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细胞病理学检查

合集下载

宫颈涂片细胞病理学检查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宫颈涂片细胞病理学检查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Ⅱ级 :轻度 核异质细胞 ,细胞有异形 ,但无恶性特征 ,多 由 涂片检查 ,另有 1% 5 内未行宫颈涂片检查 。北京大学第 0 年
炎症所致 ,有炎性核异质细胞之称 。Ⅲ级 : 重度核异质细胞。 三医院 3 例宫颈癌及 3 例 宫颈上皮 内瘤变 ( I 病例 的回 4 7 C N)
细胞学怀疑为恶性 ,但不能确定 ,主要 见于 非典型增生 ,但 顾性 分析 发现 ,9 6 2 .%的患者 是在 防癌普查和机 会性筛查时发
胞学确 定为恶性 。 2 结果
从而进一步证实 了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多年的实践证明细 胞学 筛查宫 颈癌 、癌前病变和早 期宫颈癌的价值肯定 无疑 ,
18 例患者宫颈涂片中,I 50 (4 1%) 09 级 9 例 5 .8 ,Ⅱ级 46 现已成为 防癌普查首选的初筛工具 。宫颈病变早期多无明显 7 例 (3 7 %) 4 .1 ,Ⅲ级 2 例 ( .I ,做进一步检查后 ,宫 颈 症状 , 3 2 1%) 需要依靠临床和脱落细胞学检查才能及早 发现 。所 以, 不典型增生 4例 ( .7 ,未发现宫颈癌。不同年龄组宫 颈 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每年均应至少做一次妇科检查和官颈细 0 3%)
2 0 年 1 月第 1 卷第 1 期 08 2 5 2
宫颈 涂 片 细胞 病 理 学 检 查 在妇 女 病 普 查 中 的应 用价 值
宋淑玲 ( 古 内蒙 通辽市妇幼 保健院 080) 200
宫颈癌是女性 生殖道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宫颈癌 大程度上归于对宫颈癌 前病变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细 存在着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 , 所以早诊 断、 早治疗很重要 。应 胞学诊断技术相继涌现 ,液基细胞学技术( T) TC 应用得到广 用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是 目前早期 发现官颈疾病最简单方便 泛的关注 ,它提高取材质量 ,细胞保存液能使获取的细胞保 及显著的检查方法之一 ,适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 、普 查和 预 存原有形态 ,然后经过 系统程序化处理和高精 密度过滤器过 防。 滤 ,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 ,因而上皮细胞核结构清晰,异常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滋养层细胞疾病(病理学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滋养层细胞疾病(病理学课件)
4.临床上,患者常在停经2~3月后出现阴道不规 则出血;检查子宫增大超过妊娠月份、无胎心胎 动;尿妊娠试验强阳性;B超检查可确诊。
5.葡萄胎一经确诊要立即给予彻底清宫。
2023/8/21
分类: ①继发性:大多数,与妊娠有关; ②原发性:与妊娠无关(罕见)。
好发年龄:20~30岁女性 性质:高度恶性
2023/8/21
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绝大多数与妊娠有关(1年内): 50%继发于葡萄胎后; 25%继发于自然流产后; 20%继发足月分娩后; 5%继发于早产、异位妊娠后。
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继发于葡萄胎: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清宫术 后6个月内,发病率为10%~15%。 机制:水泡状绒毛直接浸润至子宫肌层
提示1:葡萄胎必须彻底清宫! 提示2:清宫后动态观察血、尿HCG! 2.开始即为侵蚀性葡萄胎(极少数)
2023/8/21
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
5.绒癌对化疗敏感,预后较好。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四、预后
2023/8/21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
概念:发生于妊娠期胎盘绒毛的良性病变,妊 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高度水肿, 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状 似葡萄,亦称水泡状胎块(HM)。
1.局部直接蔓延; 2.血道转移:绒癌侵袭破坏血管的能力很强, 早期即可发生。
①顺血流方向→肺(70%)、肝(20%)、 脑、脾、肾、肠等;
②逆血四、临床病理联系
1.阴道不规则出血 :继发于肿瘤出血坏死;可发 生在葡萄胎清宫后、流产或分娩数月后。 2.子宫增大:瘤体逐渐增大引起; 3.血、尿HCG显著增高:肿瘤细胞产生大量HCG。 4.腹痛:癌组织侵袭、穿破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 引起。 5.转移引起的症状:肺转移→咯血、胸痛;脑转 移→头疼、呕吐、偏瘫、昏迷;肾转移→血尿。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第八篇-脱落细胞和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第八篇-脱落细胞和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七章 脱落细胞查的主要目的 是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涂片上细胞数量和组成具有重要 意义。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七章 脱落细胞病理学检验
(2)非肿瘤病变和恶性肿瘤的TBS分级及评价见表。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七章 脱落细胞病理学检验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七章 脱落细胞病理学检验
(二)鳞癌和癌前病变的的脱落细胞形态
1、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 多发生于表层细胞,胞体大,胞质较多显“成熟”,核增大。
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细胞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七章 脱落细胞病理学检验
2、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 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 HSIL)多发生于中、底层细胞,细胞大小不一,核深染明显, 胞质多为不“成熟”淡染或化生性致密浓染,核增大。
1、吞噬细胞 可见于月经末期、绝经后、子宫颈炎症、子宫内膜 癌、宫颈癌或盆腔接受放射治疗后。 2、血细胞 可见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 3、其他 阴道内常有细菌寄生,常见的有阴道杆菌、葡萄球菌、 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还常见真菌、滴虫、精子、粘液等。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七章 脱落细胞病理学检验
(一)巴氏(Papanicolaou)分类和Bethesda系统分类 1、巴氏分类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二十七章 脱落细胞病理学检验
2、Bethesda系统分类
1988年,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布了《Bethesda 系统:国 家癌症研究所宫颈 / 阴道细胞学术语和分类》(The Bethesda system:the NCI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cervical/vaginal cytology,TBS),后 经1991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使该分类报告系统更加完善。

