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加强不同应用场景的认证机制和加密机制。
3)加强数据溯源能力和网络取证能力,完善网络犯罪取证机制 。
4)应考虑在不影响网络与业务平台的应用的同时,如何建立一 个全面、统一、高效的安全管理平台。
2019/9/3
15
三、物联网隐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9/3
16
隐私保护概念
简单地说, 隐私保护就是使个人或集体等实体 不愿意被外人知道的信息得到应有的保护。
端到端加密机制可以提供不同安全等级的灵活安全策略, 但是也存在较大的缺点:首先,端到端加密机制不符合国家利 益,不能满足国家合法监听的政策;其次,端到端加密方式不能 隐藏信息的源和目的,存在被敌手利用的可能性
此外,应加强传输层的跨域认证和跨网认证。
2019/9/3
13
应用层安全挑战
海量数据的识别和处理 智能变为低能 自动变为失控 灾难控制和恢复 非法人为干预
物联网中的安全与隐私问题
王志强
2019/9/3
1
一、物联网背景知识 二、物联网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三、物联网隐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总结
2019/9/3
2
物联网的发展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 (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 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
静电屏蔽。利用法拉第笼阻止无线电信号的穿 透。
阻塞标签。 主动干扰。利用一个能主动打出无线电信号的
装置,以干扰或中断附近其他RFID阅读器。 改变阅读器频率。阅读器可使用任意频率。 密码机制。哈希函数、重加密等
2019/9/3
10
感知层安全机制源自文库
密钥协商 部分传感网内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前需要预先协商会话 密钥。
2019/9/3
14
应用层安全机制
当海量数据传输到应用层时,除了数据的智能处理之外,还 应该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1)应在数据智能化处理的基础上加强数据库访问控制策略。 当不同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时,应根据其安全级别或身份限制其 权限和操作,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如手机定位应用、 智能电网和电子病历等。
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的一份报告《ITU互联网 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
2008年底IBM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得到美国各 界的高度关注 。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 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 府工作报告”。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包含支撑平台和应用服务。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 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行 业应用。
2019/9/3
6
二、物联网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9/3
7
感知层安全威胁
针对RFID的主要安全威胁: 标签本身的设计缺陷 黑客非法截取通信数据 拒绝服务攻击 利用假冒标签向阅读器发送数据 RFID阅读器与后台系统间的通信信息安全
2019/9/3
5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
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功能是信息感知与采集,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 各种传感器、视频摄像头等。如温度感应器、声音感应器、震动感应器、压力感应器、RFID读写器、 二维码识读器等,完成物联网应用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
传输层
主要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小型局域网等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因为传输层面临海量数 据的传输,所以传输层还需具有信息智能处理、管理能力,例如海量信息的分类、聚合和处理、 传感器网络的管理等。传输层关键技术包括长距离有线和无线通信协议、网络融合技术、海量信息 智能处理技术等。
与隐私保护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信息安全,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但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 信息安全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数据的机密性、 完整性 和可用性, 而隐私保护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看系统是 否提供了隐私信息的匿名性。通常来讲, 隐私保护 是信息安全问题的一种, 可以把隐私保护看成是数 据机密性问题的具体体现。
节点认证 个别传感网(特别当传感数据共享时)需要节点认证 “确保非法节点不能接入。
信誉评估 一些重要传感网需要对可能被敌手控制的节点行为进行 评估"以降 低敌手入侵后的危害(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入侵检测)。
安全路由 几乎所有传感网内部都需要不同的安全路由技术。
2019/9/3
11
传输层安全威胁
2019/9/3
8
感知层安全威胁
无线传感网可能遇到的安全威胁包括下列情况:
网关节点被捕获 普通节点被捕获 DOS攻击 重放攻击 虚假路由信息 选择性转发 虫洞攻击
2019/9/3
9
RFID安全策略
目前,实现RFID安全性机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 密码机制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
物联网的特点之一体现为海量,存在海量节点和海量数据, 这就必然会对传输层的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虽然,目前的核心 网络具有相对完整的安全措施,但是当面临海量、集群方式存 在的物联网节点的数据传输需求时,很容易导致核心网络拥塞, 产生拒绝服务。
由于在物联网传输层存在不同架构的网络需要相互连通 的问题,因此,传输层将面临异构网络跨网认证等安全问题,将 可能受到DoS攻击、中间人攻击、异步攻击、合谋攻击等。
2019/9/3
12
传输层安全机制
传输层安全机制可综合利用点到点加密机制和端到端加
密机制。
点到点加密机制在传输过程中是密文传输,但是它需要在 每个路由节点上进行先解密然后再加密传输,其信息对每个节 点是透明的。由于其逐跳加密是在网络层进行的,所以适用于 所有业务,有利于将物联网各业务统一到一个管理平台。由于 每个节点可以得到加密信息的明文数据,所以对节点的可信性 要求较高。
2019/9/3
3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什么?
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 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 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2019/9/3
4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
根据物联网的服务类型和节点等情况,将物联网划分为感知层、 传输层和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