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及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训练常用方法
![呼吸肌训练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93ab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1.png)
呼吸肌训练常用方法呼吸肌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肺活量并提高呼吸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呼吸肌训练,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慢速深呼吸法慢速深呼吸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呼吸肌训练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将气息呼出。
在呼气的过程中,要尽量放松身体,感受气息在身体中流动的感觉。
每天坚持几分钟的慢速深呼吸,可以有效地训练呼吸肌肉,提高肺活量。
2.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一种通过控制腹部肌肉来训练呼吸肌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放松肩膀和胸部肌肉,用鼻子吸气,使腹部慢慢鼓起,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腹部慢慢塌陷。
每天坚持几分钟的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锻炼呼吸肌肉,提高呼吸效率。
3. 深度呼吸法深度呼吸法是一种通过增加呼吸量来训练呼吸肌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使胸部和腹部都扩张,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胸部和腹部都收缩。
每天坚持几分钟的深度呼吸,可以有效地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
4. 呼吸肌锻炼器材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借助一些呼吸肌锻炼器材来进行训练。
例如,呼吸训练球是一种可以调节阻力的球形装置,通过调节阻力大小,可以让呼吸肌肉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另外,也可以使用呼吸肌训练器,该器材可以通过提供阻力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使用这些器材进行呼吸肌训练,可以更好地锻炼呼吸肌肉,提高呼吸效率。
5.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呼吸肌训练方法。
例如,跑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每周进行几次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训练呼吸肌肉,提高肺活量。
总结起来,呼吸肌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肺活量并提高呼吸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慢速深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深度呼吸法等简单的方法进行呼吸肌训练。
此外,借助呼吸肌锻炼器材和进行有氧运动也是有效的训练方式。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be50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a.png)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呼吸肌是人体呼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呼吸效率和身体健康。
因此,合理训练呼吸肌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呼吸肌训练方法,帮助您改善呼吸质量和增强肺活量。
1. 深呼吸训练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放慢呼吸节奏,使呼吸更深更长,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灵活性。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腹部收缩。
每天进行几次深呼吸练习,可以逐渐增加每次呼吸的时间和深度,提高呼吸肌的训练效果。
2. 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一种通过控制腹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调节呼吸的方法。
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膈肌和腹直肌,增强呼吸力量。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腹部收缩。
每天进行几次腹式呼吸练习,可以逐渐增加每次呼吸的时间和深度,提高呼吸肌的训练效果。
3. 呼气阻力训练呼气阻力训练是一种通过增加呼气时的阻力来提高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的方法。
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呼气阻力器具,如呼吸训练球或呼吸训练器,通过调节阻力大小来进行训练。
开始时,选择适当的阻力,用嘴巴吹气,尽量保持持续的呼气时间,训练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逐渐增加阻力和呼气时间,可以提高呼吸肌的训练效果。
4. 呼吸肌放松训练呼吸肌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深度放松呼吸肌来改善呼吸质量和减轻呼吸困难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放松全身,集中注意力,用鼻子慢慢吸气,使呼吸自然而轻松,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放松呼吸肌。
每天进行几次呼吸肌放松练习,可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呼吸效率。
5. 有氧运动训练有氧运动是一种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和加强心肺功能来提高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的方法。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几次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改善呼吸肌的功能。
呼吸肌的训练对于改善呼吸质量和增强肺活量非常重要。
新版呼吸功能锻炼
