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推荐文档
信息管理基础知识
信息管理基础知识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和学科。
无论是个人的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运营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信息管理。
那么,什么是信息管理?它包含哪些基础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信息,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的描述、表达或记录。
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
而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分析和利用的过程,以实现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首先,信息的收集是信息管理的第一步。
这就好比我们要盖一座房子,首先得准备好建筑材料。
在信息收集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收集的目的和范围,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比如,企业要进行市场调研,就需要收集关于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市场趋势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内部的业务数据、员工的报告,也可以是外部的市场调查报告、行业期刊、网络数据等。
在收集信息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收集到错误或虚假的信息。
收集到信息后,接下来就是整理。
这就像是把收集来的各种建筑材料进行分类、筛选和加工,使其变得更有条理和易于使用。
在信息整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去重、分类、排序等操作。
比如,把关于同一主题的信息归为一类,按照时间顺序或重要程度对信息进行排序。
同时,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估,判断其价值和可用性。
信息的存储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方式,来保存整理好的信息。
这就好比给整理好的建筑材料找一个合适的仓库进行存放。
如今,常见的信息存储方式有数据库、文件系统、云存储等。
数据库适合存储结构化的数据,如客户信息、销售数据等;文件系统则适合存储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文档、图片、音频等;云存储则提供了便捷的在线存储服务,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信息。
在存储信息时,要考虑存储的安全性、容量、访问速度等因素,确保信息能够被安全、高效地存储和访问。
当我们需要使用信息时,就需要进行检索。
这就像是从仓库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我们需要的建筑材料。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第1章绪论小题1、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 自然信息源;2. 社会信息源;3. 经济信息源;4. 科技信息源;5. 控制信息源。
5、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7、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8、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1、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1信息与信息资源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1.1.2信息资源的内涵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广义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总目标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分目标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任务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界限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的建设1.2.2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与内容管理层次宏观效果(管理):战略管理,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中观效果(管理):各地区各行业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微观效果(管理):各级政府部门,信息机构和企业等基层组织1.2.3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手段技术手段(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调节功能/控制功能/核算功能/监督功能)法律手段行政手段1.3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与发展1.3.1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1.3.2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1.3.3资源管理阶段将信息看作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1.3.4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演进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2.1信息资源类型2.1.1概述方式和载体(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载体划分印刷型信息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声像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加工深度划分零次信息成为文献前的信息存在状态,通常指有关何处或何人正在进行何种研究工作的信息“进行中的研究”一次信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制作和发布的信息“原始文件或第一手资料”二次信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得到的产物三次信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的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产物。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部分信息管理一.熟悉和掌握1.当信息产生后,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信息流由两条渠道流向利用者,一条是直接由生产者流向利用者,另一条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
前者称为信息传递的非正规渠道,后者称为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
2.信息管理的概念:P22 **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简记:1.综合方法控制信息流 2.提高利用率 3.实现信息的价值)3.信息管理研究的内容:P23 **·从技术角度,研究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当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信息管理的方法(或支持工具)有:分类、主题、代码、数据库、元数据、搜索引擎和各类信息系统、网络等。
·从经济角度,主要研究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问题。
·从行政和法律角度,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
·从人文角度: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
信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其理论方法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学等众多学科。
信息管理学基础-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一、信息的含义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_________ 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
“存在方式” 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 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_________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 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
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
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
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精品课程)可以有很多方式的,没有固定答案,但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实际来选择。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如OA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ERP 系统等;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如局域网、门户网站、VPN网络;三是使用沟通交流平台,如BBS、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方式、企业qq、飞信、rss订阅等;四是将其编纂成内部刊物、出版物;五是其他方式,如利用宣传栏、宣传板宣传,甚至有的更强的在公司厕所也宣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一、教学目的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三、本章重点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三个层次,四个阶段)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重要概念】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简答】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据+背景=信息数据是载荷或记录物理信息的物质符号。
信息+经验=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取决于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普遍性和客观性、广延性和无限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传递性分类:按性质划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