脱落细胞图谱

脱落细胞图谱

女性生殖道细胞病理学检查主要是对子宫和阴道三种上皮的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和子宫颈阴道口的非角化鳞状上皮细胞、子宫颈管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受激素影响较大。

生育年龄的上皮细胞形态变化最有价值。

结构:除卵巢外,一般分三层:内层—粘膜;中层—肌层;外层—浆膜。

一、正常生殖道上皮细胞形态学(一)鳞状上皮细胞1、表层鳞状上皮细胞:大的扁平多角形细胞,直径约35-45μm,有时较小。

核小,固缩,深染,染色质致密,直径约4μm。

有时核染色质碎裂成小颗粒,形成核破裂或凋亡小体。

胞质透明,巴氏染色呈粉红色。

在空气干燥涂片上,有时染成淡蓝色。

胞质内含深褐色小颗粒,常位于核周,偶见大的、球形的、淡褐色包涵体,称为大圆点细胞。

2、中层鳞状上皮细胞:与表层细胞大小类似或更小,胞质常嗜碱性,有时嗜酸性。

核约8μm,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边界清晰,保存良好细胞的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疏松,可见染色质小体。

若中层细胞呈船形(船形细胞),说明糖原沉积在细胞质,巴氏染色染成黄色,胞核被挤至细胞边缘,常见于妊娠和绝经早期。

3、副基底层细胞:与中层细胞类似,直径约12-30μm。

在吸取法涂片上,细胞常单个散在,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边界清晰,常嗜碱性,偶见小空泡,在空气干燥涂片上,胞质可呈嗜酸性,核均质化,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子宫颈阴道炎患者。

在刮擦法涂片上,细胞常成堆,大小各异,呈镶嵌样结构。

核直径约8μm,比中层细胞稍大,染色质细网状,疏松,偶见小核仁。

4、基底层细胞:涂片上很罕见,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卵圆形,类似副基底层细胞。

胞质极少,呈嗜碱性。

在空气干燥涂片上,呈嗜酸性。

核大小与副基底层细胞一致,染色质颗粒状,偶见圆形小核仁。

需与小型癌细胞鉴别。

(二)子宫颈管上皮细胞吸取法涂片上,保存良好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少见。

刮擦法涂片上,可见大量保存良好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呈柱状,长约20μm,宽约8-12μm,常单个或成片排列成栅栏样或蜂窝状。

