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巴胺与免疫反应调节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与免疫反应调节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与免疫反应调节的研究进展黄洁【摘要】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是联接神经和免疫的重要分子.白细胞能合成和转运DA,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亚群都表达DA受体,DA与其受体结合,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方式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DA主要通过D1和D2受体抑制或加强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出免疫功能失调,可能与免疫细胞上DA受体表达水平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相关.因此,选择性针对免疫细胞的DA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在治疗DA介导的免疫失调性疾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DA受体在免疫细胞上的表达、DA作为免疫调节分子的作用以及在免疫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5)005【总页数】6页(P722-726,734)【关键词】多巴胺;多巴胺受体;免疫;白细胞;炎症【作者】黄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3.9多巴胺(dopamine,DA)是机体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DA能神经元,位于中脑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和红核后区,其神经纤维投射到纹状体、基底前脑及皮层。

多处脑区含有低水平的DA,DA含量最高脑区是纹状体。

中枢DA参与运动、觉醒、认知、奖赏等功能的调节[1]。

在CNS中,DA能神经元合成DA。

但DA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神经元的DA系统独立于外周的DA系统。

在外周,DA主要来源于肾上腺髓质,调节心血管和肾脏的功能。

有些免疫细胞也能合成DA,DA作为化学信使联接神经和免疫系统[2],在免疫系统、组织和器官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3]。

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亚群中都表达DA受体,DA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特异性DA受体,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

盐酸多巴胺实验报告

盐酸多巴胺实验报告

盐酸多巴胺实验报告盐酸多巴胺实验报告引言在医学领域中,药物的研究与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盐酸多巴胺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篇实验报告将对盐酸多巴胺进行详细的实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其药理特性和应用前景。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盐酸多巴胺的实验,探究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并验证其作为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有效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盐酸多巴胺- 实验动物(小鼠)- 实验设备(注射器、麻醉器械等)2. 实验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 实验组小鼠注射盐酸多巴胺,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

- 观察小鼠行为表现,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 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小鼠在注射盐酸多巴胺后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变化。

它们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活动范围扩大,步态更加灵活。

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出现类似的变化。

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盐酸多巴胺作为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加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浓度,从而改善神经传导,提高运动能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盐酸多巴胺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中。

然而,尽管盐酸多巴胺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盐酸多巴胺可能导致运动不稳定、精神紊乱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盐酸多巴胺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盐酸多巴胺作为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有效性。

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盐酸多巴胺的潜在副作用,合理使用并监测患者的反应。

盐酸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不仅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神经科学、心血管疾病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盐酸多巴胺的药理特性和机制,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课件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课件
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优化药物作用机制
目前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还存在 一些副作用和局限性,未来将通 过优化药物作用机制,提高疗效
和降低副作用。
拓展临床应用领域
随着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 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其临 床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用于 治疗更多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和其
他疾病。
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
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01
对于失眠和焦虑等不良 反应,可以尝试调整药 物使用时间,避免在晚 上使用。
02
对于胃肠道不适,可以 在饭后使用药物,减少 对胃肠道的刺激。
03
对于明显的心率加快和 血压升高,应立即停药 并就医。
04
为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多 巴胺受体激动剂,逐渐 增加剂量。
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模拟多巴胺的作用,刺激神经传导, 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如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等。
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和阿扑吗啡等。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是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注意力 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行为问题。
药物动力学
01
02
03
04
吸收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吸收速度 和程度受药物剂型、给药途径
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分布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不 同的组织器官中,其分布量和 组织亲和力因药物特性而异。
代谢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体内经过 代谢转化,形成活性代谢物或
无活性代谢物。
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途径 排出体外,主要通过肾脏和肠
药理作用机制
激动多巴胺受体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通过与多巴胺 受体结合,刺激多巴胺受体的活

多巴胺药理作用及用法

多巴胺药理作用及用法

多巴胺药理作用及用法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巴胺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药理作用,并且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及用法进行详细介绍。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参与多巴胺受体的激活来实现。

目前已知有五种多巴胺受体亚型,分别为D1、D2、D3、D4和D5受体。

不同亚型的多巴胺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和功能也不相同,因而多巴胺具有多种药理效应。

首先,多巴胺通过激活D1受体可产生升压效应。

D1受体位于大脑中的额叶皮层和尾状核等区域,其激活能够增加交感神经的活性,提高心率、血压和血管张力。

其次,多巴胺通过激活D2受体可产生降压效应。

D2受体位于大脑中的中脑黑质和纹状体等区域,其激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交感神经的输出,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多巴胺还可以通过激活D3、D4和D5受体产生其他药理效应。

D3受体位于海马、杏仁核等大脑中的特定区域,其激活能够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D4受体则主要分布在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等区域,其激活能够调节注意力和情绪;D5受体位于大脑中的海马和杏仁核等区域,其激活能够影响学习和记忆。

多巴胺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帕金森病:多巴胺可以通过补充缺失的多巴胺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由于多巴胺不能穿过血脑屏障,因此常用多巴胺前体药物如左旋多巴来治疗帕金森病。

2.治疗多巴胺能过多症:多巴胺能过多症是一种由过多的多巴胺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运动障碍。

针对不同的症状,可以选择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交感神经抑制剂或运动控制药物等进行治疗。

3.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巴胺在大脑中通过调节注意力和情绪来影响认知功能。

因此,在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时,常用多巴胺转运体抑制剂如哌甲酯来增加多巴胺的浓度,提高注意力和抑制功能。

4.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调控作用与抑郁和焦虑症状密切相关。

多巴胺及其受体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多巴胺及其受体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多巴胺及其受体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李欣;谢睿;王乾兴【摘要】Dopamine(DA),as an important catecholamine neurotransmitter,plays an significant regulating role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Dopamine receptor is a member of th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As so far,five kinds of dopamine receptors have been confirmed,which are D1R,D2R,D3R,D4R and D5,and the different re-ceptors play different roles.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A and its recep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In this paper,the role of DA and its receptor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reviewed to provide clues for the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多巴胺(DA)作为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在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多巴胺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目前发现的有5类,分别为D1R、D2R、D3R、D4R、D5R,而不同的受体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A及其受体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DA及其受体对消化道肿瘤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消化道肿瘤的预后及治疗提供线索.【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09【总页数】4页(P1263-1266)【关键词】多巴胺;多巴胺受体;消化系肿瘤【作者】李欣;谢睿;王乾兴【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00;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贵州遵义 563000;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 563000;遵义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逐年上升趋势。