以文献为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完整word版)信息管理学基础 复习要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1、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分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
(数据+背景=信息)信息:是数据荷载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信息+经验=知识)数据>信息>知识三者的范围2、信息社会与以前社会形态的变化表现(1)信息、知识和智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3)信息劳动者、知识阶层将发挥更大的作用(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3、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1)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2)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3)资源管理阶段:它的提出基于两个背景,一方面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另一方面,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4、经济手段引进的原因(1)用于信息活动和信息管理的预算有限,需要合理分配各项并支(2)信息系统所采用的各种技术设施越来越昂贵,信息服务的耗费越来越大,需要对成本效益进行认真分析(3)信息和信息服务中的有偿成分增多,这些都需要用经济手段对信息和信息活动进行研究和管理5、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局限性(1)仅关注显在知识的管理,忽略对隐性知识的管理(2)仅关注记录型信息,忽视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3)对信息者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不够重视,限制了信息效用价值的实现(4)未能将信息看做一种资产,忽视了信息的增值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第二章6、信息交流的定义定义: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信息1: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本体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信息(认识论)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
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
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信息的特征:2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2)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3)(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4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5)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6(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7)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8(.、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3。
-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信息-知识数据由事实-“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取和评价的结果;、信息流4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即信息流。
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信息管理5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信息管理的视角6(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1、信息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功效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
而把只是考虑此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此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把此中功效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
2、信息的特色:(1)信息存在的广泛性和客观性(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穷性(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达性(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7)信息的不行变换性和不行组合性(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由事实 -数据 -信息 -知识 -智能五个因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照;“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照;“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汲取、提取和评论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以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络绎不绝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本质就是人类采纳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升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功效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办理,使之有序化储存、便于迅速检索并传达给特定的利用者。
这向来是信息管理研究的要点和目标。
(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含信息家产、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色和运转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论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论等方面的问题。
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错的研究领域。
《信息管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
《信息管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0500823实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时数:54学分:3编写者:马费成宋恩梅课内实验(一)网络信息交流的工具与模式(3个学时)【实验目的】1、巩固第2章“信息交流”理论学习的内容,加深对信息交流一般模式的认识;2、了解网络环境下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工具、原理;3、能够结合网站实例,对相应的网络信息交流模式进行分析;4、引发学生对于信息交流模式的演变、传统信息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比较等问题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实验内容】本实验课程为课内实验,时间为3学时。
首先简要回顾关于信息交流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具体网站实例对一些主要的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介绍,包括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交友网站、超文本协同式写作系统(Wiki)、六度分离实验(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等。
在介绍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各人的学生机与老师的讲解对网站进行同步浏览和了解,期间也通过随堂提问和讨论的形式来加强互动沟通。
最后,对本次实验课程的内容和效果进行小结。
【实验步骤】1、简要回顾先前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介绍本次实验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2、网络信息交流模式和特点概述3、网络信息交流工具的介绍(1)博客(Blog)博客的兴起、发展与应用新浪网的博客频道浏览老徐的博客:/u/1190363061(2)播客(Podcasting)播客的由来与发展新浪博客专题频道:/zt/zhuanti.html【提问与讨论】播客与博客作为交流方式的比较(3)超文本协同式写作系统(Wiki)Wiki简介天下维客网站浏览:/wiki相关条目浏览,如流氓软件(4)交友网站微软windows live:/?mkt=zh-cn谷歌Orkut:Myspace交友网站:【提问与讨论】新型交友网站与先前的即时通讯工具(如QQ)的比较分析(如功能、版面等)(5)六度分离实验(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六度分离与小世界理论介绍:六度分离网络实验:/index/php【讨论】六度分离理论在网络中的适用性和可验证性4、实验小结(1)网络信息交流的一些特征: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交流的载体较之传统的交流载体有了很大的突破,方式上也更加多样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其交互性的显著特点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强的关联度,特别是在web2.0环境下,大家的参与程度得到极大的加强;一些相关的理论开始兴起并得到人们的关注,如六度分离、小世界、社会性软件SNS等;信息交流中的“信息栈”理论在网络背景下需要重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交流中的直接交流(零栈交流)与间接交流(有栈交流)的界限逐渐模糊,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中介(代理)而言,网络中介的角色和定位也发生着改变。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1.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信息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信息,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并且不断地生成和积累。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资源的全面管理,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传输、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过程。
