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某某县山洪灾害非工程防治实施方案
某某县山洪灾害非工程防治实施方案一、简述某某县地处山区,气候条件多变,山洪灾害频发,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非工程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科学防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山洪灾害防治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本实施方案着重于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手段,以期达到有效预防和减轻山洪灾害损失的目的。
将详细介绍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
1. 山洪灾害的背景和现状。
某某县地处山区,气候多变,是山洪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山洪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现上升趋势。
山洪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山洪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县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我县山洪灾害的背景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等。
我县山洪灾害现状表现为灾害发生的突然性、破坏性的严重性、受灾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亟需采取有效的非工程防治措施来应对。
2. 山洪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某某县地处山区,气候条件多变,山洪灾害频发。
山洪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山洪灾害会破坏农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导致农作物减产、交通中断,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山洪灾害还会造成旅游资源损失,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山洪灾害还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洪水冲刷、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导致房屋倒塌、道路阻断,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山洪灾害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疫病流行等次生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危害。
必须高度重视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建立物理模型,模拟山洪灾害的实际情况,为灾害防控提供依据。
模拟软件
开发模拟软件,根据实际情况输入相关参数,得到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01
03
02
04
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
1
组织管理措施
2
3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确保各部门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协同行动。
工程措施的局限性
非工程措施如预警系统、宣传教育等能够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对于防治山洪灾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工程措施的重要性
非工程措施的必要性
02
项目概述
项目目标
建立完善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害防治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通过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破坏植被、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
环境影响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如保护当地植被、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等。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确保项目的实施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环保措施
07
结论与展望
提升山洪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
项目任务
包括山区、丘陵地区等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
山洪灾害易发区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实施主体
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
实施时间
项目实施范围
03
技术方案
03
视频监控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河流水位的动态变化,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实时画面。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02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区 的合作,共同推进山洪 灾害防治工作。
0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 众对山洪灾害防治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04
持续监测和评估山洪灾 害防治效果,及时调整 和优化防治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 设项目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引言 • 山洪灾害概述 • 非工程措施建设 • 建设内容与实施方案 • 预期效果与效益分析 • 风险评估与对策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项目背景
自然环境因素
山区地形复杂,降雨分布不均,容易引发山洪灾害。
历史灾害情况
历史上多次发生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良好氛围。
培训演练
组织开展山洪灾害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公众在应对山洪灾害时的应 急处置能力。
06
风险评估与对策
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技术风险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难题,如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问题,模型预测的误差等。
应对措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了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 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措 施,增强了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项目实施以来,成功应对了多次山洪灾害,取得了显著 的减灾效果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工作计划
01
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防 治非工程措施,提高防 治能力。
防灾减灾需求
为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需要采取有 效的防治措施。
项目意义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古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
古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〇一一年三月.批准:段生荣核定:李俊喜审查:王生柏项目负责:王生柏王生柏报告编写:杨爱珍朱小军研究人员:朱小军李世忠王平买桃花张小林赵国荣吴泽凯陈多柱王树杲安冬梅目录1 基本情况 (4)1.1自然地理 (4)1.2社会经济 (4)1.3河流水系 (5)1.4气候 (6)1.5历史暴雨山洪灾害 (7)1.6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6)2 编制依据 (18)3 建设目标任务 (22)3.1建设目标 (22)3.2建设任务 (23)4 现状调查与评估 (26)4.1山洪灾害普查 (27)4.2小流域 (28)4.3评估及危险区划定 (29)5 预警指标 (30)5.1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30)5.2水文地质 (31)5.3雨量预警指标 (32)5.4水位预警指标 (33)6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34)6.1系统总体设计 (34)6.2水雨情监测 (39)6.3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78)6.4预警系统 (120)7 责任制组织体系 (136)7.1组织指挥机构 (136)7.2分工与职责 (141)8 预案编制 (148)8.1预案编制内容 (148)8.2山洪防治预警信息流程 (150)9 宣传培训演练 (151)9.1宣传 (151)9.2培训 (153)9.3演练 (156)10 投资概算 (157)10.1编制说明 (157)10.2基础单价 (158)10.3取费标准说明 (160)10.4投资概算 (163)11 建设运行管理 (173)11.1项目建设 (173)11.2运行管理 (174)12 附表 (177)附表1-1古浪县山洪灾害基本情况表 (177)附表1-2古浪县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分小流域统计表 (177)附表2古浪县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177)附表3古浪县预警指标汇总表 (177)附表4古浪县自动及人工监测雨量站、水位站统计表 (177)附表5古浪县监测预警平台主要软硬件配置表 (177)附表6预警设备配置统计表 (177)附表7古浪县山洪灾害临界雨量预警指标汇总表 (177)附表8施工进度表 (177)13 附图 (177)13.1古浪县河流水系分布示意图 (177)13.2古浪县水雨情监测站点规划示意图 (177)可修改编辑1可修改编辑精选资料编制说明古浪县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县境内山丘区因降水引发的山洪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时常造成人员伤亡和冲毁农田、房屋的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山丘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巴彦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
