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故事》读后感400字
![《中国智慧故事》读后感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607f4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7.png)
《中国智慧故事》读后感400字(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简述《中国智慧故事》一书及其作者2.读书心得:概括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3.个人体验: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4.总结:对书中的主题进行总结和评价正文(篇1)一、引言《中国智慧故事》是由中国著名学者罗家强所著,这本书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智慧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二、读书心得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通过这些智慧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人生哲学、治国智慧等。
作者的观点独特而深刻,他将这些智慧故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智慧的内涵。
三、个人体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智慧故事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也在这些故事中找到了很多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启示。
四、总结总的来说,《中国智慧故事》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到许多智慧和启示。
目录(篇2)1.引言:介绍《中国智慧故事》这本书,以及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2.第一章:介绍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智慧的起源。
3.第二章:介绍中国智慧在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体现,以及其影响。
4.第三章:介绍中国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其价值。
5.结论:总结《中国智慧故事》这本书,以及中国智慧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正文(篇2)《中国智慧故事》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智慧的深刻见解。
中国智慧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种智慧在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智慧的源泉之一。
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这种思想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有所体现。
关于智慧的读后感3篇
![关于智慧的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0fd33808a1284ac95043d2.png)
关于智慧的读后感3篇我们都是有智慧的人,张飞的智慧,列宁的智慧,孙膑的智慧,这些人的智慧很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是关于智慧的读后感,欢迎阅读!教师的智慧读后感范文一: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方式的变革。
现代知识增长,已经不能单纯用“变化”来表达,应该称为变革,或者称为革命的变化。
针对这种变革的特征,教学方式也需要变革。
有一个孩子,从入初中开始,数学就不及格,久而久之,连数学作业也完成不了,数学老师感到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孩子撵出了教室,并要求他在放学前必须把数学作业补上,否则就别想再走进教室。
这个孩子实在不想和教室永别,只好捧着一本数学书在走廊里看,结果是他竟然看懂了,交上了数学作业。
这以后,每到数学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自己看,期末考试时,他数学成绩破天荒第一次考及格了。
老师让他介绍经验,他推辞不过,只好介绍经验。
让数学老师哭笑不得的是,他介绍经验所拟的标题是:《感谢数学老师把我撵出教室》,他说,数学老师如果不把我撵出教室,恐怕我一辈子数学都不会及格。
一、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老师讲学生听,这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基本学习方式。
在知识增长比较缓慢的时代,这样学习方式方法是合适的,所谓一朝学习,终生受用。
但如今终生受用的知识越来越少了,生活中有用的知识,越来越需要不断的补充,而这种补充来自于自我学习,特别是积极的探索性的学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
在学习中能不能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衡量学习成败的根本标准。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知识是目的,通过问题帮助掌握知识是手段;可是在现代学习中、学习知识是手段,能够运用解决问题是目的。
二、从线性学习向T型转变我们的思想方法基本是线性的,即擅长什么学什么,将来希望干什么学什么,所以高中就实行分科,分文理科、大学填报专业总是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
赵文琪《中国智慧故事》读后感600字
![赵文琪《中国智慧故事》读后感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d6aaf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5.png)
赵文琪《中国智慧故事》读后感600字
在我看来,每一位中国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连续不断地,无意识地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
一个中国人的衣着外貌,言谈举止便是最真实的,也最精准的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不是通过语言讲述,而是通过行动传递。
言语文字也许会被曲解,被误解。
而行动不会。
一个人的衣着,简洁有力地体现出他的经济状况,言谈举止代表着他的精神境界。
而上亿人用行动讲述的。
中国故事,让世界得以明知中国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精神修养又如何。
那么现如今我们是否讲好了自己的中国故事呢?我不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人们仍然是对待熟人笑颜盈盈,无微不至,对待陌生人则话语冷漠,动辄恶语相向。
我们并没有做好走出熟人圈的准备,没有意识到陌生人之间应如何交流,因此,没有融入国际社会这个满是陌生人圈子的准备。
于是国人对待陌生人的种种态度,为他人讲述了一个精神修行不足的中国故事。
即使对我们自己,我们的中国故事也仍未讲好,社会上各种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
人们都如过江之卿,为人父母的教导孩子力争上游,却忽视了孩子落寞的神情,开车的违规占道又路怒相向。
想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新生力量的加入。
原有的社会阶层由于观念已经定形,对
生活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可塑性不大,而新生的社会阶层却充满活力,有着改变的能力。
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大对新一代的资源投入,促使新生的社会阶层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改变社会的主流。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的课题,是全中国人的课题,只让每个人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得到升华。
读给儿童的中国智慧故事6的读后感
![读给儿童的中国智慧故事6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21386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4.png)