2.信息行为与信息需求信息行为是一个人在面对信息时所呈现的各种行动,包括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和利用信息等。
信息需求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所感到的、对其中一特定信息进行寻求和获取的需要。
3.信息检索与信息推荐信息检索是指通过信息系统对已存储的信息进行查询,并从中获得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信息。
信息推荐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偏好,为用户推荐相关的信息。
4.数据库与信息组织数据库是指存储、组织和管理大量结构化数据的系统。
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进行分类、编目和标引,以方便用户检索和利用。
5.信息传输与网络技术信息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网络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以及各种网络通信协议与技术,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基础设施。
6.信息存储与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是指将信息保存在特定的介质中,数字化技术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的技术,如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
7.信息安全与保护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资源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的能力。
信息保护包括控制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等措施。
8.信息利用与知识管理信息利用是指将信息应用于实际工作和决策中,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资源的有效组织、存储、获取和共享,以提高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9.信息资源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资源开发是对传统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再利用,以满足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知识产权保护是为了保护创造性思维的产出,如版权、专利和商标等。
10.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信息政策是指政府对信息业的宏观规划、指导和管理。
法律法规是指对信息资源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管的法律规定。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马费成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马费成【篇一: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马费成】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共享性2. 时效性3. 不可分性4.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9、information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简答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1)的信息加工方法,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内容。
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来实现的,作为基本技术手段的信息系统和网络是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
益上关心自己的活动,是一种间接组织和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手段。
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具有的功能:调节功能、控制功能、核算功能、监督功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信息资源,就是各个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者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运用经济法规来调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机构之间及各环节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惩办经济犯罪,维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正常秩序。
行政手段是指凭借国家政权的权威,采取命令、指示等形式来直接控制和管理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活动。
行政手段是信息资源管理必要的辅助手段,其合理运用有利于整顿经济秩序、加强组织、减少混乱,有助于更好地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武汉大学出版社)考研复习题及答案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完善中)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信息:是指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
2.强时效性:是指脱离母体的信息,因其不能在反应在母体新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它的效用会降低,乃至丧失。
3.信息资源:(广义)是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是与信息活动相关的资源的总称;(狭义)是指可供人类应用创造财富的各种信息。
4.信息管理:是指个人或社会组织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分析、提供利用的活动。
5.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信息需求量较大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将愈来愈高于平均水平;信息需求量很小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则越来越低于平均水平,而大多数用户的信息需求量总是比较平衡的。
6.信息传递:是指通过一定的媒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的行为。
7.信息反馈:是指信息发送者把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后,再将信息接收者所产生的反应或利用后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传递发生影响的过程。
8.信息搜集:是指有关机构或个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将系统内外各种形态的信息采出并汇集起来的过程。
9.信息组织:是指对所搜集到的信息按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有序化,然后进行重新组织与控制的活动。
10.信息提供:是指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为其提供可资利用的信息或信息获取与查询工具。
1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系统的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讯设备为基础的传输工具,且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12.信息流通系统: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改变信息本身的结构和形态,只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13.信息储存与检索系统(IAS):简称信息存取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大量信息进行存储与检索的信息管理系统。
14.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指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第一节信息的含义【本章考点】1、信息、全信息、社会信息的概念(2010年名词解释)2、信息的特征3、社会信息化的含义及层次4、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5、信息管理的沿革发展【本章重难点】1、社会信息化2、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3、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知识点详细讲解】一、信息概念的发展1、消息层面的信息早期,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是很肤浅的,仅停留在字面上,把信息看做是消息的同义语。
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中曾吟出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名句。
诗中的“信息”就是指音信、消息。
在西文中“信息”(information)和“消息”(message)两个词汇在许多场合也是相互通用的。
2、通信领域的信息概念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是在通信领域。
(1)哈特莱的开创研究1928年,哈特莱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的大小。
(2)申农的负熵理论1948年,通信专家申农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和信道容量的方法和一般公式,得到一组表示信息传递重要关系的编码定理,即负熵理论,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3)维纳的控制理论1950年,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则把信息看做广义通信的内容,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做是一种广义的通信过程,即泛指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自然物、人与自然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维纳同样也把信息解释为负熵。
3、经济科学的信息概念不确定性与信息之间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就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这些关于信息的理解也在不断影响着其他领域的研究,例如有关风险定性的减少(信息的获取)与成本、收益联系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果。
