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职高语文第二册——《唐诗三首》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专题四《唐诗三首》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专题四《唐诗三首》

诗人以独有的劝酒方式呼 唤两位朋友,将饮酒的气 氛推向高潮。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翻译
1. 将(qiāng):请。 2. 烹羊宰牛:指丰盛的酒宴。语见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3. 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4. 岑夫子:即岑勋。 5. 丹丘生:即元丹丘,当时的隐士。 6. 钟鼓馔(zhuàn)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
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苦恨,极恨。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7. 潦倒:衰颓,失意。 8.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叁 山居秋暝(王维)
阅读提示
《山居秋暝》是王维 40 岁以后,仕途失意,过上半官半隐生活后的作品,是他后期消极 避世、钟情自然山水、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诗中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明净、 幽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及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在构思方面,诗人融入绘 画技巧,借助空间想象,不但把色、光、线、形等因素融入诗中,而且融进声音、动态的描 写,寓静于动之中,使画面充满了恬静的山水之美,充分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 点。
杜 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现存诗 1 400 多首。他的诗篇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具有很
作 者
强的政治性、现实性和艺术性,所以长期以来被称为“诗史” ■ 杜甫诗篇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诗 人善于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

中职二年级语文书诗词

中职二年级语文书诗词

中职二年级语文书诗词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背古诗文有《蜀道难》、《山坡羊·潼关怀古》、《琵琶行并序》、《过秦论》、《师说》等。

1、《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2、《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3、《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4、《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5、《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中职语文:《唐诗二首》教学教案

中职语文:《唐诗二首》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唐诗二首》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目标】1.吟诵诗歌,提高古诗文诵读能力。

2.把握本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培养探究的热情,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重点】感受探究李白的浪漫。

【教学难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诗歌导入: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将进酒》即是李白的代表作,今天我们通过这首诗来走近李白。

3.观看视频请先看视频《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注意片中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全面阐述。

中央十套-科教频道“子午书简”节目《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mms:///ziwushujian/2005/10/ziwushujian_56_200 51025_2.wmv二、文题解析《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将进酒,注意读音,“将”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

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

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三、解读全诗(一)整体感知1.听古唱,感受诗歌的情感。

请学生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

师:对李白的这首诗,大家都有了一个感性的整体把握,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认识齐读一遍。

(完整word版)高职语文教案21唐诗二首

(完整word版)高职语文教案21唐诗二首

《唐诗二首》教学过程设计:课题引入: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课件)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將进酒》。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释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背景简介跟谁喝酒呢?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字音: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情感: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揣摩: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二十一 唐诗二首(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二十一 唐诗二首(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二十一唐诗二首(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唐代诗歌创作背景以及唐诗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掌握《登高》和《静夜思》两首唐诗的意义及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唐诗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唐诗的认识和理解。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唐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2)感受唐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识重点(1)了解唐代诗歌创作背景以及唐诗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掌握《登高》和《静夜思》两首唐诗的意义及表现手法。

2.知识难点(1)理解唐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义。

(2)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表现手法分析诗歌。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2. 合作学习法3. 课堂讨论法4. 情景模拟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唐诗?唐代的文化特点是什么?唐诗和其他诗歌的区别是什么?(2)小组合作:讨论唐诗的文化和艺术特点。

2.讲授(1)讲述唐代诗歌创作背景以及唐诗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分析《登高》和《静夜思》两首唐诗的意义和表现手法。

3.合作学习(1)分组合作,让学生口头朗读《登高》和《静夜思》两首唐诗,并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歌的意义和表现手法。

(2)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进行总结汇报,并交流不同的诠释方法和观点。

4.课堂讨论(1)开展课堂讨论,以便学生有机会讨论诗歌分析的不同方法和观点。

(2)学生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和想法,以加深对唐诗的理解。

5.情景模拟(1)请学生结合实际情景,模拟唐代文化场景,比如让学生模拟早晨登高,感受自然风光和人生远大理想,或者模拟清晨田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2)学生可以用实际经历或者想象场景与诗歌进行对比,以便更好的领会唐诗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中职语文同步练习:21.《唐诗二首》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中职语文同步练习:21.《唐诗二首》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唱一唱,活气氛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 P279 《鹊桥仙·纤云弄巧》

