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时空整合

合集下载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上)-【口袋书】2023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

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上)-【口袋书】2023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

【口袋书】2023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上)目录第一单元、史前文明: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2、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的基本情况 (2)3、原始农业 (3)4、远古传说 (3)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1、夏商周的更替 (4)2、西周的分封制 (4)3、灿烂的青铜文明和甲骨文 (3)4、春秋战国的纷争 (4)5、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 (4)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秦的统一 (8)2、秦的暴政和秦的灭亡 (9)3、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10)4、汉武帝维护大一统的措施 (11)5、光武中兴和东汉的灭亡 (12)6、丝绸之路 (12)7.两汉的家科技和文化 (13)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1、朝代更替表 (14)2、三国鼎立 (14)3、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少数民族的内迁 (16)4、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16)5、孝文帝改革 (17)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8)【口袋书】第一单元史前文明: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二、【答案】不同:建筑样式不同,一个是半地穴式、一个是干栏式建筑原因:表明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半坡地处北方,北方气候寒冷,故房屋考虑保暖效果,因此是半地穴式;河姆渡处南方,南方降水多,气候潮湿,故是干栏式建筑,人居住在二层,主要是防潮湿。

(启示: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 7000 年至公元前 5000 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期) 半坡人遗址 河姆渡人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干栏式建筑 最早种植粟 亚洲稻起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思考】1、指出我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说说中国早期境内原始人类用火情况及其作用。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整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五单元+单元整合
1.时空构建 关税制度古已有之,中国一直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近代 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虽然近代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收回 关税自主权的斗争,但一直没有实现关税自主。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自主,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2.核心知识 (1)中国古代的关税:西周时期,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 被征税。 (2)近代中国关税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表现: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丧失;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 国人手中。 ③结果:中国不能自主征收关税。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法定货币。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时空构建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黄 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 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下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瓦解。1944年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 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种种 缺陷也渐渐暴露出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 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3)近代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 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 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 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 ③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提出关税 自主。与美国等国签订关税协定,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 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2.核心知识 (1)金本位制 ①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②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③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 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
(2)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1944年确立。 ②主要内容是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 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3)当今世界货币发展的特点 ①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 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②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日益上升。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黄雪蜜摘要: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整合和提炼历史教学内容,构建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单元,以此实施整体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

大单元教学具有阶段性、发展性、时空性、综合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发展的若干节点,形成历史整体观念。

本文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提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根据单元主题内容,确定清晰教学目标;科学调整结构内容,更好满足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展现成果,实施科学总结评价。

根据历史课程的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基本学情,落实以上策略,能够提高大单元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国古代史引言: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了以往政治、经济、文化等分类编排模式,采用的是通史加专题的编排模式,符合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便于学生建立历史思维,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成教学的目标,讲授清楚历史知识,适当进行知识延伸,具有较大的教学压力,因此应当积极探寻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就是系统和高效的教学方式。

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的历史大单元教学,教师要基于宏观视角设计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内涵建构大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合适的历史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课程,引入丰富历史资源,渗透核心素养培养。

一、根据单元主题内容,确定清晰教学目标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开展教学的单元,根据单元的主题内容,明确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和认知情况,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建构较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融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和制作教案、课件、学案和微视频等。

教师可以先设计出大目标,以此精心组织具体教学内容,过程中细化为若干小目标,建构整体教学思路[1]。

以《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为例,其范围是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元朝的统一,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危机,构建了系统的古代史。

基于时空观念培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九年级上第一单元为例

基于时空观念培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九年级上第一单元为例

提高历史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次演示以九年级上第一单元为例,探讨 如何基于时空观念培养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明确时空定位,建立历史背 景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时空定位,即确定教学的历史时期和 地域范围。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古代埃 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等文明。因此,时空定位为古代文明, 历史时期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500年左右。
4、实践法:通过开展历史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考古发掘等,让学 生亲身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总结与反思
基于时空观念培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在实施过程 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 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次演示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探讨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的 关键和方法。
一、关键词:现代诗歌、大单元 教学、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 一单元
二、文章结构:
1、引言
在引言部分,首先需要简要介绍现代诗歌以及大单元教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然后,阐述本次演示的主题——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探讨现代 诗歌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
6、结论
总结前面的研究内容,强调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和效果。同时指出本次演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感谢观看
1、图表法:利用地图、时间轴等图表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时空框架,理解 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
2、情境法: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历史场景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 件的发生和发展,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 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中历史复习时空定位表

