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措施探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1.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了严重的土地贫瘠化和生态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土地荒漠化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依然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荒漠化给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3.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却无法满足需求。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4.自然灾害频发水土保持工作不力,导致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山洪、滑坡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是水土保持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政府要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水土保持制度,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完善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提高水土保持意识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水土保持的参与者和行动者。
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水平整治率,改善土地的水文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4.加强防护林建设防护林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风固沙、固碱保肥、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效。
因此要加大对防护林建设的投入,扩大防护林面积,提高防护林的效益。
5.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6.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贡山县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是一个地处偏远、自然环境优美的县。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贡山县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
本文将从水土流失现状、影响因素、综合治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土流失现状贡山县地势复杂,河谷地带占据了县域总面积的80%,这种地理构造使得整个县域地势起伏较大,土地资源丰富。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大量的原始森林和草场被砍伐、放牧,致使土壤暴露在风雨侵蚀之下,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据初步统计,贡山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县域总面积的30%,其中森林土壤流失最为严重,占到总土壤流失面积的60%以上。
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
农作物的减产,土地的退化以及山体的滑坡垮塌,无不与水土流失问题息息相关。
而且,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水土固定度下降,降雨时蒸发和透水增加,导致了土地的持水能力下降,进而使得水库淤积,河流下游漫滩成灾。
二、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贡山县地处高原山区,地势复杂,土地容易受到雨水、风等自然因素的侵蚀。
加之气候多雨,雨水冲刷加速了土壤的流失。
2. 人为因素:贡山县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土地的过度开垦、滥伐滥伐导致了土地裸露,无法抵御风雨的侵蚀。
放牧、砍伐森林等不合理的人为行为也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
三、综合治理措施针对贡山县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有必要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以期彻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1. 林业治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禁止乱砍滥伐。
修复受损森林,种植阔叶林和针叶林,增强土地的覆盖力和持水能力,减缓水土流失。
2. 土地整治:加大对农田的防风固沙措施,推广梯田种植方式,降低坡耕地的开垦程度,减少水土流失。
3. 水土保持工程:逐步建设水土保持植被,进行盖草植树,修筑梯田,开展干旱山地农田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土壤保持力。
4. 河道治理:加强对河道的治理,修建护岸、堰塞湖等措施,减少河流的冲刷。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贡山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高原山地区,地势险峻,气候多变。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该县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贡山县水土流失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就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展开讨论。
一、水土流失现状1.地形与土壤贡山县地势险峻,山地及丘陵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
由于大部分的土地都是丘陵山地,地形地貌复杂,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现象。
该县土壤贫瘠,土壤侵蚀严重,导致土地肥力逐渐减弱。
2.植被状况贡山县植被覆盖率较低,森林减少、草地退化等因素导致植被稀疏,土地裸露程度高,无法有效保护土壤免受水流冲刷。
3.人为因素农业开垦、人类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草地过度放牧等行为加剧了土壤侵蚀,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问题。
以上种种现状表明,贡山县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亟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遏制水土流失的恶劣现象。
二、综合治理措施1.植被恢复与增加为加强植被覆盖,减轻水土流失的破坏,贡山县需要大力进行植被恢复与增加。
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植被的保护能力,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力度,修筑梯田、坡改梯、植被覆盖等工程,降低地表径流速度,有效减缓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3.合理规划农田和耕地制定合理的农田规划,统一规划耕地,防止农田扩展过度,过度的农田开垦对水土保持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通过科学的农田规划,规范农田建设,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危害。
4.推进农业生态化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倡导绿色种植、有机农业等,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和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土地的耗损,保护好农田和水土资源。
5.开展地面覆盖和栽植开展地面覆盖和栽植工程,通过大面积覆盖和栽植,强化土壤的保护作用,减缓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护水土资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刘家峡库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水库之一。
由于地势陡峭,土壤质地较差,加之降雨较多,使得该库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影响着库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还会对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对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一、水土流失治理现状1.问题分析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山地裸露、丘陵沟壑侵蚀、农田水土严重流失等。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植被减少、土地利用不合理等。
2.治理进展为了解决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包括:植树造林、修筑防护墙、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等。
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缓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发展速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存在问题尽管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治理措施不够全面、效果不够显著、监管不够到位和社会参与度不够高等。
二、水土流失防治对策1.加强政策制定政府应该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并提高政策贯彻执行的力度。
