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12单元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下册8-12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下册8-12单元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使用铝制品使用合金知识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化学方程式发出耀眼的白2Mg+O22MgO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 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稀盐酸稀硫酸产生大量Mg+2HCl MgCl2+H2↑Mg+H2SO4MgSO4+H2↑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色产生溶液仍为Zn+2HCl ZnCl2+H2↑Zn+H2SO4ZnSO4+H2↑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有气泡产Fe+2HCl FeCl2+H2↑Fe+H2SO4FeSO4+H2↑溶液由无色逐渐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且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2Al+3CuSO4Al2(SO4)3+3Cu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Cu+2AgNO3Cu(NO3)2+2Ag知识点4:置换反应1.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可表示为A+BC AC+B。

2.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比较见表4。

C+O2CO2CO2+H2O H2CO3A+B+… C2KMnO4K2MnO4+MnO2+O2↑CaCO3CaO+CO2↑C A+B+…合物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C+2CuO2Cu+CO2↑Zn+H2SO4ZnSO4+H2↑A+BC AC+B易错警示单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或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都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2H2O22H2O+O2↑与CH4+2O2CO2+2H2O都不属于置换反应。

知识点5: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见图1)。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铁的冶炼原理。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12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12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12单元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讨论教学。

五、实验准备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内容1、【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2、【新授课】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1、金属材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阅读P3相关内容,讨论】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实验8-1】【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最新精品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名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功能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知道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1.能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人体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大意义.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健康.2.知道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实际应用,初步学会鉴别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1.通过学习明确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2.了解“白色污染”的形成、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新材料的开发与使用的认识,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属于化学新课程的一级主题,其中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为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从知识的内容来看,本单元不属于核心部分,属于化学知识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并且教材的教学要求不高,大多确定为知道、了解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了解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本单元的重点应该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首先让学生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对水、溶液等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加趋向完整和深入.本课题首先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与区别,还介绍了常见元素如钙、钠、钾、锌、硒、碘、氟等的生理功能以及缺少某些元素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分析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查看标签说明书,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和医药疗效.《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点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认识合成材料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还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调查“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合理建议,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科学选择健康生活,自觉形成环保意识.【重点】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有机合成材料.【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等)对人的机体蛋白质的侵害.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富含淀粉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本课题的教学特点应体现在不讲明营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点是介绍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中要强调必需元素有其最佳摄入量,据此可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由于媒体中充斥着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为了增加对它们的了解,可组织学生调查市场上有哪些此类保健药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做好这一调查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探究品质.让学生完成好本单元的习题:“收集有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微量元素的”,可以使学生了解文献研究的方法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习题完成的要求不要太高,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有机化合物中,教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活动与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要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让学生完成好“调查与研究”,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本课题的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样品,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对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统一的观点,虽然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点.在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分组进行,还可补充除教材以外的参考论点,以增强辩论性.讨论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白色污染”.实验12-1是热塑性和热固性实验,操作较简单,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就能独立完成.除了让教师动手演示外,应该考虑让学生动手实验,本节课所需实验材料都可让学生课前收集完成,可以考虑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这样更能让学生融入学习知识的氛围中.