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数量遗传学基础 (NXPowerLite)
合集下载
《数量遗传》课件

遗传方差与变异方差
01
遗传方差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所引 起的表型变异,包括基因方差和 基因型方差。
02
变异方差是指由于环境因素所引 起的表型变异,包括环境方差和 残差方差。
遗传相关与相关系数
遗传相关是指两个性状在遗传上的关联程度,可以用相关系 数表示。
相关系数是指两个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r表 示,其值介于-1和1之间,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 。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 传性疾病,改善人类健康 状况。
人工智能在数量遗传学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和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大规模数据,挖掘数量性状的 遗传规律。
预测模型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数量性状的表 现和遗传趋势。
辅助育种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育种方案,提高育种效率和成 功率。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织、发育阶段或不同处理条件下 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 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
04
数量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作物育种
作物产量
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可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通过研究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可 以定位控制产量性状的基因,进而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等方法,将有益基因 聚合到一起,培育出高产的作物品种。
肉质和乳制品品质
数量遗传学在动物肉质和乳制品品质改良方面也有应用。 通过研究与肉质和乳制品品质相关的QTL,可以定位控制 这些性状的基因,进而利用MAS等技术,将有益基因聚合 到一起,培育出具有优良肉质和乳制品品质的动物品种。
人类医学研究
《数量遗传学基础》课件

03
人类健康与疾病研 究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研究人类复 杂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预防 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3
疾病抵抗力增强
通过研究动物的疾病抗性基因,提高动物的疾病 抵抗力,降低养殖成本和动物疾病发生率。
人类遗传学研究
疾病预测与预防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基因 ,为疾病的预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个体差异研究
通过研究人类的数量性状基因,了解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为个性 化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支持。
《数量遗传学基础》ppt课件
• 数量遗传学概述 • 数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 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 •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数量遗传学的应用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数量遗传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量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群体中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科学。
特点
数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其遗传变异规律比质量性状复 杂。
04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QTL分析
关联分析
元分析
这是数量遗传学中最为常见和 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 析,可以对遗传数据进行分析 和解释,探究遗传变异的来源 、分布和作用机制。
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是 利用统计学方法定位控制数量 性状的基因位点,分析基因位 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
表型组学研究
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和成像技术,对动植物表型组进行深入研究, 以揭示表型变异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01
跨物种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物种间的遗传差异,以 揭示物种进化的机制和规律,为 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数量遗传 》课件

。
05
数量遗传学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发展
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量遗传学将能够更深入地研究 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揭示更 多复杂的遗传现象。
大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海量的 遗传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准确 地识别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
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 将为数量遗传学提供更强大的工 具,用于预测和解析复杂的遗传 模式。
3
数量遗传学在植物育种中还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 型组学的研究,以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人类医学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主 要用于疾病易感性和复杂性疾病
的研究。
通过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可以鉴 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变异位点 ,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
依据。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还 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的研 究,以揭示人类复杂的疾病机制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 系。
