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指南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指南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指南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火灾事故,由于石油化工设备中常常存有大量易燃物质和高温高压的工况,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正确地掌握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的扑救方法对于保障生命安全和减少火灾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组织有序疏散在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发生时,首先要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要按照事前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组织,确保应急救援措施的落实和协调。

2.切断明火和防止火势蔓延在火灾现场,应尽快切断与明火有关的电源,避免电火花引发二次火灾。

采取措施切断燃气或液体燃料的供应管线,防止火势蔓延。

3.灭火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根据火源的大小、物质的性质和火场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常见的灭火器材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在使用灭火器材时,要迅速到达火灾现场,掌握合适的灭火时机,以冷却、隔断、抑制火焰为原则进行灭火。

4.水雾灭火技术在石油化工装置火灾中,由于常常存有各种易燃气体和液体,传统的水基灭火手段往往无法有效控制火势。

水雾灭火技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灭火手段,其通过将水加压形成微小的水雾颗粒,能够迅速降低火场温度,抑制火焰蔓延,达到灭火的目的。

水雾灭火技术在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5.防止火灾反复发生扑灭火灾后,要注意对火源进行全面排查和处理,防止火灾反复发生。

对于有可能引发火灾的设备和设施,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安装温度、压力等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火灾风险。

6.暂时封堵泄漏源在石油化工装置火灾中,常常伴随有气体或液体的泄漏。

在扑灭火灾前,应尽量采取措施封堵泄漏源,减少火灾扩大的可能性。

7.注意个人防护在扑灭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时,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和热辐射。

此外,要遵循逃生路线和避难场所的指示,确保个人安全。

总之,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的扑救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任务,需要专业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石油化工火灾是指在石油化工厂或设施中发生的火灾。

由于石油化工厂内常存储大量易燃液体和气体,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引发爆炸和毒气泄漏等严重后果,因此扑救石油化工火灾具有极高的风险和复杂性。

以下是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1.及早发现、报警和疏散:及时发现火灾,立即报警并启动疏散程序,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火灾现场,减少人员伤亡。

2.组织专业人员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扑救需要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消防人员进行,他们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扑救经验,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火灾情况。

3.科学合理地选择灭火剂:根据火灾的类型、火源和燃料材料,选择适当的灭火剂,如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进行有效灭火。

4.尽量远离火源:在火灾扑救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火源,以减少火灾蔓延和扩大的风险。

同时也要避免在火源较近的地方使用易燃材料或易爆物。

5.合理利用防护措施: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时,应合理利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呼吸器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6.避免污染环境: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时,应尽量避免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和土壤,以保护环境和降低灾害后果。

7.持续监测和监控: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应不断监测火势和火源,及时调整灭火策略和措施,确保有效扑灭火源。

二、火灾扑救的方法:1.水雾扑救法: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之一,其中水雾扑救法是扑灭石油化工火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水雾能迅速蒸发形成大量水蒸气,能够吸热并有效降低火源高温,同时还能冷却周围环境以减少火势蔓延。

2.泡沫扑救法:泡沫是一种具有灭火、降温和隔离作用的灭火剂。

当泡沫喷射到火源上时,泡沫会迅速膨胀,形成稳定而不易燃烧的泡沫层,隔离火源和空气,并吸收火源的热量。

3.二氧化碳扑救法:二氧化碳属于惰性气体,具有高浓度下可以扑灭火源的特点。

二氧化碳扑救法主要通过抑制燃烧区域内的氧气浓度,达到扑灭火源的目的。

4.干粉扑救法:干粉是一种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消耗火焰本身氧气的灭火剂。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
演讲人
目录
01. 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02. 火灾扑救的方法 03. 火灾扑救的注意事项 04. 火灾扑救的培训与演练
安全第一
01 确保人员安全:在扑救火 灾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 全,避免人员伤亡。
02 保护重要设施:在扑救火 灾时,要尽量保护重要设 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03 防止火势蔓延:在扑救火 灾时,要防止火势蔓延, 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02 筑堤围堵:使用沙袋、土石等筑 堤,防止火势扩散
03 泡沫灭火:使用泡沫灭火剂覆盖 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04 冷却灭火:使用水、泡沫等冷却 燃烧物,降低温度,阻止燃烧
窒息灭火
Hale Waihona Puke 01原理:通过隔绝氧 气,使燃烧反应无
法进行
02
方法:使用灭火器、 灭火毯等工具覆盖
火源,隔绝氧气
03
适用范围:适用于 扑救初期火灾,如 油类、电器设备等
04
注意事项:使用时 注意安全,避免窒 息风险,并确保火
源完全被覆盖
保护人员安全
制定紧急疏散计划, 确保人员能够快速
撤离现场
加强消防人员的培 训和演练,提高应
对火灾的能力
确保消防人员具备 足够的安全装备和
技能
确保消防人员了解 现场情况,避免盲
目行动
防止二次灾害
01
确保灭火剂不 会对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
培训内容
01
02
03
火灾扑救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04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 的特点和扑救难点
05
消防器材的使用和 维护
06
火灾现场的组织管 理和应急处置
火灾扑救的安全防 护和注意事项
火灾扑救的实战演 练和案例分析

