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与减隔震技术

合集下载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摘要:在地震多发地区,桥梁抗震设计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提高公共交通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桥梁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点以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冲击,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通过合理的桥梁抗震设计和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桥梁的安全性。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减隔震技术;应用引言: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运输和连接作用。

在地震多发地区,桥梁的抗震性能尤为关键,因为地震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倒塌,对公共交通和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桥梁抗震设计和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极为重要的工程任务。

一、桥梁抗震设计要点(一)防止落梁的发生桥梁抗震设计中,预防落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落梁是指桥梁梁段在地震作用下脱离支座或受到破坏,可能导致桥梁的崩溃,对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确保桥梁梁段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完好至关紧要。

首先,关键在于梁段的设计。

桥梁梁段是承受荷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应对地震引起的水平力。

合理的梁段截面设计和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显著提高其抗震性能。

此外,确保梁段的连接部位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防止连接融化或断裂,是防止落梁的重要步骤。

其次,桥台和桥墩的设计至关重要。

它们是支撑桥梁梁段的关键支持结构,设计必须全面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

采用抗震设计规范和方法,如加固桥墩、使用耐震材料,可以有效增强桥台和桥墩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考虑桥梁的水平位移,并对其进行严格的位移控制,以确保其不会脱离支座。

(二)重视工程地质条件重视工程地质条件在桥梁抗震设计中具有关键作用。

地质条件对地震引发的地震动传播和土壤反应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分析,以确保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重视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策略。

首先,了解地震烈度至关重要。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迅猛,人们对大型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的,给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桥梁减隔震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减隔震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实现减震和隔震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桥梁支座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减震装置,通过运用弹性材料和阻尼器等元件,有效消除地震对桥梁的影响,降低地震对桥梁的动力响应,达到减震的效果。

同时,它还可以隔离桥墩与桥面板之间的运动,防止桥墩与桥面板之间的摩擦和挤压,降低桥梁的减震需求。

1. 弹性减震技术弹性减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的支座和下部结构之间添加弹性元件,如弹簧或橡胶垫等,来减少桥梁变形和响应。

这种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同时成本相对较低。

其中,橡胶支座是一种常见的弹性减震技术,具有减震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

阻尼减震技术是在桥梁的支座和下部结构之间添加阻尼元件,如阻尼器等,通过消耗能量减小桥梁的振动。

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各种桥型和地震等级条件。

智能减震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控制算法和执行器等附加设备来实现对桥梁动态特性的自适应调节,以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对不同地震条件下桥梁运动的准确预测和把握,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运动状态下的桥梁振动。

目前,桥梁减隔震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多震区和强震区地区。

例如,在中国,沪杭高速是一条采用减隔震技术的高速公路,在地震等天灾发生时可以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此外,减隔震技术在铁路桥梁、地铁等轨道交通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不仅能够减少设备维护的频次,还能够有效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

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

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

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桥梁结构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震和振动是威胁桥梁安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减隔震技术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技术与实践案例分析,旨在展示在不同地震活跃区域中应用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减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减隔震技术是通过在桥梁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来减小地震运动对桥梁的影响。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减震装置的垂直和水平刚度调节,将地震能量分散到隔震系统中,减小对桥梁结构的传递。

根据隔震装置的特性和作用方式,减隔震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液体减震隔震技术:利用液体的粘滞阻尼特性,通过将液体装置置于桥梁上层结构与下部支承构件之间,实现吸能、减震的效果。

这种技术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和调控性能,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2. 弹簧隔震技术:采用金属弹簧等材料作为隔震装置,在地震发生时,弹性变形能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弹簧隔震技术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适用于中大跨径桥梁。

3. 橡胶隔震技术:利用橡胶材料的低刚度和高阻尼特性,将橡胶装置置于桥梁的支座处,减小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变形。

橡胶隔震技术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和经济性,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二、减隔震技术的实践案例及效果评估为了验证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已经实施的案例。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 日本神戸海峡大桥:作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液体减震隔震技术的大型桥梁,神戸海峡大桥成功地抵御了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

通过液体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桥梁的位移和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小了地震对桥梁的破坏程度。

2. 美国旧金山湾大桥东跨湾段:该桥梁采用了弹簧隔震技术,成功地抵御了1989年的洛马普里塔地震。

弹簧隔震装置吸收了地震能量,减小了桥梁的位移和变形,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桥梁结构或设置隔震装置的手段,来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和损害的技术。

它是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桥梁减隔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采用隔震支座来减少地震震动对桥梁的传递。

隔震支座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支座,它能够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对桥梁的冲击。

采用隔震支座的桥梁,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减少地震震动对桥梁的影响,保护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二是通过改变桥梁的结构形式来提高抗震能力。

