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展历史简介
化学发展历史

05
当代前沿交叉领域探索
生物无机和仿生合成研究
生物无机化学
研究生物体内无机元素及其化合 物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它 们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仿生合成
模仿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设计和 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无机化 合物,如仿生酶、仿生矿化等。
生物矿化
研究生物体内矿物质的形成过程和 机制,以及生物矿物的结构和性质 ,为仿生合成提供灵感和指导。
近代化学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
法国化学家,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他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氧化理论,并制定了化 学命名法。
道尔顿(John Dalton)
英国化学家,提出了原子论,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
俄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为化学元素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有 力工具。
计算模拟在复杂体系中应用
计算化学
利用计算机模拟和计算化学方法,研究分子 的结构、性质、反应机理和热力学性质等。
复杂体系的模拟
针对复杂化学体系,如溶液、界面、材料等,开发 高效的计算模拟方法,揭示其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 之间的联系。
计算模拟与实验的交叉验 证
通过计算模拟预测实验结果,并与实验数据 进行比较和验证,为化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立体化学概念的引入
03
19世纪末,立体化学概念的引入为有机化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们开始关注分子的三维结构和空间排列对性质的影响。
物理化学分支形成
热力学理论的建立
19世纪中期,热力学理论的建立为物理化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 础,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指自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学科在理论和实验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时期和重要人物的角度,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1.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化学启蒙时期在这个时期,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包括罗伯特·博义、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安托万·劳伦斯等。
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氧气的概念,建立了气体的理论基础。
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元素,如氢、氮、氯等,并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2. 18世纪的化学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安托万·拉瓦锡成为了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提出了氧化还原理论,建立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他还发现了燃烧、酸碱中和等重要现象,并提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此外,拉瓦锡还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比例关系,开创了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3. 19世纪的有机化学时期在这个时期,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包括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阿道夫·冯·巴耳末、奥古斯特·库奇勒等。
他们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揭示了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
他们提出了酸碱中和、酯化、醇酸酯等重要反应,并建立了有机化学的体系。
4.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物理化学时期在这个时期,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包括亨利·莫塞里、雅克·蒙德、瓦尔特·诺尔特、吉尔伯特·刘易斯等。
他们通过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建立了物理化学的基础。
他们提出了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等重要理论,并开展了电解质和溶液的研究。
总结起来,近代化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化学启蒙时期、化学革命时期、有机化学时期和物理化学时期等几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人物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建立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这些成就不仅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业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化学的发展史

化学的发展史
1. 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集中在炼金术上,其目的是寻找更纯净的金属以及制造不朽之药。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等文明都有炼金术的记载。
2. 中世纪化学:中世纪化学主要是在伊斯兰教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阿拉伯化学家制定了许多方法,如蒸馏、结晶、浓缩等,这些方法至今仍在现代化学中应用。
3. 17和18世纪化学:这一时期的化学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化学现象。
众多化学家,如瑞典化学家闵德勒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英国化学家黑尔等,开创了许多基础理论,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4. 19世纪化学:19世纪是化学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第一个被发现的元素是氧,在此后一个多世纪中,数百个新元素被分离出来。
随着元素的发现,元素周期表被建立,化学元素系统的基础得以奠定。
5. 现代化学:20世纪以来,化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和广泛。
量子力学的发展导致了化学反应的更深入理解,而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进展则使得化学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得以拓展。
化学科学的应用也在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中体现出了其巨大的价值。
化学发展历史简介

化学发展历史简介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过程。
它早在古代的古希腊时期就开始有所涉及,然而真正建立起独立的学科体系却是在18世纪以后。
本文将从化学的起源讲述其发展史,探索化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进展。
