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12d7f8ece2f0066f5332280.png)
第六课时
一、光合作用相关的探究实验
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探究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4.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5.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水
二、1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和产物
2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3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应用
第七课时
1.呼吸作用相关的探究实验
2.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了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
4.呼吸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5.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应用。
专题3 实验探究(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3 实验探究(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09522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d.png)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1)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对__照___作用。 (2)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 __是____。其目的是__保__证__单___一__变__量__(保__证__变__量__唯__一__)_____。 (3)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没__有__菌__落__(_无__菌__落__)____。 (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洗__手__能__减__少__手__上__的__细__菌__和__真__菌____。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2023
专题三 实验探究
1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方法技巧 题型特训
专题二 资料分析
返回目录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题型特点 实验探究题的题干一般以“文字+实验流程图(或实验装置、表格数 据、坐标图等)”的形式呈现,以教材典型实验为载体,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实验目 的、材料、原理、操作步骤、实验原则、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实验 操作的原因分析、实验设计等。
14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经冷储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A组和B组 实验。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白鼠10只,平均分成两组,做如下处理后 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组别 第一次注射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冷储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常温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4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1.鼠妇喜欢生活在背阴略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 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图回答下 列问题。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已整理)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3e7287b0717fd5360cdce2.png)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8bf052a6c30c2259019eec.png)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科学探究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2d7028ccbff121dd36839d.png)
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5个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斯德的肉汤实验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
4、实施实验。
5、得出结论:二、科学探究的2个重要原则:1、对照原则,即设置对照实验。
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关于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2、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变量(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
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例1在进行“探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A. 甲组有光,乙组无光B. 甲组有光干燥,乙组黑暗湿润C. 甲组干燥,乙组湿润D. 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例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
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改为()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基础巩固1、某饭店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贝类)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
(甲)小明猜测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文中(甲)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中的。
(2)步骤采用的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3)你从小明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实验结果说明小明的假设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同种、同龄、等体重的成年雌鸟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2、甲组饲以正常食物(不含DDT),乙组饲以同种但含DDT的食物,然后比较两组鸟的蛋壳厚度。
【初中生物精品复习课件】专题一科学探究
![【初中生物精品复习课件】专题一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33b298a76e58fafbb00354.png)
探究实验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中考考点
考点一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 观察法 有明确的目的,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要全面,及时做好观察记 录 2. 调查法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法,对调查过程 如实记录,对结果整理分析,收集和分析资料,从中寻找答案。 3. 实验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 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2.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假设,陈述回答。
陈述句,加句号 3.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又可以称为设计实验,是整个实验成功的关键。(考点 三) 4. 实施计划 根据制定的计划,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实施计 划(做实验),需要注意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如显微镜的使用 等。
5. 得出结论 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若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应重新假设,重新设计 探究方案,再次探究。
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例2】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 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 下表。试回答:
(4)实验结论:韭菜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4.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
条件”的实验设计,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D)
瓶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①
不放水,置于25℃橱柜中
不萌发
②
放适量水,置于25℃橱柜中
萌发
③
浸泡水中,置于25℃橱柜中
不萌发
④
放适量水,置于4℃橱柜中
不萌发
A. ①号不萌发是因为缺少水分 B. ③号不萌发 是因为缺乏空气 C. ④号不萌发是因为温度偏低 D. 对照实验②和③的变量实质上是水的多少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38742d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9.png)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优秀研究资料欢迎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
一、教材上的重要实验1.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制定实验:设计明暗不同但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种环境,以设置对照实验。
变量是光。
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和实验次数不能太少,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并减少误差。
实验完毕后,鼠妇应该放回大自然。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使用显微镜取镜和XXX: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白色的圆形视野为宜。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物镜为止。
眼睛看目镜,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清水中,保持细胞的活性。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用消毒牙签在已经漱口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的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滴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5.观察草履虫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入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cb484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d.png)
