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1、尿的形成与排出1)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膀胱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尿道3)肾单位的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眼球壁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房水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2)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2)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道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1)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半规管内耳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听觉的形成(看课本94页第一段)沿着听小沿着与听觉沿外耳道骨传导有关的神经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859年世界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4)由猿到人进化关键的第一步是直立行走,后由于语言的产生终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

5)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精品PPT课件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精品PPT课件

巩固练习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分 蛋白质 .03 0.1
丙0
0
尿素 0.03 0.03 1.80
水 无机盐
90
0.72
98
0.72
96
1.10
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这是由于 原尿中的
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
学习总结
甲甲 8 8
00..11 0.003.03
乙乙 0.003
00..11 0.003.03
丙丙 0 0
00
2 1.80
尿水酸 0.09002 0.09802 0.9065
无无机盐机盐 0.720.9 0.720.9 1.10<0.9
2.甲的蛋白质为8,而乙为0.03。这是由于 血浆中的
大分子蛋白质被肾小球过滤,没有进入原尿中
血管的分布是怎样的?血液怎样膀进胱出肾脏?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尿没道有关系?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肾 肾小球(血液)

肾小囊(原尿)



肾小管(尿) 位


尿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P74 (肾小囊中150升/天)
(把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收回血液)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乙乙 0..0033 00.1.1 0.003.03 9988 0.702.72
丙丙 0 0
0 1.810.80 9966 1.110.10
1. 甲是
A B C
,乙是
原尿 尿液 血浆
尿液 原尿 原尿
,丙是
血浆 血浆 尿液

七年级生物 尿的形成与排出

七年级生物 尿的形成与排出

肾静脉
毛细血管 集合管
入球 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动脉
肾小球 肾 肾小囊 小 体 肾小管
肾静脉
毛细血管 集合管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形 成

尿
形成原尿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大分 子蛋 白质
血 细 胞
一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形 成 原 尿

全部葡萄糖
尿
大 部 分 水

部分无机盐
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
成 分 血 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原 尿 无 微 量 有 有 有 有 尿 液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水 尿 素
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尿通道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在人体内的位置
肾脏在体内的位置 (前面观)
肾脏在体内的位置 (后面观)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椎两侧。
请描述肾脏的形态。
蚕豆
肾门
皮质
髓质 肾盂
输尿管
肾脏的纵剖面模式图
入球 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动脉
肾小球 肾 肾小囊 小 体 肾小管
4、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150升左 右,而每天的尿量却仅有1.5升左右, 原因是(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贮尿作用

七年级下册尿的形成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尿的形成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尿的形成知识点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经过肾脏等器官处理后所形成的液体。

本文将介绍尿的形成知识点,帮助七年级下册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特征。

第一部分: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将废物排出体外,同时保留有用的物质,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肾脏还能调节血压、酸碱平衡等。

肾脏里面有大量的小球体和肾小管,其中狭窄的肾小管是尿液形成的重要结构。

第二部分:原尿的形成
原尿是肾小球滤出的液体,它的成分与血浆相仿,但没有血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等高分子物质。

在肾小管的作用下,原尿的成分进行调整,形成尿液。

第三部分:尿液的成分
尿液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

其中,水占70%
左右,无机盐包括钠、钾、氯、钙、磷等,有机物则包括尿素、
尿酸、肌酐、色素等。

尿液的成分不仅与饮食、水分合理摄入等
有关,还与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有关。

第四部分:尿液的排泄
尿液的排泄是将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重要方式。

人体在排尿时,首先是尿液从肾脏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待膀胱充盈达到一定程
度时,就会诱发排尿反射,尿液自然地流出体外。

第五部分:尿的检查
尿液的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

通过尿液的颜色、味道、PH值、比重等多个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健康
状况,从而及时发现疾病和病理变化。

结语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尿的形成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特征,合理保养自己的身体健康。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尿的形成与排出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除尿液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4)尿的形成(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原尿和血浆相比,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的重新吸收,进入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原尿,所以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

(3)一部分排泄由汗腺排出体外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

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1. 尿的重要性和功能尿是人体新陈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主要排泄物,对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尿的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代谢废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产物,排泄这些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平衡。

•清除过剩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调节体内离子平衡:尿液中含有各种离子,如钠、钾、氯等,通过调节尿液中离子的浓度,帮助维持体内离子平衡。

2. 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肾脏中,经过以下几个步骤:2.1. 滤过在肾小球中,由于毛细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使得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多种溶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内形成初尿。

2.2. 重吸收初尿通过肾小管系统,经过肾小管壁的重吸收作用,使得一部分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以保证体内重要物质的保留。

2.3. 分泌同时,肾小管壁也对一些废物和过剩物质进行分泌作用,将它们排泄到尿液中。

例如,肾小管能分泌尿酸、某些药物等。

2.4. 浓缩和稀释通过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将初尿进行浓缩和稀释,以调节尿液的浓度和体液的稳定。

