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69db7655270722192ef7cb.png)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得性质、目得、任务体育教学论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总得培养目标就就是利用教学论原理结合体育锻炼得实际,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在实际中得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内容体育教学论得基本概述,构成体育教学论得各个要素及其之间得关系,学习体育教学论得意义,体育教学模式,如三段式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模式、小群体学习性得模式。
理解内容: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得管理与组织。
掌握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得主体,包括体育教师与学生及其两者之间得关系,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得创设。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了解体育教学论学科基本概况,掌握本学科得形成与发展、意义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重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得分析。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概述一、教学论得形成与发展小史二、体育教学论得形成与发展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得起步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第二节体育教学诸要素得分析一、“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得分析二、体育教学基本要素与本教材各章得关系三、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论得定义第三节学习体育教学论得意义与要点一、学习体育教学论得意义二、学习体育教学论时得注意事项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正确理解体育目标得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得关系,以及体育教学目标得结构特征与体育教学目标评说。
【教学内容】重点 :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得关系,体育教学目标得内部要素。
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概述一、体育教学目标以及相关得概念二、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得关系三、合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得意义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得结构一、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得外部特征二、体育教学目标得内部要素第三节中国现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一、中国体育教学目标得课题二、中国体育教学目标得完善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教学要求】充分理解教学过程得含义与性质,以及体育教学中得五大规律与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与管理得作用。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doc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f17a69336c1eb91a375da8.png)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教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校体育的目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2、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懂得如何促进健康。
3、使学生了解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形式和要求。
二、课程时数分配:1、本理论课共计6学时,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
三、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体育的社会科学基础(一)体育的概念与功能(二)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三)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 1、体育与政治 2、体育与经济 3、体育与教育4、体育与军事5、体育与大众传播(四)高校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1、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 2、高校体育地位与作用3、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4、高校体育基本途径本章基本要求:了解体育的概念及功能,理解体育科学化的社会学基础,探索高校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本章的重点是:体育科学化的社会学基础。
第二章体质与健康一、课的任务(一)使学生了解体质与健康的内涵,提高对健康的认识。
(二)使学生了解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懂得如何促进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课的内容(一)体质与健康的概念1、体质——体质的概念、体质的范畴2、健康——健康的概念、现代健康观的内涵(二)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1、先天因素的影响2、后天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机体的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保健设施因素(三)体质与健康的评价1、健康、体质的评价指标2、体质的评价方法——指数法、对照评价标准第三章体育锻炼的生理科学基础一、课的任务(一)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生理学基础,提高体育锻炼对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
(二)了解疲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掌握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
二、课的内容(一)体育锻炼与神经、肌肉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2、肌纤维的微细结构3、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4、体育锻炼对肌肉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二)体育锻炼与氧的供应1、需氧量与吸氧量2、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三)体育锻炼与新陈代谢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四)体育锻炼与疲劳的恢复1、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2、疲劳产生的机制3、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第四章体育锻炼的心理科学基础(一)体育锻炼与感知觉(二)体育锻炼动机(三)体育锻炼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基础1、情感2、意志(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概述2、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心理影响3、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五)体育锻炼与焦虑的自我控制本章基本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
《体育教学论》 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论》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e2342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3.png)
体育装学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代码:04E00215学时分配:36学时赋予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体育教学设计等课程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教学论》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该课程的开设,符合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论》力求在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课程资源、体育教师的行为、体育课堂教学等理论和方法方面有所突破,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新理论、新方法、适应未来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与教学改革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课程作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是搭建在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课程的基本定位为:熟悉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特点,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熟练地分析和应用教材;学会运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体育实践,培养学生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教学论》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掌握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地运用教学原那么以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2、努力钻研体育课程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熟练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
3、应注意加强语言表达、动作示范、文字表述,教学组织和自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对学生掌握技能技术过程中各种矛盾与困难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法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的教学应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那么,密切联系中小学体育实际,钻研教材、研讨和改进教法步骤,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0a8a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4.png)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引言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体质素质: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发展。
2.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远、游泳、篮球、足球等,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团体游戏和合作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爱。
三、教学内容1. 体育技能学习:包括基本的跑、跳、投、掷、游泳等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不同的项目与难度。
2. 健身与体能训练:通过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3. 团体合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游戏、合作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
4. 健康知识教育:向学生传授有关健康知识,包括饮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正确的动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训练与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与目标。
4.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式1. 体能测试:通过定期的体能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与进展情况。
2. 技能测试:进行技能考核,检验学生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以及学习态度。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6e1a79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5.png)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体育理论基础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体育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的本质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体育理论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课程目标1. 了解体育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建立对体育的基本认知;2. 了解体育的发展历程和体育的社会功能,认识体育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 熟悉体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素养;4. 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具备分析和评价体育现象的能力;5.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课程内容1. 体育基本概念- 体育的定义与特征- 体育活动的分类和特点2. 体育的发展历程-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体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演变3. 体育的社会功能- 体育的社会、文化和教育功能- 体育与国家形象的关系4. 体育学科基础- 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5. 体育理论- 运动基础理论- 运动生理与运动训练理论- 运动心理与运动技能理论6.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群体体育与个体体育的关系7.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概述- 体育产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将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体育现象。
2. 课堂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互动和合作,加深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4. 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书籍和研究报告,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研究和撰写能力。
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份体育理论相关课题的论文,考查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