桥梁的结构形式对地震的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选择桥梁的结构形式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采用悬索桥的结构形式可以使桥梁在地震中产生更少的变形和应力,提高抗震性能。

三是采用减振器来降低桥梁的振动。

减振器是一种能够吸收振动能量的装置,可以将桥梁的振动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减少地震对桥梁的损害。

减振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阻尼器、液压缓冲器、摆式减振器等。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地震安全性,减少桥梁工程的损失和灾害。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能够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桥梁减隔震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隔震支座和减振器等专用装置的成本较高,增加了工程的投资。

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可能很难承担。

桥梁减隔震技术需要精确的设计和施工,对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如果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减隔震装置不起作用或者出现其他安全隐患,适得其反。

减隔震技术的长期性能和维护管理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和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和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和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摘要:桥梁工程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有效连接区域交通的生命线,在发生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桥梁结构倒塌等现象,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而较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桥梁抗震设计不当造成,因此要不断改善桥梁抗震设计方案,明确抗震设计要点,推出新的减隔震技术,更好应对各类地震,从而有效保证桥梁的安全可靠性。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桥梁不同位置震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桥梁抗震设计要点,提出减隔震技术应用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要点;减隔震技术;应用桥梁为我国交通提供较多便利,有效改善了人们的日常出行条件,但是逐渐凸显出安全问题。

我国部分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对桥梁安全带来较大影响,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人们不断加大桥梁抗震性能的研究,合理应用减隔震技术,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降低地震对桥梁安全的影响程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1桥梁不同位置震害分析1.1上部结构震害桥梁上部结构主要包含桥面和承载结构、支座,在出现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当桥梁结构受到的地震动超过了设防地震动,就会对桥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桥梁上部结构自身出现震撼的现象较少,主要表面形式为局部屈曲破坏、连接位置破坏等,尤其是移位震害较为常见。

大多数桥梁上、下部结构属于柔性连接,在强震影响下,上部结构经常出现横向、纵向位移。

当位移较小的情况下,在地震灾害之后能够恢复到原位,但是位移大时,超过有效支撑宽度,容易出现落梁现象,并可能产生二次伤害[1]。

当落梁时碰撞到下部结构,对灾后救援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并增加桥梁修复工作难度。

碰撞震害十分常见,如相邻跨梁碰撞、桥梁间碰撞、梁体和桥台碰撞等,甚至出现倒塌现象。

另外,桥梁上部结构在地震的作用下产生的力会借助支座传递到下部结构,当作用力较大的情况下,对支座产生一定损坏,形成支座震害,主要形式为脱落、位移、构造损坏、锚固螺栓损坏等。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技术是通过在桥梁结构中增加减震装置,降低地震产生的动力响应,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力。

减隔震技术主要包括减震支座、减震墩、减震梁等。

减震支座是桥梁减隔震技术的核心装置之一,其作用是使桥梁与地面之间产生一种“解耦”效果,达到阻止地震波传递到桥梁上的目的。

减震支座在垂直方向上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也可以提高桥梁的位移能力,减小地震引起的滑移位移。

减震墩是一种可以减少桥墩的地震响应的装置,它通常由一层或多层的弹性隔震层组成,可以有效地吸收和耗散地震的能量。

减震墩可以降低地震对桥墩产生的弯曲和剪切力,提高桥梁的耐震能力。

减震梁是一种可以增加桥梁的抗震性能的装置,它利用弹性材料和减隔震装置来降低地震荷载对桥梁的影响。

减震梁可以通过改变桥梁的刚度和阻尼特性来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桥梁的地震抗力和安全性能。

它可以减小地震对桥梁产生的位移和变形,降低地震的破坏性,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桥梁减隔震技术还可以减少桥梁的维修和加固成本,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桥梁减隔震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减隔震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减隔震技术需要考虑到桥梁结构和地震特性的匹配性,选择合适的减震装置和参数。

减隔震技术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方法。

通过在桥梁结构中增加减震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力,保障桥梁的安全性能。

在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还需要充分考虑其成本、适用性和维护等因素,以实现桥梁抗震的长期稳定运行。

桥梁工程中的抗震与防震设计

桥梁工程中的抗震与防震设计

桥梁工程中的抗震与防震设计桥梁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连接着交通运输网络,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然而,地震是一个可能给桥梁带来严重破坏的自然灾害。

因此,在桥梁的设计与建设中,抗震与防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桥梁工程中的抗震与防震设计的一些关键点。

首先,了解地震特性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基础。

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具有短时间、高能量的特点。

地震的产生与地震带、板块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时,需要对该地区的地震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地震频率、地震波形等参数。