宫颈细胞学

宫颈细胞学
核不位于同一基 线上。
Company Logo
子宫内膜细胞一 般成团的常见, 病变的子宫内膜 细胞胞浆经常出 现大小不一的空 泡
子宫内膜细胞的 胞浆有随着病变 程度增加,胞浆 逐渐减少的特点。
Company Logo
鉴别技巧一:正常的颈管细胞成团排列时,可见 胞浆界限清晰,规则,成蜂窝状,与细胞核有时 不位于同一层面。通过微调,如果能显示典型的 蜂窝状结构,说明其来源于颈管腺细胞,且提示 为正常。
很多。 2.对ASC-H的检查结果要高度重视,不能轻
易放过。
ASC-H的细胞数量通常较少,如果见到大量 的高核浆比的非典型小细胞时,要首先考虑 HSIL的诊断。
ASC-H可能出现,或需要鉴别的情况包括: 化生细胞,非典型腺细胞,变性的组织细胞, 子宫内膜细胞,裸核细胞,萎缩标本等。
ASC-H诊断标准: 1.细胞比较幼稚,多为不成熟。 2.高核浆比,核异型明显。 3.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以诊断HSIL。
(八)刷状缘
刷状缘是宫颈管细胞的一种排列方式
刷状缘的顶端如果可见纤毛,提示为输卵 管化生
(九)肿瘤素质
肿瘤素质即背景中的出血,坏死或变性颗 粒状蛋白质性残留物。
液基制片中,坏死性物质常集中在细胞簇 的周围,被称为“粘附的肿瘤素质”。
鳞与腺上皮病变的鉴别
在宫颈液基细胞学的判读中,腺细胞异常是难点。
半大小,形状较长,颜色偏红。
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
核增大较正常中层鳞状细胞核大 可见核固缩和核碎裂;
1~2.5倍, 颈管细胞增大更明显。 有时见小核仁。
偶见双核或多核。
胞浆丰富,淡染。
核轻度深染,染色质细而均匀。 可见储备细胞增生和化生细胞。
核形整齐光滑,大小较一致。

产科生殖道细胞学检查的护理及配合要点详解

产科生殖道细胞学检查的护理及配合要点详解

产科生殖道细胞学检查的护理及配合要点详解
女性生殖道细胞一般是指阴道、宫颈管、子宫与输卵管的上皮细胞。

临床上通过生殖道细胞学检查,观察女性生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以阴道上段和宫颈阴道部的上皮细胞为主)形态,了解其生理和病理变化,早期诊断肉眼不易发现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及测定女性激素水平。

检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是临床防癌普查和内分泌检查不可缺少的手段。

应当指出,通过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细胞,只能作为初步筛选,不能定位,需行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检查前护理及配合】
1.受检者的护理及准备
(1)向受检者讲明阴道涂片可了解未孕妇女的卵巢功能及孕妇的胎盘功能,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筛查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宫颈管涂片主要用于了解宫颈管内情况。

告知受检者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所需时间短、无明显不适,减轻其心理负担。

(2)为受检者预约检查时间,避免在月经期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期检查。

告知受检者检查前2日内禁止性交、行阴道检查或阴道内放置药物。

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

2.物品准备
阴道窥器1个、宫颈刮片(木质小刮板)2个或宫颈取样刷1个、载玻片2张、无菌干棉签及干棉球若干个、干燥载玻片2张、装有固定液(95%乙醇)或细胞保存液标本瓶1个。

【检查中护理及配合】
(1)为医师传递小刮板、宫颈取样刷、载玻片等物品。

(2)多与受检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减轻不适。

【检查后护理及配合】
(1)在载玻片、标本瓶上做好标记,及时送检标本。

(2)嘱受检者及时取检查报告并将其反馈给医师,便于诊治。

并为其预约下次就诊时间。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是指通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组织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的分析和
诊断。

宫颈病理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标本的来源、病变的类型、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正确理解和解读宫颈病理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宫颈病理报告的解读方法。