3. 尿的排出过程在尿形成完成后,尿液通过以下路径排出体外:1.肾盂:尿液从肾小管汇聚到肾盂,形成肾盂尿。

2.尿输送管:肾盂尿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

3.膀胱:膀胱是容纳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膀胱中暂时储存。

4.尿道: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的调节尿的排出需要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主要有抗利尿素葡萄糖素(ADH)和醛固酮,它们能够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血液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当血液渗透压过高或血容量不足时,感受器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促使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尿液的排出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刺激膀胱收缩排尿。

5. 相关疾病与健康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中,如果出现功能异常或疾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七年级生物尿的形成和排除

七年级生物尿的形成和排除
血液透析法又称人工肾,它是血液净化术的 一种。患有尿毒症的人,因肾脏功能减退或丧失, 无法将我们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水分排出体外, 所以就必须靠血液透析来将尿毒素、水份排出体 外,以减轻尿毒症状。在目前全世界依赖透析维 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85%是靠血液透析,因而 极为常用。血液透析是模拟肾脏滤过作用的原理 工作的。将病人的动脉和静脉与人工肾连接,使 血液通过人工肾的滤过装置,病人血液中的有毒 物质被析出,使病人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得以维 持。
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 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 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 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3.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 葡萄糖。
练习答案:
1.(1)运动这一天同完全休息这一天相比,散失的水 量要多许多。因此,人们运动时应当多喝一些水。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 出了葡萄糖,请你推断此人的什 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血尿和蛋白尿
含有红细胞的尿叫血尿,含有蛋白质的尿叫蛋 白尿。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大分 子蛋白质不能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所以正常 人的尿中不会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当患有急 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 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和蛋白质可以 滤过到原尿中并进入尿液。这样,患者不仅 尿量增加,而且还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同时 还伴有发烧、水肿等症状。
天的八月十五节也不像去年那么沉闷了。因为大家已经知道了耿家父子们的落脚之地,而且总想着他们在汉口镇上开的“耿记 粮油零售店”很兴旺呢!至于家书,今年是不指望的,因为张老乡已经带着家眷南下了,最近一两年,甚至两三年都是不可能 回老家的。所以,尽管两年的分别使大家,尤其是郭氏、耿兰、秀儿和大壮很是思念亲人,但这个八月十五节,大家还是在异 常欢乐的气氛中度过的。中午,郭氏娘儿俩在耿憨家高高兴兴地吃了现成的新葱鲜羊肉水饺和多样儿凉伴热炒的鲜菜。晚上, 三家人又一起在耿憨家的小院儿里开心地拜月、唠嗑儿。当“供月”仪式结束后,裴氏说:“来,大家都吃一块团月饼啊!还 有哇,兰兰你记着,走的时候带上你爹和你二哥的!耿正的和耿英的就归秀儿和大壮了,他们不在家,你俩就替他们吃了哇!” 除了秀儿和大壮稍微有点儿不好意思之外,其他人都心领神会地笑了。后来,大壮果然高高兴兴地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就把耿 英的那一块儿“团月”饼给吃掉了。那天下午,大壮还特地带着弟弟二壮和青山、青海兄弟俩一起去了水田边上。他们挑选最 中意的瓜蔓,编制了一个大大的“火团儿”。吃过月饼和瓜果之后,大壮就带着小哥儿们去参加盛大的摇“火团儿”活动去了。 裴氏和秀儿也陪着郭氏和刘氏,拉着耿兰和董妞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去观看大壮精湛的表演。六岁的耿兰和七岁的董妞儿高兴地 手舞足蹈,调皮的董妞儿一边观看,一边还大声呼喊着:“大哥,好哇!加油!”活动结束后,大壮回家对娘说:“娘,俺多 吃了耿英的那块儿团月饼,要去走一走,消化消化呢!你们先睡哇,给俺留着门儿就行了!”刘氏说:“早点儿回来啊!真是 的,年青人呢,还多消化不了一块儿‘团月’饼!”董家成说:“娃娃想走一走就让他去哇。一个大小伙子,又丢不了,你担 心什么呢!”大壮笑笑没有说什么,一转身就出门儿去了。出门儿后,大壮迈开大步径直来到小河边的那块大坐台前。他回头 看看周围没有一个人影,再抬头望望即将中天的一轮明月,大声说:“耿英啊,俺知道,你现在也一定在望着月儿爷爷呢!你 知道吗?俺很想你,很想很想!告诉你,俺今儿个带着三个小兄弟参加摇火团儿活动去了,俺摇得挺不错呢,大家的喝彩声儿 很高!等你哪天回来了,俺就专门摇给你看,不管那天是不是八月十五!”想一想,自己又笑了,自言自语地说:“嘿嘿,不 是八月十五摇‘火团儿’,人家指不定会笑话俺们呢!对啦,到时候也不一定能够找得到合适的瓜蔓儿哇!俺们可以找一个没 有人的地方去摇,可拿什么来代替瓜蔓儿呢?”是啊,拿什么来代替瓜蔓儿呢?这样想着,大壮一个人坐在大坐台上。等到坐 下来之后,他几乎把什么都忘了,只管抬头一直痴痴地望着天空中那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除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除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除知识点复习
尿的形成和排除
一、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除尿液)
2、肾:主要的排泄器官
位置形态:腹腔背面,腰部脊柱两侧;形似蚕豆。

