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诗歌鉴赏
古诗:2018年高考真题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 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 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 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 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 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 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 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 代指襄阳。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D 尾联“烛光相射飞纵横”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诗人纵横走笔的 气势,所以纵横的是诗人走笔,不是烛光。故选D。
2018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全国卷Ⅲ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幕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2018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未来命题走向
2018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未来命题走向
(图片由网友提供)
理型语文:
我们迟迟没有推出对今年北京高考试题的分析,源于冷静负责,客观前瞻的态度。
今年北京市的诗歌鉴赏题型,难度陡然增加。
不难想象难度增加后尴尬的后果。
我们还是以对比的方式来做一冷静的观察,才能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
理型语文邀请了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来分析北京高考试题的特点,今天推出的是韩老师的诗歌鉴赏分析内容。
一并致谢!1、考纲要求考什么
内
容具体内
容具体题
型
1、形象意象人物形象、物象、景象意境
2、语言风格诗歌的整体风格诗人的个人风格练字
3、表达技巧
4、思想情感主旨情感认识理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真题《寄和州刘使君》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真题《寄和州刘使君》含答案【201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 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11.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0. 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
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11. 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10. 题干要求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这是考查对诗歌的分析概括能力。
作答区域在诗歌的一二两联,“闲向春风倒酒瓶”是当春把酒,突出“闲”字;“送客特过沙口堰”,送客特意绕道沙口堰,目的是下一句中的上水心亭“看花”。
原因结合诗歌注解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而刘禹锡当时是被贬和州,长期得不到升迁,只得寄情山水。
作答时本题要对刘禹锡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了解。
11. 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
“醉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翻译】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郡州里供职。
清闲的日子里面您当值春风连连举杯,直到倾尽瓶中之酒。
每当送客的时候,您都会特意地绕道沙口堰,因为那儿风光独绝。
欣赏繁花的时候大多漫步而上水心亭。
拂晓时分,江上雾气漫上郡城白茫茫的一片,雨后初霁,青绿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美丽。
面对山光水色,您一定沉迷诗情画意之中浮想连翩,寄情遥远,只是酣醉之中高吟一首有谁能听?【赏析】这首诗通篇以想象为主,首联由诗题直入,从彼此别离写起,一个“犹”字,已融理解朋友、为好友抱不平之情绪,着意甚浓,总领全诗。
2005-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200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全国卷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全国Ⅱ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①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案】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和诗歌鉴赏)(参考)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和诗歌鉴赏)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个儿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挑选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挑选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别限于先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进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在品行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制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行。
这能够从“照着说”和“继续说”两个方面来明白。
普通而言,“照着说”,要紧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忆、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讲了些啥,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制造性和生命力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说”相关的是“继续说”,从思想的进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继续说”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在品行,它意味着连续诸子注重思想制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继续说”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继续说”并且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进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进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并且表现为世界文化进展过程中制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关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涵与新的形态。
专题05 诗歌鉴赏-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三、【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2018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未来命题走向 (1)
