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31dc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9.png)
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仁爱、 礼仪等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 道德建设、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
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02
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治国。
详细描述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 整的哲学体系。儒家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孝顺、忠诚、礼制等道德规范,认为 治国应以德为主,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
03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
书法艺术
9字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 形式,通过书写汉字来表达 情感和意境。
9字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载体 ,更是艺术品,体现了作者 的情感、气质和修养。
9字 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 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 种书体,各具特色。
9字
书法艺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 于书写碑文、匾额、对联等 ,在现代则更多地被欣赏和 收藏。
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
中国绘画的技法丰富多样,包括工笔 、写意、没骨等多种画法,每种技法 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美感。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 题材,注重笔墨和气韵,强调意境和 神韵。
中国绘画在古代是士人表达情感和志 向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承 的重要载体。
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 的底蕴、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 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历史发展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期,如夏商周时期 ,形成了早期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74fb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5.png)
一、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 族 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 化的摇篮 、海岱民族 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江汉民族 苗蛮集 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 头,
二、奴隶制文化 ──传统文化的雏型期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 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 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 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 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 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理为本的天人 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 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 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 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 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 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 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 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 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 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 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 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 征,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ZHOU),宗教唯 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 和改造原始宗教,(ZHOU)代以德 损益天 命,论证君权神授 ,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 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 - - 爻和 - 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 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春秋战国 即先秦 时期,产生了强烈的 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 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 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 族 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 化的摇篮 、海岱民族 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江汉民族 苗蛮集 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 头,
二、奴隶制文化 ──传统文化的雏型期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 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 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 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 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 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理为本的天人 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 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 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 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 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 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 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 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 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 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 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 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 征,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ZHOU),宗教唯 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 和改造原始宗教,(ZHOU)代以德 损益天 命,论证君权神授 ,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 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 - - 爻和 - 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 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春秋战国 即先秦 时期,产生了强烈的 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 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 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f9f1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1.png)
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
民族认同
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 认同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对于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道家思想
总结词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
详细描述
道家思想主张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宇宙的和谐。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反对过度的 人为干预和强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
佛教文化