![新版呼吸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a0c1be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d.png)
收缩。
• 5、患者练习发“K”旳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
腹肌收缩。
• 6、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且放松旳吸
气,接着做急剧旳双重咳嗽。单独呼气时旳第2个咳嗽比 较有效。
6 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双重咳嗽。
体位引流措施
7 假如上述措施不能使患者自动咳嗽,则指导患者 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呼气时予以振动,这可诱发 咳嗽。
8 假如患者体位引流5~10分钟仍未咳出分泌物, 则进行下一种体位姿势。治疗时被松动旳分泌物, 可能需要30~60分钟才干咳出。
9 每次引流时间不要超出45分钟,防止患者疲劳。
1、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
后侧底部扩张
患 可降低呼吸速率,增长潮气量及增强运动耐力。 • 措施
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位。 呼气时必须被动放松,而且防止腹肌收缩。 指导患者缓慢地深吸气。 然后让患者轻松地做出吹笛姿势呼气。
(五)呼吸操锻炼
呼吸操
卧位呼吸操 坐位呼吸操 立位呼吸操
-改善呼吸协调控制,学会将呼吸与日常活动相协调 -建立“控制呼吸”旳自信心,有利于精神放松 -帮助有关呼吸肌群放松,提升呼吸效率。 -增长咳嗽技巧旳有效性 -辅助呼吸道分泌物旳清除 -预防肺不张
呼吸训练旳作用
• 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旳控制和调整来改善呼吸功能; • 改善氧气旳吸收和二氧化碳旳排出; • 改善胸廓和肺组织旳顺应性; • 放松过分紧张旳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旳症状。
道)
• 5-6次
四
总结
• 经过长久在临床上对肺纤维化患者旳治疗护理中,
呼吸肌的训练方法
![呼吸肌的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a053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c.png)
呼吸肌的训练方法
呼吸肌训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深度呼吸训练:坐直身体,深吸气,吸到肺部的极限,然后慢慢呼气。
每次训练10-15次。
2. 肋骨呼吸训练:坐或站直身体,手放在肋骨两侧,深呼吸时,肋骨向外张开,然后缓慢呼气。
每次训练10-15次。
3. 膈肌呼吸训练:坐或站直身体,手放在胃部,深呼吸时,让胃部向前凸起,然后缓慢呼气。
每次训练10-15次。
4. 呼吸肌力量训练:使用呼吸训练器来训练呼吸肌力量。
这种器材可以产生阻力,使得呼吸肌在吸气和呼气时需要更多的力量。
每次训练10-15次。
注意:在进行呼吸肌训练时,一定要确保呼吸放松自然,不要过度紧张和用力呼吸,避免呼吸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同时,如果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身体疾病,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肌训练。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479bb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c.png)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一、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原理1.呼吸肌力增强:通过一系列的肌力训练方法,如进行呼吸肌张力训练、深呼吸练习、呼吸肌耐力训练等,以增强呼吸肌群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呼吸机能。
2.改善呼吸模式:采用一系列的训练手段,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脐式呼吸等,以调整和改善呼吸模式,确保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3.有氧运动:通过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车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氧气吸纳和利用能力。
4.呼吸训练的监测与评估:通过呼吸功能的监测与评估,确定训练的目标和进程,选择适合病人的训练方法。
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1.呼吸肌力训练:包括嘴呼气和鼻呼气训练、嘴呼吸和鼻呼吸训练、肋间肌群的训练等,可通过呼吸肌力训练仪器进行训练。
2.呼吸模式改善: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脐式呼吸等,通过训练来改变不良的呼吸模式,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深度。
3.肺功能训练:包括吸气、呼气和气体交换练习等,通过逐渐增加呼吸力量和呼吸频率来提高肺活量和吸气能力。
4.有氧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车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和氧气利用能力。
5.呼吸训练的机械辅助:通过呼吸训练仪器和设备,如呼吸肌力训练仪器、呼吸治疗仪器等,对呼吸功能进行辅助及训练。
三、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1.呼吸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呼吸频率、呼气力度等指标的测量,用于评估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
2.氧气摄取量测定:评估运动时氧气的利用能力,反映心肺功能的改善情况。
3.功能性评估:通过进行功能性评估,如步行测试、梯级测试等,评估呼吸能力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4.生活质量评估:通过采用生活质量问卷等方法,评估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通过增强呼吸肌力、改善呼吸模式和气体交换,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运动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在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时,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病人的训练方法,并通过效果评估来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评分标准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c6cc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1.png)