Title: Reflections on "Chinese Wisdom Story 6" for Children"Chinese Wisdom Story 6" is a captivating collection of tales that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found wisdom of China. As I delved into this book, I found myself not only entertained by the engaging stories but also deeply moved by the profound lessons they imparted.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aspects of these stories is their timeless relevance. Despite being rooted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themes and messages resonate strongly with modern children. Whether it's the importance of honesty, the value of perseverance, or the wisdom of empathy, these stories offer timeless lessons that are as relevant today as they were centuries ago.The narratives are crafted with a deft touch, balancing humor and drama to create a compelling reading experience. The characters are vibrant and memorable, with each one embodying a unique aspec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isdom. Their interactions and adventures bring the stories to life, making them feel both familiar and fresh.The illustrations in the book are a particular highlight. They are vibrant and colorful, adding visual interest and depth to thestories. The artwork complements the text perfectly, bringing the characters and settings to vivid life.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in the illustrations is remarkable, with each element carefully crafted to enhance the narrative.One of my favorite stories in this collection is the tale of the young boy who learned the value of perseverance through his efforts to carve a dragon on a stone. The story not only teaches the importance of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but also illustrates the beauty of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It encourages children to believe in themselves and to never give up, even when faced with seemingly impossible challenges.Another notable story is the one about the honest child who returned a lost gold coin to its owner. This tale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提醒孩子们诚实是一种美德,它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一年级儿童中国智慧故事2读后感
![一年级儿童中国智慧故事2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12797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d.png)
一年级儿童中国智慧故事2读后感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儿童中国智慧故事2》的阅读感悟在我翻开《一年级儿童中国智慧故事2》这本书的那一刻,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智慧的大门。
给儿童的中国智慧成学江读后感1年级
![给儿童的中国智慧成学江读后感1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c6a31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1.png)
给儿童的中国智慧成学江读后感1年级Title: The Chinese Wisdom for Children - Reading Impressions from a First-Grade StudentReading "The Chinese Wisdom for Children" by Cheng Xuejiang has been an eye-opening experience for me as a first-grade student.读《给儿童的中国智慧》这本书,对我这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开阔眼界的经历。
The stories and anecdotes within the book introduce me to the profound wisdom of ancient China in a way that is both engaging and easy to understand.书中的故事和趣闻以一种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我介绍了古代中国深厚的智慧。
I particularly enjoyed the sections that expla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such as honesty, kindness, and perseverance.我特别喜欢那些解释中国传统美德的部分,比如诚实、善良和毅力。
These virtues are not only relevant in ancient times, but also hold true in our modern society.这些美德不仅在古代有重要意义,在我们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
Through this book, I have learned that wisdom is not just about knowing facts, but also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deeper meanings and values behind them.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智慧不仅仅是知道事实,更是理解它们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6afeb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f.png)
《中国智慧》读后感中国智慧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它探讨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精髓,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智慧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对我们当代人的启示。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中国智慧的重要性和价值。
引言概述: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
这些智慧不仅指导着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中国智慧的内涵和影响。
正文内容:1. 中国智慧的哲学思想1.1 中国儒家思想的智慧中国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
这种智慧指导着人们如何处理社会关系,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国道家思想的智慧中国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平静的境界。
它提倡人们放下功利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完善。
这种智慧对于现代社会中快节奏和压力大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3 中国佛家思想的智慧中国佛家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修炼和追求解脱。
它教导人们如何面对痛苦和苦难,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超越。
这种智慧对于当代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2. 中国智慧的道德伦理2.1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道德规范中国智慧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责任。
它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对于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2 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中国智慧注重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的培养。
它强调诚信、宽容、尊重和谦虚等美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2.3 中国智慧中的公平正义观念中国智慧倡导公平正义,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保护。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公正,对于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中国智慧的行为准则3.1 中国智慧中的谦虚和谨慎中国智慧强调谦虚和谨慎的行为准则。