只有了解了地震的特性,才能设计出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桥梁结构。

其次,采用适当的结构措施来增强桥梁的抗震性能。

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是由桥梁的整体刚度和阻尼特性决定的。

为了增强桥梁的刚度,可以采用增加横向刚度的措施,如加大横向梁的剖面积分、增加横向联络梁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增加纵向刚度的措施,如设置纵向墩柱、加深桥墩基础等。

通过增加桥梁的刚度,可以使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从而减小破坏的可能性。

另外,在桥墩的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地震的影响。

桥墩是桥梁结构中的承重单元,地震作用下易受到破坏。

为了增强桥墩的抗震性能,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设置抗震支撑、加固基础等。

此外,在选择桥墩的材料时,也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

一些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桥墩的承载能力。

在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震后维修与重建的可能性。

即使采用了先进的抗震设计措施,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仍然有可能受损。

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震后维修与重建的可能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式,使得桥梁的部分结构可以快速更换与维修。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桥梁的部分结构更容易拆卸与更换。

这样一来,即使发生地震破坏,桥梁的维修与重建也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

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分析

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分析

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分析摘要: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桥梁等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地震作用下,桥梁容易发生破坏和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减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震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桥梁的抗震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关键词: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抗震;性能分析引言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桥梁作为连接城市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程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分析的研究,为桥梁的抗震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一)隔震支座隔震支座是一种通过在桥梁的支座处安装隔震装置来达到减隔震效果的方法。

这些隔震装置通常由橡胶、钢板和液体等材料组成,能够减少地震震动传递到桥梁结构中的能量。

[1]隔震支座可以使桥梁在地震发生时产生相对较小的位移和应力,从而保护桥梁结构的完整性。

隔震支座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材料选择、支座布置和隔震装置参数的确定。

首先,对于材料的选择,橡胶是隔震支座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此外,钢板的使用可以增加隔震支座的刚度,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液体也可以用作隔震支座的一部分,通过流体的阻尼特性来减少地震震动的传递。

其次,一般来说,隔震支座应该均匀分布在桥梁的各个支座位置,以确保地震能量的均匀分散。

此外,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地震荷载的分布,支座的数量和尺寸也需要进行合理的确定。

支座的布置应考虑到桥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桥梁在地震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隔震装置的参数包括橡胶硬度、厚度和液体的阻尼系数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要求、地震荷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对于地震荷载较大的桥梁,隔震装置的参数应选择较大的阻尼系数和适当的橡胶硬度,以增加桥梁的抗震能力。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隔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用来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隔震技术是指在桥梁底部设置一定的橡胶隔震减震装置,使桥梁能够减少地震震动的传递,起到减震效果,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与传统的桥梁结构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保护桥梁的安全,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降低后续维护成本,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桥梁减隔震技术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隔震装置的数量、类型和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地震条件,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最后,桥梁减隔震技术具有环保性,隔震装置可以多次使用,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同时减少后续维护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桥梁减隔震技术主要通过安装隔震装置来实现。

隔震装置由橡胶隔震垫和隔震支座组成。

隔震垫是一种特殊的弹性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桥梁的振动能量,起到减震作用;隔震支座是桥梁连接部分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并承受桥梁的负荷。

隔震垫和支座的组合形式有多种,如板式隔震支座、球式隔震支座、斜板式隔震支座等。

桥梁减隔震技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隔震装置的具体参数。

首先,需要考虑桥梁的地基条件和地震烈度等级,以确定隔震垫和支座的数量和类型。

其次,需要考虑桥梁的荷载和跨度等参数,以确定支座的布置和之间的距离。

最后,需要进行模拟计算和试验验证,以确定隔震装置的效果和可靠性。

桥梁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有效地保护桥梁的安全性,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影响,降低后续维护成本,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桥梁减隔震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基础设施。

桥梁设计中的减隔震设计探讨

桥梁设计中的减隔震设计探讨

桥梁设计中的减隔震设计探讨桥梁设计中,减隔震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在桥梁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减隔震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风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毁坏风险,提高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减隔震的设计理念是将桥墩与桥面分离,通过各种简单而安全的手段减轻强震和风震造成的损害,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

其利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地震或风力加速度来设计支架或者挡橡胶,将桥梁与地面隔离,从而减缓或消除地震或风震对桥梁的影响。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历程十分悠久,从最初的钢材耐震裂纹预防、加固减震防护,到如今的多种桥梁减隔震方案已经逐步形成。

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金属阻尼橡胶,20世纪80年代的橡胶弹簧、40年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墩隔震铅芯垫板、50年代的双耗能层开裂斜筋隔震支座等都是一些典型的减隔震方案。