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课时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课时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1课时单元复习教案1课时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了解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2.了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油脂、维生素在生活中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知道一些常见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2.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的乐趣.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成长.【重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他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教师准备】课件、与教学相关的教具补充材料.仪器及药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火柴、碘酒、鸡蛋清、活昆虫、马铃薯.【学生准备】查阅、收集关于食物的知识.导入一:【展示】图片.【讲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那人类的生命活动又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讨论并总结】六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 导入二:【展示】图片.【讲述】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到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会不治而愈.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学生】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导入三:【讲述】2015年6月22日,据新闻报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山东聊城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是我们永远的痛,现在消费者纷纷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展示】关于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新闻及图片,提出三聚氰胺事件.【提疑】奶粉中为什么要加三聚氰胺呢?三聚氰胺、奶粉、蛋白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袋小小的奶粉会引起部长的重视?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会对此找到答案.一、蛋白质思路一【引言】(针对导入一)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展示】列举常见的食物.【讨论问题】同学们根据生物课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图片中的食物含有哪些基本营养素吗?【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学生之间相互纠错.【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食物中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1.蛋白质对人体有着怎样重要的功能?2.蛋白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由什么构成的?3.蛋白质在人体中发生哪些变化?【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0~91页.【交流展示】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中;植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种子中(如大豆、花生的种子).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和酶,组成元素有C、H、O、N等.3.在人体内,蛋白质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部分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并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释放出约【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交流】学生代表说明煤气中毒的原理.【教师总结】血红蛋白还能和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300倍.这样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就不会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讲述】从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中注意到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通过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我们可以知道血红蛋白分子中有几个铁原子.【指导计算】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解析和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交流总结】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1.把鸡蛋清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鸡蛋清凝固.2.将一直活的昆虫放入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昆虫死亡.【教师总结】以上说明蛋白质遇到加热、CO、浓酸、浓碱、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都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故重金属盐、甲醛、CO等可使人畜中毒.【讨论问题】1.为什么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来浸制动物标本?2.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交流归纳】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延伸】教你一招:辨别甲醛银鱼不妨从以下三点入手.一看:甲醛浸泡过的银鱼体表特别光亮,身体呈直线状;二嗅:甲醛浸泡过的银鱼带有刺激性气味;三摸:甲醛浸泡过的银鱼身体会变硬,轻轻挤压时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稍加用力,鱼体易发生断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提出问题,激发兴趣】你知道常用的饭菜中,哪些食物含蛋白质?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哪些食物含维生素?学完本课题后回答.【展示】鸡蛋、牛奶、鱼等常见的含蛋白质的食物.【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鸡蛋、牛奶、鱼和各种豆制品,你知道它们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这些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90~91页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悉、记忆有关知识点,带着如下问题思考,同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并总结涉及问题的有关知识.【提出自学问题】1.蛋白质究竟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2.蛋白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在人体内究竟有什么功能?3.血红蛋白和酶各有什么功能?酶是如何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淀粉类食物的?学生带着上述问题探究学习.【交流】在回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简单讨论后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本知识点内容采取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的方法.【展示】丙氨酸的结构组成简图.【交流】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展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示意图.【归纳和展示】蛋白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3.蛋白质在肠胃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部分被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讨论问题】同学们知道血红蛋白在人体血液中有什么功能吗?【指导阅读】学生看教材91页,理解并记忆有关问题.【教师特别提示】除此之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具有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帮助人体完成呼吸作用的功能.其过程可表示为:血红蛋白(蛋白质)+氧气→氧合血红蛋白(指导学生记忆公式)【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的含量往往较高,有的甚至会引起中毒.吸烟有害的有关图片以及知识【指导计算】教材91页的“练一练”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元素的总质68000×0.335%=227.8,铁原子个数为227.8÷56=4.思路一【引言】每天上午上到第四节课时,我们就会感到肚子饿,严重的还会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同学们知道这是缺少哪种营养素所引起的吗?【教师活动】人感到饥饿时,首先想到吃饭,但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却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补充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供人体需要.