古代最早的化学知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希腊和古埃及文明。
在古希腊,研究者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探索了物质的本质,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如四元素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由土、水、火和气组成。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变化,如金属的腐蚀和硫磺的燃烧。
古埃及也有着丰富的化学实践经验,他们擅长制造合金、玻璃和陶器等。
古埃及人还发明了一种早期的化学工具——鸟喙瓶,用于保存液体。
中世纪在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成为了化学知识的中心。
阿拉伯翻译家翻译了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文献,并加以发展。
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如酒精的提取和硫酸的制备等,都由阿拉伯科学家贡献。
阿拉伯学者和翻译家的工作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化学的奠基17世纪和18世纪被认为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时期,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被提出。
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原素概念的建立。
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博义提出了现代的元素概念,认为所有的物质可以通过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来解释。
他还提出了一个早期的元素周期表。
同时期,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和约瑟夫·普利斯特利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
拉瓦锡提出了酸和碱的理论,并提出了氧化反应的概念,开创了现代化学反应理论。
而普利斯特利则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和比例定律,奠定了现代化学计量学的基础。
19世纪19世纪是化学史上改革的时期。
德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组成。
法国化学家阿沃加德罗提出了化合价概念,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形成的原理。
瑞典化学家雅各布·贝采利乌斯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把化学与热力学相结合。
他的贡献为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简述化学发展史以及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简述化学发展史以及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化学发展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人类历史上,化学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化学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类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化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初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验而逐渐形成的。
下面将对化学发展史进行简述。
古代化学古代的人们对化学的了解主要基于金属的提取和精炼,比如中国的古代冶金技术、埃及和巴比伦的黄金提炼技术等。
另外,古印度和古希腊人也对一些物质的性质有所探索,比如发现了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导电性等。
中世纪化学在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拉伯人将古代希腊和印度的化学知识综合起来,并且将其传播到欧洲。
在欧洲,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家,比如爱尔兰的罗伯特·波义耳,他提出了许多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
此外,中世纪还出现了许多炼金术士,他们尝试将一些物质转变成黄金,虽然他们的努力失败了,但却推动了对物质变化的探索。
近代化学近代化学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实验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提出了物质的元素概念,这一概念为后来的化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18世纪,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比例与化合物的关系,开创了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
19世纪,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门捷列夫提出了摩尔概念,这些理论都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现代化学20世纪以来,化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量子化学为化学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化学等新的分支不断涌现。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实验方法也得到了巨大的改进,化学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扩大。
化学与医学的联系化学与医学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历史上一直很密切。
下面将从药物研发、临床诊断和医疗器械等方面来具体介绍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药物研发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疗疾病,而药物是医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或提取制备的。
所以,化学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的历史和发展

化学的历史和发展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世界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中最为基础和广泛的学科之一。
化学对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化学的历史和发展。
1. 古代化学的发展化学起源于古代,早在公元前332年前的古希腊,雅典的亚里士多德便描述了物质组成的理论,认为物质是由四种元素(火、水、土、气)组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认为物质是由一种粒子组成并在运动中变化的。
在古代中国,药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医学学科之一,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神农氏、华佗、扁鹊等医生医学家对化合物的热敷、涂抹、擦洗等处方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另外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的科学家也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2. 现代化学的发展自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化学开始进入现代化学时代,化学家们通过化学反应和实验来深入研究元素和化学反应。