②呼吸肌训练
a腹肌训练:仰卧位,上腹部放置1-2kg沙袋,吸气时肩和胸部保持不动并尽力挺腹,呼吸时腹部下沉
5
b吹蜡烛法:坐位,将点燃的蜡烛放于面前10-15cm处,吸气后用力吹动火苗,使之持续飘动
5
取舒适卧位
2
再次核对
2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4
质量
评定
关爱患者,有效沟通,患者安全
5
操作有序,动作轻柔,熟练
2
告知:告知患者呼吸功能的目的和方法,呼吸训练过程中的配合要点,正确的呼吸方法及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等
2
操
作
流
程
核对、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串号、姓名、腕带
2
评估、告知
3
拉上床间隔帘或屏风遮挡
2
呼吸训练
(1)缩唇呼吸训练:患者取端坐位,双手扶膝,用鼻腔缓慢深吸气后不要急于呼出,稍屏气片刻将嘴唇缩进如吹口哨状,将气体缓慢吹出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
目的:让肺叶充分膨胀,以增加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活量,提高肺功能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
分
姓名
准备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①建议呼吸训练器②沙袋数个③蜡烛(撕成条状的薄纸)④打火机
2
环境准备:空气清洁、安静、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
2
评估:病情、意识及生命体征,肺功能情况,呼吸模式
5
健康教育方法适当,病人掌握目的及注意事项,积极配合
用物齐备,处置规范
5
理论提问
10
总分
100
签名
15
(2)腹式呼吸训练: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放松闭口缓慢经鼻深吸气,双手置于腹部随之隆起上抬,吸气至不能再吸时稍屏息2-3s,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收,缓慢呼吸达4-6s,也可将双手置于肋弓,在呼气时加压以缩小胸廓,促进气体排除
呼吸功能训练汇总
![呼吸功能训练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006a9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活动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时间久了患者逐渐习惯于胸式呼吸,但是胸式呼吸可造成呼吸效率低下,增加呼吸困难,进而引发恶性循环。
呼吸训练的目的是预防发生恶性循环发生,指导患者进行高效率的呼吸方法。
呼吸训练分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部分呼吸法及强化呼吸肌的训练。
一、目的:呼吸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换气;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
二、适应症:1)因胸部、腹部的疼痛所造成的呼吸障碍。
2)肺部胸部扩张受限。
3)胸部、腹部的术前、术后4)原发性、继发性肺部疾患。
5)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造成的呼吸肌肌力下降。
6)肺栓塞。
7)COPD。
8)换气障碍。
9)支气管痊孪。
10)呼吸障碍引起的代谢不全。
11)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
三、一般的原则:1)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背景轻音乐为宜)。
2)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
3)指导患者穿着轻便的衣服,尽可能的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开始采取膝屈曲的仰卧位,使腹肌放松。
适时选择坐位、立位等其他肢位进行治疗。
4)对患者的日常呼吸方式进行观察评定。
5)对患者进行放松技术的指导,主要是针对胸廓上部、肩胛带肌的放松。
四:注意事项:1)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考虑辅助呼吸法和氧气吸入,维持呼吸通畅。
2)不要让患者努力地呼吸,呼气时必须有意识地放松,若努力呼气,易引起气管内的气流紊乱,增加气道阻塞,易诱发支气管痊孪。
3)训练开始时不要让患者长呼气,这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原因。
4)吸气初期不要让呼吸辅助肌收缩。
5)为了避免过度的换气,做3~4次深呼吸练习即可。
五:效果:1)增加每分通气量。
2)减少呼吸次数。
3)减少分钟换气量。
4)增加呼吸功率。
5)增加动脉血氧分压。
6)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六、训练法(一)缩唇呼吸:1、定义:缩唇呼吸指的是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的方法。
呼吸功能锻炼ppt课件完整版
![呼吸功能锻炼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9469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7.png)
呼吸肌功能评估方法
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
通过测量患者在最大努力吸气或呼气时的口腔压力,评估呼吸肌的力 量。
呼吸肌耐力测定
通过测量患者在持续吸气或呼气过程中的口腔压力变化,评估呼吸肌 的耐力。
肺功能测试
包括肺活量、潮气量、呼吸频率等指标的测定,可以间接反映呼吸肌 的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骑车等, 可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呼吸操
结合呼吸和体操动作,改 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 量。
支气管哮喘患者
呼吸调整
药物治疗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 减少呼吸急促和喘息。
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哮喘症状,减 少发作次数。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等诱发因素 ,减少哮喘发作。
锻炼的难度和强度。
锻炼效果
02
根据定期评估的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锻炼方案,以
达到更好的效果。
病情变化
03
如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锻炼方案,以适应新的治疗
需求。
长期坚持锻炼建议
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 适的锻炼计划,包括锻炼的频
率、强度和时间等。
保持锻炼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锻炼方式和趣味 性,提高患者的锻炼兴趣和积 极性。