预防燃烧爆炸伤害—常见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

预防燃烧爆炸伤害—常见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

(6)管道内着火,由于水枪和干粉无法直接打击,要从管道 的一端注入蒸汽吹扫,或注入泡沫,或注入水进行灭火。
(7)对于先爆炸后燃烧,并形成流淌火焰的火灾,在组织冷 却着火设备的同时,对比重较轻的液体流淌火,采用干粉扑灭和 泡沫覆盖;对比重较大的,用雾状水流可直接灭火
二、减压蒸馏塔的灭火措施
当减压蒸馏塔发生火灾时,为了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和彻底消灭火灾,可采取以 下措施。 (1)停止供热,关闭减压炉炉阀和加热阀门,降低减压蒸馏塔内的温度。 (2)关闭凝缩油及水的阀门,防止回流扩大燃烧。 (3)利用固定水喷淋设施或消防水枪、水炮等对附近的生产装置汽提塔以及管道 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 (4)在确认已经排除复燃、复爆的前提下,可使用干粉、卤代烷灭火剂或用强力 水流切封等灭火方法,一举将火灾消灭。如有蒸汽灭火设施时,也可以向塔内诵 入蒸汽,降低油品蒸气的浓度而灭火,这种灭火措施效果更好。
(2)对于大面积,多火点的火灾,如果到场的力量充足,应 采用堵截、分割、包围同时并举,各个击破的战术。对火场上不 同的着火设备和燃烧形式,应灵活采用针对性的灭火方法。
(3)气体管道、小型反应设备着火,可用雾状水加湿麻袋等 覆盖物盖于燃烧物体上,边冷却边关阀进行灭火。在关阀时,应 注意留有一定的表压,等火被扑灭后,再彻底关闭阀门,防止火 焰进入容器内部燃烧发生爆炸。
④对空间燃烧液体流经部位予以充分冷却,然后采取上下立体夹击的 方法消灭液体流淌火; ⑤对流到地面的燃烧液体,按地面流淌火处理。对明沟内流淌火,可 用筑堤等方法,把火势控制在一定区域内,或分段堵截; ⑥对暗沟流淌火,可先将其堵截住,然后向暗沟内喷射高倍泡沫,或 采取封闭窒息等方法灭火。
第二阶段,灭火要快攻近战,以快制快。 必须首先做到火情侦察准确,情况判断准确;其次要尽可能地 接近火点,充分发挥灭火剂的灭火效果。此外,在灭火过程还得 讲究方式方法。

油气田火灾扑救原则

油气田火灾扑救原则

油气田火灾扑救原则油气田火灾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因为油气田中的可燃物质很多,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进行火灾扑救工作,人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扑救原则。

以下是油气田火灾扑救的原则:1.迅速扑灭火源。

在发现火源后,必须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扑灭。

火势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往往最容易控制,所以要尽可能迅速地扑灭火源,防止火势扩大。

2.确保人员安全。

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进行火灾扑救工作时,要确保人员的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受到伤害。

3.切断电源和气源。

在扑灭火源的同时,要及时切断与火源相关的电源和气源,防止火势扩大。

4.合理利用灭火器材。

根据油气田火灾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有效的扑灭工作。

同时,要合理利用现有的灭火资源,确保灭火器材的充足供应。

5.采取合适的灭火方法。

根据火灾的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确保灭火工作的效果。

可以采用直接扑灭、掩护灭火、隔离灭火等方法,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6.防止复燃。

在扑灭火源后,要注意防止火势复燃。

对于容易引燃的物质,要做好冷却处理,以防止再次燃烧。

7.事故调查和防范。

对火灾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8.组织协调扑救力量。

在火灾扑救工作中,要组织和协调扑救力量,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确保火灾扑灭工作的有序进行。

9.保护环境和资源。

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在火灾扑救工作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避免二次污染。

10.持续监控和后续处理。

在火灾扑灭后,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工作,确保火势完全得到控制。

同时,还要进行后续处理,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生产和经营。

油气田火灾扑救原则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火灾损失。

在油气田火灾扑救工作中,按照这些原则进行操作,可以提高扑灭火灾的效果,降低事故的风险。

火灾的发生往往意味着严重的灾难,只有加强火灾扑救工作,不断完善扑救原则,才能更好地应对油气田火灾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模版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模版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模版一、引言石油化工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火灾风险较大。

石油化工火灾的发生不仅对生产设备和环境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供参考。

二、石油化工火灾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

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保障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扑救人员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并接受足够的培训,确保自身的安全。

2. 迅速扑灭。

火势发展迅猛,扑灭速度应快。

一旦发现火灾,应及时报警,调动相关救援力量,尽快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争取在火势蔓延前将火灾扑灭。

3. 防止火灾蔓延。

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要尽力阻止火势蔓延。

可以采取合适的灭火器材,对火源周围进行预冷降温防止火势蔓延,同时要封闭好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避免火灾进一步扩大。

4. 防止爆炸。

石油化工火灾往往伴随着爆炸风险,因此,在扑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爆炸的防范。

要避免对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造成激化,防止引发爆炸。

5. 高效合作。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需要各部门合作协调。

扑救人员要与现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及时传达指令和信息,确保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方法1. 灭火器材的选择和应用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过程中,灭火器材选择和应用非常关键。

常用的灭火器材包括水、泡沫剂、二氧化碳、干粉等。

具体选择灭火器材要根据火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是最常用的灭火介质,能够迅速将火源冷却降温。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火灾,可以使用泡沫剂进行灭火,能够有效隔绝氧气,阻止火势蔓延。

对于电器设备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它具有不导电、无毒、无残留等特点。

对于金属火灾,可以使用干粉进行灭火,因为干粉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难以挥发的物质,阻止氧气接触。

2. 封闭设备和管道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尽可能封闭设备和管道,防止火灾蔓延。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指南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指南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指南一、处置难点1、爆炸、中毒危险性大。

石油化工装置发生泄漏易引起爆炸、燃烧等链锁反应,存在高温、爆炸、倒塌、中毒、复燃复爆、流淌火灾等危险,对消防人员作战行动构成威胁。

2、发展迅速,易形成立体火灾。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负杂、循环物料多、反应条件苛刻、设备管线纵横交错,发生爆炸泄漏火点分散,易形成立体燃烧,热值高、辐射强,难以实施近战灭火。

