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所有制
马概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简版)
马概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简版)马概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简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原始积累·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本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我们透视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价值 3元
12小时
生产资料
布4米 20元 辅料2套 4元
24元
27元
进入生产过程
工 人
具体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劳 抽象劳动:12小时,创造新价值6
动2020/4/7 商品价值3元0元 = 24 + 3 + 3
价值 30元
18
三、 (一)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 殖过程的统一
=
100%
0
4
2
0 必要劳动时间4
2020/4/7
8
剩余劳动时间
10 6小时
m'=4小时 = 150%28
三、 (二)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工作日的界限 最低界限:必要劳动时间 最高界限:
劳动力的身体界限——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等 道德界限(即社会界限)——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
(3)价值增殖过程: 含义: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
价值形成过程
➢ 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者(通过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 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
预付的劳动力价值 ➢ 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
个一定点
2020/4/7
17
例: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工作日(8小时)
m'=
4小时 4小时
=100%
024
8
必要劳动时间2
2020/4/7
剩余劳动时间6
6小时
m' =
=300%
2小时
30
三、 (二)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引言资本主义是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其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所有制。
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石,资本主义所有制具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
本文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和解析,旨在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社会经济现象。
一、私人所有权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中,私人所有权是其本质的基础。
私人所有权是指个人或团体对生产资料的完全拥有和控制权。
这意味着个体或企业可以自由地支配和运用自己的资本和资源,而不受外部干预或干扰。
私人所有权的存在使得个体能够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激发积极的创业精神和动力。
二、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分配的决策是由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力量来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计划或政府干预来决定。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市场经济成为了实现个体自由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利润追求利润追求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核心动力和目标。
资本主义制度中,个体或企业通过投入资本与劳动力来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
利润追求的存在激发了创新和竞争,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然而,利润追求也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社会不公平现象,需要政府的监管与调节。
四、竞争与自由选择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竞争与自由选择。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个体或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竞争的存在促使个体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利润。
个体在市场中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从事的行业、合作伙伴以及销售对象,从而实现经济上的自主和自由。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既是其优势也是其局限。
私人所有权为个体提供了创业和发展的自由,激发了经济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市场经济则能够高效地调动资源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然而,资本主义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环境污染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生产资本
W G
商品资本
实现剩余 价值
资本循环:
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 的统一 购买-生产-销售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变换三种职能形式
带着价值增殖回到出发点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 空间上的并存性 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 时间上的继起性
2,资本的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 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利润。 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 做资本的周转。 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 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 越多。
影响资本周转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 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 – 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
1、资本主义工资
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以“劳动 的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价值 W = c+v+m = K + m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绝对规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
–
–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剩余价值实现理论、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 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 殖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商品货币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资本雇佣劳动力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制度。
2、前资本主义制度的更迭(1)原始社会特征a.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从事简单的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产品进行平均分配•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产品,仅能维持基本生存,没有多少剩余•第一次社会大分工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交换产生•分裂了两大阶级:奴隶主(剥削者)和奴隶(被剥削者),出现了零散现象的奴隶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氏族成员之间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出现•(2)奴隶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产生条件——私有制的发展a.私有制产生后,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一则,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从而具备了剥削他人劳动的物质条件二则,因为生产的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于是战俘成了最早的奴隶,用来减轻生产者本身的劳动量制度——奴隶制b.奴隶制是社会制度的一个根本的组成部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制的双重性c.尽管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剥削制度,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奴隶制度逐渐丧失了合理性。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又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在奴隶制下,出现了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d.(3)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a.封建领主将私有土地的部分作为自营地,另一部分领地以分地形式分给农奴耕种,农奴要为封建领•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2022年4月25日18:30主无偿提供各种劳役地主通过地租形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封建制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b.c.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封建地主阶级私有和封建行会组织的排他性、保守性,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二、资本原始积累1、实质资本原始积累是指通过暴力手段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一方面,资本原始积累使大量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大批直接生产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变成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2、方式圈地运动:封建贵族圈占农民土地,将耕地变为牧场,使农民不得不到资本家开设的手工工场去出•卖劳动力以暴力为基础,如通过殖民地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等行径实现财富在宗主国的积累,进而转化成•资本利用国家机器,如通过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进行收入再分配,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从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产生,即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部分小生产者破产,成为雇佣工人;另一部分发财成为了资本家。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的Leabharlann 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 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领雇佣工 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的定义
• 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 制关系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达出来,所 有制的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经济形态有了法律形 态。
•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特点
• 1强制性的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力的 界限 • 2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 劳动者的关系
只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 度的区别在于:剥削者无偿占有被 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 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 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根本缺陷 • 其中一个方面: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生产资 料的资本家私有制。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及其不平等的。雇佣工人与资 本家在生产领域是尖锐对立的。