2.加大资金投入水土流失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3.推进生态修复通过加强植树造林工作,恢复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4.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制定科学的农田水土保持规划,采取有效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5.推动土地整治通过土地整治项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土地质量,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6.加强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和示范引导,推动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7.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提高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刘家峡是黄河干流上游的一座大型水库,也是全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作为黄河的重要支流,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防治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水土流失现状1. 土地利用状况刘家峡库区耕地面积约127万亩,其中旱地面积约为7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
除了耕地外,还有大片荒地和林地。
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及库区周围。
近年来,库区内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有所扩张,耕地向城镇和工业用地转移,土地资源利用进一步加强。
2. 土地质量与水土流失程度刘家峡库区土地质量普遍较差,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较低,土层深度不同。
土地经过长期的过度开垦和激烈利用,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
据资料显示,库区内部分地区的侵蚀强度超过600t/km2/yr,水土流失已达到严重程度。
3. 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和原因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侵蚀和风沙侵蚀两种形式。
水侵蚀主要由于水库蓄水时水位较高,库区内部很多小溪和排水沟流经松散的土地,形成了很多沟壑,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库区底部。
风沙侵蚀是由于库区为黄土高原地区,加之降水不足,土壤脆弱,多年的风沙侵蚀导致了大面积的沙化现象。
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库区内降雨量不足,土地利用不当,耕地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再加上库区内不少地区地形陡峭、土壤性质较差,使得土地的抗风力和抗水力都比较低。
二、防治对策针对刘家峡库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管护荒地,增加造林绿化面积,优先配置人口与生态用地。
降低旱地面积,尽力实现“小块多层”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 推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包括从水土保持,植物保护、水土资源优化利用等角度入手,对库区范围内实行综合整治,注重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修建渠道景观,为旱区农业带来实质性的改善,锻造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3. 强化人工干预措施应加强库区防沙治沙、固沙护地的人工干预措施,以减缓水土流失的恶劣影响。
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
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是一种常见的生态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土壤被侵蚀和流失,同时出现水资源的流失。
这一问题对于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1. 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质量的恶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更加明显。
由于缺少足够的土壤和水源,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2. 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土壤和水资源的流失,导致植被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这一问题也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得一些物种濒临灭绝。
3. 人类健康水土流失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由于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比如一些污染物质在水土流失过程中被带走,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会导致一些疾病和健康问题。
二、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1. 科学种植科学种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一环。
有效的种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农田和自然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加强轮作制度,适时施肥和绿化等,可以减少对土地的损害,同时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2. 防治水土流失的法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法律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加强对于环境法规的制订和执行,建立和完善环境执法机制,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对于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
3. 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生态保护区,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防治水土流失必须从源头抓起,通过建设生态保护区来限制和管理人类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加强环境宣传加强环境宣传,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防治水土流失必须从每个人开始,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
中国水土流失治理行业发展现状及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分析
中国水土流失治理行业发展现状及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分析一、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概况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
治理水土流失,是指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实现对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的活动。
它包括预防、管护、治理三方面内容。
水利工程时间长、资金投入多,对工程的结构、数量、质量等要求高。
此外,近年来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迫使大多数地区处需要进行水土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对的水土保持工作,在保持经济正常发展情况下,为人民提供更加稳定的居住环境。
二、水土流失治理行业发展现状1、相关政策法规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山地和丘陵区,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法规,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水土流失治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因水土流失,全国年均损失耕地100万亩,黄土高原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1厘米以上,东北黑土地变薄,一些地方的黑土层流失殆尽。
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是指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工程和技术措施。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1. 土壤侵蚀严重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但土壤侵蚀问题普遍存在。
尤其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地形起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沙化和植被退化。
2. 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
农业生产中的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水排放等原因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3. 生态系统恶化水土保持工作的不力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恶化,许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二、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分析1. 加强水土保持政策的执行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水土保持的政策执行力度,落实各项法规和标准,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确保政策的贯彻实施。
2. 推动土地整治加大对土地的整治力度,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裸露地和裸土地,通过植被恢复、梯田建设等方式改善土地的水土保持状况。
3.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土壤、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