它教导人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骄不躁,不自负和傲慢。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2cc4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3.png)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对于中国的智慧,我深感敬佩和欣慰。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积淀出许许多多的智慧和智慧的传承方式。
中国的智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一些思想,如儒家的仁爱和孝道,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修行与慈悲等等。
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和体验,深入人心,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
中国的智慧还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
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都是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智慧,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中国的智慧还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
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创造和突破,比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对于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现代的中国科学家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展现出中国智慧的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的智慧是一种积淀和传承的过程,是古代和现代的智慧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智慧不仅影响着中国人民,也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倍加珍惜和传承这种智慧,不断学习和继承中国的优秀智慧传统,为人类进步和和谐作出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4201e5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0.png)
《中国智慧》读后感代表了泱泱华夏的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有精神财富。
古往今来,国学贯穿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在全世界的文化领域之中别树一帜,拥有的独特的地位。
可是,在当代的社会中,由于文化的改革,当代的国人对那些历史悠久,言简意赅的国学著作失去了了解的兴趣,使得它们慢慢淡出中国的社会。
这也许是因为这些著作所用的是古文,相对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来说,读起来晦涩难明吧。
可是,长此以往,属于我们的独特文化便会流失,中华民族的根基便会动摇。
因此,了解国学,刻不容缓。
而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一书,就是当代国人了解国学的一便捷途径。
这本书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继承了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精练生动贯有的风格,有时在看这本书时还觉得有他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书中更有易先生结合国学对现今社会问题一些看法和国学在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发展,有助于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确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优秀著作。
《中国智慧》是易中天先生在六场演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一部新著。
这六场演讲的'题目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易中天先生运用其一如既往的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以他的智慧与博学引领读者游弋恢宏的中国文化圣殿,领悟中国智慧的真谛和内涵,从古人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中获得启迪。
初看这本书的目录时,会感到比较失望。
标题都是中规中矩,颇有古韵遗风,仿佛预示其中的内容如一般的国学著作一样严格拘谨,让人难以了解其中的趣味。
可是仔细细读十来分钟后,便会不由自主开怀大笑,拍案叫好。
如在周易的启示一节中,易先生解释周朝的天子制度时,妙语连珠。
把天下比作一公司,把上天比作董事长,把天子比作总经理,通俗易懂地向读者介绍了当时人们对统治者的观念。
周朝伐商在易先生的眼中就是纣王这个”总经理“当得不称职,要撤掉。
《大国智慧》读后感1000字
![《大国智慧》读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1d1cd1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1.png)
《大国智慧》读后感1000字
闲暇之余,我翻阅了中宣部捐赠的《大国智慧》一书。
本书汇集了日本、美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中国等7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
各国的智慧,各有千秋,值得中国学习,比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樱花凋零时的凄凉完美,瞬间的辉煌;美国人对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承诺。
追求和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等。
书中所描述的中国智慧被列于先秦周易和百家智慧: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军家、以及垂直和水平学校。
这些思想都非常深刻,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其他国家的思想无法比拟的。
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不间断的古老国家,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同时,我也有疑问,中国智慧是先秦大师的遗产,秦朝之后为什么不能失败?是不是因为后代的基因不好,创造力太差?还是受封建统一国家思想桎梏的影响?我认为应该是后者。
这也是中国今天应该面对的问题。
为此,我国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中国智谋故事读后感
![中国智谋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fad1f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f.png)
中国智谋故事读后感
《中国智谋故事》是一本集结了中国历史上众多智者智谋的书籍,读完这本书,我深感中国智慧的博大精深。
这本书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智者们在治国理政、打仗策略、外交谋略等方面的卓越才智。
从伍子胥、孙武到诸葛亮、刘备,再到宰相范仲淹和明朝的谋士梅毒等等,这些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智慧和智谋,解决了各种复杂的问题,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智慧的力量。
智慧不仅仅是头脑的机智和聪明,更重要的是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用正确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
同时,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智者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担当。
他们不仅仅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谋划,更是在为整个民族的利益着想。
无论是孙武提出的“胜而不战”、“以和为贵”,还是诸葛亮提出的“外交缓交、留丞相以待命”,他们都是从大局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国家的利益。
在当下,读到这样的智谋故事,我觉得能够从中汲取智慧的灵感,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积极的帮助。
无论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还是在决策中遇到瓶颈,都可以通过学习智者们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读《中国智谋故事》,不仅让我对中国智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懂得智者们的伟大和责任。
希望能够不断汲取智慧之光,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式沟通智慧读后感范文三篇