参考资料1. 张亚中. 体育学概论[M]. ___, 2010.2. 范子军. 中国体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3. 雷则生, 牛伟方. 体育概论[M]. ___, 2011.以上为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初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9d99e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0.png)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掌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体育教学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体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体系;2. 熟悉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了解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方法;3. 掌握体育教学的实践技能,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资源的利用等;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二、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体育教学的定义、特点和目标,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 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体育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和运动科学基础等,帮助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的理论框架;3. 体育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介绍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4. 体育教学的实践技能: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资源的利用等,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的理论框架;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研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精选五篇)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62f70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1.png)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精选五篇)第一篇: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体育教学论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总的培养目标就是利用教学论原理结合体育锻炼的实际,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内容体育教学论的基本概述,构成体育教学论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体育教学模式,如三段式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模式、小群体学习性的模式。
理解内容: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组织。
掌握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的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了解体育教学论学科基本概况,掌握本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意义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重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概述一、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小史二、体育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起步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第二节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一、“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二、体育教学基本要素与本教材各章的关系三、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论的定义第三节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和要点一、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二、学习体育教学论时的注意事项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正确理解体育目标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特征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
【教学内容】重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
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概述一、体育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三、合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一、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外部特征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第三节中国现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一、中国体育教学目标的课题二、中国体育教学目标的完善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教学要求】充分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以及体育教学中的五大规律和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和管理的作用。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1577886294dd88d1d26b2f.png)
实用文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田春兰教研室主任:田春兰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编号:1142010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英文名称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18学分:2开设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学校体育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客观地认识体育教学本质,建立起宏观与微观、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践对立统一的整体体育教学观。
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指导其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工作。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学会分析体育教材,2、掌握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的能力,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熟练地分析和应用教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绪论大全.实用文档【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关系,2、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3【讲授内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1、2、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特点与关系。
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第二节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2、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第三节1、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2、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目标3、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教学重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特点与关系。
【教学难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大全.实用文档、掌握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特点、功能、关系。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80234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5.png)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田春兰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编号:1142010英文名称:The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andteachingtheor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18学分:2开设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学校体育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客观地认识体育教学本质,建立起宏观与微观、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践对立统一的整体体育教学观。
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指导其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工作。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学会分析体育教材,2、掌握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的能力,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熟练地分析和应用教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关系,2、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3、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1、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2、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3、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特点与关系。
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2、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第三节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1、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2、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目标3、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教学重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特点与关系。
【教学难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特点、功能、关系。
2、了解国内外体育课程目标改革发展趋势3、了解体育课程目标的结构4、掌握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步骤和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1、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2、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3、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和功能4、国内外体育课程目标改革发展趋势第二节体育课程目标的结构1、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2、体育课程目标的横向关系3、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第三节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1、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与要求2、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3、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特点与关系。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c27c88adaef5ef7ba0d3ce8.png)
《体育教学论》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20053 课程名称:体育教学论学时:48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吉林大学体育学院任课教师:郭玉莲教师代码:600706 教师职称:讲师教师梯队:杨霆教授张晓日讲师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在我国体育教学论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学科发展的轨迹,要研究和探索体育教学理论,必须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概况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论的发展历史;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研究的有关内容。
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探索体育教学本质与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就是说,体育教学既要坚持以理论研究为主,不断提高成果的抽象概括水平,又要在已有的理论原理的指导下,开发必要的应用研究,伟体育教学实践服务。
