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a4620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5.png)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犯罪行为B. 犯罪分子C. 犯罪现象D. 犯罪原因答案:C解析: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关注的是犯罪现象本身,包括犯罪行为、犯罪分子以及犯罪原因等多个方面。
2.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科学B. 理论科学C. 实证科学D. 交叉科学答案:D解析:犯罪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具有交叉科学的性质。
3. 犯罪预防的首要环节是()。
A. 犯罪预测B. 犯罪控制C. 犯罪侦查D. 犯罪惩罚答案:A解析:犯罪预防的首要环节是犯罪预测,通过对犯罪现象的分析和预测,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犯罪的发生。
4.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历史研究D. 文学研究答案:D解析: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等,而文学研究不属于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5. 犯罪学的研究目的不包括()。
A. 揭示犯罪规律B. 预防和控制犯罪C. 惩罚犯罪分子D. 提高社会治安水平答案:C解析:犯罪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揭示犯罪规律、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提高社会治安水平,而惩罚犯罪分子是司法机关的职责,不属于犯罪学研究的目的。
6.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指()。
A. 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B. 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C. 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D. 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答案:B解析:在犯罪学中,“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即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
7.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预测性原则D. 主观性原则答案:D解析:犯罪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预测性原则,而主观性原则不属于犯罪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8.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 揭示犯罪原因B. 制定犯罪政策C. 预防和控制犯罪D. 惩罚犯罪分子答案:C解析:犯罪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控制犯罪,通过研究犯罪现象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犯罪预防和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月全国犯罪学(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犯罪学(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ed4d9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b.png)
10月全国犯罪学(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定条件下犯罪升降变化和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被称为()A.犯罪原因B.犯罪特点C.犯罪规律D.犯罪属性2.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犯罪人类学派对犯罪原因的探讨实现了从犯罪行为向()A.被害人的转变B.犯罪思想的转变C.犯罪情境的转变D.犯罪人的转变3.当代犯罪学研究特点之一是()A.社会学派的复兴B.新古典学派的出现C.犯罪原因“单元论”范围扩大D.狭义犯罪学成为主流4.菲利认为预防犯罪的根本在于改变()A.精神状态B.社会结构C.社会环境和条件D.生活习惯5.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A.犯罪地理学 B.犯罪生态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遗传学6.狭义犯罪学将犯罪和犯罪现象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研究,其核心在于揭示()A.犯罪现象B.犯罪原因C.犯罪对象D.犯罪预防7.我国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个()A.行政组织B.自治组织C.政府部门D.党的组织8.预防重新犯罪属于犯罪防控系统的()A.第一个层面B.第二个层面C.第三个层面D.第四个层面9.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力防控系统的是()A.邻里守望B.公寓式管理C.街区的防护性巡逻D.单位内部的防护性设施10.犯罪预防中的物防与技防的区别是()A.物质设施的形态不同B.运用和操作的人员不同C.预防指向的对象不同D.预防技术含量多少的不同11.加罗法洛的犯罪原因观是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A.文化因素B.自然因素1C.人的心理因素或遗传因素D.经济因素12.龙勃罗梭认为刑罚的目的应是()A.惩罚B.教育C.社会防卫D.报应13.在犯罪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中,统计分析法是对犯罪材料的()A.定量分析B.定性分析C.既定量又定性的分析D.非定量也非定性分析14.那些在自身带有被害性因素,并且在某些外界因素和条件影响下,已经进入或有可能进入被害情境的人被称为()A.有责任被害人B.无责任被害人C.既然被害人D.潜在被害人15.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被称为()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绪16.改革开放后,对刑事犯罪的第一次严打始于()A.1980年B.1983年C.1987年D.1992年17.同某些类型犯罪的升降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因素是()A.犯罪原因B.犯罪条件C.犯罪根源D.犯罪的相关因素18.那些实施了越轨、违法、犯罪或主观上有一定过错而导致被害的人被称为()A.机会性被害人B.状态性被害人C.有责任被害人D.无责任被害人19.犯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乏对社会规范的认同,缺乏真诚、健康的人际关系,具有()A.遗传倾向 B.社会认同倾向C.反社会倾向D.异常倾向20.腐败现象对犯罪具有()A.缓和作用B.抑制作用C.疏导作用D.刺激作用21.反文化对主文化的冲击,可以使个体的内控机制()A.强化B.弱化C.形成D.消失22.犯罪原因系统又称()A.犯罪行为体系B.犯罪类型结构C.犯罪动态体系D.犯罪原因结构23.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易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是()A.女性成年人B.男性成年人C.女性未成年人D.男性未成年人24.在隐案研究中采用的让被调查人回答是否看到他人犯罪或受害的方法是()A.受害调查B.自述调查C.知情调查D.重点调查225.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案件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A.发案率B.破案率C.人犯率D.定罪率26.临床犯罪学的研究中心是()A.被害人B.社会环境C.犯罪人D.犯罪技术27.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近年低年龄层犯罪()A.趋于稳定B.逐渐增加C.逐渐减少D.变化不定28.在犯罪学中,最早的犯罪人分类旨在()A.探讨犯罪原因B.犯罪预防C.犯罪人刑事责任个别化D.研究犯罪现象29.研究犯罪原因是()A.认识犯罪手段的基础B.认识犯罪状况的基础C.认识犯罪形式的基础D.搞好犯罪预防的基础30.犯罪条件对犯罪的产生是()A.必要的B.必然的C.不必要的D.可有可无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犯罪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db91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3.png)