【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常见糖类有哪些?糖类的组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师生归纳重点】1.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糖类的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C6H12O6+6O26CO2+6H2O【指导阅读】学生观察教材93页图12—6糖类食品.【讨论问题】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糖类吗?【交流展示】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玉米、面粉、蜂蜜等.【拓展】葡萄糖在糖尿病人体内不能正常代谢,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液中能查出葡萄糖.【教师活动】如何检验马铃薯中含有淀粉?【学生分组实验】把碘酒滴到切成片的马铃薯上.现象:变蓝色.结论:遇碘淀粉变蓝.【教师活动】展示优质大米和霉变大米.【学生活动】(学生代表)看、闻两种大米.【教师活动】在生活中能否用霉变的大米喂养家禽、家畜?【学生活动】不能,霉变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阅读资料】教材第94页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讨论问题】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在蒸煮后,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还有毒吗?应如何保存粮食?【小结】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豆类等物质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1.糖类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稻、麦、马铃薯等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转化为葡萄糖储存在人体内的?淀粉类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葡萄糖是怎样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你能写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吗?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糖类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4.霉变食物能否食用?原因是什么?【指导阅读】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分组活动、安排学生到黑板上演练.【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做知识小结和点评,有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书上做标记并简单记忆.【总结展示】1.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淀粉、麦芽糖、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葡萄糖是生物细胞进行呼吸的燃料,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保证人体各项活动时的能量需要.C6H12O6+6O26CO2+6H2O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4.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三、油脂1.常见的油脂有哪些种类?2.油脂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归纳总结】1.组成元素:C、H、O.2.存在:植物种子、动物肥肉.3.分类: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常温下为固态,称为脂肪.4.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5.与健康的关系:太多,导致消化不良、肥胖;太少,会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思路二【提疑】观察你周围的肥胖人群,你发现他们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其中吃的食物什么营养素较多?【学生活动】齐声答,贪吃,喜欢吃油腻食物.【教师活动】同学们说的有道理.【布置任务】阅读教材,讨论问题:什么是油脂?它有什么功能?【交流归纳要点】1.油脂的组成:与淀粉相同,含有C、H、O三种元素.2.油脂的分类及存在状态.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植物油脂: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动物油脂: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如牛油、猪油等.3.油脂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每克油脂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约比糖类多一倍,但太胖就对身体有害了.【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现在的肥胖儿童,告诫学生这样对身体很不利!【教师总结】我们不要总吃油炸食品,对健康不利!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偏食、挑食,健康饮食很重要![设计意图]这一小段不是重点,让学生了解即可,而且内容简单,学生自主探究就会明白.思路三【自学练习】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约放出39.3 kJ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 g~6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按每日摄入5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计算,通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学生】分组活动、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练该问题,然后教师点评.39.3 kJ×50=1965 kJ1965 kJ÷20%=9825 kJ【展示自学问题】1.我们说的油脂通常是指什么?生活中常见的油脂有哪些?列举几种.2.油脂对人体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什么?3.正常人一般每日摄入多少油脂?它日常供给人体多少能量?【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做简单小结.【总结交流】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每日需摄入50~60 g,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3.常见的油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等.【拓展】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为人体供能多少的比较:糖类>油脂>蛋白质;单位质量供能多少:油脂>蛋白质>糖类.[设计意图]本内容采取“问题教学和先学后教”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维生素菜和水果呢?【交流】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因为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有重要的作用.【展示】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分析
30
第 九 单 元 溶 液
31
本单元共三个课题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32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
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
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 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剂。
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6
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 用途表,以及钛和钛合金等属 于常识性介绍内容,学生只需 留有大致印象即可。
资料“金属之最”以及“形状 记忆合金”的处理。
家庭小实验鼓励学生认真去做
17
本课题教学反馈:
1、学生对于金属材料的理解 2、金属材料中主要金属的存在
形式
18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以及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 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 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 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 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
19
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5
教材内容及处理方式:
主要内容:
一、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二、铁的冶炼 1、炼铁的原理(实验装置、高炉模型图片) 2、杂质问题的计算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锈蚀的“活动探究”以及防锈蚀的“讨
论” 2、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26
教材处理:
“我国的金属资源及常见金属矿物”
12
同时认识到金属除共性外有个性
组织学生讨论第3页,从而认识到“物质 的性质不是决定用途的唯一因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最后阶段,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学会金属的冶炼方法,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2.金属的冶炼方法:湿法炼金、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腐蚀与防护措施。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试剂:铁、铜、锌、硫酸、硝酸等。