而近年来的岛城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北京地铁、深圳地铁等城市大桥往往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减隔震技术,包括LAGEOS超静态定性监测系统、PRS预应力技术等,突破了材料体积限制、强度大小不均等瓶颈,实现了桥梁隔震的高精度、高性能等特点,大幅度推动了桥梁高质量的建设。

减隔震的设计特点和优势在于推动桥梁的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建设。

其充分考虑了地震、风震等自然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增加了桥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减隔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体现在其在减轻地震对桥梁影响的同时,同时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减少了后期维护和加强难度,节省了很多成本支出。

但是,减隔震的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其施工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精细的设计和施工,增加了工程的复杂度;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减隔震材料使用寿命不同,对于久作桥梁而言,更是考验减隔震技术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减隔震技术在桥梁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减隔震技术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其优势和特点依然十分明显。

未来,减隔震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并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桥梁建设中,推动桥梁的高质量、高效和高可靠性建设。

试论道桥防震设计及桥梁减隔震技术

试论道桥防震设计及桥梁减隔震技术

试论道桥防震设计及桥梁减隔震技术摘要:桥梁抗震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需要认真对待。

在工可研究阶段应该强化抗震概念设计,选择合理的桥位和桥型;在初步设计阶段强化抗震体系设计,确定合适的抗震设防标准和验算准则、进行结构的总体分析;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强化抗震构造设计,重视抗震构造采取的措施和构造细节。

关键词:道桥抗震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网络在整个城市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桥梁的依赖性越发增强。

而近几十年全球发生的多次破坏性大地震表明,作为抗震防灾、危机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工程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将严重阻断震区的交通生命线,使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进一步加重,给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同时,桥梁作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大、公共性强、维护管理困难。

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损失加强区域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

根据以往地震中桥梁的震害情况,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的破坏形式主要分为上部结构破坏、支座破坏、下部结构破坏和基础破坏等。

1.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桥梁,盖梁挡块在地震中破坏,可以有效减少下部结构所受地震力,但对于这种类型的桥梁抗震设计的关键是怎样采用合理的梁体限位装置、设置足够的梁敦合理搭接长度使梁体位移控制在不发生落梁的范围内同时又不增加墩柱地震力。

2.在高烈度地震区尽可能采用整体性和规则性较好的桥梁结构体系,结构的布置力求几何尺寸、质量和刚度均匀、对称、规则,避免突变的出现;从几何线性上看,尽量选用直线桥梁。

3.选择合理的连接形式对桥梁抗震性能十分重要。

对于高墩桥梁,建议采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有选择性的刚性连接(固结方式);对于矮墩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接建议采用支座连接方式,并合理设置梁墩的搭接长度。

二、桥梁抗震的设计原则合理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出来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和延性等指标上有最佳的组合,使结构能够经济的实现抗震设防的目标。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结构防护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文通过对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和减少结构破坏程度方面的重要意义。

文章还分析了减隔震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成本效益方面的优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减隔震技术、桥梁结构设计、应用分析、成本效益、影响因素、未来发展、重要性、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减隔震技术是一种在结构设计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将减震装置植入桥梁结构中,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或高强度风等外部力作用下的振动幅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就。

目前对于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鉴于此,本文旨在对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将重点对减隔震技术的概念、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影响因素、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全面解析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目的是探讨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该技术在提高桥梁结构抗震能力、减小震动影响、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减隔震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影响因素,揭示该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评估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的经济效益,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与减隔震技术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与减隔震技术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与减隔震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进程中,这也为建筑领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桥梁工程作为各大城市交通网络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升桥梁的抗震能力,降低桥梁震害产生的影响,就必须要针对桥梁展开针对性的抗震设计。

因此,文章首先对桥梁抗震设计方式的主要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方式;减隔震技术;应用分析引言:在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城市内部的人口已经实现了大规模聚集,这也使得交通网络在城市的整体抗震系统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桥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桥梁作为各大城市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不仅投资力度比较高,还有着极强的公共性特征,后续的维护与管理也比较困难。

所以,为了减少地震等灾害所产生的损失,就必须要重点强化桥梁自身所具备的抗震性能,以此为基础来强化区域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还要结合以往桥梁的具体震害情况进行优化,采取更加合理的抗震设计方式以及减隔震技术,保证桥梁的综合质量能够实现全面提升。

一、桥梁抗震设计方式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性能基础抗震设计方式,在这种性能基础抗震设计当中,其主要目标就在于确保桥梁在不同的振动状态中,整体抗震结构仍旧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设计方式,在结合实际情况过后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阶段中具备着较为显著的优点。

第一点是性能基础抗震设计方式,能够将原本的宏观定性设计内容合理转变为具体量化模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抗震设计的具体内容,能够进一步满足各类地震等级中桥梁的主要安全目标。