自考犯罪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犯罪行为B. 犯罪心理C. 犯罪预防D. 犯罪与法律的关系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A. 违法性B. 社会危害性C. 道德性D. 应受惩罚性答案:C3.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犯罪人的外在行为B. 犯罪人的内在心理活动C.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D. 犯罪的法律定义答案:B4. 犯罪预防中的“三防”指的是什么?A. 人防、物防、技防B. 心防、身防、物防C. 法防、技防、心防D. 身防、技防、法防答案:A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解释犯罪原因的理论?A. 社会学习理论B. 社会控制理论C. 标签理论D. 经济决定理论答案:D6. 犯罪侦查中,哪项技术不属于物证技术?A. 指纹鉴定B. DNA鉴定C. 心理测试D. 化学分析答案:C7. 犯罪的主观方面通常指的是什么?A. 犯罪动机B. 犯罪手段C. 犯罪工具D. 犯罪结果答案:A8. 在犯罪统计中,哪种类型的数据最能反映犯罪的普遍性和严重性?A. 犯罪率B. 犯罪类型C. 犯罪人数D. 犯罪工具答案:A9. 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比较研究D. 实验研究答案:D10. 犯罪的客观方面通常包括哪些要素?A.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B.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C. 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D. 犯罪时间和犯罪地点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包括哪些方面?A. 理论性B. 实践性C. 综合性D. 应用性答案:A, B, C, D12. 犯罪构成的要素通常包括哪些?A. 主体B. 客体C. 行为D. 结果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犯罪率的变化?A. 经济发展水平B. 社会文化背景C. 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D. 气候条件答案:A, B, C14.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B. 犯罪行为的预测C. 犯罪人的矫治D. 犯罪现场的重建答案:A, B, C15. 犯罪预防的措施包括哪些?A. 法律教育B. 社区警务C. 心理辅导D. 技术监控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785cb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35.png)
犯罪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及其原因和对策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A. 犯罪行为B. 犯罪心理C. 犯罪预防D. 犯罪惩罚**答案:A**2. 犯罪学中的“标签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成为犯罪者,是因为社会给予了他们“犯罪者”的标签。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埃德温·萨瑟兰B. 霍华德·贝克尔C. 罗伯特·默顿D. 克里门特·埃特兹奥尼**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预防的措施之一?()A. 社区警务B. 犯罪情报分析C. 犯罪心理治疗D. 犯罪现场勘查**答案:C**4. 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于社会控制机制的失效或不足导致的。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埃米尔·涂尔干B. 罗伯特·K·默顿C. 特拉维斯·赫希D. 劳伦斯·科恩**答案:A**5.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分析的主要方法?()A. 地理信息系统(GIS)B. 犯罪模式分析C. 犯罪心理画像D. 人口统计学分析**答案:D**6. 犯罪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习得的。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C. 菲利普·津巴多D. 罗伯特·阿德勒**答案:A**7. 犯罪学中的“冲突理论”认为,犯罪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权力斗争导致的。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马克思B. 马克斯·韦伯C. 埃米尔·涂尔干D. 罗伯特·默顿**答案:A**8. 犯罪学中的“机会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个体遇到了犯罪的机会。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克里门特·埃特兹奥尼B. 罗纳德·克拉克C. 乔治·费尔巴哈D. 劳伦斯·科恩**答案:B**9. 犯罪学中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导致的。
犯罪学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的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692c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b.png)
犯罪学的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犯罪行为的预防B. 犯罪行为的成因C. 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D. 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答案:B2. 犯罪学中,犯罪率是指()。
A. 一定时期内犯罪的总次数B. 一定时期内犯罪的总人数C. 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的犯罪人数D. 一定时期内每百万人口中的犯罪人数答案:C3. 犯罪学研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社会经济结构B. 社会文化背景C. 社会政治制度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犯罪预防措施中,属于社会控制的是()。
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区警务D. 法律制裁答案:C5.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
A. 犯罪动机B. 犯罪行为C. 犯罪心理D. 犯罪预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犯罪倾向()。
A. 家庭环境B. 教育背景C. 社会压力D. 个人性格答案:A、B、C、D2.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分类包括()。
A. 暴力犯罪B. 财产犯罪C. 经济犯罪D. 环境犯罪答案:A、B、C、D3. 犯罪学中,犯罪的预防策略包括()。
A. 社会预防B. 法律预防C. 心理预防D. 技术预防答案:A、B、C、D4.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成因分析通常涉及()。
A. 个人因素B. 社会因素C. 心理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A、B、C、D5.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行为的测量指标包括()。
A. 犯罪率B. 犯罪类型C. 犯罪动机D. 犯罪后果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犯罪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答案:犯罪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犯罪行为的成因、模式和影响因素,来制定有效的犯罪预防和控制策略,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保护社会安全和秩序。