这一时期的重要发现包括拉瓦锡发现现存的元素周期规律,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反应中不可压缩性原则,达尔文发现种种生命现象是源于分子的行为。
20世纪初以来,化学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科学,不仅仅关注物质如何组成,在更加高级的领域中,如生物化学、超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等,它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方方面面,如制药、化妆品、生命科学,通讯等领域。
3. 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化学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还在社会情况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工业革命中,化学的进展被认为是驱动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
纺织工业、化工、农业等各种重要产业都得益于化学的发展。
此外,当今社会的化学活动还在环境保护、疾病治疗、解决饮用水问题等上起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例如,化学家们发明了一系列环保材料的,例如塑料袋、金属锅等节能环保的产品,化学家们还可以设计更加有效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缓解各种疾病患者的痛苦。
4. 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化学的未来发展受到了科技、社会和环境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但是它的发展仍会秉承创新和改进的精神,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有机化学发展史及其历史事件

有机化学发展史及其历史事件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化合物的科学,它起源于19世纪初。
有机化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有机化学研究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
以下将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1. 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合成了尿素,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第一个人工合成物质。
这一发现打破了当时普遍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由生物体合成的观念,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1856年,法国化学家奥古斯特·洛朗合成了苯,这是有机化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苯是一种最简单的芳香烃,它的合成证明了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来获得。
3. 1865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库尔贝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提出了结构理论。
他认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这一理论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4. 1884年,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发现了光合作用中的二氧化碳固定过程。
这一发现揭示了生物体如何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5.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斯圭尔合成了多环芳香烃,这是有机化学合成中的一项重要突破。
他的研究为有机合成化学打开了新的大门,并为后来的有机化学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6. 20世纪初,俄国化学家亚历山大·斯皮里多诺夫提出了有机化学的配位理论。
他认为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能够形成共价键和配位键,这一理论对于解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7. 20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罗伯特·罗宾逊提出了反应机理的概念。
他通过研究有机反应的速率和产物,揭示了有机反应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中间体的形成,为有机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8. 20世纪中叶,美国化学家利诺·保罗林斯基提出了有机合成的一般原则,即“保持碳骨架完整”。
他强调了有机合成中保持分子结构完整性的重要性,并开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新方向。
化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回顾

化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回顾化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和实践中。
本文将回顾化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并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 古代历史在古代,人们对化学技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工艺和染料上。
例如,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冶炼过程中运用了金属加工和合金知识,这是化学技术在金属领域的重要应用。
此外,古代埃及人还使用天然物质如植物和矿物制作香料和染料,这些技术为后来的石化工业奠定了基础。
2.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是化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广泛应用各种化学过程和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化学工业在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加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人们还发明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工艺,如制备肥料的哈伯-玻斯曼过程和生产纤维素纤维的化纤技术,这些技术改变了农业和纺织行业的格局。
3. 近现代历史近现代是化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和发现开创了新的化学领域。
例如,门捷列夫发现了周期表,这使得人们对元素的性质和组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反应和材料,如合成橡胶和塑料。
这些发现和发明推动了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
4. 当代化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化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现代化学技术主要涉及到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新材料的研究正在不断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如高温超导材料和碳纳米管的应用。
同时,化学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研发新药和治疗技术,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
5. 化学技术的影响化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次,化学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食品质量和医疗水平。