第二点则是通过量化抗震设计,不仅可以确保桥梁在地震过后仍旧可以正常使用,还能够通过内部所采用的多层次设计模式,进一步降低地震所产生的损失;其次则是延性基础抗震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有效满足桥梁在不同结构上所产生的延性需求,通过地震力来针对地震内力展开必要的参数修正,在经过弹性分析过后进行调整。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桥梁抗震技术,它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是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它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桥梁减隔震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原理桥梁减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一定的减隔震装置,将桥面和桥墩进行有效的隔离,使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位移,从而起到减小地震作用、降低地震响应的效果。

减隔震装置通常包括橡胶隔震支座、摩擦隔震装置、液体隔震支座等,并且还可以结合使用。

这些隔震装置主要起到限制桥梁位移和减小地震产生的冲击力的作用,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1. 减小地震损害:桥梁减隔震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对桥梁的破坏,降低地震作用下桥梁的位移和加速度,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2. 提高桥梁的安全性:通过减小地震作用对桥梁的冲击力,减隔震技术能够提高桥梁的安全性,预防地震造成的严重事故。

3. 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降低桥梁的疲劳损伤,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目前,桥梁减隔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各国在减隔震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桥梁抗震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减隔震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目前,我国在桥梁减隔震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 日本东大道橋:东大道橋是日本东京都中央区的一座跨越东京湾的悬索桥。

该桥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先进的减隔震技术,成功地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

在2011年东北大地震发生后,东大道橋仍然安全可靠地运营,为东京湾地区的交通运输提供了重要支持。

2. 美国金门大桥:金门大桥是美国旧金山湾地区的一座悬索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大桥。

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为旧金山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在评价桥梁稳定性的过程中抗震性能属于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在规定使用年限内可以满足安全性要求,需要将减隔震设计合理融入桥梁规划设计环节,在充分了解桥梁减隔震设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合理借助多种减隔震设计手段,同时配置与桥梁结构相适宜的减隔震装置,使减隔震技术和装置形成合力,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减隔震1桥梁抗震设计要点探究1.1桥梁支座在桥梁的抗震作用之下,支座的设置方式对桥梁的抗震作用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

为了可以有效提升桥支座的抗震性能,需要对桥梁支座进行合理科学的布置,并且对桥梁支座类型进行科学选取,对桥梁支座布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在实际进行桥梁抗震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指出,不能一成不变的选用同一种类型的支座,而是需要在考虑到地震效应分布的基础之上,对每一种桥梁支座所承受的水平与垂直压力进行计算,再以特定的数值为基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例如,以结构抗剪力计算数值为依据,对支座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合理控制桥梁支座布置间距,并且对细部构造进行更为充分的考虑,以此来达到在充分满足抗震规范的条件之下,最大程度提升公路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1.2基础抗震桥梁抗震是指在地震发生时,为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比如,在城市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桥梁就是甲类桥梁,而在交通枢纽的桥梁则是乙类桥梁。

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可以参照甲类桥梁和乙类桥梁的抗震设计规范。

在进行桥基础结构的设计时,既要注重提高桥基础的刚度和强度,又要减少桥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受力,以防止在地震中引起的动力变形。

在地震灾害较多的地区,桥基础也要做深基础,使沉井、桥墩等通过基础结构中的土层,从而提高桥基础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震设防的同时,也要在桥梁施工中强化地基规划,并对施工地点进行科学的选取。

对于一些特殊的土壤类型,如土壤为软土,则需对其进行相应的基础处理。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是连接城市间交通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承载着大量车辆和行人的重要设施。

而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桥梁工程领域,减隔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有效降低桥梁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受到的影响,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保障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就桥梁减隔震技术进行一些浅谈。

一、桥梁减隔震技术的意义桥梁减隔震技术是指通过采用一定的隔震装置,将桥梁结构与地面之间进行分离,从而减小地震力对桥梁的影响。

在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横向和纵向的震动,而桥梁作为承载结构,往往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而减隔震技术的出现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采用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桥梁结构受到的地震冲击,保护桥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地震对桥梁的灾害损失。

桥梁减隔震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减隔震和被动减隔震两种类型。

主动减隔震是通过激励隔震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组件,主动地对桥梁结构进行动态控制,减小地震时的影响力;而被动减隔震则是通过隔震装置的设计,实现桥梁结构与地基之间的隔离。

被动减隔震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而主动减隔震技术则具有反应速度快、控制精确的优势。

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减隔震技术。

随着桥梁减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在未来的发展中,桥梁减隔震技术很有可能成为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手段,为桥梁的安全稳定提供更多的保障。

随着材料科学、结构动力学和控制技术等学科的不断进步,桥梁减隔震技术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系统控制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从而为桥梁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桥梁抗震设计关键点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探究