垂体腺瘤中多巴胺d2受体的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中多巴胺d2受体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通讯作者!陈忠平&’(()*+’,-),.)/’012’,3$+4,3&2),5)6078!!"$79:;::%""!#$%&’.2),<+#9=>?46@*A*B@)-B@.,基金项目!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C’@D7#!"垂体腺瘤中多巴胺!"受体的研究进展张湘衡(陈忠平)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科!广东广州+,-./.""摘要#多巴胺!-’+?>4,)#EF "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主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都担当了十分重要的作用$01和其受体的发现引发了神经%临床精神病学的重大突破$正常垂体的前叶和中叶组织中#都存在一定水平的02受体表达#它们介导了多巴胺对泌乳素!+(’6?./4,#GHI "和促黑色素细胞素等激素分泌的负调节作用$02受体在345型垂体腺瘤中存在高表达#在对345型垂体腺瘤的治疗中#06受体激动剂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泌乳素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多巴胺06受体分子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了345型腺瘤外#在相当一部分的非345型腺瘤&包括生长激素型和促性腺激素型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等疾病中#都检测到06受体的表达#06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06受体不同亚型的表达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检测#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也受到关注$06受体不同亚型的表达水平与06受体激动剂治疗敏感性之间的联系值得进一步关注$虽然在一些具体的研究结果上#在报道中还存在差异和争论#但有理由相信’随着对06受体和其亚型分子结构的深入了解#以及相关药物开发的不断完善#06受体激动剂将在垂体腺瘤的治疗&&&尤其是在非345型腺瘤的治疗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多巴胺(多巴胺受体(垂体肿瘤中图分类号!4789:;<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9!8$7%D!!!""8""%$""8:$"##$%&’()’%**+,!(-./+,%!"0%1%-2(’+,&+23+2.’456%,(/.*=%$>?J @A>?B@$>?(B@C>?J D%>?E@A>!"#"$%$&’()*+#"*+&*,-./*0*1& 2.!*3"4$+.542.#67$8(+"9$."*,:$3+*;3+1&<:$3+*=*./*0*1&>5(./$+5$."$+>!3.?("=;!.@.2A$+;2"&>B3(.1C4*3DEFFGF>HIJI 542.()!"#$%!&$*0CD$#%>A %F G@A DHAIC#%>$>G J$GAJ@C&$#%>A >AKHCGH$>F#%GGAH %>G@A @K#$>JA>GH$&>AHLCKF FMFGA#N OG D&$MF $>%#DCHG$>G HC&A PCG@%>G@A @K#$>JA>GH$&>AHLCKF FMFGA#$>I G@A DAH%D@AHM >AHLCKF FMFGA#N Q@A ICD$#%>A 02HAJADGCH ARDHAFFAI %>G@A $>GAH%CH $>I %>GAH#AI%$GA &CPAF CS G@A D%GK%G$HM ?&$>I(T@AHA G@AM %>@%P%G G@A FAJHAG%C>CS DHC&$JG%>)345U $>I VA&$>CJMGAWXG%#K&$G%>?YCH#C>AF )VXYUN Q@A ICD$#%>A 02HAJADGCH @$F PAA>SCK>I %>G@A #$ZCH%GM CS DHC&$JG%>C#$F:0CD$#%>A 02HAJADGCH $?C>%FGF $HA J&%>%J$&&M ASSAJG%LA %>JC>GHC&?HCT CS G@AFA GK#CHF:OG @$F PAJC#A G@A DH%#$HM G@AH$DAKG%J #AG@CI SCH G@A #$ZCH%GM CS FKJ@GK#CHF:1JJC#D$>%AI PM G@AIALA&CD#A>G CS GAJ@>%[KAF C>#C&AJK&$H P%C&C?M $>I H$I%C&C?%J$&#AI%J%>A(?HA$G $IL$>JA#A>GF @$LA PAA>#$IA %>G@A HAFA$HJ@C>02ICD$#%>A HAJADGCH:\AF%IAF G@A DHC&$JG%>C#$F(G@A ICD$#%>A 02HAJADGCHF @$LA PAA>%IA>G%S%AI %>CG@AH ]%>IF CS D%GK%G$HM $IA>C#$:Q@A G@AH$DAKG%J ASSAJG%LA>AFF CS 02HAJADGCH $?C>%FGF C>G@AFA GK#CHF @$F PAA>AL$&K$GAI:^KHG@AH#CHA(G@A ARDHAFFAI FKPGMDAF CS ICD$#%>A 02HAJADGCHF @$LA PAA>%IA>G%S%AI %>FC#A D%GK%G$HM#专题#!中国神经肿瘤杂志"!""8#;K%L $8:W 89$IA>C#$F(T@%J@$HA JCHHA&$GAI T%G@G@AG@AH$DAKG%J HAFDC>FA GC 02HAJADGCH $?C>%FGF:Q@AHA $HA FG%&&FC#A JC>GHCLAHF%AF CLAH G@A ARDHAFF%C>F CS ICD$#%>A 02HAJADGCHF $>I G@A SK>JG%C>CS ICD$#%>A $?C>%FG GHA$G#A>G:_A$>G%J%D$GA G@$G G@A 02HAJADGCH $?C>%FG #$M/‘自!"#$%%&’在()*+年首次提出多巴胺,-&."/0’1!234神经递质假说以来5迄今为止!多巴胺的重要性已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参与许多种神经功能活动!包括认知#情绪#运动以及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678$23受体可分为2(%29#2:#2;和2*等*种亚型5根据生化和药理学特点5将它们归为两类"27样和29样受体69!;8&27样受体包括27和2*受体&29样受体包括2952:和2;受体&29受体有两种异构体"29<=%>&#?4和29@=$&’A4&23和其受体的发现引发了神经%临床精神病学领域的重大突破&23受体是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和舞蹈症等疾病药物治疗的主要靶标&近年来!对23受体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超敏机制的深入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对于抗精神病和帕金森氏症药物的探索和研究&机体各器官内!23受体各种亚型在的分布情况有所不同!发挥的功能也有所区别&就垂体或垂体腺瘤而言!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受体亚型是29受体&29受体在正常垂体内存在一定水平的表达!并主要集中在前叶和中间叶组织中&在垂体"下丘脑调节系统中!通过29受体的介导!来自下丘脑的多巴胺持续发挥优势的负调节作用!抑制BC@%D<E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等激素的分泌6*!F8$!多巴胺"#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在应用29受体激动剂时!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必须明确)))肿瘤细胞中是否有足够的功能性29受体的表达$有足够的功能性受体!意味着在数目足够的基础上!受体还必须是具备一定活性的$所以在使用29受体激动剂治疗前!了解在垂体腺瘤中29受体的表达水平和功能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除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外的其余各型垂体腺瘤*包括GE型#无功能性#3!HE 型#促性腺素型#促甲状腺激型垂体腺瘤或阿狄森=氏4综合征等+!只要肿瘤细胞中存在足够的功能性29受体表达!都有可能成为29受体激动药的治疗目标6+8&!$!"%受体在泌乳素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29受体在泌乳素型腺瘤中存在高表达"通过放射核素#CHIB!C #原位杂交或免疫组化等方法!