2018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未来命题走向我们迟迟没有推出对今年北京高考试题的分析,源于冷静负责,客观前瞻的态度。
今年北京市的诗歌鉴赏题型,难度陡然增加。
不难想象难度增加后尴尬的后果。
我们还是以对比的方式来做一冷静的观察,才能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
1、考纲要求考什么2、北京卷考什么题型设置:两个选择题一个主观题。
两个选择题,第一个一般考核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字词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辨别;第二个选择题一般考核表达技巧;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韩老师原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
(共12分)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18年高考诗歌《野歌》分析
野
李
歌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
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 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 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 条条看即烟濛濛。
再读诗歌,理清思路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野歌》· 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
德州一中
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 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 注·鸟兽》:“雁自 飞,不畏缯缴。 江 体肥不能高飞,恐为 寸,以防缯缴焉。
麻衣黑肥冲北风, 寒士穿的粗布麻衣。黑肥:形容衣服 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 枯荣不等嗔天公。
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屈:不伸, 枯荣:贱贵。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 嗔:生气发怒。天公:老天。
寒风又变为春柳, 看即:随即,转眼。 条条看即烟濛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五谷丰登好收成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评析
五谷丰登好收成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评析唐金龙【摘要】作为新高考的探路考试,怎样显现风向标的作用,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在立德树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诸多维度上通过考题的形式加以呈现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具体考题在形式上以及内容上加以剖析,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感,有归属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为其将来赢得人生精彩奠基.【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4页(P3-6)【关键词】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评析【作者】唐金龙【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正文语种】中文一年的收成好,有标准吗?有,五谷丰登。
稻、黍、稷、麦、豆都丰收了,那收成自然就好。
五谷丰登本是农业语境下的词语,但却关联着世俗真实的现实生活。
以此为切入点来关照全国语文高考,并不是生拉硬拽。
语文的外延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语文教学与考查有些类似于农业的节奏,是要有渐进生长的过程,需要适当的等待,要顺其自然,要因时因地制宜,要呵护调理,特别是明显区别于工业化流水线下的整齐划一,甚至是拒绝快节奏的模式因子。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为对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检验,作为大学选拔人才的平台,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标杆意义,同时全面考查了考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等方面。
特别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全要素框架下,针对性的考查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的积累与构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素养。
2018年的全国高考语文Ⅰ卷可亮点多多,可以说是五谷丰登。
一、占领道德高地刘勰说过这样的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言材料里所蕴含的情感都是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来内化的。
在当下,“立德树人”正面临着被机器异化。
现代工业过分强调经济效益,采用的是整齐划一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所谓单面人。
古诗文结句鉴赏
情?(4分)
4、江苏卷:张籍《寄和州刘使君》: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三)2017年:
1、江苏卷:陆游《秋兴》: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2、天津卷:王安石《太湖恬亭》: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四)2016年:
全国1卷:李白《金陵望汉江》: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1、重视阅读、背诵、摘抄,加强整理、总结,增强人文底
蕴,提升诗歌鉴赏理解能力。
2、熟悉考点,研究习题和答案,优化思维,规范语言,提
升诗歌答题能力。
七、对点训练:
古典文学
(一) 含意类:2019年全国1卷:
题许道宁画 ①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以景结情
古典文学
高考真题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2018年全国I卷 李贺《野歌》)
以景结情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2018年全国III卷 王建《精卫词》)
直抒胸臆作结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2017年全国I卷 李白《金陵望汉江》)
用典作结
五、实战训练:
古 典 文古 学典 文 学
价。(6分)
(二)2018年:
1、全国1卷:李贺《野歌》: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2、全国3卷:王建《精卫词》: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
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3、天津卷: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长吟掩柴扉,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感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满江红·金陵怀古
满江红· 金陵怀古
• 《满江红· 金陵怀古》 是元朝诗人萨都剌的 词。
作者简介
• 萨都剌(1308-?),字 天锡,号直斋。先世为西 域回回族(答失蛮氏), 1327年(泰定四年)进士, 历官淮西、河北道廉访司 经历等职。一说元末曾入 方国珍幕府。晚年寓居杭 州,游历山水。其诗多写 自然景物,间有反映民间 疾苦之作。
创作背景
• 1332年(元文宗至顺三年), 元帝国日渐衰落,眼看就要 覆灭。抚今忆昔,感喟百端, 于是诗人写下了《满江红· 金 陵怀古》。