桥梁抗震设计关键点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探究

桥梁抗震设计关键点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探究1. 桥梁抗震设计概述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在地震发生时,其结构易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对桥梁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抗震设计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发生脆性破坏,从而减少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桥梁抗震设计涉及多个关键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材料特性以及地震动特性等因素,这些都是影响桥梁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

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有效的抗震措施,如设置隔震支座、采用弹性支撑、设置缓冲装置等,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动力分析,以评估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安全性。

这包括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非线性分析,以预测桥梁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性能表现。

桥梁抗震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1 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桥梁抗震设计成为了桥梁工程领域的关键环节。

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提高桥梁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抗震性能,降低因地震等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证桥梁正常使用功能:良好的抗震设计可以确保桥梁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不会因为结构破坏而导致桥梁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

促进桥梁技术的发展:抗震设计是桥梁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抗震设计的不断研究和完善,可以推动桥梁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桥梁抗震设计对于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桥梁抗震设计,可以提高国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桥梁抗震设计在桥梁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以及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震频发、强度大,桥梁抗震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桥梁减隔震技术则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桥梁的抗震能力。

桥梁减隔震技术通过在桥梁与桥台之间增设隔震装置,将震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实现对地震的响应和减震。

常见的隔震装置有橡胶隔震支座、阻尼器、钢球隔震装置等。

橡胶隔震支座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隔震装置。

其构造简单,由多个橡胶等材料层层叠加而成。

在地震发生时,由于橡胶的可塑性,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动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

橡胶隔震支座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能够提供较好的隔震效果,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

阻尼器也是一种常见的隔震装置。

阻尼器利用摩擦或液体阻尼原理,通过消耗地震能量来减震。

常见的阻尼器有油压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

油压阻尼器通过油液的流动和压缩来消除地震能量,起到减震的作用。

摩擦阻尼器则利用摩擦力来减震,通过调整压力和摩擦系数来实现对地震动力的消耗和转换。

钢球隔震装置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减震技术。

钢球隔震装置由大量钢球和组成的桥梁隔震平台组成,在地震发生时,钢球隔震装置能够通过钢球的滚动和碰撞来吸引地震动能,实现对地震的减震。

钢球隔震装置具有分散能量和自动复位的特点,能够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桥梁减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增加桥梁抗震能力的方法。

它能够通过增设各种隔震装置,将地震动能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桥梁减隔震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桥梁的减隔震技术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应用。

对于地震频发地区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桥梁减隔震技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

浅谈桥梁减隔震技术桥梁减隔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结构中引入一定的隔震装置,以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通过减隔震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保障桥梁结构及其使用安全。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二、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分类桥梁减隔震技术根据减隔震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 passivation 处置和 active 处置两种。

1. passive 处置passive 减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结构中引入一定的隔震设备,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起到减隔震的作用。

一般来说,passive 减震技术包括摩擦减震器、弹簧减震器、液体减震器等。

这些减震装置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吸收并缓解地震力,保护桥梁结构的完整性。

active 减震技术是指在桥梁结构中加入一定的控制装置,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主动对桥梁结构进行控制,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这一类减震技术一般包括液压缸、电动机、传感器等组件,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桥梁结构的变形和振动,达到减震的效果。

桥梁减隔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2. 降低对桥梁结构的损害3. 提高桥梁的运输效率桥梁减隔震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桥梁的运输效率。

通过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保障桥梁的正常使用,提高其运输效率。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和优势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认可,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桥梁减隔震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运输效率,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桥梁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桥梁减隔震技术也正朝着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1. 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未来的桥梁减隔震技术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 passivation 处置和 active 处置,还会结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运输效率。

桥梁结构地震响应与减振隔震控制优化设计

桥梁结构地震响应与减振隔震控制优化设计

桥梁结构地震响应与减振隔震控制优化设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特点,并探讨减振隔震控制在桥梁抗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1.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特点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底地震动输入地震动是指地震能量以波动形式传递的现象,它对桥梁结构的抗震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基底地震动输入可以通过地震动记录进行模拟或计算。

1.2 结构动力响应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构的振动。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会发生从静力平衡转变为动力平衡的过程,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动力响应。

1.3 桥梁结构应力与变形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也是重要的响应特点。

应力过大可能导致构件破坏,变形过大可能导致桥梁失效。

2.减振隔震控制在桥梁抗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减振隔震控制是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降低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其抗震性能。

2.1 减振控制减振控制是通过减小桥梁结构自身的振动能量,来降低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常见的减振控制方法包括质量减振、摩擦减振和液体阻尼减振等。