3.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腐蚀与防护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锅、铜线、铝壶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让学生思考金属的来源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腐蚀现象,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下学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下学期]

第八单元
课题1 属材料
课题2 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属资源的利用和保

原教材中的有关内容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内容
金属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
教学要求
了解,能初步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了解,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析
元素化合物知识
教学内容
铁的物理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 钢铁的生锈和防锈 生铁和钢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几种常见金属及合金的应用 金属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2.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和 85 ℃时的溶解度。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溶解度曲线
• 查某一物质在某温 度时的溶解度 • 查同一物质在不同 温度时的溶解度 •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 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 知道物质的溶解度 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 小 • ……
饱和溶液
溶解度
讨论、资料 (固体、气体)
结晶
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
所用的水都是20 mL,其中溶解
硝酸钾晶体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 同?
图、从海水
提取氯化钠
活动与探究
绘制 溶解度曲线
活动与探究
绘制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表9-1所 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大一些的纸, 每小组合作绘制一张,贴在墙上。
表述:解释性总结归纳式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
实验、讨论 活动探究
指示剂的作用 自制批示剂
知识铺垫
物性、用途

常见的酸
以盐酸、硫酸为例 实验、活动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本节课成功之处:
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划分
2
教学课时
1
总备课数
66
主备人
备课组其他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与氧气、稀硫酸(稀盐酸)、盐溶液反应的三步实验探究,逐步完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使学生感到水到渠成,易于接受。
教法
指导归纳法
学法
观察 实验 分析
教学
准备
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内容
[问题]怎么确定铜和银哪个更活泼?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关于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总备课数
68
主备人
备课组其他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分析-精品资料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分析-精品资料
思考
3
第 八 单 金元 属 和 金 属 材 料
4
本单元共三个课题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
本单元的内容:
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的规律性 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 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 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1.利用好一些矿物开采年限的图示 2.结合生活实际如:废品的回收价格、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可乐 与露露;现代厨房和卫生间的落水管)
29
与以往的教材比较:
根据课标的要求,旧教材中以讲“铁”为 主转化为了介绍多种金属材料,进一步体 现出了金属材料的应用广泛性
生铁和钢的分类已删除 增加了“金属资源的保护”等内容
结论: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氢 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
5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
扩散---------吸收热量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
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
----------放出热量
Flash食盐的溶解
53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许多种溶液: 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溶液)、高锰 酸钾溶液、碘的酒精溶液(碘酒)、 植物油的四氯化碳溶液、氢氧化钠 溶液、硝酸铵溶液等。
解度曲线
58
教材内容及处理方法: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一、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
59
一、饱和溶液
主要目的是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活动与探究”的安排非常有必要,学生能切 实体会到、感受饱和溶液,比老师的演示及说 教效果好得多,但一定要组织好整个探究过程, 该探究活动的方案是教材已安排好的,侧重于 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采用定量的实验,为溶 解度的引出做好了铺垫。如:溶解能力受到水 温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件

归纳
知1-导
2.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素,如 铁、锌、碘、硒等。这些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 形式存在于人体中。
知1-讲
【例1】〈泰安〉某品牌饼干中含有钠、钙、铁、锌、
钾、碘等人体所需元素,其中不属于微量元素
的是( B )
A.锌
B.钙
C.碘
D.铁
知1-讲
导引:金属元素中钾、钙、钠、镁属于常量元素, 铁、锌是微量元素,非金属元素中碘、氟、硒等 为微量元素。
问题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补充足够的钙元素呢? 问题3:缺乏常见的微量元素会导致哪些疾病?
1.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每天适宜摄入量 知2-导
元 作用 每天摄

入量
缺乏或过量的症状
食物来 源
存在形式
临床症状表现为青少年的 海产品、其中99%存在
使骨骼
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质软
于骨骼和牙齿
豆类、
和牙齿 800~1 化症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奶类、 中,主要以羟
碘 激素的重 思维迟钝,过量摄入也会 加碘盐
要成分 引起甲状腺肿大
氟 能防治龋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摄 鸡、鱼、 齿 入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海产品
【例2】〈合株理洲摄〉入对,于摄人入体不必足需或元过素量,均我不们利也于要人注体意健康。知2-讲
下列有关几种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说 法正确的是( ) A.缺锌会引起C佝偻病、骨质疏松 B.缺钙会引起贫血 C.氟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D.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锌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海产品、瘦肉、肝脏、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奶类、豆类、小米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
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 质化和癌症。如摄入 肝脏、海产品、黄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12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12单元

37
2.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酸碱性
中和反应
(基础知识和应用)
溶液的酸碱度
(侧重方法和应用)
过渡
要求:
●知识:中和反应,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技能:用pH试纸测酸碱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认识化学与生活和生产的密切联系。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38
几点说明
●第一个活动与探究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 的操作是为了清楚地看出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课 程标准中没有要求中和滴定。
●关于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pH,实验室中的每 种酸和碱最好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浓度进行对比。 也可以在教师提导下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 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进行测定。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35
(2)酸、碱理论的发展
●1905年,富兰克林提出了溶剂理论:凡能电离产生溶 剂阳离子的物质为酸,产生溶剂阴离子的物质为碱。 ● 1923年,丹麦的布朗斯台特和英国的劳瑞各自独立地 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 (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 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例如,HCl、NH4+都是酸;Cl-、NH3都是碱。 ●路易斯酸碱的电子理论(广义酸碱理论):凡是能接受一 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等称为酸;凡是能供给一对 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离子等称为碱。例如, A + :B → A:B 酸 碱 化合物 ●皮尔逊软硬酸碱理论,等等。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 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是以金属 的标准电极电势为依据的。
●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 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 属的升华能、水合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2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2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物质的组成,生物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等)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身边各类疾病的发生)出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②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③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打印版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打印版教案