3、工艺处置技术要求高。

生产工艺复杂,实施工艺处置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配合单位技术人员实施。

4、灭火保障要求高。

装置起火爆炸后,固定消防设施受损无法发挥作用,需调用移动装备实施长时间冷却,供水需求量大。

装置内物料成分复杂,状态多样,必须合理选择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

5、组织协调难度大。

处置现场噪声大,参战力量多,涉及单位、部门多,通信联络困难,协同行动要求高。

二、力量调集1、应根据石油化工企业产能规模、装置加工能力、生产性质、分布区域、灾情等级和可控程度,结合本地消防执勤实力,确定作战力量编成。

2、主战车辆应优先调集大流量、高效能泡沫消防车和高喷消防车、重型水罐车、干粉消防车。

灭火冷却优先选用大流量移动炮、高喷炮、车载炮或拖车炮。

3、调集远程供水系统、泡沫液、泡沫输转泵等供水设备,以及装备抢修、油料供给等战勤保障车辆。

夜间处置行动增调照明车和移动照明设备。

4、根据现场需要,调集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工程技术人员和石油化工专家,以及公安、供水、供电、医疗救护、环境保护、安监、市政、气象等应急联动力量到场配合处置。

事故现场靠近水域的,可调集水上救援力量参与处置。

5、视情调集挖掘机、推土机、水泥罐车、吊车等工程机械车辆和沙土等物资筑堤围堵流淌火和有毒污水。

三、途中决策(一)途中侦察。

1、车辆出动后,联系作战指挥中心、报警人和事故单位联系人了解以下情况:(1)出警地址和任务;(2)人员伤亡疏散情况、危害程度,有无人员被困和有无重要物质及重大危险源受到威胁;(3)燃烧部位、形式及范围,燃烧物质种类、储量,泄漏物料扩散情况;(4)企业先期处置和固定消防设施运行情况;(5)增援力量出动和社会应急联动单位调集情况。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第一原则:在进行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时,必须将人员安全放在首位。

扑救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尽早发现和报警原则:一旦发现石油化工火灾,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确保火灾得到及时处理。

3.区分扑救原则: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要根据火灾的特点和情况,区分火源种类,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

一般来说,大型石油化工火灾可以采取灭火剂、防火墙、冷却等方式进行扑救;小型火灾可以采取手持灭火器扑救。

4.避免火势蔓延原则: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力避免火势蔓延。

可以采取闭锁、切断气源等措施来控制火势。

5.防止二次事故原则: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要注重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扑救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防止扑救操作引发其他事故。

6.合理利用资源原则: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配置扑救力量和装备。

确保扑救工作的有效进行。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具体方法如下:1.灭火剂扑救法:石油化工火灾常常采用灭火剂扑救法。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干粉、泡沫等。

在扑救过程中,应根据火灾的火源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扑救。

2.喷雾冷却法:石油化工火灾中,可以利用水的喷射将危险的物质冷却,从而减少火势的蔓延。

喷雾冷却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的温度。

3.化学反应降温法: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与火焰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火焰的温度。

如喷射氨水可以与火焰中的热能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蒸汽,从而降低温度。

4.防火墙隔离法:对于大型火灾,可以通过建立防火墙将火源隔离,阻止火势的蔓延。

防火墙可以采用水幕墙、泡沫墙等形式,有效地控制火灾的扩散。

5.封堵方法: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可以采用封堵方法来切断火势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关闭阀门、切断管路等方式来阻止火势的蔓延。

总之,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确保人员安全,并根据不同的火源类型采取合适的扑救措施。

石油化工的火灾扑救措施

石油化工的火灾扑救措施

石油化工的火灾扑救措施一、液化石油气火灾的扑救1、民用液化石油气瓶火灾的扑救:1)、民用液化石油气瓶发生火灾,如果钢瓶上的角阀没有破坏,带好手套,把角阀关闭,火就会熄灭。

如果角阀坏了,应快速扑灭室内其它同时燃烧的火灾,同时想办法把气瓶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2)、汽车装运民用液化石油气瓶发生火灾时,因为气瓶数量多,瓶与瓶之间产生的静电火花,或与汽车排气管火星相遇,引起燃烧爆炸。

首先禁止其它车辆通行,不要围观;同时以路旁的树干、沟坎为掩体,采用大口径直流水枪灭火。

灭火时接近前沿阵地的人要卧姿射水,以防阵亡。

3)、较大液化石油(槽)火灾的扑救较大液化石油气罐发生火灾,一般是因为罐体焊接不符合设计标准,或碰撞罐体破裂造成气体泄漏,遇明火燃烧爆炸。

这类火灾可采用下列方法:①冷却降温、防止爆炸:关键是要有充足的冷却水源和高压水枪水炮。

冷却圆柱形着火储罐及以着火罐为中心30m之内的邻罐供水强度29.4Pa.min;冷却30m以外邻罐的供水强度9.8Pa.min。

②掩护清场,准备灭火。

液化石油气储罐由于爆炸或其它原因造成罐壁塌陷,阀门弯倒使气流分散燃烧,出现向上、向下、向储罐等不同方向的不规则火焰,难于找到真正的破裂口。

给火灾带来一定的困难,这要求在灭火之前消除障碍,暴露火点。

为清理障碍工作创造条件。

同时扫除外围,开臂进攻道路。

组织力量,准备灭火。

③制止泄漏、控制燃烧、关阀断气、消除火灾。

二、化工企业火灾的扑救化工企业火灾发生后,火势快速蔓延,对邻近装置、设备、厂房造成特别大的威胁,如不及时控制可能造成设备爆炸、厂房倒塌等严重后果,必须抓住战机快攻近战。