总结词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中国社会、宗教、哲学等领域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案例五: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总结词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当代 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佛教文化主张“因果报应”、“慈悲为怀”等理念。 这些理念在当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 “因果报应”的理念可以启示人们注重自身的言行举 止和社会责任;“慈悲为怀”的理念可以启示人们关 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佛教文化中的艺 术、建筑和文学等方面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丰富的 文化资源和艺术欣赏价值。通过对这些理念的讲解和 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 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以赏月、吃月饼、猜灯谜、赏桂花等为主 要活动,象征着团圆和感恩。
清明节
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人们会扫墓、烧纸钱、祭祀祖先 等,以缅怀先人,表达哀思。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3aaa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1.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4384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9.png)
识和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影响
01
02
03
04
传统文化在国 际上的传播和
影响
传统文化对世 界文化的贡献
和影响
传统文化在国 际文化交流中 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文化在国 际上的保护和
传承
4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 承
文化遗产保护
01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演讲人
目录
壹传
统 文 化 的 历 史
贰传
统 文 化 的 种 类
叁传
统 文 化 的 价 值
肆 与传
传统 承文
化 的 保 护
1
传统文化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起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经 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 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02
小说:四大名著、《红 楼梦》、《西游记》等
03
戏剧:京剧、豫剧、越 剧等
04
书法:楷书、行书、草 书等
05
绘画:山水画、花鸟画、 人物画等
06
音乐:古琴、二胡、笛 子等
民俗习惯
01 02 03 04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等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02 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 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
03 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承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途径。
04 传承文化遗产的措施:加强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建设,加强文 化遗产传承宣传教育,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
【中小学】《中国传统文化》课堂讲解ppt课件
![【中小学】《中国传统文化》课堂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fa40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9.png)
中秋节
传统节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张明山的泥人,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 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泥人
传统艺术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七夕节
传统节日
清明节
传统节日
除夕
传统节日
2
端午节
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
传统节日
春节
传统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泥人
传统艺术
京剧
传统节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张明山的泥人,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 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泥人
传统艺术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七夕节
传统节日
清明节
传统节日
除夕
传统节日
2
端午节
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
传统节日
春节
传统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泥人
传统艺术
京剧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2024)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50c32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6.png)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经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演变和发展,逐渐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发展脉络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融合;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多元文化交流,到唐宋时期的繁荣与辉煌;从元明清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到近 代以来的转型与变革。
2024/1/30
5
核心价值观念
忠诚
03
04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22
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于提 高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 具有帮助。
06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2024/1/30
23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阐述书法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流派,如篆书、隶书、楷书、
行书和草书等。
2024/1/30
书法技巧与笔法
分析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用笔 、用墨、结构和章法等,以及 不同流派的笔法特点。
倡导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 任感。
礼仪
注重礼节、讲究仪式,认为礼 仪是表达尊重和友好关系的重 要方式。
仁爱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 爱他人,追求和谐共处。
2024/1/30
孝道
尊重长辈、孝顺父母,认为孝 道是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 要基石。
智慧
追求真理、崇尚知识,强调智 慧在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2024/1/30
历代绘画流派及代表画家
介绍历代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 家和作品,如文人画、工笔画、山水 画、花鸟画等。
绘画鉴赏与收藏
探讨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收藏价值 及市场动态。
25
音乐舞蹈表演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特点,如五声调式、民族乐器等。
发展脉络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融合;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多元文化交流,到唐宋时期的繁荣与辉煌;从元明清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到近 代以来的转型与变革。
2024/1/30
5
核心价值观念
忠诚
03
04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22
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于提 高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 具有帮助。
06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2024/1/30
23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阐述书法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流派,如篆书、隶书、楷书、
行书和草书等。
2024/1/30
书法技巧与笔法
分析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用笔 、用墨、结构和章法等,以及 不同流派的笔法特点。
倡导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 任感。
礼仪
注重礼节、讲究仪式,认为礼 仪是表达尊重和友好关系的重 要方式。
仁爱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 爱他人,追求和谐共处。
2024/1/30
孝道
尊重长辈、孝顺父母,认为孝 道是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 要基石。
智慧
追求真理、崇尚知识,强调智 慧在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2024/1/30
历代绘画流派及代表画家
介绍历代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 家和作品,如文人画、工笔画、山水 画、花鸟画等。