巴彦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摘要:通过山洪灾害开展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山洪灾害措施实施方案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巴彦县地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西南麓接壤的平缓地带,小兴安岭余脉以马蹄形坐落在县境东南部。
地势起伏多岗坡地,少陵河、漂河中下游、泥河沿岸及松花江一级阶地较为平坦。
整个地势是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
海拔110—564.3米。
根据地貌特征,全县分为6个类型区:1、低山丘陵残山区;2、低山丘陵边缘坡岗地;3、波状缓坡漫岗地;4、松花江阶地(或平原);5、河谷滩地(河套地);6、沟谷滩地(甸子地)。
巴彦地层除低山丘陵残山有中生界、古生界地层披露外,绝大多数被新生代第四系地层所覆盖,组成物质基本是第四纪洪积松散堆积物,覆土为0-80米不等。
东部的低山丘陵和西南部的残山地带,多数是深成酸性花岗岩等侵入岩类出露。
亦有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出露,其中分布在骆驼砬子山、大顶山一带为古生代二迭系下统土门岭组:分布在青顶子山、双鸭山、少陵山、大顶山一带为古生工二迭系穆棱组和宁远村组,分布在大顶山等地的为中生代白垩系下统陶朱淇河组和泉头组等,除个别的陡峭的裸露外,基本上埋藏于第四纪垩沉积物残积物下,土层较薄,一般在1米以内。
灾害损失及山洪灾害成因我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及典型山洪灾害。
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暴雨洪水,一般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一旦爆发山洪,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
几年来,虽然没有山洪爆发,但是受山水冲刷和侵蚀,土地流失相当严重。
造成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县的降雨量集中,主要在6 一8 月份,并且雨量大;二是近年来采石、采沙、烧窑取土、伐木等建设与生产活动,对土地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是化肥、农药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确保信息能够及时 传递给受影响区域的人员。
03
山洪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完善方 案
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流程设计
预案编制
根据山洪灾害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山洪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 、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预案修订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反馈,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
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方案
数据传输
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测数据实时 传输至数据中心,确保数据传输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 取有用的信息,为预警提供依据。
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审核、发布等环节,确 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针对山洪灾害防治的难点和痛点,确定研发方向,如智能化监测 预警技术、快速响应处置技术等。
重点任务
明确新技术研发的重点任务,如关键技术研究、原型机开发、试 验验证等。
资源保障
为新技术研发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确保研 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推广应用计划及预期成果展示
推广应用计划
制定技术推广应用计划,明确推广目标、时间节点和 具体措施。
传播渠道选择
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确保信息传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 快。
培训课程设置和培训对象确定
培训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级别的培训课程,如针对基层干部的应急指挥培训、针对普通公众的山洪灾害自救互救培 训等。
培训对象确定
根据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培训对象,包括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等。
清新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方案
清新 县位 于 广 东 省北 部 、北 江 中下 游 ,地 处 东经
12 5 ~13 1 1 。9 1 。5 、北 纬 2 。2 2 。5 。全县 地 势 由 3 3 ~ 4 l
的 8 % ,易成洪 涝灾 害 。 0
2 山洪 灾害 情况 2 1 清新 县 山洪灾 害 的类 型及 特 点 .
第 9期 21 02年 9月
广 东水 利 水 电
GUANG DONG A ER RE OURC S AND HYDRO OW E W T S E P R
No 9 .
S p. 2 2 e 01
清 新 县 山洪 灾 害 防 治 非 工 程 措 施 建 设 方 案
冯安 健 ,赖 忠 ,徐 培
各镇 均不 同程 度受灾 ,受 灾人 口 4 . 9 5万人 ,因灾 死亡
清新 县地 处 珠 江 三 角 洲 与 粤 北 山 区 的 过 渡 地 带 ,
有 山地 、丘 陵 、低 丘与 平原 等地 形 地 貌 ,总体 地 形 自
8人 ,受 伤 2 5人 ;受 灾作 物 1 9 5 . 5万 h m ,受 灾 工 矿 企 业 1 1 ,受 浸住 房 4 8 7家 . 9万 间 ;冲毁 排 灌 设施 7 0 9 宗 ,损坏 供 电 线 路 13 i,损 坏 通 讯 线 路 1 1 m,冲 5k n 2k 毁公 路 3 7 i,崩决 堤 围 1 ( ) 0k n 8条 段 ,全 县直 接经 济损 失 6 9亿元 。 . 2 3 山洪灾 害成 因分 析 .
平 镇 、三坑 镇 是 冲积 平 原 ,地 势 平 坦 ,土 地肥 沃 。县
境 内河流 众多 ,均 属 珠 江 流域 北 江 水 系 ,集 水 面积 在 10 i 0 k 以上 的干 、支流 有 1 n 2条 ,其 中防洪 任务 较 重 、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XXXXX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目录1、技术方案建议书.................................................1.1 基本概况 ...................................................1.2 需求分析 ...................................................1.2.1 监测预警业务分析......................................1.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2.3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1.2.4 性能需求..............................................1.3 建设内容及目标 .............................................1.3.1 建设目标..............................................1.3.2 建设内容..............................................1.4 系统总体设计 ...............................................1.4.1 设计原则..............................................1.4.2 设计依据..............................................1.4.3 系统结构..............................................1.4.4 系统数据流程..........................................1.5 系统分项设计 ...............................................1.5.1 监测系统..............................................系统概述 .........................................设计原则 .........................................系统拓扑结构 .....................................系统详细设计 .....................................主要硬件设备 .....................................系统性能指标 .....................................1.5.2 预警系统..............................................系统概述 .........................................设计原则 .........................................预警指标的确定 ...................................