首先,要了解宫颈病理报告的标本来源。

宫颈病理标本通常来自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环扎术或宫颈活检等。

标本来源的不同会影响到病理报告的内容和诊断意义,因此在解读报告时需要注意标本的来源和取材方式。

其次,要关注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宫颈病理报告通常会描述宫颈上皮的病变类型,如炎症、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

同时,报告还会描述病变的程度,如轻、中、重度病变,或者分期分级的描述。

这些信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另外,要注意病变的范围和侵袭性。

宫颈病理报告会描述病变的范围,包括病
变的大小、深度和侵袭范围等。

这些信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手术的方式和范围。

最后,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宫颈病理报告只是一个诊断依据,最终
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因此,在解读宫颈病理报告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的目的。

总之,正确理解和解读宫颈病理报告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
准确理解报告中的内容,才能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八章 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第八章 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的下列问题:1.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2.细胞病理学涂片固定和染色方法?3.细胞病理学诊断原则和基本步骤?4.损伤细胞的细胞形态学改变?5.良恶性细胞的形态学区别?6.恶性细胞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要点?7.女性生殖道正常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点?8.女性生殖道非炎症和反应变化的细胞形态学特点?9.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学特点?10.正常呼吸道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1.呼吸道良性病变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2.各类型肺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3.良性病变积液中常见细胞的形态学?14.恶性病变积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5.良性病变淋巴结肿大的细胞学涂片特点?16.恶性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17.常见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细胞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第一节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技术细胞病理学诊断多基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在作出诊断前,不仅应仔细考虑相关的组织学变化,而且应考虑标本的质量。

所获细胞能否代表病变靶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群体,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前提。

一、标本采集(一)脱落细胞标本细胞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

②排泄、导尿或膀胱镜:如尿液。

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

自行脱落的细胞与采用机械方法取得的细胞不同,前者常单个散在,后者常聚集成群。

脱落细胞常呈球形,与细胞膜僵硬、细胞骨架力、表面张力、局部微环境和脱落时间长短有关,细胞质和细胞核会出现一系列退化性改变。

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

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

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是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科学。

该领域主要关注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学方面,并从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 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分类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良性疾病包括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恶性疾病包括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良性疾病通常生长缓慢,症状轻微,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

恶性疾病则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 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病变的范围和位置、组织的改变、细胞的改变等方面。

例如,卵巢囊肿通常是单个或多个囊性液体包裹的囊肿,存在于卵巢的表面或内部。

子宫肌瘤则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构成的肿块,可以生长在子宫内膜、肌层或浆膜。

这些病变会导致相应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在严重情况下会影响生育和性生活等方面。

3. 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诊断女性生殖器官疾病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等。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生物组织检查,以了解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对于早期发现的病变,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对于晚期病变,放疗和化疗通常与手术相结合,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4. 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的预防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预防是重要的。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和筛查、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药物滥用等。

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和扩散,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论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领域,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可以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疾病进行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我们应该加强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关注,进行预防和早期治疗,促进女性的健康和幸福。

妇科常用检查及特殊检查

妇科常用检查及特殊检查
刮取内膜,亦可在月经第5天刮取。 临床意义:
经前取内膜若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则说明有排卵;若 为增生期子宫内膜,说明无排卵。
月经第五天取内膜,若分泌期与增生期共见,说明黄 体萎缩不全。
第九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取部分宫颈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性质。有 点切法、宫颈管搔刮术、宫颈锥切术。 适应证 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者; 宫颈可疑癌者或特异性炎症者。 禁忌症 急性生殖道炎症者。
假性则FSH及LH水平较低,且无周期性变化。
PRL、HPL
一、PRL 1、高泌乳素血症。 2、垂体瘤。 二、HPL
妊娠晚期连续动态观察HPL可以监测胎盘功能。
雌激素
1、监测卵巢功能 闭经原因:子宫性闭经激素水平正常;卵巢
功能抑制雌激素水平偏低 诊断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无周期性变化 检测卵泡发育:药物诱发排卵 2、监测胎儿胎盘单位功能
子宫颈粘液检查
Ⅳ椭圆体
Ⅲ不典型 结晶
Ⅱ较典型 结晶
Ⅰ典型 结晶
临床意义
月经周期正常:出现典型结晶时,提示排卵。 月经停闭:持续的典型结晶,提示雌激素水平
过高。无结晶或仅有不典型结晶,提示雌激素 水平过低。正常变化,卵巢功能良好,原因在 子宫。 妊娠期:持续的椭圆体,无羊齿状结晶。
第四节 基础体温测定
点切法
方法: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阴窥 暴露宫颈后,消毒宫颈,宫颈钳钳夹固定 宫颈,用活检枪检取组织,如有出血,局 部填塞纱布以压迫止血。标本放入装有 10%甲醛溶液的瓶中送检。
注意事项
✓ 在病变明显处取材,亦可用复方碘着色浅处取材, 若病变不明显,则在鳞柱上皮交界处取材;最好在 阴道镜下取材。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
第一节 妊娠试验
利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免疫学特点, 检测受试者体内HCG水平的方法。HCG主要由合 体滋养细胞分泌,可由受试者血清或尿液中测出。 可协助诊断早孕及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异位妊娠、 滋养细胞疾病等。