2. 描述犯罪学中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答案: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a2c07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06.png)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犯罪现象B. 犯罪行为C. 犯罪心理D. 犯罪预防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学研究的范畴?A. 犯罪原因分析B. 犯罪行为模式C. 犯罪者心理分析D. 犯罪者家庭背景答案:D3. 犯罪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 惩罚犯罪者B. 预防犯罪C. 研究犯罪心理D. 制定法律答案:B4.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证研究B. 文献研究C. 理论推导D. 案例分析答案:C5. 犯罪学中,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犯罪动机B. 犯罪手段C. 犯罪结果D. 犯罪对象答案:A6. 犯罪学研究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与()有关。
A. 个人因素B. 社会因素C. 环境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7. 犯罪学理论中,强调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影响的理论是()。
A. 经典理论B. 标签理论C. 社会控制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8. 犯罪学研究中,对犯罪预防措施的评估主要依据()。
A. 预防措施的成本B. 预防措施的实施难度C. 预防措施的效果D. 预防措施的普及程度答案:C9. 犯罪学研究中,对犯罪行为的预测主要依据()。
A. 犯罪者的年龄B. 犯罪者的性别C. 犯罪者的社会背景D. 犯罪者的行为模式答案:D10. 犯罪学研究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与()无关。
A. 个人因素B. 社会因素C. 环境因素D. 犯罪者的基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犯罪原因B. 犯罪预防C. 犯罪治理D. 犯罪惩罚答案:ABC2. 犯罪学研究中,影响犯罪行为的因素包括()。
A. 个人因素B. 社会因素C. 环境因素D. 法律因素答案:ABC3. 犯罪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A. 实证研究B. 文献研究C. 理论推导D. 案例分析答案:ABD4. 犯罪学理论中,以下哪些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A. 标签理论B. 社会控制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经典理论答案:BC5. 犯罪学研究中,对犯罪预防措施的评估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全国试卷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全国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e06cbd555270722192ef7c3.png)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全国试卷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全国试卷.doc 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
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A.被害援助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D.减少被害因素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A.相互关系B.比例关系C.数量关系D.因素关系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A.性格B.情绪C.需要D.动机12.动机由()A.需要转化而来B.认识转化而来C.行为转化而来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13.同一时期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A.纵向文化冲突B.横向文化冲突C.物质文化冲突D.同质文化冲突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A.必然联系B.非必然联系C.直接联系D.间接联系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17.犯罪行为抑制机制中的主观因素对犯罪行为起()A.助推作用B.阻碍作用C.调节作用D.终止作用18.拟制的犯罪人即()A.犯罪团伙B.法人犯罪人C.犯罪集团D.犯罪组织19.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2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21.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A.杀人B.抢劫C.投毒D.诈骗22.我国走私案件多发于()A.西南内陆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23.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进而研究犯罪的方法是()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文献研究D.统计研究24.犯罪研究应坚持()A.客观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D.人性化原则25.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A.性恶论B.自然犯罪论C.自由意志论D.天生犯罪人论26.关于犯罪原因的“原罪说”是()A.欧洲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B.中国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C.欧洲封建神学时期的主流观点D.中国封建时期的............。
全国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1)
![全国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be06c3703d8ce2f0066239b.png)
全国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1)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是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规范不同的异质文化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对抗现象。
37.是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1764年发表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刑法人道化原则,他认为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38.是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客观事物的变化,一般是指其造成的具有危害性的结果。
39.是指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较低的加固目标措施。
40.是犯罪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41.从研究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出发,在环境设计上堵塞犯罪的可能,或者造成一种不能实施犯罪的环境,达到限制消除犯罪目的的预防理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XX年犯罪增多,犯罪年龄降低。
(2)女性犯罪成员总数中的比重趋增。
/(3)流动人口犯罪突出,闲散人员犯罪增多,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44.(1)研究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
(2)对本地区、本部门一个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监督实施。
(3)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措施。
(4)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
(5)办理党委和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