分析步骤
构建因果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计算路径系数,然后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 度。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用于降低数据的维度,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 个不相关的主成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特别是当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 线性时。
分析步骤
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提 取主成分,然后解释主成分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内容与领域
研究内容
数量遗传学主要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 基础、遗传变异和进化过程,包括基 因型和表型关系的分析、遗传力和方 差组分的估计、选择反应和遗传进展 的预测等。
领域
05
数量遗传学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发展
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量遗传学将能够更深入地研究 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揭示更 多复杂的遗传现象。
大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海量的 遗传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准确 地识别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
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 将为数量遗传学提供更强大的工 具,用于预测和解析复杂的遗传 模式。
3
数量遗传学在植物育种中还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 型组学的研究,以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人类医学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主 要用于疾病易感性和复杂性疾病
的研究。
通过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可以鉴 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变异位点 ,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
依据。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还 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的研 究,以揭示人类复杂的疾病机制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 系。
分析步骤
构建因果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计算路径系数,然后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 度。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用于降低数据的维度,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 个不相关的主成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特别是当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 线性时。
分析步骤
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提 取主成分,然后解释主成分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内容与领域
研究内容
数量遗传学主要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 基础、遗传变异和进化过程,包括基 因型和表型关系的分析、遗传力和方 差组分的估计、选择反应和遗传进展 的预测等。
领域
第七章数量遗传学基础PPT资料61页

dy.x1+dy.x2=1 Py.x1=ry.x1, Py.x2=ry.x2
如果原因不完全,则决定系数之和小于1
12.05.2020
13
通径系数的性质(一)
yx1x2
Py .x1
y .x1 2
x1
x1 y
第13张幻灯片
(
y
y ( x1
)(
x1 x1
)2
x1
)
x1 y
( x1
以产生31060,000种基因型 2. 新的类型不是新的突变,而是由于稀少基因分
离造成的(返祖)。
12.05.2020
4
Johannsen 和 Payne
Johannsen(1903,1909),纯系的变异不可 遗传
环境因素可引起数量性状的变异 提出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Payne(1918):果蝇刚毛数可以超过基础群 最极端的表型
12.05.2020
2
Shull(1908)
玉米:纯系的变异比远交群小得多。利用今 天的遗传学解释:
普通玉米的基因型很复杂,自交可以产生纯合 基因型个体,因此,近交系的变异很低
12.05.2020
3
Nilsson-Ehle(1909)
研究谷类作物
F2 1. 多数性状符合3:1 2. 个别64:1,AaBbCc, (1/2)6=1/64 结论: 1. 有性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基因型。10个座位可
因果关系: 单箭头线,方向由因到果,称为通径 线 平行关系:双箭头线,称为相关线
每条线的相对重要性称为系数
通径线的系数称为通径系数 相关线的系数称为相关系数
12.05.2020
10
概念
猪的屠宰体重(Y),由一长速度(X1)和 4月龄体重(X2)决定,而它们又是由饲养 条件(X3)决定。
如果原因不完全,则决定系数之和小于1
12.05.2020
13
通径系数的性质(一)
yx1x2
Py .x1
y .x1 2
x1
x1 y
第13张幻灯片
(
y
y ( x1
)(
x1 x1
)2
x1
)
x1 y
( x1
以产生31060,000种基因型 2. 新的类型不是新的突变,而是由于稀少基因分
离造成的(返祖)。
12.05.2020
4
Johannsen 和 Payne
Johannsen(1903,1909),纯系的变异不可 遗传
环境因素可引起数量性状的变异 提出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Payne(1918):果蝇刚毛数可以超过基础群 最极端的表型
12.05.2020
2
Shull(1908)
玉米:纯系的变异比远交群小得多。利用今 天的遗传学解释:
普通玉米的基因型很复杂,自交可以产生纯合 基因型个体,因此,近交系的变异很低
12.05.2020
3
Nilsson-Ehle(1909)
研究谷类作物
F2 1. 多数性状符合3:1 2. 个别64:1,AaBbCc, (1/2)6=1/64 结论: 1. 有性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基因型。10个座位可
因果关系: 单箭头线,方向由因到果,称为通径 线 平行关系:双箭头线,称为相关线
每条线的相对重要性称为系数
通径线的系数称为通径系数 相关线的系数称为相关系数
12.05.2020
10
概念
猪的屠宰体重(Y),由一长速度(X1)和 4月龄体重(X2)决定,而它们又是由饲养 条件(X3)决定。
数量遗传学基础

基本概念-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对数量性状有较大影响的基因座称为数量 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它 是影响数量性状的一个染色体片段,而不一定是 一个单基因座。
有限的基因如何控制众多的数量性状?