结构:皮质(外部、颜色深)髓质(内部、颜色浅) 3、肾单位: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肾小球和肾小囊)和肾小管。

4、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5、排泄的途径:
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二、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囊腔)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被滤过
2、肾小管的重吸收:原尿————尿液(肾小管内)。

【初中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PPT课件22

【初中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PPT课件22

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法又称人工肾失, 无法将我们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水分排出体外, 所以就必须靠血液透析来将尿毒素、水份排出体 外,以减轻尿毒症状。在目前全世界依赖透析维 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85%是靠血液透析,因而 极为常用。血液透析是模拟肾脏滤过作用的原理 工作的。将病人的动脉和静脉与人工肾连接,使 血液通过人工肾的滤过装置,病人血液中的有毒 物质被析出,使病人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得以维 持。
尿 的 第 形 一 成 节 和 排 出
谭 老 师
排泄和排遗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 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 排遗: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 它的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主要器官 肺 排泄 皮肤 主要成分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

排遗 大肠、肛门
水、无机盐和尿素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 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 歇的,为什么? 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 的功能。
练一练
1.人体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有 2 种, 排泄 和 排遗 。 2.尿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肾小球的 过滤 作用和肾小管 重吸收 作用。
3. 下表是正常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试解读表中数 据回答下面问题: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蛋白质 和______, 葡萄糖 他们去哪了? 讨论:1、你发现尿液中没有______
重吸收 作用? 这说明肾小管具有______
无机盐 和 2、你推测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的物质还会有______
水 为什么? ___,
尿的形成
第二步,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 大部分水 • 全部葡萄糖 • 部分无机盐
剩下的物质,形成终尿: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尿的形成和排出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肾单位
每个肾 脏由 100多 万个肾 单位组 成
皮 质
髓 质
尿的形成
第一步, 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
含:各种成分及代 谢废物
肾小球和紧 贴着它的肾小 囊壁起过滤作 用
形成原尿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 一部分水
• 无机盐 • 葡萄糖 • 尿素
血液与原尿的比较:
比较 成分
血液

原尿
出汗 排尿
尿素
粪便
排便
排遗
小结
1、泌尿系统的组成 :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2、肾脏的结构: 肾脏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分布在皮质
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3、尿液的形成: ①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背诵本节知识点,肾单位的结构,血液在肾 里的流动,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 吸收),尿的排出。并请家长签字。
2.做巩固提高,同步训练和实验册上的相关习 题。
1. 肾脏内侧中部凹陷处叫( C ) A. 肾盂 B. 肾孔 C. 肾门 D. 输尿管 2.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D ) A.皮质 B.髓质 C.膀胱 D.肾单位 3.进出肾小球的血管依次是( A ) A.小动脉、小动脉 B.小静脉、小动脉 C.小静脉、小静脉 D.动脉、小静脉 4观察肾脏纵切面可见颜色较浅的部分叫( B ) A 皮质 B 髓质 C 肾盂 D 肾门 5.肾小体是由( A )构成的. A.肾小球和肾小囊 B. 肾小囊和肾小管 C.肾小球和肾小管 D. 肾小球和收集管 尿道 6.人体泌尿系统由 肾脏 、 输尿管 、 膀胱 、和 组成,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肾脏 。 贮存尿液 7.膀胱具有 的功能。

初一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尿的形成和排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人的尿量比正常人增加了数倍,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管B.肾小囊C.肾小体D.肾小球【答案】A【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一个人的尿量比正常人增加了数倍,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2.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中都会含有的物质是()①蛋白质②葡萄糖③尿素④水⑤无机盐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答案】C【解析】血浆中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部分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废物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

可见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水、尿素和无机盐,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尿液的形成;了解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

3.、尿的生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这是因为A.肾小球有滤过作用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答案】D【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主要是肾小球的滤过形成了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了尿液,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排尿是间歇的,当膀胱中的尿量达到一定的量时,刺激膀胱壁的感受器,从而引起排尿反射;尿道是排出尿液的器官。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的形成。