呼吸功能锻炼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呼吸功能锻炼概述 • 呼吸肌群及功能解析 • 常见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 不同人群针对性锻炼方案 • 呼吸功能锻炼效果评估与调整 • 呼吸功能锻炼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01
呼吸功能锻炼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呼吸功能锻炼是指通过特定的呼 吸方式和技巧,改善呼吸功能, 提高呼吸效率的一种锻炼方法。
呼吸训练的常见训练方法
![呼吸训练的常见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e237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5.png)
呼吸训练的常见训练方法当谈到呼吸训练的方法时,有多种常见的技巧和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改善呼吸效率、增强肺活量和提高身体健康。
以下是50种关于呼吸训练的常见方法,并对它们进行详细描述: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通过扩展腹部而非胸部,来进行深度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并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2. 胸式呼吸:当进行胸式呼吸时,主要利用肺部上半部进行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适合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肺部活动量。
3. 深度呼吸:深度呼吸是指吸气和呼气都非常深,使得肺部能够充分得到利用。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增加血氧含量和放松身心。
4. 缓慢呼吸:通过调整呼吸节奏,让呼吸变得更加缓慢,可以帮助降低焦虑和紧张感,同时提高心理平衡和稳定感。
5. 快速呼吸:快速呼吸是指快速、短促地进行呼吸,可以带来短期的清醒感和身体活力,但不宜持续时间过长。
6. 自然呼吸:自然呼吸是指在平时自然状态下的呼吸方式,通过调整姿势和心态来使呼吸更加顺畅和舒适。
7. 闭气训练:闭气训练是通过在呼吸间隙时保持呼吸暂停的方式,可以帮助改善肺活量和提高身体耐力。
8. 慢速呼吸:慢速呼吸是一种强调吸气和呼气节奏缓慢、均匀的呼吸方式,有助于降低心率和放松全身肌肉。
9. 鼻腔呼吸:鼻腔呼吸是指在呼吸时主要通过鼻孔进行吸气和呼气,有助于在吸入空气时净化和温暖气流。
10. 口腔呼吸:口腔呼吸是指在呼吸时主要通过口腔进行吸气和呼气,这种呼吸方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气。
11. 吸气深呼吸:是指进行完全的吸气,使得肺部完全充满空气,再缓慢地进行完全的呼气。
12. 呼气深呼吸:以完全的呼气,将肺部充分地清空,再缓慢地进行完全的吸气。
13. 腹部推力呼吸:当呼气时,在肺部完全清空时,利用腹部肌肉施加压力,使气体完全排出。
14. 静态呼吸训练:通过静止不动的姿势进行呼吸训练,以增加对呼吸节奏和深度的控制。
15. 动态呼吸训练:通过运动、瑜伽或舞蹈等动作进行呼吸训练,以提高呼吸效率和身体协调性。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38f9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f.png)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
呼吸肌训练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呼吸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呼吸肌训练方法,以及它们的拓展:
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基本的呼吸肌训练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你放松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让空气通过腹部的起伏来推动呼吸。
你可以试着在吸气时让腹部膨胀,并在呼气时让腹部收缩。
坚持练习,可以逐渐增强呼吸肌力量和效率。
2. 平板支撑:平板支撑是一种简单的呼吸肌训练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你保持一个姿势,呼吸并保持正常节奏。
你可以试着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以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耐力。
3. 深蹲呼吸法:深蹲呼吸法是一种结合了呼吸和深蹲训练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你深蹲并注意呼吸。
在蹲起的过程中,保持胸部和肩部的高度,让呼吸随着身体起伏而自然进行。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4. 瑜伽:瑜伽是一种流行的呼吸肌训练方法。
在瑜伽中,你通过呼吸控制身体的动作,从而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灵活性。
常见的瑜伽姿势包括体式呼吸法、蝴蝶式呼吸法和鱼式呼吸法等。
5. 持续呼吸法:持续呼吸法是一种练习呼吸肌的进阶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你通过持续呼吸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你可以试着在安静的环境中,持续呼吸数分钟,以逐渐提高呼吸肌的耐力。
呼吸肌训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呼
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许多其他呼吸肌训练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呼吸训练方法
![呼吸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cb60d7aaea998fcd220e09.png)
呼吸训练方法
A呼吸肌练习
(一)吸气阻力训练
✶患者经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吸气,可以改善吸气肌的肌力及耐力,减少吸气肌的疲劳。
✶吸气阻力训练器有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提供吸气时气流的阻力,气道管径愈窄则阻力愈大。
✶开始训练3分/次~5分/次,3次/天~5次/天,以后训练时间可增加至20分/次~30分/次,以增加吸气肌耐力。
(二)呼气训练
✶1.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
✶2.吹蜡烛法: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
✶3。
吹水泡:用吸管放水杯里,病人吹。
B呼吸锻炼
(一)缩唇呼吸
1 紧闭口唇,用鼻吸气,吸气的同时默数1、2、3,至吸气末
2 口唇缩拢成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默数1—6.