此外,化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化学的发展史

化学的发展史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能够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当时这仅仅一种经验的积累。
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它的发展,又促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
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仅仅化学的萌芽时期。
古时候,原始人类为了他们的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实行抗争中,发现和利用了火。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理解和改造天然物质。
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
(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食用熟食;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如发现在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
在中国,春秋战国由青铜社会开始转型,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3]这样,人类在逐步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人类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
这些由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
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丹药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
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实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化学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化学科学的历史与发展化学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相互转化的科学。
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诸多重大的科学成就。
本文将带你回顾化学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古代的化学知识在古代,人们对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就开始研究金属的提炼和化学染料的制备。
古希腊的阿拉伯人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四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为物质基本组成的理论。
此外,中国古代的炼金术也是化学知识的一种体现。
二、现代化学的奠基者19世纪的欧洲,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学的奠基者相继涌现。
最著名的当属拉瓦锡。
他成功地建立了元素的概念,并提出了以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为基础的化学计算法则,开创了化学分析的方法。
此外,门捷列夫也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对元素的分类和属性进行了研究,这为后来化学家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三、化学的重要发展20世纪以来,化学科学取得了众多的重大突破。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的量子力学理论。
这些理论将物质的微观特性与宏观性质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此外,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也是现代化学的重要成就。
合成化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途径制备出各种化合物,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除此之外,超导材料、纳米材料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也为化学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化学科学的应用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化学在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的研发离不开有机合成化学,化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环境保护则需要化学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净化。
总结起来,化学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认识了物质的本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化学科学的未来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史(3篇)

第1篇一、引言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它涉及众多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化肥、医药、农药、橡胶、塑料等。
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历史。
本文将简要回顾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特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二、中国化学工业的起步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1.起步阶段20世纪初,中国化学工业开始起步。
当时,中国化学工业主要以生产简单无机化学品为主,如硫酸、烧碱、漂白粉等。
这一阶段,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受到外国资本和技术封锁的影响。
2.艰难探索20世纪30年代,我国化学工业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
在党的领导下,一批化学工业企业相继建立,如上海硫酸厂、南京硫酸厂等。
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化学工业仍处于艰难探索阶段,面临着外国垄断资本的压力和国内资金、技术、人才的匮乏。
三、中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1950年至1978年)1.计划经济时期1950年至1978年,我国化学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化学工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以国有化工企业为主体的化学工业体系。
(1)基础建设: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大型化工企业,如辽化、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
(2)技术创新:我国化学工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产品多样化:化学工业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包括化肥、农药、医药、橡胶、塑料等。
