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法讲课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铝知识培训内容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第一节:概述
铝从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工业生产,在此以前,曾被认为是贵金属,地位甚至黄金之上,但其发展十分迅速,从1890年至1900年,全世界金属铝的总产量约为2.8万吨,而到二十世纪中叶,铝的产量已居世界有色金属之首,仅次于钢铁。
而1990年一年,世界原铝产量已达到1600多万吨,约占世界有色金属产量的40%。
1999年月日2209.7万吨。
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原铝产量迅速增长,铝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目前,铝已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以及现代工业的许多部门,如航天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中。
正是由于铝金属肯有优越的性能和丰富的资源,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世纪金属或结构金属,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1.1、金属铝产量和需求量
由上表可知,原铝年产量在逐年递增,而原铝人格却在下降,但1999年后,铝价开始回升,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供不应求,一是因为美国凯撒公司的格雷默西氧化铝厂于1999年7月5日发生爆炸,丧失了100万吨/年的产能;二是印度两大氧化铝厂检修,丧失15万吨/年的产能。
8月份全球氧化铝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截止到2002年6月国内已建成电解铝厂122家,年产量已达400万吨。
1.2、氧化铝量和需求量的变化
氧化铝是电解铝的主要原料,各国的氧化铝产量的90%左右用于生产金属铝,因此随着铝工业的发展,氧化铝工业也发展起来。
我国的氧化铝工业是伴随着电解铝生产的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铝工业建立以来,
其内部各环节基本上是均衡发展的。
直到1983年,氧化铝产能与电解铝产能,特别是产量上出现严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地方及乡镇企业兴建小型铝电解厂而造成的。
根据资料统计,只有当氧化铝:原铝=2.3时,才能满足国内氧化铝的需要。
表2 氧化铝与原铝比值变化情况
为补充缺口,我国从1983年开始进口氧化铝,到1999年累计进口氧化铝1397.04万吨,占同期我国氧化铝产量的45.75%。
由上表可知,我国氧化铝产量严重不足,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氧化铝,且在数年内,我国仍将是氧化铝进口国。
因此,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重点发展氧化铝。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一、拜耳法技术指标
1、基础知识:拜耳法生产的基本原理介绍
拜耳法的基本原量昌由拜耳精心研究出来的。
他在1889年的第一个专利谈到用氢氧化铝的晶粒作为种子,使铝酸钠溶液分解,也就是种子分解法。
1892年提出的第二个专利系统地阐述了铝土矿所含氧化铝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成铝酸钠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采用的溶出工艺方法。
直到现在工业生产上实际使用的拜耳法工艺流程还是以上两个基本原理为依据的。
拜耳法的原理可以作如下描述:用苛性碱溶液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而制得铝酸钠溶液,采用对溶液降温、加晶种、搅拌的条件下,从溶液中分解出氢氧化铝,将分解后母液(主要成分是NaOH),经蒸发用来重新溶出新的一批铝土矿,溶出过程是在加压下进行的。
拜耳法的实质也就是下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交替过程。
Al2O3.H2O+2NaOH+aq 2NaAl(OH)4+aq
1.7Na2SiO3+2NaAl(OH)4+aq=Na2O.Al2O3.1.7SiO
2.nH2O+
3.4NaOH+aq
2、拜耳法配料技术指标概念及计算方法
(1)、拜耳法循环效率
拜耳法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高铝矿、石灰和循环碱液,所谓循环碱液是指拜耳法生产过程中,溶出铝土矿的碱液是循环利用的。
拜耳法生产能力可用一个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衡量,这个指标就是拜耳法循环效率,该指标的概念是:单位循环母液在一次作业周期中所生产的氧化铝的数量,如:一升循环母液可以提取多少克氧化铝;一立方米循环母液提取多少公斤氧化铝等,该指标的计算公式:
循环母液αk-溶出矿浆αk
拜尔法循环效率=1.645×循环母液Nk×
溶出矿浆αk×循环母液αk
循环效率公式的推导:
设循环母液中苛性碱浓度为Nk1g/l,氧化铝浓度A1g/l;苛性比值为αk1.
溶出液氧化铝量为:A2;苛性比值αk2.