(二)腹式呼吸
1仰卧位:
s-1 头置于枕上,双膝屈曲,手放于腹部
s—2 吸气:手上抬,腹部隆起
s—3 呼气:手下压,逐渐紧缩上腹部,有意识用力,延长呼气2坐位:
s—1 坐于背靠椅,双手自然下垂,放松胸部骨骼肌
s-2 吸气:上身抬起,腹部膨出
s—3 呼气:缩唇缓慢呼气,上身前倾弯腰
(三)静息腹式呼吸
s—1 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半屈,
s-2 左手:前胸部,右手:上腹部
s—3 经鼻缓慢吸气(深、慢),尽力应用膈肌,上腹部达最大隆起 s-4 缩唇缓慢呼气,收缩腹肌(手压腹壁)。
肺部呼吸康复训练方法
![肺部呼吸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3e3f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8.png)
肺部呼吸康复训练方法
肺部呼吸康复训练是帮助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肺部呼吸康复训练方法,助您拥有更健康的呼吸。
一、腹式呼吸训练
1.姿势:取卧位或坐位,全身放松,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放在腹部。
2.呼吸:用鼻子吸气,吸气时腹部凸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用嘴巴呼气,呼气时腹部内收,尽量将气体呼出。
3.次数: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2-3次。
二、缩唇呼吸训练
1.姿势:取坐位或站立位,全身放松。
2.呼吸:用鼻子吸气,呼气时嘴巴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
3.次数: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2-3次。
三、呼吸肌力量训练
1.姿势:取坐位或站立位,全身放松。
2.方法:进行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施加阻力,如吹气球、吹纸片等。
3.次数: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2-3次。
四、胸部扩张训练
1.姿势:取站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方法:双臂上举,吸气时扩张胸部,呼气时放松。
3.次数: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2-3次。
五、有氧运动训练
1.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2.强度: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强度,以能顺畅呼吸为宜。
3.时间: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周至少3-5次。
总结:进行肺部呼吸康复训练,需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训练过程中,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停止并寻求专业指导。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医学PPT课件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cfad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1.png)
腹式呼吸法
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
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 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术前 一周开始进行,配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爬楼梯、 慢跑等),以增加肺活量。 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 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26
注意
当病人咳嗽不得法或无力时,可 采用辅助措施,但不能代替有效 咳嗽。
咳嗽及伤口固定
1.采取半坐卧式或身体坐起略向往前。 2.将棉被或枕头以双手压紧伤口,避免咳嗽时牵扯
伤口造成疼痛 3.慢慢吸气吸到饱后略停顿一下,嘴巴张开同时腹
部用力将痰咳出 4.每小时5~10次,咳嗽若没有痰,仍可固定执行,
隆掌空的杯状,以这种手形在需要引流的肺叶部位叩打。 叩击不可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也不可使病人感到疼痛。 肺部拍叩不可肋骨以下,脊柱上,女性病人不可在乳房上, 因可致软组织损伤。病人能够学习自己拍打前胸,他人可 帮其拍叩背部。 震动胸壁:当病人慢动作呼气时,护士用手震动胸壁4-5 次/分,目的使该处下方呼吸道内分泌物松动。
然收缩,继尔一声将气冲出的咳嗽方法。术后病人常可引 起伤口剧痛。 分段咳嗽:让病人一连串的小声咳嗽,逐渐驱使支气管分 泌物脱落咳出。这种方法效果虽然差一点,但病人痛苦少 发声性咳嗽:当病人咳嗽有剧痛时,可让病人深吸气,张 口并保持声门开放,尔后再咳嗽。(哈气式咳嗽)
辅助方法
咳嗽训练:辅助咳嗽训练 叩背:轻击背部,使肺内分泌物松脱。拍背时手固定成背
造成栓塞或静脉炎等
方法
a、采半坐卧姿。 b、脚板前后左右摇摆,然后膝盖弯曲、
伸直,最后将整个腿抬起、放下。
小结
什么是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有哪些好处
![什么是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有哪些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2cdc4b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9.png)