在大多数的BC@型垂体腺瘤中都检测到2J 受体的表达6K /7J8&根据国外文献资料!2J 受体在泌乳素型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一般在+LMNKLM 左右&不过目前为止!国内相关的资料还比较少见&在对BC@型垂体腺瘤的治疗中!29受体激动剂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O#&/&P#0.?0’1#P"O1#A&$0’1等!通过29受体的介导!能够减少BC@的过度分泌!抑制垂体肿瘤细胞的生长!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症状!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目前29受体激动剂已成为大多数泌乳素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方法67:!7*8!而且即便是对于需要手术或放疗方法处理的垂体腺瘤来说!29受体激动剂也是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垂体腺瘤中!不同29受体亚型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致死作用!以及和受体激动剂疗效的联系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29受体存在异构体!有29<和29@两种亚型67Q8!两种29亚型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第三胞质袢’与G 蛋白受体偶联相关(内是否存在某一个长度为9K 个氨基酸特定的序列,两种29亚型分别与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相关联&因此它们在与同样受体激动药结合后!却可能引发不同的效应&有文献报道"29受体亚型的表达与抗肿瘤细胞增殖#细胞致死相关&3’等67F8在分析了29受体激动剂产生抗增殖#细胞致死效果的潜在的信号通路后!提出"在垂体肿瘤中!由多巴胺通过29受体介导产生的抗增殖#细胞致死效果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D3BR (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SCR (等信号通路有关!其过程存在氧化应激现象&C1’’1#等67+8报导溴隐亭对垂体腺瘤抑制作用的强弱可能与2J 0受体的表达程度有关"在溴隐亭对垂体腺瘤的抑制效果较强的观察组中!2J <受体的表达率相对较高&!"P "P"T1$$0等也有相一致的报道67K8U 在泌乳素型腺瘤的病例中5溴隐亭不敏感者与敏感者相比较!前者肿瘤组织中的2J <V2J @比例明显低于后者!既在溴隐亭治疗不敏感者的病例中!2J <所占的比例降低&.$"W /&#1"P?0T1#&$1%0’?>1/"’"A1/1’?&X .0?Y0?"#W "-1’&/"%50’P$Y-0’A ’&’I.#&$"P?0’I%1P#1?0’A .0?Y0?"#W"-1’&/"%5O"%1-&’?>1-1T1$&./1’?&X ?1P>’0ZY1%&’/&$1PY$"#O0&$&AW "’-.>"#/"P&$&AW[!"#$%&’(!2&."/0’1\2&."/0’12J #1P1.?&#\,0?Y0?"#W "-1’&/"张湘衡!等1垂体腺瘤中多巴胺23受体的研究时展Q;所以!为了提高!"受体激动剂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肿瘤!"受体异构体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受体在非泌乳素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有关!"受体在泌乳素型腺瘤的表达情况!目前国内#外献的观点还是比较为一致"与此同时!在#$型#无功能性#%&’$型#促性腺素型#促甲状腺素型垂体腺瘤和阿狄森(氏)综合征等疾病中! !"受体的表达和受体激动剂的应用问题!也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国外已有不少相关的报道"但在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和确切的疗效等问题是!还存在不少争议和分歧"国内至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文献还比较罕见"在#$型腺瘤治疗中!!"受体激动剂的应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型垂体腺瘤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的内分泌治愈率一般在*+,!-+,左右.所以许多患者还需要药物治疗"上世纪/+年代!!"受体激动剂开始被应用于#$腺瘤的治疗中!并使部分病例的#$分泌受到抑制!这在药物治疗#$型腺瘤的进程中还是第一次"0+年代!发现了生长抑素类123456326567858593:;<)药物!目前它已成为治疗#$型腺瘤最有效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是奥曲泰13=6><367?<@和258?3265678A%B(938:5=6" 78:?<C363=6><367?<@等"该类药物可以降低#$水平和D#E"FG782;978<97H<:>3I6JK5=63>#F@.大约L+,的患者有效!但D#E"F完全降至正常的比例只有*+,"在一部分#$型腺瘤中!虽然也能检测到!"受体的表达!但肿瘤组织对受体激动剂的治疗反应明显不如MBA型腺瘤"考虑到!"受体在#$腺瘤组织中的低表达!以及溴隐亭等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不提倡使用!"受体激动剂是存在一定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N"+!"FO报导$长效的!"受体激动剂!如卡麦角林%=5P<>:3978<&等!对一些#$型垂体腺瘤的患者也有效.尤其是那些同时合并有MBA 升高的患者!但与MBA腺瘤不同!!"受体激动剂很少引起#$腺瘤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往往不会使肿瘤缩小"!"受体激动剂在%&’$型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也一直存在争论N""$"QO"在一部分%&’$型腺瘤中!也检测到!"受体的表达"最近有一些报道的结果令人鼓舞N""O$通过受体配基结合%><=<C63>R97:" 58?P78?78:&#免疫组化学和B’RM&B等三种方法检测!发现在%&’$型垂体腺瘤中!功能性!"受体的阳性率接近0+S!而经过=5P<>:3978<的治疗后!接近Q+,患者皮质醇的异常分泌症状恢复正常!这些结果支持将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用于治疗柯兴(氏@病"但就将此类药物列为常规治疗而言!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关于!"受体的表达和受体激动剂的疗效.国外也有一些文献资料"但报道的具体结果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N"*$%0O.如在激动剂的疗效方面$报道的有效率从F+,&/+,不等!差异很大"总体来看!由于检测方法的改进和新的!"受体激动剂的出现!与过去的结果不同!近年来的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的相关报道中! !%受体的阳性率和!"受体激动剂%以=5P<>:3978<为主&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以往的报道结果"如M7T38<993等N"*O报道在F0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用B’RM&B的方法检测出!"受体亚型的表达.阳性率在/+,左右!包括有!"U和!"A两种亚型’而有超过*+,的病例在经过=5P<>:3978<的治疗一年后.肿瘤的体积缩小’并且!在研究中他们还观察到$在两种亚型中!!"U亚型的表达率越高. =5P<>:3978<对垂体腺瘤的抑制趋势越强"不过在这些文献中!还鲜有大宗的前瞻性病例研究报道"就国内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则更是十分缺乏"所以!在是否将!"受体激动剂列为常规治疗的问题上!还无确切答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垂体腺瘤#"!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FL-/年.溴隐亭作为第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被人们发现"随后!广泛地被应用于MBA型垂体腺瘤的治疗中"溴隐亭为"R溴R5R麦角隐亭的甲磺酸盐!是一种半人工合成的麦角生物碱的衍生物!能直接抑制垂体细胞分泌MBA"它优先激活多巴胺!"受体!对!F和!V受体也有活性"溴隐亭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直接兴奋垂体腺瘤细胞上的多巴胺受体!