假设:单位循环母液中苛性碱在溶出过程中不损失。
则溶出前后,相同单位体积的循环母液苛性碱结合的氧化铝量为:
溶出前:A1=Nk1*1.645/αk1.
溶出后:A2=Nk1*1.645/αk2.
则溶出前后,进入单位循环母液中的氧化铝量为:
A=A2-A1= Nk1*1.645/αk2.- Nk1*1.645/αk1.
=1.645*Nk1*(1/αk2-1/αk1)
=1.645*Nk1*((αk2-αk1)/(αk1*αk2))
循环效果是拜耳法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经济指标,循环效果高意味着利用单位容积的循环母液可以产出更多的氧化铝。
这样,设备产能都按比例地提高,而处理溶液的费用也都按比例的降低。
经提高循环效率由循环效率公式看出,提高Nk和苛性比值以及降低苛性比值可以使循环效率值增大,而影响循环效率值最大因素是苛性比值。
所以在溶出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提高溶出温度以达到降低溶出液苛性比值的目的;而在分解过程中则应极力提高母液的苛性比值。
拜耳法循环效率计算举例:
已知:拜耳法循环母液Nk: 240g/l,苛性比值为3.0,溶出液苛性比值为1.5,求拜耳法循环效率是多少?
解:E=1.645*240*((3.0-1.5)/(3.0*1.5))=131.6kg/m3
(2)、拜耳法循环母液配入量计算
拜耳法配料组分为高铝矿、石灰和循环母液,那么对于单位循环母液要加多少矿石,或单位矿石应加多少循环母液呢?这有一个最佳配比的问题,这个配比可以从理论计算得出:要计算出单位矿石对应的循环碱液加入量,首先必须弄清拜耳法溶出过程中循环母液中有效碱的概念和苛性碱支出分布:
有效碱的概念:
循环母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铝,已与部分苛性碱结合成铝酸钠,所以在溶出时,循环母液中的这部分苛性碱不能参与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的反应,称之为惰性碱;我们把参与溶出反应的苛性碱称为有效苛性碱,即有效碱。
有效碱计算公式:
设:循环母液中苛性碱浓度为Nkg/l,氧化铝浓度为a g/l;苛性比值为α0;溶出后溶液苛性比值为αk..
Nk有=Nk-Nk*αk/α0
公式推导:
假设:溶出前后,循环母液中苛性碱量没有损失,则溶出前后的惰性碱量一致。
由以上条件可计算出溶出液中的惰性碱量为:Nk惰=a*αk/1.645;
a=Nk*1.645/α0
则单位体积循环母液中有效碱量为:
Nk有=Nk-Nk惰=Nk- a*αk/1.645= Nk- Nk*αk/α0
拜耳法循环母液中有效碱计算举例:
已知:拜耳法循环母液中Nk浓度为240g/l,苛性比值为3.0,溶出液苛性比值为1.5,求拜耳法循环母液中有效碱量是多少?
解:Nk有=240-240*1.5/3.0=120g/l
拜耳法溶出支出碱量计算
拜耳法溶出过程中苛性碱支出项目为:a、与矿石中氧化铝结合的碱(N液),这部分碱进入铝酸钠溶液中;b、与固相中二氧化硅结合的碱(N固),这中分碱进入赤泥固相;c、与矿石中二氧化碳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转变成碳酸碱(N反苛),这部分碱;d、苛性碱机械损失(N机)。
设:单位重量固相(矿石+石灰)中氧化铝量为A固、二氧化硅量为S固、二氧化碳量为C固、循环母液中苛性碱损失量为N机;溶出赤泥中氧化铝与氧化硅的比值为A/S赤,氧化钠与氧化硅的比值为N/S赤;溶出液苛性比值为αk溶。
则:
①与从矿石中溶出氧化铝结合的苛性碱量计算
进入赤泥中的氧化铝量为:A赤=S固* A/S赤
从矿石中进入溶液的氧化铝量为:A液=A固- A赤= A固- S固* A/S赤
与进入溶液中的氧化铝结合的苛性碱量为:N液= A液*αk溶/1.645
②与固相中二氧化硅结合的苛性碱量为:N固= S固* N/S赤
③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变成碳酸碱量:N反苛= C固*44/62(空气中CO2忽略)
④N机
拜耳法溶出支出碱量计算举例:
已知:高铝矿与石灰成分如下:
配灰量,按干铝土矿的10%
溶出赤泥A/S:2.0;N/S :0.40;溶出苛性比值:1.5
以一吨干铝土矿为基准进行计算:
①固相量总量及其各成分量计算
②拜耳法溶出碱支出量计算:
二氧化硅带走的氧化铝量:72*2=144kg
进入溶液中的氧化铝量:700-144=556kg
溶出氧化铝结合的苛性碱量:556*1.5/1.645=507.0kg
二氧化硅带走的苛性碱量:72*0.40=28.8kg
CO2反苛化消耗的苛性碱量:22*62/44=31.0kg
机械损失苛性碱量:不考虑
则,对应一吨高铝矿理论上必须加入的总的苛性碱量为:566.8kg
对应一吨高铝矿加入的循环母液量
所加入的碱量应等于拜耳法溶出过程中的支出碱量与循环母液中有效苛性碱浓度之比。
566.8/120=4.7233m3/t-干矿
调整后固含:1100/(566.8/2800+4.7233)=223.0g/l
(3)、拜耳法溶出率的计算
a、概念:指拜耳系统溶出的氧化铝量与矿石中总的氧化铝量之比。
b、计算公式:
入磨高铝矿石A/S-过滤赤泥A/S
拜尔法氧化铝净溶出率(%)= ×100%
入磨高铝矿石A/S
入磨高铝矿石A/S-过滤赤泥A/S
拜尔法氧化铝相对溶出率:(%)= ×100%
入磨高铝矿石A/S-1
入磨高铝矿石A/S-1
拜尔法氧化铝理论溶出率(%)= ×100%
入磨高铝矿石A/S
c、影响拜耳法溶出率的因素:
铝土矿的矿物组成及结构:三水铝石型矿最易溶出,一水软铝石次之;一水硬铝石最难溶。
溶出温度:溶出温度越高,溶出率越高。
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在一定范围内,Nk越高,碱液溶出能力增强,但Nk浓度过高一方面使氧化铝的溶出能力反而下降;同时Nk浓度高蒸发负担加重,蒸发能耗升高。
配碱苛性比值(原矿浆固含):所谓配碱苛性比值是指预计矿石中的氧化铝达到理论溶出率时,溶出液的苛性比值。
它的数量越高,即对单位重量的矿石配的碱量越多,溶出速度越快,但必然使拜耳法循环效率降低。
矿浆搅拌强度:强烈的搅拌可使整个溶液成分更趋于均匀,矿粒表面上的扩散层厚度也将减少,从而强化溶出过程。
铝土矿的磨细程度:铝土矿磨得越细,反应表面积越大,溶出速度越快,但粒度过细,会使赤泥粒子难以沉降,加重沉降分离的负担。
石灰添加量:添加石灰的主要作用是生成钛酸钙,消除二氧化钛对一水硬铝石溶出过程的有害影响,加速溶出过程。
过量的石灰会在溶出过程中生产钙霞石和水化石榴石,降低赤泥中的碱含量,但会使氧化铝的损失量升高。
(4)、拜耳法种分种子比及分解率的计算
①、种子比
概念:加入种子中的氧化铝量与分解精液中氧化铝量之重量比。
公式:氢氧化铝种子中AO/分解精液中AO
种子比的大小是根据分解工艺制度而定。
②、分解率
概念:分解析出的氧化铝量与分解精液中总的氧化铝量之比。
计算公式:ηA=(1-αk精/αk母)
分解率影响因素:
分解温度;温度越低分解率越高,但低于30℃时由于溶液粘度增大,稳定性增加,分解率反而有所降低。
分解精液浓度和苛性比值:苛性比值相同时,中等浓度的铝酸钠溶液稳定性较低,分解率较高;苛性比值越低,铝酸钠溶液稳定性越低,分解率越高。
晶种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晶种数量越大,即种子比越高,分解率越高;晶种质量越高,晶种活性越高,要求相同的分解率时,添加的晶种数量越少;在相同晶种添加量时,分解率越高。
分解时间及母液苛性比值:分解时间越长,分解率越高,但时间过长,投用的分解槽数量越多,单位槽产能越低。
搅拌的影响:搅拌一方面保证种子与溶液有良好的接触,另一方面还使溶液的扩散速度加快,保持溶液浓度的无效,破坏溶液的稳定性,加速铝酸钠溶液的分解,并能使氢氧化铝晶体均匀长大。
同时也防止AH沉淀。
搅拌速度过慢,AH易沉淀;过快易产生细粒子。
杂质的影响:溶液中硫酸钠、碳酸钠含量增加,使溶液的粘度增高,稳定性增加,分解率降低。
③、晶种比及分解率举例计算:
已知:分解精液的氧化铝浓度为170g/l,苛性比值为1.50,当要求种子比为2.0
时,每立方米精液需要加入的AH种子量是多少?如果拜耳法精液流量为1000m3/h,则每小时应加多少AH种子?如果分析得出分解母液的苛性比值为3.0,求拜耳法种分分解率是多少?
