或形成机制可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各有和特点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6.斑块有哪些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环形、半岛形7.廊道的作用:运输、保护、资源、美学8.廊道的结构特点:连通性、廊道高度、廊道宽度、廊道宽度、梯度、弯曲度9.基质的结构特征有哪些:孔隙度、边界形状、连通性10.景观异质性研究主要侧重于哪3个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11.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内容步骤:①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②进行景观调查和规划资料的收集③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④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⑤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和景观评价⑥景观功能区划分⑦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编制和评价⑧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和调整核心内容:①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协调②景观的最优化利用③景观的维持与发展12.景观异质性与景观设计、规划与管理①景观异质性研究是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 也是自然保护区区划的原则;②景观设计、规划和管理应是为发展和维持最优化的景观异质性服务的, 即景观异质性的发展、维持和管理应该是景观设计、规划与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文(2篇)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文____年,作为景观生态学领域的一年,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和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景观设计、景观保护和景观规划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通过各种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我们逐渐向着更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方向迈进。
一、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领域,我们见证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采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以确保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例如,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设计师们更加注重城市绿化和生态廊道的建设,以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同时,景观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与社区和居民的互动,以满足人们对美观和舒适环境的需求。
二、景观保护在景观保护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越来越多的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被建立起来,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同时,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景观保护行动中。
例如,在城市地区,人们开始采用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方法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也应用于景观保护中,例如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以帮助监测和管理生态系统。
三、景观规划在景观规划方面,我们见证了许多创新和实践。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景区开始制定综合的景观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在城市规划中,人们开始将景观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以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同时,景观规划也越来越注重区域景观的整合和连接,以增加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功能。
总的来说,____年是景观生态学领域的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一年。
我们在景观设计、景观保护和景观规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的目标迈进。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我们的地球营造一个更加美丽、可持续的未来。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文(二)在2024年,景观生态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和突破,为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景观生态学考试总结2.0
【景观概念、价值】概念——景观是一个有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美学价值。
——肖笃宁价值——1.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生产力、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2.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环境功能等方面3.美学价值:表现为宜人性,文化传承,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回归【景观稳定性】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种是从景观变化趋势来看景观稳定性,一种是从景观对干扰的反应来看景观稳定性【景观空间格局】指大小、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再空间上的配置。
【景观发育影响因素——景观空间格局形成原因】1.气候影响景观结构2.人类对景观结构干扰从未停止1)改变了景观中植物优势度、多样性,特别是森林优势树种2)扩大或缩小一些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区3)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改变的同时,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机会4)改变了土壤的营养状况5)人类定居和土地利用改变了景观镶嵌格局3.自然干扰,如气候、地貌变化及动植物定居【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对策及建议。
【环境敏感区】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天然灾害的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地区,分为生态、文化、资源生产、天然灾害敏感区。
【异质性】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属性在时空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包括时间、时空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反应一定空间层次景观的多样性,时间异质性反应不同时间尺度景观空间异质性差异。
时空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导致景观系统的演化发展和动态平衡。
【边缘效应】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形成的狭窄地区。
在景观要素的边缘地带因环境条件不同,导致物种组成和丰富度也不同。
【边缘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边缘效应在性质上有正、负效应1.正效应:效应区(交错区、交接区、边缘)比相邻群落具有更优良的特性,例如生产力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等等2.负效应:主表现在交错区种类组分减少,植株生理生态指标下降,生物量和生产力降低等【干扰对景观异质性、破碎化影响】——(物极必反)异质性——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空间尺度上频繁发生低强度干扰的结果。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文