4.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科研力量,从技术上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比如草业种植技术、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技术等。
5.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水土保持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唤起大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6.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推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土地的保育和利用效率。
三、结语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只要加强政策的执行、推动土地整治、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改善水土保持的现状,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保护水资源等,对于农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当前中国的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利用带来了压力,大量的农田被开垦和改造,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加剧。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如暴雨、干旱等,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对土地利用的认识程度不高,缺乏水土保持的意识和相关知识,导致在农业生产中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为了解决当前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问题,中国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加强水土保持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意识,指导农民采取一些简单的水土保持措施。
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鼓励农民采用科技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田管理中加强水土保持。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减少违法占用耕地、破坏水土的行为。
水土保持工作还需要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前中国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一些地区却相对较好。
需要将资源优先配置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采取一些重点治理措施,如建立种植草地、修建防护林和林网等,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国际合作也可以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手段。
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土保持经验,学习他们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成功做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在当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改善土壤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策略
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策略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策略水土流失是指由于土地的表层土壤被风、水等自然力量冲刷和侵蚀,导致土壤的迁移和流失。
水土流失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策略。
首先,要加强水土保持意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宣传片等,向公众传递水土流失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行动。
其次,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土保持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违反水土保持法规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第三,要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传统的农耕方式往往会导致水土流失,因此需要引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采用轮作、地膜覆盖、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农田裸露面积,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第四,加强土地的水利设施建设。
建设排水沟、拦河坝等水利设施,改善土地的排水状况,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还应加强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合理调节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
第五,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研发和推广。
积极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让农民学会正确使用水土保持技术。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推广科学农业生产方式、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推广水土保持技术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美丽的家园。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贡山县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怒江上游,地势高峻,气候多变,常年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对贡山县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水土流失现状1.1. 土地荒漠化由于过度的开垦和砍伐,使得大量的山林被毁,土地失去了原有的覆盖层保护,导致土壤松散、流失速度加快,土地荒漠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农耕区,土地损失更为严重。
1.2. 河流水位下降贡山县下辖三江并流的区域,由于不规范的采矿和水电站的建设,导致河流的水位不断下降,河流潮汐的规律性发生了变化,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1.3. 土石流灾害贡山县地处滇西高山峡谷区,雨量大,地球化学矿物质含量高,存在着较多的岩石崩塌和滑坡现象,同时,由于土地流失影响,水土在雨水的冲刷下,易于发生土石流灾害,威胁着当地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1. 植树造林为了解决当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必须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通过绿化和固沙,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政府应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植树造林活动,引导农民将耕地林地化,同时,鼓励当地居民重视林地保护,全面推广土地绿化、花草树木种植、固定土地、减少土地流失。
2.2. 应用科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水土保持自动化管理。
政府部门应该组织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及时报告异常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
2.3. 发展可持续的农业贡山县是农业大县,要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采用适合的农业模式,推广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例如,采用合理施肥、轮作休耕、梯田种植等方式,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重土地的保护和恢复。
2.4. 推广集约化养殖对于当地的养殖业,应该推广集约化养殖模式,集中经营、规模化发展,同时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减少农村畜禽粪便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在保证农产品高品质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使得产业持续发展。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刘家峡库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内,是我国重要的水库之一。
长期以来,该地区面临着水土流失的严重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还对水库的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现状及防治对策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坡耕地流失严重:由于农民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方式,土地坡度大、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导致了坡耕地流失的加剧。
在严重的情况下,土地被水冲刷形成的沟壑使得水土丧失了进一步的保护,导致了灌溉用水减少和农作物收成下降。
2. 河道沙漠化严重:刘家峡库区是洮河的重要支流之一,由于河道治理不当以及人为捕捞等原因导致河道的沙漠化现象增加。
河道的沙漠化不仅改变了水域的生态平衡,还对周边的土地资源造成了负面影响。
3. 河岸侵蚀严重:随着水库水位的上升和水流的加剧,刘家峡库区的河岸侵蚀问题日益严重。