1、工艺灭火控制:化工企业火灾具备爆炸、燃烧速度快、燃烧温度高、复燃、复爆等特点。

这时应采用以下工艺措施:①马上关阀断料,利用石油化工生产的连续性②同时开阀导流。

打开出料阀,使着火设备内的物料经过安全水封装置或砾石阻火器导入安全储罐,为灭火创造了条件。

③搅拌灭火:设备内高闪点物料着火后,从设备底部输入一定量的相同冷物料或氮气、二氧化碳等,上下搅动,是上层高温液体与下层低温液体进行热交换,使其温度降至闪点以下。

2023年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2023年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2023年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石油化工火灾是一种特殊的灾害,由于石油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破坏力极大。

为了有效应对石油化工火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基本原则1. 人员安全第一: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安全。

火势过大、火势蔓延迅猛的情况下,应及时疏散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2. 防止火势蔓延:在进行火灾扑救时,要防止火势蔓延,主动控制火源,尽快控制住火势,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3. 综合利用资源: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可以调动各种资源,如消防设备、消防人员、安全防护设施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力量,共同应对火灾。

二、基本方法1. 灭火器材和设备的应用: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可以使用灭火器材和设备进行灭火。

例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针对不同的火灾类型和火势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设备,进行灭火作业。

2. 疏散人员安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及时疏散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可以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向人员发出紧急疏散指令,引导人员按疏散路线迅速撤离。

3. 封闭、遮挡、降温:在火灾扑救中,可以采取封闭、遮挡、降温等方法来控制火势。

通过封堵通风口、遮挡火源等措施,阻断空气的供应,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通过向火源周围喷水、降低温度,降低火势的强度,控制火灾的扩展。

4. 灭油灭池:在石油化工火灾中,常常涉及大量的燃油或化工液体,灭火时可以采用灭油灭池的方法。

通过向火源周围喷洒泡沫、沙土等物质,覆盖火源,阻断氧气供应,达到灭火的效果。

5. 核心区域救援:对于石油化工火灾,有时会涉及到核心区域的火源,难以直接接近进行灭火。

此时,可以通过远距离灭火器材和设备,如水炮、消防水枪等,进行远程灭火。

6. 环境监测: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火灾扩散情况和火灾化学物质的浓度等信息。

可以借助遥感、气象监测、现场检测仪器等手段,对火灾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

确保现场安全
穿戴防护装备:确保消防人员穿戴防火服、头盔、手 套等防护装备,防止烧伤、烫伤等事故发生。
设立安全区域: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立安全区域,防止 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
关闭阀门:在扑救过程中,及时关闭相关阀门,防止 火势蔓延,确保现场安全。
保持通信畅通:确保现场通信畅通,及时传递火情信 息,确保消防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火情,采取相应措施。
3 的可燃气体有关,由 于可燃气体泄漏,火 势会迅速蔓延,造成 更大的损失。
石油化工装置的火灾 蔓延迅速还与装置内
2 的设备布局有关,由 于设备布局密集,一 旦发生火灾,火势会 迅速蔓延到其他设备, 造成更大的损失。
石油化工装置的火灾 蔓延迅速还与装置内
4 的可燃液体有关,由 于可燃液体泄漏,火 势会迅速蔓延,造成 更大的损失。
易产生有毒气体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中,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 碳等
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可能导致中毒、窒息等严重 后果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中,有毒气体的扩散范围广,影响范围大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中,有毒气体的浓度高,可能对救援人员造成 威胁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扑救的方法
冷却降温
01
冷却降温原理: 通过降低温度, 使可燃物无法 达到燃点
气体稀释
气体稀释法:通过向火场注入惰性气体, 01 降低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灭火目的。
适用范围:适用于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的火 02 灾,如石油化工装置火灾。
操作方法:通过消防车、消防泵等设备, 03 将惰性气体注入火场,降低可燃气体浓度。
注意事项:气体稀释法需要控制好气体注
04
入量,避免造成二次爆炸。
控制火势:在扑救火灾时, 要尽量控制火势,防止火势 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文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文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文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危险的行业,常年进行着大量的化学反应和储存大量的燃油和危险品。

火灾是石油化工行业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工作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扑救原则和方法。

一、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1. 人员安全第一原则: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是一项高风险、高危险的工作,必须时刻将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在火灾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科学、安全的措施来保护扑救人员的安全;同时,要做好火场疏散和人员转移工作,确保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2. 综合施救原则:石油化工火灾所释放的热量、毒烟以及有毒气体等都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要根据具体火灾情况,采取综合施救措施,一方面要迅速灭火,另一方面要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保证扑救现场的通风,减少人员伤亡。

3. 重点攻克原则:石油化工火灾发生后,要根据火场情况,重点攻克火源、烟源和爆炸源,力争早期扑灭火势,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同时,要注重对与火场相邻的附属设施和附近环境的保护,防止火灾蔓延扩散。

4. 适当手段原则:根据不同的石油化工火灾类型和火源特点,选择适当的扑救手段进行灭火。

常用的灭火手段包括水幕、泡沫、化学粉剂等,还可以利用稀土类金属粉末和抑热剂等新兴灭火技术,提高灭火效果。

5. 防范化学危险的原则:石油化工行业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和剧毒物质,一旦火灾发生,不仅会引发大面积火灾,还会引发剧烈的爆炸。

因此,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时,必须加强防范化学危险的措施,如隔离、降温、降低氧浓度等,防止火灾蔓延和剧烈爆炸的发生。