![中国式沟通智慧读后感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688b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4.png)
中国式沟通智慧读后感范文三篇中国式沟通智慧读后感1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主动与别人多接触、多沟通,让对方有一个好心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大秘诀。
在仔细阅读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一书后,深感欣喜,这本书里面的章节调理清晰、内容一针见血,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有非常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卡耐基的观点都是基于情商的角度在表述沟通与处世的智慧,而这么书带给我最大的受益之处是学会用情商的角度来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情商是我们感知自己,以及与同事、朋友等人际关机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能力,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控制自己情感表露方式及程度,更容易了解别人的需求、建立正面的形象以及提高交互能力。
用情商去思考,以《沟通》一书为工具,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我总结了几点体会:破除人际交往消极情绪。
无论是上班路上一个横冲直撞的意外或者无意间的一个口角都会影响心情,让别人控制了我们的情绪,似乎是让别人决定了我们这一天过的好坏。
这种消极情绪会让我们完全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为正常人际交往设置了障碍。
所以我觉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从小事做起非常必要,乐观积极地对待发生的事情,对难以控制的行为的性质进行深入地了解,分析整个事情和自己的感受及行为来把握好事态的发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反应,微笑待人,管住自己的舌头,从而掌握沟通的主动权。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人与人之间很微妙,有时候一些人际冲突都是因为双方没有赢得足够的尊重的缘故。
卡耐基在书中章节也写到用友善的方式说话不要与人争辩让他人享受到被尊重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称呼上要尊重对方,说话要符合场合,与客户约定就要按时赴约,尊重他人的人格,交谈记住对象的名字,用谦虚的态度和待人,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应保持礼貌,要实事求是的评论任何事,对事不对人,不要任意攻击对方的人品和道德。
使自己的谈话充满社交智慧。
交谈的目的是与别人建立关系、交流思想和信息,而且让对方感到重要的、独特的。
中国的智慧楼宇烈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楼宇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52adb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c.png)
中国的智慧楼宇烈读后感中国的智慧楼宇——读后感《中国的智慧楼宇》一书,深入剖析了中国正在进行的智慧楼宇革命,让我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本书首先介绍了智慧楼宇的概念和定义,它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建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楼宇更加高效、节能、安全、舒适的一种新型建筑形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楼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和最具潜力的发展中经济体,将在智慧楼宇领域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作者通过精彩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中国智慧楼宇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我深感中国在智慧楼宇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中国智慧楼宇在节能减排、智能设备、智能管理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本书还重点探讨了智慧楼宇的影响和带来的改变。
智慧楼宇的兴起不仅仅改变了楼宇的形态,也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楼宇的节能减排技术与传统楼宇相比,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并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同时,智慧楼宇的智能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了办公和生活的质量,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环境。
通过阅读本书,我还了解到中国政府对智慧楼宇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智慧楼宇的建设与应用。
这为中国智慧楼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市场环境。
总之,我对中国的智慧楼宇发展充满了信心。
中国在智慧楼宇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在未来将继续引领全球发展。
我相信,智慧楼宇的普及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并且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期待中国智慧楼宇的更大发展,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6c2cd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4.png)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读中华智慧故事,让我们的思维开阔起来。
想知道更多阅读心得,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篇一今天下午,我读了一篇故事叫《鲁班造锯》.以前,有一个叫鲁班的人,上山砍柴一不小心被一种植物划破了手,鲜血从手中流出。
鲁班用铲子把植物挖出来,用手拿着根说:“原来是它的尖叶子刺住他的手”。
他想,如果模仿草叶,可以做出一个锯东西方便的工具。
于是他让铁匠打了个带刺的铁片,自己用木棍插起来就成了据子,后来就产生了锯子。
我认为鲁班是个用心留意生活而又勤动脑的人,所以我要学习他,多从生活中做起,做一个会发明创造的人。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篇二今天我读了《中国智慧故事》中的《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这个故事。
故事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庭院前长了一棵无名小草,本想当杂草除掉它,可因为懒散,便放过了这个幼小的生命,几天过后,他竟开出了几朵黄色漂亮的小花,而且被一位植物专家说这是一种稀有的兰花,价值上万余元。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人也要经过生死轮回,草也一样,我们一定要给每一棵不起眼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更不要盲目的去拔掉一根草,小草也是有生命的,你给了他精彩的生命,他会在生命的每一天伴随着你,为你绽放自己的光彩,给你带来人生的启迪,让你的生活多一份惊喜,多一分收获,多一点快乐。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课本上学的一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生命,哪怕是一棵无名的小草。
珍惜别人生命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篇三我读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它是《中华5020xx年智慧故事》。
这本书写了一些非常聪明的人和一些有趣事情,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看完《武则天驯马》,知道了武则天是历史上有名的女皇帝。
还知道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她用刚鞭、铁锤、匕首驯服了狮子骢。
她对付非常的人和事就用非常的手段。
我还看过《区寄杀贼》。
区寄是个小男孩,他出去放牛时被抓了,强盗是两个大汉一个胖一个瘦。
古今中外的智慧读后感
![古今中外的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09a2e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3.png)
古今中外的智慧读后感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无论古今中外,我们都能从各种各样的智慧中获得启发和领悟。
从古代的经典智慧到现代的科学理论,从中国的文化智慧到世界各国的哲学思想,每一种智慧都给予我们宝贵的教益。
阅读这些智慧的著作不仅能让我们开阔眼界,还能提升我们的人生见识和智慧悟性。