水流对河岸的冲击力改变了河岸的土地结构,甚至威胁到了河岸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推行农作物多元化:推行农作物多元化种植,通过轮作和间作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地的水土流失。
与此引进抗旱、抗风沙等耐逆性强的作物种类,也可以提高坡地的土壤保持能力。
2. 林草植被恢复:加大植被恢复的力度,对于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种植,可以减缓土地的流失速度,提高土地的保水保墒能力。
3. 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加强对刘家峡库区河道的治理工作,控制河道的沙漠化现象。
恢复河道的生态平衡,通过生态防护带的划设和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河道的沙漠化程度。
4. 引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政策:引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政策,通过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改善土地流失现象。
5. 加强水库管理与运维:加强对刘家峡库区的水库管理与运维工作,提高水库的调水调度能力,减少因水库蓄水与排水导致的土壤侵蚀和河岸侵蚀。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刘家峡库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境内,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库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人为破坏,刘家峡库区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直接影响了库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在刘家峡库区存在,也是我国许多地区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
深入研究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总结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为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围绕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改善库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的成因进行分析。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提出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对策,以期为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以期实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2. 正文2.1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刘家峡库区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水库,位于甘肃省通渭县和陇西县的交界处。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环境变化,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水土流失现状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土地裸露和植被破坏等方面。
大量的农田和草地被开垦和放牧,导致土壤暴露在风雨中,易发生水土流失。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和过度的水资源利用也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
土壤的流失不仅减少了土地的肥力,还导致水质恶化和生境破坏,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矿山开采中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预防措施探讨
矿山开采中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预防措施探讨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其中水土流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直接影响着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会对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对于矿山开采中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现状及预防措施,以期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矿山开采中水土流失的现状1. 水土流失的影响矿山开采会对原有的地表覆盖层进行破坏,剥离和破碎植被和土壤,导致土壤的暴露和流失。
这不仅会降低土壤的肥力,还会导致水源污染和河道淤积,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大量的泥沙和废水也会对周边的农田和村庄造成影响,加剧当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2. 矿山开采的特点矿山开采通常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开垦和挖掘,这种规模会导致大量的土壤和水资源流失。
矿山开采还伴随着大量的废物排放和二次污染,这些废物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的问题。
3. 政策和监管的不足在一些地区,由于监管政策不严格,矿山企业往往会忽视对水土流失的防控,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对于矿山企业的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以确保矿山开采不会造成过多的水土流失。
二、预防水土流失的措施1. 合理规划和设计在矿山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挖掘和排放措施,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破坏。
可在设计中设置土地保护区和植被恢复带,以减少土壤流失和水资源污染。
2. 强化治理措施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泥石流和废水排放,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对下游水域和农田的影响。
加强土壤的固化和保护,防止土壤的流失和侵蚀。
3. 加强监管和惩罚措施政府应该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规排放和破坏环境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和制裁。
在监管方面,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4. 推动绿色开采绿色开采是一种可持续的矿山开采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壤的影响。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刘家峡库区位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是一座重要的水利工程,可以阻止沙尘暴,保护植被和水利资源,但因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一、水土流失现状分析1.土地沙化严重:由于地理位置偏西,受冬季强劲的长时间西北风影响,导致土地沙化问题十分严重。
尤其是在山脚下和谷地中,沙土积淤,严重影响了农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水库泄洪不及时:刘家峡库区在发生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时,水库的泄洪不及时,使库区内部的水土流失现象加剧,造成更加严重的土地沙化和农田水浸问题。
3.利用不合理导致退耕还林效果不佳:为了改善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政府推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政策。
但受到地方长期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导致了部分退耕地仍被砍伐和烧毁,退耕还林效果不明显,未能有效恢复植被覆盖。
1.加强水库泄洪控制:完善水库泄洪设施,及时疏通弃渠和排洪沟,确保水库在降雨、洪水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能够及时泄洪减压,降低库区内水土流失的概率。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库区设立灌溉系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减缓土地流失速度。
可以通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增加经济作物、适度种植水保作物,减少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
3.修复退耕地植被:加强对退耕地的管护力度,推行科学的植被恢复工程,种植草本植物和乔木,恢复植被覆盖,提高土壤保持性,减缓土地沙化速度。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库区居民的水土流失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引导人们重视节约用水,保护水土资源。
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虽然较为严重,但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联手共同努力,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必定能够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恢复库区生态平衡,为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
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状分析:1. 土壤质量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田土壤的质量逐渐下降,主要表现为土壤肥力减弱、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侵蚀加剧等问题。
2.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植被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损失和土地退化。