2.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化学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外资引进:我国积极引进外资,与国外企业合作,提高了化学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产业结构调整:化学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化肥、医药、橡胶、塑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3)市场竞争:化学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四、中国化学工业的转型升级阶段(1978年至今)1.技术创新进入21世纪,我国化学工业开始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化学历史与科学发展

化学历史与科学发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人类科学发展的伟大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本文将回顾化学的历史,并探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一、古代化学的起源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和古印度人在冶金、染料制作和药物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例如,古埃及人利用火焰和石头炉制作金属工具,古希腊人提出了四大元素的理论,古印度人发展了植物染料和药物。
二、草药与炼金术在中世纪,草药学和炼金术成为了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当时的人们相信通过炼金术可以转化普通金属为黄金,并寻求寿命延长的方法。
尽管这些尝试没有成功,但炼金术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炼金术士的实验和观察帮助人们探索了物质的特性和变化。
三、现代化学的奠基17世纪和18世纪是现代化学的奠基时期。
安东尼奥·劳伦斯·拉瓦锡、约瑟夫·普利斯特利、约翰·道尔顿等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
例如,拉瓦锡提出了氧气的概念,普利斯特利研究了光化学和催化反应,道尔顿发展了原子理论。
这些成果推动了化学从经验科学转向理论科学。
四、分析化学的发展19世纪,分析化学成为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析化学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这一时期,托马斯·古拉德发明了现代化学分析方法,亚历山大·冯·亨姆霍兹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迈克尔·法拉第研究了电解现象。
这些成果使得分析化学在物质分析和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有机化学的崛起19世纪末,有机化学迅速发展起来。
通过研究和合成有机化合物,科学家们深入探索了碳的特性和化学反应。
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奥古斯特·克凡特发现了各种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这些成果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并推动了医药、农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
化学发展(2024)

30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
废弃物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 和无害化。
2024/1/29
利用途径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分离和转 化,生产再生资源或高附加值产品。
31
政策法规对绿色化学产业支持
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绿色化学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利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无机合成, 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和结构的无机纳米材料。
2024/1/29
11
催化剂设计及优化
01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设计与优化
通过调控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种类、结构和分散状态等因素,可以提高催
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02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与优化
业逐渐兴起。
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
02
人们发现了许多新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这
些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环境污染问题
03
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人们开始
关注化学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6
20世纪重大发现
原子结构的揭示
量子化学的发展
20世纪初,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 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2024/1/29
7
02
无机化学领域进展
2024/1/29
8
元素周期表完善
1 2
新元素的发现与合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元素被合成或发 现,如超重元素等,这些新元素的加入进一步完 善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质与规律的深入研究
科学家们对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性质、变化规 律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更多元素 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述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看越来越大的作用。
化学史大致分为: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藉,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
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
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
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
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
简述有机化学发展史

简述有机化学发展史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碳原子化学特性、结构、化学反应等。
有机化学是化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下面将分步骤阐述有机化学的发展史。
1. 前有机化学时期
前有机化学时期,人们对于化学反应的了解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在实
验中摸索。
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人是黑尔姆霍兹和弗拉纳哥-拉埃尔。
黑
尔姆霍兹在1857年发表了一篇关于酸碱数的文章,弗拉纳哥-拉埃尔
则提出了结构化学的概念。
这些人的工作为后来有机化学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2. 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经典有机化学时期主要发生在19世纪,大量的有机反应被发现。
其中
最著名的有机反应当属闵克说法。
这个说法认为碳的原子价仅为4,然而它仍可以与四个不同的官能团发生反应。
闵克的这个说法后来促进
了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最终有机化学的发展从这里开始。
3. 现代有机化学时期
现代有机化学时期从20世纪初开始,它主要发展了有机分子结构分析