45.具有变态人格的人,因其在情感和意志活动上严重偏离正常,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常人差,违法和危害行为常常有以下特点:(1)其违法行为一般带有偶然性的特点,事前较少预谋,手法也不甚隐蔽。
(2)其违法行为往往只顾眼前,不计后果,动机目的短浅,一般不为常人所理解。
(3)在危害社会的同时,常常既造成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同时也对自身造成不利和危害。
2004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
![2004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3f6bc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2.png)
2004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篇:2004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2004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C5、B6、B7、B8、C9、D10、D11、C12、C13、A14、D15、A16、B17、D18、C19、C20、D21、B22、D23、B24、C25、A26、C27、B28、C29、D30、A二、多项选择题31、ABDE32、ACE33、ABCD34、ABD35、BCD三、名词解释题36、在广义上是指被犯罪分子运用而作用于犯罪对象的一切物品和媒体。
37、又称重点调查,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
38、是为了阻断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对正在发生的犯罪采取强有力的制止措施,迫使犯罪分子停止或中止其犯罪行为。
39、认为社会是依赖人们彼此交流和影响来达到社会控制的,一旦缺乏交流和影响,就会出现社会规范内在化机制无效,由此导致社会解组,引起犯罪的发生。
40、指实际发生并被纳入统计的犯罪数量。
41、是指犯罪的诱因、手段、方式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载体的传播而被学习、模仿,并迅速蔓延扩大的规律。
四、简答题42、(1)犯罪活动方式由静态发展为动态。
(2)犯罪活动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海上犯罪突出。
(3)犯罪类型和手段的地区性差异缩小。
(4)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现代化。
(5)犯罪手段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或危害性。
43、(1)有助于客观地揭示犯罪现象。
(2)有助于全面地认识犯罪原因。
(3)有助于完善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
44、(1)邻里居民文化素养水准低、道德观念差,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甚至促成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邻里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可能成为激发犯罪的刺激因素。
(3)邻里中有违法犯罪劣迹的人,可能引诱、教唆青少年犯罪,传授犯罪方法和技能,将一些青少年引入违法犯罪歧途。
(4)邻里亚文化可能成为一些青少年精神联系的纽带,从而形成不良亚文化群体。
自考犯罪学考试题及答案
![自考犯罪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45c16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e.png)
自考犯罪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学研究的范畴?A. 犯罪心理分析B. 犯罪现场勘查C. 犯罪预防措施D. 犯罪统计数据答案:D2. 犯罪学中,下列哪项是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A. 社会环境B. 个人心理C. 法律制度D. 经济状况答案:A3. 根据犯罪学理论,以下哪项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A. 社会不公B. 道德沦丧C. 法律缺失D. 个人选择答案:D4.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预防的措施?A. 社区警务B. 法律宣传C. 犯罪惩罚D. 教育改革答案:C5.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是犯罪行为的间接原因?A. 家庭环境B. 个人心理C. 法律制度D. 社会压力答案:A6.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行为的预防措施?A. 增加警力B. 社区服务C. 犯罪惩罚D. 心理辅导答案:C7.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A. 社会不公B. 道德沦丧C. 法律缺失D. 个人选择答案:D8.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行为的预防措施?A. 增加警力B. 社区服务C. 犯罪惩罚D. 心理辅导答案:C9. 根据犯罪学理论,以下哪项是犯罪行为的间接原因?A. 家庭环境B. 个人心理C. 法律制度D. 社会压力答案:A10.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项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A. 社会环境B. 个人心理C. 法律制度D. 经济状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A. 社会不公B. 家庭环境C. 法律制度D. 个人心理答案:ABCD2.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犯罪?A. 社区警务B. 法律宣传C. 犯罪惩罚D. 教育改革答案:ABD3.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A. 社会不公B. 道德沦丧C. 法律缺失D. 个人选择答案:D4.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犯罪?A. 增加警力B. 社区服务C. 犯罪惩罚D. 心理辅导答案:ABD5. 犯罪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A. 社会不公B. 家庭环境C. 法律制度D. 个人心理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犯罪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历年自考犯罪学真题及答案
![历年自考犯罪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d33ede360cba1aa811daab.png)
论理”算计福幸“.A
论组解会社.C
论素因合混.C
洛法罗加.D 尔纳皮托.B
�是点观流主的论因原罪犯�中学罪犯代现在.7
论素因单.A
亚利卡贝.A
梭罗勃龙.C
防预律法的罪犯.D 防预理心的罪犯.B �A
�
D �是者作的著专究研的名命学罪犯以部一第上界世.6
德美励奖.D 律法定制.B
�是容内心核的策对罪犯于关学罪犯代现.5
。化变展发的式浪波、伏
性续连.B �
性则规不.C
人病神精的为行会社害危的定规法刑合符了施实但�力能任责事刑无括包人罪犯.E
EDB �有具式方作动的制机作运为行罪犯.53
性断间.A
人罪犯年成未的罚刑施实为范规法刑被不括包人罪犯.D
者施实的为行罪犯是人罪犯.C
心核的成构象现罪犯是人罪犯.A
体载的为行罪犯是人罪犯.B
防预会社的罪犯.A
防预体个的罪犯.C
济经展发.A
育教善改.C
�
C �是段手的难困最是也但靠可最罪犯防预�为认亚利卡贝.4 数明罪犯.D 象现罪犯.B
为行罪犯.C 率罪犯.A
� B �为称被�和总的为行罪犯部全的生发所下件条空时定一在.3 为行轨越.D 象现罪犯.B
�B
�究研重侧学罪犯于在别区的学会社与学罪犯�看上题问的究研从.2 同不场立究研.D 同不法方究研.B
件条和会机罪犯制限.B
段手和具工罪犯制限.C 机动罪犯制抑.A
� A �在旨施措控防的面层个一第�中统系控防罪犯在.03 造改.D 范防.B
育教.A
击打.C
�
A �是施措性略战的安治会社护维于属�中作工项各的理治合综安治会社在.92 防预性塞堵.D 防预性制控.B �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83b4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a.png)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犯罪学复习试卷(一)一、填空题(10%)1、__犯罪预测___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犯罪预防战略,对策和措施的基础.2、依据犯罪预防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可以将犯罪预防分为_犯罪前预防___________,_犯罪中预防_______和__犯罪后预防___________.3、在激情性的暴力犯罪者中,_胆汁质_______气质类型的居多,而在意志型的暴力报复犯罪者中,__粘液质___________气质类型的居多.4、精神病患者在___心理_______及___情感_______方面都有缺陷,因而可能实施各种危险行为,其中就包括犯罪行为.5、犯罪条件主要包括__时空条件_,__工具条件__和侵害对象等.6、犯罪的时空条件包括__犯罪机会___________和__空间环境__________两个方面。
