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眼部超声PPT课件
第一节 概述
• 超声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传播,依次传递着压缩和弛张交 替的波动。
• 超声是声源振动次数>20,000Hz的声波,是超过人的听力范围的超高频的声波。有束 射性和方向性,具有反射、折射、散射、聚焦及吸收、衰减等特性。
第1页/共208页
• 超声在介质中的速度是固体>液体>气体。人体软组织及实质性脏器的密度、 声速和声阻抗与水相接近。
第9页/共208页
第10页/共208页
第11页/共208页
第12页/共208页
第13页/共208页
第14页/共208页
第15页/共208页
第16页/共208页
4.A超 ①轴位扫描 用于生物测量,显示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 ②非轴位扫描(标准化A超) 8条子午线方向 A.组织敏感度时 B.降低增益 C.略大于组织敏感度。
4.血管外皮细胞瘤 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中等~低反射,内部结构规则。
• 界面反射为超声诊断的主要基础。 • 水─气界面上反射回的声压为99.94%,超声几乎不能穿入气体。 • 在声阻抗差别甚大的界面处(如液─气交界面),往往呈现多次反射。
第2页/共208页
• 超声的穿透力与频率成反比,分辨力与频率成正比。 • 眼科专用超声扫描探头的频率为7.5~10MHz,用于眼前节的超声生物显微
第5页/共208页
3.彩色超声多普勒(CDI) 是将超声技术和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相结合,以B超形式显示血流,红色表 示血流流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远离探头,但颜色并不表示动脉和静脉血流, 仅表示方向。且主要检测较大血管的血流,如:球后视网膜中央动脉,后睫 状动脉,眼动脉等。
第6页/共208页
4.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高频探头,用于眼前节病变的检测。
• 超声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传播,依次传递着压缩和弛张交 替的波动。
• 超声是声源振动次数>20,000Hz的声波,是超过人的听力范围的超高频的声波。有束 射性和方向性,具有反射、折射、散射、聚焦及吸收、衰减等特性。
第1页/共208页
• 超声在介质中的速度是固体>液体>气体。人体软组织及实质性脏器的密度、 声速和声阻抗与水相接近。
第9页/共208页
第10页/共208页
第11页/共208页
第12页/共208页
第13页/共208页
第14页/共208页
第15页/共208页
第16页/共208页
4.A超 ①轴位扫描 用于生物测量,显示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 ②非轴位扫描(标准化A超) 8条子午线方向 A.组织敏感度时 B.降低增益 C.略大于组织敏感度。
4.血管外皮细胞瘤 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中等~低反射,内部结构规则。
• 界面反射为超声诊断的主要基础。 • 水─气界面上反射回的声压为99.94%,超声几乎不能穿入气体。 • 在声阻抗差别甚大的界面处(如液─气交界面),往往呈现多次反射。
第2页/共208页
• 超声的穿透力与频率成反比,分辨力与频率成正比。 • 眼科专用超声扫描探头的频率为7.5~10MHz,用于眼前节的超声生物显微
第5页/共208页
3.彩色超声多普勒(CDI) 是将超声技术和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相结合,以B超形式显示血流,红色表 示血流流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远离探头,但颜色并不表示动脉和静脉血流, 仅表示方向。且主要检测较大血管的血流,如:球后视网膜中央动脉,后睫 状动脉,眼动脉等。
第6页/共208页
4.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高频探头,用于眼前节病变的检测。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优秀课件
4、晶体厚度:晶体前囊外缘中心, 到晶体后囊内缘的垂直距离
5、玻璃体长度:晶体后囊内缘,到视神经颞侧球壁内缘距离 6、球壁厚度:视神经颞侧球壁内缘,到其外缘的厚度
(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左眼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①玻璃体积血
病因:炎症、肿瘤、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引起的 血管病变 or外伤导致眼内出血,积存玻 璃体内。
张宇虹教授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眼的组成与解剖
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 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眼球:
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N层、色素层
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
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
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
5、玻璃体长度:晶体后囊内缘,到视神经颞侧球壁内缘距离 6、球壁厚度:视神经颞侧球壁内缘,到其外缘的厚度
(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左眼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①玻璃体积血
病因:炎症、肿瘤、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引起的 血管病变 or外伤导致眼内出血,积存玻 璃体内。
张宇虹教授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眼的组成与解剖
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 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眼球:
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N层、色素层
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
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
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
眼科的超声波检查讲座课件
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动态观察病变的发展和变化,为治疗提供指导。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以显示眼部 血管的血流状态和血流速度,用于诊 断眼部血管性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还可以评估眼 部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视网膜病 变和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检测到眼部血管的狭窄、阻塞、 动脉瘤等病变,为治疗提供依据。