中国古代文化长久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其中的经典著作对人们的影响至深。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通过对话的形式传递了许多人生智慧。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原则,教导我们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的权益。
这个原则不仅是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道德经》则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智慧,提醒我们要善于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克刚,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这种以道德为根基的智慧,为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生选择提供了指导。
而在西方文化中,古代希腊哲学家的智慧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提出了哲人统治的思想,主张要有智慧的哲人来领导国家,以达到最完美的治理。
这一理念对现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则强调了“中庸之道”,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是中庸和平衡,而非极端。
这种秉持着理性和平衡的智慧,也为我们的道德选择和处世原则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古代到现代,智慧的火炬一直在不断传承。
当代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宇宙间时间和空间的奥秘,引领了现代科学的革命。
他的智慧告诉我们,追求科学真理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
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呼吁我们要接受自然界的生命演化,承认万物之间的联系和共通性。
这种观念的智慧,推动了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跨越国界,我们也能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找到智慧的光芒。
印度文化中的“卡尔玛”概念,告诉我们个人行为的因果循环,同时也强调了慈悲和善良的重要性。
非洲的人文哲学强调了和人类共同命运的意识,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的苦难,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后感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fc96c2d102de2bd970588b8.png)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后感
孔孟老庄,中国古典智慧,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和应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我最喜欢庄子的心态,做个逍遥客,不被世俗的成就所托累。
活得简单,活得快乐,在自身成长上不断努力,追求理想的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的仁爱之心,让我敬佩。
做好事,首先要从孝敬老人照顾弱小开始,从自己的小家,推广到社会。
如果人人如此,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教导我们修身要从心出发。
想做好人,还是想收获利益,你自己要明确。
顾此失彼,强求不来。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的处世之道,是我们普通人要虚心接受的。
我能力有限,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谦虚谨慎,不出风头。
生活简朴可以降低欲望,利于自身成长。
多帮助他人,才能有人帮助自己,互利互惠才能发展。
做人的道理,千千万万。
做到了,才能不断成长,收获快乐。
《中国智慧》读后感(精彩3篇)
![《中国智慧》读后感(精彩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12d8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a.png)
《中国智慧》读后感(精彩3篇)《中国智慧》读后感篇一对于易中天先生的书,我向来敬爱有加。
他作品语言风趣幽默,娓娓道来,叙述问题平民化,易于理解,易于接受。
读到会心处,合卷细品,真是其乐融融。
最近,我读了他的《中国智慧》一书。
《中国智慧》里面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可谓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值得广大传统文化研究者及其爱好者阅读。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是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的,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
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
第一部分是《周易》。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周易似乎是很神乎其神的。
其实我就很怀疑它的科学性。
不过,现在很多人对它推崇有加,还有不少大学开设了《风水》专业课程。
现在,在我看来,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第二部分是《中庸的原则》。
一说中庸二字,首先给人印象一是儒家思想,二是没有原则。
是儒家思想固然没错,但是说它没有原则就不对了。
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不就是原则吗?其实,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
最感兴趣的第五部分是《魏晋的风度》。
好玩?好奇?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合适词来形容我对《魏晋的风度》的感觉。
所谓魏晋风度,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度呢?怪异的风度。
比如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死了,当时官至副总理的曹丕竟然在追悼会上让大家学驴叫,原因是王粲生前喜欢驴。
结果追悼会上就一片驴叫声。
你说一个重要人物到场,你不至悼词也就罢了,竟然叫大家学驴叫?——这成何体统?还有那个刘伶喜欢裸身在家喝酒。
另一件事,晋元帝司马睿生儿子,大宴群臣,给予封赏。
有个叫殷羡的官员说,陛下生下龙种,臣等高兴是高兴,只是无功受禄,很惭愧啊!晋元帝说,你惭愧什么!朕生儿子的事,还能有你什么功劳?你说好玩不好玩?也许你会说,这是编的吧?如果编的,那也是刘义庆编的。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后感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620331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8.png)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后感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本智慧的教材。
这本书以《庄子》为基础,从世界的哲学、人生的哲学、真我、自乐、自我保护五大方面切入,总结出了235条精华文字。
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这本书的篇幅并不长,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它并不是一本需要一口气读完的书,而是一本可以随时随地翻阅的书。
每一页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既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也提高了读者的兴趣。
其次,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作者王蒙把抽象的哲学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各种哲学思想。
书中不仅有哲学家的名言警句,还有王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更加全面地展现了中国智慧的博大精深。
再次,这本书不仅适合年轻人阅读,也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士阅读。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智慧和启示。
本书中对于“真我”、“自乐”等概念的阐述,对于我们认识自我的意义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最后,本书的精髓在于它的哲学思想。
《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被王蒙用现代语言重新演绎,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哲学思想。
书中所涉及的哲学思想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包括了西方哲学的思想,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了哲学的深刻内涵。
总之,《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它
不仅可以让年轻人在迷茫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可以让所有人在生活中变得更加智慧、更加豁达。