妇科病理检查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妇科病理检查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妇科病理检查结果的解读与分析作为一项关键的医学检查,妇科病理检查对于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在进行妇科病理检查后,医生会向患者提供一份检查结果报告。

这份报告通常包含丰富的信息,如细胞学分析、组织学分析、病理诊断等。

本文将对妇科病理检查结果的解读与分析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检查结果报告。

一、细胞学分析细胞学分析通常通过涂片技术对妇科分泌物或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以评估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在妇科病理检查结果中,细胞学分析提供了关于细胞的异常变化的信息,比如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细胞质的特征等。

根据细胞学分析的结果,医生可以判断细胞是否正常、存在哪些异常现象以及可能的诊断结果。

例如,如果细胞学分析显示细胞形态正常,无明显异常,那么说明妇科组织或分泌物可能处于正常状态。

相反,如果发现细胞呈现异常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核的增大、不规则形状等,那么可能存在炎症、病变或肿瘤等问题。

二、组织学分析组织学分析是对妇科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病理学评估的过程。

妇科组织样本可来自宫颈、子宫内膜、卵巢等部位,通过病理学分析可以帮助检测和诊断各种妇科病变,如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在组织学分析中,医生对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细胞排列、细胞分化程度等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结果通常以病理诊断的方式呈现在检查结果报告中,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妇科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三、病理诊断根据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分析结果,医生会进行病理诊断,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分级、分期等。

病理诊断是对异常细胞或组织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归类和定义,为医生提供指导治疗和制定疾病管理计划的重要依据。

在妇科病理检查结果报告中,病理诊断通常以术语、缩写或代码的形式出现。

例如,宫颈细胞病变可能被诊断为CIN(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腺癌等。

这些病理诊断结果能够准确描述组织和细胞的异常变化,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和解读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医学实验切片镜检观察女性生殖实验

医学实验切片镜检观察女性生殖实验

医学实验切片镜检观察女性生殖实验女性生殖系统是女性身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妇女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参与了一项医学实验,使用切片镜检来观察女性生殖系统的细胞变化和结构组织。

实验的第一步是收集来自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态的女性子宫组织标本。

标本收集后,我们将其进行固定和切片处理。

切片处理是将组织标本切割成非常薄的片状,以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在观察切片前,我们需要对标本进行染色。

染色可以使细胞和组织更加可见,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我们选择了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如血液涂片染色、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我首先观察了子宫的切片。

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是妊娠着床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在观察子宫切片时,我注意到子宫内膜的变化。

子宫内膜是子宫内壁的一层薄膜,它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在经期,子宫内膜会脱落并流出,然后在周期后的下一次排卵后再生。

我的切片观察显示,在经期后的子宫内膜中,可以看到大量新生的血管和腺体,这是为了为可能的受孕和胚胎着床做准备。

除了子宫内膜,我还观察了卵巢的切片。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负责卵子产生的器官。

在观察卵巢切片时,我发现卵泡的存在和发育。

卵泡是卵巢中包含卵子的小囊泡,它们会在卵巢周期中发育和释放卵子。

我的观察结果显示,卵泡在各个生理阶段都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成熟的卵泡具有一个液体包裹的囊泡,其中含有一个成熟的卵子。