联合应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有助于对眼部疾病的深入研究,推动眼 科医学的发展。
眼科超声波检查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 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
检查时应保持安静,不 要移动头部或眨眼。
检查后应注意眼部卫生, 避免过度用眼和剧烈运动。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 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 的治疗和监测。
PART 03
常见眼科疾病的超声波检 查
白内障的超声波检查
总结词
白内障的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晶状体形态、回声强度和厚度,判断白内障的类 型和程度。
详细描述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浑浊引起的视力障碍。超声波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晶状体 的形态和回声强度,判断白内障的类型和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波检查
总结词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和位置,判 断视网膜脱离的程度和范围。
高频超声波检查技术的发展
高频超声波能够提供更高的分 辨率,有助于更早发现微小病变。
高频超声波检查技术将进一步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和漏诊。
高频超声波检查技术将有助于 对眼部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三维超声波检查技术的应用
三维超声波检查技术能够提供更 全面的立体图像,有助于医生更 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和大小。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以显示眼部 血管的血流状态和血流速度,用于诊 断眼部血管性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还可以评估眼 部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视网膜病 变和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检测到眼部血管的狭窄、阻塞、 动脉瘤等病变,为治疗提供依据。
联合应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有助于对眼部疾病的深入研究,推动眼 科医学的发展。
眼科超声波检查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 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
检查时应保持安静,不 要移动头部或眨眼。
检查后应注意眼部卫生, 避免过度用眼和剧烈运动。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 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 的治疗和监测。
PART 03
常见眼科疾病的超声波检 查
白内障的超声波检查
总结词
白内障的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晶状体形态、回声强度和厚度,判断白内障的类 型和程度。
详细描述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浑浊引起的视力障碍。超声波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晶状体 的形态和回声强度,判断白内障的类型和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波检查
总结词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和位置,判 断视网膜脱离的程度和范围。
高频超声波检查技术的发展
高频超声波能够提供更高的分 辨率,有助于更早发现微小病变。
高频超声波检查技术将进一步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和漏诊。
高频超声波检查技术将有助于 对眼部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三维超声波检查技术的应用
三维超声波检查技术能够提供更 全面的立体图像,有助于医生更 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和大小。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优质PPT】
状动脉系统。
视网膜中央动脉由眼动脉第二段分出,于球后约9~11mm处进
入视神经鞘,从视盘穿出。分支形成鼻上、鼻下、颞上、颞下四 支,属终末动脉分布于视网膜内,相互间不吻合。较大血管主要 分布在神经纤维层内,内核层以外的视网膜各层为无血管区,其 营养供应来自脉络膜。
睫状后动脉包括2~3条短动脉和2条长动脉,均在视神经附近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2021/11/14
1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眼的组成与解剖
l 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
l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l 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 l 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
2021/11/14
2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感觉层、色素上皮层 眼内容物
l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2021/11/14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36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②玻璃体后脱离
l 病因: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创伤、炎症等使玻璃体内凝胶液化,后 界膜破裂,液体流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 导致视网膜玻璃体之间分离。
超声仪器 有眼科专用仪器(一般尚包含A型模式)及非 眼科专用仪器(目前一般多使用具彩色多普勒血流检 测功能的超声诊断仪)。非眼科专用仪器使用探头频 率以5.0~10MHz最合适。
如检查角膜或睫状体等浅表结构时,可用20-60MHz的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睛血管的血流情况时,应用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头频率为5-6.5MHz。
左眼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视网膜中央动脉由眼动脉第二段分出,于球后约9~11mm处进