7、犯罪的属性主要有:__阶级性_____________,__社会性____________和___相对性_____________.8、依据犯罪手段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___传统手段犯罪_____________与__现代手段犯罪_____________.9、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犯罪现象________,____犯罪原因__________和__犯罪预防__________三个部分.二、选择题(14%)1、贝卡利亚提出了刑罚的: ( BCD )A、强制性B、确定性C、均衡性D、即时性2、芝加哥学派对犯罪学的研究形成的理论被称为: ( AC )A、社会解组论B、犯罪生态学C、犯罪同心圆论D、不同接触论3、依据犯罪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 (ABC )A、个体犯罪B、团伙犯罪C、集团犯罪D、有组织犯罪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犯罪主体的特点有: ( ABCD )A、青少年犯罪增多B、女性犯罪上升C、流动人口犯罪突出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5、智能障碍是指在认知方面出现的障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 AB )A、遗忘B、虚构C、怪癖D、精神分裂6、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存在某种间接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 ACD )A、天气B、工具C、季节D、昼夜7、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 ABD )A、趋势外推法B、比较研究法C、心理分析法D、专家评估法三、名词解释(24%)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犯罪预防3、犯罪原因4、犯罪条件5、犯罪学6、被害预防四、简答题(32%)1、犯罪被害人研究的意义是什么?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有哪些?3、举例说明犯罪现象的相对性.4、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五、论述题(20%)请分析文化因素对犯罪的影响.犯罪学复习试卷(一)答案一、填空题:1、犯罪预测2、犯罪前预防、犯罪中预防、犯罪后预防3、胆汁质型粘液质型4、心理情感5、时空条件工具条件6、犯罪机会空间环境7、阶级性社会性相对性8、传统手段犯罪现代手段犯罪9、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二、选择题:1、BCD2、AC3、ABC4、ABCD5、AB6、ACD7、ABD三、名词解释: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0b007243323968001c9244.png)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义犯罪学和狭义犯罪学之争实质上是犯罪学()A.研究方法之争B.研究目的之争C.研究对象范围之争D.研究手段和形式之争2.对犯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成体系的学科,犯罪学的历史有()A.200余年B.100余年C.50余年D.20余年3.借助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科学诊断、检测手段,获取特定研究对象的生理、病理指标,揭示其与犯罪之关系的方法是()A.临床诊断法B.观察法C.访谈法D.文献法4.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是()A.洛克B.菲利C.贝卡利亚D.萨瑟兰5.特定时空条件下犯罪现象的特殊性称为()A.犯罪现象的属性B.犯罪规律C.犯罪的基本状况D.犯罪特点6.加罗法洛在犯罪的分类中提出的概念是()A.自然犯罪B.未成年人犯罪C.女性犯罪D.暴力犯罪7.菲利在《犯罪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A.改造自然的主张B.改变人的观念的主张C.改良社会的主张D.改变时空条件的主张8.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A.儿童期B.青少年期C.中年期D.老年期9.特定的社会变迁与经济进程对不同制度国家的犯罪现象()A.没有影响B.起抑制作用1C.起决定作用D.发生相同或相似的影响作用10.要有效的发挥思想文化在抑制犯罪动机中的作用,就必须()A.引导亚文化B.遏制亚文化C.消灭亚文化D.发展亚文化11.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的新态势是()A.向北部倾斜B.向西部倾斜C.向东南部倾斜D.向中部倾斜12.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犯罪统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A.立案不实B.统计制度不完善C.指标体系不完整D.计算方法有误13.决定犯罪存在状况的因素是()A.地理因素B.个体因素C.社会因素D.气候因素14.在“十年动乱”时期,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A.性犯罪突出B.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突出C.经济犯罪突出D.腐败现象突出15.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禁绝了()A.暴力犯罪B.卖淫嫖娼现象C.青少年犯罪D.女性犯罪16.我国改革开放后,严峻的犯罪形势体现在()A.旧势力的疯狂反扑B.老年人犯罪突出C.女性犯罪突出D.暴力犯罪向严重化发展17.公安部门对盗窃案件的立案标准的第一次修改是()A.1980年B.1984年C.1991年D.1994年18.早期的遗传生物学理论观点是()A.体格性格分型说B.染色体异常说C.隔世遗传说D.内分泌腺功能失调说19.历史唯物主义的犯罪根源观认为,犯罪是()A.人体结构异常的产物B.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物C.生物遗传的产物D.违犯神意的产物20.城乡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多元化,使有组织的()A.社会控制效能被削弱B.自然监督效能弱化C.生理控制机制被破坏D.心理防范意识增强221.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中所表现的某些关于强度、灵活性和敏感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被称为()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绪22.在一定条件下,犯罪率与受教育程度()A.成正比B.成反比C.成定比D.不成比例23.据统计,精神障碍者实施最多的犯罪种类是()A.偷盗行为B.抢劫行为C.暴力行为D.诈骗行为24.下列诸项中属于被害的诱发性因素是()A.言语过失B.易被害的职业C.缺乏安全意识D.居住犯罪高发区25.犯罪学把那些已经步入或正在步入被害情境的人称为()A.有责任的被害人B.无责任的被害人C.既然被害人D.状态性的被害人26.采用物质装置所进行的犯罪预防是()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27.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A.居委会、村委会的治保人员B.管段民警C.原改造单位民警D.帮教对象的朋友28.犯罪防控系统中,最为积极的防控措施是()A.第一个层面的措施B.第二个层面的措施C.第三个层面的措施D.第四个层面的措施29.下列有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观点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个人民群众的自治组织B.《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其工作进行了规定C.其调解活动受国家指导管理D.其委员任期五年,不得连选连任30.从新中国犯罪发展的过程看,犯罪的大幅度起伏与()A.自然环境的变迁紧密联系B.自然气候的变化紧密联系C.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紧密联系3D.人体的生理变化紧密联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犯罪学考试题及答案
