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分析与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银行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分析与探讨摘要:随着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对我国房地产资产泡沫化的探讨逐步深入,同时立足于房地产不断升值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日益加大。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高峰期的临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偿付问题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出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的风险管理面临着诸多困难。研究防范与控制银行平台贷款风险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平台贷款;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2009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获得了商业银行的天量信贷,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平台贷款的规模逐年急剧膨胀。在全球经济面临复苏难题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等巨大的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也面临着挑战。2009年我国平台贷款的规模为8万亿元,而到了2010年底,经审计署统计,我国的平台贷款规模达到了10.7万亿元,其中银行的贷款占了80%。因此,商业平台贷款风险的控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此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银行平台贷款的风险分析

(一)我国银行平台贷款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2009年初,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

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渠道”。这一规定被认为是国家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与鼓励。截止到2009年5月末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政府融资平台有3800多家。它们的负债总额由2008年初的1.7万亿元升至5.26万亿元,其中85%来自银行贷款。之后,银监会一份资料透露,到2009年6月末,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以下各级政府设立的平台公司合计达8221家,银行对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总额达8.8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5.56万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国债余额。银行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数量与规模上开始呈飞速发展的趋势,直接导致了融资平台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部分地方政府的负债状况达到极限。

实际上,对于银行发放给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中,其实际的偿付能力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众所周知,融资平台公司在高管的任命上采用行政化的手段,对于投融资平台这种强调比较专业的金融知识的公司来说,其专业能力能否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是个大大的问号。同时,融资平台公司的投资决策上也往往受到行政的干预,政府官员们往往追求地方gdp高速增长的目标,过分追求城市建设的规模、速度,从地方官员个人的角度上,在融资平台投资上存在政绩趋利因素。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晋中市2010年6月末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33.9 亿元,仅占到全市贷款余额的7.9%,但因其贷款大都是2008 年以来新发放的,新增额占到近两年来全市新增贷款的20%以上。贷款平均每年以2倍的速度递增,由于其80%以上

贷款由政府信用担保,一旦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这些“隐性债务”必然显性化。像这种以“前人借债,后人还钱”、“新官不理旧账”等不顾地方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的盲目的投资,很可能会催生资产泡沫,导致银行的平台贷款的重复滥用。

目前,我国银行平台贷款的使用上也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大量的资金投向和领导政绩相关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上,银行在对发放这些贷款上单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缺乏长效的问责机制和投资决策失误的债务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同样,对于银行负责人来说,出于业绩考核和规避个人风险等一些机制上的原因,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向投融资平台,其个人也可以免责。

(二)我国银行平台贷款面临的投资压力进一步加大

1.项目评估困难。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对于加大政府投资,拉动区域经济,扩大区域筹集项目金,引导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其所从事的大多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输送管道、交通枢纽等,此类投资项目具有经营周期长、服务价格易受政府政策影响、垄断性高等特点。银行在对于此类项目进行评估时面临诸多困难,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面临的不确定性较之其他项目更多,银行在对这些项目的还款能力和项目期限上评估难度加大,这也直接导致银行自身信贷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

2.政府融资平台强势地位导致银行监管的弱势化。在我国信贷和证券市场运行中,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备是当前的客观现实。在这样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不完备的市场缺陷,

规避市场风险,银行往往会要求融资平台公司将政府资产和政府信誉作为其融资的重要担保和信贷抵押,但由于政府融资平台所从事的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大,各银行在竞相争夺客户的谈判中常常由于市场竞争的因素将资金价格以及贷款条件大大放松,导致银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检查”的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因而出现平台贷款资金大量被挪作他用,重要担保、抵押品失效等不良现象,在信贷管理中出现多个环节的风险叠加效应,使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处于被动局面。

(三)我国银行平台贷款所引发的风险表现

1.项目合规风险。在投融资平台的运作过程中,地方政府依托其强势地位,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政府承诺函和土地(或土地收益权)是被银行最为普遍接受的担保、抵押方式。在融资平台的掩护下,可以将借贷资金转化为子公司的资本金或项目资本金,从而掩护项目公司”空手”举借债务。这就造成了多头举债,使得融资状况不透明,责任主体模糊。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运作缺乏约束,使得银行对于政府融资平台的资本金,信贷资金的运用,资产负债状况和偿还能力等难以掌握清楚,造成银行难以实施有效的风险监控。

2.融资平台的偿付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多数投向于低盈利或非营利性的公共设施。在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投资项目缺乏稳定现金流和效益性的情况下,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的偿还往往依靠土地出售收入所得,因此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拉高土地价格的动

力,这会进一步推高产价格,加大房地产泡沫。一旦未来出现经济周期下行风险,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挫,融资平台公司收不抵支,银行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3.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主要以城市建设项目为主,银行贷出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多数具有长期性,银行自身的资金来源往往受到金融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等影响,在经济大环境不良好的状况下,这种长期化的信贷结构让银行面临着很大的流动性风险。

4.担保抵押物的风险。政府融资平台的担保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抵押、收费权抵押和财政还款兜底承诺。当第一还款来源无法偿还本息时,担保措施的实现效率就变成影响银行资产保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地方平台债权的抵押品存在无效抵押的状况,出现了对于政府承诺的,未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出让收入的承诺,已规划土地储备抵押等无效担保的抵押。银行为防范贷款风险,通常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融资担保。为了让融资平台公司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向银行出具各种形式的担保,这当中既有地方人大、政府出具的还贷支持性文件,也有地方财政出具还本付息的承诺函。然而一纸“担保函”并不能降低这一借贷行为的风险,因为真正使用资金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向银行提供有价值的地方财政收支决算报表等依据。缺乏了有效落实合法的抵押担保,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5.企业的还款违约风险。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所涉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