入视神经鞘,从视盘穿出。分支形成鼻上、鼻下、颞上、颞下四 支,属终末动脉分布于视网膜内,相互间不吻合。较大血管主要 分布在神经纤维层内,内核层以外的视网膜各层为无血管区,其 营养供应来自脉络膜。
睫状后动脉包括2~3条短动脉和2条长动脉,均在视神经附近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2021/11/14
1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眼的组成与解剖
l 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
l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l 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 l 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
2021/11/14
2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感觉层、色素上皮层 眼内容物
l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2021/11/14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36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②玻璃体后脱离
l 病因: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创伤、炎症等使玻璃体内凝胶液化,后 界膜破裂,液体流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 导致视网膜玻璃体之间分离。
超声仪器 有眼科专用仪器(一般尚包含A型模式)及非 眼科专用仪器(目前一般多使用具彩色多普勒血流检 测功能的超声诊断仪)。非眼科专用仪器使用探头频 率以5.0~10MHz最合适。
如检查角膜或睫状体等浅表结构时,可用20-60MHz的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睛血管的血流情况时,应用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头频率为5-6.5MHz。
左眼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课件
因其较薄,超声不能分辨。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0页
(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超声提示:
左眼玻璃体混浊声像。 左眼轴增大, 符合高度近视。
近视眼
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0页
参考资料
夏稻子.超声诊断学教程.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四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肿物很小(4mm)就可出现。
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5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钙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其内见血流信号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强回声团块,频谱为高速高阻型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N层、色素层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0页
l眼球示意图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0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0页
角膜、巩膜 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视网膜
l 眼球睫状体示意图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0页
(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超声提示:
左眼玻璃体混浊声像。 左眼轴增大, 符合高度近视。
近视眼
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0页
参考资料
夏稻子.超声诊断学教程.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四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肿物很小(4mm)就可出现。
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5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钙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其内见血流信号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强回声团块,频谱为高速高阻型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N层、色素层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0页
l眼球示意图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0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0页
角膜、巩膜 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视网膜
l 眼球睫状体示意图
眼部超声检查ppt课件
双晶体前后皮质 呈环晕状强回声, 自中心向皮质逐 渐减弱,以左侧 明显。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变符 合老年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整理版课件
44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整理版课件
45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整理版课件
47
肿块型
整理版课件
48
不规则型
整理版课件
49
弥漫型
整理版课件
50
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脱离
整理版课件
51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其内见血流信号
整理版课件
52
脉络膜黑色素瘤
整理版课件
53
整理版课件
54
星状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内见均匀一致 的强回声斑点,可以 局限在一个部位,也 可以布满玻璃体全部, 无下沉现象,后运动 弱阳性。
垂直横切:
上方,
3点、9点
斜形横切:
上方,
1:30,4:30,7:30,10:30
整理版课件
12
纵切扫描:
探头方向与横扫描位置 垂直90°
探头标记的方向始终垂 直于角巩膜缘
整理版课件
探头方向朝上: 使视盘或眼底后面始终 在图像下方,而周边眼 底在图像上部
13
纵切扫描: 6点:12点
探头做与角巩膜缘相垂 直的前后运动检查 巩膜缘:周边、后极 穹窿部:眼前段