一般可以归结为下列三个原因: 1、基因仅仅是性状表现的遗传基础,它与性状的关系并非
位基因久间性一的环定上的境位随效机效应性应,和(一暂般e时p均i将性st它a环们t境i归c 并效e到f应f环ec境t效)。应偏差值中,统称
为剩余值 ,记为 R。
控制数量性状基因具有各种效应,主要有:
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A):等位基因 (allele)的累加效应;
显性效应(dominance effect,D):等位基因之 间的互作效应。
群体遗传结构影响因素——迁移
迁移(migration):不同群体间由于个体转移 引起的基因流动过程
在家畜育种实践中,迁移主要体现为引种,即 引入优良基因加快群体的遗传改良,是提高育 种效率的有效途径。
群体遗传结构影响因素—选择
选择(selection):群体内个体参与繁殖的机会不均等, 从而导致不同个体对后代的贡献不一致。造成这种繁殖机 会不均等的原因主要有个体适应性和生活力的差异、个体 繁殖力不同及人为的选择,前两者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因素, 而人工选择是动物育种改良最重要的手段。
上位效应(epitasis effect,I):非等位基因之 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型值是各种基因效应的总和。 G=A+D+I ,
表现型值������ P=A+D+I+E
基因效应和育种值
考察一个具有等位基因A1和A2的基因座,假 设纯合子A1A1的基因型值为+a,A2A2的基因型值 为-a,杂合子A1A2的基因型值为d,它取决于基因 的显性程度大小,无显性时d=0,完全显性时
动物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

(1/2 R+ 1/2 r) 2n
当n=2时,代入上式并展开即得: (1/2 R+1/2 r)2×2=1/16RRRR+4/16 RRRr+6/16RRrr+4/16Rrrr+1/16rrrr 或表示为 (1/2R+1/2r)2×2=1/16(4R)+4/16(3R)+6/16(2R)+4/16(1R) +1/16(0R)
然而,将生物性状分成这三类也不是绝对的,“量变是质变的 基础”,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质量性状,如黑毛色,但如果分 析其中的色素含量,在个体间也表现出量的变异;有的度量性 状,如牛的双肌,有时可以区分为正常和双肌两类,可以视为 质量性状;有的性状可以计数,如母猪的个体产仔数是整数, 表现为不连续变异,而几胎的平均产仔数却表现为连续变异。
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埃尔(Nilsson-Ehle H.)对小麦和燕麦的籽 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提出“多基因假说”。他发现在若干 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
Ⅰ P: 红粒×白粒
↓ F1: 红粒
↓ F2: 红粒:白粒
3/4:1/4
Ⅱ 红粒×白粒
↓ 粉红粒
↓ 红粒:白粒 15/16:1/16
Ⅲ 红粒×白粒
↓ 粉红粒
↓ 红粒:白粒 63/64:1/64
红粒:中等红粒 =1/4:2/4
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 =1/16:4/16:6/16:4/16
极深红粒:暗红粒: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 =1/64:6/64:15/64:20/64:15/64:6/64
于是他得出结论:
Johannsen W.L.的“纯系学说”对遗传学的贡献为如 下三点: ①确认了数量性状是可以真实遗传的; ②分清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③分清了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的概 念。基因型并不等于表现型,而是P=G+E。
当n=2时,代入上式并展开即得: (1/2 R+1/2 r)2×2=1/16RRRR+4/16 RRRr+6/16RRrr+4/16Rrrr+1/16rrrr 或表示为 (1/2R+1/2r)2×2=1/16(4R)+4/16(3R)+6/16(2R)+4/16(1R) +1/16(0R)
然而,将生物性状分成这三类也不是绝对的,“量变是质变的 基础”,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质量性状,如黑毛色,但如果分 析其中的色素含量,在个体间也表现出量的变异;有的度量性 状,如牛的双肌,有时可以区分为正常和双肌两类,可以视为 质量性状;有的性状可以计数,如母猪的个体产仔数是整数, 表现为不连续变异,而几胎的平均产仔数却表现为连续变异。
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埃尔(Nilsson-Ehle H.)对小麦和燕麦的籽 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提出“多基因假说”。他发现在若干 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
Ⅰ P: 红粒×白粒
↓ F1: 红粒
↓ F2: 红粒:白粒
3/4:1/4
Ⅱ 红粒×白粒
↓ 粉红粒
↓ 红粒:白粒 15/16:1/16
Ⅲ 红粒×白粒
↓ 粉红粒
↓ 红粒:白粒 63/64:1/64
红粒:中等红粒 =1/4:2/4
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 =1/16:4/16:6/16:4/16
极深红粒:暗红粒:深红粒:次深红粒:中等红粒:淡红粒 =1/64:6/64:15/64:20/64:15/64:6/64
于是他得出结论:
Johannsen W.L.的“纯系学说”对遗传学的贡献为如 下三点: ①确认了数量性状是可以真实遗传的; ②分清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③分清了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的概 念。基因型并不等于表现型,而是P=G+E。
七章节数量遗传学基础

子代平均值
hR2
R S
PO PP
P P
全群平均值 种畜平均值
2024/9/28