二、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1. 水幕灭火法:水是一种常见的灭火介质,具有价格低廉、易于获取、易于操作的特点。

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时,可以利用水幕灭火法来进行灭火。

水幕可以有效地将火源隔离,并降低火源周边的温度,防止火势蔓延。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本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本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范本一、基本原则:1. 保护人员安全: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首要的原则是保护人员的安全。

所有扑灭火灾的措施都必须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前提。

2. 迅速控制火势:火灾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控制火势扩散的措施,以尽早将火灾局限在特定范围内,避免火势蔓延,防止火灾事态进一步恶化。

3. 利用有效灭火手段:根据火灾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手段进行扑灭。

常见的灭火手段包括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根据火源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药剂。

4. 综合运用多种灭火手段:针对不同火灾的特点,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灭火手段,以增加扑灭火灾的效果。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联合作战的方式,组织多个力量协同扑灭火灾。

5.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装备:在火灾发生时,尽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装备进行灭火。

比如利用灭火器、消防水管等设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灭火效果。

二、基本方法:1.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1)水:利用水冷却、覆盖和扑灭火源。

在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中,常用水来进行灭火。

可以使用喷水枪或消防水管喷洒水雾,直接冷却燃烧物表面或火源,有效降低温度和熄灭火焰。

(2)泡沫:通过在泡沫药剂中注入空气,形成稳定的泡沫,利用泡沫覆盖火源,隔绝其与空气接触,降低温度,阻止燃烧物继续燃烧。

泡沫药剂可以通过泡沫发生器、泡沫罐等设备进行投放。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非常干燥的气体,可以有效扑灭电器火灾和液体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通过释放高压二氧化碳气体覆盖火源,降低氧气浓度,使燃烧条件不再满足。

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中毒和冷冻伤害。

(4)干粉:干粉是一种常用的灭火药剂,可以用于扑灭多种类型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是通过喷洒干粉颗粒覆盖火源,形成难燃屏障,抑制火焰的传播和燃烧过程。

使用干粉灭火器时注意不要吸入粉尘,避免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

2. 灭火步骤:(1)发现火灾后立即向火灾报警中心报警,并同时通知现场人员撤离。

(2)按照火灾应急预案和现场实际情况,派出专业消防队伍进行灭火。

石油化工单位灭火操作规程

石油化工单位灭火操作规程

石油化工单位灭火操作规程前言石油化工单位作为高危行业,火灾风险较大。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以及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石油化工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灭火操作规程。

该文档旨在对石油化工单位灭火操作进行规范和指导,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1. 灭火器材配置1.1 根据石油化工生产单位的特点和危险程度,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1.2 灭火器材的配置应覆盖各个生产区域,且足够灵活使用。

1.3基本灭火器材的配置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水带、消防栓等。

2. 灭火器材的使用2.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灭火器材使用培训,熟悉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2.2 在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拉响火灾报警器,通知相关部门,并同时启动灭火器材的使用。

2.3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要根据火势大小,选择适当的灭火器和使用方法。

2.4 在使用灭火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3. 灭火操作流程3.1 当发现火灾时,应迅速判断火势的大小和性质,确定是否可以自行扑灭。

3.2 如果火势较小且可扑灭,应立即使用近处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3.3 如果火势较大或无法扑灭,应立即启动防火报警系统,通知现场主管人员,组织疏散人员,并立即求助专业消防队。

3.4 在等待消防队救援的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尽量避免火势扩大。

3.5 在石油化工装置内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关闭相关设备和管道的阀门,并切断电源。

3.6 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应尽可能将易燃易爆物品转移至安全区域,以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

4. 灭火演练和培训4.1 石油化工单位应定期组织灭火演练和培训,让员工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掌握灭火操作流程。

4.2 灭火演练应模拟真实火场环境,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4.3 灭火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演练,确保员工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火灾事件。

5. 灭火器材检查与维护5.1 配置的灭火器材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规律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规律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规律(一) 石油化工工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石油化工生产比其它工业具有更特殊的潜在危险性,因为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具有易燃易爆、剧毒和腐蚀的特性;生产工艺复杂,大多需要高温、高压、高速、低压、深冷等苛刻条件;有些反应剧烈,易失控;原料和产品要在贮罐等设备中储存。

因此,认真研究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特点,探索其扑救的基本规律,对于提高消防队伍的作战能力,有效控制和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火灾特点1、爆炸危险性大爆炸是石油化工火灾的一个显著特点。

石油化工装置发生火灾后,受热的容器设备易出现物理爆炸,泄漏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易发生化学爆炸。

爆炸和燃烧经常相互伴随,有先爆炸后燃烧,也有先燃烧后爆炸。

无论哪种爆炸都会使建筑结构倒塌,人员伤亡,管綫设备移位破裂,燃料喷洒流淌,使火场情况更为复杂,给扑救火灾带来很大的困难。

火场上发生爆炸的原因主要有:(1)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经管道设备跑冒渗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高温高压设备在超温超压下运行,或设备、容器长时间受高温或火焰的直接作用。

(3)负压设备损坏或密封不严,吸入空气。

(4)灭火方法不当,如在没有切断气源的情况下盲目灭火。

2、燃烧面积大,易形成立体火灾燃烧具有良好的流动特性,气体具有较好的扩散性,当其从设备内泄放时,便会四处流淌扩散,遇火源就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灾中设备或容器的爆炸飞火、装置的倒塌等也都易造成大面积火灾。

由于生产装置内存有易流淌扩散的易燃易爆介质,且生产设备高大密集呈立体布置,框架结构孔洞较多。

所以,一旦初期火灾控制不利,就会使火势上下左右迅速扩展,而形成立体火灾。

3、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石油化工装置发生火灾后,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