解:每立方米精液加入AH种子量:
170*2*156/102=520kg/m3-精液
每小时加入的种子量:
520*1000/1000=520t/h
拜耳法分解率为:ηA=(1-αk精/αk母)*100%
=(1-1.5/3.0)*100%=50.0%
(5)、其它指标的计算
拜尔法赤泥产出率:每立方米矿浆产干赤泥量。
(t/m3)
原矿浆固体中SiO2含量
拜尔法赤泥产出率(t/m3)=固含××K÷1000
赤泥中SiO2含量
矿浆折合比:(m3/t)指生产每吨拜尔法氧化铝耗原矿浆量。
耗用原矿浆量(t)
矿浆折合比:(m3/t)=
拜尔法产氧化铝量(t)
二、烧结法技术指标
1、基础知识:烧结法生产的基本原理介绍
第一个氧化铝工业生产方法—烧结法1856-1860年在法国萨林德厂研究出来。
1858年吕查得里提出铝土矿-苏打烧结法生产氧化铝。
1880年由米尤列尔提出往苏打、铝土矿炉料中添加石灰石,形成了今天的碱—石灰烧结法。
目前是世界上处理低品位铝土矿的主要工业方法。
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与一定量的纯碱、石灰(或石灰石)配成炉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氧化硅与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氧化铁与纯碱化合成可以水解的铁酸钠;而氧化铝与纯碱化合成可溶于水和稀碱溶液的固体铝酸钠,将烧结产物用稀碱溶液溶出时,铝酸钠进入溶液,铁酸钠水解放出碱,氧化铁以水合物的形式与原硅酸钙一同进入赤泥。
得到的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解析出氢氧化铝。
分离AH后的母液称为碳分母液,经蒸发后可返回配料。
熟料烧成过程中主要化学反应式:
Al2O3+Na2CO3=Na2O. Al2O3+CO2
Fe2O3+Na2CO3=Na2O. Fe2O3+CO2
2CaO+SiO2=2CaO. SiO2
CaO+TiO2=CaO. TiO2
2、烧结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1)、生、熟料配方计算:
生、熟料配方包括:铝硅比、碱比、钙比、铁铝比,其中钙比分为真钙比和假钙经。
①:碱比:是指生料(或熟料)中氧化钠与氧化铝和氧化铁之摩尔比,有式子表示即为:
生(熟)料碱比=[N]/[R]=[N]/([A]+[F])
②:假钙比:生(熟)料中氧化钙与二氧化硅的摩尔比叫钙比,以式子表示即为:
假钙比=[c]/[s]
真钙比:生(熟)料中的氧化钙与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之摩尔比。
以式子表示即为
真钙比=([C]-[T])/[S]
③:生(或)料中氧化铁与氧化铝的摩尔比,
铁铝比=[F]/[A]=0.6375*(F/A)
④:铝硅比:指生(熟)料中氧化铝与氧化硅的重量比,即:
铝硅比=A/S
我分公司生(熟)料配方及其相关指标的规定:
生料指标的规定:
生料浆水份≤40.5%
+120#生料浆细度≤14%
固定碳为干生料的 2.5-4.0%
送出生料浆:碱比[N/R] 0.95±0.04+K1
钙比[C/S] 1.96±0.05+K2
注: K1—为烧成煤灰份中含有Al2O3 Fe2O3及其它因素对熟料碱比影响的校正值。
K2—为烧成煤灰份中含有SiO2及其它因素对熟料钙比影响的校正值。
熟料指标的规定:
熟料容量 1.20-1.40
熟料标准溶出率ηA≥93.0%
ηN≥95.0%