绘画鉴赏与收藏
探讨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收藏价值 及市场动态。
25
音乐舞蹈表演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特点,如五声调式、民族乐器等。
传统文化ppt课件
![传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796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1.png)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儒家文化
总结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强调人的德行和礼仪,重视家庭、社会和国家 的和谐与稳定。
详细描述
儒家文化主张"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纽带,推崇宽恕、尊重和互助的 道德行为。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儒家文化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主张 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03
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和 传承民族文化具有积极作 用。
社会稳定
传统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 能,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和和谐。
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 动文化多样性和创新发展 。
对个人的价值
身份认同
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影视、演艺、旅游等文化产业,满足人们 的精神需求。
跨文化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促进文化多 样性的发展。
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民族认同感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增强了民族认同 感和凝聚力,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精神寄托
法家文化
总结词
法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分支,以韩非子为代表 ,主张以法治国、强化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
详细描述
法家文化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主张 以法治国、强化权威、严明赏罚。法家文化还提出了"变法革 新"的思想,主张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进行制度改革和 法律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467e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7.png)
明民集中 的族成国 结文的传 晶化一统 。,种文
它反化 是映是 中民中 华族华 民特文 族质明 几和演 千风化 年貌而 文的汇
中国 传统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RUAL
文化
目 录
第 一 章
传 中除 秋夕 节夜
统 七端 夕午
节 节节 元清
日 宵明 节节
第 三 章
传捏 泥
统人 京
把 泥 壳 拿 到 河 边 盛 满 水 后 详 细 地 观 察
吃 ; 再 用 手 一 敲 还 发 出 当 当 响 声 。 他
没 有 了 , 只 剩 下 一 个 泥 外 壳 能 看 不 能
事 。 回 来 后 , 谁 知 刨 出 来 一 看 鱼 早 已
泥 封 住 放 进 火 堆 里 。 宁 封 子 就 出 外 办
艺剧 术
第 四 章
传陶 瓷
统文 房 四
用宝 具
第一章
传统节日
除夕夜 端午节 清明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元宵节
月年三称有历春后日除除
小 月 時 为 廿 九 日 ,
三 十 夜 。 而 十 二
十 、 年 三 十 晚 、
为 大 年 三 十 、 年
三 十 天 , 所 以 又
十 二 月 多 为 大 月 ,
节 前 一 天 晚 。 农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汇报时间:2018年1月 汇报人:XXX
过中 程国 中传 所统 独文 有化 的是 。我
们 中 华 文 明 发 展
神衣中传中传琴中 话冠华统国统棋国 传服武中建节书传 说饰术医筑日画统 、、、、、、、文 中古地民汉中传化 国玩域间字国统包 对器文工汉戏文括 联物化艺语剧学: 等、、、、、、 等 ,
传统文化系列 课件(共18张PPT)
![传统文化系列 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c1f2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e.png)
墨家 医家 兵家
中国的传统文化---- 琴棋书画
知 识
琴
笛子、二胡、古筝、萧 笛、鼓、古琴、琵琶。 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 散》、 《平沙落雁》、
棋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
书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 文房四宝(毛笔、墨、 砚台、宣纸)、木版水 印、甲骨文、钟鼎文、 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中医
传统文化
• 中医、中药、 •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 • 《脉 经》、《本草纲目》、 • 《千金方》《神农本草经》、 •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
传统文化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中 国
传统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目录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传统文化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 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对联
传统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 整,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
中国的传统文化---- 琴棋书画
知 识
琴
笛子、二胡、古筝、萧 笛、鼓、古琴、琵琶。 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 散》、 《平沙落雁》、
棋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
书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 文房四宝(毛笔、墨、 砚台、宣纸)、木版水 印、甲骨文、钟鼎文、 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中医
传统文化
• 中医、中药、 •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 • 《脉 经》、《本草纲目》、 • 《千金方》《神农本草经》、 •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
传统文化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中 国
传统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目录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传统文化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 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对联
传统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 整,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图文)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图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98a0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d.png)
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又分为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即中 性文化。所谓优性文化,一般指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教育、 优质的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 现实,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 等。而吸毒、卖淫、同性恋、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文化糟 粕,即属劣性文化。有人亦称其为畸形文化、鸦片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 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 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 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文化的定义——
族民时本就学品狭造的一是的文纯狭 性族代质是、,义的方般人内学粹义
狭
格心性的比艺诸的一式而类容、精的
义
。理相、物术如文切和言一,艺神文
的
精结最质、制化成能,切是术创化 神合核和科度,果力广精一、造是
文
的形心精学、特,以义神种道的人
化
——文化的性质——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低劣之分。但这些因素是可以转化的,由于时代不同,同是 一种文化,它在这个时代是先进的,过了几个世纪,甚至仅仅一个世纪,先进文化就变成落后的文化,这 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大陆民族的文化 二、农业社会的文化 三、宗法制度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文化包括文明,它的范围比文明更广泛。因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 文明属于文化活动的成果、表象。
——文明与文化——