其原因,一是装置发生爆炸,在可能的范围内形成高温燃烧区,火势迅速向处个方向蔓延波及,甚至再次引起爆炸,进一步形成更大面积的燃烧。

二是石化物料热值大,燃烧后产生的热辐射,迅速加热周围毗连的容器设备,致使相邻容器管道内的物料迅速增压、挥发或分解,为火势扩大创造了条件。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石油化工企业是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但同时也是安全隐患较大的行业。

火灾是石化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

因此,开展石化企业火灾扑救工作对于保障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火灾扑救基本原则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扑救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快速与及时在火灾初期,应尽快进行扑救。

火灾初期尚未形成火势,消防员可利用抢救时间争取救出被困人员和附近的财产,从而避免火灾造成的严重后果。

灭火措施应当选取有效、快捷的手段,采用适当的灭火剂。

安全第一灾情报告后,消防队员应严格按照消防工作程序员进行操作,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注意自身安全。

如果发现灭火作业已经危及自身安全,请及时向指挥官上报,等待进一步调度。

分层次进行灭火石化火灾面积大,火势猛烈,救援应该分层次进行。

首先解救被困人员和附近的财产,同时遏制火势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

然后进行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灭火作业,进一步控制火源,尽量缩小火灾范围。

以根除为目标应注重灭火和预防的有机结合,重视对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消除,将防范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到位,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最终达到根除火灾的目标。

针对不同火源的扑救方法不同的火源需要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进行扑救。

油火油火是石油化工企业中最常见、也是最难以扑灭的火。

应针对油火特点,选用专业的灭火方法。

消防员应该了解油火的燃烧机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灭火:•使用惰性气体灭火,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灭火剂等,通过窒息作用使火势不断减弱;•使用泡沫灭火,泡沫隔绝空气氧气,从而控制火势;•使用干粉扑灭油火,干粉可吸收油的水分,熄灭火源。

气体火气体火并非石化企业中常见,但其危害性很大,如气体泄漏造成的火灾后果严重。

消防员应了解气体火的特点和灭火技术,做好以下工作:•关闭气阀,切断火源;•使用泡沫扑灭气体火,将泡沫内部分解的水蒸气淹没火焰;•使用干粉灭火,干粉可吸收气体中存在的氧气,将其消耗,从而灭火。

电气火电气火是现代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火源之一。

石油化工火灾处置注意事项

石油化工火灾处置注意事项

石油化工火灾处置注意事项根据XX消防大队提供的资料,扑救油罐火灾时,其基本战术策略为:1、启动着火罐、邻近罐冷却、灭火装置,进行冷却和灭火此时,消防水泵应向供水管道加压供水,并开启泡沫泵,调好泡沫液比例,向泡沫管道加压供给泡沫混合液。

2、迅速扑灭流淌火,不间断冷却油罐,防止油罐温度剧增经过一段燃烧后,油品外溢,形成大面积的流淌火后,应利用库区内的固定泡沫灭火装置出泡沫,并利用库区内的消防水池架设消防水炮,不断冷却罐体。

3、加强冷却力量,对着火油罐进行强冷却流淌火扑灭后,油罐燃烧猛烈,罐体及油面温度较高,热辐射强,此时所有力量应进行强力冷却,降低罐体和液面温度,防止爆炸,确保稳定燃烧。

4、集中力量总攻灭火,火灾扑灭后,延续冷却火灾扑救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冷却地面流淌火周边的装置、设施要从装置上沿喷射泡沫,防止因冷却水流落下,破坏地面流淌火的泡沫覆盖层而导致复燃。

2、火势扑灭后的堵漏、输转过程中,要防止因水雾保护不当导致泄漏物料发生复燃、复爆。

3、长时间作战或者夜间、炎热、寒冷条件下作战,要备足后备力量轮替一线作战人员。

对持续工作的车辆、装备要注意补充油料,及时组织替换检修。

4、对一体化程序较高的石油化工装置,实施关阀断料、装置停车等工艺措施前,必须要求单位进行系统安全处置论证评估,防止由于装置间的系统关联性造成新的险情。

5、尽可能早地施放泡沫灭火,防止油温过高,降低泡沫灭火的效果在对油罐施放泡沫前要检验泡沫的配比混合度,待正常时方可有效地灭火;泡沫施放应在统一号令下进行,防止过多施放引起油品外溢,形成流淌火。

6、着火罐、邻近罐冷却要贯穿整个灭火过程7、对于流淌火的扑救应迅速,所有泡沫枪阵地随时展开灭火,尽快地将流淌火扑灭,尽最大努力控制油罐的温度升高。

8、油罐因受流淌火的作用超过600℃时泡沫不能扑灭油罐火,在这种情况应加强对油罐的冷却9、冷却水枪(炮)应在罐壁上沿横向冷却,让水自上而下流动冷却,冷却水流尽量不要留空白点,均匀冷却罐壁10、油罐火扑灭后,应继续用泡沫覆盖,并使用水枪冷却。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石油化工火灾是指发生在石油化工装置、仓库、管道等地区的火灾。

由于石油化工设施中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质,火灾一旦发生往往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危害性。

因此,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从基本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对石油化工火灾的扑救进行详细介绍。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如下:1. 安全第一:在进行火灾扑救时,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扑救人员应根据火灾的规模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装备和工具,确保自身安全。

2. 救火不救人: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时,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扑灭火势,保护设施和财产安全。

在确保火势受控后,才能进行人员救援工作。

3. 防止火灾扩散:石油化工设施中常存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火灾扑救中,防止火势蔓延和扩散是非常重要的。