什么是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有哪些好处肌肉不仅仅在人类进行体育锻炼时发挥作用,人类在呼吸时,也有相关的肌肉群在发挥作用,这类肌肉称为呼吸肌。
呼吸肌也需要进行运动和训练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运行。
以下内容将向大家介绍呼吸肌的含义,呼吸肌训练的方法及其好处。
一、什么是呼吸肌呼吸肌是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包括肋间肌、膈肌和腹壁肌等。
呼吸运动是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的一种运动,正常且节奏合适的呼吸是人体健康生活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推荐使用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训练方式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
二、呼吸肌训练的含义呼吸肌同骨骼肌类似,在受到运动等刺激时,会产生疲惫感,更有甚者会引起呼吸肌功能衰竭。
呼吸肌也需要进行适当锻炼,要想改善呼吸肌的功能,需要通过训练加强其肌力和耐力。
三、呼吸肌训练的方法(一)呼吸方式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需要通过呼吸肌减少耗氧量来减轻症状。
呼吸方法中最常见的方法包含吹气球和将热水吹冷,还有一种方法称为呼吸体操,呼吸体操又包含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全身性呼吸体操。
1.缩唇呼吸:指经过鼻子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起通过口腔呼气,嘴唇形状类似于吹口哨状。
缩唇呼吸可以缓解呼气时产生的气流压力,增强气道内部压力,此种方法能排出肺部多余的气体,为下一次吸入新鲜空气腾出更多的空间,改善人体缺氧等症状。
2.腹式呼吸:此种呼吸方法是利用膈肌进行呼吸。
在呼吸过程中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延长呼气和吸气的时间,降低呼吸肌因为收缩而需要的耗氧量。
3.全身性呼吸体操:此种体操一共包含七个步骤,第一步患者像平时一样正常呼吸即可;第二步站立吸气,身体前倾同时呼气;第三步高举手臂上端吸气,双手压住腹部呼气;第四步双臂与地面平行吸气,双臂垂直于地面呼气;第五步将双臂平行伸起时吸气,双手压住腹部呼气;第六步双手抱头吸气,上身向后转体呼气;第七步站立高举双手吸气,下蹲时呼气。
(二)呼吸肌肌力训练目前公认的效果显著的呼吸肌肌力训练方法为阻力呼吸法,其原理为利用阻力呼吸器,将呼气和吸气时的阻力调整至不同的水平,然后以正常的呼吸频率在阻力呼吸器的作用下连续呼吸,以此来锻炼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
肺康复训练方法
![肺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988e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f.png)
肺康复训练方法
肺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和措施,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提高患者的呼吸能力和生活质量。
1. 呼吸肌训练:
- 腹式呼吸训练:患者仰卧位,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
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重复进行。
- 吸呼气肌训练:使用特定的呼吸训练器材,通过吸气和呼
气的力度训练,增强吸呼气肌肉的力量。
-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和放松的动作,缓解呼吸肌肉的疲
劳和紧张。
2. 气道通畅训练:
- 气道湿化:使用湿化器或吸入盐水,增加气道湿度,减少
黏液的粘稠度,促进黏液的排出。
- 气道排痰训练:采用体位引流、气道震荡和气道吸引等方法,帮助患者有效排出呼吸道内的痰液。
3. 身体运动训练:
- 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
功能,提高氧气的利用效率。
- 柔韧性训练:通过伸展运动,帮助患者增加肌肉的柔韧性,改善呼吸肌肉的协调性。
4. 呼吸训练器的使用:
- 抗阻训练器:通过吸气时增加阻力,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 呼吸节奏器:通过调节吸气呼气的节奏,改善呼吸肌肉的
协调性和节律性。
5. 心理支持:
- 提供情绪支持: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训练。
- 康复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肺康复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康复训练,了解和管理相关疾病。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肺康复训练方法,具体的训练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定制。
任何康复训练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第九章呼吸训练
![第九章呼吸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4486d42284254b35effd347e.png)
性胸部外伤、出血性疾病等。
(四)注意事项
1. 引流前采用气雾剂吸入方法
2. 体位引流中若患者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加重时
3.