详细设计 .........................................系统功能 .........................................预警系统流程 .....................................主要设备配置 .....................................系统性能指标 .....................................1.5.3 监测预警平台..........................................系统概述 .........................................平台组成 .........................................硬件平台设计 .....................................软件设计平台 .....................................1.5.4 预案编制..............................................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编制原则 .........................................县级与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村级预案 .........................................1.5.5 宣传、培训及演练......................................宣传 .............................................培训 .............................................演练 .............................................1.6 主要设备性能、质量及技术参数..............................1.6.1 便携式计算机..........................................1.6.2 微机工作站............................................1.6.3 激光打印机............................................1.6.4 传真机(县级)........................................1.6.5 传真机(乡镇级)......................................1.6.6 锣....................................................1.6.7 翻斗式雨量计..........................................1.6.8 气泡式水位计..........................................1.6.9 RTU遥测终端...........................................GPRS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免维护蓄电池..........................................充电控制器............................................信号避雷器............................................监控计算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灾备服务器............................................视屏转换器............................................网络机柜..............................................交换机................................................10KW电启动发电机......................................无线预警广播系统......................................手摇警报器............................................1.7 货物组件配置(P141-143)..................................2、安装方案.....................................................2.1 编制目的..................................................2.2 施工设计原则..............................................2.3 组织机构..................................................2.4 现场管理计划..............................................2.4.1 施工总体布置..........................................2.4.2 施工流程管理..........................................2.4.3 施工组织措施..........................................2.4.4 技术设计协调..........................................设计联络会 .......................................技术设计协调 .....................................2.4.5 现场安装调试..........................................设备运输 .........................................设备安装及调试 ...................................系统整体测试 .....................................2.4.6 施工设备管理..........................................2.5 质量管理体系..............................................2.5.1 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2.5.2 质量保证体系..........................................2.5.3 质量保证期及承诺......................................2.5.4 质量保证措施..........................................2.6 安全生产管理方案..........................................2.6.1 施工安全..............................................2.6.2 硬件安全..............................................2.6.3 软件安全..............................................2.7 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3、检验、调试与验收建议书.......................................3.1 系统出厂检验..............................................3.2 现场开箱检验..............................................3.3 系统安装调试检验..........................................3.4 系统软件测试..............................................3.5 系统整体测试..............................................3.6 系统试运行检验............................................3.7 验收方案..................................................3.8 质量保证期检验............................................4、售后服务计划.................................................4.1 售后服务..................................................4.1.1 售后服务机构..........................................4.1.2 售后服务流程..........................................4.1.3 售后服务方式..........................................热线服务 .........................................远程网络服务 .....................................现场服务 .........................................4.1.4 售后服务期限..........................................4.1.5 售后服务承诺及处罚措施................................4.1.6 售后服务内容..........................................4.2 技术培训..................................................4.2.1 培训目标..............................................4.2.2 技术培训措施..........................................现场培训 .........................................维护培训 .........................................操作使用培训 .....................................培训考核 .........................................4.2.3 培训内容..............................................4.2.4 培训质量保证介绍......................................4.3 技术升级..................................................5、技术服务.....................................................5.1 咨询服务..................................................5.2 技术指导或现场排除故障....................................5.3 紧急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5.4 项目跟踪及技术支持........................................5.5 备件更换..................................................5.6 系统扩充、升级支持服务....................................5.7 持续的服务保障体系........................................6、进度安排.....................................................6.1 总进度计划................................................6.2 各控制性工期计划..........................................6.2.1 设计进度计划..........................................6.2.2 采购进度计划..........................................6.2.3 土建工程进度计划......................................6.2.4 软件研发及测试计划....................................6.2.5 联合测试间............................................6.3 供货计划保证措施..........................................6.4 工期承诺书................................................1、技术方案建议书1.1基本概况1.2需求分析1.2.1监测预警业务分析监测预警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图1监测预警流程图1.