40
概念:遗传力旳几种表述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旳决定系数
h2 = dP.A = VA/VP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旳回归系数 遗传力是育种值和表型值旳有关系数
2024/9/28
41
遗传力估计旳原理和措施
遗传力估计旳原理
2024/9/28
20
通径系数旳性质(三)
共同原因
ry1y2 = P2 P2(左) ry1y2 = rx2x3 P2 P3(中) ry1y2 = P2 P 2 + P3 P 3(右)
2024/9/28
21
通径系数旳性质(四)
ryx1 = P1 + r12 P2 + r13 P3 dy.x1 + dy.x2 + dy.x3 = 1
2024/9/28
22
通径系数旳性质(五)
ry1y2 = P2 P2 + P3 P 3 + P2 r23 P 3 + P3 r23 P 2
2024/9/28
23
三、通径链旳追溯规则
1. 通径方向,只能“先退后进” 2. 一条通径链最多只能变化一次方向 3. 经过一条有关线等于一次方向变化
i1
j 1 n
ki
742
1722
1332
14492
621.6633
5 10
8 101
i 1
SSW SST SSb 2812.8713 621.6633 2191.2080
2024/9/28
31
例题
n
hR2
R S
PO PP
P P
全群平均值 种畜平均值
2024/9/28
40
概念:遗传力旳几种表述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旳决定系数
h2 = dP.A = VA/VP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旳回归系数 遗传力是育种值和表型值旳有关系数
2024/9/28
41
遗传力估计旳原理和措施
遗传力估计旳原理
2024/9/28
20
通径系数旳性质(三)
共同原因
ry1y2 = P2 P2(左) ry1y2 = rx2x3 P2 P3(中) ry1y2 = P2 P 2 + P3 P 3(右)
2024/9/28
21
通径系数旳性质(四)
ryx1 = P1 + r12 P2 + r13 P3 dy.x1 + dy.x2 + dy.x3 = 1
2024/9/28
22
通径系数旳性质(五)
ry1y2 = P2 P2 + P3 P 3 + P2 r23 P 3 + P3 r23 P 2
2024/9/28
23
三、通径链旳追溯规则
1. 通径方向,只能“先退后进” 2. 一条通径链最多只能变化一次方向 3. 经过一条有关线等于一次方向变化
i1
j 1 n
ki
742
1722
1332
14492
621.6633
5 10
8 101
i 1
SSW SST SSb 2812.8713 621.6633 2191.2080
2024/9/28
31
例题
n
七章节动物数量遗传学基础课件

h²=2r(FS)
r(FS)——全同胞组内相关系数
第30页,共54页。
3.4 遗传力的应用
如前所述,遗传率可作为杂种后代性状选择指标的指
标,其高低反映: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选择结果的 可靠性、育种选择的效率; 通常认为遗传率:
>50%高; =20~50%中; <20%低. 畜禽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大小
基因型值 genetypic ~
遗传方差 genetypic ~
加性效应 additive effect
加性方差 additive ~
显性效应 dominance effect
上位性效应 epitasis effect
显性方差 dominance ~
上位性方差 epitasis ~
非加性 non-
additive
4、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
4.1 表型值分解
表型值的效应分解:性状表现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受环境 影响,可得:
表型值 = 基因型值+环境偏差
P = G + E.
P 为个体表现型值(phenotypic value)(也即性状观察值);
G 为个体基因型(效应)值(genetic value),也称遗传效应值;
异表现在量上或程度上
第7页,共54页。
研究数量性状的方法的特点
必须进行度量
必须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数量性状以群体为对象才有意义
第8页,共54页。
2、阈性状
2.1 定义
在众多的生物性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性状,不完 全等同于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它们具有一定的 生物学意义或经济价值,其表现呈非连续型变异, 与质量性状类似,但是又不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 一般认为这类性状具有一个潜在的连续型变量分 布,其遗传基础是多基因控制的,与数量性状类 似。通常称这类性状为阈性状(threshold trait)。
r(FS)——全同胞组内相关系数
第30页,共54页。
3.4 遗传力的应用
如前所述,遗传率可作为杂种后代性状选择指标的指
标,其高低反映: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选择结果的 可靠性、育种选择的效率; 通常认为遗传率:
>50%高; =20~50%中; <20%低. 畜禽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大小
基因型值 genetypic ~
遗传方差 genetypic ~
加性效应 additive effect
加性方差 additive ~
显性效应 dominance effect
上位性效应 epitasis effect
显性方差 dominance ~
上位性方差 epitasis ~
非加性 non-
additive
4、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
4.1 表型值分解
表型值的效应分解:性状表现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受环境 影响,可得:
表型值 = 基因型值+环境偏差
P = G + E.