破碎后熟料粒度≤80mm
熟料必须正烧结,外观为灰黑色,砸开后黑心多孔,严防过烧和跑黄料。
熟料:
碱比[N/R] 0.95±0.04
钙比[C/S] 1.96±0.05
(2)、熟料净溶计算:
①、净溶的概念:指熟料在溶出、分离、洗涤过程中进入粗液中氧化铝或氧化钠与熟料中
氧化铝或氧化钠之重量百分比。
②、计算公式:
②③④⑤
入磨普铝矿中AL2O3的含量(%)
1、入磨普铝矿石A/S:(比值) =
入磨普铝矿中SiO2的含量(%)
2、熟料折合比:(t/t)指生产每吨烧结法氧化铝耗熟料量。
耗用熟料量(t)
熟料折合比:(t/t)=
烧结产氧化铝量(t)
3、烧结法赤泥产出率:每吨熟料产干赤泥量。
(t/t)
熟料中CaO的百分含量
赤泥产出率=
弃赤泥CaO的百分含量
4、烧结法氧化铝净溶出率:在工业溶出条件下,熟料中AL2O3或Na2O溶出的量占熟料中AL2O3或Na2O总量的百分数。
(%)
弃赤泥A×熟料C
烧结法氧化铝净溶出率(%)=(1-)×100%
熟料A×弃赤泥C
弃赤泥N×熟料C
烧结法氧化铝净溶出率(%)=(1-)×100%
熟料N×弃赤泥C
5、烧结法系统主要技术条件及指标
(1)石灰烧制
干焦比 7-8%
炉气二氧化碳含量≥38%
石灰石分解率≥90%
出灰温度≤70℃
炉顶气温≤200℃
炉气洗涤净化后含尘量≤10mg/Nm3
(2)石灰乳制备
化灰用石灰粒度≤5Omm
石灰乳浓度CaOf 180一200g/1
(5)、熟料溶出
溶出温度 75-80℃
溶出液成份Al2O3 110-125g/l
Na2O c 16-20g/l
熟料净溶出率ηA≥89.5%
ηN≥93.5%
出磨赤泥细度+60#≤13% +160#≥20%
(6)、赤泥分离
分离沉降槽底流L/S 3.5-4.5
一粗液浮游物≤5 g/l
赤泥洗水温度冬季 80-90℃夏季 65-75℃
赤泥洗涤次数 8次(不得少于7次)
5洗涤后赤泥附碱损失ΔN T×L/S 不大于4 kg/t-干赤絮凝剂添加量 0.2-0.3 kg/t一干赤
(7)、粗液脱硅及硅渣分离
一次脱硅
1#脱硅器内压力≤0.83MPa(约8.5kg/cm3)
2#脱硅器内温度 170-176℃
自蒸发器内压力≤0.15MPa(约1.5kg/cm3)
缓冲槽内压力≤0.05MPa(约0.5kg/cm3)
烧一精液脱硅指数≥300
二粗液浮游物 20-30 g/l
二次脱硅及精滤
石灰乳加入量CaO f 3-6g/l
脱硅温度≥95℃
烧二精液脱硅指数≥600
烧二精液Al2O3浓度≥97g/l
烧二精液ɑk 1.48-1.55
烧二精液浮游物≤0.012 g/l
烧二精液Fe2O3≤0.02 g/l
硅渣滤饼含水率≤40%
硅渣分离
底流L/S 3.5-4.5
溢流浮游物≤2 g/l
(8)、碳酸化分解
碳分槽入口处CO2浓度≥36%
压力≥0.13MPa(约1.3kg/cm3)
(9)、烧结法种分
晶种分解首槽固含水 200-300g/l
分解时间≥45小时
分解母液ɑk≥3.4
分解首槽温度 65-70℃
分解末槽温度 48-52℃
(10)、烧结法氢氧化铝分离洗涤
氢氧化铝洗水温度≥95℃
洗水用量 1t/t-Al(OH)3碳分、种分氢氧化铝过滤液
及碳分沉降槽溢流浮游物≤1.0 g/l
过滤机真空度≥0.04MPa (约350mm汞柱) 洗后氢氧化铝滤饼含水率≤12%
洗后氢氧化铝滤饼含水率≤0.5%
附碱Na2O T≤0.12%
三、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及产品产量计算
(一)、产品产量
1、成品氧化铝总量
成品氧化铝总量是指焙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和特种氧化铝折合量的综合量。