4.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囊或肝脏B.肾小管或胰岛C.肾小球或胰腺D.肾小球或垂体【答案】B【解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汇总讲义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汇总讲义
肾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呢? 形成尿液
二、尿液的形成
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
请看教材68页第一段,然后思考: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哪些成分可以滤过到肾小
囊腔?
血液
入球 小动脉 出球 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血浆与肾小滤囊过腔作液用体成分比较
单位:克/100毫升
原尿

√ √ √ √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
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
请根据右图 3
1
按照血液在
肾单位里的 4
流动路线,
给数字代表
的结构排序。
2
2 肾

4
1








3 肾 小 球










静 脉

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单位
(分布在 皮质)
肾小囊
(每个肾有
100多万个) 肾小管
(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小结
滤过作用
尿液的形成
重吸收作用
肾肾肾小小小球囊体 肾小管
肾单位
人喝进体内的水,有
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
这一部分水不一定会经
过的器官是( D )
肾小管
A.心脏 B.肺静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在下列血管中含尿素最
少的血管是( B )
A.入球小动脉 B.肾静脉
C.肾动脉 脉
D.肺动

初中生物复习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初中生物复习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初中生物复习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10.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2)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秦等就形成了尿液。

(3)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4)病变: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病变。

11.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的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近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1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权,形成听觉。

13.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大脑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的结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七下4-7生物章知识点提背(答案版)

七下4-7生物章知识点提背(答案版)

第四章代谢废物的排出一、排泄1.排泄的概念?代谢废物有哪些?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废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2.排泄的主要途径(3条,涉及到哪个系统或器官,以什么形式排出)?皮肤:汗液;呼吸系统: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主要器官为肺泌尿系统:尿液,主要器官为肾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肾的宏观结构组成(3部分)?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成:皮质、髓质、肾盂基本单位:肾单位2.肾单位的组成(2部分或3部分)?人体有多少个肾单位?组成:肾小管、肾小体(肾小球和肾小囊);200多万个3.肾单位各组成部分各自分布在哪里?肾小体:皮质;肾小管:皮质和髓质。

因此皮质比髓质颜色深4.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的是哪个结构?两端均与小动脉相连的是哪个结构?出球小动脉肾小球5.血液在肾单位里的流动路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在流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前为动脉血,之后变为静脉血6.流出肾脏的血液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血液中各种物质成分的变化?减少的物质:氧气、水、无机盐、尿素尿酸、营养物质等明显减少的:氧气、尿素增加的物质:二氧化碳7.尿液的形成过程(2个)?原尿形成于哪个结构?尿液形成于哪个结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形成于肾小囊中,尿液形成于肾小管中8.尿液形成过程中,有哪些物质被滤过出来?有哪些物质被重吸收送回血液?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等物质被滤过出来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送回血液9.血尿和蛋白尿可能是哪个结构发生病变?出现糖尿可能是哪个结构发生病变?血尿和蛋白尿:肾小球糖尿:肾小管10.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四种液体成分比较(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尿素)?血液:血浆、血细胞血浆: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原尿: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液:水、无机盐、尿素1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自的作用?肾: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12.排尿的意义?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三、汗液的形成和排出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2.皮肤的结构组成?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在皮肤哪个结构?表皮(角质层和生发层,上皮组织)和真皮(结缔组织);分布在皮肤的真皮部分。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二节尿的形成与排出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二节尿的形成与排出

第二节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和膀胱的剖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学生保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1.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因为:(1)学生对排泄的概念常常有不确切的认识。

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体得知排便、排尿都是排泄,这种错误认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若学习了人体生理卫生还不能扭转这个错误认识,不懂排泄的正确含义,本章的学习就失败了。

故排泄的概念是重点。

(2)肾脏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基础,尿液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本章的主题是排泄,主要介绍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故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是重点。

2.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是难点。

因为:(1)肾单位结构复杂,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

即使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创造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切片的机会,学生也很难找到完整的肾单位。

而肾单位是产生尿液的结构单位,是看不到却很重要的关键知识点。

突破肾单位这个难点可以为尿液的形成打好基础。

(2)尿液的形成过程难度更大。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

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

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章的参考课时为2课时。

二、第一课时:1.引入新课:回忆呼吸的全过程。

设疑:呼吸全过程的最后一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将血液中的氧供给了细胞,氧进入细胞去做什么?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总是比动脉血多,这些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解疑:原来,人体通过消化、吸收得到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被利用。

其中,有机物的分解通常需要氧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
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此初中频道为您提供尿的形成与排出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尿的形成: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由输尿管流入膀胱。

膀胱位于盆腔内,有暂时储尿的功能。

它有一个出口,与尿道相通,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尿道括约肌。

平时尿道括约肌收缩,出口呈关闭状态;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

这时候,尿道括约肌舒张,出口开放,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