玻璃体内积血、眼外肌、视神经
回声形态:
点状 斑片状 团块状 条带状
回声分布:
均匀 密布、稀疏、散在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变符 合老年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整理版课件
44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整理版课件
45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整理版课件
47
肿块型
整理版课件
48
不规则型
整理版课件
49
弥漫型
整理版课件
50
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脱离
整理版课件
51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其内见血流信号
整理版课件
52
脉络膜黑色素瘤
整理版课件
53
整理版课件
54
星状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内见均匀一致 的强回声斑点,可以 局限在一个部位,也 可以布满玻璃体全部, 无下沉现象,后运动 弱阳性。
垂直横切:
上方,
3点、9点
斜形横切:
上方,
1:30,4:30,7:30,10:30
整理版课件
12
纵切扫描:
探头方向与横扫描位置 垂直90°
探头标记的方向始终垂 直于角巩膜缘
整理版课件
探头方向朝上: 使视盘或眼底后面始终 在图像下方,而周边眼 底在图像上部
13
纵切扫描: 6点:12点
探头做与角巩膜缘相垂 直的前后运动检查 巩膜缘:周边、后极 穹窿部:眼前段
玻璃体内积血、眼外肌、视神经
回声形态:
点状 斑片状 团块状 条带状
回声分布:
均匀 密布、稀疏、散在
超级实用眼部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多图ppt)
超级实用眼部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多图ppt)
即时超声导读:A超和高频B超、彩超用于眼科检查,已经开始越来越多被临床接受和使用。
超声对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有特殊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可达98%。
【超声诊断异物的优点在于】:
①金属与非金属均可显示;
②能清楚分辨异物的位置是在眼球壁,眼球内或眼球外;
③简便,易行,无创伤;
④可作磁性实验,观察异物动态变化。
【疾病鉴别】:
眼内白瞳孔,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母细胞瘤,渗出性视网膜炎,晶体后纤维增生,先天性第一玻璃体永存以及继发于全身感染引起的眼前房积脓,玻璃体脓肿等眶内炎症,这些病变临床表现相似,但声像图则不同,可资鉴别。
【定位和定量测量】:
用于眼眶内肿瘤的诊断与定位,均有一定价值。
超声测定眼球正常值和眼科活体生物学(如眼轴,角膜和晶体厚度)测量对判断眼的生理,病理有重要意义。
感谢:南城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周祥林老师。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常用的检查技术:
(1)后运动试验:在检查眼球时嘱患者转动
眼球后突然停止,此时可以观察到眼球内的异 常回声仍动荡不止,称为“后运动试验”。该 现象常见于与眼球壁粘连不密切的病变,如: 玻璃体混浊,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2)磁性试验:将磁铁靠近眼球,观察眼内 异物是否有震动现象,如有震动则表示异物具 有导磁性。要谨防异物损伤眼球壁及眼内容物。 (3)加压试验:适度压迫眼球,以观察眶内 肿物的弹性度。
检查时注意:1、切勿重力压迫眼球,以免导致或加重 眼部损伤。
2、要避免藕合剂进入眼睑内部,如不慎
进入,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上金霉素眼膏。
扫查时可采用纵切、横切、斜切交替扫查。
间接探测法:常用水囊法。即将一水囊前后涂入藕合 剂放置于眼睑上,探头放置于水囊上通过水囊进行观察。 该方法有利于清除近场的干扰,便于眼球前部疾病的观 察。
观察时根据需要作动度观察、磁性试验、 体位改变观察和两侧对比。前者在眼球运 动时观察,观察球内病变以及后运动情况; 通过压迫眼球方法观察眶内病变形态变化, 但在青光眼患者慎用。磁性试验的目的是 观察球内异物是否有磁性。在二维超声除 了观察病灶内部回声外,尚应仔细观察其 位置、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采用彩 色多普勒技术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探测时, 应注意超声暴露剂量、探测时勿加压眼球。
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
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示意图
角膜、巩膜 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视网膜
• 眼球睫状体示意图
• 眼球内容物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声形态的描述
超声检查显示为 均匀、细弱的点 状回声
点状 回声
超声检查显示为斑 点状回声,通常代表 非均质性结构
斑片状 回声
团块状 回声
常用来形容较大 的异物、眼内气 体等
条带状 回声
超声检查显示为粗 细不同的条带状回声、 光滑、平整
回声强度的分级与描述
分级
描述
典型的介质举例
Ⅰ高水平回声
高回声/强回 视网膜母细胞瘤内的钙斑、异物、肿
声
瘤内的静脉石、脉络膜骨瘤等
Ⅱ中等水平回声
中等回声/等 回声
眼球壁、晶状体囊、囊性肿瘤的囊壁、 脉络膜血管瘤等眼内占位病变、眶内 的脂肪组织等
Ⅲ低水平回声
低回声/弱回 玻璃体内的积血、眼外肌、异常扩张
声
的血管、视神经等
Ⅳ无回声
无回声
正常玻璃体、前房、眼部囊性病变等
增益的调整
增益的调整贯穿检查的全过程 • 高增益:增加敏感性,易于发现玻璃
6.视盘或黄斑疾病、视盘水肿、AMD
7.眼球轮廓回声异常
巩膜炎、巩膜葡萄肿、眼球痨
8.眼眶疾病
海绵状血管瘤、眼静脉曲张、Grave’s 眼病、眶蜂窝织炎、皮样囊肿、泪腺肿 瘤、眼眶血肿
晶状体疾病
一、晶状体脱位 (晶状体位置改变) • 病因:先天性、外伤、炎症及后巩膜葡萄肿
等引起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的晶体位置改变。 • 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 变符合老年 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玻璃体疾病
玻璃体积血 • 病因:炎症、肿瘤、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引
起的血管病变或外伤导致眼内出血,积存 玻璃体内。
玻璃体积血超声诊断要点
一、出血性质:
少量新鲜积血:散在分布中等回声光点悬浮; 大量新鲜积血:弥漫分布的中等回声光点; 陈旧性积血:形成机化条索不规则等回声光带,部分 人因机化条索牵拉致网脱。
体混浊或病变大体情况。 • 低增益:提高分辨力,可更好地显示
相对扁平眼底病变或较大体积病变的 局部形态。例如某些膜状结构的鉴别。
运动实验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目的是判定玻璃体病变与眼球壁之间的固着关系 寻找病变后,观察玻璃体病变的运动情况 判定标准
阳性:玻璃体病变随眼球运动而运动 阴性:玻璃体病变不随眼球运动而运动
回声强度 内部回声 声衰减
后运动 血管征 相对运动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做B超?