2024年景观生态学总结范文____年景观生态学总结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城市景观与生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____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对____年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 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创新____年,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创新和拓展。
传统的景观生态学研究主要依靠野外调查和实地观察, 但在科技的发展推动下, 新的研究方法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
遥感技术提供了大范围的景观数据, 可以快速获取城市景观的动态信息, 而GIS技术则为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定量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除此之外,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二、城市景观类型与生态功能____年, 对于城市景观类型与生态功能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遥感技术和GIS分析, 研究人员可以对城市景观进行定量评估, 了解不同类型景观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和影响。
研究表明, 城市公园、湿地和绿道等绿色空间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提供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等功能。
而建筑绿化、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等垂直绿化手段也被证实为提高城市景观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
这些研究成果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推动了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的进程。
三、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在____年, 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强调将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人类社会需求有机结合,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分析和评估, 研究人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同时, 景观生态设计将生态修复、景观美化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 为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在____年,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 通过绿地系统和景观节点的构建, 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
景观生态学复习整理
景观生态学复习整理景观生态学复习整理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景观的理解: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景观分类:Naveh开放建筑文化Forman自然经营人工2.“景观”与“土地”、“环境”区别与联系:○1景观:土地的具体一部分,是土地的外延从属,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
特点: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多功能性。
○2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3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3.生态学:指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发生发展的进化规律与调控生态平衡机理的科学。
生态系统:存在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功能单位。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学科。
核心主题:景观空间格局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格局、过程与变化的影响尺度和干扰对景观的作用。
研究范畴:○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景观动态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4.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生态系统理论○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3异质种群理论○4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5等级理论和景观复杂性○6地域分异理论及生物控制论应用领域:国土整治、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自然保护区设计5.景观生态学主要特点;○1强调异质性,重视尺度性,高度综合性○2景观综合、空间结构、宏观动态、区域建设、应用实践○3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6.景观生态学的展望:○1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范式研究○2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美国系统学派:主要进行景观生态系统研究,把景观生态研究建立在现代科学和系统生态学基础上,侧重于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了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景观功能研究、景观动态预测、指导景观控制和管理和一系列方法,从而奠定了景观生态系统学的基础。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1斑块:在外貌上与周围显著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
斑块成因:①景观异质性②自然干扰③人为活动斑块分类:①干扰斑块②残存斑块③环境资源斑块④引进斑块斑块大小不同,反映的物种、物质和能量不同。
斑块面积的大小会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
一般而言,斑块中能量、矿质养分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也随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物质能量和养分存在差异,小斑块的边缘比例高于大斑块。
大斑块内的物种,尤其是高营养级上的动物种类,一般比小斑块内高。
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斑块生态意义1. 大斑块保护水体或湖泊水质连接溪流网络为内部种提供生境是范围大的脊椎动物核心生境和避难所是通过基质扩撒的物种的源为多生境物种提供近似的微生境具有近自然的干扰方式,许多物种的形成与进化伴随着这种干扰并且需要这种干扰在环境变化时,减缓物种火绝2. 小斑块为物种扩散及内部种灭绝之后的中心殖民提供生境和踏脚石边缘种的物种密度咼,种群多基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能降低侵蚀,并为捕食者提供隐蔽场所是小生境物种的栖息地能保护分散的小生境和稀有物种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首先,斑块的形状对生物的扩散和觅食有重要意义。
其次,斑块的形状不同,其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会不同。
第三,斑块形状能够指示物种的动态及生存条件的空间变化。
第四,斑块的形状在样地调查中也很重要。
不同形状的样方适用于不同的目的。
斑块的生态学意义:⑴栖息地斑块是景观的基本单元,一个斑块作为最基本的生态系统为某种生物种群提供适宜的生境,成为该种群的栖息地。
⑵源⑶汇⑷ 屏障⑸通道斑块动态:㈠斑块化机制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化变化和斑块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斑块动态是景观变化的一部分。
㈡斑块化特点⑴斑块的可感知特征斑块的可感知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内容、持续时间及结构和边界特征。
景观生态学复习
景观生态学复习景观生态学复习第一章概念:1、景观:地理学中对景观比较一致的理解:景观是各个在生态上合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地域单元所组成的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各要素相互租用的自然地理过程总体,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景观动态。
生态学上狭义: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的地理单元;广义:从微观到宏观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的空间单元。
(原始)?2、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核心是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它强调异质性,重视尺度性,高度综合性;具有景观综合、空间结构、宏观动态、区域建设、应用实践等几个主要的特点。
