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审美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老子在《道德经》中确立了其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而在对“道”的解析中,很多学者都将之与审美相关联。本文试图从分析“道”的特性出发,指出老子之“道”所具有的隐晦性、规律性和指示性,进而明晰老子之“道”如何与审美相关联,发掘出老子的思想体系中丰富的美学意涵。

【关键词】 《道德经》;“道”;审美。

【作者简介】张娣,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学。

《道德经》确定了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而对此“道”的解析也是历来学者关注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道德经》中虽然很少有直接提及审美的言论,但不少学者都将老子之“道”与审美相联系。如张世英先生在其文中指出,道家“…玄同‟的境界实系审美境界中之最高层次,也就是一种超功利、超道德的高远旷达的境界”[1]。“玄同”是老子《道德经》中对达“道”之境界的描述,可见,在张世英先生看来,老子之“道”与审美相通。而徐复观先生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中,更是直接指出:“老庄之所谓…道‟,深一层去了解,正适应于近代的所谓艺术精神。”[2]而事实上,老子之“道”所具有的丰富美学意涵,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本文试图从《道德经》文本自身进入,对老子之“道”与审美的关系进行解析。

一、“道”之辨析

《说文解字》中有:“道,所行道也。”[3]这就是说,“道”之本意即是人所走的道路。而在

《辞源》中,“道”字则有“路”“理”“术”“通”

“顺”“言”“导”“从”[4]等原意,总的来说,这些“道”字都含有客观或主观的可令人通达之物的意义。而《道德经》中的“道”,作为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总共出现了七十三次,其内涵却不尽相同。因此,如何来理解老子之“道”,应当从《道德经》对“道”的描述出发。而通过对原本的分析,笔者认为,老子的“道”概括地具有三个特性:隐晦性、规律性和指示性。

1.“道”的隐晦性,即是指老子之“道”所具有的隐匿而又深奥、晦涩的特性。《道德经》第一章即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5]这段文字最为深刻地揭示了老子之“道”所具有的隐晦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子之“道”是不可以用言辞来表达,不可名的无形象的存在。老子在第一章中试图用“常道”来突出其“道”之不可言说的性质,“常”一般作“恒”字解,这就是说,老子的“道”是一永恒的既定存在,那么,为何此“道”不可言说,不可名?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6]可以言说和可以指称的有形事物是不能永恒存在的,因此能够永恒存在的“道”不可说道,不可描述。同时,王弼的注解还意在指出老子之“道”非有形的事物,这在《道德经》中也是可以得到映证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道”一方面若有若无,难以感知,没有确定的形象,但另一方面又“有象”“有物”,是存在之物。因此,语言没有办法对无具体形象的“道”进行描述,更无法用指称之“名”来界定它的边界,这正是老子一再强调“道常无名”(三十二章)、“道隐无名”(四十一章)的缘由。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天地之始是一种无形无象、不可名状的存在,因此,它是无;然而,“道”又蕴含着无限生机,能够产生自然万物,因此,它又是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对此,王安石注曰:“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自观其妙。道之用常归于有,故常有,得以自观其徼。”[7]“道”

之作为存在本身是“无”,由此可以观望、悟识“道”的奥妙;而“道”对万物所产生的作用又是“有”,它现实地显现于万事万物之中,因此才能使人得以察觉“道”的存在。

由此,老子断言:“有无相生”(二章),“道”即无且有,它处在一个不断地隐匿与显现的过程中,因此,《道德经》第一章的最后说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本是一“无”的存在,但此“无”却蕴含着“有”的实现,因此“道”这隐匿而又显现的特质只能用“玄”来形容,陈鼓应解释“玄”为:“幽昧深远的意思。”老子以“玄”来表现“道”那深远而又不可知的玄妙,还指出它是一切奥妙之门,他表示:“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道”在老子处所具有的深远奥妙可见一斑。

由此可知,“道”本是一隐匿着的无形无象、不可名状的存在,但它又借由万物的产生和变化而得到显现,这样的“道”是玄妙而又深奥的。至此,经由《道德经》第一章的文字,老子之“道”的隐晦性得到彰显。

2.“道”的规律性,即是指老子之“道”处在规律地永恒运动和变化之中。《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是先于天地而无名无状的存在,它无声无形,处在自身的永恒运动之中,而“周行”,即是道之永恒运动的规律。

王弼注曰:“周行无所不至”[8],然而,“周行”并非只是形容道的广博,其更重要的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样一个运动的过程。“大”是用来形容道之无所不包,“逝”则是指道的流行不息,有“大”而后有“逝”,有“逝”而后渐行渐远,“远”到一定的程度则“反”。“反”一般有两义,一为相反,二为返回,而在老子的文中,此两义都是涵盖进去的,它表示了“道”之循环反复的运动规律。也正因为老子之“道”永恒的循环运动,而此规律性能体现在自然界万物之中,“道”因此而具有了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性。

3.“道”的指示性。“道”的指示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对“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把握上。老子之“道”无名无状,但却能从万事万物的发生中得到显现,它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独立而行,但却无形之中影响着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因此老子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无为”并非不为,只是顺其自然,无意而为,“道”对万物的影响永远是顺其自然而不妄为的,但天地之生成,万物之发展变化却无不是“道”之所为。

在《道德经》中,领悟“道”之“无为而无不为”,并能在生活中始终奉行此“道”而不妄为的人,老子称其为圣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这也是老子心中的理想人格,修“道”即是为了成圣,而成圣的目的也应用在了政治之上,老子指出:“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业。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由于圣人秉承了“道”之“无为而无不为”,因此,他懂得如何使民无过多的意欲,不争,以“无为”而治天下,不过多的干涉,作为,则民自治,国家也能长治久安。因此,他主张一种“小国寡民”(八十章)的理想社会,这并不是一种要求回归原始社会的保守思想,冯友兰先生指出:“老子认为,对于一般所谓文明,它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为……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老子所要求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9]冯友兰先生将老子的社会理想上升到一种精神境界,是在最高的层面上来理解“道”之“无为而无不为”,将其视为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这也正是“道”之指示性的最高目标,即指引人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在对老子之“道”的特性进行了大体的概括之后,我们可知,作为哲学本体的“道”无状无象地隐匿着,却不断地显现于万事万物之中,而其自身永恒的循环运动规律也影响着万物的变化运行,而对“道”的把握最终又能对人类自身,对社会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指示着人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提升。那么,这样的“道”如何与审美相关呢?

二、“道”与审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