这些观察结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卵巢的功能和卵泡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子宫和卵巢,我还观察了输卵管和阴道的切片。

输卵管是卵子从卵巢到子宫的通道,它起着输送和受精卵着床的作用。

我的切片观察显示,输卵管内膜具有细长而复杂的结构,这有助于卵子顺利通过输卵管。

阴道是生殖系统中的出口通道,它与子宫相连。

我的观察结果显示,阴道内膜具有许多皱褶和黏液腺,这些结构有助于保持阴道内部湿润和对抗病原体感染。

妇科检查之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妇科检查之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妇科检查之生殖道细胞学检查首先,什么是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既然它的名称是生殖道细胞学检查,那么我们首先肯定得知道生殖道细胞指的是什么。

生殖道细胞指的是阴道、宫颈管、子宫和输卵管的上皮细胞,顾名思义生殖道细胞学检查的便是这几个地方的细胞。

严格的来说,临床上通过观察女性生殖道脱落上皮细胞(以阴道上段和宫颈阴道部的上皮细胞为主),了解其生理和病理变化。

由于阴道上皮细胞受卵巢女性激素影响出现周期性变化,检查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既可以反映体内女性激素水平,又能协助诊断生殖系统不同部位恶性肿瘤及观察其治疗效果。

所以说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是临床防癌普查和内分泌检查时不可缺少的手段。

其次,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想做就可以做吗?当然不是的,宫颈活组织检查如果处于以下情况是不能做的:①如果患者有生殖器急性炎症便不能做。

②月经期间也不能做,所以说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再者,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呢?①用于早期宫颈癌筛查,30岁以上已婚妇女应每年检查1次。

②有宫颈炎症但需除外癌变者,需按时做这个检查。

③用于卵巢功能检查,适用于卵巢功能低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性早熟等病人。

④怀疑宫颈管恶性病变需做此检查。

⑤用于胎盘功能检查,适用于疑似妊娠期间胎盘功能减退的孕妇。

最后,生殖道脱落细胞在妇科肿瘤诊断方面的应用有哪些呢?癌细胞主要表现在细胞核、细胞形态以及细胞间关系的改变。

癌细胞的细胞核增大、深染及核分裂异常等;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排列紊乱等。

生殖道脱落细胞学诊断的报告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级诊断,以往我国多用分级诊断,应用巴氏5级分类法。

另一种是描述性诊断,采用TBS分类法,目前我国正在推广应用。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巴氏5级分类法。