•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 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 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 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 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 接下来的“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 识”,系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 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思绪带到王谢家族兴盛 之时,进一步将寥落与繁华进行了对比。 ,也是化用 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这既是写眼 前之实景,又熔铸了刘禹锡诗歌的意境,情绪 惆怅、孤寂,所写之景色调暗淡,一个“急” 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刻画出潮 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的心 绪也如这潮水一般地澎湃。
• 下片 四句,在上片情绪积累的基础上, 作者情感迸发,直白的语言,短促的句 子正表现了情绪的激越。作者情感的起 伏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接下来,词人 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秋露等意 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构成一幅意境 深远而悲凉的残秋图。
• 而 ”两 句写景兼咏事。“玉树”指南朝陈后主所制艳 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 胭脂井即陈朝的景阳宫井,隋军攻陷建康时, 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入此井中,被 隋军活捉。这里运用陈后主由盛到衰的典故, 表现了人事的变化无常,荣华富贵终不能长久。 • 最后三句,“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结合上文,透露出强烈的虚无与悲哀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炼句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炼句(附练习答案解析)考点解读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
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二是综合赏析型, 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二技巧点拨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矍,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贽美,称贽画之精妙。
【解析】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膜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贽美之情。
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2018——2021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汇编
2018——2021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汇编【2021年】一、(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
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
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
故选C。
15. 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
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
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
(完整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诗歌鉴赏
• 野歌 • 李贺 •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 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 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怀。叙事之中以形 象的描写、声响的渲染抒泄身受压抑、才 志不得伸展的强烈愤激,抒怀之时以内心 的独白、艺术的遐思表达出乐观、自勉之 情。愤激之中呈现出狂放、豪迈、洒脱的 形象,自勉之时犹见积极用世、奋发有为 之志。这样,诗人受压抑但并不沉沦,虽 愤激犹能自勉的情怀充溢在诗的字里行间, 让人读来为之欣慰和感奋。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 是诗人不甘沉沦的自勉。尽管自己落第与 别人折桂的不同遭遇("枯荣不等")令人沮丧、 懊恼,造成这种不公平命运的礼部考官("天 公")理当受到责怪,然而诗人相信总有一天 会"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挐云 "(《致酒行》)。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 在他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 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他 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 古剑庸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 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正因为诗人对光明 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第回到家乡的 同年秋天(元和三年九、十月间)再次来到洛阳 寻求政治出路,冬天西去长安求仕,第二年春 天谋取了奉礼郎一职,当上了从九品上的小京 官,终于开始了他并不适意的政治生涯。
• 14、【答案】B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37
9、表现环境幽静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草 木茂盛,多是因为其生长处人迹罕至,无人 践踏。)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题李凝幽居》 贾岛
10、表现边塞和草原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注:“踏歌”是民间的 一种歌调,唱歌时以 脚踏地为节拍。
2021/5/27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骊歌”即“离歌”是离别时唱 的歌】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
【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 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阳关三叠”古琴名,又名 《渭城曲》、《阳关曲》 是唐 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11
(二)时空类意象
1、离别诗中多出现日暮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灞
桥等空间意象。
2021/5/27
12
送别诗常见地点:长亭 南浦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2021/5/27
13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 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长亭,南浦
3
一般特征
季节 时间 地点 景、物
秋季 清晨
送 别 春季 傍晚
长亭 驿站 渡口 南浦
柳 酒 月 舟
2021/5/27
4
一、送别诗常用意象
2021/5/27
5
(一) 习俗类意象
1、折柳惜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2021/5/27