从而抑制MBA基因的表达和细胞代谢!导致MBA分泌的减少!同时使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卷曲!来抑制肿瘤的生长’%%&间接兴奋下丘脑的多巴胺受体!从而抑制MBA的释放来实现的"#"#$#受体激动剂的临床效果和耐药问题在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治疗中!!"受体激动剂展示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成为该类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另一方面!应用!"受体激动剂张湘衡!等(垂体腺瘤中多巴胺)%受体的研究时展-*!!"!""!#"!$"!%"!&"的治疗时#也受到耐药问题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患者对溴隐亭治疗的反应程度不一%有!"#$%&#的’()型腺瘤患者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产生耐药现象+,#%-.#即经过正规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后#’()水平下降和肿瘤体积皱缩不明显$除了药物的吸收下降等因素外#肿瘤表面功能性多巴胺*%受体数量的减少是最主要耐药原因#这包括受体绝对数量的减少和受体的亲合力下降两方面$另外$近年来有文献资料报道+,#%-.%不同的*%亚型可能与细胞内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相关联#在与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结合后#引发不同的细胞效应&而两种亚型中#*%/受体亚型的比例越高#腺瘤组织对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效果似乎越好$*%受体激动剂的耐药性与*%亚型的表达值得进一步探讨$!"#$!受体激动剂的不良反应和新药的开发溴隐亭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尤其是在国内$它有以下的一些不良反应%恶心’头痛’体位性眩晕’呕吐’腹部疼痛’疲倦’鼻腔出血’腹泻和便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必须慎用$除溴隐亭外0目前还有多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问世$对多巴胺*%受体选择性较强的激动剂还有培高利特(123456782)’喹高利特(9:7;<456782)和卡麦角林(=<>234567;2)等#它们的作用机制与溴隐亭相类似$=<>234567;2是最新开发的一种受体激动剂它是一种长效制剂?对*%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亲和力#可用于对溴隐亭抵抗或不耐受的患者$与溴隐亭相比较#=<>234567;2有以下一些特点%(!)作用效果更强#以对’()的抑制为例#"@AB4的=<>234567;2与%@&B4的溴隐亭作用相当&(")对多巴胺受体的刺激作用时间更长#服药更方便#=<>234567;2的半衰期长达A%$!!&小时#一般每周给药!至%次就可#并且在停药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分泌仍受到抑制&(#)疗效更佳#=<>2345’67;2治疗后患者血’()水平快速下降#恢复正常的比例更高#而且在停药以后&($)=<>234567;2的临床不良反应类型虽然与溴隐亭相类似#但患者接受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明显优于溴隐亭+C".#加上每周!至%次的简便服药方式?使其更容易被接受&但=<>234567;2目前在国内还未上市$目前相关药物的开发还在不断地完善#我们相信%选择性更强’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和服用更方便的新*%受体激动剂将出现在垂体腺瘤的治疗中$!结束语自上%"世纪D"年代?溴隐亭被用于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以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已逐渐在垂体腺瘤治疗中担当十分重要的作用$*%受体在’()型垂体腺瘤中存在高表达#在对’()型垂体腺瘤的治疗中#*%受体激动剂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泌乳素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多巴胺*%受体分子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了泌乳素型腺瘤外#在相当一部分的非泌乳素型腺瘤***包括生长激素型和促性腺激素型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等疾病中#都检测到*%受体的表达#*%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受体不同亚型的表达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检测#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也受到关注$*%受体不同亚型的表达水平与*%受体激动剂治疗敏感性之间的联系值得进一步关注$虽然在一些具体的研究结果上#在报道中还存在差异和争论#但有理由相信%随着对*%受体和其亚型分子结构的深入了解#以及相关药物开发的不断完善#*%受体激动剂将在垂体腺瘤的治疗?包括非泌乳素型腺瘤的治疗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012#234)5*3516#-7+,893:+;)5-<-=-:73<*%><3;*7<?=7?<-73>?5=7)35!@"8A0B*)3,2-C !DDE #FE (!)%!EDG""%8H+5I #9?<+5J .@#K--7-<((#-7+,817<?=7?<+,J-7-<;)5+57*3>:0+<;+=3,3L)=+,*:-=)>)=)7B 4-7M--59(!)+5J 9(")J3:+;)5-<-=-:73<*!@"8(3,A0+<;+=3,#"NN&#&D (!)%!E%G!D$8@+<C)-O 2#K)4-<)(#1),C)+.#-7+,8(3,-=?,+<=,35)5L #*7+4,--P:<-**)35+5J J-*-5*)7)Q+7)353>70-0?;+5J3:+;)5-9!4R 9%<-=-:73<!@"8@2-=-:72-*#!DD##!#(!G$)%%F#G%DN8/L S T #(3?),,+=U #S-3<L-12#-7+,89-*-5*)7)Q+7)35:03*:03<B,+7)35+5J :+,;)73B,+7)353>70-0?;+5J3:+;)5-9!<-=-:73<!@"8V?<A0+<;+=3,#!DD$#"&F (!)%FG!D8U-5G@35+70+5/893:+;)5-%+:<3,+=7)5G)50)4)7)5L03<;35-!@"8V5J3=<2-C #!DE%#&($)%%&$G%ED8(-;3(#.+*7-,,-77)H #()**+,-.#-7+,893:+;)5-<L)=张湘衡!等8垂体腺瘤中多巴胺9"受体的研究时展AA!"#!$!%!&"&’()&*+,%!")-*-+.-+"/,+*,!01!"2*03 !"/04-/56"-0)&%-".!"!"7"%-)!&)(!%0!%+)6!. !"/-(-"/-"%&2,6,*!,89:.6.%-1!;"<;=-0)&>#-1# @AB#CD$B%&EBA@F?B@GHI%7>J;#I0)()-"7"%8K L&(71!"-7>%!&".&">7*>!01 >0))-"%.#(&%7..!01>0))-"%.7"/#&)1&"-)-*-7.-!")7% 1-*7"&%)&(#!;"<;:#6.!&*#E@@E#C@M$A%&MDFGA< NO+P#IQ!R-%!ST.0=#U*79#-%7*<V)-7%1-"%&2 (!%0!%7)6%01&).&L&(71!"-7R&"!.%.!;"K W"/&,)!"-# XYZG#XA$E%&EZEFEEZ<9&*!%,#9W<:#+)1+,&*&R!,)-.!.%+",-!"()&*+,%!"&1+ (+%!-"%.!;"<:!%0!%+)6#XZZG#A$E%&CMFGX<[&*J&:#;7.J0*79#\7.J&]#^%+*K V#^+..^..1^"% &’>+5^)R&*!"^^’’!>+>6+"_%&*^)+5!*!%6!"(+%!^"%.‘!%# (!%0!%7)6()&*7>%!"&17%6(^!;"K:&*8)>#9^_\^‘"# XZZM#EZ@$G%&CA@SC@GKL!I7)"&8#a+"_!9a#9+)Q0**&:#^%+*K V#^^22^>% &2b0!"7R&*!_^7"_>75^)R&*!"^#%‘&.^*^>%!O^_&(71!"^ )^>^(%&)%6(^X7R&"!.%.#!"%#^%)^7%1^"%&’()&*7>%!"&17.!;"K T*!"W"_&>)!"&*$U3’%#XZZZ#GM $E%&GMSBZT&*7&8#c^)&"^L#a+.%&)!+I#^%+*K d&)1&"^*^O^*. +"_%01&0).!Q^)^.(&".