![自考犯罪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190f2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c.png)
自考犯罪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犯罪心理B. 犯罪行为及其原因C. 法律制定D. 社会治安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的构成要素?A. 犯罪动机B. 犯罪行为C. 犯罪结果D. 犯罪工具答案:D3. 根据犯罪学理论,哪项不是影响犯罪率的因素?A. 社会经济状况B. 文化教育水平C. 个人道德修养D. 地理位置答案:D4. 下列哪项是犯罪预防的主要措施?A. 增加警力B. 提高法律意识C. 加强社区监管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犯罪者的心理状态B.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C. 犯罪的法律定义D. 犯罪的统计数据答案:A二、判断题1. 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预谋的。
()答案:错误。
许多犯罪行为是即兴的,没有预谋。
2. 犯罪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减少犯罪发生。
()答案:正确。
通过研究犯罪的原因和模式,可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3. 犯罪学只关注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答案:错误。
犯罪学也研究青少年和儿童的犯罪行为。
4. 犯罪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法庭审判。
()答案:错误。
犯罪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法庭审判提供参考,但不是直接证据。
5. 犯罪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法律的制定没有帮助。
()答案:错误。
犯罪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立法者更好地理解犯罪现象,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法律。
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犯罪学主要研究犯罪行为的原因、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的社会影响、犯罪预防和控制策略等。
2. 描述犯罪现场调查的一般步骤。
答案:犯罪现场调查一般包括保护现场、收集证据、分析证据、重建犯罪过程、确定嫌疑人等步骤。
3. 什么是“破窗理论”?答案:破窗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小问题如果被忽视,会传递出一种无序和不关心的信息,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城市近期发生了多起入室盗窃案,犯罪者通常选择在夜间作案,目标多为低层住宅,且犯罪手法相似。
最新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c2e03fc77da26925c5b083.png)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是()A.犯罪统计学B.犯罪社会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2.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惩罚罪犯B.预防犯罪C.矫正罪犯D.分析罪因3.指导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实用主义哲学C.经验主义哲学D.功利主义哲学4.在欧洲犯罪研究史中未能形成系统的犯罪研究理论和较完整的犯罪学科体系的历史阶段是()A.18世纪以前的封建神学时期B.18世纪中叶的古典犯罪学时期C.19世纪的实证派犯罪学时期D.20世纪中叶以后的现代犯罪学时期5.功利主义的犯罪原因理论,也称“幸福计算”理论的是()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B.边沁学说的核心C.康德学说的核心D.龙勃罗梭学说的核心6.在古希腊学者的眼中,犯罪是违反正义的人的()A.原罪的表现B.恶性的表现C.无知的表现D.无礼的表现7.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让被试进行规定的角色扮演,并观察其互动活动,以分析他们所作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方法被称为()A.模拟实验法B.现场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回归实验法18.典型调查区别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之一是()A.强调配额B.强调推论C.强调分类D.强调观察9.在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中心及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发案多的犯罪类型是()A.性犯罪B.经济犯罪C.暴力犯罪D.财产犯罪10.在下列犯罪的诸属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的是()A.阶级性 B.社会性C.历史性D.政治性11.在各国的犯罪统计中,侵犯人身犯罪的多发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犯罪高峰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经济的全面实施B.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不佳C.犯罪控制的弱化D.敌对势力的破坏13.中共中央《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针对的是()A.建国初期的犯罪形势B.“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犯罪形势C.“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形势D.改革开放初期的犯罪形势14.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的是()A.为朋友两肋插刀B.不自由勿宁死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唯利是图15.将犯罪人划分为报复型犯罪人、贪利型犯罪人、淫欲型犯罪人、游戏型犯罪人的依据是()A.社会学标准 B.心理学标准C.人类学标准D.生物学标准16.犯罪学的核心内容是()A.犯罪行为B.犯罪现象C.犯罪原因D.犯罪对策17.犯罪学认为,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2A.第一位原因B.第二位原因C.第三位原因D.第四位原因18.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条件的是()A.有杀伤力的工具B.被害人的疏忽大意C.犯罪人的贪欲D.无监控的车站码头19.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宏观社会环境范围的是()A.学校环境B.市场经济环境C.司法环境D.阶级斗争环境20.下列诸项中,易发生扒窃案的场所是()A.公寓的卧室B.集贸市场C.办公室D.学校教室21.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爱的需要等均为()A.生理的需要B.物质的需要C.精神的需要D.繁衍的需要22.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女性犯罪中多见的犯罪类型是()A.扒窃B.抢劫C.投毒D.伪证23.遭受了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能又会受到侵害,这种侵害及过程被称为()A.初次被害B.再次被害C.重复被害D.多次被害24.犯罪预测的特点包括现实性、主导性和()A.逻辑性B.前瞻性C.结构性D.结果可变性25.将犯罪预测分为宏观犯罪预测和微观犯罪预测的依据是()A.预测的空间范围B.预测的时间范围C.预测的手段D.预测的内容26.狭义的犯罪预防专指()A.罪前预防B.罪中预防C.罪后预防D.全面预防327.通过加强特种物品和危险物品管理抑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方法属()A.保护性预防B.疏导性预防C.堵塞性预防D.控制性预防28.古典犯罪学派主张()A.通过心理疏导预防犯罪B.通过隔离潜在犯罪人预防犯罪C.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预防犯罪D.通过刑罚预防犯罪29.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的倡导者是()A.加罗法洛B.