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水雨情监测为了能快速、合理的对洪水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警,预先制定防洪抢险调度方案,充分发挥预警工程设施的效能,本期项目需在阳新县完成基础雨情、水情信息采集网的建设,具体建设需求如下:1)建设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雨量和水位实现自动采集,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山洪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山洪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针对山洪灾害的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项目背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非工程措施包括土地利用调整、植被恢复、土地保持、流域综合治理、预警预报等措施。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一套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提高山洪灾害的预测预警能力,降低山洪灾害损失,为城市、农村、山区和交通运输提供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三、技术方案1.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利用调整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山区环境的影响,从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密林植被保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
2.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的种植等方式,恢复山区的植被覆盖,改善山区的水土条件,降低山洪灾害风险。
3.土地保持土地保持是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采取防护林带、坡耕地、梯田等土地保持措施,提高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土地资源的稳固性。
4.流域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是综合考虑流域内各种因素,通过综合治理措施,重塑流域生态环境,提高流域的复合生态功能。
具体措施包括山塘、浅井和退耕还林等。
5.预警预报预警预报可以提高山洪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预防能力,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
通过设置预警系统,对山洪灾害及时有效地进行预测和监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建设管理为了顺利实施项目,需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需要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项目规划、资源调配、施工监管、技术培训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项目收益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具体收益包括:1.降低山洪灾害发生率,减轻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包括总体建设任务、需求分析、设计思路、总体框架、体系结构技术路线、软件各模块具体功能设计方案等)技术方案(包括总体建设任务、需求分析、设计思路、总体框架、体系结构技术路线、软件各模块具体功能设计方案等);(格式自拟)总体建设任务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按照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补充建设红水河流域的监测站网,建立完善、快速及时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科学、高效的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有效的警报反馈机制和技术设施,向各级政府、相关社会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山洪灾害预警服务,争取有效防范时间,适时采取避灾措施,提高红水河流域防御山洪灾害的水平和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具体建设任务以建设简易水位报警站、无线预警广播为主,辅以自动雨量站的建设。
需求分析红水河流域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还远未达到社会对山洪灾害防治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急需通过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调查评价成果集成、挖掘分析和拓展应用工作,不断完善红水河流域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民财产安全损失。
设计思路自动雨量站分析防治区现有站网布设密度,在重点防治区自动雨量监测站网稀疏的地区,一般按照平均每站控制面积50km2左右适当补充新建自动雨量监测站;在西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每站的控制面积可适当宽,如可在重要居民地所在的小流域补充新建自动雨量监测站。
对所在流域面积超过100km2,且沿岸分布有县、乡镇政府驻地或人口密集区、重要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等的河流,在山洪易发河段的重点部位补充新建自动水位站。
要论证新建站点的布局,统一监测站点的编码,规范报汛方案。
新建站点除应符合《2010 年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还需满足以下要求。
1. 安装要求按照相关水文观测需求提出安装要求,可参考《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小流域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方案.docx
小流域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方案XXX省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地形地貌兼而有之,海拔相差悬殊,复杂的地形地貌是诱发山洪灾害的基础条件,再加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气候多变,各区域的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十分不均匀,气象灾害频发,局部暴雨常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长期以来,XXX省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近年来,XXX省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通过对XXX省天祝县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探讨、总结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经验,为各地后续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1天祝县概况及山洪灾害特点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位于XXX省中部,为XXX省武威市下辖县,全县总面积7149.8km2,辖11镇8乡174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有藏族、汉族、土家族、回族、蒙古族等28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
境内有石羊河流域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西营河6条内陆河,黄河流域大通河、金强河2条外流河(图1)。
天祝县地处祁连XXX端高海拔地区,是石羊河流域暴雨高发区,山洪灾害十分频繁。
山洪灾害不仅对当地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是天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天祝县山洪灾害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1)季节性强,频率高。
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有80%以上的山洪都发生在6—8月。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位于暴雨中心区的山丘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山洪来势迅猛,成灾快。