^%&b0!"+R&*!_^+"_ >+5^)R&*!"^!"(+%!^"%.‘!%#()&*+>%!"S.^>)^%!"R+"_ >*!"!>+**6"&"S20">%!&"!"R(!%0!%+)6+_^"&1+.& ()^_!>%!O^O+*0^&2(!%0!%+)6.>!"%!R)+(#6‘!%#EXMN S 1^%#&365^"Q+1!_^!;"K T*!"W"_&>)!"&*$U32%#XZZZ# GX$C%&CMDSCCGKT&*+&8#a&15+)_!PK P)&‘%##&)1&"^+"_()&*+>%!" ^3>^..!;"K a+">^%#E@@A#MGX$@EMA%&ECGGSECBEKI#!1&"N#9^*1^_IK9+"+R^1^"%&2(!%0!%+)6%01&). !;"K8""N"%^)"9^_#E@@A#EX@$B%&CDXSCAMKT&*+&8#8""0"Q!+%&a#a&15+)_!PK V)^+%1^"%&2 ()&*+>%!"&1+.!;"K8""9^_#E@@A#MZ$G%&CGXSCG@K T!O^**!U#[0"Q&‘;]#P)+"_6L eK9&*^40*7) _!O^).!%6&2%#^_&(71!"^)^4^(%&).!;"K8""0]^O :#7)174&*V&3!4&*#E@@M#MM&XAESMZDK8";#T#&I#;^&"R L#^%7*K8"%!S()&*!2^)7%!O^^22^4%. 7"_4^**_^7%#1^_!7%^_f6%‘&!.&2&)1.&2_&(71!"^ LX)^4^(%&).!"(!%0!%7)6%01&)4^**.!;"K9&*T^** W"_&4)!"&*#XYYM#XYB$ESX%&C@SBXK]^""^)g#8)Qf-)R-)V#:7R&%%&g#-%7*K d-%-)&R-"-&0._&(71!"-L X)->-(%&).0f%6(-1-..-"R-) )!f&"0>*-!>7>!_-3()-..!&"!">*!"!>7**6"&"20">%!&"!"R (!%0!%7)67_-"&17.!;"K;T*!"W"_&>)!"&*9-%7f# E@@A#AM$C%&EMBASEMDGKT7>>7O-**!a#c-)&"c#9&)7"R-N#-%7*K L->)-7.-_ -3()-..!&"&2%#-%‘&L X_&(71!"-)->-(%&)!.&2&)1.!"f)&1&>)!(%!"-S)-.!.%7"%()&*7>%!"&17.!;"K=-0)&-"_&>)!"&*&R6#E@@C#BY$M%&MECSMXXKL!-Q;;#NR*-.!7.:K T0))-"%17"7R-1-"%&27>)&1-R7*6 !;"K W3(-)%U(!":#7)17>&%#-)#XYYY#E$G%&@@E S EYYBKc-)&"-L#:!O&"-**&]#a7.%&)!7I#-%7*K N"O!O&7"_ !"O!%)&-22->%.&2&>%)-&%!_-#b0!"7R&*!_-7"_ >7f-)R&*!"-!"2&0)#6(-)()&*7>%!"7-1!>7>)&1-R7*!>.& >&))-*7%!&"‘!%#.&17%&.%7%!"7"__&(71!"-LX)->-(%&) .>!"%!R)7(#6!;"K T*!"W"_&>)!"&*$U32%#XYYE#GC$C%& CB@SCDDK:!O&"-**&]#c-)&"-L#_-d-)_-)\#-%7*K L&(71!"-)->-(%&)-3()-..!&"7"_20">%!&"!">&)%!>&%)&(# (!%0!%7)6%01&).!;"K;T*!"W"_&>)!"&*9-%7f#XYYC# A@$G%&XCGXSXCBXK9!6&.#!V#U%.0J7c#V7J-_79#-%7*K W22->%&2 >7f-)R&*!"-%)-7%1-"%&"T0.#!"Rh._!.-7.->70.-_f6 7f-))7"%7_)-"&>&)%!>&%)&(!"F.->)-%!"R17>)&7_-"&17 !;"K;W"_&>)!"&*N"O-.%#XZZC#XD$EE%&EZGGFEZG@K :-%)&..!7".:#]&">!=#i7*/-.I&>!"d#-%7*K8TVd .!*-"%7/-"&17.#)!"J!"R0"/-)>7f-)R&*!"-!;"K W0); W"/&>)!"&*#XZZE#ECC$E%&GEFGDK:!O&"-**&]#97%)&"-T#c!*!((-**79#-%7*K L&(71!"-)->-(%&)-3()-..!&"7"/20">%!&"!">*!"!>7**6 "&"20">%!&"!"R(!%0!%7)6%01&).&>&1(7)!.&"‘!%#%#--22->%!O-"-..&2>7f-)R&*!"-%)-7%1-"%!;"K;T*!" W"/&>)!"&*9-%7f#XZZC#A@$C%&EBDCFEBAMK[-O7";I#\-f.%-);#[0)J-T\#-%7*K L&(71!"-7R&"!.%.7"/(!%0!%7)6%01&).#)!"J7R-!;"K W"/&>) ]-O#E@@X#EM$X%&XXZFXCZKT&*7&8#c-)&"-L#a7.%&)!7I#-%7*K d&)1&"-*-O-*. 7"/%01&0).!Q-)-.(&".-%&b0!"7R&*!/-7"/ >7f-)R&*!"-!"(7%!-"%.‘!%#()&*7>%!"j.->)-%!"R7"_ >*!"!>7**6"&"j20">%!&"!"R(!%0!%7)67_-"&17.& ()-_!>%!O-O7*0-&2(!%0!%7)6.>!"%!R)7(#6‘!%#EXMN F 1-%#&36f-"Q71!_-!;"K T*!"W"_&>)!"&*$U32%#XZZZ# GX$C%&CMDFCCGKP)&..17"8#]&..]#T#7)*-.‘&)%#9#-%7*K V#--22->%&2_&(71!"-7R&"!.%%#-)7(6&"*7)R-20">%!&"*-.. (!%0!%7)6%01&).!;"K T*!"W"_&>)!"&*$U32%#E@AG#XX $G%&BD@FBABK90.&*!"&=]#:7..&.i kK L&(71!"-F7R&"!.%.F )-.!.%7"%()&*7>%!"&17.&/!7R"&.!.7"/17"7R-1-"%!;"K 8)b[)7.W"/&>)!"&*9-%7f&*#XZZG#C@$G%&BCEFBGZK [&*J&:#;7.J0*79#\7.J&]#-%7*K V#-7..-..1-"% &2>7f-)R&*!"--22!>7>67"/%&*-)7f!*!%6!"(7%!-"%.‘!%# (!%0!%7)6()&*7>%!"&17%6(-!;"K:&*8)>#9-/\-‘"# XZZM#EZ@$G%&CA@FC@GK!D" !A" !@" !EZ" !EE" !EX"!EM" !EC" !EG" !EB" !ED"!EA" !E@"!XZ"!XE"!XX"!XM"!XC"!XG"!XB"!XD"!XA"!X@"!MZ"张湘衡!等K垂体腺瘤中多巴胺L X受体的研究时展!"。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1 1 病 例选 择 .
20 0 5年 6月至 20 06年 6月我院门诊及入 院的患者 , 2 男 O例 , 1 女 4例。年龄 5 1~ 7 5岁 , 平均( 20± . ) 。入选患者均 6. 70 岁
注 : 治疗 2周 比较 , P< . 5 与 美 多 芭 组 比较 , < . 5 与 00 ; P O o
表 2 治疗前后 2组 P D患者改 良 U D S运动评分 比较 ( s分 ) PR 元± ,
注: 与治 疗 2周 比 较 , < . 5 与 美 多 芭组 比较 , P O 0 ; P<OO .5
. 泰舒达组 2 2例 , 1 , 8例 , 男 4例 女 平均 年 22 不 良反应
在3 4例患者 中美 多芭
3 讨论
组有 3例 , 舒达 组 中有 4例 有轻 度恶 泰
左旋 多巴替代 治疗 一直 是 P D基 本
心, 泰舒达组 中 1 出现呕 吐 , 例 加用多潘 的治疗原则。但 大部分 病人 在使用左旋
作者单位 :3 0 1 吉林省长春 市, 10 4 吉林 大学第
2 1 2组治疗前 后 改 良 Wes r . bt 评分 和 e U D S运动评 分见 表 12 PR ,。
步探索 D A受体激动剂治疗中晚期 P D的 13 观察指标 .
临床疗效。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表 1 治疗前后 2组 P D患者改 良 Wes r bt 评分 比较 ( e 五±s分) , 3 4例 P D患者 均来 自
立酮后均缓解 ,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 多巴 3—5年后 , 出现疗 效 减退 , 致 2组 会 导
二 医院急救 医学科 ( 丽华 , 育珊 ) 神经 内 董 王 ,
科 ( 国华, 胡 孙冬 , 张海娜 。 刘彩霞) 。 通讯作者 : 胡国华, m i houh a 6 .o E al og ou@1 3 cm :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的临床应用评价吉中孚(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市 100096)中图分类号 R971+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24(2005)02-0089-03摘 要 目的:评价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复习国内外近年文献,对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试验作一概述。