克利福德·肖和亨利·麦凯C.萨瑟兰D.史蒂文·拉布30.在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诸手段中,最具强制性的是()A.政治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3124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c.png)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犯罪行为的预防B. 犯罪行为的成因C. 犯罪行为的处罚D. 犯罪行为的统计分析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室实验D. 案例研究法答案:C3.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犯罪行为的法律定义B.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C. 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D. 犯罪行为的预防策略答案:B4. 犯罪统计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犯罪率B. 预测犯罪趋势C. 制定犯罪政策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犯罪学的理论?A. 社会控制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社会交换理论D. 标签理论答案:C####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的区别。
答案:犯罪学是研究犯罪行为及其原因、预防和控制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犯罪现象的广泛社会背景和个体心理因素。
而刑事司法学则专注于犯罪行为的法律处理过程,包括侦查、起诉、审判和矫正等环节。
2. 描述犯罪预防的三种主要策略。
答案:犯罪预防的三种主要策略包括:一级预防,旨在通过教育和社会化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二级预防,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来减少犯罪行为的持续和加剧;三级预防,通过法律制裁和矫正措施减少犯罪行为的再犯。
3. 解释标签理论在犯罪学中的应用。
答案:标签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标签化过程是个体被社会标记为“犯罪者”的过程。
这种标签可能导致个体自我认同的改变,进而增加其再犯的可能性。
标签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和个体对标签的反应在犯罪行为的形成中的作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社会控制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犯罪预防的意义。
答案: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是防止犯罪行为的关键。
社会联系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和社区等。
当这些联系弱化或断裂时,个体更容易受到犯罪行为的诱惑。
犯罪学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
![犯罪学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96b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5.png)
犯罪学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对策的学科,它属于: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应用科学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犯罪行为的分类B. 犯罪原因的分析C. 犯罪预防的策略D. 犯罪的道德评价答案:D3.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犯罪行为的法律定义B. 犯罪人的内在心理状态C.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D. 犯罪的统计数据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解释犯罪原因的理论?A. 社会学习理论B. 社会控制理论C. 标签理论D. 遗传决定论答案:D5. 犯罪的“破窗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詹姆斯·Q·威尔逊B. 罗伯特·K·莫顿C. 杰拉尔德·S·施赖弗D. 克里福德·沙博答案:A6. 犯罪预防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A. 初级预防、次级预防、三级预防B. 宏观预防、中观预防、微观预防C. 一般预防、特殊预防、个别预防D. 事前预防、事中预防、事后预防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8. 犯罪统计中的“黑暗数字”指的是:A. 未被报告的犯罪数量B. 犯罪的总数C. 犯罪的增长率D. 犯罪的减少率答案:A9. 犯罪学中的“累犯”指的是:A. 初次犯罪的人B. 多次犯罪的人C. 犯罪团伙的成员D. 犯罪的组织者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学研究的目的?A. 理解犯罪现象B. 揭示犯罪原因C. 制定犯罪对策D. 增加犯罪数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包括:A. 跨学科性B. 应用性C. 理论性D. 实证性答案:A, B, C, D12.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答案:A, B, D13. 犯罪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A. 问卷调查B. 深度访谈C. 案例研究D. 实验设计答案:A, B, C14.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犯罪率的变化?A. 经济状况B. 法律制度C. 文化传统D. 气候条件答案:A, B, C15.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预防的策略可以包括:A. 社会教育B. 法律制裁C. 心理辅导D. 社区警务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e599a84b73f242326c5f1c.png)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犯罪学和广义犯罪学的区别主要在()A.研究手段上B.研究对象上C.研究方法上D.研究难度上2.标准化程度高、综合性强和时空涵盖面广是()A.现场调查法的特点B.社会调查法的特点C.统计研究法的特点D.文献研究法的特点3.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犯罪是违反正义的人的恶性的表现,若要对其加以控制,必须依靠()A.法律B.武力C.权威D.道德4.在加罗法洛的犯罪学论著中,最著名的是()A.《犯罪人论》B.《犯罪社会学》C.《论犯罪与刑罚》D.《犯罪学》5.犯罪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A.定性的观点B.定量的观点C.系统的观点D.局部的观点6.随机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类抽样、等距抽样和()A.偶遇抽样B.判断抽样C.整群抽样D.配额抽样7.影响犯罪动态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和()A.生理因素B.法律因素C.自然环境因素D.主观因素8.一般认为,犯罪人初犯年龄与再犯之间的关系是()A.初犯年龄越大再犯可能性越大B.初犯年龄与再犯可能性无关C.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小D.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大9.1956—196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犯罪数量急剧增加B.腐败现象严重C.犯罪数量减少D.黑社会性质犯罪突出10.1978年以来的30年间腐败现象呈现的特点是:案件数量增长速度快,大案飚升和()A.腐败仅涉及个别行业B.腐败仅局限在个别区域C.女性腐败严重D.出现了群体性腐败11.犯罪人的道德观是与其人生观()A.相互对立的B.互不相关的C.相互等同的D.紧密联系的12.犯罪行为抑制机制是犯罪行为的()A.调节器B.发动器C.助推器D.传送器13.研究犯罪原因是()A.侦破犯罪案件的基础B.惩罚犯罪的基础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D.犯罪预防的基础14.犯罪根源是指犯罪现象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A.直接原因B.间接原因C.现实原因D.终极原因15.文化冲突是()A.文化规范的冲突B.文化规律的冲突C.文化分解的冲突D.文化融合的冲突16.家庭功能是()A.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B.不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C.随家庭习惯变化而变化的D.不随家庭习惯变化而变化的17.犯罪的个体原因是最终推动()A.犯罪现象产生的因素B.犯罪行为产生的因素C.犯罪结构变化的因素D.犯罪类型变化的因素18.犯罪动机产生于个人畸形的心理需要,是推动和维持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