4、信息的生物科学概念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信息定义为“变异度”,他认为,任何一个集合包含的元素的数目以2为底的对数就是该集合的变异度。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第一节信息的含义【本章考点】1、信息、全信息、社会信息的概念(2010年名词解释)2、信息的特征3、社会信息化的含义及层次4、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5、信息管理的沿革发展【本章重难点】1、社会信息化2、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3、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知识点详细讲解】一、信息概念的发展1、消息层面的信息早期,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是很肤浅的,仅停留在字面上,把信息看做是消息的同义语。
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中曾吟出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名句。
诗中的“信息”就是指音信、消息。
在西文中“信息”(information)和“消息”(message)两个词汇在许多场合也是相互通用的。
2、通信领域的信息概念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是在通信领域。
(1)哈特莱的开创研究1928年,哈特莱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的大小。
(2)申农的负熵理论1948年,通信专家申农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和信道容量的方法和一般公式,得到一组表示信息传递重要关系的编码定理,即负熵理论,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3)维纳的控制理论1950年,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则把信息看做广义通信的内容,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做是一种广义的通信过程,即泛指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自然物、人与自然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维纳同样也把信息解释为负熵。
3、经济科学的信息概念不确定性与信息之间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就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这些关于信息的理解也在不断影响着其他领域的研究,例如有关风险定性的减少(信息的获取)与成本、收益联系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果。
4、信息的生物科学概念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信息定义为“变异度”,他认为,任何一个集合包含的元素的数目以2为底的对数就是该集合的变异度。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武汉大学出版社)考研复习笔记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笔记第1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1、信息的含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和性质★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而在通信领域,信息被看做有序程度(或组织程度)的度量和负熵,是用以不确定性的东西。
从本体论层次上来看,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方式。
即:“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
“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从认识论层次上来看,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即: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在认识论层次上,没有主体就没有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
认识论层次和本体论层次信息概念比较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是同时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
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信息的特征和性质: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7.信息的不可变换型和不可组合性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2、社会信息化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① 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② 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③ 企业信息化阶段④ 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我国经济信息化:☆ 1993年底,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和决策机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在北京正式成立,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担任主席。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 马费成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马费成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马费成》是一本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学领域的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和理论指导。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详尽的内容和实用的指导意义,深入介绍了信息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本书生动地展示了信息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马费成教授阐述了信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动与传递、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不仅如此,书中还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表,直观地揭示了信息管理学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机制,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并在实际学习中获得启发。
其次,本书全面介绍了信息管理学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信息管理学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计算机科学、数据挖掘、统计学等,马费成教授对这些领域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他还对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导读者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改进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无论是学生还是从业人员,都可以通过本书获得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本书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信息管理学作为一门复杂而综合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企业管理、政府决策以及社会运行等领域。
马费成教授通过书中所述,为读者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实践方法,使读者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预见。
因此,本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教材,也是从业人员提高职业素养的指南,具有较强的实用和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马费成》以其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特点,在信息管理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它不仅帮助读者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框架,还引导读者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相信这本教材将继续在信息管理学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信息管理学的发展。
信息管理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1信息科学基础信息的基本概念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特征, 运动方式, 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 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2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动态性依附性相对性可传递性共享性可加工性信息的分类: 按领域: 物理信息, 生物信息, 社会信息按有无加工: 原始信息, 派生信息按表现形式: 消息, 资料, 知识按认识层次: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1 信息论: 狭义一般广义2 系统论3 控制论信息科学的方法论体系1 信息方法2 信息方法的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1. 2 管理科学基础管理和管理科学1 管理和管理科学的定义2 管理的特点: 管理是一门科学, 一门艺术3 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以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哈默为代表的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及虚拟组织的提出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1系统管理: 整分合原则封闭原则动态原则人本原理: 动力原则能级对应原则潜能开发原则1...信息与管理管理活动中的信息1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2西蒙决策理论的观点3明茨伯格经理角色理论的观点: 人际关系任务信息联系任务决策任务5资源三角形信息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信息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并促成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2信息是管理过程的媒介, 使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3信息是组织中各部门, 各层次, 各环节协调的纽带4信息是决策者正确决策的基础5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对组合管理的影响1对组织结构的影响2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3对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影响4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第二章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2.1 信息源及信息组织信息源的概念: 个人为满足其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成为信息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1、信息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