P 为个体表现型值(phenotypic value)(也即性状观察值);
G 为个体基因型(效应)值(genetic value),也称遗传效应值;
异表现在量上或程度上
第7页,共54页。
研究数量性状的方法的特点
必须进行度量
必须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数量性状以群体为对象才有意义
第8页,共54页。
2、阈性状
2.1 定义
在众多的生物性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性状,不完 全等同于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它们具有一定的 生物学意义或经济价值,其表现呈非连续型变异, 与质量性状类似,但是又不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 一般认为这类性状具有一个潜在的连续型变量分 布,其遗传基础是多基因控制的,与数量性状类 似。通常称这类性状为阈性状(threshold trait)。
数量遗传学基础

h2=VA /VP , re=(VG+VEg)/VP
2. 重复率可用于确定性状需要度量次数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30页
V Pk
VG VEg
VEs k
VP VG VEg VEs
而VG VEg reVP
VP reVP VEs
VEs (1 re )VP
则V Pk
reVP
(1 re )VP k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15页
杂种优势
• 两个遗传组成不一样品种(或品系)杂交, 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 超出双亲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水 平都高现象。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16页
四、数量性状遗传基础
• 微效多基因假说
– 数量性状是由大量、效应微小而类似且可加基 因控制;
– 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遗传学三大基本规 律,这些基因间普通没有显隐性区分;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8页
E.g1. 一个基因型频率为D=0.38, H=0.12, R=0.5 群体到达遗 传平衡时,其基因型频率怎样?为何?
• 设一个等位基因频率为p0,另一个等位基因 频率为q0,则:
• p0=D+1/2H=0.38+0.06=0.44
q0=R+1/2H=0.5+0.06=0.56
• 在该群体中存在以下关系:
• p+q+r=1; • (p+q+r)2=p2+q2+r2+2pq+2pr+2qr=1 • 隐性纯合个体基因型(ii)频率为r2, 即r2=8%; • A型个体比率为:p2+2pr;故: p2+2pr=14% • 计算得到:r=0.2828, p=0.1862,q=0.531 • IA IA基因型频率为p2=3.47%; IAi基因型频率为2pr=10.53%; • IB IB基因型频率为q2=28.2%; IBi基因型频率为2qr=30.03%; • IA IB基因型频率为2pq=19.77%; ii基因型频率为r2=8%;
2. 重复率可用于确定性状需要度量次数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30页
V Pk
VG VEg
VEs k
VP VG VEg VEs
而VG VEg reVP
VP reVP VEs
VEs (1 re )VP
则V Pk
reVP
(1 re )VP k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15页
杂种优势
• 两个遗传组成不一样品种(或品系)杂交, 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 超出双亲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水 平都高现象。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16页
四、数量性状遗传基础
• 微效多基因假说
– 数量性状是由大量、效应微小而类似且可加基 因控制;
– 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遗传学三大基本规 律,这些基因间普通没有显隐性区分;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8页
E.g1. 一个基因型频率为D=0.38, H=0.12, R=0.5 群体到达遗 传平衡时,其基因型频率怎样?为何?
• 设一个等位基因频率为p0,另一个等位基因 频率为q0,则:
• p0=D+1/2H=0.38+0.06=0.44
q0=R+1/2H=0.5+0.06=0.56
• 在该群体中存在以下关系:
• p+q+r=1; • (p+q+r)2=p2+q2+r2+2pq+2pr+2qr=1 • 隐性纯合个体基因型(ii)频率为r2, 即r2=8%; • A型个体比率为:p2+2pr;故: p2+2pr=14% • 计算得到:r=0.2828, p=0.1862,q=0.531 • IA IA基因型频率为p2=3.47%; IAi基因型频率为2pr=10.53%; • IB IB基因型频率为q2=28.2%; IBi基因型频率为2qr=30.03%; • IA IB基因型频率为2pq=19.77%; ii基因型频率为r2=8%;
第七章-数量遗传学-基础课件(1)

层的系数求得。(n为基因对数)
如
1
n=1,2n+1=3(层) n=2,2n+1=5(层) n=3,2n+1=7(层)
11 121 13 31
1464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如用图形表示,随着n的增加,二项分布逐渐成为 正态分布,从间断变异过渡为连续变异。环境对 基因型的影响,增加了表型变异的连续性。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有加性效应,也有 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更多的情况是几 种基因效应同时存在;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统计方法,可以对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 研究,如QTL。
2024/9/17
第三节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一、 表型值剖分的数学模型
1.表型值的剖分 P=G+E P:表型值 G:基因型值 E:环境离差
1
8
10
7
9 13
2
8
10