成品氧化铝总量(吨)=焙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拟薄水铝石折合量
(1)焙烧氧化铝(吨)=销售氧化铝量+氧化铝库存期末期初库存差
氧化铝库存量采用实物盘存确定。
(2)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吨)=包装氢氧化铝×(1-水分) ×0.647
(3)拟薄水铝石折合量(吨)=拟薄水铝石产量×0.7
销售氧化铝量、氢氧化铝量以销售处销售日报为准。
2、氧化铝实产量
氧化铝实产量是指能够反映企业报告期实际生产水平的产量。
包括种分槽(固含和溶液含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仓在产量变化后的氧化铝量。
计算公式:实产氧化铝量(吨)=成品氧化铝总量±氢氧化铝仓期末期初仓存差折合量±种分槽液相及固相氧化铝期末期初差量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1、氧化铝总回收率:是指氧化铝产品中AL2O3量占投入物料中AL2O3量的百分比,反映生产过程中氧化铝的回收程度。
(%)
计算公式:
氧化铝实产量×产品中AL2O3百分含量%
ηAL2O3= ×100%
原燃料(高铝、普铝、石灰石、烧成煤、配料煤)中的AL2O3量
2、碱耗:是指生产一吨产品氧化铝所耗用纯碱的数量。
(公斤/吨—氧化铝)
计算公式:
加入纯碱量+加入液碱量×1.325-(流程中的在产品中Na2O存量的增减量)×1.739 碱耗=
氧化铝实产量
1.325—1公斤(折100%)液碱折纯碱量
1.739—1公斤Na2O折纯碱量
碱耗分布:氧化铝碱耗可分为弃赤泥化学损失(化损)、弃赤泥附液损失、成品带走及其它损失。
耗熟料量(T)×弃赤泥产出率×1000×弃赤泥中Na2O含量×1.739 化损(kg /t-AO)=
氧化铝实产量(吨)
耗熟料量(t)×弃赤泥产出率×1000×弃赤泥附损×1.739 附损(kg /t-AO)=
氧化铝实产量(t)
拜尔法产氢氧化铝带走损失+烧结法产氢氧化铝带走损失
成品带走(kg /t-AO)=
氧化铝实产量(t)
拜尔法产氢氧化铝带走损失=拜尔法产氧化铝×10×(洗AH中Na2O%+洗AH中附碱%×1.75)×1.739
烧结法产氢氧化铝带走损失=烧结法产氧化铝×10×(洗AH中Na2O%+洗AH中附碱%×1.75)×1.739
其他损碱量(kg)
其它损失(kg)=
氧化铝实产量(t)
其它损失碱量(kg)=生产耗用纯碱量(kg)-弃赤泥中结合碱量(kg)-弃赤泥附液碱量(kg)-成品带走碱量(kg)
3、氧化铝煤耗:包括熟料烧成用煤耗和生料加煤耗。
烧成煤耗量(kg)耗熟料量(t)
(1)、煤成煤耗(kg/t)= ×
产熟料量(t)氧化铝实产量(t)
生料煤耗量(kg)耗生料浆量(t)耗熟料量(t)(2)、生料加煤煤耗(kg/t)= ××
产生料浆量(t)产熟料量(t)氧化铝实产量(t)
氧化铝厂耗电量(度)
4、氧化铝电耗:(度/t)=
氧化铝实产量(t)
氧化铝厂蒸汽耗量(t)
5、氧化铝蒸汽消耗:(t/t)=
氧化铝实产量(t)
6、氧化铝油耗:包括重油消耗和轻油消耗。
(kg/t)
氧化铝重油(轻)耗用量(kg)
氧化铝重油(轻油)单耗(kg/t)=
焙烧氧化铝量(t)
氧化铝煤气耗用量(m3)
7、氧化铝煤气单耗:(m3/t)=
焙烧氧化铝量(t)
氧化铝新水耗量(t)
8、氧化铝新水单耗:(t/t)=
氧化铝实产量(t)
氧化铝循环水耗量(t)