是综合研究对支配一个区域的自然-生物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记,那个?)简答: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畴: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动态: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相互依赖,彼此作用。
结构、功能相辅相成,结构是功能的肢体,是功能实现的途径,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结构形成和发展受到功能的影响,结构功能必然随时间发生变化;动态反映了多种自然地、认为的、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作用的综合影响,同时,功能的改变导致结构变化。
第二章概念:1、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
版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广义: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且有一定部均质性的单元空间;狭义: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如农田、草原。
森林、湖泊、居民区等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基质:是景观中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汇总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一、1、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4、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织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5、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
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
6、尺度: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
7、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8、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9、本底: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称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11、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提出“岛屿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of island)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12、复合种群: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缀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缀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13、生态流: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材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景观与景观要素: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成为景观要素。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关关系的一门科学。
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4、耗散结构:由于系统必须靠耗散系统内部不断增加的熵达到并维持这种新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称这种新的稳定结构为耗散结构。
5、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6、景观多样性:由不同类型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或变异性。
8、尺度外推:人们往往需要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或知识来推断其他尺度上的特征。
这一过程成为尺度外推。
9、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
10、干扰状况:指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
12、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
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间形成的界面。
13: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拓扑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间的拓扑作用。
14、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空间要素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15、尺度推绎: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的特征。
也称尺度外推。
16、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17、景观生态分类: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18、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19、边缘效应:景观斑块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随着边缘的增加而增加。
景观生态学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第一节景观与景观生态学一、景观三景观1.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而成,具有异质性2.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3.景观既是生物栖息地,又是人类的生存环境4•呆观是处丁•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冇尺度性5.景观是一个有内在关联的区域整体系统6•景观是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7•景观是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三景观的概念,与土地、环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景观是土地的具体部分,与土地有着外延上的从属关系,景观代表了一种较为糟细的尺度含义;土地概念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概念则更强调供人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和带给人的长期效益,呆观具冇更大的内涵。
景观是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实体部分,景观不是环境要素的全部,是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二、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具有生态学、地理学、坏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相关功能,适宜于组织跨学科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生态学的范畴。
由低到高不同尺度的生态学研究系列:个体生态学一一种群生态学一一群落生态学一一生态系统生态学一一呆观生态学一一区域生态学一一全球生态学三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索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的最显著特征。
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反映一定空间层次呆观的多样性信息,时间异质性反映不同时间尺度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差异。
时空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景观系统的演化发展和动态平衡。
三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这是呆观生态学中,构成并描述呆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木模式。
斑块: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的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景观中,在外观上明显不同于周围坏境的相对离散的地表区域,它具有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