专题十实验与探究(一) 生物探究[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 A )A.胚乳B.胚根C.胚芽 D.子叶【解析】玉米种子的营养贮存在胚乳中,胚乳中含有较丰富的淀粉,故滴加碘液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2.如图Z101所示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C )图Z101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3.[2014·某某]如图Z102所示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图Z10-2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4.[2014·某某]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
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C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5.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D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6.[2014·某某]图Z103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乙表示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B.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图Z10-3 C.若乙表示肾小球,则丙是静脉血管D.若乙是胰岛,当血糖增多时丙内胰岛素会增加【解析】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静脉血,丙是肺静脉,流动脉血;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若乙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甲、丙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流出。
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39张PPT)
![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ccd9f950e2524de5187ef0.png)
解题技巧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制定计划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 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设计实验的思路: 1.确定实验变量 对照实验 2.设置对照实验
3.控制单一变量 单一变量 4.进行重复实验 重复实验
误区分析: 从表面上看:变量是瓶口 形状的不同,但根据实验目 的“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我们知道食品腐败是由微生 物引起的,所以变量是细菌, 而玻璃管的直或弯是控制变 量的方法。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是否只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设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分析回答:
探究过程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解题技巧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制定计划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 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设计实验的思路: 1.确定实验变量 2.设置对照实验
作出假设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制定计划
条件对照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知识梳理
科学探究 的过程 提出问题
生物材料要相同
实验设计的原则
实验器具要相同
实验试剂要相同 处理方法要相同
作出假设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组:接受变量处理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不变蓝 变蓝 或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据实验结果得结论 实验结论 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十一讲 科学探究
![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十一讲 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de0d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f.png)
第二十一讲科学探究知识点: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表达与交流。
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和等。
其中调查法包括调查和普查,有时调查范围很大,不能逐一调查,只能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进行调查。
实验法包括和模拟实验法等。
3.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要求:实验对象的生长状况、大小、形状、健康程度等要保持。
实验材料使用的量要。
4.对照实验应遵循的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保持。
目的是防止除变量外的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对照原则对照实验应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3)重复性原则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
(4)常见考点:①实验时用多个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目的是:。
②多次实验后,计算平均值是为了。
③实验对象不能用1个,原因是。
④已知探究的问题,填假设或结论的方法,将探究问题改成陈述句。
5.模拟实验: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
【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
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中学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有些步骤不完整,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提出问题】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吗?【作出假设】。
【材料用具】猪小肠黏膜一块,培养皿2个,生理盐水,新鲜菠萝汁,滴管,量筒,镊子,剪刀,放大镜,恒温箱。
【方法步骤】(1)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为两半,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
(2)分别向A、B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上滴加15mL生理盐水和新鲜菠萝汁。
(如图)(3)把A、B培养皿放在37℃恒温条件下,10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
【实验结果预测】预测一:若A培养皿中黏膜,B培养皿中黏膜出现破损,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
预测二:若A、B培养皿中黏膜均完好,则说明:。
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材料专题十生物探究实验
![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材料专题十生物探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f2cc647b84ae45c3b358c66.png)
专题十生物探究实验一、知识结构二、经典例题体验1.)(2016•德州)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2、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甲组后来又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D.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4.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C装置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2)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4)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填写向左、向右或者不动).图乙中的曲线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5)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点左右摘取叶片.(二)真题链接演练1.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以下是洋洋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B.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要用碘液染色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刮→三涂→四染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可见红细胞在最小血管中呈单行通过2.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试剂),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若不在目镜上,就移动一下装片,污点不动即污点在物镜上。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6ecb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2.png)
(1)步骤②中加入的清水和唾液应等量,把加入1ml清水改为2ml,与唾液量相等。 (2)步骤③中置于60℃的温水中,温度太高,会导致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应改为37 ℃温水。
2、补充和完善某一实验
例.小明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想出了一个实验方案。
(3)小宇同学酸制雨定对的植计物划的中生有长没有有影设响置(对或照酸组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有人认为只没要有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
1、会考标准P45的第19题; 2、会考标准P50的第16、17题; 3、会考标准P52的第19题;
六、探究实验考查形式:
1、找出实验设计的描述错误并改正
例.为“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在A、B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经冷却的浆糊 ②在A试管中加1ml清水,B试管中加2ml唾液 ③将两只试管摇匀后,置于60℃左右的水中10分钟; ④取出A、B两只试管,各滴入2滴碘液,摇匀, ⑤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作业布置
2、关于对照实验
(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实验变量:简称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简单地说, 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4、实施实验方案:严格按照探究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详实地记录。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一)科学探究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一)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70d6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3.png)