应立刻停止并予以临床处理。
3.双肺尖段引流中若遇咳嗽反射较差的患者则需
在俯伏坐位叩击后立即采取头低胸高位将痰液
咳出,左肺引流采用右侧卧位,右肺引流采用
方法:吸气时伸展肢体朝一侧弯曲以牵拉另 一侧绷紧的组织,扩张胸腔,呼气时向相反方向 弯曲并推紧绷侧胸壁。
六、咳嗽训练 (一)咳嗽机制 咳嗽的全过程可分解为5个阶段: 1.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 2.吸气后要有短暂的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
最大的分布。 3.关闭声门,进一步增加气道中的压力。 4.增加胸内压,这是在呼气时产生高速气流的重
斜肌、腹横肌等。
(三)肺通气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 限制性疾病 容积受限; 肌肉或支配呼吸肌的神 经失去作用。
2. 阻塞性疾病 哮喘和肺气肿 “空气截流现象”
无论是限制性疾病还是阻塞性疾病,由于上 述病理原因引起了一系列通气功能障碍,诱发呼 吸运动功能障碍,其中膈肌疲劳又是引起呼吸衰 竭的原因之一。而是因此在采用呼吸训练时,应 注意针对病变特点进行。
3.吸气肌静力性收缩训练(也称持续最大吸气技 巧)
(1)患者仰卧或半坐卧位,放松舒适。 (2)让患者做4次缓慢、放松的呼吸。 (3)让患者在第4次呼吸时做最大呼气。 (4)然后将呼吸器放入患者口中,经由低阻力呼
吸器做最大吸气并且持续吸气数秒钟。 (5)每天重复数次,每次练习5~10下。
三、局部呼吸 (一)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 1.准备 患者坐位或屈膝仰卧位,治疗师双手置
呼吸训练方法
![呼吸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a7c3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a.png)
呼吸训练方法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甚至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掌握一些呼吸训练方法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深呼吸是最基本的呼吸训练方法之一。
当我们感到焦虑、紧张或疲惫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练习。
坐下或躺下,放慢呼吸节奏,深吸一口气,使腹部扩张,然后缓慢地呼气,使腹部收缩。
重复这个过程几次,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感。
其次,间歇性呼吸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效率。
方法是在呼吸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间歇,比如在吸气和呼气之间停顿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呼吸。
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肺部肌肉的力量,改善呼吸节奏,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和提高氧气供应。
另外,冥想呼吸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
冥想呼吸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地感受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和缓慢呼气。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用呼吸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让自己进入一种平静和放松的状态。
最后,有氧运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呼吸效率。
比如慢跑、游泳、骑车等运动可以让我们的呼吸系统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节奏。
通过有氧运动,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增强抗压能力。
总之,呼吸训练方法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正确的呼吸训练,我们可以增强肺部功能,改善呼吸效率,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甚至改善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呼吸训练,让自己拥有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
呼吸训练指导
![呼吸训练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980d68fdd88d0d233d46a82.png)