评比性文化又分为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即中 性文化。所谓优性文化,一般指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教育、 优质的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 现实,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 等。而吸毒、卖淫、同性恋、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文化糟 粕,即属劣性文化。有人亦称其为畸形文化、鸦片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 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 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 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文化的定义——
族民时本就学品狭造的一是的文纯狭 性族代质是、,义的方般人内学粹义
狭
格心性的比艺诸的一式而类容、精的
义
。理相、物术如文切和言一,艺神文
的
精结最质、制化成能,切是术创化 神合核和科度,果力广精一、造是
文
的形心精学、特,以义神种道的人
化
——文化的性质——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低劣之分。但这些因素是可以转化的,由于时代不同,同是 一种文化,它在这个时代是先进的,过了几个世纪,甚至仅仅一个世纪,先进文化就变成落后的文化,这 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大陆民族的文化 二、农业社会的文化 三、宗法制度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文化包括文明,它的范围比文明更广泛。因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 文明属于文化活动的成果、表象。
——文明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fcd2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0.png)
VS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法则和宇宙规律,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详细描述
道家思想由老子和庄子等人创立,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皆有其规律和本性。道家思想反对过度的人为干预,主张让事物自然发展,追求个人的内心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口味著称。川菜注重刀工和调味的技巧,代表菜品有水煮鱼、宫保鸡丁等。
川菜
粤菜以清淡、鲜美、爽口为特点。烹饪技法独特,如炖、蒸、炒等。代表菜品有白切鸡、烧鹅等。
粤菜
苏菜注重食材的原味和色泽,烹饪技法以炖、焖、烩为主。代表菜品有松鼠桂鱼、狮子头等。
苏菜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茶道强调的是一种宁静、和谐与内敛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01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传承性、创新性等特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特点
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历经夏、商、周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发展历程
戏曲与曲艺是中国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等技艺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戏曲与曲艺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包括京剧、昆曲、川剧等不同剧种,曲艺则包括相声、评书、快板等表演形式。这些表演艺术形式通过唱腔、念白、动作等技艺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戏曲与曲艺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46e1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9.png)
19
05
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 响
Chapter
2024/1/28
20
汉字文化圈形成与发展
汉字起源与演变
介绍汉字起源、构造原理及演变过程,展示汉字独特魅力。
汉字文化圈范围
阐述历史上受汉字影响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汉字在当代影响
分析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作用,探讨汉字对未来文明贡献。
2024/1/28
经典建筑与园林赏析
选取著名古建筑与园林进行赏析,如故宫、颐和园等,领略传统建 筑与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15
04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Chapter
2024/1/28
16
古代教育制度及影响
太学、国子监等官办教育机构
自汉代起,设立太学等官办教育机构,为士人提供学习场所,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古代教 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 断的古老文明。
涵盖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科技等多个领 域,具有极高的思想深 度和艺术价值。
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 格局。
5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的境界。
02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教 育。
2024/1/28
25
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利用新媒体平台
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 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打造文化品牌
通过创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音乐舞蹈等,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05
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 响
Chapter
2024/1/28
20
汉字文化圈形成与发展
汉字起源与演变
介绍汉字起源、构造原理及演变过程,展示汉字独特魅力。
汉字文化圈范围
阐述历史上受汉字影响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汉字在当代影响
分析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作用,探讨汉字对未来文明贡献。
2024/1/28
经典建筑与园林赏析
选取著名古建筑与园林进行赏析,如故宫、颐和园等,领略传统建 筑与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15
04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Chapter
2024/1/28
16
古代教育制度及影响
太学、国子监等官办教育机构
自汉代起,设立太学等官办教育机构,为士人提供学习场所,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古代教 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 断的古老文明。
涵盖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科技等多个领 域,具有极高的思想深 度和艺术价值。
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 格局。
5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的境界。
02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教 育。
2024/1/28
25
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利用新媒体平台
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 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打造文化品牌
通过创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音乐舞蹈等,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44c7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1.png)
创新和发展
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发展,结合时代特 征和需求,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增强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 的基础。
05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应用与实践
在教育中的应用
习俗
不同地区的习俗各异,如春节期间北方习惯吃饺子,而南方则更喜欢年糕。端午节时,南 方赛龙舟、吃粽子,而北方则较少见。
建筑风格
中国的建筑风格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例如,南方的房屋多以高脚楼为主,注重通风和 防潮;而北方的四合院则注重保暖和封闭性。
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
01
地理环境
各地的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等对地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
VS
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哲学思想、 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方 面。其中,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 强调以人为本、仁爱和谐;道家思想则注 重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宇 宙的奥秘;佛教文化则强调修身养性、慈 悲为怀,追求解脱生死。
历史与起源
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 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文化交流 与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韩国文化产生了影响,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和 认同,例如中医、武术、书法等。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儒家思 想、道家思想等对世界各地哲学、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发展都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发展,结合时代特 征和需求,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增强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 的基础。