和有机催化剂。
这个时期的知名有机化学家有沃尔夫、范特霍夫、勃
拉格等人。
4. 21世纪的有机化学
21世纪的有机化学主要致力于绿色化学和有机电子化学。
这个时期的重要发展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液态晶体等等。
这些发展进一步扩展了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
总之,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取得了大量成就的历史过程,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碳原子的化学特性,拓展了人类在化学领域的认识和应用。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一、古代史在古代,人类使用的第一个化学反应就是火的使用。
几千年来,火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通过燃烧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同时产生光和热,从化学的角度看,这就是典型的氧化反应。
火的使用,给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改变,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冶炼金属,还有制陶、制砖和制玻璃等生产都利用火来进行。
古代的人们通过利用火来冶炼矿石,得到各种金属。
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铜和铁的冶炼,其次还有锡和铅的冶炼。
将锡和铜进行混合,铸造成青铜,这是一个重大的技术转变,由此开启人类社会的青铜时代。
由于合金具有比普通金属更优良的特性,尤其是利用合金制备的装甲和武器更坚固,许多国家开始制造各种各样的高级合金,由此在战争中更有优势。
从铁矿石中提炼铁比提炼铜和锡难得多。
最早的炼铁技术似乎是由赫梯人发明的(青铜冶金术也是由赫梯人首先发明)。
人类社会步入铁器时代,开启了黑色冶金的历史,其发展的历史可以从古代所有国家中找到。
铁器的许多应用、实践和有关的炼铁设备是在古代中国发展建立的,比如高炉、铸铁液压杵锤和双作用活塞风箱,古代中国的炼铁技术可以说领先于世界。
古代的哲学家试图提出一套理论解释为何世界有如此多的具有不同特性(如颜色、气味)和不同状态(气液固三态)的物质,和各种变化反应,比如为什么能利用火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等问题。
其中与化学相关的哲学理论可以在任何一个古代文明的历史记录中找到。
所有这些哲学家、思想家和理论家都试图找到构成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少数主要的基本元素。
古希腊、古印度、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哲学都认为气、水、火和土是要找的主要元素。
原子论的早期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印度。
原子论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其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他们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不可破坏的原子组成。
同一时期的古印度哲学家伽那陀(Kanada)也提出类似的声明。
由于没有科学的证明,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的存在。
二、中世纪的炼金术早期的炼金术士的生活时代是从公元一世纪到五世纪。
化学的发展简史

化学的发展简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以化学的发展简史为主题,探讨化学学科的起源、重要里程碑和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
一、化学的起源化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
古埃及人利用化学技术制造颜料和染料,古希腊人则研究了火和空气的性质,提出了四大元素的理论。
古印度人通过铜冶炼和药物制备等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
二、重要里程碑1. 17世纪的化学革命:当时的炼金术师逐渐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方法。
罗伯特·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安托万·拉瓦锡开创了现代化学实验方法,使得化学从炼金术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2. 18世纪的化学革命:安托万·拉瓦锡和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发现了氧气,拉瓦锡还提出了氧化和还原的概念,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卡尔·威廉·舍勒发现了燃烧原理,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3. 19世纪的化学革命: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
道尔顿还提出了化合物的比例定律和多比例定律,为化学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此外,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促进了化学在地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4. 20世纪的化学革命:20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亨利·莫塞里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系统地整理了已知元素。
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为核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有机化学的发展也取得了突破,如弗里德里希·艾舍尔合成了尿素,揭示了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合成的事实。
三、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1. 材料化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材料化学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材料,如高性能塑料、新型金属合金和纳米材料等。
材料化学的发展将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2.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发展史——人类进步的关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77年 1799年 1802年 1803年 1804年 1807年 1808年 1810年 1811年 1828年 1834年 1852年 1857年 1860年 1861年 1864年 1867年 1869年 1874年 1884年 1887年 1893年
• 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淡蓝色 火焰,在氧气中生成蓝紫色 火焰,生成SO2 • 碳在空气中燃烧,有耀眼的 黄色火焰,生成CO2,燃烧 不完全生成CO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 火焰,生成液态的H2O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是产 生淡蓝色火焰,生成CO2
四、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
•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