最新精品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名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铜)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部分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5.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6.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2.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实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3.通过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短缺的危机意识.本单元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中: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与金属矿物、物质的化学变化——认识几种化学反应(置换反应等)、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围绕金属的性质、冶炼、防锈蚀、回收与利用等内容呈现学习情境和素材,强调学生从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获取信息,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本单元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系统研究和认识金属及合金的性质、冶炼、金属保护和用途等内容.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及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化学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体验.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本单元内容,既能使学生用化学用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又能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本单元金属材料的知识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但仅是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在物理科学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金属的知识,因此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学习合金的概念.通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金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生活的视角上升到课题2学科的视角,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但条件不同,与酸反应但速率不同,接着又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设计实验的能力.接下来又从学科的角度上升到课题3社会的角度,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钢铁锈蚀、金属的污染等现象到金属的冶炼、防护、保护、回收等,让学生意识到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课题1金属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许多日常生活用品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引入,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重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由学生根据金属的性质讨论其用途,最后得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第二部分介绍合金,通过实验与讨论比较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为拓展学生视野,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很有前途的金属钛及新型高科技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金属材料对社会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表8-1、8-2,及实验8-1让学生知道合金的性能、用途的优越性.通过教材4页资料卡片及7页化学·技术·社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是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通过家庭小实验——淬火和回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也能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在大家熟悉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用途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大量的照片、资料介绍了地球上和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保护环境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突出的三个知识点: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在金属资源的保护这一知识点中,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探究与讨论”内容.【重点】1.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2.金属活动性顺序.3.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4.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培养学生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难点】1.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2.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3.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要让学生从金属的用途中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从耐高温、高强度金属材料的应用,学习合金的知识;从日常所见的钢铁锈蚀现象学习金属的防护.通过本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探究性实验的学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训练,学会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课题1金属材料”的教学中,课前可以安排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采用“基本问题驱动——对比实验——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做出结论——解释基本问题”的探究形式,探讨“为什么目前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这一基本问题,使学生认识物质组成的改变是其性能发生改变的重要依据.“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和手段:通过家庭实验粗略感悟不同金属活泼程度不同.再通过教师的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比较得出几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研究问题可以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借助第五单元学习的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完成铁与硫酸铜、铝丝与硫酸铜、铜丝与硝酸银、铜丝与硫酸铝的实验.通过归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特点,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并通过有关对习题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有关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等的判断依据.可以通过对一些实例和习题的讨论和分析进行归纳,也可以结合课题2的复习和小结进行归纳.“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可通过展示金属矿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金属在自然界存在的两种形态.通过介绍我国冶铁的历史,引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冶铁原理以及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鼓励、发动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如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的文字描述等,可在课内外交流.通过展示生锈的图片及铁的锈蚀条件探究实验(此实验要在课前一周准备),让学生感受到金属锈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然后由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的结果,并从中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通过金属用途的图片及书中提供的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图片及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和教师提供的图片,增强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自然过渡到如何保护和回收废旧金属.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讨论这一类计算题的解法时,关键是归纳出解题思路:即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可以视情况进行课堂练习,当堂讨论和评析一些错误的解法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本单元有一个实验和三个探究活动.教材5页实验8-1建议变成学生的活动探究实验(分小组).请学生根据给定的不同材料,分别进行探究活动,最后小组交流汇报得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关于“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建议:课前发给每人一小条镁,让学生从家中找铝片、铜片和黄金(有条件)并用砂纸把金属打磨光亮(黄金除外),然后放在敞口的盒子中,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上课带来.通过不同金属光泽的变化,粗略感悟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再增补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建议教师来做,需要氧气的量很大,再次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关于金属与酸的反应,要提醒学生,实验前要把几种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用砂纸磨去,向装有金属的试管中倒酸时要注意加入金属的顺序,按铜➝铁➝锌➝镁顺序加入,这样更便于观察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铜树和银花的实验,老师要课前准备好,分组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及反应的时间.日常生活及生产中金属与酸及盐等物质接触(如船舶业、建筑业、家庭厨房中的金属锈蚀等)造成的锈蚀现象是不容忽略的.通过“探究铁钉锈蚀条件”实验,学生应能得出导致铁锈蚀的因素是:水、氧气同时存在.