05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应用与实践
在教育中的应用
习俗
不同地区的习俗各异,如春节期间北方习惯吃饺子,而南方则更喜欢年糕。端午节时,南 方赛龙舟、吃粽子,而北方则较少见。
建筑风格
中国的建筑风格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例如,南方的房屋多以高脚楼为主,注重通风和 防潮;而北方的四合院则注重保暖和封闭性。
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
01
地理环境
各地的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等对地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
VS
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哲学思想、 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方 面。其中,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 强调以人为本、仁爱和谐;道家思想则注 重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宇 宙的奥秘;佛教文化则强调修身养性、慈 悲为怀,追求解脱生死。
历史与起源
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 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文化交流 与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韩国文化产生了影响,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和 认同,例如中医、武术、书法等。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儒家思 想、道家思想等对世界各地哲学、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发展都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a71b4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9.png)
中秋节
又称“团圆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秋夕 祭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习俗包 括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
2024/3/26
18
重阳节、冬至节等节日起源及习俗介绍
重阳节
又称“登高节”,起源于秋游去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登高、 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冬至节
又称“冬节”,起源于汉代,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 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习俗包括吃饺子、喝汤圆、祭祖等。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 件
2024/3/26
1
2024/3/26
• 引言 •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庆祝活动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影响 •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园林艺术特色 • 总结与展望: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2
01
引言
2024/3/26
位于福建省南部山区,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 筑形式,以其厚重的土墙和圆形的外观而闻 名于世。
2024/3/26
26
园林艺术设计理念及代表作品解读
2024/3/26
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通过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将自 然山水与人工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 空间。
指南针
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大大提高 了航海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推动
了地理大发现和全球化进程。
21
天文历法成就概述
2024/3/26
天文观测
01
古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和记录,如浑天仪、
简仪等。
历法制定
02
中国历法以农历为基础,根据天文观测数据制定,如夏历、太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共75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70040659eef8c75fbfb328.png)
一、董仲舒的神学思想和三纲五常伦理观 儒学由先秦百家争鸣的一家变为“独尊儒术”, 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 他以奉天法古为旗号,先王之道为楷模,宣扬王权神授,建构 了天人感应为核心、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体系。他写《春秋 繁露》,为三纲五常的始作俑者。他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 化民成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 文化提供了蓝本。其理论以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 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以移孝作忠为目的, 实现家族政治化和国家家族化。在义利上,他提倡“正其谊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政 治上,他主张礼乐教化、德政为主、刑罚为辅。在思想文化上, 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统一思想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仁礼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产生于 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孔丘)为代表,经典为 四 书 五 经 ——《 大 学 》《 中 庸 》《 论 语 》 《 孟 子 》《 诗 经 》 和 《 尚 书 》《 礼 记 》《 乐 经 》《 春 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出自《尚书》“予仁 若考”,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以 仁释礼,仁礼结合。“礼”首先指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指 伦理道德规范。从政治作用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从修 养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 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看忠恕是为仁 之道。“仁学”即“人学”,其特点:一是服务国家政治, 二是植根血缘基础,三是强调伦理本位,四是重视主体能
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围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 荀子 ;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 《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②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 遥) ③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 举贤、节俭) ④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 集权,以法治国) ⑤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⑥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⑦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⑧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在政治领域,引申为文治教化; 《说苑· 指武》:“凡武之兴,为不 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上, 《易· 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下。” “化”的本义是改易。造化,演化, 分化,教化等。 许慎《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 “一”,解释说:“唯初太极,道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 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 兰花,竹子,菊花。松、柏。 ★器物随身:玉(玉佩、玉雕……)瓷器、 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 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 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 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 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 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 扇、裹脚布。
(二)中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根源性 第二,原创性 第三,包容性 第四,开放性 第五,基础性
(三)中原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认识作用 其次是引领作用 第三是推动作用 第四是支撑作用 第五是凝聚作用