扑救人员应迅速切断燃料供应,关闭相关的设备和管路,采取措施减少燃烧产物的扩散。

4. 协同作战:石油化工火灾往往规模较大,扑救难度高,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作战。

各扑救力量之间应做好信息共享和指挥协调,确保火灾扑救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5. 综合利用资源:扑救石油化工火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

扑救人员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扑救装备和设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扑救效率。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如下:1. 抢救人员和设施:在火灾发生后,扑救人员要迅速组织力量,将人员从危险区域撤离到安全区域。

同时,要保护好设施和设备,采取措施减少火灾对设施的破坏。

2. 遏制火势:在火灾初期,扑救人员应迅速控制和遏制火势的蔓延。

可以利用灭火器、水带等灭火工具,向火源进行直接灭火。

对于较大的火势,应采用水炮、泡沫等专业灭火设备进行扑救。

3. 切断燃料供应:扑灭火源的关键是切断燃料供应。

扑救人员应迅速关闭相关的燃料阀门,切断燃料的供应管路,从根本上消除火灾的燃料来源。

4. 抑制烟气和热辐射:石油化工火灾常伴有大量的烟气和热辐射,对人员和设施都具有较大的危害。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石油化工企业是一种高危的生产企业,火灾问题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火灾,整个生产流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火灾扑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火灾原因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1.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的老化、过载、短路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火灾。

2.化学反应: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化学反应会产生高温,高温导致的意外反应很容易引起火灾。

3.火源接触:石油化工场区内电热设备、高温饮食设备、打火机等都有可能成为火源,一旦接触到易燃物质,就可能引起火灾。

4.人为因素: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措施不当,如吸烟、乱扔烟蒂等也容易引起火灾。

火灾扑救措施针对石油化工产生的火灾,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扑救措施。

根据不同火灾情况,扑救措施也是不同的。

以下是针对不同火灾情况的扑救措施:大面积火灾扑救措施大面积火灾一般可以采用泡沫扑灭技术进行扑灭。

在使用泡沫扑灭技术时,需要根据火灾面积、火势、火源等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泡沫扑灭剂,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泡沫发生器来进行泡沫喷射。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泡沫溅到周围设备和地面上。

液体火灾扑救措施液体火灾一般可以采用雾状喷射技术进行扑救。

在使用雾状喷射技术时,需要根据火灾液体的性质和火灾面积、火势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同时需要控制喷射雾的面积和方向,避免将液体喷到周围的设备和地面上。

气体火灾扑救措施气体火灾一般可以采用惰性气体置换技术进行扑救。

惰性气体置换技术是利用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将火灾现场的氧气浓度降低,达到扑灭火源的目的。

在使用惰性气体置换技术时,需要根据火灾面积和火势选择合适的惰性气体,同时要控制气体浓度,避免产生其他安全问题。

预防火灾的措施除了及时扑救火灾,预防火灾同样是石油化工企业所必须的工作之一。

以下是一些预防火灾的措施:1.电气设备要定期维护检查,老化、过载、短路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基本规律( 一)
石油化工工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石油化工生产比其它工
业具有更特殊的潜在危险性,因为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具有
易燃易爆、剧毒和腐蚀的特性;生产工艺复杂,大多需要高温、高压、高速、
低压、深冷等苛刻条件;有些反应剧烈,易失控;原料和产品要在贮罐等设备
中储存。

因此,认真研究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特点,探索其扑救的基本规律,对于提高消防队伍的作战能力,有效控制和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火灾特点
1、爆炸危险性大
爆炸是石油化工火灾的一个显著特点。

石油化工装置发生火灾后,受热的容
器设备易出现物理爆炸,泄漏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易发生化学爆炸。

爆炸和燃烧经常相互伴随,有先爆炸后燃烧,也有先燃烧后爆炸。

无论哪种爆炸都会使建筑结构倒塌,人员伤亡,管綫设备移位破裂,燃料喷洒流淌,使火场情况更为复杂,给扑救火灾带来很大的困难。

火场上发生爆炸的原因主要有:
(1)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经管道设备跑冒渗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高温高压设备在超温超压下运行,或设备、容器长时间受高温或火焰的直接作用。

(3)负压设备损坏或密封不严,吸入空气。

(4)灭火方法不当,如在没有切断气源的情况下盲目灭火。

2、燃烧面积大,易形成立体火灾
燃烧具有良好的流动特性,气体具有较好的扩散性,当其从设备内泄放时,便会四处流淌扩散,遇火源就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灾中设备或容器的爆炸飞火、装置的倒塌等
也都易造成大面积火灾。

由于生产装置内存有易流淌扩散的易燃易爆介质,且生产设备高大密集呈立体布置,框架结构孔洞较多。

所以,一旦初期火灾控制不利,就会使火势上下左右迅速扩展,而形成立体火灾。

3、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
石油化工装置发生火灾后,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

其原因,一是装置发生爆炸,在可能的范围内形成高温燃烧区,火势迅速向处个方向蔓延波及,甚至再次引起爆炸,进一步形成更大面积的燃烧。

二是石化物料热值大,燃烧后产生的热辐射,迅速加热周围毗连的容器设备,致使相邻容器管道内的物料迅速增压、挥发或分解,为火势扩大创造了条件。

三是物料的流淌扩散性,特别是可燃气体的扩散,增加了火势瞬间扩大的危险性;加之立体火灾的形式。

所以,石化火灾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波及相当大的燃烧范围,发热量大,燃烧速度快。

4、火灾扑救难度大,参战力量多
石油化工火灾的爆炸力特点决定了其火灾扑救的难度。

火灾现场泄漏的毒性物质的扩散和腐蚀性物质的喷溅流淌,严重影响着灭火战斗行动,给火灾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