1.由于眼屈光介质混而看不清眼底者。 如角膜斑翳、前房积血、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玻 璃体积血、眼内炎等
2.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
3.脉络膜脱离和睫状体脱离 血性、渗出性
4.眼内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肿瘤
5.眼外伤、眼内异物、晶状体脱离、外伤 性网脱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内、外屏障 破坏,导致血浆和 脉络膜液体大量渗 出积聚在视网膜下 发生的视网膜脱离
见)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左眼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诊断要点
• 全脱位: 正常晶状体位置没有其回声 异地见晶体椭圆形光环 脱位时间短者囊膜回声弱,反之回声强 脱位到玻璃体内可随眼球动而动。
• 半脱位: 晶状体前后轴与视轴不平行。
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
• 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
眼部超声诊断
1
眼部B 超
• B超探头将超声波发送到眼球,通过扇形设置扫描, 将眼球内部的界面反射回声转为不同亮度的回声 光点,由无数回声光点组成的二维声学切面图像。
眼部B超的检查方法
眼科专用B超均为扇形扫描,探头表面设扫描 方向标志(白线或白点),探头上的标记代表声束 方向和图像上的上方。
眼内扫描方法
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诊断要点
• 部分性后脱离: 可见与视网膜相连的强回声光带,光带连续,
活动度大,后运动明显;
• 完全性后脱离: 可见两端连在锯齿缘的强回声光带,后运动极活
跃。
• CDFI:光带上无血流信号
◆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超声提示: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眼球内病理膜
前玻玻玻玻睫脉视视
睫璃璃璃璃状络网网
状体体体体体膜膜膜
膜皮机后后脱脱劈脱
形质化界脱离离裂离
成劈膜膜离
裂形脱
成离
并 混
球壁病理膜
浊
视网膜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内九层)与色素 上皮层(外一层)的分离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二、运动试验与后运动试验阳性
三、CDFI:机化条索上无血流信号
玻璃体混浊与微量积血超声不好区别(飞蚊症)
•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 玻璃体出血机化声像图
玻璃体后脱离
病因: 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创伤、
炎症等使玻璃体内凝胶液化,后界膜破裂,液体 流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导致视网膜玻璃体之间 分离。
运动试验(后运动)
当眼球停止运动后,点状回声仍在活动,称后运 动试验阳性
眼部正常B超声像图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轴位切面
从前至后: 眼睑、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前囊、 晶状体、晶状体后囊、玻璃体、球壁 正常晶体无回声,后囊膜呈不完整的弧 形强回声,玻璃体内为完全无回声
眼内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位置 范围 形状
轴位扫描 纵扫描
横扫描
轴位扫描:病人向正上方固视,探头置于 角膜中央(如眼睑闭合则置于眼睑中央), 声束经晶状体中央及视神经。
横扫描: 横扫描时探头置于角膜缘平行 位置(即切线位),此时换能器来回的运 动平行于角膜缘,声束扫描对侧眼底,产 生半圆形切面
纵扫描: 纵扫描有方向的变化,探头方 向与横扫描位置垂直90°,扫描线垂直于 角膜缘。声束沿被检查的子午线扫描,所 以纵扫描显示的是眼球或病变的前后方向 (横扫描是眼球或病变的左右方向)
增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
• 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
•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晶体前后囊膜 线状强回声增 厚增强,形成 一完整的椭圆 形强回声。
晶体内见一环 形强回声。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双晶体前后 皮质呈环晕 状强回声, 自中心向皮 质逐渐减弱, 以左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