①巴氏I级:主要指的是未见不典型或异常细胞,为正常阴道细胞涂片。

②)巴氏II级:主要指的是发现不典型细胞,但无恶性特征细胞,属于良性改变或炎症。

③巴氏III级:指的是发现可疑恶性细胞,为可疑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型子宫颈管细胞
• 细胞呈片状或带状排列,细胞排列轻度拥挤,核重叠; • 核增大,为正常子宫颈管细胞的3-5倍; • 细胞核的大小和形状不一致; • 细胞核轻度深染; • 可见核仁; • 核分裂相罕见; • 胞质尚丰富,但核浆比(N/C)增高; • 细胞界线清晰; • 细胞多呈圆形
·子宫颈原位腺癌
●其他非肿瘤性的状况 叙述与否,由医师自行决定:
反应性细胞变化,可能和下列状况有关:
·发炎包括典型修复 ·放射治疗 ·子宫内避孕器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1UD) ·阴道萎缩 ·子宫切除后,发现腺细胞
修复细胞
IUD细胞
二.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第五节 女性生殖道细胞病 理学检查
一 生殖道正常脱落细胞
• 鳞状上皮 • 子宫颈管上皮 • 子宫内膜上皮 • 其它:炎细胞、巨噬细胞等
(一)鳞状上皮细胞
• 基底层细胞 • 副底层细胞 • 中层细胞
• 表层细胞
非孕期中层细胞 妊娠• 副底层细胞
萎缩型副底层细胞 宫颈型副底层细胞 产后型副底层细胞
常大量出现。 • 细胞小,似中性粒细胞,多圆形或卵
圆,也可多形。 • 核大,胞质极少,似裸核,核浆比严
重失调。染色质分布不均,核仁不明 显。 • 部分细胞小梭形或小蝌蚪形,有角化 倾向。
宫颈鳞癌
48岁,CT1112971,鳞癌
201114351 鳞癌
• 三.腺上皮细胞异常
非典型腺细胞 ·非典型子宫颈管细胞,非特异,若有特殊应注
标本评估
1满意: 有临床信息; 每张涂片有>5000个保存良好鳞状上皮; 至少出现2团或10个保存良好的宫颈柱上皮 或鳞化细胞; 只要出现异常细胞,就认为标本满意。
2.满意但有缺陷: 缺乏临床信息; 无子宫颈柱上皮或鳞化细胞 制片不佳
3.不满意标本: 无临床信息 少量上皮 制片欠佳
• 纤毛柱状细胞:圆锥形,有纤毛,细 胞核卵圆形居细胞中下部顺长轴排列。 染色质细腻,可有1-2个核仁。胞质易 退变,核似蜂窝状排列。
(三)子宫内膜细胞
包括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及基质细胞, 区分困难。
常为成群大小形状一致排列紧密的细胞核, 重叠,核较子宫颈内膜细胞小,深染, 核膜清,染色质有集结点,核仁不明显。 核周胞质残影。
现。 • 巨核仁也能见到,但不如非角化型中多。 • 见到肿瘤性背景。
非角化型鳞癌
• 癌细胞多成群,异型大。
• 癌细胞很少角化,圆形或卵圆型,相 当于外底层或中层,胞质多少不一, 篮染。
• 核圆形或不规则型,大小形状不一, 染色质粗块状,分布不均,有明显核 仁。
小细胞型鳞癌 • 癌细胞多松散成群或单个,涂片中常
47岁, CT1116551,高
度病变
• 201118549 • 宫颈原位癌,
累及腺体
宫颈鳞状细胞癌
角化型鳞癌 • 细胞多散在,很少聚集。 • 癌细胞大小、形状相差悬殊,有梭形细胞、
蝌蚪状细胞等,其胞浆多为深染的桔红色。 • 癌细胞核大小和形状多种多样,深染,其中
包括大量不透光的核(墨碳状核)。 • 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异染色质出
• 不规则形状的组织碎片,细胞排列紧密,极向 紊乱,难以肯定高度病变时
•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细胞散在,成片或聚集分布。
·核异形绝大部分存在于未成熟的细胞中,如花边状,淡 染或致密化生型胞浆的细胞中,偶见胞浆是“成熟”和 重度角化的。
2级:2a:轻度核异质,主要为中-表层细胞,属炎症。

2b:细胞明显异常,为重度核异质,属癌前细胞形
态。
3级:可疑恶性细胞
4级:高度可疑恶性细胞
5级:恶性
液基细胞学的发展史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医疗单位将 滤膜手工制片用于诊断细胞学,与现在使 用的滤膜基本相同。
1997年、1998年美国2家公司开始机械化生 产:Thin Prep液基细胞薄层制片技术装置 (TCT,赛迪公司),Auto Cyte prep液基细胞 薄层制片技术装置(LCT,三路影像公司)
不典型细胞成片状、带状、玫瑰花形排列,核聚集 并重叠,成片排列时,因核浆比的增加,胞浆融合, 细胞界线不清而导致蜂房样结构消失。 ·成簇排列的细胞外围,细胞核呈围栅状排列,非常 明显,这是典型特征。 ·核增大,拉长,分层。 ·核大小和形状不一。 ·染色质增多,深染,呈中度颗粒样分布。 ·核仁小而不易发现。 ·有丝分裂特征可在细胞中见到。
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tion
• 定义:细胞的不正常特征显著多于炎症 细胞改变,但是数量和质量上不够诊断 上皮内瘤变,因为细胞在此阶段的改变可 能是良性反应性改变也可能是上皮细胞 异常的表现,但不能明确的分类, 因此 定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上皮细胞。
内膜细胞
阴道上皮与卵巢功能关系
雌激素极度低落
内底层为主
雌激素高度低落
外底层为主
雌激素中度低落 雌激素轻度低落
中层为主 角化前为主,杂中层
雌激素轻度影响
角化前为主,少量角化
雌激素中度影响
角化前为主,30%角化
雌激素高度影响 雌激素极度影响
60%角化 70%以上角化
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报告 的TBS系统
宫颈腺癌
• 分化较好的腺癌细胞:单个或成团,腺 样,乳头状。胞质丰富,有粘液空泡。 核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染色质 粗网状,常见巨大核仁。
• 分化差的腺癌细胞:成群重叠,胞质少, 界不清,空泡少见,常见恶性裸核。
宫颈腺癌