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灵驿站,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_读中华智慧故事有感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_读中华智慧故事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b3ec5f759eef8c75ebfb34c.png)
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_读中华智慧故事有感中华智慧故事读后感_读中华智慧故事有感篇一:中华星读后感读“三字经”给我的启示盱眙县桂五中学初一三班:龚佩云指导教师:苗哉运《三字经》是一部传世的启蒙读物,里面讲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令人折服的道理。
它读起来琅琅上口,押韵合辙,就像一首动听的歌。
有一天,我随手翻开《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一页,几行《三字经》映入眼帘:“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觉得这一段话写得很好,它肯定对我们的学习大有好处,于是我又仔细看了看这段话的大意。
哦,原来讲的这几件事呀: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
公孙弘把《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
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栓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我被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再想想自己,真是自愧不如呀~妈妈给我许多课外书,我很少如饥似渴地去读,买的很多学习资料,我也很少主动去做,总是让大人督促我,而且我上课时还有时走神??,这时我又想起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也有我这样的毛病,如果他们读过这段《三字经》,他们肯定会悔过自新的~有些人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笨,而是他不肯学。
如果每个人都按照《三字经》上的这几句话去做,那每个人的成绩都会提高很多,将来也一定会为国家作贡献的~篇二: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篇一: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在星期三的故事诵读课上,我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篇《羲之墨池》。
我非常佩服书法家王羲之,他每天都很早起床,漱洗完毕就开始练字,一练就是好久,他不知写坏了多少笔,洗笔的水像墨一样黑。
最后他就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
我看完这篇故事以后,深感惭愧,我做事情就经常半途而废。
记得又一次,我看到电视里的小朋友们在漂亮的舞台下跳着优美的舞蹈,羡慕极了,也让妈给我提了一个舞蹈班,结果只学了一个学期,之后就觉得摆一字开太累了,就不想学了。
中国商道智慧任学明读后感
![中国商道智慧任学明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7eb59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1.png)
中国商道智慧任学明读后感Ren Xueming's exploration of the wisdom of Chinese business ethics offers a profound and insightful perspective into the nuances and complexities of commerce in China. His work not only delves into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s that have guided merchants for centuries but also examines how these principles have adapted and evolved in the modern era. Reading his work has been a journey of discovery, leading me to appreciat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Chinese business philosophy.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aspects of Ren's writing is his ability to connect ancient wisdom with contemporary practices. He seamlessly weaves together stories and anecdotes from China's rich historical tapestry with modern-day examples, illustrating how ancient business principles such as harmony, integrity, and benevolence continue to inform decision-making in the modern business world. This blend of old and new not only makes the material relevant and accessible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enduring value of traditional wisdom in guiding ethical and successful business practices.Another noteworthy aspect of Ren's work is his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personal character in business success. He argues that while skills and strategies are important, it is ultimately the integrity and moral character of the individual that determines the long-term success of a business. This focus o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self-cultivation align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which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nner growth and moral rectitude. By emphasizing this aspect, Ren reminds us that business is not just about profits and numbers but also about building trust, fostering relationships, and contributing to society.Furthermore, Ren's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business landscape is particularly insightful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cultural and socialcontext that shapes business practices. He delv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on business ethics, highlighting how these cultural factors inform the way Chinese businessmen approach their work. This cultural lens provides a rich and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business practices, making it easier to appreciate their complexities and subtleties.Moreover, Ren's work also touches on the importance of adaptabil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face of changing market condition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e argues that while traditional wisdom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it is crucial for businesses to remain agile and responsive to changing times. This emphasis on a balance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in today's rapidly evolv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where the ability to adapt and innovate is often a key determinant of success.Additionally, Ren's writing style is engaging and accessible, making complex ideas and concepts