8
9 14
3
9
11
8 11
9
4
9
11 10 11
9
5
10
12
———————————————————————————
Σx
44
54 23 40 45
216
Σx2
390 586 277 404 527
2184
( Σx)2/ki 387.2 583.2 272.3 400 506.3 2149
2024/9/17
Re VG VEg VP
Re:重复力
(2)生物统计学概念 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
t MbSMw S MbS(k01)Mw S
绪论 NXPowerLite

放射自显影 甲状腺125I
(二)活体组织研究法: 1、组织培养和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神经干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基本方法示意图 A获取组织 B分离、培养种子细胞
C制备三维支架 D将种子细胞种植于支架 E将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组织缺损处
2、活体染色 3、细胞融合 4、细胞电泳
(三)新技术研究:组织细胞定量术
人鼻粘膜上皮棘细胞细胞间桥TM阳性
免疫组织与细胞化学原理
利用抗原(antigen, Ag),抗体(antibody)特异 结合的原理,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的一种方法。
4、原位杂交术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 能在组织细胞原位进行的核 酸分子杂交技术。 常用的标记物有两种: 1、放射性同位素,
1.显微分光光度术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microspectrophotometer)对组织和 细胞内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2.形态计量术
运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细胞内各种成分的数量、 体积、表面积等的测量 。目前多应用图像分析。
3.流式细胞术
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定量分析和细胞分类研究。
(四)显微镜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构 (EM)(electron microscope, EM简称电镜)
又称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和常用技术
(一)固定组织研究法 1、常用组织切片标本制备技术
石蜡切片术 ①取材和固定; ②脱水和包埋; ③切片和染色; ④封片。 其他;火棉胶包埋, 冰冻切片,
神经干细胞培养
(2) 荧光显微镜 (fluorescence micrscope) 是用以观察 细胞、组织内 荧光物质的分布。
(二)活体组织研究法: 1、组织培养和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神经干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基本方法示意图 A获取组织 B分离、培养种子细胞
C制备三维支架 D将种子细胞种植于支架 E将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组织缺损处
2、活体染色 3、细胞融合 4、细胞电泳
(三)新技术研究:组织细胞定量术
人鼻粘膜上皮棘细胞细胞间桥TM阳性
免疫组织与细胞化学原理
利用抗原(antigen, Ag),抗体(antibody)特异 结合的原理,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的一种方法。
4、原位杂交术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 能在组织细胞原位进行的核 酸分子杂交技术。 常用的标记物有两种: 1、放射性同位素,
1.显微分光光度术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microspectrophotometer)对组织和 细胞内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2.形态计量术
运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细胞内各种成分的数量、 体积、表面积等的测量 。目前多应用图像分析。
3.流式细胞术
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定量分析和细胞分类研究。
(四)显微镜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构 (EM)(electron microscope, EM简称电镜)
又称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和常用技术
(一)固定组织研究法 1、常用组织切片标本制备技术
石蜡切片术 ①取材和固定; ②脱水和包埋; ③切片和染色; ④封片。 其他;火棉胶包埋, 冰冻切片,
神经干细胞培养
(2) 荧光显微镜 (fluorescence micrscope) 是用以观察 细胞、组织内 荧光物质的分布。
数量遗传学第7章

多基因假说的发展
★近年来,借助于分子标记和数量性状基因 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简称QTL)作图技 术,已经可以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标出单个 基因位点的位置,并确定其基因效应。 ★数量性状可以由少数效应较大的主基因控 制,也可由数目较多、效应较小的微效多基 因或微效基因(minor gene)所控制。
2)超显性假说 也称为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shull&East, 1908)。认为:等位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双亲基因异质结合,等位基因间互作大于纯 合基因型的作用。 该假说得到了许多试验资料的支持。但是 它否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忽视了显 性基因的作用。
两者的不同之处: ★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由于双亲显性 基因间互补; ★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等 位基因间互作。
S是纯合体a1a1、 a2a2、 a3a3、a4a4概率是多少?