2、授课的具体内容第一章绪论1.1体育教学概述1.2现代体育教学背景与改革要求1.3体育教学特点与目标1.4体育教学论及其研究的对象第二章体育教学研究2.1教学研究概述2.2体育教学研究的目的2.3体育教学研究的条件2.4体育教学研究的方式、步骤与方法2.5体育教学实验研究方法2.6体育教学论文的撰写第三章体育教学系统概述3.1体育教学系统概述3.2教学系统解析3.3教学系统的特点和功能第四章体育教学主体论——从教师到学生4.1学生主体观4.2学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特点4.3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生理、心理特点4.4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生理、心理特点4.5高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生理、心理特点4.6中小学生体育学习锻炼主体性发挥的条件第五章体育教学主导论——教师5.1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5.2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5.3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5.4体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第六章体育教学条件论6.1课程概述6.2体育课程发展与体育课编制6.3体育教材6.4体育教科书6.5体育教学资源与技术第七章体育教学过程7.1教学过程概述7.2体育教学规律7.3体育教学原则第八章体育教学模式8.1教学模式概述8.2教学模式的发展8.3现代典型教学模式介绍第九章体育教学评价9.1现代教学评价概述9.2体育学习质量评价9.3体育教师的评价9.4说课与评课第十章教学最优化与体育教学设计10.1教学最优化10.2教学设计10.3体育教学活动的最优化第十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1教学目标概述11.2教学目标的结构体系11.3教学目标的确立11.4教学目标的设计11.5教学目标的陈述11.6体育教学目标第十二章教学策略设计12.1教学策略概述12.2体育教学策略设计12.3学法指导的策略第十三章教学方法设计13.1教学方法概述13.2教学方法的分类、选择与运用13.3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简介第十四章体育教学组织设计14.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14.2现代教学组织设计14.3体育课的设计与组织第十五章各种体育课类型15.1运动参与主目标教学课15.2运动技能主目标教学课15.3身体健康主目标教学课15.4心理健康主目标教学课15.5社会适应主目标教学课3、实践性环节第一:针对体育教学论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设计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0e3b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5.png)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设计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学生身心健康的日益关注,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设计可以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又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本文将探讨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设计方法与原则。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目标、内容和方法。
1. 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设计体育课程内容的首要任务。
学校体育课程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因此,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来确定。
例如,在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目标可能包括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提升协调能力,增强体质和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等。
而在中学阶段,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的专业化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内容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多种项目,涵盖各类体育运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例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健身操等项目都可以被纳入体育课程的内容。
此外,体育课程内容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体育课程内容可以安排跑步、跳绳、柔道、体操等项目。
通过多样化的内容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方法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目标。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参与度。
在中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指导和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育课程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体质水平。
二、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大纲是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规划和安排。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1. 课程目标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应该与体育课程内容的目标一致。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资料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资料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677f64ecfc789eb172dc8d9.png)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体育教学论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总的培养目标就是利用教学论原理结合体育锻炼的实际,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容体育教学论的基本概述,构成体育教学论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体育教学模式,如三段式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模式、小群体学习性的模式。
理解容: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组织。
掌握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的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
三、课程教学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了解体育教学论学科基本概况,掌握本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意义及注意事项。
【教学容】重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概述一、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小史二、体育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起步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第二节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一、“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二、体育教学基本要素与本教材各章的关系三、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论的定义第三节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和要点一、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二、学习体育教学论时的注意事项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正确理解体育目标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特征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
【教学容】重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体育教学目标的部要素。
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概述一、体育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三、合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一、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外部特征二、体育教学目标的部要素第三节中国现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一、中国体育教学目标的课题二、中国体育教学目标的完善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教学要求】充分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以及体育教学中的五大规律和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和管理的作用。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590c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5.png)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和战术技能;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通过团体项目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3.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4.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规则及重要性;2. 体育技能训练: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和战术技能的训练;3. 体育游戏和比赛: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4. 体育健康知识: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传授合理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示范教学法:教师先示范,学生模仿,通过示范来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2.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来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和规则,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3.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 组织性训练法:通过团队合作项目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体育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和考核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2. 考核评价:包括体能测试、技能考核和考试等,通过考核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按照每周2节体育课的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 课程内容:每周安排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保证学生全面的体育锻炼;2. 课程时间:每节课60分钟,包括热身、训练和比赛环节,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受益。
六、教学要求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爱岗敬业,热爱体育事业,示范引领学生,树立良好榜样;2.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3. 注重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注意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d7c1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2.png)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1. 引言在当今社会,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并提出一种适合现代教学需求的大纲模板。
2.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2.1 为教师提供指导教学大纲为教师提供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指导,使教师能够系统地设计和实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大纲明确了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包括体育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有利于学生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3 保证教学质量和公平性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评估方式进行明确规定,能够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保证教学的公平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评价和发展机会。
3.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3.1 学科特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在制定大纲时应充分考虑体育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2 学生需求教学大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3 社会需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的内容4.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核心内容,应明确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体育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4.2 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育知识、技能和战略等方面的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能力。
4.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学大纲应规定适合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4.4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是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和评价,教学大纲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如考试、项目作业、表现评价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田春兰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编号:1142010英文名称: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18 实验学时: 18学分:2开设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学校体育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客观地认识体育教学本质,建立起宏观与微观、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践对立统一的整体体育教学观。
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指导其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工作。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学会分析体育教材,2、掌握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的能力,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熟练地分析和应用教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关系,2、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3、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1、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2、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3、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特点与关系。