它在外观上与周围坏境明显不同)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基质:景观中范围广阔、和对同质且连接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中大生科院-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景观生态学(上)总结复习问题1、“景观”的概念●原意:指陆地景色,包含着画面和美的程度等含义。
●定义:景观生态学上,指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
◆狭义与广义景观之分●特性:1.空间异质性2.地域性3.可辨识性4.可重复性5.功能一致性6.尺度性7.多功能性…●“景观”的实际应用:①具体方面:景观是基于人类尺度上的一个具体区域,具有数公里的生态系统综合体,包括森林、田野、草原、村落等可视实体;②抽象方面:代表任意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即景观是一个对任何生态系统进行空间研究的生态学标尺。
问题2 景观分类a.Forman的景观分类(依人类影响强度):①自然景观(原始景观、轻度人为活动干扰的自然景观);②经营景观(人工自然景观、人工经营景观)③人工景观。
b.Naveh的景观分类:1.开放景观;2.建筑景观;3.文化景观。
问题3、“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定义:研究景观的结构(斑块间的空间关系)、功能(空间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
研究景观空间结构(类型与格局)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
●发展简史问题4、“尺度”的概念尺度: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空间维)和时间尺度(时间维),一般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
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某一干扰事件发生的频率幅度:指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持续范围,研究区域的总面积决定该研究的空间幅度;研究项目持续多久则确定其时间幅度。
像素:空间分辨率最小单位,每一像素(图像单位)视为同质,而像素之间视为异质。
绘图比例尺:表示对空间距离的缩减程度。
大尺度指较大空间范围内的景观特征,往往对应于小比例尺、低分辨率;小尺度指较小空间范围内的景观特征,往往对应于大比例尺、高分辨率。
问题5、“空间异质性”的概念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的学科,它融合了生态学、地理学、地质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理解和解决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以下是对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整理。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景观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区域,这些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相互作用和联系。
景观要素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
斑块是相对同质的区域,如森林斑块、农田斑块等;廊道是连接不同斑块的线性区域,如河流、道路等;基质则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部分。
景观结构指景观要素的类型、数量、大小、形状、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
景观功能是指景观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交换过程。
景观动态则是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二、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定量方法来描述和解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
常用的景观格局指数包括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斑块大小、形状指数、分维数、聚集度指数等。
这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多样性、连通性等特征。
例如,斑块数量和密度的增加通常表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剧,而聚集度指数较高则表明景观中的斑块较为集中。
三、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生态过程包括物质迁移、能量流动、物种扩散、干扰传播等。
物质迁移如水流、土壤侵蚀等,能量流动如太阳能在景观中的传递和转化。
物种扩散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干扰是指对景观系统产生破坏或改变的事件,如火灾、洪水、人类活动等。
干扰的频率、强度和范围会影响景观的结构和功能。
四、景观尺度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是一个关键概念,它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不同的尺度上,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研究景观生态问题时,需要明确所关注的尺度,因为同一现象在不同尺度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意义。
例如,在小尺度上观察到的斑块分布规律可能在大尺度上并不明显。
五、景观生态模型景观生态模型是用于模拟和预测景观动态变化的工具。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知识分享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景观: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生态学概念: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
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1、景观生态学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1、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是景观分异的最主要因素。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貌或形态,式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土壤(发育):作为景观的主要成分,是连续分布在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客体,其发生、发展与景观密不可分,是反映景观的一面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1斑块:在外貌上与周围显著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
斑块成因:①景观异质性②自然干扰③人为活动斑块分类:①干扰斑块②残存斑块③环境资源斑块④引进斑块斑块大小不同,反映的物种、物质和能量不同。
斑块面积的大小会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
一般而言,斑块中能量、矿质养分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也随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物质能量和养分存在差异,小斑块的边缘比例高于大斑块。
大斑块内的物种,尤其是高营养级上的动物种类,一般比小斑块内高。
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首先,斑块的形状对生物的扩散和觅食有重要意义。
其次,斑块的形状不同,其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会不同。
第三,斑块形状能够指示物种的动态及生存条件的空间变化。
第四,斑块的形状在样地调查中也很重要。
不同形状的样方适用于不同的目的。
斑块的生态学意义:⑴栖息地斑块是景观的基本单元,一个斑块作为最基本的生态系统为某种生物种群提供适宜的生境,成为该种群的栖息地。
⑵源⑶汇⑷屏障⑸通道斑块动态:㈠斑块化机制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化变化和斑块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斑块动态是景观变化的一部分。
㈡斑块化特点⑴斑块的可感知特征斑块的可感知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内容、持续时间及结构和边界特征。
⑵斑块内部结构的等级性斑块的内部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等级性,大尺度上的斑块由小尺度上的斑块镶嵌而成。
⑶斑块的相对均质性斑块的异质性是绝对的,均质性是相对的。
⑷斑块的动态特征⑸斑块的尺度和生物依赖性斑块的特征依赖于观察尺度以及所研究的生物。
⑹斑块中的核心等级水平。
㈢斑块化的生态与进化效应⑴种群动态与斑块化斑块化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其显著效应之一就是meta 种群的形成。
随着生境的破碎化,种群在空间分布趋于“岛屿化”。
Meta种群对生境的斑块化有两种相反的反应:一是由于生境的斑块化,每一个斑块上的种群有可能因个体数目太少而丧失基因的变异性,加剧物种的消失灭绝的危险;二是由于斑块化往往产生亚群种。