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半小时内即成灾受损,防治难度大。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山洪灾害往往伴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往往造成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倒人亡的严重后果。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XXXXX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目录1、技术方案建议书 (6)1.1基本概况 (6)1.2需求分析 (6)1.2.1监测预警业务分析 (6)1.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7)1.2.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7)1.2.4性能需求 (9)1.3建设内容及目标 (10)1.3.1建设目标 (10)1.3.2建设内容 (10)1.4系统总体设计 (11)1.4.1设计原则 (11)1.4.2设计依据 (12)1.4.3系统结构 (13)1.4.4系统数据流程 (14)1.5系统分项设计 (16)1.5.1监测系统 (16)1.5.1.1系统概述 (16)1.5.1.2设计原则 (16)1.5.1.3系统拓扑结构 (17)1.5.1.4系统详细设计 (18)1.5.1.5主要硬件设备 (26)1.5.1.6系统性能指标 (27)1.5.2预警系统 (28)1.5.2.1系统概述 (28)1.5.2.2设计原则 (28)1.5.2.3预警指标的确定 (28)1.5.2.4详细设计 (31)1.5.2.5系统功能 (36)1.5.2.6预警系统流程 (36)1.5.2.7主要设备配置 (38)1.5.2.8系统性能指标 (38)1.5.3监测预警平台 (39)1.5.3.1系统概述 (39)1.5.3.2平台组成 (39)1.5.3.3硬件平台设计 (40)1.5.3.4软件设计平台 (46)1.5.4预案编制 (47)1.5.4.1编制目的 (48)1.5.4.2编制依据 (48)1.5.4.3编制原则 (48)1.5.4.4县级与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48)1.5.4.5村级预案 (51)1.5.5宣传、培训及演练 (53)1.5.5.1宣传 (53)1.5.5.2培训 (53)1.5.5.3演练 (54)1.6主要设备性能、质量及技术参数 (55)1.6.1便携式计算机 (55)1.6.2微机工作站 (55)1.6.3激光打印机 (55)1.6.4传真机(县级) (55)1.6.5传真机(乡镇级) (55)1.6.6锣 (55)1.6.7翻斗式雨量计 (55)1.6.8气泡式水位计 (55)1.6.9RTU遥测终端 (55)1.6.10GPRS模块 (55)1.6.11太阳能电池板 (55)1.6.12免维护蓄电池 (55)1.6.13充电控制器 (55)1.6.14信号避雷器 (55)1.6.15监控计算机 (55)1.6.16路由器 (56)1.6.17防火墙 (56)1.6.18服务器 (56)1.6.19灾备服务器 (56)1.6.20视屏转换器 (56)1.6.21网络机柜 (56)1.6.22交换机 (56)1.6.2310KW电启动发电机 (56)1.6.24无线预警广播系统 (56)1.6.25手摇警报器 (56)1.7货物组件配置(P141-143) (56)2、安装方案 (56)2.1编制目的 (56)2.2施工设计原则 (57)2.3组织机构 (57)2.4现场管理计划 (59)2.4.1施工总体布置 (60)2.4.2施工流程管理 (61)2.4.3施工组织措施 (63)2.4.4技术设计协调 (63)2.4.4.1设计联络会 (63)2.4.4.2技术设计协调 (64)2.4.5现场安装调试 (64)2.4.5.1设备运输 (66)2.4.5.2设备安装及调试 (66)2.4.5.3系统整体测试 (69)2.4.6施工设备管理 (69)2.5质量管理体系 (69)2.5.1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69)2.5.2质量保证体系 (71)2.5.3质量保证期及承诺 (76)2.5.4质量保证措施 (76)2.6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78)2.6.1施工安全 (78)2.6.2硬件安全 (79)2.6.3软件安全 (80)2.7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 (81)3、检验、调试与验收建议书 (81)3.1系统出厂检验 (81)3.2现场开箱检验 (82)3.3系统安装调试检验 (83)3.4系统软件测试 (85)3.5系统整体测试 (86)3.6系统试运行检验 (86)3.7验收方案 (87)3.8质量保证期检验 (89)4、售后服务计划 (89)4.1售后服务 (89)4.1.1售后服务机构 (89)4.1.2售后服务流程 (90)4.1.3售后服务方式 (91)4.1.3.1热线服务 (91)4.1.3.2远程网络服务 (91)4.1.3.3现场服务 (92)4.1.4售后服务期限 (92)4.1.5售后服务承诺及处罚措施 (92)4.1.6售后服务内容 (92)4.2技术培训 (94)4.2.1培训目标 (94)4.2.2技术培训措施 (94)4.2.2.1现场培训 (94)4.2.2.2维护培训 (95)4.2.2.3操作使用培训 (95)4.2.2.4培训考核 (95)4.2.3培训内容 (96)4.2.4培训质量保证介绍 (97)4.3技术升级 (97)5、技术服务 (97)5.1咨询服务 (97)5.2技术指导或现场排除故障 (97)5.3紧急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98)5.4项目跟踪及技术支持 (98)5.5备件更换 (99)5.6系统扩充、升级支持服务 (99)5.7持续的服务保障体系 (99)6、进度安排 (100)6.1总进度计划 (100)6.2各控制性工期计划 (100)6.2.1设计进度计划 (100)6.2.2采购进度计划 (101)6.2.3土建工程进度计划 (101)6.2.4软件研发及测试计划 (101)6.2.5联合测试间 (101)6.3供货计划保证措施 (102)6.4工期承诺书 (106)1、技术方案建议书1.1基本概况1.2需求分析1.2.1监测预警业务分析监测预警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图1监测预警流程图1.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水雨情监测为了能快速、合理的对洪水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警,预先制定防洪抢险调度方案,充分发挥预警工程设施的效能,本期项目需在阳新县完成基础雨情、水情信息采集网的建设,具体建设需求如下:1)建设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雨量和水位实现自动采集,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
四川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行)-v13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目录第一部分技术要求 (1)前言 (2)第一章总则 (4)1.1制定的思路和原则 (4)1.2编制依据 (5)1.3适用范围 (8)第二章总体构架 (9)2.1系统组成 (9)2.2层次结构 (9)2.3建设模式 (10)2.4建设内容 (12)2.4.1 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建设 (12)2.4.2 信息汇集平台建设 (12)2.4.3 预警指挥系统建设 (12)2.4.4 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建设 (13)2.4.5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建设 (13)第三章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 (15)3.1功能设计 (15)3.2建设要求 (15)3.3逻辑结构 (16)3.4监测设备设施分类 (16)3.5监测站点布设技术要求 (18)3.5.1 雨量站布设 (18)3.5.2 水位站布设 (18)3.5.3 视频站布设 (19)3.6监测设备设施设计要求 (20)3.6.1 简易监测站 (20)3.6.1.1 雨量观测 (20)3.6.1.2 水位观测 (20)3.6.2 自动监测站 (20)3.6.2.1 雨量观测 (21)3.6.2.2 水位观测 (22)3.7信息传输技术要求 (23)3.7.1 常用通信技术 (23)3.7.2 推荐通信技术 (29)3.8监测设备设施配置要求 (30)3.8.1 简易监测雨量站 (30)3.8.2 自动监测雨量站 (30)3.8.3 简易监测水位站 (31)3.8.4 自动监测水位站 (31)3.8.5 自动监测水位雨量站 (32)3.8.6 自动监测视频站 (34)3.9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34)3.9.1 遥测终端RTU (34)3.9.2 通信终端 (35)3.9.3 电源 (37)3.9.3.1 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电源 (37)3.9.3.2 视频站电源 (38)3.9.4 防雷系统 (38)第四章信息汇集平台 (39)4.1功能设计 (39)4.2建设要求 (39)4.3系统结构 (40)4.3.1 逻辑结构 (40)4.3.2 层次结构 (41)4.3.3 网络拓扑结构 (43)4.3.4 网络安全 (44)4.4汇集平台硬件技术要求 (45)4.4.1 省级汇集平台硬件设备 (45)4.4.1.1 配置要求 (45)4.4.1.2 主要技术指标 (46)4.4.2 市(州)级汇集平台硬件设备 (48)4.4.2.1 配置要求 (48)4.4.2.2 主要技术指标 (49)4.4.3 县级汇集平台硬件设备 (52)4.4.3.1 配置要求 (52)4.4.3.2 主要技术指标 (52)4.4.4 配套设施 (54)4.5汇集平台软件技术要求 (56)4.5.1 主要功能 (57)4.5.1.1 数据汇集 (57)4.5.1.2 数据上报 (58)4.5.1.3 外部数据整合 (58)4.5.2 数据库技术要求 (58)4.5.2.1 数据库管理系统 (58)4.5.2.2 数据库结构 (59)4.5.2.3 数据库存储和分配 (60)4.5.3 系统软件平台 (60)4.5.4 软件开发平台 (61)第五章预警指挥系统 (62)5.1功能设计 (62)5.2建设要求 (62)5.3.1 常规预警流程 (63)5.3.2 紧急情况下的预警流程 (64)5.4预警指标和等级划分 (64)5.5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 (65)5.5.1 预警发布权限 (65)5.5.2 预警发布内容 (65)5.5.3 预警信息发布对象 (65)5.5.4 预警发布方式 (65)5.6硬件设备配置要求 (66)5.6.1 预警中心 (66)5.6.1.1 主要设备 (66)5.6.1.2 配置要求 (68)5.6.2 预警设备配置 (68)5.6.2.1 市(州)、县级预警系统设备选型 (69)5.6.2.2 乡(镇)预警系统设备选型 (70)5.6.2.3 村级预警系统设备选型 (71)5.7系统软件要求 (72)5.7.1 系统组成 (72)5.7.2 软件结构 (72)5.7.3 总体要求 (72)5.7.4 功能要求 (73)5.7.5 性能要求 (78)第六章群测群防体系 (80)6.1责任制内容要求 (80)6.1.1 组织指挥机构 (80)6.1.2 分工与职责 (81)6.2宣传培训演练方式和内容要求 (86)6.2.1 宣传 (86)6.2.2 培训 (87)6.2.3 演练 (88)第七章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要求 (89)7.1编制原则 (89)7.2预案有效期 (89)7.3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89)7.4临界雨量的计算 (90)7.5省级预案要求 (90)7.6市(州)级预案要求 (91)7.7县级预案要求 (91)7.8乡(镇)级预案要求 (92)7.9村级预案要求 (92)第八章运行管理要求 (94)8.2管理模式 (94)8.3运行维护 (95)8.3.1 运行维护办法 (95)8.3.2 运行维护经费 (96)第二部分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97)第一章基本概况 (99)1.1自然情况 (99)1.2经济社会情况 (100)1.3历史上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100)1.4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101)1.5现有监测站点情况 (101)1.6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101)第二章编制依据 (102)第三章建设目标与任务 (103)3.1建设目标 (103)3.2建设任务 (103)第四章现状调查与评估 (104)4.1山洪灾害普查 (104)4.1.1 普查原则 (104)4.1.2 工作内容 (104)4.2危险区的划定 (107)第五章预警指标的确定 (109)第六章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10)6.1水雨情监测 (110)6.1.1 监测方式及报汛工作体制 (110)6.1.2 站网布设 (110)6.1.2.1 站网布设原则 (110)6.1.2.2 信息传输通信网选择 (111)6.1.2.3 监测站网确定 (111)6.1.3 监测站设计与实施 (113)6.1.3.1 简易监测雨量站 (113)6.1.3.2 自动监测雨量站 (114)6.1.3.3 简易监测水位站 (115)6.1.3.4 自动监测水位站 (115)6.1.3.5 自动监测水位雨量站 (116)6.1.4 水雨情监测系统设备设施配置清单 (117)6.1.5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17)6.2监测预警平台 (118)6.2.1平台组成与功能 (118)6.2.1.1 信息汇集 (118)6.2.1.2 信息服务 (119)6.2.1.3 预警信息发布模块 (119)6.2.2 计算机网络设计 (119)6.2.2.1 网络拓扑结构 (119)6.2.2.2 网络安全 (119)6.2.3 软件设计 (119)6.2.3.1 软件体系结构及组成 (119)6.2.3.2 数据库系统设计 (119)6.2.3.3 系统软件平台 (120)6.2.3.4 软件开发平台 (120)6.2.4 监测预警平台中心机房建设 (120)6.2.4.1 监测预警平台计算机硬件设备配置表 (120)6.2.4.2 县级监测预警平台软件配置表 (120)6.2.4.3 机房环境建设 (121)6.2.5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22)6.3预警系统 (122)6.3.1系统组成 (122)6.3.2预警流程 (123)6.3.2.1 县级平台预警流程 (123)6.3.2.2 乡村群测群防的预警流程 (124)6.3.3预警信息发布 (125)6.3.3.1 预警发布权限 (125)6.3.3.2 预警发布内容 (125)6.3.3.3 预警信息发布对象 (125)6.3.3.4 预警发布方式 (126)6.3.4 预警通信设备 (126)6.3.4.1 预警通信设备选用原则 (127)6.3.4.2 预警通信方案及设备配置要求 (127)6.3.5 预警指挥系统软件设计 (128)6.3.5.1 主要功能 (128)6.3.5.2 软件组成 (128)6.3.5.3 软件结构 (128)6.3.5.4 软件子模块设计 (128)6.3.5.5 主要性能 (128)6.3.6 预警中心建设 (129)6.3.6.1 预警中心平面布置图 (129)6.3.6.2 预警中心硬件设备配置表 (129)6.3.6.3 预警中心软件配置表 (129)6.3.6.4 预警中心环境建设 (130)6.3.7 预警设备配置 (130)6.3.8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30)第七章责任制组织体系 (132)7.1组织指挥机构 (132)7.1.1 县级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 (132)7.1.2 乡(镇)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 (132)7.1.3 村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 (132)7.2分工与职责 (133)7.2.1 分工 (133)7.2.2 工作职责 (133)7.3群测群防监测点 (133)第八章预案编制 (134)8.1工作内容 (134)8.2要求 (134)第九章宣传培训演练 (135)9.1宣传 (135)9.2培训 (136)9.3演练 (136)9.4内容列表 (136)第十章投资概算 (138)10.1编制依据 (138)10.2费用组成 (139)10.3投资参考比例 (139)10.4经费概算表 (141)10.4.1 分类概算表 (141)10.4.2 概算汇总表 (149)第十一章建设与运行管理 (150)第十二章县级实施方案附图、表清单 (151)附录一部分供应商及产品名录 (153)附录二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 (155)第一部分技术要求前言近年来,全国山洪灾害日益严重,因灾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培训资料
预警流程:实时监测、数据 分析、预警发布、响应处置
监测内容:包括降雨量、水 位、流量、地质灾害等
建设目标:建立完善的山洪 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支持:利用大数据、云 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
数据分析和处理
培训内容:包括监测预警系 统的原理、操作、维护等
应急响应机制建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警系统:建立 山洪灾害监测预 警系统,及时发 布预警信息。
法规制度建设
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政策措施 标准规范:制定和推广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标准规范 宣传教育:加强山洪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建设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阶段
添加标题
成立项目组,明确 职责分工
添加标题
收集相关资料,进 行初步调研
降低山洪灾害造 成的经济损失
提高山洪灾害预 警和应急响应能 力
增强公众对山洪 灾害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减少灾害 损失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增强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安全 感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非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预期效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应急预案:制定 详细的应急预案, 明确各级政府和 部门的职责和应 对措施。
应急队伍:建立 专业的应急救援 队伍,提高应急 处置能力。
物资储备:储备 必要的应急救援 物资和设备,确 保应急救援工作 的顺利开展。
宣传教育培训
培训目的:提高公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对象: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 培训内容: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防范措施等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会、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管理暂行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标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保证建设质量,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列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县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建设管理。
第三条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项目建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项目由兵团负总责,各团场负责管辖区域内的项目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水利部门牵头,会同同级财政、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四条本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技术标准和相关部门有关规定。
有涉密要求的建设内容,严格执行国家和相关部门有关保密规定。
第二章前期工作第五条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在《规划》和各省申报的基础上,根据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补助资金年度预算规模,分轻重缓急,安排每年建设任务。
第六条各省县级实施方案编制按照平均每县600万元投资规模控制,根据各县建设任务大小,具体由各省确定每县投资规模,其中气象部分建设内容由气象部门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按照总投入10%左右的比例确定,并纳入县级实施方案。
第七条省级水利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负责组织,以县为单位逐县编制、审查和批复实施方案,并将汇总编制的省级年度实施方案报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备案。
第八条县级实施方案须依据《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和《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上报技术要求》等技术文件以及相关技术标准,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编制。