easy to understand. His use of vivid examples and anecdotes brings the material to life, making it both enjoyable and educational to read. His ability to distill complex ideas into digestible nuggets of wisdom is a testament to his writing prowess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In conclusion, Ren Xueming's exploration of the wisdom of Chinese business ethics is a valuable and enlightening read. His work offers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faceted analysis of Chinese business practices, highlighting the enduring value of traditional wisdom and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character, cultural context, and adaptability in business success. Reading his work has not only deep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business culture but has also inspired me to consider the role of ethics and morality in my own professional life.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book to anyon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nuances of Chinese business practices and the wisdom that guides them.Ren Xueming's work is not just a compilation of ancient proverbs and maxims; it is a living, breathing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relevance of Chinese business ethics in the modern world. His abilit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radition andmodernity,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makes his writing not just informative but also practical. The insights he offers are not just academic exercises; they are practical tools that can be used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business world.Furthermore, Ren's emphasi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business and society is particularly timely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He argues that businesses not only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make profits but also to contribute to societ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is view aligns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sustainable and ethical business practices, making Ren's work even more relevant in today's context.Moreover, the way Ren frames the discussion of business ethics is not just as a set of rules or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but as a way of life, a philosophy that shapes the way we interact with others and approach our work. This holis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ethics encourag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oving beyond mere compliance with rules to a more profound commitment to ethical principles.In addition, Ren's work challenges some of the Western-centric assumptions about business and ethics. By highlighting the unique 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business philosophy, he expa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what constitutes ethical business practices, showing that there are multiple ways to approach business ethics, each with its own strengths and insigh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国智慧读后感,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智慧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智慧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智慧读后感1在《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通俗的方法介绍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
在本人看来,《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
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我认为《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
《易经》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
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
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
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周易》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很赞同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却又十分高尚的治理方法,似是无为更是有所为。
这给我们无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启示。
有人一生不停的追求完美,永远无法很缓慢脚步,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的财富却遗失快乐,但是《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最平凡的东西也是最好的东西,就像是水一样,很常见却又是自然最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辉煌的荣誉,亦或是累累的财富,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们也可以知足常乐,获得乐趣,享受人生。
并非什么也不干,而是去接受,去体会自己力所能达到的成就,便是一种逍遥,是人生的智慧,是”大无为“。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自古代以来统治阶级所沿用的政治理念,他的”仁爱“思想是最为后人所用的。
比如”创建能和谐社会“便是以仁爱为前提的。
虽然我们还不能做到像礼记要求的一样像爱亲人一般爱别人但是我们可以去善待别人,虽然不能”外户而不闭“但是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符合国情的和谐社会。
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这些灿烂的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财富。
虽然我觉得易中天的这本《中国智慧》在许多学派的思想方面解读得不是特别全面,但是作为一本国学入门的书也是值得一读的,它非常的通俗易懂,也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家思想有所了解。
中国智慧读后感2这本《中国智慧》。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场讲座整理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其中这本书中所讲到的《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接下来我主要谈一下我对《周易》这本书的感受。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