• 生产资料所有制 •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和联系 •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
•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的定义 • 1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 • 2并且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 余产品 •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的特点 • 基础:实际占有 • 体现了现实生产中的经济关系,表现了经济 利益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和联系
•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 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 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 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 所有权发出去认识。 •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它反映这经济关系的意志关 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 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 身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比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不同的经济体制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制,它们在目标、所有制、价值观念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比较。
一、目标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体制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社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相对而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以盈利为核心,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财富的积累。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劳动者之间的平等和财富分配的公平。
它强调劳动者不应该成为资本家的剥削对象,而是应该共同分享生产和财富。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劳动者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则追求个体自由和经济利益最大化。
资本主义认为,通过自由市场交换和个人的努力,可以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个体的私有财产权被严格保护,经济活动由市场自由调节。
二、所有制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体制强调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
在这种体制下,劳动者共同所有和管理生产资料,并按照劳动贡献分配财富。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则侧重私有制,即生产资料归个人或集体所有。
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利润。
三、价值观念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体制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
它主张消除阶级和贫富差距,实现人民对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在这种体制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被充分满足。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则以自由市场为基础,追求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
它鼓励个人的竞争和追求自我实现,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人们通常被认为是自私和追求个人财富的。
四、资源分配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体制主张按劳分配,即根据每个人的劳动贡献来分配收入和财富。
在这种体制下,每个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与其贡献是直接相关的。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则以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为基础,通过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的分配。
在这种体制下,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更加不平等,富人通常会更富有,而穷人则更容易陷入贫困。
第五章资本社会化与资本主义所有制.
Fin Assets % 13% 意大利 35% 中国 38% 日本 43% 德国
银行存款 % 35.7% 84.5% 52.1% 37.0%
All as % of Fin Assets 股票投资 % 债券投资 % 保险投资 11.3% 37.8% 10.3% 7.7% 5.8% 1.7% 15.5% 5.2% 20.1% 16.9% 17.0% 22.5% (保险加退休金
1870年创办股份有限公司。 1882 年 1月成立了全美第一个托拉斯( 私人 垄断组织)下属40多家公司 ,共有70万股, 洛及其家族和公司的 9个核心人物控制了 46 万。 1889 年投资花旗银行, 1891 年开始控制花 旗,由此向金融资本过渡。 1905--1911 年经长达 6 年诉讼 , 托拉斯被宣 判为违反《反垄断法》,(1889年美国通过 了谢尔曼反垄断法)解散为 38 个独立公司。
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在股份公司中的解决
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投资不是单个投资者 所能供给,须向公众融资;
社会化大生产不仅要有集中统一的决策和经 营,而且要明晰、完整、稳定的产权,不允 许个别投资者干扰经营活动或撤资。
“自然人”(持股者)跟“法人”(企业) 区别开来
股权跟企业产权区别开来
一般持股人既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也 不得从企业撤资,只能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股 票。 “自然人”虽持有股权,却不能染指企业产 权
1987 年 21 87 25 18 50 40 72 29
1.2金融资本在社会生活中
经济基础:
– 从洛克菲勒财富占全国财富2%到盖茨的 世界排名第11(1998年)
政治控制:
–
从纳尔逊直接出任副总统到《购买2000 年的总统》 从时代公司、艺术博物馆、传教士到全 球网络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所有制是什么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者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也有所发展。
它是通过各种方式迫使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剥夺劳动者个人的私有制,瓦解封建主私有制和封建行会制,使大量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小生产者成为“自由人”,他们一无所有,被迫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的剥削。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意味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确立。
资本主义所有制有资本家个人所有制、集团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三种具体形式,相应的经营方式是独资经营、合资经营或股份经营、国家经营三种方式。
主要内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者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性质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后一种私有制,它同奴隶主所有制和封建主所有制有所不同。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主占有土地,但又不完全地占有农奴的人身。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只是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并不占有劳动者的人身,劳动者在形式上是自由的。
“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2页)。
产生在工业中,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生,主要通过两条途径:①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些条件好又积累了较多财富的商品生产者开始雇工生产,上升为资本家;另一些破产的小生产者,由于丧失了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沦为雇佣工人。
②商人变成包买主直接支配生产和流通,使手工业者丧失独立性,成为雇佣工人,而这些商人变成了工业资本家。
以上两条途径的发展过程十分缓慢,要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经济条件:①要有大量的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②要有大量的自由劳动者──无产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新变化,主要原因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新变化,主要原因有:(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资本所有制:生产资料由国家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2.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基本特点: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1)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2)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1.劳资关系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要有:①职工参与决策②终身雇佣③职工持股2.分配关系的变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工人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
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分配 了解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无产阶级反抗的经济根源
•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劳动过程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 = ────── = ──────
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
?? ? 剥削程度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或不变)的情况下,依
靠绝对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进行剩余价值 生产的方法。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劳动日8小时 ———————————————
资料 会
生活 资料
生 产
生产生产 进入 资料的第 生产 一部类 领域
生产生活 进入 资料的第 消费 二部类 领域
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在规模和结构上都保持一定的 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 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四、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 (一)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 生活资料的价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 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 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 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考研政治30个重要专题之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考研政治30个重要专题之: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解题思路】1.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的含义: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3.资本主义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的根本原因;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案要点】1.(1)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马克思首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作了区分。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2)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3)由上述法律意义中的所有权派生出来的财产权利就是产权,包括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又称索取权,是从财产使用、财产转让中获得收益的权利)。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产权的交易使得财产本身成为价值分配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信用制度和资本市场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类财产之间建立起了相互转化的桥梁。