形态学特点
• 中表层细胞核增大,是正常中层细胞核 的2.5-3倍,核质比轻度增加,核圆形, 染色质分布均匀,核膜光滑。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鳞 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ASC-H
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 重度非典型化生细HS胞IL • 潴备细胞重度非典型增生 • 少数非典型小细胞,诊断HSIL证据不充足 • 非典型修复细胞与癌难鉴别时
TBS系统内容
• 1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微生物

非肿瘤性病变
• 2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ASCUS 、ASC-H

低度病变

高度病变

鳞癌
• 3腺上皮细胞异常

AGUS

疑是肿瘤的不典型腺上皮

宫颈原位腺癌

腺癌

其它恶性肿瘤
一.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改变:
●微生物: 1.滴虫 2.霉菌 3.细菌性阴道病症 4.放线菌属的细菌 5.疱疹病毒

1.不典型鳞状细胞 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 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
胞(ASC-H) 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PV的细胞变化 和CIN 1) 3.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CIN 2和CIN 3、原 位癌) 4.鳞状细胞癌
CIN
•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核增大的范围同低度病变,但胞浆变的更少,从而导致 显著的核浆比增加,但在核浆比高的细胞中核增大实际 上小于低病变的表层成熟细胞的异常细胞。
·高度病变细胞体积小于低度病变。
·染色质增粗明显,可呈细致或粗糙颗粒状均匀分布。
·核仁不常见。
·核边界是不规则的。
•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特殊排列同样显示在组织学排列 的片断,幼稚细胞并有一定方向性、短梭性形态样和竖 立性排列。
• 萎缩型副底层细胞:圆形一致,核圆居 中,染色质疏松,核质比1:2-3,常 见早熟角化细胞。
• 宫颈型副底层细胞:成群,大小不一致, 胞质丰富,部分紫色,核周空晕或胞质
内空泡,核较大染色质致密,居中或挤 压至一侧。
• 产后型副底层细胞:成群,大小不一, 部分核大,大小不一,胞质空泡丰富,
可红染,核挤压至边缘呈特征性瓢形。
The Bethesda System
TBS诊断系统简介
1943年巴氏提出五级分类诊断法 1988年美国由50位细胞病理学家在Bethesda
城召开会议,讨论宫颈/阴道细胞学报告方 式(The Bethesda System,简称TBS) 1991年、2001年作了2次修改
巴氏5级
1级:未见异常
• 中层细胞: 非孕期中层细胞 妊娠期中层细胞
非孕期中层细胞:较外底层大, 常有锐角,船形,菱形。胞质空 泡,核居中,染色质疏松或致密。
妊娠期中层细胞:胞质丰富,大 量糖原,胞膜增厚,核大偏位, 称“妊娠细胞”。
表层细胞
(二)子宫颈内膜细胞
• 粘液柱状上皮细胞:多成群,圆柱形。 核圆或月牙形居底部,小核仁。胞质 含大量黏液时呈杯状。很少重叠。
明.AGC-NOS ·非典型子宫内膜细胞,非特异,若有特殊应注
明.AGC-NOS ·非典型腺细胞,非特异,若有特殊应注明.AGC-NOS
倾向于肿瘤的非典型腺细胞 ·倾向于肿瘤的非典型子宫颈管细胞 AGC-CN ·倾向于肿瘤的非典型腺细胞 AGC-N
子宫颈管原位腺癌:AIS 腺癌
·子宫颈管腺癌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外腺癌,亦即由外部直接侵袭或转移的腺癌 ·非特异的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