县级实施方案中气象建设内容按照气象行业标准并满足山洪灾害防御的实际需要编制。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24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及非工程措施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24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及非工程措施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4.03.11•【字号】•【施行日期】2024.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24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及非工程措施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的通知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邯郸市水利(水务)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水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3〕83号)、《水利部防御司关于印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24-2025年)的函》(防御汛五函〔2023〕31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办防〔2023〕282号)要求,省水利厅组织编制完成了《河北省2024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河北省2024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
请各地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强化项目台帐管理,尽快开展项目建设。
为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确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挥效益,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山洪灾害防御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民生福祉,责任重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与同级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严格按照《河北省2024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所列任务和内容开展建设,如因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需对建设内容进行调整、变更的,由市级水利(水务)部门负责审批,并报省水利厅备案。
二、严格按照《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2〕81号)等相关规定,优化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做好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最大程度发挥防洪减灾效益。
配合财政部门加强水利发展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做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县(市、区)级非工程措施项目中的自动监测站点更新和水毁站点恢复建设任务,要于6月底前完成;风险隐患调查及模型构建工作任务要于9月底前完成。
容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
容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作者:王宗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根据容县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及灾害防御现状,分析现状防灾系统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该县山洪威胁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容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实施方案。
[关键词]容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系统;预案编制;群防群测组织体系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工程基本概况容县地处广西东南部,东西最大横距5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3.5公里。
全县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97.51%,水域占2.49 %。
2.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2.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
目前,容县已成立了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电视、报刊、宣传册等对防灾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容县境内目前已由水文部门建设自动雨量监测站41个,水文站9个,由气象部门建设自动气象站15个,由水利部门建设水库监测终端11个。
除此之外,尚无其他监测设施。
尚未健全完整的防御山洪灾害体系,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存在着比较薄弱的环节。
2.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
容县全县共有水库63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7座,小(二)型水库44座,小山塘2128处。
目前只有五座水库完成了除险加固工作,还有多数病险水库尚未进行除险加固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建设目标与任务容县山洪灾害防治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在山洪灾害严重的区域开展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完善防御预案、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本县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前言我国主要处于东亚季风区,暴雨频发,地质地貌复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
山洪灾害不仅对山丘区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当前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是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山丘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2002年底开始,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原建设部、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2006年10月国务院以国函[2006]116号文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3个县开展山洪灾害防治试点。
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家防总、水利部、财政部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决定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
为了指导和规范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特制订本大纲。
目录1 基本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建设目标与任务 (1)4 现状调查与评估 (2)4.1山洪灾害普查 (2)4.2危险区的划定 (2)5 预警指标的确定 (3)6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3)6.1水雨情监测 (3)6.2监测预警平台 (7)6.3预警系统 (8)7 责任制组织体系 (12)8 预案编制 (14)9 宣传培训演练 (15)9.1宣传 (15)9.2培训 (16)9.3演练 (16)10 投资概算 (16)10.1费用组成 (17)10.2单价及投资参考比例 (17)11 建设与运行管理 (18)12 主要成果 (18)1 基本概况描述县域自然地理情况、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及防御现状、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目录1、技术方案建议书 (6)1.1 基本概况 (6)1.2 需求分析 (6)1.2.1 监测预警业务分析 (6)1.