讲一讲,明方法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
自我检测 21.唐诗二首
一、基础知识应用
1.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馔(zhuàn)玉
·
迁谪( zhé) ·
幽咽(
·
yè)
转徙( xǐ) ·
戏谑( xuè) ·
霓裳(cháng) ·
裂帛( bó ) ·
C项,“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表述错误。在李白貌似消极的行状 中深藏着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积极入世的精神。于是他喊出了“天生 我材必有用”的人生价值宣言!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 ·肯·定自我“有用”而且“必”,透着一股子自信、豪迈!
7.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 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 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浔阳江头夜送客”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主人送客人)。 B.“枫叶荻花秋瑟瑟”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 落寞之感。 C.“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埋下伏笔。 D.最后两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同是天

.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4)《琵琶行》中流传最广,且能揭示主题的名句是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D)
A.使快弹数曲
快:畅快
B.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C.主人何为言少钱
何为:为什么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哭泣
泣:眼泪。座中泣下谁最多: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 ?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感遇》[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林栖者:指隐士。

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简析】这两首哲理诗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作。

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任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

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更加腐败。

张九龄对此是十分不满的,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

这里选一、七首。

第一首就是借春兰秋桂高洁的品质,来比喻自己不同流全污,坚持政治理想的节操。

第二首借橘喻人,取比、兴手法,表现橘树的高尚品格,但因山川阻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为之申述不平。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简析】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静。

斛斯山人想来是一位隐士,同时是李白的好朋友。

这首诗只写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经过,但写出了很淳朴的感情。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简析】从放浪的形骸和奇妙的联想中,可窥见诗人浪漫率真的个性和寂寞的心情。

*《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妄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简析】燕,指今河北北部的辽宁一带,当年是戍边之地;秦,今陕西一带,系征夫们的家乡。

作品将少妇的心态刻画的逼真细腻。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高二级语文《诗经三首》教案

高二级语文《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三首》【教学目的】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及《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坻、、、埘、。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法。

计。

3课时】时计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今天我们学习的三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题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可采用投影。

jiū):一种水鸟。

yáo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qiú):配偶。

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wǔmèi):这里指时时。

寤,醒着。

寐,睡着。

jiānjiā):芦苇。

xī):干。

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sì):水边。

shí):在墙壁上做成的鸡窝。

huó):相聚、相会。

桀:通“橛”,为栖鸡做的木架。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业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时容习1.从内容上来说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

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

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第72课《唐诗二首将进酒》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第72课《唐诗二首将进酒》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诗人与酒,引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出示相关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余光中曾在《寻李白》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知人论世1.播放李白生平的视频,归纳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唐诗三首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唐诗三首

唐诗三首春夜洛城闻笛第一部分课文解读内容解读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想象丰富。

他的诗大多是表现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对腐败政治的批判,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被后世尊称为“诗仙”。

《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是闻笛声而思故乡的游子之情。

这种思乡之情是一种与爱国主义相通的崇高感情,具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

这首绝句是通过写笛声来巧妙地表达思乡情的,其巧妙之处是诗人听到《折杨柳》曲的笛声,而这首名曲正是古人用来表达离情别绪、怨别惜乡的,它一下子就勾起了漂泊在外的诗人的强烈共鸣,于是作出了这首千古绝句。

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

艺术特色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唐人七绝诗浅释》)可为一种理解。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确当。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所谓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7.2课《唐诗二首》(教案)

【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7.2课《唐诗二首》(教案)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唐诗二首》是统编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本单元课文都是广为传颂的古代诗文名篇,描绘了作者不同的人生态度与生命感悟,阅读这些诗文,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性情,启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而广为流传。

诗歌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使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很深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人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心情,理解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时令之悲、身世之悲、国运之悲”。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整体把握诗歌,体会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想象与联想来描摹诗歌画面。

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将进酒》一、情境导入走进诗词里的唐朝:唐朝延续了289年,它开放而包容,涌现出众多诗人,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在唐朝,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用诗歌来宣泄内心的情感。

个人的悲喜、感慨都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而家国大事也会以诗歌的方式注解。

我们只需从中剥丝抽茧,就能看到一部大唐兴衰史和盛世风光。

今天让我们去了解一对“双子星”,来感悟这两位伟大诗人的人生哲理。

首先是李白的《将进酒》二、诗人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谪仙人”。

高教版职高语文第二册——《唐诗三首》(24页)

高教版职高语文第二册——《唐诗三首》(24页)

山居秋暝
作者 简介
王维,字摩诘,是唐代杰 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早年有 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 出一番大事业,后来,由于政 局的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 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 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 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 的生活。
这首诗就反映了诗人过隐 居生活的愿望。
初读 课文
唐诗三首
将进酒
作者 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 西成纪(现在甘肃秦安县),隋末其先 人流寓碎叶城(唐时属安西都护府), 李白就出生于此。五岁时随父迁居绵 州昌隆(现在四川江邮县) 。李白是继屈 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 生活在“盛唐时期”, 这是唐帝 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各种社
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的特 点,结合着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 性格,使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浪漫主 义色彩。
写作 背景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 “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 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 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 上的祝酒辞。
请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的感情起伏。
随堂 练习
杜甫的诗语言凝练,他的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下面这些诗都出自杜甫诗中,你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吗?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10.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什么是“作客”?是否和 现在的“做客”相同?