犯罪学考试题和答案
![犯罪学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ec2ee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35.png)
犯罪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犯罪行为B. 犯罪心理C. 犯罪预防D. 犯罪惩罚**答案:A**2. 犯罪学中,犯罪的“标签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埃德温·萨瑟兰B. 霍华德·贝克尔C. 罗伯特·K·默顿D. 克里门特·埃特泽尔**答案:B**3. 犯罪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犯罪是由于社会结构中的哪些因素导致的?()A. 社会不平等B. 社会道德沦丧C. 社会文化冲突D. 社会经济危机**答案:A**4. 犯罪学中,犯罪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获得的。
A. 遗传B. 模仿C. 环境影响**答案:B**5. 犯罪学中的“犯罪机会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因为()。
A. 犯罪动机B. 犯罪机会C. 犯罪能力D. 犯罪倾向**答案:B**6.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社会控制理论”强调()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作用。
A. 社会规范B. 法律制度C. 道德观念**答案:A**7. 犯罪学中,犯罪的“冲突理论”认为犯罪是()的结果。
A. 社会不平等B. 社会冲突C. 社会矛盾D. 社会压力**答案:B**8.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生物理论”认为犯罪行为与()有关。
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心理因素D. 文化背景**答案:A**9. 犯罪学中,犯罪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于()的冲突。
A. 意识与潜意识B. 自我与超我C. 本我与超我D. 本我与自我**答案:C**10.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文化偏差理论”认为犯罪是由于()。
A. 社会文化差异B. 社会文化冲突C. 社会文化认同D. 社会文化适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犯罪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犯罪原因B. 犯罪预防C. 犯罪控制D. 犯罪惩罚**答案:ABC**2. 犯罪学中,犯罪的“社会学习理论”包括哪些要素?()A. 观察学习B. 模仿行为C. 强化机制D. 惩罚机制**答案:ABCD**3. 犯罪学中,犯罪的“社会控制理论”包括哪些因素?()A. 社会规范B. 法律制度C. 道德观念D. 社会舆论**答案:ABCD**4. 犯罪学中,犯罪的“生物理论”涉及哪些方面?()A. 遗传因素B. 生物化学因素C. 神经生理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ABC**5. 犯罪学中,犯罪的“心理分析理论”涉及哪些心理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B
7、B
8、B
9、B 10、C
11、A 12、A 13、B 14、B 15、D 16、C 17、C 18、B 19、C 20、A
21、B 22、B 23、B 24、C 25、C 26、C 27、A 28、B 29、D 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BCDE 32、BCDE 33、AC 34、ABC 35、CD
三、名词解释题
36、是犯罪预防的应急措施,即在犯罪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犯罪的发展,防止犯罪后果的发生。
37、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顿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主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8、是指人类劳动、智慧和感情创造的产品的总和,是通过人类彼此协作,满足个人所属的社会特定环境、时间和空间里人类的需要,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公认方式。
39、李斯特是德国著名的刑法学家、犯罪学家,他对影响犯罪的社会因素的研究成果丰富,对其后的犯罪学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40、即研究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收集方法。
41、自发形成的众多人共同参与的犯罪。
四、简答题
42、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
首先,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的区别:(1)研究目的上的区别;(2)研究内容上的区别;(3)研究方法上的区别。
43、(1)定性研究是指对事物质的方面的研究;定量研究是指对事物量的方面的研究。
(2)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3)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深化。
44、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认为,违法犯罪少年的家庭,多数至少具有下列两个以上的特点:(1)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有犯罪者或行为、品德不端者及酒精中毒者;(2)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离婚者、被遗弃者;(3)父母愚昧无知,或者知觉上有缺陷及因病不能管教者;(4)父母性格简单精暴、专制偏爱,或对子女过分干涉、过于严厉、放任、嫉妒,邻里居室过密,与近邻或亲友不和者;(5)人种与宗教的差别、习惯不同,或是收养子女及收容单位教养不良者;(6)失业、工资收入低,或在共同劳动中受到经济压迫者,等等。
45、构建犯罪预防实践体系必须从治本角度有针对性地抓住以下几点:(1)公民自防意识的培养与树立。
(2)犯罪预防社会责任的分解与落实。
(3)义务预防力量的挖掘和利用。
(4)犯罪高危人群的管理和控制。
(5)公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改革。
(6)加大对现代防范科技手段的运用和推广。
(7)对城乡结合部犯罪预防和控制的重视。
五、论述题
46、(1)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既可表现为被害人向犯罪人的转换,即正向转换;又可表现为犯罪人向被害人的转换,即逆向转换。
(2)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类型可以分为防卫过当型、报复型、认同型、堕落型、双重角色型、暴力循环型。
(3)①防卫过当型。
②报复型。
③认同型。
④堕落型。
⑤双重角色型。
⑥暴力循环型。
47、(1)根据“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的终极原因”的原理,对犯罪原因具体可理解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凡能够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与抑制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前者的合力与后者的合力之差的现象和过程。
(2)其内涵的具体含义是:①特定时空环境既包括阶级社会的历史条件,又包括具体犯罪的环境和条件。
②构成犯罪原因的因素具有促发犯罪和抑制犯罪的两类不同的性质。
/③上述两类因素虽然复杂,但作用的性质和方向一致的便形成合力,两类合力之差在犯罪中起决定作用,是犯罪发生与否的真正原因。
④两类不同因素多而复杂,它们在相互作用中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在相互作用的联系中完成犯罪或不犯罪的过程。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