二、杂种优势
1、杂种优势的表现
杂种优势(heterosis/hybrid vigor)是生物界 的普遍现象,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的杂 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繁殖力、抗逆性、产量 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F1优势表现
在生产实践和研究中发现, F1 代的杂种优势 表现是多方面的、综合的,而且很复杂;但不 同生物类型又有所侧重。
二、遗传率(力) 1、遗传率的定义
因为用方差测量变异的程度,所以各种 变异就可以用方差表示。 遗传方差(VG)
表型方差(Vp)
环境方差(VE)
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的表型方差 中占的比例。即:
遗传方差
h2 =
表型方差
基因的相加效应方差 (VA)
遗传方差(VG)
第七章_数量遗传学基础(略讲)

3、估计畜禽终身可能的平均生产力(MPPA)
MPPA P bPk P
1 n Cov G E P , G E P Esi n i 1 CovMPPA, Pn b VPn VPn VG VEP VPn reVP nre 1 (n 1)re VP 1 (n 1) re n
2
遗传力是育种值和表型值的相关系数( r AP )
r
2013-7-29
2 AP
COV ( A, P )2
V ( A)V ( P )
V ( A)2
V ( A)V ( P )
V ( A) 2 h V (P)
28
二、遗传力估计的原理和方法(略)
(一)遗传力估计的原理
rP hrAh h 2 rA
t0.05(12) 2.179
24
三、重复力的主要用途
1、判断遗传力估计是否正确
重复力为遗传力的上限
度量n次所能达到的准确度
Q 1 VPn 1 VP VP nre VPn 1 (n 1)r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确定需要重复度量的次数
V p VG VEg VEs
reVP VG VEg
2013-7-29
子代平均值
R P P h O S PP P
2 R
全群平均值
种畜平均值
27
遗传力的几种表述(略)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的决定系数(dP.A)
A d P. A 2 2
h
2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的回归系数(bAP)
P
b
AP
COV ( A, P ) COV ( A, A R) V ( A) 2 h V (P) V (P) V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x3
2 y
2 x1
d y.x1dx1.x3
d y.x4
2 x4
2 y
2 x1
2 y
2 x4 2 x1
d d y.x1 x1.x4
由性质1(II):
d x1.x3 d x1.x4 1 d y.x1 d y.x1(d y.x3 d y.x4 )
2020/6/17
19
通径系数的性质(三)
ki
74 2 172 2
133 2 1449 2
621 .6633
5 10
8 101
i 1
SSW SST SSb 2812 .8713 621 .6633 2191 .2080
2020/6/17
31
例题
n
dfT ki 1 101 1 100 i 1
dfb n 1 13 1 12
子代平均值
hR2
R S
PO PP
P P
全群平均值 种畜平均值
2020/6/17
40
概念:遗传力的几种表述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的决定系数
h2 = dP.A = VA/VP
遗传力是育种值对表型值的回归系数 遗传力是育种值和表型值的相关系数
2020/6/17
41
遗传力估计的原理和方法
遗传力估计的原理
2020/6/17
7
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
P=G+E,E=0
P=A+D+I+E
R=D+I+E,P=A+R
P G PA
2020/6/17
8
第二节 通径分析
Path Analysis Wright(1921)
2020/6/17
9
通径分析
利用两者之间的原因,分析两种变量相互关 系的方法。
起初只是应用于分析影响小型哺乳动物骨骼变 异的一般因素和特定生长因子。后来推广到许 多方面:遗传学,农业经济学,生理学,生态 学等。动物育种主要用来估计相关程度和计算 近交系数。
第七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2020/6/17
1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
2020/6/17
2
动物性状的分类
质量性状:可心明确区分为若干类 。如毛色, 角的有无
数量性状:变异是连续的,无法用形容词描 述,只能通过度量。如产奶量,生长速度, 体重,羊毛的粗细等。
多基因:控制某个数量性状一组基因的一个 基因。
n 1k0k0 1
2
2 1 0.122921 7.71121 0.12292
131 7.7112 7.71121
8.2501103
t
re
V re
0.1229 1.3531 8.2501103
t0.05(12) 2.179
2020/6/17
34
重复力的用途
1. 判断遗传力估计是否正确
重复力为遗传力的上限
特殊环境方差:暂时的或者局部条件所造成的环 境方差,也就是个体内度量间的方差。
某一年草地的好坏对羊毛生长的影响
VE = VEg + VEs, VB = VG + VEg, VW = VEs
re
VG VEg VG VEg VEs