职高二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职高二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职高二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职高二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 《赤壁》- 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 《滕王阁序》-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10.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还要求学生理解其含义和背景,以便更好地领会诗词的韵味和深意。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职业高中高二课后古诗

职业高中高二课后古诗

经典古诗词鉴赏1. 《关雎》作品选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摆布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患上,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展转反侧。

参差荇菜,摆布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摆布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采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的诗歌305 篇。

《诗经》最早只称为《诗》或者《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与《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并称“五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份。

2、《蒹葭》作品选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注释:出自《诗经· 国风·秦风》。

[1]晞:音西,干[2]涘:音四,水边[3] 沚:音止,水中的小沙滩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觅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觅她,宛然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密,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觅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觅她,宛然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明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觅她,道路艰难又蜿蜒。

逆流寻觅她,宛然走到水中的沙洲。

?3. 《短歌行》魏晋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佳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随堂 练习
杜甫的诗语言凝练,他的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下面这些诗都出自杜甫诗中,你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吗?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 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
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 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 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 战乱的年代。其漂泊生活是经常的、不断的 ,故 曰“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 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
诵读 全诗
鉴赏 探究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 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 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 “啸哀”、“清”、“白”、“飞回”来 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 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 的“句中化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这幅画面。
与以往学过的古诗相比,这首 诗具有什么特点?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 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且诗 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
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
研读 探究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意思 是诗人以为富贵生活“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 醉不愿醒”,可见诗人对豪门贵族怀有什么态度?
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寄慨言 志,含蕴隽永。
课堂 小结
这首诗就是一幅极动人的山水画。笔下明 月皎洁,泉水清澈;竹林喧闹,莲叶摇动,渔舟 穿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 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面充满了动感,境 界却又是异常幽静。动静结合,构成了诗歌特有 的意境。
唐诗三首
将 进 酒
作者 简介
李 白 (701—762) 字 太 白 , 祖 籍 陇 西成纪(现在甘肃秦安县),隋末其先 人流寓碎叶城(唐时属安西都护府), 李白就出生于此。五岁时随父迁居绵 州昌隆(现在四川江邮县) 。李白是继 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盛唐时期”, 这是唐帝
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各种社 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的特 点,结合着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 性格,使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浪漫主 义色彩。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登 高
作者 简介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 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 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 备尝了人生的坎坷艰辛。杜 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 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 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 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 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诗圣”。
激动中有愤懑。
说出李白的与酒有关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平台为客忧思乡,对酒遂作《梁园歌》。
——梁园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找出诗中意象并谈一谈自己 比较喜欢的意象。
(空)山、雨、松、月、泉、 竹、浣女、渔舟
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
自可留”的含义?
这一句,可谓诗人情不自禁的流露,这里 一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就随它衰 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 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这里可以远离官场而 洁身自好,因而,归隐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是第八个年头了。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
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 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难苦
恨繁霜鬓” 。
课堂 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 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 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山居秋暝
作者 简介
王维,字摩诘,是唐代杰 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早年有 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 出一番大事业,后来,由于政 局的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 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 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 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 的生活。
这首诗就反映了诗人过隐 居生活的愿望。
初读 课文
写作 背景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 “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 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 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 上的祝酒辞。
请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的感情起伏。
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 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 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 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明确:鄙弃、愤懑。“不足贵”、“不愿醒”二语当 用极强音读,以见其鄙弃、愤懑之深。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中的 “寂寞”和“留其名”体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又体现诗
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说自古以来“寂寞”是为他们惋惜,同时又 是说自己,流露出愤愤不平之情;因此,要在“叹惜”中读 出“不平”之气。“留其名”又可看出诗人认识到自我价值 后的自信和激动,因此要重读。“陈王”二句援引古人饮酒 情形,诗人说陈王,其实又是说自己不过是怀才不遇借酒消 愁而已。重音当落在“恣欢谑”三字上,因为这是欢中有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