3. 生态环境破坏:水土保持工作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治理措施分析:1. 植被修复:植被是水土保持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可以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 林草畜联合经营:通过林地、草地、畜禽养殖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限制面源污染:加强农田、工地、道路等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物的输入,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4. 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修建防护林、沟渠、梯田等水土保持设施,对于陡坡、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进行生物工程措施的建设,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
5. 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加强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加强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形成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管理机制。
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较为严峻,但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可以改善水土保持的现状,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案例分析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案例分析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治人”的谚语。
这句话说明了水土流失对于土地保持和水资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日益普遍化。
为了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案例分析。
一、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1.1 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种地表流失土壤和水分的过程,造成肥力和土壤结构的严重损失。
研究表明,全国约有38%的土地面临水土流失的风险,其中严重和中度水土流失面积占了总土地面积的21%。
1.2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植被被破坏,水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
其次,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质量严重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展。
最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发生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农村发展和民生。
1.3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发展随着对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目前,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
主要包括:(1)植被恢复和固沙技术;(2)人工控制技术;(3)耕作措施技术;(4)土地治理技术;(5)生态旅游开发等。
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2.1 防护林工程防护林工程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森林防护带,可以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增加重新利用的水,抑制风沙侵蚀,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存肥力的作用。
防护林工程适用于山区、丘陵区和沙地等地,为当地经济和生态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云南昆明市,石林防护林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石林风景区内,栽种有大片的毛竹、板栗等树种,树林在菌藻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经过多年的加强维护,防护林的覆盖率不断提高,森林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保护效益明显增加。
2.2 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贡山县水土流失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贡山县位于云南省怒江傣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势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相对较严重。
下面将探讨贡山县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1. 土壤侵蚀严重: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变、降雨集中,且地势复杂,土壤遭受风化和水侵蚀的风险较高。
特别是在农业耕作和土地开发中,缺乏合理的防护措施,导致大量土壤流失和侵蚀。
2. 滑坡和泥石流频发:由于贡山县地势陡峭,再加上丰富的降水资源,滑坡和泥石流时有发生。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严重破坏土地资源,还对基础设施、农田和居民安全造成威胁。
3. 水资源短缺:贡山县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水资源短缺成为严重问题。
二、综合治理措施1. 调整农业耕作方式:采用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包括梯田、旱田等方式,减少土壤裸露的面积,利用农作物根系固土功能,减少土壤流失。
2. 建设防护设施:在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相关的防护设施,如加固山坡、设置护坡、加强河道治理等,减少自然灾害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3. 促进生态恢复: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恢复植被覆盖,尤其是河岸带、山坡地和河流周边地区,建立自然植被保护区,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4. 推进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和使用水资源,提高水利设施的综合效益,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5.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6. 持续监测和评估:建立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理措施,确保治理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贡山县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综合治理措施应综合考虑农业耕作方式调整、防护设施建设、生态恢复、水资源管理、农民意识提高等多个方面,以全面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和保护。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刘家峡库区位于中国甘肃省,是国内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近年来,该库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这种问题不仅对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对农田、居民和产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沉降、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现象。
水土流失使得地表土壤松散,较易发生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威胁到库区的安全稳定。
水土流失还造成岩层裸露,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减少,影响农业生产。
土壤、水流中的泥沙被冲走,进入水体,引起水源污染,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
针对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
在农田方面,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沟壑治理等,减缓了水土流失的速度。
在林业方面,加强了林地的植树造林工作,提高了植被覆盖率。
在水利工程方面,对库区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通过修复水源地、水土保持林等措施,保护了库区的水资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现有的治理措施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导致效果不显著。
库区内存在的农田、林地等利益冲突问题,使得治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
库区的水资源管理不够科学和细致,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够重视。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制定全面、科学的治理方案,并加强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措施。
需要加强库区内不同部门和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合作,形成共同治理合力。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库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全面规划、标准化管理,加强各利益方之间的协作,提高治理效果。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农田和居民的生活安全,促进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生态与环境