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概况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2、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第三节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1、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2、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目标3、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教学重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特点与关系。
【教学难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特点、功能、关系。
2、了解国内外体育课程目标改革发展趋势3、了解体育课程目标的结构4、掌握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步骤和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1、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2、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3、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和功能4、国内外体育课程目标改革发展趋势第二节体育课程目标的结构1、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2、体育课程目标的横向关系3、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第三节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1、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与要求2、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3、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特点与关系。
【教学难点】:体育课程目标的结构、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步骤和方法。
第二章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概念、特点。
2、了解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3、了解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用【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1、体育课程内容的概念与特点2、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变革1、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变革2、我国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变革3、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第三节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用1、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来源与分类2、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选用的依据3、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选用的原则4、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选用的过程第四节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用1、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来源与分类2、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选用的依据3、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选用的原则4、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选用的过程【教学重点】: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概念、特点。
【教学难点】: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用。
第三章体育课程实施【教学目标】:1、理解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实质2、掌握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途径。
3、掌握体育课程在学校实施中的基本步骤【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与本质1、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2、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3、体育课程实施的含义4、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实质第二节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1、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分类2、不同层面的体育课程实施策略3、落实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要求第三节体育课程实施的路径1、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2、体育课程在学校实施中的基本步骤3、体育课程实施路径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途径。
【教学难点】:体育课程在学校实施中的基本步骤。
第四章体育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分类。
3、掌握体育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过程。
4、掌握体育教学手段【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教学策略概述1、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和特点2、常用的体育教学策略第二节体育教学方法1、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2、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第三节体育教学组织1、体育教学组织的概念2、体育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3、体育教学组织的基本过程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第四节体育教学手段1、体育教学手段概述2、现代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重点】: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教学手段。
【教学难点】:现代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五章体育学习评价【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学习评价的概念与功能2、了解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与发展3、理解新课程的体育学习评价4、了解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的主体及案例【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学习评价的概念与功能1、体育学习评价的概念2、体育学习评价的功能第二节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与发展1、体育学习评价的历史沿革2、传统体育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3、新世纪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方向第三节新课程的体育学习评价1、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的目标2、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3、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4、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的主体5、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的案例【教学重点】:体育学习评价的概念与功能、新课程的体育学习评价。
【教学难点】: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与发展及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的主体及案例。
第六章体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意义、方法2、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3、掌握体育课的说课与评课【讲授内容】:第一节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意义1、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含义2、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意义第二节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方法1、建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2、进行情境分析3、拟订校本体育课程目标4、确定开发内容和编写开发方案5、培训和实施校本课程6、校本课程的评价与修订第三节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1、学习需要分析2、教材分析3、学生分析4、确定教学目标5、体育教学策略的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第四节体育课的说课与评课1、说课的概念2、说课内容与顺序3、评课【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及体育课的说课与评课。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及体育课的说课与评课,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
第七章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概述2、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概述1、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概念2、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特征3、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分类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2、影响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因素3、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第三节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1、充分发掘学校周边自然环境资源优势2、体育设施资源拓展3、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挖掘与创新4、教师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5、教研活动的长期坚持6、社区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重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概述【教学难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第八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学目标】:1、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2、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3、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热点动态4、了解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概述【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概述1、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义2、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层次3、体育教学研究的特点第二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1、选题2、提出研究假说3、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4、撰写论文5、论文发表第三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2、调查法3、教学观察法4、行动研究法5、测量法6、教学实验法第四节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热点动态1、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的研究2、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3、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4、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研究5、体育课程实施中的“教”与“学”的人力资源研究6、体育课程实施条件保障研究【教学重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及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热点动态。
第九章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目标】:1、理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2、了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3、理解新课程与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4、掌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决定着学生体育素质2、体育教师理念水平决定体育课程改革的质量3、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决定体育教学质量4、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对自我实现的重要意义第二节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宽厚的基础知识储备2、优秀的运动技能3、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技能4、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技能5、科研与教研技能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第三节新课程与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1、传统体育课程对教师角色定位2、新课程对体育教师定位3、新课程不同目标对体育教师的要求第四节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1、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途径2、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途径【教学重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及新课程与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学难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1、学生有选择性,独立自主编写教案,提前规定好已有教学条件,如:学生数、场地器材、教材选择要求(学习领域、学习水平)等。
2、听说课。
20分钟3、评课。
评课方法: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四、学时分配五、考核说明(一)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二)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等。
(三)考核方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期末考试占70﹪;平时占10﹪;实践(做课质量)占2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一)主要教材[1]张细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2]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