早期康复训练指导一、呼吸功能训练1.呼吸操:可预防呼吸肌疲劳,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可减轻手术后患者呼吸疼痛感,促进术后肺复张,达到快速康复目的。
第一节:深呼吸舌尖轻顶上颚,用鼻子慢慢吸气默数1、2、3;舌尖自然放松,缓慢将气体从嘴部呼出默数1、2、3、4、5、6。
建议患者练习每次10-15分钟,每天2次。
第二节:腹式呼吸身体平卧于床、双脚屈曲、右手轻放于胸部、左手放于腹部。
用鼻吸气默数1、2、3,用腹部将左手顶起;用嘴呼气默数1、2、3、4、5、6并用左手轻轻按压腹部使之凹陷。
建议患者练习每次15分钟,每天2次。
掌握后再坐位行腹式呼吸,坐位掌握后再行站位腹式呼吸。
目标是使患者的呼吸方式由胸式呼吸完全转变为腹式呼吸。
2.缩唇呼吸:缩唇式呼吸法:病人默数2 -3下, 然后胸部前倾, 将口唇缩小呈吹口哨状, 让气体从口里缓慢呼出, 同时默数4 -5下, 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 -1∶3, 尽量深吸慢呼, 每分钟7-8次, 每次10 -20 min, 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度取坐位或半卧位, 闭嘴用鼻子把气吸满后再屏住气。
3.呼吸训练器的使用:a、取出呼吸训练器, 将连接管与外壳的接口、咬嘴连接, 垂直摆放, 保持正常呼吸;b、含住咬嘴吸气, 以深长均匀的吸气流使三个球子保持升起状态, 并尽量长时间地保持;c、移开呼吸训练器呼气,不断重复第b、c步进行呼吸训练, 10 -15 min后, 以正常呼吸休息。
按以上方法交替训练, 3 -5 次/d,让引流管的病人取半卧位, 这样有利于引流液引出。
鼓励病人做缩唇式呼吸和腹式深呼吸训练, 并应用三球仪呼吸功能训练器训练。
开始时交替使用, 每种训练方法的时间为3 -5 min, 以后慢慢地延长训练时间3.有效咳嗽训练嘱病人深吸气, 屏住, 声门紧闭, 使膈肌抬高以增加胸内压, 使肋间肌收缩, 然后咳嗽, 使声门打开, 使气体或痰液冲出, 反复数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训练及呼吸肌训练
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刘宏丽
腹式呼吸是怎样产生的?膈肌收缩膈下移时,腹腔内的器官因受压迫而使腹壁突出,膈肌舒张是腹腔内脏恢复原位,因为膈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随腹壁的起伏,所以种形式的呼吸称为腹式呼吸。
一、呼吸训练
1.全身放松:
卧位下全身放松:患者安静仰卧,头、膝部和双上肢用枕头支撑,面向上方,眼睛轻闭或半睁。
全身放松,意识集中在腹部,慢慢的呼吸至少10分钟,以进入半睡眠状态为好。
椅子坐位下:坐在椅子上,前臂置于大腿上,用肘支撑身体,手腕自然放松下垂,两膝稍分开。
也可后背靠着椅背,臀部稍向前,呈圆背,重要的是肩和上肢放松(下垂),下颌不上仰,两膝稍分开,同样意识也集中在腹部,慢慢地安静呼吸。
椅后依靠:患者坐在非常柔软舒适的有扶手的椅子或沙发上,头稍后靠于椅或沙发背上,完全放松5-15分钟。
前倾依靠:患者坐于桌前或床前,桌上或床上置两床叠好的被子或四个枕头,患者两臂至于棉被或枕头下以固定肩带并放松肩带肌群,头靠于被上或枕上放松颈肌。
前倾位还可降低腹肌张力,使腹肌在吸气时容易隆起,有助于腹式呼吸模式的建立。
立位下放松:双足稍分开,离墙约3Ocm,臀部抵墙,上身稍前倾,上肢下垂放松。
自由站立,两手指互握置于身后并稍向下拉以固定肩带,同时身体稍前倾以放松腹肌,
前倾站立:也可前倾站立、两手支撑于前方的低桌上固定肩带,此体位不仅起到放松肩部和腹部肌群的作用,而且是腹式呼吸的有利体位。
2.暗示呼吸法:
双手置上腹部: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双手置于上腹部。
吸气时腹部缓缓隆起,双手加压作对抗练习,呼气时腹部下陷,两手随之下沉,在呼气末稍用力加压,以增加腹内压,使横隔进一步抬高,反复练习可增加隔肌活动。
双手分置胸腹:患者仰卧位或坐位,一手置于胸部(两乳间),一手置于上腹部,呼气时腹部的手随之下沉,并稍加压,吸气时腹部对抗此加压的手,使之缓缓隆起。
呼吸过程中胸部的手基本不动。
此法可以纠正不正确的腹式呼吸方法。
下季肋部布带束胸法:患者取坐位,用宽布带交叉束于下胸季肋部,患者两手抓住布带两头,呼气时收紧布带,吸气时对抗此加压的布带而扩展下胸部,同时徐徐放松束带,反复进行。
抬臀呼气法:仰卧位,两足置于床架上,呼气时抬高臀部,利用
腹内脏器的重量将隔肌向胸腔压,迫使横隔上抬,吸气时还原,以增加潮气量。
以上练习可以交替进行,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日2~4次。
一般一周左右就可掌握腹式呼吸
二、呼吸肌训练:
1.等长收缩:闭住气,进行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动作,保持3~5s,每日数次,每周5日,5周就可获得效果。
2.腹肌训练: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练习(腹部吸气时隆起,呼气时下陷),开始为1.5—2.5kg,以后可以逐步增加至5—10kg,每次腹肌练习5分钟;
3.吹蜡烛法: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
每次训练3-5分钟,休息数分钟,再反复进行。
每1-2天将蜡烛与口的距离加大,直到距离增加到80-90cm。
(以上方法适用于慢阻肺、慢支、手术后肺康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