所以,财产所有权与占有权的分离与资本市场的职能,使得生产资料所有制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生产资料所有者在不断变化;通过资本市场两头分别连接生产资料所有者与生产资料实际经营者的功能,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通过高度分散的资本市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高度分散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产生
企业资金来源有限; 承担无限责任; 企业的寿命有限。
(二)私人股份所有制
特点:第一,资本的所有者具有多元性。 第二,资本所有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第三,企业经营具有长期持续性。 第四,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
积极作用:克服了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 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重工业、铁路建筑等规模 巨大企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资本家
扩 大 生 产 破 产
富有者
条件 好的 小商品 条件 生产者 差的
雇佣 劳动 者
贫困者
条件 差的
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在经济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商人变成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和流通
资本家 包 买 商 控制
商人
依 赖 小手工 业者
雇佣 劳动 者
失去 独立 性
奴隶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封建社会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与生产资 料相分离;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
资本主义 社会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资本对劳动的雇佣与剥削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是通过建立雇佣 劳动关系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 占有权无偿占有,这构成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以劳动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剥削,不同于以往奴隶和封 建社会的剥削: 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劳动力买卖表面上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 程都要服从于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 所有经济关系的基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 的运动过程和运动规律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表明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表明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第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2018版 马原 第四章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资本积累
1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生产是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扩大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
G
购买 阶段 生产 阶段 销售 阶段
W
A Pm
…
P … W´
G´
准备生产 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 价值 实现剩余 价值
G W A Pm
W A P W Pm
W G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小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商人和高利贷资本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3、资本周转
周转次数(n) = 一年的时间(U) 周转时间(u) 资本的周转时间 生产资本的构成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利润量节省预付资本
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
本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是国家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 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总和,价值为社 会总产值。
马原 第四章 七、资本主义所有制
所有权
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他性权利。所有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 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基础 决定 法律形态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 ,所有制 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
本质
完全人身占有 在奴隶社会,奴隶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
关系
的体现
为基础的பைடு நூலகம்
人身依附 在封建社会,农⺠与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结合,是以农⺠对封建主的
为条件的
一无所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
,只能靠出
卖劳动力为生
掩盖 资本家(资本人格化)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 下,雇佣工人从
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剥削与被剥削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
七、资本主义所有制
基本含义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
离,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拥有支配权,占有全部劳动产品
两种意义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
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法律形态。通过一整套规章制度以法的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封建斗争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 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 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 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 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 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 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 起来。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
时代背景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 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 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 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 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 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
奴隶社会 奴隶反抗
奴隶主让奴隶戴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 最强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 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 杀,供自己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 忍,角斗的结果是角斗士全部死亡或留 下最后一人。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的定义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 且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 产品。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的特点
基础:实际占有 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的定义
剥削制度!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制度 制度 社会制度
历史上各种所有制及其特征
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完 全占有奴隶人身和劳动成果,奴隶与 生产资料相结合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 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
地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失 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 封建主凭借超经济强制的方式对农民 剥削。 农民与土地结合,条件:人身依附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 动者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 动力为生。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 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 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 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 自由。
资产阶级斗争
1871年3月18日,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巴 黎工人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建立了自 己的工人政府,称巴黎公社,这是历史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革命是因为法国资产阶级在普法战 争中的背叛行为引发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在 普法战争中失败了,普军向法国腹地长驱直 入,法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法国大革命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之一,不过,当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开幕 时,恐怕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将是一场伟大、 残酷的革命的开端。二、资本主义所有制源自主讲人:张思寒目 录
01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和联系 02
03
历史上各种所有制及其特征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04
问题: 资本家为什么能够购买工人的 劳动力,把工人变为雇佣工人?
答案: 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和联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 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 发去认识。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 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 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历史上各种所有制及其特征
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为了维护 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建立的的一套规章制度 逐步以法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使所有制的 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经济形态有了 法律心态。一旦上升到法律高度,就成为一 种排他性权利。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的特点
强制性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 行使权力的界限; 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 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