2.2 隔震控制隔震控制是通过设置隔震系统,将桥梁结构与地面隔离,减小地震动对桥梁的传递,从而达到降低动力响应的目的。

常见的隔震技术包括橡胶隔震、液体隔震和摩擦隔震等。

2.3 控制优化设计通过对减振隔震控制的组合应用,可以进一步优化桥梁的抗震性能。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选择合适的减振隔震控制方案,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3.桥梁抗震优化设计实例以下是一个桥梁抗震优化设计的实例。

在地震动输入模拟中,采用某地某方向的地震动记录进行模拟,得到基底地震动输入。

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桥梁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得到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

在减振控制方面,结合桥梁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条件,选择了某种减振器件进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9202206 作者简介 :韩 鹏 (19822 ) ,男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92
孟 (19812 ) ,女 ,助理工程师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上海 200070
·292 ·
第 35 卷 2009
第 年
16 6
期 月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 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 ,将抗震设计由以保障人们生命安 全为基本目标转化为不同风险水平地震作用下满足不同的性能 目标 ,从而通过多目标 、多层次的抗震安全设计来最大限度保障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满足业主所需的结构性能目标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 科学的定义和确定地 震危险性 ;2) 确定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损伤状态 、性能水 平和性能指标 ;3) 设计方法 ,主要包括承载力设计方法 、位移设计 方法和能量设计方法等 。
西