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水存在的环境中加速锈蚀.既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同时又体现出锈蚀的速度.课题1 金属材料1课时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2课时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课时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1课时些化学性质单元复习教案1课时课题1金属材料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准备】金属制品(如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自行车、汽车、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学生准备】大小形状相同的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导入一:【展示】金属制品(如铝箔、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别针、自行车、铜丝等).【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2.感觉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3.想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金属制品根据什么选用金属.导入二:【展示】资料一: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乌有了.资料二: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解释原因】锡在温度低于-18 ℃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如果温度下降到-33 ℃,这种变化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导入三:【展示】“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歼15飞机的航母,制造航空母舰和歼15飞机使用大量合金材料(如铁合金、铜合金和钛合金等).你了解这些金属的知识吗?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思路一[过渡语] (针对导入一)日常生活用品如自行车、锤子、刀和水龙头等大多数是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是铁、铝和铜.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我们一起看下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吧.【展示】【思考讨论】人类在使用铁、铝和铜金属材料的过程中,有什么时代的特点?【交流】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过渡语]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有哪些差异?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展示】活动与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内容】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进行探究.小组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实验步骤】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2.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3.试试它们是否容易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思考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3.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金属的这些物理性质完全相同吗?请举例说明.【交流】大多数金属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教师总结并板书】1.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能弯曲、有延展性.2.金属的特性:大部分金属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大部分金属是固体,而汞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设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回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过渡语] 金属的物理性质千差万别,下面是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通过下表的比较,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用途之间的关系.【展示】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的比较导电性密度逐渐减小熔点由高到低硬度由大到小【教师提问】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到前面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宣布自己的不同答案.【展示和交流】1.因为铁的硬度比铝大.2.银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少,价格昂贵,故一般不用银而用铜制电线.3.因为钨的熔点是3410 ℃,而锡在不到300 ℃时就会熔化,而且钨的电阻率大,发光能力强,能使灯泡更亮.如果用锡制灯丝,则灯丝易断.4.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镀在铁制品表面既美观,又能延长铁制品的使用寿命.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长时间使用后金磨损脱落,则铁又会生锈而缩短水龙头的使用寿命.【思考讨论】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归纳出物质的用途与哪些因素有关.体现知识的应用性,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教师】我们知道,在一切比赛中,当冠军的感觉都是最好的.那么,哪些金属能获得如此殊荣呢?请大家看资料.【展示】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学生活动】学生记忆金属之最.【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分小组互相提问金属之最.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设计意图]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知识性.【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可决定金属的一些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即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环境、资源、美观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启示我们在看待任何问题时,都不应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然后再做决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等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观察图片、有目的地查阅资料,展示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交流】1.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2.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丝.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③用小刀割一下;④用铁锤锤一下;⑤用酒精灯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流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3页.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总结并板书】1.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能弯曲、有延展性.2.金属的特性:大部分金属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大部分金属是固体,而汞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交流】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展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教师总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二、合金【思考讨论】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有哪些?钢和生铁的性能有什么区别?【交流】铁钉、铁锅、铁锨.钢的性能比生铁好.【阅读】见教材第4页关于合金的第一段,填写下表.【归纳】[设计意图]体现知识的应用性,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领会知识.【展示】讨论:建筑物的防盗门及防盗网为什么常用不锈钢制造呢?【实验】教材5页实验8-1,划痕法比较黄铜和铜、硬铝和铝的硬度.按照图示分别实验.【交流】。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导引:从饼干的配料可看出:小麦粉、白砂糖中 富含糖类物质,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精炼植物 油、奶油中含有油脂,食盐(氯化钠)可提供无机盐。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
知2-讲 【例4】 [中考•昆明]“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
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用霉变的花生榨花生油 C.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我国广西省有一个长寿村,名列世界五大长寿地区,这
个地方叫做“巴马瑶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有多位生
命超过百岁的老人存在。国际自然医学会的研究表明,
巴马地区的土壤、山泉水源中富含溴、碘、锌、锂、硒
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从土壤
中进入各种食物,再进入人体,它们对人类的正常发育
较高。
知1-讲
【例2】俗话说“能食疗,不药疗”。患坏血病的人应 多食用的是( A )
A.青菜
C.鱼
B.米饭
D.花生
知1-讲
导引::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应多食用蔬菜、 水果,选A。
知1-练
1.【中考•青岛】均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
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 ) A.米饭、土豆 C.牛肉、鸡蛋 B.番茄、黄瓜 D.色拉油、花生
C.锌
D.碘
知1-练
3.【中考•滨州】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
称为微量元素。下列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D ) A.铁 B.锌 C.碘 D.碳
知1-练
4.【中考•来宾】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 )
A.铁 B.汞 C.镉 D.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八至十二单元知识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八至十二单元知识归纳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知识要点梳理一、金属材料⒈金属材料包括以及它们的;而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要求熟记“金属之最”。