第一讲 农业神话与农民文化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王兴文
一、 由两个农业神话说起
《史记》记载:州闾之会,男女杂坐, 行酒稽留,六搏投壶,相引为曹,握手 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坠珥,后有遗簪,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 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襦襟解, 微闻香泽。 (三)女性角色之定位
男:父 乾 天 日 阳 外 动 攻 刚 强
女:母 坤 地 月 阴 内 静 守 柔 弱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 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 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 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 骏图、太极图(太极)。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 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 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 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 《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易· 系辞》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自然的生成演化) 《荀子· 不苟》说:“诚心守仁则形,形 则神,神则能化矣。”(教化) 《礼记· 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 尽物之性。” 《礼记· 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 著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运动变化的思想) 文化合一: 《说苑· 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王昭君: 秋木凄凄,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生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残,志念抑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回徨,我独伊何,来往变长。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心忧侧伤。 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 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 自怜。独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 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少怜之。 3、男性之无奈
⑨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 《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 雪芹《红楼梦》) ⑩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 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 邈、李时珍 )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 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 水》、《广陵散》、《平 沙落雁》、 《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 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 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 等…… ★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 《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 《千金方》 ★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 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佛教、观音, 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 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 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 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 崆峒、昆仑、点苍、华山、青城、嵩山。 ★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 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天涯 海角、中原、巴陵文化…… ★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 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 年画、鞭炮、饺子。 ★衣冠服饰:汉服(汉族)、唐装(汉族盘 领袍)、苗服(苗族)、维服(维吾尔族)、 绣花鞋、虎头鞋、伪唐装(满族马褂)、旗 袍(满族)、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 皇冠、皇后的凤冠、丝绸。
1、神农氏神话
其一,伟人天生不是人; 其二,伟人都是神; 其三,人生大事,吃喝二字; 其四,民本信息。
2、后稷神话
(1)天阳地阴,父皇母后; (2)江山社稷,皇天后土;
二、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及其后遗症
1、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其一、商业是破坏和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 其二,商业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社会稳 定之大局,妨害以德治国。
2、重农抑商的后遗症
第一,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 农民理想与农业思维症;
三、农民阶级
其一,我心疼农民,心疼于他们的短视与愚昧; 其二,我心痛,心痛于农民这个阶层的沉默与 弱势; 其三,残暴与迷信;
四、农民革命与农民领袖 1、革命与农民革命 2、农民领袖们 3、最后的道德评价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温州大学
王兴文
绪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 农业神话与农民文化 儒、释文化 中国男性与女性文化 中国传统的婚姻文化 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 中国官僚文化 中国文化中国人
绪论: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名称的来源 “文”本义是“错画”,即花纹。 引申: 在人类的认知领域,引申为后天加工的品 德、修养; 《论语· 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之昆曲
八、中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主要内容
1、史前文化 2、神龙文化 3、政治文化 4、圣贤文化 5、思想文化 6、名流文化 7、英雄文化
8、农耕文化 9、商业文化 10、科技文化 11、汉字文化 12、诗文文化 13、宗教文化 14、民俗文化 15、武术文化 16、姓氏文化 17、饮食文化
(二) 历史层面上的男性本质特征和社会 层面上男性的生存状态
1、 男性的自私 周礼明确规定: 天子可以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 八十一御妻; 诸候一夫人九嫔,大夫一妻二妾,士则一妻一妾。
2、男性之懦弱
刘细君: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 王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寒食节 (只吃冷的)、清明节(扫墓)、端午节 (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吃月 饼)、重阳节(登山)、腊八节(大年三 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守 岁)、春节(元日)为代表。 ★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 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 木偶戏、京戏脸谱。 ★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 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 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二、中国女性文化
(一)对女人普遍看法不好 (二)女性的黄金时代 黑格尔分析男女两性关系体现在三个层次: 一是法学领域,即婚姻; 二是自然领域,即性; 三是美学领域,即情感。 《列子.汤问》中说: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汉书》还谈到了燕地民俗:燕地,宾客相过, 以妇待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什么叫传统文化? 它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 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 稳定形态的文化。 四、什么叫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 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 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 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 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 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 传统优良的文化。
第二讲 中国男性与女性文化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王兴文
一、中国男性文化
(一) 古典文学作品、戏曲里的男性形象
1.男性女性化 2.男性傻气化 3.男性无性化 英雄们不近女色的文化原因: 第一,道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传统观念认为,女人是祸水; 第三,儒家轻视女人;
第四,中国江湖,义字当先,重色轻友,为人所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