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
而“易”的思想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
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
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但是《周易》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却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从而可能导致我们的判断失误,不能够很理性的去对待事情的本身。
除此之外,我也很赞同《周易》中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
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治理方法,似是无所为更是有所为。
这里所见个的无为并不叫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去做,什么事情都不理,他更多的强调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灵性。
这给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了无比大的启示,我们都知道有的人一生不停的追求遥不可及的完美,却无法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欣赏身边的风景,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
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了财富却遗失另一种快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辉煌的荣誉,亦或是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乐趣,享受人生,这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
读书这种事情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领悟,就像易中天先生所说的“智慧与知识不同。
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
”这是易中天先生书中很经典的一句话,而我本人也已早早的把它作为激励自己的一句话。
中国智慧读后感3这次我读的是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和禅宗的境界。
正如易中天先生在后记中提及的一样,这六章分别是他对自己在福州、重庆、绵阳、咸宁、南京和黄石做的六场演讲的记录稿进行大幅度修改才公开出版的著作,总标题为《中国智慧》。
然而《周易》、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和禅宗是中华智慧中的精华,这样走马观花般地浅尝辄止自然难入方家法眼,但他仍旧希望我们这些只是想“观其大略”的读者能够有所收获。
其实古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用意也与中庸有几分相似之处,他来告诫我们为人不要太苛刻、处事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怎么来践行今日之中庸之道?书中提到一个办法——权益。
“权益”首先要抓大放小,“大事经,小事权”;其次是得意忘形,“方向经,方式权”;再次是各行其是,“下级经,领导权”;最后是讨价还价,“不能最好,就退而求其次”。
其中经就是不变的,权就是要变的,有经有权,才是中庸。
总之,今日之中庸之道,它是一种道德境界、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处事原则、更是一种做人一书。
虽然中庸是中国智慧,但它也并非是唯一的智慧,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和道家就不主张。
但至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去理解今日之中庸,辩证地思维去容纳中国古今各个派别的智慧。
或许您会觉得易中天先生所谈的《中国智慧》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我仍然坚信,即便是这“一家之言”,也足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巨大的贡献了,至少你我都从中收获了我们想得到的“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读后感4《中国智慧》主要写了易老师对国学六法,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的理解,而且与现代社会结合,写出了许多新意。
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他的世界观。
开篇易老师就告诉我们”这六大家思想如同江河行地,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深刻地告诉我们如何在21世纪的中国,结合时代的需要,将这六大家的思想精华化为现代人的精神营养?他的体会是二十四个字: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
对我们最熟悉莫过于儒道两家。
在这本书中,易老师告诉我们儒家就是”为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也就是做人,提供了最高的榜样,确立了基本的原则“。
儒家重视”仁“与”爱“。
特别是孝顺父母。
有一段讲得很好。
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孝,孔子回答说:”今之谓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是啊,真正的孝便是那份尊重,那份最高敬意的尊重。
我们人的孝,和动物有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动物只有出于本能的”孝养“,人却有出于亲情的”孝敬“。
而现如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繁荣,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孝养的问题越来越容易解决,而孝敬的问题却仍然突出。
很多人把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送进了养老院,好吃好住地供着,却一年难得来看他们几次,我以前去过养老院,很冷清,老人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彼此之间没有交流,整天都呆在房间里,讲话已经不利索,整个人陷入自己的世界里。
而且新闻也有报道,一些养老院的保姆对待老人家的方式十分粗鲁,每次看到,眼泪都忍不住流下。
父母为我们操心这么多年,劳累又劳心,他们怎么能如此对待父母呢?我们要给我们的父母世上最高的敬意,抽多点时间来陪陪他们,聊聊天,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步等等,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才是”孝“。
当然孝也是要有正确的方法,不能愚孝,盲目地听从父母的安排。
孟子的智慧”政治设计与民主精神“。
很敬佩他,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他对民主最大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命题,他同时还制定了民主的政治原则来保证老百姓的权力和利益。
他是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着想,明确知道了对民众最重要的是经济,他就提出”平均地权,鼓励工商“。
统治者讲”义“,对老百姓讲”利“,这就是孟子。
对于道家,而不是道教。
道家是教我们养生,要求我们养成一种自然态度,潇洒地对待生活。
道家精神是月亮的精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知足常乐、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不为天下先、无为无不为……多少人生智慧蕴藏在道家不露声色的谦卑中,这种谦卑就像无声呵护大地的月光。
这些智慧我们要学习,要保持。
而道家不折腾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就这有点像今天我们说的政府职能转换,多服务少命令,行政权力的干预越少越好,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越少越好。
儒道两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中国做好的精神指导。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对待,这些精神也要与时俱进。
中国智慧读后感5这本书是易中天老师在09年底给中国移动做的几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诚如本书封底所言: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收受,智慧只能启迪。
读易中天老师的书总能学到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至于说智慧,根据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修养、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受有不同的感受,受到不同的启发,有不同的收获,但是我相信开卷有益,尤其是易中天老师的书。
在《中庸的原则》中很讲到中庸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时候说即坚持原则,又灵活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