9、氧化铝循环水单耗:(t/t)=
氧化铝实产量(t)
10、氧化铝工艺能耗:指生产氧化铝的各项能源消耗,以各项单耗乘以折算成标准煤的系数。
(kg-标煤)
氧化铝工艺能耗(kg-标煤)=∑(各项能源单耗×相应能源折标系数)
式中:蒸发回水为负值。
其中:氧化铝工艺中所耗一次能源(煤、焦、油等)每月按固定折标系数计。
氧化铝工艺中所耗二次能源中自备热电厂、水电厂转换的蒸汽、电力、新水等按每月的折标系数计。
氧化铝工艺中所耗煤气热值稳定,以固定折标系数计。
11、氧化铝综合能耗:是工艺能耗加上产品应摊的间接能源消耗。
(kg-标煤)
氧化铝综合能耗(kg-标煤)=氧化铝工艺能耗+辅助分摊量÷氧化铝实产量
其中:辅助分摊量:在我厂只有运输部所耗能源。
12、氧化铝铝矿石消耗:包括高铝矿石消耗和普铝矿石消耗。
(t/t)
高铝矿石消耗量(t)
氧化铝高铝矿石消耗:(t/t)=
氧化铝实产量(t)
普铝矿石消耗量(t)
氧化铝普铝矿石消耗:(t/t)=
氧化铝实产量(t)
13、氧化铝石灰石消耗:包括大块石灰石消耗和碎石灰石消耗。
(t/t)
大块石灰石消耗量(t)
氧化铝大块石灰石消耗:(t/t)=
氧化铝实产量(t)
碎石灰石消耗量(t)
氧化铝碎石灰石消耗:(t/t)=
氧化铝实产量(t)
14、质量指标
出厂氧化铝一级品率:出厂氧化铝一级品重量占出厂氧化铝重量的百分比。
(%)
出厂氧化铝一级品重量(罐装+袋装)(t) 出厂氧化铝一级品率(%)= ×100%
出厂氧化铝的重量(一、二级罐装+一、二级袋装)(t) 出厂氧化铝二级品以上率:出厂氧化铝二级品以上氧化铝的重量占出厂氧化铝重量的百分比。
(%)
二级品以上氧化铝的重量(一、二级罐装+一、二级袋装)(t)
出厂氧化铝二级品以上率(%)= ×100%
出厂氧化铝的重量(一、二级罐装+一、二级袋装)(t)
(三)、主要设备运转率
1、主要设备运转率:是指设备实际运转总台(组)时,和在册设备日历总台(组)时之比。
各种原因的中途停车,不论时间长短,都视为非运转时间。
在册设备包括运转的,在修理的或待修理的和备用设备在内。
(%)
设备运转总台(组)时
设备运转率(%)= ×100%
在册设备日历总台(组)时
主要设备包括:翻车机、堆取料机、堆料机、取料机、石灰炉、管磨、格子么、熟料窑、
溶出磨、溶出器、脱硅机、蒸发器(老蒸发器、三蒸发器、四蒸发器、五蒸发器)焙烧炉、高压机、低压机、CO2压缩机、化灰机。
2、主要设备产能:指该设备在单位运转时间(小时)所处理的物料量(吨或m3)。
某些设备如熟料窑、高压溶出器等,要求以单位面积或容积在单位运转时间所处理的物料量。
处理物料量(t或m3)处理物料量(kg或m3)
设备产能(t或m3/h)= 或=
设备运转总台(组)时设备运转总台(组)时×设备总面积(m2)或总容积(m3)
3、劳动生产率指标: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指生产氧化铝的工人在报告期内平均生产氧化铝的数量,它反映了生产该产品工人的劳动效率。
成品氧化铝总量(吨)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月(年)=
工人平均人数(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生产氧化铝的全部人员在报告期内平均生产氧化铝的数量。
吨/人.月(年)
成品氧化铝总量
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月(年)=
全部平均人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