6
折柳送别
•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
2018年高考语文王建《精卫词》白话翻译及其答案解析共3页
(2018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A【考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解析】“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只是用设问引出话题。
两种观点都可以,要从诗中找到依据。
比如“同意”,诗中的“我”解释为精卫,“子”可解释为子孙后代。
如“不同意”,“我”解释为作者,“子”解释为精卫。
(2)观点一:同意。
这两句诗是精卫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
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白话译文精卫啊精卫,是谁让你来填平这苍茫浩阔的大海?看那海边苍青的石子木块累累堆积!你誓要茫茫沧海变成干涸的池塘啊,海中的鱼龙水族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你口喙伤痕累累皆因衔取坚硬木石?看那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一大早就开始在山中林间忙碌不停啊,到日暮天黑仍奔赴这辽远无边的大海。
你不辞辛苦劳碌,奋飞穿行不息止啊,以至羽翼折损,被这汹涌的波涛吞没。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另U 离情。
注释: 【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分)(王昌龄《古意》) (晁补之《吴松道中》) (张耒《感春》)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郦道元《水经注》) (杜甫《秋兴八首》)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11 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 是诗人不甘沉沦的自勉。尽管自己落第与 别人折桂的不同遭遇("枯荣不等")令人沮丧、 懊恼,造成这种不公平命运的礼部考官("天 公")理当受到责怪,然而诗人相信总有一天 会"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挐云 "(《致酒行》)。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 在他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 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他 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 古剑庸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 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正因为诗人对光明 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第回到家乡的 同年秋天(元和三年九、十月间)再次来到洛阳 寻求政治出路,冬天西去长安求仕,第二年春 天谋取了奉礼郎一职,当上了从九品上的小京 官,终于开始了他并不适意的政治生涯。
•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 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 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 15.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知人论世
• 李贺,字长吉,河南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 阳)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卒 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终年27岁。 李贺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唐德宗、顺宗、宪 宗三朝,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宪宗执政的 元和时代。现存诗241首,艺术追求上刻意 创新,搜奇猎艳,惨淡经营,以丰富奇特 的艺术想象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 奇神秘的意境,形成"瑰丽奇峭"的风格。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
• 表象地看是写仰天射鸿的高超射技,实际 上是借此喻指诗人凭借出众才华来到京都 准备在应举考试中摘冠折桂。其中"弓"、" 箭"喻指诗人的文学才华,诗人要仰望的天 街是京都,诗人要射落的"鸿"是要折桂中举。 诗人以形象化的比喻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宏 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 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怀。叙事之中以形 象的描写、声响的渲染抒泄身受压抑、才 志不得伸展的强烈愤激,抒怀之时以内心 的独白、艺术的遐思表达出乐观、自勉之 情。愤激之中呈现出狂放、豪迈、洒脱的 形象,自勉之时犹见积极用世、奋发有为 之志。这样,诗人受压抑但并不沉沦,虽 愤激犹能自勉的情怀充溢在诗的字里行间, 让人读来为之欣慰和感奋。
读懂诗意
• 我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 北风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放射出用乌鸦羽 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 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诗人在田野里 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 来临。
• 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 但一颗进取向上的心不可沉沦。人生的失意与得 志这种不一样的际遇只能责怪上天不公平的安排。 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 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 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 诗人在理想与现实极度矛盾的情况下排解郁结在 心头的苦闷与悲愤的一种方式。一方面,遭谗落 第,仕途受阻,诗人自然会产生沮丧、懊恼、悲 怆之情,诗人自然会有不遇之感,有愤懑要发抒。 另一方面,此时的诗人虽遭受意外的人生挫折, 但内心依然充盈着入仕的锐气,期望冲破困境, 寻求光明未来。
• "黑"与"北"二字也值得特别关注。"黑"字隐约给 了诗人一种环境过于压抑和阴森的感觉,"北"风 让诗人敏感于世风的炎凉,人情的冷漠。置身于 如此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如此炎凉的世 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 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
• 14、【答案】B
• 【解析】"男儿屈穷心不穷"是指"心不穷",即"理 想困窘"。
• 15、【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 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 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叹不遇于时, 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 【解析】最后两句一语双关,描写了二维场景的 变化。"寒风",指代冬季;"春柳",春天景色象征。 此句即描写了时间飞逝,又代指世事无常,前一 秒还是寒风,下一秒就变"春柳"。春风中看那垂 下的条条柳枝,却是"烟蒙蒙"。"烟蒙蒙",道出 前途迷茫之意,如这世事,"寒风又变为春柳,条 条看即烟蒙蒙"。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诗歌鉴赏 李贺《野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 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