结果与结论: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是有效、安全的。

具有D2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活性的阿立哌唑的发展,证实了部分激动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价值。

与安慰剂相比,阿立哌唑对阳性和阴性症状更有效,其疗效与氟哌啶醇和利培酮相当。

此外,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临床评价Evaluation of Clinical Usage of P artial Dopamine R eceptor AgonistJ I Zhong fu(Beijing Huilongguan H ospital,Beijing 100096)ABSTRACT OB J ECTI VE:T 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partial dopamine receptor ag onist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 ODS:By reviewing recent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writing about 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trial of partial dopamine receptor ag onist.RES U LTS&C ONC LUSI ON:Partial dopamine receptor ag onist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schizophrenia.Development of aripiprazole with partial ag onist activity at both D2and5-HT1A receptors has con firmed the value of the partial ag onist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C om pared with placebo,aripiprazole shows m ore efficient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 ptoms,its efficiency is 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haloperidol and risperidone.In addition,its safety and tolerance are quite g ood,seldom causes rising of the levels of EPS and prolactin.KE Y WOR DS partial dopamine receptor ag onist;aripiprazole;schizophrenia;clinical evaluation 回顾过去30年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研究,治疗精神分裂症最成功的靶点仍是多巴胺2(D2)受体的阻断。

昆虫多巴胺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昆虫多巴胺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Gq to
mobiliaa intracellular Ca2 + signaling. D2-lika DARs havv only one subtype, DOP3, 4x0X30.
intracellular cAMcan respond to both DA and ecdysteroigs. In
药学与生学研究等尤其在模式昆虫黑腹果蝇dpsoppumelanogaster中借助丰富的遗传学操作手段有大量da的相关研究karametai2019本文结合da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昆虫中da的调控多巴胺神经元以及dars的信号转导进化药理学特性与生理学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1da的调控11da的合成转运和降解da作为神经递质在生物中的浓度是被严格调控的首要手段是控制其合成速率昆虫生物胺中daoctopamineoatyeamineta的合成底物均为酪氨酸tyrosine是含有邻苯二酚的胺类产物因此又可称为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吴顺凡等2013酪氨酸在酪氨酸轻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作用下生成左旋多巴l34dihydyxyphenyuunineldopath是da合成的限速酶ldopa在多巴脱4酶dopadecaeboiyea
XU Gang1,2 , YE Gong-Yin2, ** ( 1. Coimgc of HoDicultura and Plani Protec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China % 2. Staic Key Laboratoa of Rica Biomay/Ministc of AgDcultural and
dopamineagicneuaon?, and direaeniiype?ordopamineagicneuaon?havedireaenirunciion?.Wiih ihe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模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模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物 的环 境 因素 , D J一1等基 因 因素 、 人 口老年化 及其 它 因素
直作用 ( 为) 首选对 帕金森疾病对症治疗 的( 首选 ) 药物 ( 是 哪
个药?左旋多巴?并 且句子不通顺 ) , 但其有 明显副作 用 , 特 别是长期应用后 , 并发症较严重 , 如运动障碍、 开关现象 、 症 状 波动等 。另外 , 左旋多 巴毒性作用 在多 巴胺神经元 中 也较 显 著, 易 生成具 细胞毒 性的 自由基 。易对残 存的多 巴胺神经 元

综 述 ・讲 座 .
多 巴胺 受 体 激 动 剂 在 帕金 森模 型 中 的神 经保 护
机 制 研 究 进 展
马 可
【 摘要 】 帕金森 临床 主要表现为运动 系统 障碍 , 如 僵直 、 静止性震 颤 、 运动徐 缓等 , 中枢神 经系统变
性疾病 , 常见于老年人 。随着研究 的进一步深入 , 在 发病机制 、 流行病学特征 、 治疗 、 临床特点、 疾病转归方
大量 微管 、 a . 突触核蛋 白 、 微丝 、 补体蛋 白等 , 但无类淀粉蛋 白
和t a u蛋 白。帕金森病 目前 尚未 明确 病 因 , 有研究 示可 能 与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 造成 的细胞死亡 相关 。故恢 复或减缓多 巴胺进行性死亡 为治疗 帕金森病 的主要方 法 , 可 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帕金森病 中多 巴胺 D 受 体激 动剂 的神经保护机制为临床研究 的重点 。多 巴胺 D 受 本 以边 缘 系统为主要分布区域 , 在情绪 和认知功能方面作用重大 , 多为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概括
临床中枢神 经系统 变性疾病 中 , 帕金森病 占一定病 发 比
例, 由英 国学者 J a m e s P a r k i n s o n于 1 8 1 7年首次发 现 , 后 对其 病 因病 机 、 特点及转归经 大量研 究逐渐证 实。帕金森 病 的病 理学主要 特征包 括 : 中脑 黑质致密部 为主 的胸浆 内出现包 涵 体物质及多巴胺 神经元进行性 丢失 。虽 目前 尚不清楚 帕金 森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脑部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引起。

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被广泛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机制和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可以直接刺激大脑中多巴胺受体的药物。

它们通过与多巴胺受体结合,模拟多巴胺神经元释放的效应,从而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

这对于帕金森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引起。

1. 提高运动功能:帕金森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肌肉僵硬和无法自如地控制肢体的症状。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增加多巴胺水平,改善运动功能,减轻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状。

2. 延缓疾病进展:除了缓解症状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还能够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

由于该类药物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而不是像其他药物一样去补充或替代多巴胺神经元,因此能够更好地保护现有的多巴胺神经元。

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优势在治疗帕金森病时,与传统药物相比,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带来许多优势。

1. 减少周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传统的帕金森常用药物如左旋多巴和卡马西平等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由于直接作用于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减少了对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或减轻这些不良反应。

2. 较长的药效持续时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效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这样一来,患者可以减少用药频率,方便了日常生活并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3. 减少运动并发症风险: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传统药物往往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以维持其疗效。

然而,增加剂量可能会增加运动并发症(如震颤、肌肉扭曲等)的风险。

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使用过程中相对稳定,较少引起运动并发症。

三、适用人群和不良反应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主要适用于年轻或初期帕金森病患者以及那些遭受传统治疗不良反应的患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对该类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都有所不同。

多巴胺受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受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362・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9年12月第13卷第6期Chin J Breast Dis(Electronic Edition)‘December2019,Vol.13,No.6・综述・多巴胺受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林健方敏吴雅妮刘超乾苏东玮于跃李恒宇盛淺【摘要】多巴胺受体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信号途径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多巴胺受体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笔者就多巴胺受体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乳腺癌的防治带来新启发。

【关键词】受体,多巴胺;乳腺肿瘤【中图法分类号】R737.9【文献标志码】A多巴胺是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通过多巴胺受体可调节人体多个器官的生理功能⑴,而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会产生诸如精神分裂症、亨廷顿病、帕金森病等疾病,临床上应用针对多巴胺受体的药物治疗这些疾病。

同时,众多研究发现多巴胺及其受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⑵,如澳隐亭、卡麦角林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治疗泌乳素瘤的一线用药⑶,多巴胺联合抗肿瘤药可以显著增强后者的抗癌效果⑷,一些学者还尝试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来治疗乳腺癌⑸。

笔者主要就多巴胺受体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在未来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充分利用多巴胺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发挥其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功能,更有效地治疗乳腺癌。

一、多巴胺受体及分类多巴胺受体是由7个跨膜区域组成的G蛋白偶联受体,主要分布在大脑、肾、肾上腺、交感神经节、胃肠道、血管和心脏等脏器,多巴胺受体根据结构、生化和药理学特点分为2类:D1类和D2类受体。

D1类受体包括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DR)D1和DRD5;D2类受体包括DRD2、DRD3和DRD4。

现在普遍认为,D1类和D2类受体在跨膜区域高度同源,但却具备不同的药理学特性,D1类受体只分布在突触后多巴胺受体靶细胞中,能激活腺昔酸环化酶,产生环磷酸腺昔;而D2类受体抑制腺昔酸环化酶,与D1类受体相反,DRD2和DRD3在突触后靶细胞和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上均表达[L6]o二、多巴胺受体信号途径与乳腺癌治疗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约占女性新发肿瘤的30%,并且居女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⑺,而根据中国最新的癌症统计结果,乳腺癌的发病率仍居第一位⑻。

盐酸普拉克索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盐酸普拉克索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盐酸普拉克索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丁媛媛;甘春雨;嘎鲁;马宇衡;李瑞娟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24(39)3
【摘要】目的了解盐酸普拉克索的药动学及药剂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盐酸普拉克索新剂型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以及新思路。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盐酸普拉克索
的药动学及药剂学研究进行综述。

结果盐酸普拉克索是选择性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一般用于帕金森病和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同时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抑郁作用、神经元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和抗炎作用,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盐酸普拉克索具有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

目前以盐酸普拉克索作为单一主药上市的制剂为口服途径给药的普通片剂与缓释片剂,但需多次服用药物,易
出现血药浓度波动的现象,因此患者顺应性差,亟需得到改善。

结论缓控迟释制剂、
经皮给药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成为盐酸普拉克索制剂研发的重点。

【总页数】6页(P219-224)
【作者】丁媛媛;甘春雨;嘎鲁;马宇衡;李瑞娟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
【相关文献】
1.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状态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2.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3.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痰瘀痹阻型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4.盐酸普拉克索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老年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5.盐酸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片治疗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巴胺综述_论文-论文指导设计