高中历史复习时空定位表
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相持阶段、中共七大、收回治外法权、抗战的胜利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
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装西餐西式住宅传入
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石器时代-1840)
阶段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
明、清前期
时间
前2070-前771年(前21-前8世纪)
前770-前221年(前8-前3世纪)
前221-220年(前3世纪后期-3世纪前期)
581-907年(6世纪后期-10世纪初)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知州、通判、转运使、御史台、行省制、宣政院
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密折制、改土归流、理藩院、清处理边疆原则
经济
耒耜、刀耕、火种、彩陶、养蚕
井田制、青铜(夏商周)、官府垄断手工业
重农抑商、铁犁牛耕、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
灵渠、修驰道、统一度量衡车轨、丝国、水排、王景治黄河、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新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整风运动
选修
戊戌变法
孙中山
毛泽东
中国现代史知识框架(1949-现在)
阶段
建国初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
徘徊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时间
1949-1952
1953-1956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步骤一 通史复习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步骤一 通史复习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通史概览·一目了然——时序贯通构建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时空定位】【整体感知】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知识纵横把握通史体系[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整合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一、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与宗法制:(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1)农业:以石器为主。

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

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刻在器物上的铭文。

(2)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动荡与变革: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制与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灭六国。

2.经济(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

文化的时空整合_陈正祥_中国文化地理_评述_李鸿文

文化的时空整合_陈正祥_中国文化地理_评述_李鸿文

2001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y,2001第28卷 第4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28.No.4文化的时空整合———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评述李鸿文(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本文通过评述陈正祥所著《中国文化地理》一书,分析陈正祥在书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分析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并企图探讨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文化史研究的范式问题。

[关键词]文化;文化史;文化地理;时空整合;陈正祥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4-0104-04 《中国文化地理》是陈正祥教授有关中国文化地理的专著,属于区域文化地理研究范畴的著作。

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为代表,着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地理问题;另一类以“方志的地理学价值”为代表,主要讨论方志、游记在地理学的价值。

在对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时空整合研究的方法论,即同时用历史的眼光和地理的眼光来分析文化现象。

该书不论是作为地理学著作,还是作为文化史学著作,都体现了它独特的个性和特色。

无论是对地理学而言,还是对文化史学而言,从思维方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具有很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合文化地理来研究文化史学问题,拓展了文化史学的视野《中国文化地理》全书十篇,虽以论文集的形式收辑而成,却自成体系,基本涵盖了文化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1.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文化在地面上的印记,是指经过人类社会改变(包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而获得显著新特征的景观,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形成的,一般由具体的自然或人为事物和抽象的感观组成,前者是能被人们观察到的,而后者则靠人的感觉去体会。

书中第三篇中国的城、第四篇中国的城市发展、第六篇长城和大运河所涉及的主要就是文化景观问题。

通史整合(二)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通史整合(二)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 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 善和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经济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
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 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放松限制阶段(宋以后):市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府直 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3)唐宋时期的城市类型:海上贸易兴盛,沿海港口城市如广 州、泉州、扬州等兴起。
5.商业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 海外贸易,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如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 榷商品的转卖凭证,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农耕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 向成熟。
(2)土地制度: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宋代实行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遍化。租佃 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订立契约作为解 决纠纷的依据。
思想文化 科技:四大发明及其外传;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书法、绘画、唐诗、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各具 时代特色;思想:宋明理学的发展。
历史发展怎么样 主要史实有哪些 命题视野在哪里 随堂强化落实
课时达标检测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结 束
[主要史实有哪些]
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
历史发展怎么样 主要史实有哪些 命题视野在哪里 随堂强化落实
课时达标检测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结 束
——理学的形成和科技文化的繁荣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单元整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单元整合

2.核心知识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 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 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建立后,实行 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据 记载,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 的官吏;西周实行贵族等级分封制。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 进一步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 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2.核心知识 (1)中央集权制度: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 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为适应 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 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秦统一全国 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从两汉到明 清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有利于维护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2.核心知识 (1)晚清的改革: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 和清末新政,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未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2)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3)国民党的“训政”和“宪政”:国民党的所谓“训政”,就是剥 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制,最终被人民唾弃,难逃失败的命运。
三、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时空构建 (1)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产阶 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探索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尝试遭到失败;国民政府坚持“训政”,实为 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也进行了大量民主政 治尝试。 (2)欧美的资本主义制度:16—20世纪是资本主义兴起与发 展的时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渐形成并完善。