燃烧物质的性质不同,需选用不同的灭火剂;装置设备和着火部位的不同,要釆取不同的灭火技术和战术方法。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复杂,灭火需要采取工艺控制措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故进一步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火灾发生后,如果在初期得不到控制,则多以大火场的形式出现。

因此,只有调集较多的灭火力量,才有可能控制发展迅猛的火势。

5、火灾损失大、影响大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停工及恢复生产的间接经济损失,一般高于其他类型的火灾。

重特大火灾还会造成持久的社会影响。

二、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基本原则和方法
1、集中兵力,确保火势控制权
石油化工火灾一开始就可能出现立体式大面积、流淌燃烧,并有时伴随爆炸或倒塌。

因此,火场必须有充足的灭火力量投入,要坚持以快制快,以多制大的灭火战术基本原则。

集中兵力于火场,要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第一出动力量强度的确定,与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发生的部位有关。

对于重点部位火灾,应依据灭火作战预案,将所需的兵力、消防车辆及器材一次调往火场。

调集的增援力量,要充分考虑到长时间作战、组织人员替换和灭火总攻的需要。

集中使用兵力于火场主要方面,必须要把握火场的主要方面和主攻方向。

在石油化工火灾中,火势复杂,危机频出,但其中必有一两个环节或部位是事关灭火全局的关键之外,或是烈火之源,或是险情之患。

这些方面就是火场指挥员必须集中用兵的地方。

集中用兵必须防止盲目全面出击,要善于组织对关键部位进行强力攻击,力争先在某点上有所突破,就可能控制火势的全局,从而掌握住灭火战斗的主动权。

2、查明火情,正确决策,及时部署力量石油化工火灾现场的火情异常复杂多变,潜伏的危险因素很多,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性情况,扑救难度非常大。

为了确保灭火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扑救火灾的各项战斗行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必须从接警开始就要不断收集火情,到达火场后首先要组织火情侦察,在各个灭火阶段还应进行反复侦察。

在接警时,注意向报警人询问清楚火场的主要情况,如燃烧的物料、起火的部位、燃烧的面积等,在出动途中可通过观察火场上空的情况,分析判断燃烧物及其面积。

到达火场后,必须立即查明有否被火势围困的人员,装置有无爆炸或倒塌危险,有无有毒气体或腐蚀性物质,燃烧物种类、性质和数量,燃烧面积和火势主要蔓延方面,着火处毗邻的装置设备情况及其受到火势威胁的程度,火场水源情况及消防车停靠场地,现场可利用的工艺灭火手段和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等。

根据已掌握的准确火情,分析火灾形势和火势发展的势头及其可能波及的范围,判断火场的主要方面和灭火的主要方向,研究和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计算需要应用的灭火装备和兵力,选好灭火阵地,迅速部署力量。

3、首选工艺措施,减少或断绝可燃物料源
利用工艺措施,在扑救生产装置、设备、管道火灾中,往往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运用得当,可以解决其他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时应优先考虑采取工艺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的管道式连续化,设备之间相互贯通,当某个设备或部位着火时,必须立即开阀切断其与上下左右的物料联系。

当着火设备内可燃物料较多时,可以利用物料输转措施,开阀导流减少其数量。

当压力容器受热内部压力急剧升高时,及时进行放空至安全罐或火炬系统,可防止其物理性爆炸。

4、充分利用固定灭火设施制和扑灭初期火灾。

石油化工企业设置的固定灭火设施是用于控制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有效手段,只要这些设施在火灾或爆炸发生后未遭到损坏,就应充分地加以利用,这往往是以快制快,及时控制火势,防止发生爆炸,赢得灭火时间,掌握火场主动权的关键。

固定灭火设施主要有:装置区之间的消防幕、蒸气幕;装置或贮罐区附近设置的固定水炮、带架水枪;油罐内设置的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液化石油气罐顶部雨淋或水喷淋设施;装置平台、框架处及油泵房设置的水蒸气灭火设施等。

其灭火的主要特点是启动快、操作方便、灭火威力大。

5、立足不间断的冷即,抓住战机一举扑灭
鉴于石油化工火灾热辐射强、火势蔓延快、初期阶段时间短、易爆炸的特点,灭火战斗更需强调“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立足火场不间断冷却是控制石油化工火灾面积蔓延,消除着火设备、受火威胁设备发生爆炸危险的基本方法。

石油化工装置设备主要是钢材制造的,普通结构钢材在室内受强烈火焰直接作用下,5分钟内其温度可达500C,而使强度降低一半;10分钟内其温度可达700C,而失去大部分强度,发生变形。

因此,当强火焰作用时间超过10分钟, 钢制框架、贮罐、管道将会出现坍塌或破裂,导致油品大面积的流淌火灾。

此外,在场强辐射的作用下,装有气态或液态物料的容器、管道内部压力会剧增,可能导致物理性
爆炸,并可能因此引起一系列爆炸。

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过程中,冷却控制是防止火情恶化的关键,它应贯穿于整个灭火战斗,不能有片刻的间歇。

使用泡沫扑救着火时间较长的油罐时,应先对罐壁进行冷却。

因为泡沫抗高温性能较差,当罐壁温度超过600 C和油液面温度超147C时,泡沫破坏得非常快,不易在油液面上形成覆盖层。

即使火焰被扑灭后,也必须对罐体继续维持冷却和泡沫覆盖,以免逸出过多的油气发生复燃。

6、加强安全防护,避免人身伤亡
保证安全,才能有效地消灭火灾,这是灭火战斗实践证明的一条必须遵守的灭火行动准则。

石油化工火灾的爆炸、倒塌、高温、毒气等的危害,不仅应在每位指战员思想上得到高度的重视,而且在行动上要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