�古代化学:17世纪以前,主要从事炼丹、炼金、医用化 学、冶金。特点: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研制出来的物质和 实验器皿,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化学: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明确了化学的科学 性,创造和建立了化学的理论体系。有影响的成果是:波 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拉瓦锡开创了实验定量分析的科 学方法,否定了“燃素说”,道尔顿提出了化学原子的科学 概念,创立了“原子学说”,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率, 创建了原始周期表等等。此时化学出现了无机、有机、分 析、物理化学四个分支。 �现代化学:从19世纪末至今,揭示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和 微观离子运动规律,揭示了分子运动本质。主要成果有: 卢瑟福含核原子的“天体行星模型”,量子力学基础上的原 子结构模型和化学键理论;化学的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 合,产生了如计算机化学、固体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 化学、合成化学、环境化学等许多边缘学科。 �未来化学将向着更系统、更微观、更分化、更综合的方 向迈进。环境化学、功能材料化学、生命化学、能源化学 等将成为热点领域。
化学发展历史

化学发展历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本文将从古代文明时期、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和现代化学时期四个阶段来探讨化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文明时期是化学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天然材料进行染色和保存食物。
古埃及人使用金属盐制作颜料,同时还使用天然材料制作香料和药物。
古印度人发展了一种叫做阿育吠陀的草药医学系统,其中包括了许多化学原理。
古中国的道家和阴阳家也研究了许多关于物质变化的理论。
古希腊时期是化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对物质的本质进行探索。
他们提出了四种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
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由这些元素组成,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元素的比例来实现物质的变化。
古希腊的炼金术士还尝试通过炼金术来寻找一种可以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的方法,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这些实验为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时期是化学发展的低潮期。
在这个时期,炼金术成为了主要的化学研究领域。
炼金术士们相信通过炼金术可以实现人类的长生不老和富裕。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方法和实验证据,炼金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直到17世纪,才有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现代化学时期是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科学方法的应用使化学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和准确。
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本原理,他的工作对后来化学家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18世纪,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提出了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的理论。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氧化反应和燃烧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19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亚当斯和拜尔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组成。
同时,有机化学的发展也为化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凯库勒在研究有机化合物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开创了有机化学的新纪元。
20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化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发展历史简介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一、火的认识和利用——人类第一个化学发现——人类文明的起点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
火山爆发、雷电袭击、陨石落地、长期干旱都可能产生火。
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接触火并认识到:火可以带来光明、取暖御寒、烧烤食物、驱走野兽。
于是从野火中引来火种,并努力维持火种,使它为人类服务。
在中国元谋猿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被火烧过的动物骨骼,距今可能有170多万年。
这是已知的人类最早的用火遗迹一。
在旧石器时期,用火已很普遍。
在中国周口店50万年前的猿人洞穴中,发现了很厚的灰层,灰层中有木炭、烧过的兽骨、熏黑的石块,这足以说明,它不是野火的迹象,而是北京猿人有意用火的遗迹。
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所以说,人类认识了火,支配了火,就为实现一系列化学变化提供了条件。
古代化学技术可以说是以学会用火为中心的,它是人类第一次开发除自身的体力即生物能以外的一种强大的自然能源而获得了改造自然的有利手段。
在原子能出现之前,含碳物质的燃烧一直是人们获取能量的基本途径,是人为地使各种天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制备新材料等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有效办法。
因此也可以说人类学会用火标志着化学史的发端。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钻木取火等取火方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自从发明了人工取火,人类就得到了用火的自由。
火使人类可以实现许多有用物质的变化。
在熊熊的烈火中,可使粘土、砂土、瓷土烧制成可用的陶瓷和玻璃,也可使矿石放在火中烧炼出有用的金属,通过火也可使天然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得以利用。
后来,化学家所用的重要方法如燃烧、煅烧、煮沸、蒸馏、升华、蒸发等,都是建筑在火的使用的基础上的。
火的发现和利用,成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重要条件,火的发现和利用在化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古代化学——从事物质的转化阶段(一)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1.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
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
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
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
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大约距今1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
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gài)、氧化镁(měi)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
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义。
它使人们处理食物时增添了蒸煮的办法,陶制的纺轮、陶刀、陶挫等工具也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和水便于存放。