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
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
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1)信息创建阶段。
创建阶段是信息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是进行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
在信息创建阶段需要保持文档格式、规范以及元数据描述的一致性。
(2)信息采集阶段。
采集是信息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起点。
信息采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手工收集和自动获取。
(3)信息组织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为信息集合提供有序化的结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化的整体,以便于对信息的存取和利用。
(4)信息存储阶段。
信息存储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基础,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依托相关存储应用技术,将存储在相应载体和介质上的信息从不可得状态变为可得状态,可得状态变成可用状态,使得信息的管理、共享、保护、备份、恢复、复制等功能用自动化的方式实现。
(5)信息利用阶段。
信息利用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宗旨,信息利用是对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有效地运用的过程。
(6)信息清理阶段。
随着信息老化失去价值,许多信息总会在一段时期后,没有再继续保存的价值。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科学明确的数据回收的规则。
8、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1)网络资源(2)图书馆(3)信息网络(4)信息检索(5)信息组织(6)元数据(7)用户服务(8)评价(9)信息资源共享(10)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11)信息环境二、信息交流1、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信息交流规定交流双方都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人,那么信息的来源必须是他人头脑(S)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直接从自然或社会观察而获得信息。
如果我们将本体论层次的信息称为客观信息,那么信息交流的信息就全部都是从客观信息转换生成而来,生成转换器就是大脑,它是S认识的结果,属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我们称其为主观信息,它是一种间接信息。
2、信息栈信息栈:由于这些借点可以进行信息的存储、转换、处理、传递,如同商品流通中的货栈一样,我们就将这些节点称为“信息栈”。
信息交流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而信息传递又靠信息栈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栈的特征将其分为“时间栈”和“空间栈”。
信息栈虽然经常被接收者(R)当做直接信息源,但实质上像图书馆、信息中西这样的信息栈,它们仅仅是信息交流中的一个节点,其真正的信息来源是分散于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信息生产者S,他们是社会信息的初始来源。
一般来说,信息栈是信息交流的中介,对某些信息栈而言,它们一方面传递信息一方面又使用这些信息。
“信息栈”理论的特点之一是将常义上的用户所认为的信息源追溯到信息生产者,有利于我们了解信息系统和信息机构的功能;特点之二是有助于我们突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在一般意义上理解信息交流传播的基本机制,为信息管理提供理论方法。
3、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网络信息交流模式中,信息用户分为四种,分别是:①网络信息的生产者;②网络信息发布者;③网络信息执行者;④网络信息使用者。
网络信息交流模式过程的三个阶段:(1)信息生产阶段(2)信息交流阶段(3)信息接收阶段三、信息分布1、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包含的期刊数成1:a :a 2 的关系。
齐夫定律:将一篇较长的文章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 级,如果用f 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 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c ,c 为常数。
2、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洛特卡以论文数(x )和作者数(y x )的对数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即logx 和logy )作图,得出论文数x 和作者数y x 之间存在着:x n y x =c ,c 为常数。
普莱斯定律: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
(核心生产者分布的“平方根定律”)Nx m =∑+11)(n如果发表了n 篇论文的作者人数为a (n ),则a (n )名作者一共发表的论文为P (n )=n*a (n )3、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1)指数增长率①普莱斯曲线②生长曲线(2)逐渐过时律文献的半衰期: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4、网络信息的老化因素:(1)网络信息的增长(2)网络信息的更新(3)网络信息的消失(4)网络信息的语用衰减四、信息获取1、信息源按不同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分类一次信息:凡是在科研、生产、经营、文化及其他各类活动中产生的原始信息,称为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生的一类信息,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形式的检索工具。
三次信息:是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产生的信息。
人们把这类信息称为信息分析的成果,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等。
2、零次信息源零次信息:零次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的结果。
零次信息对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的作用:第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概念、新术语、新数据层出不穷,常常通过通过非正式渠道以零次信息的形式传播,获取零次信息可以补充记录信息和正规渠道的不足。
第二,如果组织机构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工作者水平低,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信息渠道不畅,也可以通过捕捉零次信息加以弥补。
第三,在市场环境中,零次信息占有较大比例,它反映市场供求、价格、竞争状态的变化,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依据。
第四,在现在咨询服务中,零次信息具有特殊的意义,用户的需求通过零次信息反映出来,咨询人员所提供的知识经验正是他们携带的零次信息。
第五,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零次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空限制,传播量、速度和影响越来越大。
3、有价值的信息应具备的条件:(1)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依据,即及时性;(2)信息的可信赖程度高,即准确性;(3)信息具有综合性;(4)信息容易获取,即易获取性;(5)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即经济性。
五、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六、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从大量文献中查出所需的资料或信息的过程。
七、信息服务1、信息服务的含义和内容信息服务: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它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分散在不同载体上的信息就行收集、评价、选择、组织、存储,使之有序化,成为方便利用的形式;二是对用户及信息需求进行研究,以便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或现代经营方法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服务业。
2、信息服务的特性主要体现的几个方面:(1)知识密集程度高(2)信息用户参与度高(3)信息服务者与用户有较深的接触3、意义构建理论意义构建理论是信息研究范式转变的核心理论。
4、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和规律(1)用户所需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或所需要的信息的价值的大小,是决定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否转化为信息行为的根本原因。
(2)信息和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易用性是决定情报用户是否利用某种信息服务的最重要因素。
(3)用户寻求信息的过程是,首先从个人的资料库中查寻,然后转向非正规渠道,取得同行的帮助。
只有在这些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时才考虑到信息系统或信息中心。
用户的这些行为和可近性选择理论密切相关。
(4)任何信息用户,即通过正式渠道,也通过非正式渠道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而且,对许多用户来说,非正式渠道被认为比正式渠道更为重要。
(5)用户对提供信息服务及信息资料的时间要求有一个总趋势:更快更新。
(6)用户向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工作者提出咨询,会产生两种现象:第一,用户在向信息服务人员提出咨询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他的提问所表达的往往是他认为该信息中心能够提供给他的东西,而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