计地震力 。
2. 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实际上是一总体设计思想 ,主要指结构 在受到不同水平地震 (不同概率地震) 作用下的性能达到一组预 期的性能目标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使设计出的结构在指定 强度地震下的破损状态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等控制在 预期的目标范围内 ,使结构震后的功能得以延续和维持 。
3 桥梁减隔震技术
3. 1 减隔震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减震是人为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设置阻尼器或耗能构件 ,改变 结构的动力性能 ,耗散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 ,从而降低结构的地 震反应 。隔震则是指通过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避开地震卓越周 期或减小地震能量输入 ,以此降低结构地震反应 。对桥梁结构采 用隔震技术的思想产生由来已久 ,减隔震技术自诞生以来 ,受到 了广泛的重视 。第一座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是新西兰的 Motu 桥 ,建于 1973 年 ,上部结构采用滑动支承隔震 ,阻尼由 U 形钢弯 曲梁提供 。该桥建成后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抗震中得到了迅速推 广 。美国第一次将减隔震 技 术 用 于 桥 梁 是 在 1984 年 , 用 于 对 Sierra Point Bridge 进行抗震加固 。1990 年 ,美国新建了第一座采 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 Sexton 桥 。在日本 ,第一座建成的减隔震桥 梁是静岗县横跨 Keta 河的宫川大桥 ,完成于 1990 年 ,是一座 3 跨 连续钢桁架梁桥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减震构件 。
进行减隔震设计时 ,应将重点放在提高耗能能力和分散地震 力上 ,不可过分追求加长周期 。而且应选用作用机构简单的减隔 震装置 ,并在其力学性能明确的范围内使用 。另外 ,减隔震装置 不仅要能减震耗能 ,还应满足正常运营荷载的承载要求 ,因此选 择减隔震装置时 ,还应注意以下一些要求 : 1) 在不同水准地震作 用下 ,减隔震支座都应保持良好的竖向荷载支承能力 ; 2) 减隔震 装置应具有较高的初始水平刚度 ,使得桥梁在风荷载 、制动力等 作用下不发生过大的变形和有害的振动 ; 3) 当温度 、徐变等引起 上部结构缓慢的伸缩变形时 ,减隔震支座产生的抗力应比较低 ; 4) 减隔震装置应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 ,使震后桥梁上部结构能 够基本恢复到原来位置 。
2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2. 1 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
早期的抗震设计基本采用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方法 ,将地震 力当作静荷载进行结构分析 ,以结构构件的强度或刚度是否达到 特定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失效的准则 。且该方法是目前许多抗 震设计规范仍采用的设计方法 。
2. 2 基于延性的设计方法
结合桥梁结构弹塑性破坏的特点 ,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反应 谱的延性抗震设计方法 。该方法采用地震力修正系数调整反应 谱加速度或弹性分析的地震内力 ,来反映不同结构的延性需求 。 如美国 AASHTO 桥梁设计规范就针对桥墩 、基础 、支座等构件 , 采用不同的地震反应修正系数 R 对弹性地震力进行折减 ,得到设
钢阻尼器通常和橡胶隔震支座一起使用 ,如聚四氟乙烯滑板 支座与悬臂钢阻尼器就是一种合理组合 。
3. 3 减隔震装置的选择
桥梁的减隔震系统应满足如下三个基本功能 :1) 具备一定的 柔度 ,用来延长结构周期 ,降低地震力 ; 2) 通过阻尼 、耗能装置等 对地震力进行耗散 ,并将支承面处的相对变形控制在设计允许的 范围内 ;3) 具备一定的刚度和屈服力 ,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结构不 发生屈服和有害振动 。
浅谈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与减隔震技术
韩 鹏 孟
摘 要 :针对桥梁工程的地震破坏 ,从震害形式 、抗震设计方法和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桥梁抗震技术作了论述 ,表
明伴随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和减隔震技术的发展 ,桥梁震害将大大减轻 。
关键词 :桥梁震害 ,抗震设计 ,减隔震
中图分类号 :U441
文献标识码 :A
3. 2 常用减隔震装置
1) 分层橡胶支座 。分层橡胶支座 ,国内常称为板式橡胶支 座 。其基本构造如图 1 所示 ,由薄橡胶片与薄钢板相互交替结合 而成 ,支座平面形状多采用圆形或矩形 。在抗震设计中主要考虑 分层橡胶支座的水平刚度和阻尼作用等因素 。橡胶支座的水平 剪切刚度 ,指上 、下板面产生单位位移时所需施加的水平剪力 。 橡胶支座通过在变形过程中消耗能量提供阻尼 ,这种阻尼主要取 决于橡胶层变形的速度 。以天然橡胶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支座 ,典 型的阻尼比为 5 %~10 %。分层橡胶支座的力 —位移滞回曲线呈 狭长形 ,所提供的阻尼较小 ,因而在减隔震桥梁设计中 ,常与阻尼 器一起使用 。
西建筑 ,2008 ,34 (10) :2832284.
The compa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in express highway
SONG Zhen2hua Abstract : Aiming at t he problem t hat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was easy to occur early damage , t he asphalt concret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and met hods were generalize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mpaction quality in express highway were pro2 posed , which obtained better effec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had active effect to reduce and erase early damage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in express highway. Key words : spreading , rolling control , compaction technology , compaction degree , porosity
规定 :上 、中面层为 4 %~7 % ,极值最小值为 3 %、最大值为 8 % ; 下面层为 3 %~8 % ,极值最小值为 3 %、最大值为 9 %。
现场空隙率主要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指标 ,检测方法 、 检测频率及评价方法规定如下 :
1) 检测方法 。测定当天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 ( D′) 和钻孔 试件密度 ( D) ,现场空隙率 ( V V′) 计算式为 : V V′= (1 - D/ D′) × 100 %。2) 检测频率 。同压实度检测频率 。3) 评价方法 。以符合 上述规定范围内的单点测值数除以总测点数计算为合格率 ,当合 格率小于 90 %或有单点测值超出极值规定时 ,应结合压实度检查 结果及时分析其原因 ,予以纠正后方可继续施工 ,并对已施工的 相应段落进行修整乃至返工 。
3) 滑动摩擦型减隔震支座 。滑动摩擦型支座利用不锈钢与 聚四氟乙烯材料之间相当低的滑动摩擦系数制成 。也称为聚四 氟乙烯滑板支座 。这种支座具有摩擦系数小 ,水平伸缩位移大的 优点 ,作为桥梁活动支座十分适宜 。在地震作用下 ,滑动摩擦型 支座允许上部结构在摩擦面上发生滑动 ,从而将上部结构能够传 递到下部结构的最大地震力限制为支座的最大摩擦 ,同时通过摩 擦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 。这类支座的缺点是没有自复位能力 ,用 作隔震支座时 ,支座响应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都不尽如人意 ,所 以常与阻尼器和橡胶支座等其他装置一起使用 。
1 桥梁震害概述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 的高速发展 ,交通网络在整个城市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的重要 性不断提高 ,对桥梁的依赖性越发增强 。而近几十年全球发生的 多次破坏性大地震表明 ,作为抗震防灾 、危机管理系统重要组成 部分的桥梁工程在地震中受到破坏 ,将严重阻断震区的交通生命 线 ,使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进一步加重 ,给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带来极大困难 。同时 ,桥梁作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 ,投资大 、公 共性强 、维护管理困难 。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损失 、 加强区域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 。根据以往地震中桥梁的震害情 况 ,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的破坏形式主要分为上部结构破坏 、支 座破坏 、下部结构破坏和基础破坏等 。
山 西 建 筑 第 35 卷 2009
第 年
16 6
期 月
SHANXI
ARCHI T EC TU R E
Vol . J un.
35 No . 16 2009
·5 (2009) 1620291203
4 其他注意事项
1) 控制好材料质量 ,是保证压实度的一个基础工作 。沥青混 凝土面层粗集料应有一个固定料源 ,其规格 、级配等应稳定 ,矿粉 应在拌合厂现场加工或采用水泥厂的生料 ,严禁使用回收粉尘 , 严格控制沥青质量 ,沥青质量抽检应随机抽取多桶混合后试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