因此,陶器很快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更是离不开陶器。
资料一:古代的陶瓷与玻璃陶器的制造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对于粘土的粘性和可塑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则由于长期用火经验的积累,对于火力的控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对于在火力影响下各种物质性能的变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两者的结合就为陶器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陶器的发明正是这两方面结的必然结果。
最古的生活器皿有木制的,也有用枝条编制的。
古人为了使所制作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往往又在器皿外抹上一层湿粘土。
在使用时,有时这些器皿的木质部分烧掉了,粘土部分却变得很坚硬,仍可以使用。
人们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需内衬木质,也可以烧制出器皿。
于是人们将粘土塑成各种需要的器形,晒干后烘烤,由此陶器便发明制造出来。
制陶技术大约发明于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域出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
当时的制陶技术是露天烧制,陶土中的铁元素被充分氧化成三价铁,成品多呈红色或红褐色。
正因如此,仰韶文化中以红陶居多。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其制陶技术较之仰韶文化有了明显的进步,在龙山文化中已广泛地采用转动陶轮的方法制造陶坯。
陶器质地致密,品种增多,既有一般的红陶、灰陶,又有制作精美的黑陶,还出现了少量的白陶。
灰陶是由于陶窑的改革,采用封闭窑顶的烧制工艺,窑内氧气不足,陶器就在还原焰中焙烧,陶质中的铁大部分便转化为二价铁,使陶器呈现出灰色或灰黑色。
黑陶是在陶坯成形后在半干状态,用细石打磨出光泽,在快烧成时用泥将窑封住,并从窑顶上徐徐加水,使它渗人火膛,产生乌黑的浓烟,使陶器上渗碳,这样制作的成品黝黑发亮。
白陶的原料是高岭土,它的铁含量低,烧成以后呈白色,洁白而美观。
人们对制陶原料高岭土的使用和认识,为后来瓷器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商代在陶器制作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发明了施釉技术,创制出敷釉的陶器。
在陶器的外表涂一层釉,不仅表面光滑美观,主要是不渗透,而且还便于洗涤和使用。
特别是储藏像酒类那样的液态饮料,不会因渗透而遭损失。
釉料最早为石灰、草木灰,它们含有较多氧化钙、氧化钾之类的碱性氧化物,在1200℃高温烧制中,这层陶衣完全熔融,并与坯体发生相互作用,便形成光滑明亮的玻璃层附在坯体上。
瓷器和陶器不同,它至少要具备下述三个条件:①瓷器只能以瓷土(即高岭土)作胎;②胎的表面必须施有玻璃质釉;③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
焙烧后的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
瓷器的性能比陶器优越得多,成品的吸水率很低,外观很好。
我国东汉末期已经发明了瓷器。
这一时期多为青瓷,胎质细腻且坚硬致密,通体施有颜色浓绿的青釉,青釉即石灰釉,它是我国传统的瓷釉,沿用了几千年形成我国瓷釉的独特风格。
我国白釉瓷器萌芽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则发展到成熟阶段。
至唐朝,白瓷已经发展成为青白两大瓷系的主流之一。
白瓷胎含氧化钙较多,烧成温度已经达到了1 200℃,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
宋朝时,在以氧化铅作为助熔剂的釉中含有各种呈色元素如铁、铜,并且开始控制火焰的性质。
瓷釉在氧化焰还是在还原焰中烧结,生成的金属化合物的价态不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在瓷窑烧制环境变化中烧制出红色釉、蓝色釉及其衍生的紫色瓷器,五光十色,光彩夺目,打破了以往青、白瓷的单纯色调。
元朝出现了红色的‚釉里红‛。
另外在釉药中加金属钻的化合物,量少则是淡青,量多呈深蓝。
在这以前的青瓷,不是真正青蓝,从知道用钻以后才是真正深蓝色。
明代精制白釉烧制成功。
这种细腻莹彻的白釉,由于所含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成分特别高,同时逐步采用了石灰碱釉,并适量地增加氧化钾的含量,所以釉色透亮明快,纯白如牛乳色。
白釉质量的提高,为单色釉和彩釉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明代烧瓷技术的另一成就是彩瓷的出现。
、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花纹图案再上釉,后人窑烧炼的彩瓷叫做釉下彩。
在上釉后人窑烧成的瓷器上再加以彩绘,又经炉火燃烧而成的彩釉,叫釉上彩。
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烧制瓷器的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出现了五彩、粉彩和珐琅彩等高级的彩釉技术。
瓷器是一种工艺化学产品,在世界上以我国的发明最早。
远在唐代,我国的瓷器和茶叶、丝绸就大量地经过海上和‚丝绸之路‛远销国外。
此后历代都有瓷器向国外销售。
公元11世纪,我国制瓷技术传到了波斯,后来又传到了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
1470年又传播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此后欧洲才开始生产瓷器。
中国虽然最早发明了陶瓷,可制造玻璃的技术却是有古老文明的埃及人发明的。
人们曾在埃及公元前千余年的墓葬中和干尸上发现了许多玻璃器皿。
古代的玻璃几乎全都带色,也不很透明。
在埃及的一些湖岸上,存在着天然碱(碳酸钠),在制陶的实践中,可能开始时人们无意识地将天然碱与砂石混合高温加热,结果发现它们熔融冷却后,得到一种美丽透明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很有用。
由此启示诱导,埃及人就最早发明了制造玻璃的技术。
最初用玻璃制造珍贵的装饰品、酒杯、花瓶、香水瓶等,后来玻璃器皿逐渐成为日用品。
制造玻璃的技术也慢慢由埃及传到邻近西亚各国,在公元前又传至希腊、罗马。
罗马人对制造玻璃技术进行了改进,以玻璃熔炉代替了烧锅,提高了熔炼温度,使其熔化成清稀的液态,进而又发明了吹管技术,生产出美丽明亮的各种用具。
后来,他们还逐步掌握了向玻璃添加铁、铜、铅等金属的方法,制成了彩色玻璃。
玻璃制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对欧洲炼金术、制药化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玻璃仪器及其器皿也是近代化学实验所必须的,是化学科学发展的有力工具。
2、冶金化学的兴起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代替石器制造工具。
使用得最多的是红铜。
但这种天然资源毕竟有限,于是,产生了从矿石冶炼金属的冶金学。
最先冶炼的是铜矿,约公元前3800年,伊朗就开始将铜矿石(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加热,得到了金属铜。
纯铜的质地比较软,用它制造的工具和兵器的质量都不够好。
在此基础上改进后,便出现了青铜器。
到了公元前3000~前2500年,除了冶炼铜以外,又炼出了锡(xī)和铅(qiān)两种金属。
往纯铜中掺入锡,可使铜的熔点降低到800℃左右,这样一来,铸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铜和锡的合金称为青铜(有时也含有铅),它的硬度高,适合制造生产工具。
青铜做的兵器,硬而锋利,青铜做的生产工具也远比红铜好,还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币。
中国在铸造青铜器上有过很大的成就,如殷朝前期的“司母戊”鼎。
它是一种礼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又如战国时的编钟,称得上古代在音乐上的伟大创造。
因此,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当时农业、兵器、金融、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把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世界上最早炼铁和使用铁的国家是中国、埃及和印度,中国在春秋时代晚期(公元前6世纪)已炼出可供浇铸的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