2019年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2019年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
中体西用.呻夷长技.
-"~F
IWO*
也日甲八国联 竽睢爭军槪华
I9I2M
191」年
191H年1财年】9¥年1937年
"巧年
LN9年
华国立
齧一次第一欢世界大世界大
新三民主文马克思主丈■艮主科学三民主义维轨变法
京民的立
商9琏庞
北详军全艮族ttaffi阀班洁的抗日 争结束 站東甜半煨世
两弹一星教育方针亚百方针科砸起步.毛泽东思想
I8S6 I860 IJ(7MIBW IK95I9W1901 1911 1919兀髓兀雄刑甄
«>|f*—……j. —M.B-.jjg|| ……1j'"'■"
左宗累收
IMjI)I&7S
1*^21L9H
凶J6I时丁1*451949
中匡开姑沦毘 半翦民地半制、.建社会;
「中国半带民燃半.
封建化禮J9加深
中国半殖民迪 半封逵化程 雀光大加深
日車金而煨华战争
1町71W5
…i1(平
中华民®GCE战聲
中国开姑絶为兰殖
民地半丼建伸盏
申国半殖民地半 幷建化程窒巾深
申国半我民
地半對建化
理度大尢加裸
中国完全帝扎 半嗜民地襦間
中炉民糠由査独走
向掘料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井十年 对峙时期
爭吋期
Jk
中国民族
自畑侪5*±T初歩师
I--H-4-■"■
汁的年I860单】!(7D年1894#
[■申国完全斎入、 半殖民地爭封 建社会潍渊
国艮覚
一尢
SZ
曲起
箱些埠鼻怡祐年K二中日甲午

第九单元整合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整合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3.语言文字方面: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后在中国汉字的基
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
4.教育方面:在京都设立大学,后来学制逐渐完备,学习的内容与唐时期大体相仿。
5.文学方面:唐代丰富多彩的文学,深为日本人民欣赏。
6.艺术方面: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日本吸取
了唐朝的乐制,宫廷还请唐朝乐师教授音乐。
7.科学技术方面: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
陆续传入日本。
8.生活习俗方面:唐人所喜爱的马球、角抵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茶叶于奈良时
期传入日本,开始当作药材,到平安时期已经兴起了喝茶之风。
gaojieyun
高考视角•融会贯通
系统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通 过征服战争,建立起地 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伴随着亚历山大 的英年早逝,帝 国迅速解体
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 制度;推广希腊文化
gaojieyun
高考视角•融会贯通
视角一:古代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六大帝国
名称 存在时间 兴起
衰落
罗马 帝国
公元前 27—公元 1453年
395年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
体系构建 素养提升
和古 中代 古文 时明 期的 的产 世生 界与
发 展
古代文明的 产生与发展
人类文明产生
阶级出现 国家形成 文字产生
古代多 元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古代文明 的扩展
早期帝国 赫梯帝国 埃及新王国 大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亚速帝国
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拜占庭帝国成为沟通 东西方的桥梁;《查 士丁尼法典》影响深 远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
备注
中央集权制度
1.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核心:皇权至上
3.根源:封建小农经济
4.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5.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6.特殊情况: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元朝一省制、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宋元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1.宋元:商品经济发展到新高峰
(1)表现:宋代出现纸币;城市格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晓市、街市、草市(2)影响:市民阶层壮大;文学艺术平民化趋势
2.明清: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表现: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出现区域性商帮
租佃经营日趋普遍化
1.发展概况
(1)战国:产生
(2)汉代:较普遍
(3)宋代:仅次于自耕农
(4)明清:普及全国
2.根源:土地兼并,土地集中到了地中手中
3.影响: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科举制度
1.背景:九品中正制不利人才的选拔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2.特点:把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不问出身门第,体现了公平、公正理念、
3.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吏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思想:程朱理学因循守旧,文化专制加强
2.代表
3.影响: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古代史阶段特征

古代史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 中央集权。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 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 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①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陷入分裂。中央集权 严重削弱。②士族地主势力发展,九品中正制盛行。 (2)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得到开发。 (3)思想文化上:封建文化得到继续发展。 ①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②凸现个性的文人画 形成;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③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后七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4.隋唐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907年五代开始)——古代中华文明的 成熟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强盛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
以通史方式整合基础知识
一、中国古代史时空整合
先秦时期(远古时 期~公元前221 年)——中华文明的 起源和奠基
【主要表现】
经济上:小农经济 逐步成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古代 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是其基本特点, 延续于整个中国古 代历史。
1
2
【阶段特征】先秦 是中华 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了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 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 神。