多巴胺综述_论文-论文指导设计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都在为寻找能够对抗药物成瘾的药物作 出努力,无论是多巴胺受体的完全拮抗剂还是完全激动剂,都不 能够有效的治疗成瘾。经研究发现,一些选择性的多巴胺受体部 分拮抗剂很有可能有效的用于药物成瘾的治疗,如 NGB-2904、 SB-277011A 或其他选择性 D3 受体拮抗剂在控制服药行为动机和 寻药行为的恶化方面都不失为具有潜力的能够有效治疗成瘾的 药物,但这些药物在对抗由成瘾药物产生的奖赏效应方面的作用 较有取胜。另外研究发现,左旋-四氢巴马丁能够有效抑制奖赏 效应。这些多巴胺受体部分拮抗剂为治疗药物成瘾提供了新的选 择。
3.3 多巴胺在爱情等方面的影响 多巴胺能让一个人痴迷于购物,做出错误的决策。埃默里大 学的伯恩斯说,多巴胺可以解释为何一个人购买鞋子后却从来不 穿。他说,看到这双鞋后,这个人的多巴胺就大量分泌。他说, 多巴胺会刺激你的购买欲望。它就像是行动的助推剂一样,但一 旦购买行为完成后,其浓度就会下降。神经学家、研发主管刘易 斯也指出,假日期间拥挤的顾客、恶劣的服务和你已经支出过多 金钱的现实会迅速打消购物的良好感觉。 田鼠是实行终身一夫一妻制的“性情动物”。据英国《卫报》 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学者近期专门对这种动物进行了跟 踪,研究它们的大脑和行为,分析它们的爱情产生与消亡过程, 结果学者们结合二者后发现,当雄田鼠和雌田鼠交配以后,雄田 鼠就会一生一世忠于雌田鼠,每当这个时候,雄田鼠的大脑就会 释放出大量多巴胺。研究带头人布兰登·阿拉戈纳将这种多巴胺 戏称为“爱情的毒药”。当他们把这种化学物质注射到从来没有 交配过的雄田鼠的大脑里时,发现这些小家伙马上放弃了对其他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 4-(2-乙胺基)苯-1,2-二醇,简称「DA」。 Arvid Carlsson 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 了 2000 年诺贝尔医学奖。多巴胺对氧极敏感,遇氧很快自动氧

多巴胺最新研究报告

多巴胺最新研究报告

多巴胺最新研究报告一、引言多巴胺作为大脑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对调节情绪、运动、学习与记忆等生理功能具有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巴胺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

然而,关于多巴胺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其应用领域仍存在诸多争议和探索空间。

本报告旨在探讨多巴胺在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的背景与重要性体现在多巴胺相关疾病的高发率及治疗困境。

以帕金森病、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为代表的多巴胺相关疾病严重困扰着患者及其家庭,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深入研究多巴胺的生理与病理作用,对于提高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围绕多巴胺在以下方面的作用:1)生理功能调控;2)病理机制参与;3)药物研发与应用。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多巴胺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药物成瘾等疾病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调控多巴胺功能可改善相关疾病的症状。

研究范围与限制:本报告主要关注多巴胺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生理、病理及药物研发等方面。

由于研究资源与时间限制,本报告未对多巴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生物工程、农业等)进行深入探讨。

本报告将系统、详细地呈现多巴胺研究的全过程,包括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及结论。

希望通过本报告,为多巴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二、文献综述多巴胺研究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验成果。

早期研究揭示了多巴胺在运动调控、奖赏机制及注意力等方面的作用。

随着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研究者逐渐深入探讨了多巴胺在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理论框架方面,多巴胺功能亢进或减退理论为解释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主要发现包括:1)多巴胺在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2)多巴胺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密切相关;3)多巴胺参与药物成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多巴胺受体及其显像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受体及其显像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敏 感 的胞 内 C 的释 放 和 胞 外 C 内流 1 。N si a库 a的 】 5 i 等 研 1 h 究 发 现 , 2样 受 体 激 动 剂 可 激 活 钙 调 神 经 磷 酸 酶 ( a— D Cl c er ) i u i ,此 过 程 与 胞 外 C 内 流 有 关 。 由 此 , E 时 D1 n n a的 HI
【 者 简 介】李 红 ( 9 0 , , 宁 铁岭 人 , 士研 究 生 。 作 1 8 一) 女 辽 博 【 讯 作 者】王 晓 明 , 国 医科 大 学 附属 盛 京 医 院 放 射 科 . 1 0 4 通 中 100。 【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号 : 0 7 6 2 。 基 编 3 7 0 3 )

氧 化 氮 合 成 酶 ( O ) 催 化 细 胞 骨 架 蛋 白水 解 , 坏 细 胞膜 N S , 破
及 D A, N 合成 过 量 N 自由 基形 成 , 致 细 胞 损伤 和死 亡 。 O, 导
D 1受 体介 导 C a 水平 的升 高 , 作 用 机制 有 一 定 的 细 胞 其 特异性 。 在大 鼠纹 状 体 细 胞 Dl 受 体 以 c MP依 赖 的 方式 样 A 介 导 L 型 电压 依 赖 性 C 道 的 活 化 .诱 导 胞 外 C z 内 一 a通 a的 + 流 。D 2样 受 体 也 可 以介 导 胞 外 C 内 流 , 转 染人 D a的 在 2样 受 体 c N 的 小 鼠 Lk 成 纤 维 细 胞 系 . 2样 受 体 介 导 I 3 D A t一 D P

红, 王晓 明
( 国 医科 大学 附属 盛 京 医院 放 射 科 , 宁 沈 阳 10 0 ) 中 辽 10 4

多巴胺受体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体温调节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受体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体温调节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受体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体温调节的研究进展
赵亚丽;邢成
【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1997(024)006
【摘要】多巴胺受体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明确多巴胺受体在脑中的定位,并把它分为两型五亚型,I型受体介导升温作用,Ⅱ型受体介导降温作用,而自身受体又对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起着调节作用。

本文对多巴胺受体及其激动剂,拮抗剂对体温调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6页(P359-364)
【作者】赵亚丽;邢成
【作者单位】军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军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8
【相关文献】
1.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泌乳素瘤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J], 王友伟;马驰原
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模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J], 马可
3.大鼠尾核内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J], 张艳霞;闫瑞臻;刘文彦;史为清;王曙光
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J], 蒙瑞;刘云霞
5.大鼠鞘内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对痛及针刺镇痛的影响 [J], 高秀;辛冰牧;朱崇斌;吴根诚;许绍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方法在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分布、功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副作用进行论述。

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许多的疾病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多巴胺(DA)在体内是合成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类在分子构象上同多巴胺相似,能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的药物。

近年来随着受体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成功的克隆了多巴胺受体,并将多巴胺受体分成了两类五种亚型,它们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药理特征[1],为不同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1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分类、分布及功能目前的多巴胺受体按照基因表受体结构、效应器和配体等分为D1~D5五个亚型。

根据不同受体亚型与激动剂结合后信号转导机制的差异,这些多巴胺受体亚型可分为两类:D1类和D2类受体。

D1类受体与Gs蛋白偶联,受到刺激后是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升高。

这类受体包括D1和D5两种亚型,D2类受体与Gi蛋白偶联,受刺激后不改变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或使其活性降低,它包括D2、D3、D4三种亚型[2]。

多巴胺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D1样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脏,肾上腺心脏和肠系膜动脉等组织。

激活D1样受体可刺激腺苷酸环化酶产生产生cAMP扩张肾动脉、冠状动脉和肠系膜动脉[3],调节肾小管细胞Na.+-K.+-ATP酶和Na.+/H.+交换子(Na.+/H.+ exchanger)活性,促进钠排泄,促进近球细胞分泌肾素[4],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

此外心肌细胞和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也有D1样受体分布,但其功能还不清楚,常用的D1样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多巴胺、异波帕明等。

D2样受体主要分布于突触前肾上腺素能神经末肖和交感神经节,激活时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5],主要作用为D2样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有溴麦角环肽(又名溴隐亭)、甲磺酸培高利特(又名硫丙麦角林)、卡麦角林、氢麦角碱、特麦角脲、美舒麦角、麦角氢、麦角乙脲。