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措施探析
李晓岩
秦绪丽
(东宁县绥阳水利站,黑龙江东宁157200)
目前,全国约37%的国土面积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生产生活条件差,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要充分认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1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
二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公路、铁路、城镇、水利设施、能源开发等许多基础设施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加,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
三是从水土保持行业来看,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基础工作等方面,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亟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2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减少江河泥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防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2.1生态修复措施
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从近两年各地实践的情况看,水利部党组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通过生态的自我修复,可以促进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受国家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全部实施人工治理,在地广人稀、降雨条件适宜、经济开发强度较低的水土流失区,应主要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植被,改善生态。
这不仅是恢复重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的需要,也是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最佳选择。
封育保护具体实施:一是制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明确生态修复的分区、目标、任务与措施,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种植经济林果等措施,提高地表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
造林时应注意:以劈山造林和挖穴造林为主,尽量等高条状;避免炼山造林和清山造林,提倡有规划的间伐和轮伐,切忌滥砍乱伐。
二是抓好试
点,总结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实施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和效果,探索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为大范围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积累经验。
三是搞好效益监测与评价,建立能科学反映生态修复效益的指标体系,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五是制定配套法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调动广大群众投入生态修复的积极性,为实现生态修复创造良好条件。
2.2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也就是通过人工实施土石方工程,对水土流失严重或预计因水力、重力侵蚀容易造成崩塌和泥石流的区域,用砌护坡、挡墙、钉木桩等方法进行加固。
其特点是:见效快、效果明显,但投资、投劳大,一般工程措施均配以植物措施进行绿化。
3水保工作问题解决措施
3.1加强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建设
各级水利水保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推进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建设。
当前,要重点抓好《水土保持法》的修订调研工作,通过《水土保持法》的修订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行政监管职能。
要围绕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以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
3.2加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
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确保机构、人员和经费的稳定。
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行业管理职能。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要重视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建设,落实监测管理运行经费,尽快开展工作。
各级水保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同志解决实际问题。
水土保持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树立全局的、系统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一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生态和经济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寻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点。
在战略布局上,既要突出生态效益,使水土保持服务于国家生态建设的大局,又要注重经济效益,以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热情,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是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系。
在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人工治理的同时,必须把
生态修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要以人工治理为主,提高该地区的人口环境容量,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改善。
在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降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的地区,要把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通过封育保护、轮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
要把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在点上开展重点治理的同时,在面上更多地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双管齐下,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三是预防保护与治理开发的关系。
必须把预防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以预防保护保治理开发,以治理开发促预防保护,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和经济的手段,加强对现有植被和治理成果的保护,特别是加大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避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四是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水土保持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益性事业,既需要政府的推动,更需要市场机制的调节。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必须把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带动结合起来,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政府资助下的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治理开发的建设管理体制。
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民办公助,滚动开发。
国家投资主要用于一家一户干不了的骨干工程和关键工程。
在组织实施中,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将工作重心从直接组织项目建设转到制定规划、研究政策、指导监督和搞好服务上来。
五是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必须全面规划,从长计议,处理好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的关系,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当前要优先选择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治理。
在建设内容上,重点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蓄水保土、拦沙淤地的关键环节,如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淤地坝、坡面水系等工程。
摘要:近年来,洪涝不断,旱灾无常,这些与水土流失严重息息相关。
可见,水土流失若不妥善治理将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阻碍国家经济建设,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全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关键词: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