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7)1.2.3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7)1.2.4 性能需求 (9)1.3 建设容及目标 (10)1.3.1 建设目标 (10)1.3.2 建设容 (10)1.4 系统总体设计 (11)1.4.1 设计原则 (11)1.4.2 设计依据 (12)1.4.3 系统结构 (13)1.4.4 系统数据流程 (14)1.5 系统分项设计 (16)1.5.1 监测系统 (16)1.5.1.1 系统概述 (16)1.5.1.2 设计原则 (16)1.5.1.3 系统拓扑结构 (17)1.5.1.4 系统详细设计 (18)1.5.1.5 主要硬件设备 (26)1.5.1.6 系统性能指标 (27)1.5.2 预警系统 (28)1.5.2.1 系统概述 (28)1.5.2.2 设计原则 (28)1.5.2.3 预警指标的确定 (28)1.5.2.4 详细设计 (31)1.5.2.5 系统功能 (36)1.5.2.6 预警系统流程 (36)1.5.2.7 主要设备配置 (38)1.5.2.8 系统性能指标 (38)1.5.3 监测预警平台 (39)1.5.3.1 系统概述 (39)1.5.3.2 平台组成 (39)1.5.3.3 硬件平台设计 (40)1.5.3.4 软件设计平台 (46)1.5.4 预案编制 (47)1.5.4.1 编制目的 (48)1.5.4.2 编制依据 (48)1.5.4.3 编制原则 (48)1.5.4.4 县级与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48)1.5.4.5 村级预案 (51)1.5.5 宣传、培训及演练 (53)1.5.5.1 宣传 (53)1.5.5.2 培训 (53)1.5.5.3 演练 (54)1.6 主要设备性能、质量及技术参数 (55)1.6.1 便携式计算机 (55)1.6.2 微机工作站 (55)1.6.3 激光打印机 (55)1.6.4 传真机(县级) (55)1.6.5 传真机(乡镇级) (55)1.6.6 锣 (55)1.6.7 翻斗式雨量计 (55)1.6.8 气泡式水位计 (55)1.6.9 RTU遥测终端 (55)1.6.10 GPRS模块 (55)1.6.11 太阳能电池板 (55)1.6.12 免维护蓄电池 (55)1.6.13 充电控制器 (55)1.6.14 信号避雷器 (55)1.6.15 监控计算机 (55)1.6.16 路由器 (56)1.6.17 防火墙 (56)1.6.18 服务器 (56)1.6.19 灾备服务器 (56)1.6.20 视屏转换器 (56)1.6.21 网络机柜 (56)1.6.22 交换机 (56)1.6.23 10KW电启动发电机 (56)1.6.24 无线预警广播系统 (56)1.6.25 手摇警报器 (56)1.7 货物组件配置(P141-143) (56)2、安装方案 (56)2.1 编制目的 (56)2.2 施工设计原则 (57)2.3 组织机构 (57)2.4 现场管理计划 (59)2.4.1 施工总体布置 (60)2.4.2 施工流程管理 (61)2.4.3 施工组织措施 (63)2.4.4 技术设计协调 (63)2.4.4.1 设计联络会 (63)2.4.4.2 技术设计协调 (64)2.4.5 现场安装调试 (64)2.4.5.1 设备运输 (66)2.4.5.2 设备安装及调试 (66)2.4.5.3 系统整体测试 (69)2.4.6 施工设备管理 (69)2.5 质量管理体系 (69)2.5.1 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69)2.5.2 质量保证体系 (71)2.5.3 质量保证期及承诺 (76)2.5.4 质量保证措施 (76)2.6 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78)2.6.1 施工安全 (78)2.6.2 硬件安全 (79)2.6.3 软件安全 (80)2.7 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 (81)3、检验、调试与验收建议书 (81)3.1 系统出厂检验 (81)3.2 现场开箱检验 (82)3.3 系统安装调试检验 (83)3.4 系统软件测试 (85)3.5 系统整体测试 (86)3.6 系统试运行检验 (86)3.7 验收方案 (87)3.8 质量保证期检验 (89)4、售后服务计划 (89)4.1 售后服务 (89)4.1.1 售后服务机构 (89)4.1.2 售后服务流程 (90)4.1.3 售后服务方式 (91)4.1.3.1 热线服务 (91)4.1.3.2 远程网络服务 (91)4.1.3.3 现场服务 (92)4.1.4 售后服务期限 (92)4.1.5 售后服务承诺及处罚措施 (92)4.1.6 售后服务容 (92)4.2 技术培训 (94)4.2.1 培训目标 (94)4.2.2 技术培训措施 (94)4.2.2.1 现场培训 (94)4.2.2.2 维护培训 (95)4.2.2.3 操作使用培训 (95)4.2.2.4 培训考核 (95)4.2.3 培训容 (96)4.2.4 培训质量保证介绍 (97)4.3 技术升级 (97)5、技术服务 (97)5.1 咨询服务 (97)5.2 技术指导或现场排除故障 (97)5.3 紧急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98)5.4 项目跟踪及技术支持 (98)5.5 备件更换 (99)5.6 系统扩充、升级支持服务 (99)5.7 持续的服务保障体系 (99)6、进度安排 (100)6.1 总进度计划 (100)6.2 各控制性工期计划 (100)6.2.1 设计进度计划 (100)6.2.2 采购进度计划 (101)6.2.3 土建工程进度计划 (101)6.2.4 软件研发及测试计划 (101)6.2.5 联合测试间 (101)6.3 供货计划保证措施 (102)6.4 工期承诺书 (106)1、技术方案建议书1.1基本概况1.2需求分析1.2.1监测预警业务分析监测预警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图1监测预警流程图1.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水雨情监测为了能快速、合理的对洪水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警,预先制定防洪抢险调度方案,充分发挥预警工程设施的效能,本期项目需在某县完成基础雨情、水情信息采集网的建设,具体建设需求如下:1)建设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雨量和水位实现自动采集,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
2)在信息传输方面,系统需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块。
3)在系统集成方面,以水雨情信息接受、处理、查询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为重点,为进一步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等打好基础,达到及时完成雨量和水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
2.预警系统为了能快速、合理的对洪水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警,预先制定防洪抢险调度方案,充分发挥预警工程设施的效能,本期项目需完成预警系统建设,从预警中心到重点防护区域的报警体系;建立县、乡(镇)、村、组灾害防治的群测群防组织。
1.2.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2所示:图二数据流程图其中包括的数据类型如下:1.基础工情:县乡村基本情况,小流域基本情况,监测站基本情况,河流、水库、堤防等三类防洪工程信息;2.实时水雨情:降雨,河道水情,水库水情;3.空间地理信息:行政区划,道路,居民地,水系等;4.社会经济信息:区各行政区(县或区)人口,社会总产值、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城镇人口、社会总产值、大型工业企业、大型公共设施的分布情况等;5.预警信息:产生的预警信息,相关人员信息,预警发布和相应信息等;6.气象信息:实时天气预报、实时雨量信息、实时/历史台风路径、实时卫星云图等气象信息;7.国土灾害信息:滑坡、泥石流等隐患点基本信息及监测信息。
现场采集的数据通过传输网络到县数据中心的监控计算机,监控计算机监控现场的实时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
管理人员可以从监控计算机和数据库服务器取得数据。
上级单位及其子系统可从县数据中心的综合数据库取得数据。
水文已建的自动雨量站可以从山洪灾害防治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进行网络对接,存入数据中心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对于气象信息以及上级部门转发的相关信息经处理后,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存入中心的数据库中。
1.2.4性能需求1.雨、水情监测性能需求1)可靠性数据采集要求准确可靠,系统的误码率、月平均畅通率、电路的衰落储备和外噪声恶化量等质量指标均满足《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SL61-2003)的要求。
自动报讯设备保证测报工程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水雨情信息:➢数据丢失率:≤1*10-5;➢畅通率和及时率:≥99%;➢误码率:≤10-4;➢系统可靠性:数据收集的与平均畅通率>95%;➢数据处理作业完成率>95%;➢主要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5000h。
➢RTU能存储一年的原始水情数据,实现双向通信以及远程诊断、设置和维护等功能。
2)反应速度监测中心正确完成一次所属全部遥测站(含共享信息)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入库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2.预警监测性能需求1)可靠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尽量采用简单、易于掌握的预警方式或传输设备,将预警信息准确地传送到可能受灾区域,使可能受灾区域的居民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2)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山洪灾害预警通信主要负责向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城镇、乡村、居民点等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水文情报、山洪警报和撤离指令等,同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由上逐级下传的预警信息最终要通知到受威胁的居民点和单位。
作为山洪警报传输及信息反馈的渠道和通路,通信网必须有效、实用,且能满足突发通信的需求。
1.3建设容及目标1.3.1建设目标某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按照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覆盖某县及周边地域的监测站网,建立完善、快速及时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科学、高效地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有效的警报反馈机制和技术设施,向各级政府、相关社会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山洪灾害预警服务,争取有效防时间,适时采取避灾措施,提高某县防御山洪灾害的水平和能力,并通过完善防御预案,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等非工程措施,做到预知、预防、以防为主,最大程度地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2建设容某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主要包括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的划定、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的确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责任制组织体系建立、防御预案编制和完善以及宣传培训演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