另一类为非麦角碱类D2受体激动剂,包括吡贝地尔、普拉克索、罗平尼洛、阿扑吗啡、N-丙基去甲阿扑吗啡等[6]。

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人体运动要由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环路调整的,有两条主要的通路,一条是直接通路,由纹状体直接连接到苍白球内侧核(Gpi)的神经细胞主要有D1受体;第二条通路为间接通路,是由纹状体经苍白球外侧核(Gpe)和下丘脑核连接到Gpi,将纹状体和Gpe连接起来的神经细胞主要有D2受体,正常情况下多巴胺有增加D1受体神经原的活性而降低D2受体神经原的活性,两条通路的活动都受到多巴胺的调节,当多巴胺减少纹状体D1神经原活性不足而D2神经活性趋于过强,结果下丘脑核与Gpi被异常激活。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恢复对多巴胺能刺激,以纠正纹状体至Gpi的直接和间接通路的异常活动,重新达到平衡[2,7]。

在外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除激动多巴胺受体外,也激动α和β受体发挥外周作用。

作用与剂量或浓度有关而且取决于靶器官中各受体亚型的分布和对其选择性的高低。

D1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激动时通过Gs蛋白促进细胞内cAMP的形成;cAMP也可通过蛋白激酶A产生血管舒张效应[8]。

3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上的应用3.1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优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和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临床症状表现为震颤麻痹、强直或运动障碍。

40多年来L-dopa制剂一直被认为是治疗PD的最有效的药物,它对各种PD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和/(或)大量应用易出现疗效减退、“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并发症的发生[9]。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克服L-dopa的不足,并可以加强L-dopa单疗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联合使用小剂量L-dopa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单用大剂量L-dopa的疗效相当,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早期与复方多巴合用,不仅能提高疗效减少复方多巴的用量,而且可减少或避免症状波动或运动障碍的发生,对疾病后期用复方多巴治疗已产生症状波动或运动障碍者,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同时减少复方多巴的用量,亦可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

在疾病后期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不能把外源性L-dopa脱羧转化为多巴胺,此时用复方多巴胺完全无效,若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则有效[10,11]。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已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PD治疗药物。

溴隐亭主要为D2受体激动剂,兼有轻微拮抗D1受体的作用。

小剂量时激动突触前膜自身受体D2,而使多巴胺的释放减少,因而可治疗舞蹈样多动。

单独用治疗PD效果不佳,与L-dopa制剂合用可减轻运动波动、开-关现象。

麦角乙腺具有兴奋D1和D2受体的作用,主要用于复方多巴胺治疗出现明显的“开-关”现象者。

卡麦角林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麦角碱类选择D2受体激动剂,与L-dopa制剂合用时可减少多巴的用量,减少运动症状的波动和“关”期的肌张力障碍。

培高利特单独治疗早期PD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中、晚期PD患者大多主张与L-dopa合用[6,10]。

α-二氢麦角隐亭与溴隐亭、培高利特比较其疗效更好一些和副作用更少一些。

α-二氢麦角隐亭能激活D2受体,能改善由于D1/D2受体不平衡的潜在性异动,以及对过氧化造成的神经损伤起神经保护作用[12]。

普拉克索对D2受体有充分的自然活性,呈现高度选择性。

对多巴胺受体有更强的激动作用,对肾上腺或5-HT能受体作用很小,不但治疗PD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由于其对D3的活性作用,对控制PD的精神并发症可能有益,可能为一种潜在的抗抑郁药物,单用或与经典抗抑郁药合用,对伴有抑郁的PD 患者更为有益,单独使用或与L-dopa联合应用,可减少L-dopa的剂量和副作用,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6]。

吡贝地尔为非麦角类合成的多巴胺激动剂,对D1、D3受体有激动作用,经临床研究证明[13,14],单用吡贝地尔或联合复方多巴应用,吡贝地尔可以较好地改善早期PD患者的精神、情绪和睡眠等非运动症状,而且显著延缓了纹状体DAT活性的下降,并有效的减少剂末症状波动及峰剂量运动障碍,可达到提高相对稳定的DR刺激,能长期有效地治疗PD,并减少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的目的[15]。

早期联合应用吡贝地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阿扑吗啡是治疗PD的广谱多巴胺激动剂,对D1、D2及D3受体具有强烈的激动作用,皮下注射阿扑吗啡与口服L-dopa制剂合用,可加强L-dopa的疗效,并减少L-dopa引起的副作用。

3.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从生化角度上看,神经保护作用是指保护神经元免受与PD病因有关的导致细胞死亡的各种病理,生化因素的影响通过阻止或延缓PD的进程,控制PD的症状[2]。

在脑缺血MPTP和6-羟多巴的小鼠模型研究中,几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均表现出神经元保护作用,例如:在沙鼠脑缺血模型研究中发现,溴隐亭、培高利特或利舒脲对海马CA1区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主要与其维持海马神经元中过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有关。

而D2/D3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的研究表明[16],其可特异地使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能神经元损失减少,但与剂量有关平均使用剂量为1 mg/kg。

阿扑吗啡、溴隐亭、培高利特、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研究结果均证实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抗氧化作用。

体外试验发现培高利特200~500 μmol、普拉克索30 μmol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同时发现普拉克索10 μmol或更低剂量即有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早于其氧化作用。

溴隐亭清除自由基,如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并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用溴隐亭预处理小鼠后,可使其完全免受6-羟多巴胺的神经毒性作用。

此外,在中脑神经元的培养中溴隐亭、罗匹尼罗进行预处理,可抵抗谷胱甘肽导致的神经毒性作用,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神经毒性同时使用,其保护作用消失,且此种保护作用可被D2受体阻断剂所拮抗[17]。

D2/D3受体激动剂罗皮尼罗在体外所有弱自由基清除作用,在小鼠中对抗6-羟多巴的毒性作用,保护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所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减少过氧化氢(H2O2)和毒性羟自由基(&#8226;OH)的产生,使细胞处于低氧化应激状态,并清除6-羟多巴及MPTP等神经毒素在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保护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延缓运动并发症[18]。

大量动物试验说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延缓PD进程。

3.3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血压和心率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枢多巴胺系统不仅与躯体运动有关也参与心血管运动的调控,小剂量的多巴胺应用同时可刺激周围特异性多巴胺受体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大剂量时激活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心脏起正性变力和变时作用,甚至激活α1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有实验结果表明[19],尾核内微量注入多巴胺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均引起乌拉坦麻醉的正常血压大鼠血压和心率增加。

D1样受体激动剂Ibopamine(异波帕明)小剂量应用时通过D2样受体介导的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和由D1样受体介导的直接扩血管作用而扩张血管。

Fenoldopam(非诺多泮)是一种选择性D1样受体激动剂,其血管扩张作用是多巴胺的6~9倍,能扩张肾冠状动脉和肠系膜动脉,降低心室后负荷,增加肾血流量。

Fenoldopam在治疗高血压危象方面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Pilmer等[20]报道200例静脉应用Fenoldopam治疗高血压危象患者,发现Fenoldopam与硝普钠同样有效,且无硝普钠的不良反应。

Fenoldopam对兔肾动脉、肺、肠系膜动脉和股动脉cAMP产生系统的影响,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肺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cAMP的生成量,扩张肾动脉、冠状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从而产生血管舒张效应[21]。

D2样受体激动剂,虽然该类药物可降低血压,但因可通过血脑屏障,常伴有中枢多巴胺受体激动引起的严重副作用,所以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3.4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功能异常可能是不宁腿综合征和PD的共同潜在致病机制[22],治疗PD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培高利特、非麦角类新合成的激动剂米拉帕、卡麦角林、罗平尼罗都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不宁腿综合征。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对原发病急性期病因治疗尚未能控制以及部分用人工冬眠降温措施未能有效控制的高热,能使其迅速缓解甚至完全退热[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