当一个meta种群面临毁灭性灾难时,这种斑块也许能为某些亚群种提供庇护所,从而有利于最终保护该种群。
⑵资源分布的斑块化第一,资源的有效程度和分布格局对生物个体能量平衡的影响。
第二,斑块资源化为物种提供了生境。
第三,斑块程度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阈值作用。
研究表明,在一个景观上,较大面积斑块的解体将影响动物对该景观资源的利用。
⑶干扰与斑块化干扰是斑块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资源的空间分布。
⑷人类影响的斑块化人类影响的斑块化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自然斑块⑸斑块化与物种的共同演化斑块化不是孤立产生的,它是与各种生命形式长期共同演化的结果⑹斑块化与生物多样性任何一个种群的适应生存都收到环境斑块化的限制。
2 廊道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装或带状的斑块。
廊道的结构特征:⑴弯曲度廊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弯曲度。
弯曲度与沿廊道运动有关,一般来说,廊道愈直,距离愈短,物体或生物在廊道中移动越快;而经由蜿蜒曲折的廊道穿越景观需要的时间长。
⑵宽度⑶连通性连通性是指廊道在空间连续的程度,可用廊道单位长度上时间断点的数量表示,也可用连通度来表示。
⑷内环境⑸环度环度是指连接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它表明物流、能流、和物种迁移路线可以选性程度,也是度量网络复杂度的一个指标。
廊道的功能:⑴生境⑵通道廊道的另一功能就是起通道作用,是物质、能量、信息传输的通道。
⑶过滤⑷源⑸汇3 基质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通常根据三个标准来确定基质:相对面积、连接度和动态控制。
⑴相对面积当景观中的某一要素所占的面积超过其他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时,就认为这种要素类型是基质⑵连接度⑶动态控制基质的特征:①连接度基质的连接度高时,物体穿越基质时受到的屏障阻力小。
②狭窄地带基质的有些部位可能狭窄,会影响物体沿基质的运动速度,这就是所谓的“狭管效应”。
③孔隙度基质景观的内部总是分布者大小不一的斑块,在研究的区域内,这些斑块一般具有闭合的边界,斑块的类型与基质的类型不同,这些斑块被认为是景观基质的孔隙。
4 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就是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景观异质性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和干扰。
环境资源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如热量、水分、地表组成物质等,以及由于地形的不同导致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形成各种尺度的地域分异。
环境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导致景观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使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
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①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②景观异质性越高,则生境越复杂,物种越多样,而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因此景观越稳定。
③生物正负反馈不稳定可导致种群区域隔离,增加景观异质性,从而减少干扰的传播;反过来则有利于景观的稳定。
④景观异质性的提高,会提高景观的稳定性。
⑤景观异质性是保证景观稳定的源泉。
在景观生态学中常用两种方法测定景观异质性:一是样地线调查法;另一种是从景观斑块入手。
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P58):①一般来说,景观类型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呈正态分布②在景观类型少、大的均质斑块、小的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③随着类型(生境)多样性和边缘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也增加④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率时,物种多样性最高⑤随着景观多样性增加,斑块数目增多,景观破碎化,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物种多样性随之降低⑥最后,残留的小斑块有重要的生境意义,维持着低的物种多样性。
5 景观的人文过程人文过程: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发展,一方面对景观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对自然景观进行着有目的的改造和修饰,将自然景观改造为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景观。
(干扰、改造和构建)人文过程的特点:①活动的目的性人文过程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人类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对自然的改造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或是为了既定的目标,目的明确。
②后果的双重性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是巨大的,且这种影响的后果是具有双重性的,即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③过程的强烈性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文过程越来越强烈,对景观的改变越来越大。
6 景观破碎化景观破碎化是过程是指由于自然或人文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
景观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景观破碎化的生态学意义:⑴景观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①景观破碎化会给当地的生态过程带来不同的影响。
②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有负面影响。
破碎的斑块愈小,种群密度降低程度愈大,灭绝的速率愈大。
③破碎化对生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特殊物种对破碎化的认识程度④某些物种对生境的大小极为敏感,称为面积敏感型物种。
⑵景观破碎化与异质种群由于破碎化的栖息生境的随机变化,致使那些被分割的小的局部种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灭绝,但同时由于个体在破碎化的栖息地,或者说是在生境斑块之间的迁移作用,又使得那些还没有被占据的生境斑块内有可能建立起新的局部种群。
7 “源”“汇”景观理论的生态学意义㈠“源”“汇”景观格局设计与非点源污染控制①在流域生态规划中合理的设置这些“源”“汇”景观的空间格局,就可以使非点源污染物质在异质景观中重新分配,从而达到控制非点源污染的目的②通过探讨不同景观类型在空间上的组合来控制养分流失在时空尺度上的平衡,从而降低非点源污染形成的危险性③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对象是要保护水体,如湖泊、河流、海洋等,涉及的关键过程是养分的流失。
㈡“源”“汇”景观格局设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在于对濒危物种栖息地的保护,只有保护好物种生存的栖息地,才能有效地保护目标物种。
㈢“源”“汇”景观格局设计与城市热岛效应控制①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类高度胁迫下的生态系统类型②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灰色景观过度集中分布引起的,可以看作热岛效应的“源”,而蓝色景观、绿色景观可以起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③根据城市热岛效应的“源”与“汇”特征,从空间上调控灰色景观、蓝色景观和绿色景观,将会有效的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
8 景观动态变化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①景观变化的气候效应②景观变化的土壤效应③景观变化的水文效应④景观变化的生物效应景观变化有五种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消失景观变化有六种原因:砍伐森林、城市化、廊道建设、荒漠化、农业活动的加强、植树造林常见的景观空间变化模式:边缘式、廊道式、单核心式、散布式、随机式景观生态变化的驱动力:⑴人口因素人口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⑵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改变生活⑶政治经济体制与政策因素人类的政策对景观变化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⑷文化因素所有的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都是不同程度受文化影响的景观。
9 Forman和Godron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管理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