2.金属的物理性质:⑴物理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具有优良的性、性和性,较大,较高等。

⑵物理特性:①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色,金呈色。

②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而汞却是等。

3.决定物质用途的因素:⑴主要因素为;⑵兼顾因素为、资源、是否、使用是否,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的影响等。

4.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或,制得的具有的物质。

合金与组成纯金属的性质比较: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其强度和硬度、熔点,性能更好。

5.几种重要的合金:⑴铁合金有两种分别是和,它们的不同。

⑵钛和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等特点,具有优良的。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从上述实验事实可以看出:比较活泼,次之,最不活泼。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⑴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溶液仍为无色。

相关化学方程式、。

⑵锌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溶液仍为无色。

相关化学方程式、。

⑶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色。

相关化学方程式:、。

⑷铜与盐酸或稀硫酸的不反应。

3.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⑴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色的物质,溶液逐渐由色变为色,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⑵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色的物质,溶液逐渐由色变为色,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⑶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色变为色,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⑷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不反应。

三、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由一种与一种反应,生成和的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单元
教学目标
●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合金的基础知识; ●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究活动 的过程、方法和技能; ●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 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 育。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6
需要说明的问题
1. 课题1 金属材料
●从“材料” 角度切入,而不是从“化学学科” 的角度切入。 ●重点组织好教材第3页的“讨论”,要引导学 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认真做好【实验8-1】和第5页的“讨论”。形 成一个观念: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 变。
“一定量溶剂” “一温度”
●要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11
第 九 单 元 溶 液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12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
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
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 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剂。
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教化
育学
课 程
九分
标 年章
准 级介
实 验
下绍
教册


下册共五个单元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化学基础知识与运用
第九单元 溶液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化学规律与应用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社会
第 八 单 金元 属 和 金 属 材 料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4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延 展性等)和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 ●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 序); ●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除此,还需考虑
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
3.采取不同金属及其合金的实物进行物理性质上的 比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材难点突破措施
实验8-1中,将“焊锡和锡”更换为“硬铝片和 铝片”,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 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焊锡比锡软)
师的评价“到组不到人”。这样,保证100%的学生都能
参与到学习中来;保证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落到实处;保
证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而尽量减少生生间的学习
昨日的菜单
第一次上课时,老师让每个组做一盘菜, 孩子们合作的也很好,但是发现,有的孩子主 导整个过程,有的孩子只是打打下手,有的孩 子则袖手旁观,虽然最后每个组都做出一盘漂 亮的菜,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动手。
温馨提示
●从“材料” 角度切入主题,而不