二轮复习表格-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

二轮复习表格-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阶先秦(BC2070-BC221):中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589-907):五代十宋元(960-1368):中段文明的奠基(BC221-220(220-589):中中华文明的鼎盛国华文明的继续发展特夏商西周BC春秋战国BC):中华文明华文明的整合(国家统一、经(907-96征(2070-771(771-221):的发展(国家大分裂济发展、文化繁0):国家):早期国家奴隶社会瓦民族大融合)荣)大分裂制度的形成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政宗法制、分封政治:分封制秦:三公九九品中正制中央集权制度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治制、礼乐制度崩溃,中央集卿、郡县制、善宋:二府三司、通判、权制度逐步确军功爵制三省六部文人任知州、重文轻立汉:中外朝、科举制度武;刺史、郡国并元代:一省制(相权行、察举制、变大)征辟制经井田制经济:井田制封建小农经均田制曲辕梨商品经济繁荣;城市济瓦解,封建小济发展南方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农经济逐渐确移限制,出现夜市、晓立市、草市思《诗经》文化:百家争儒学被确立佛教东传、道唐诗理学形成想《楚辞》鸣,奠定了中为正统思想教兴起,儒学人文画(以形写宋词文华文化体系的出现危机神)化基础儒、道、佛三教合流明清(1368-1840):备注中华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君主专制空间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明:废丞相、设内阁本特征、基本矛盾、清:设军机处发展趋势、特殊情况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宋元明清时期商品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租佃经营方式的日趋普遍化理学因循守旧,八股科举制度出现的背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景、特点、作用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和特点、共同主张是什么、影响阶先秦(BC2070-BC221):中华段文明的奠基特夏商西周BC春秋战国BC 征(2070-771(771-221):):早期国家奴隶社会瓦制度的形成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时空定位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589-907):五代十宋元(960-1368):中明清(1368-1840):中华备注(BC221-220):(220-589):中中华文明的鼎盛国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中华文明的发华文明的整合(国家统一、经济(907-9展(国家大分裂发展、文化繁荣)60):国民族大融合)家大分裂备注中央集权制度1.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核心:皇权至上3.根源:封建小农经济4.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5.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6.特殊情况: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元朝一省制、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宋元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1.宋元:商品经济发展到新高峰(1)表现:宋代出现纸币;城市格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晓市、街市、草市(2)影响:市民阶层壮大;文学艺术平民化趋势2.明清: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表现: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出现区域性商帮租佃经营日趋普遍化1.发展概况(1)战国:产生(2)汉代:较普遍(3)宋代:仅次于自耕农(4)明清:普及全国2.根源:土地兼并,土地集中到了地中手中3.影响: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科举制度1.背景:九品中正制不利人才的选拔和中央集权的加强2.特点:把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不问出身门第,体现了公平、公正理念、3.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吏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独立于人身之外心即理,“理”就在人心中穷理途径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同学派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属于“理学”范畴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思想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影响“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注重节气,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思想:程朱理学因循守旧,文化专制加强2.代表人物主张特点/著作明末:李贽反对以孔孟学说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反传统、反权威批判理学的虚伪,提出“童心说”;反教条;《焚书》《藏主张男女平等,倡导个性解放;书》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明清之际三大思想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众治”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家:黄宗羲经济: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清末产生了重要影顾炎武文化:批判因循守旧,主张“经世致用”响)王夫之3.影响: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05讲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教师用书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05讲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教师用书

第五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时空定位·通史概览中外历史纲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明太祖废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

后内阁出现,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察分为朝觐考察和京察;(3)明朝后期,乡约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主劝谕;(4)明政府修筑长城,设置军镇,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建立都司,进行管辖;(5)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6)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7)乡约主要宣讲康熙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圣谕广训》,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经济与社会生活】(1)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2)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3)明朝时期,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现存的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4)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

【文化交流与传播】(1)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相继被译介到中国;(2)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到中国;昆曲的发展演变。

关键能力·精准特训熟记4大知识清单——落实备考基础清单一明清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明清政治制度与统治的加强(1)中央①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

内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

宦官专权,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

②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形成奏折制度,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
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与辽保持友好关系,
辽与北宋 宋辽和战 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多次攻辽失
的和战
败后采取防御政策;“澶渊之盟”后,双方 保持着和平局面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宋军在皇帝亲征
澶渊之盟 下打退辽军,双方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 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
文学
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
艺术 元曲 家是③__关__汉__卿____,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关汉卿、马致
远、郑光祖和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④__司__马___光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 史学 鉴》,是一部⑤__编__年___体___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
发明 活字印刷术→宋代后来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科学家王祯发 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活字
13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②
印刷术 传播 _丝__绸___之__路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
欧洲
影响
加快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行省 制度
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10个行省;在 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1)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⑤
元朝的 统治
对边 疆地 区的 管辖
___台___湾_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 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时空整合
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发展
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四、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繁荣
阶段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所有的频繁局面。

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
阶段特征: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

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六、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
•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
产生。

明清文化异彩纷呈。

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
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二、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三、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