VG VEg VG VE
VG VEg VP
2020/6/17
28
重复力的估计方法
2020/6/17
20
通径系数的性质(三)
共同原因
ry1y2 = P2 P2(左) ry1y2 = rx2x3 P2 P3(中) ry1y2 = P2 P 2 + P3 P 3(右)
2020/6/17
21
通径系数的性质(四)
ryx1 = P1 + r12 P2 + r13 P3 dy.x1 + dy.x2 + dy.x3 = 1
rP hrAh h2rA
h2 rP rA
h2
rP ( MT ) rA( MT )
rP ( MT ) 1
rP(MT)
h2
rP(OP) rA(OP)
rP(OP) 0.5
2rP(OP)
h2
rP ( FS ) rA( FS )
rP ( FS ) 0.5
2rP(FS)
2020/6/17
h2
rP ( HS ) rA( HS )
2020/6/17
26
概念
度量次数一般不只2次,因此可以用组内 相关系数来度量。
个体间变异越大,个体内变异越小,说明重 复力越高
re
2 B
2 B
2 W
2020/6/17
27
概念
一般环境方差:指的是时间上持久的或者空间上 非局部的条件所造成的环境方差,它是个体方差 的一部分。
母畜泌乳量的高低对仔畜生长的影响
1. Py.X3 = Py.x1 Px1.x3, Py.x4 = Py.x1 Px1.x4 2. dy.x1 = dy.x3 + dy.x4
2020/6/17
18
通径系数的性质(二)
Py.x3
x3 y
x3 x1
x1 y
Py.x1 Px1.x3
d y.x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x3
2 y
2 x1
以个体分组,以个体的各次度量值为组内观 察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所得的组内 相关系数即是重复力。
2020/6/17
29
例题
小梅山母猪产仔数记录
母猪
号
1
2
3
4
胎
次
5
6
7
8
K
x
x2
9
10
11
6212 11
21
16
18
8
5
74 1206
2252 10
15
17
13
20
21
23
17
16
20
10 172 3098
11
概念
猪的屠宰体重(Y),由一长速度(X1)和 4月龄体重(X2)决定,而它们又是由饲养 条件(X3)决定。
右图省略 X3
2020/6/17
12
概念
通径系数就是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多数 情况下,为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
Py.x
by.x
x y
通径系数下标中依变量在前,自变量在后, 二者用点分开。
101 1449 23601
2020/6/17
30
例题
n ki
2
n SST
ki
X
2 ij
i 1
X ij j1
n
i1 j1
ki
23601 1449 2 2812 .8713 101
i 1
ki
2 n ki
2
SSb
n i 1
X ij
j 1
ki
X ij
i1
j 1 n
Johannsen(1903,1909),纯系的变异不可 遗传
环境因素可引起数量性状的变异 提出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Payne(1918):果蝇刚毛数可以超过基础群 最极端的表型
许多动物和植物也有这样的现象 选择可以使有利等位基因频率提高
2020/6/17
6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假定数量性状是由许多(effectively infinite)效应无限小(infinitesimal small) 的基因(多基因multiple genes or polygenes)控制,这些基因每个在不同的 染色体上,每个基因产生一个单独的作用。
2020/6/17
22
通径系数的性质(五)
ry1y2 = P2 P2 + P3 P 3 + P2 r23 P 3 + P3 r23 P 2
2020/6/17
23
三、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1. 通径方向,只能“先退后进” 2. 一条通径链最多只能改变一次方向 3. 通过一条相关线等于一次方向改变
15
通径系数的性质(一)
ry.x1
( y y)(x1 x1)
y x1
(x1 x1)2 x1
y x1
y
2020/6/17
16
通径系数的性质(一)
根据方差剖分原理:
2 y
2 x1
2 x2
1
2 x1
2 x2
2 y
2 y
2020/6/17
17
通径系数的性质(二)
性质二(间接原因)
注意通径系数没有单位。只有两个变量时, 通径系数等于相关系数。
2020/6/17
13
通径系数的性质(一)
性质一(独立原因)
dy.x1+dy.x2=1 Py.x1=ry.x1, Py.x2=ry.x2
如果原因不完全,则决定系数之和小于1
2020/6/17
14
通径系数的性质(一)
y x1 x2
① 邻近通径必须以尾端与相关线相接 ② 一条通径链内至多只能有一条相关线 ③ 不同的通径链可以重复通过同一条相关线
4. 在追溯两个结果的通径链时要避免重复和 遗漏。
2020/6/17
24
第三节 重复力
2020/6/17
25
概念
重复力指的是家畜个体由一性状多次度量值 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
时间上:猪产仔数,奶牛的产奶量,绵羊的产 毛量,蛋鸡的产蛋数。 空间上:果蝇翅长,作物种子的蛋白质含量。
1)re
VP
1 (n 1)re
2020/6/17
37
重复力的用途
多次度量育种值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