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切入。
●重点组织好教材第4页的“讨论(菜刀、镰
刀等)”,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形成一个观念: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
●认真做好【实验8-1】和第5页的“讨论”。 能发生改变。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策略
1.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可以 通过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
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要遵循同化(扩大“相似块”,
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 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
建立生长点)的规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 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教学策略
例如,由糖水、盐水等生活概念(旧平衡),经 过组成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 溶液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 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碘酒的溶剂
应的实验,通过对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
得出规律。 2.通过“活动与探究”进行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的探讨,引导学生注意以比较的方法进行 观察,并练习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规 律。再通过选举生活中的例子,加深认识。
教材难点突破措施
增加: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内容的选择: 避免与正文内 容简单重复 (如增加铜与 氧气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比 较,由学生设 计)
目前教材:
生活常识(引入)→酸碱指示剂实验→酸和碱(性
质分类)→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相似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温馨提示
1.利用矿物标本或实物照片、 图表等进行教学,课前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冶炼 铁的历史的资料。
2.将冶炼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与图8-20结合起来,
使学生对该原理印象深刻(借助动画)。
气囊
Fe2O3
CO
澄清石灰水
磁铁 CO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温馨提示
3.对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应
型”。
教学策略
2.对于酸、碱性质的“活动与探究”,教师 可引导学生回忆、类推,并指导学生进 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3.酸的化学性质的“活动与探究”应重引导,从 都能使指示剂变色、都能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都能 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等方面发现其共性。抓住学生试图解释 酸具有共性的原因的心理需求,把[实验10-9]中有关酸的 内容加入进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FLASH动画辅助展示 盐酸、硫酸的导电过程,发现存在相同的阳离子──氢离 子,归纳出酸的概念和酸的通性及其解释。
教学策略
4.由于有了酸的化学性质的
“活动与探究”的经验,所以,
碱的化学性质的“活动与探究”
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
教学策略
三、以合理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 建构。 本单元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 住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逐渐建
立并拓展知识网络,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框架,以促进学
●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好铁钉的锈蚀以及防护的
“活动与探究”。图8-23提示了设计思路。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允许多种
方案同时试验。如增加食盐水等。
●教材给出了思考金属腐蚀条件的思路和防止金
属腐蚀的思路,要利用这些思路组织好讨论。
●要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先从简单着手,浅入深出。
4.精心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改进应
尽量简单明了,可变条件少。利用所讨论出的金属腐蚀 的条件,应用于生活中出现的防锈措施等实例上。 5.资源的保护可通过图表等,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 的有限。并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如何保护金属资源的
相关讨论。
教学策略
●铁的冶炼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讲究“整合”。

今日的菜单
• 第二次上课时,老师让每个孩子做一盘 菜,每个组做一桌菜,并且要做到荤素搭 配,形成套餐。结果第二次,每个组都讨 论了菜谱,然后分工每个人做一道菜,再 摆成一桌席。大家都有成就感。
教学策略
3、有关溶液的计算要把握好深度、广度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
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单元知识结构
物理性质 纯金属
与氧气反应
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 铁的冶炼 与酸反应 与盐反应
金属材料
合金
生铁 钢
生锈、防锈
含杂质的计算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策略
1. 课前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 由实物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 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引入到金属物理性质 的教学。
2.利用课后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
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材难点突破措施
1. 课题内容的顺序略作调整: ●以前:一、溶液(包括乳化)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修订后:一、溶液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三、乳化现象 原因: 将溶液和乳化分开,先讲清溶液(特征、溶质和溶 剂、用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再讲乳化 现象,层次更清晰,对学生而言易理解。
化 学 九 年 级 下 册
编写意图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九单元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梳理归纳 巩固提升 逐步深化 环环相扣 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 某些化学性质
“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
和运用科学方法。
教学策略
1、遵循“同化”与“顺应”规律建构 认知
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溶液的
生活概念,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溶
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学
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导学生把
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 生的认识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除了正文外,在“资料”、 “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
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
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 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 本单元的许多教学内容是要求由学生在活动与 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
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本单元知识结构
溶解过程
溶质
溶液 溶剂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
结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 分三个课题。 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 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 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 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 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 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 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 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温馨提示
1.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 ●金属性: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离能大小来衡量。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 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是以金属 的标准电极电势为依据的。 ●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 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 属的升华能、水合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二、熟练运用“活动与探究”学习新 知识与新技能。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探究
学习的方法,本单元应该是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法学
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好机会。
1.课题1中的第一个“活动与探究”实际上就是让学 生自制酸碱指示剂。在活动与探究中,不仅要有成果—
—制得酸碱指示剂,而且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化学模
(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剂的科学概念(达
到新平衡);
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酒精中的溶
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两种液体互相 溶解,相对而言,量多者为溶剂”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 衡)。
教学策略
又如,由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旧平
衡),经硝酸钾的浓溶液不饱和与氢氧化钙的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本单元知识结构
课题 1
(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