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甲肝暴发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调查分析

张欲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多起以发热、乏力、纳差、腹胀腹泻、尿色加深、皮肤黄染等为主要症状且患者邹然上升的疫情,查找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为今后类似的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上海市甲肝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病292301例,死亡11例,平均罹患率为4082.6/10万,为常年发病率的12倍,死亡率为3.76/10万,春季高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6:1,主要集中在20~29岁、30~39岁,罹患率分别为8302.2/10万、7924/10万。调查其暴发原因发现生食毛蚶为甲肝暴发的危险因素,流行期间,从毛蚶产地采集的毛蚶分离出HAV的病毒形态大小与甲肝病人粪便样品中所见病毒样颗粒相似。结论该起疫情为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所致,并且污染发生在毛蚶产地而不是运输过程。提示渔业和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贝类的饲养和卫生管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暴发甲肝毛蚶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炎性损伤为主的世界性传染病[1]。为查找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为今后类似的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该次甲肝暴发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上海市甲肝暴发阶段确诊患有甲肝的病例和未患甲肝的正常人。

1.2方法

1.2.1流行病调查首先采用描述性研究为起点,再利用归纳统计推理,进行分析性研究。

1.2.2实验室检测流行期间,从毛蚶产地采集的毛蚶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到HAV与病人体内的HAV进行比对。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20.0对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1988年1月19日起,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骤然上升,数日之内发病数成倍增长,迄至3月18日至,共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292301例,平均罹患率为4082.6/10

万,为常年发病率的12倍,死亡11例,死亡率为3.76/10万。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本次流行主要限于该市12个市区,占全市发病总数的94.9%,各区疫情上升和流行曲线几近一致。

2.2.2时间分布对292301例病人按发病日统计分析,,可见12个区同时于1月14日发病数上升,2月1日达顶峰,疫情上升曲线呈锯齿形,基本上由三个流行高峰构成,顶峰分别在1月20日、1月25日和2月1日,流行波持续30天,自2月2日起疫情迅速下降,见图1。

图1上海市1988年1-3月急性肝炎发病动态

2.2.3发病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本次流行以20-29岁罹患率最高(8302.2/10万),30-39岁次之(7924/10万),二者合计占总例数的8

3.46%,以50岁及以上这为最低,发病数只占总例数的0.26-0.58%。职业分布以工人最多(占70.63%),职员次之(占8.5%)。性别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26:1。

2.2.4病例在家庭中的分布11%的家庭有2人或以上同时发病。

2.3暴发原因

2.3.1水源性对供应12个市区的自来水厂进行水质检查,均符合卫生指标;不同水厂供水范围与地区罹患率无明显差别;市区居民普遍无饮生水的习惯。市区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和各兵种的指战员均饮用同一水厂的自来水,但其罹患率与往年相仿,明显低于市区居民。远离

市区的工业区不用上述水厂的自来水,由该区自行供水,其甲肝罹患率与市区发病无差异。

2.3.2食物性据1208例病例配对调查发现,病例组在发病前2~6周有各种可疑食物史;与对照组比较可见病例组平均食用毛蚶率(88.2%)远高于对照组(41.8%),两组差异极为显著;椐120对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罹患甲肝与接触肝炎患者、外出就餐、注射或输血、服用药物等因素无关,而与生食毛蚶存在联系(OR=23.2; 2=69.22,P<0.0001)。分析人群在1987年12月后和1988年1月食毛蚶的时间分布,根据峰型分布正好间隔一个甲型肝炎常见的潜伏期30天,见图2。某区整群抽样调查居民1649人,甲型肝炎罹患率为158.6‰,未曾食毛蚶着甲肝罹患率仅为6.4‰,二者差异极为显著(P<0.0001)。调查人群中生食毛蚶百分比为33.66%。甲肝罹患率的高低与食入毛蚶量的多少有关,随着食如毛蚶量的增加,患甲肝的危险性也随之加大,见表1。甲肝罹患率还与食毛蚶的不同方式有关,调查中87%居民用开水泡一下毛蚶即食用,这部分人患甲肝的相对危险性较大,为不食者的26倍。另有一种用酱油或酒腌一下,几乎完全生食,这部分人患甲肝的危险性最大,为不食者的57倍。不同食蚶方式的甲肝罹患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见表2。

图2食蚶与急性肝炎发病的时间分布

表1食毛蚶量与甲型肝炎发病的关系

食蚶量(只)调查人数病例数罹患率

(‰)

RRχ2值P值

010947 6.4 1.00202.52<0.0001 1-150960.09.38

20-25843166.726.05

30-14736244.938.27

合计16499557.6-

表2食毛蚶的不同方式与甲型肝炎发病关系

方式调查人数病例数罹患率(‰)RRχ2值P值

不食10947 6.4 1.00176.13<0.0001煮食62464.510.07

泡食48280166.025.94

腌食114363.656.81

合计16499557.6-

3讨论

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HAV)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引起的传染性肝炎。甲肝是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水平有关的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之一[2]。我国是甲肝的高流行国家,但各地存在差别[3]。HAV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能够长期在外界环境中生存[4],通过此次的分析发现1988年上海市民由于食用产地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导致的甲肝暴发流行。本次流行的毛蚶来源于启东吕泗港,当地居民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厕所条件很差,可能粪便直接入水,运河上大量船只也可直接使粪便排入水或渔民排便入水等造成污染。除此之外,之前也有过两次贝类引起的甲肝暴发流行,贝类富集甲肝病毒的能力较强,据报道毛蚶可浓缩甲肝病毒1000倍和15倍。甲肝病毒可集聚在肝腺内贮存6周以上。从几次甲肝流行事件说明渔业和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贝类的饲养相关卫生管理。首先应加强毛蚶捕捞区域水体的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改善水和食品的安全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