A.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⑤④① B. 步骤①中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 C. 步骤④操作不当可导致出现气泡 D. 步骤②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第12题
13.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只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 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该结构 是(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生物实验课上,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 图是他所使用的显微镜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第16题 (1)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 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观察、 收放。 (2)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②中滴的液体是 清水 。 (3) 小明观察时使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6倍和10倍,那么他所观察到 的物像放大了 160 倍,此时他发现物像较模糊,若想使物像更清晰,则应调节 显微镜的 细准焦螺旋 (填“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2022·太原)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当看到模糊的状态①后, 要想进一步调节为清晰的状态②,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操作是( B )
A. 换用高倍物镜 B.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D. 调节反光镜
第11题
12. 如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问题
B. 假设
C. 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D. 理论
4.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科学探究要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研究者自己发现并提出的 B. 科学探究的实验结果就是所要探究问题的结论 C. 探究结果需要反复实验论证 D. 实验设计合理就会得到预期结果
(完整word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所有实验总结)
![(完整word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所有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c8028ceff9aef8951e068c.png)
实验探究专题【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资料分析法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3)作出假设(4)制定计划(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7)表达交流3. 确定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1)确定变量实验中只能确定一个变量,而其它条件对照组与实验组完全一致。
变量可以是生物因素,也可以是非生物因素,变量往往蕴含在探究实验所提出的问题中。
(2)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施加了变量或接受变量处理的组。
对照组:未施加变量或未接受变量处理的组。
原则:单一变量、对照、重复1.在探究实验中,往往要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作用是A.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B.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结果C.为了有多个变量D.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在探究实验中,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A.使每位同学都参与B.避免偶然因素C.探究是否有不同D.采用对照试验3.假如探究的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不符,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B.修改假设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4.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25℃和0℃B.有光和无光C.温度和水分D.有空气和无空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生活有(或无)影响。
•制订计划实施计划:10只鼠妇,设置明亮和阴暗的对照,每隔一分钟记录,计十次,求十次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明亮处鼠妇数目为2,阴暗处鼠妇数目为8。
•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机械部分镜筒, 镜臂, 镜柱,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上有压片夹,通光孔), 遮光器, 转换器2.光学部分目镜, 物镜, 反光镜常用的玻片标本有: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a7cf6dc80740be1e640e9a9c.png)
【初中生物实验】
【知识回顾二】生物实验—— 制作临时装片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将载玻片放在
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
滴加一滴中央 (如果是
动物细胞装片则应该滴加的是
。
全部
薄而透明
【初中生物实验】
【实验考点汇总】 1、实验操作及步骤→【真题练习一】 2、实验现象和结果→【真题练习二】 3、实验原理→【真题练习三】
【初中探究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通过自己实验、 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以达到 解决问题的目的。
【初中探究实验】
【知识回顾三】探究性实验 一、实验步骤(考点1)
1、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 B )
显微镜编号 A B C D
目镜 16x 10x 10x 5x
物镜 10x 4x 40x 40x
2、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 B ) A. q B. d C. p D. b
【真题练习二】
3、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当基本看清
生理盐水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
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真题练习一】
3、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
a.撕取薄膜
b.盖盖玻片 c.染色
d.放置材料
e.滴清水
A、eadbc
B、daebc
C、eadcb
D、adebc
4、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和洋葱鳞片
二、实验原则
1、设置 对照 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 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 的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复习总结
![初中生物实验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21a9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0.png)
初中生物实验复习总结实验1:观察洋葱细胞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实验步骤1. 将新鲜洋葱切成薄片。
2. 在显微镜下放置一片洋葱片。
3. 用滴管滴上一两滴碘酒溶液。
4. 覆盖玻璃片,用镊子轻轻压实。
5. 调整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
实验结果观察到洋葱细胞的特点:- 细胞呈方形或长方形。
- 细胞内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质呈淡红色,细胞核呈深紫色。
实验2:观察植物叶片的结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步骤1. 采集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样本。
2. 将叶片放在植物材料上,用刀片切成薄片。
3. 将叶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4. 滴上一两滴甘油溶液。
5. 覆盖玻璃片,用镊子轻轻压实。
6. 调整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
实验结果观察到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叶片由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导管组成。
- 上表皮具有透明的保护功能。
- 叶肉中存在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
- 导管起到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作用。
实验3:种子发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条件。
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种类的种子。
2. 准备好、湿纸巾和种子。
3. 将湿纸巾放在底部。
4. 将种子平均分布在湿纸巾上。
5. 盖上盖子,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
6. 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观察到种子发芽的特点:-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发芽。
- 种子发芽后,根部会向下生长,茎部会向上伸展。
- 发芽种子的根部和茎部会逐渐变长。
以上是初中生物实验的复习总结,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叶片和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初中科学生物实验专题复习
![初中科学生物实验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18756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7.png)
⑴在河流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⑵D段后,水中的溶解氧和藻类基本恢复,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
。
⑶对此污染问题的处理,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
议:
。
④利用实验情景把相关知识和化学有机结合起来
如图(瓶口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⑴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
件不同,其余均相同。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
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组种子萌发,无光组种子也
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结论:
。
3.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居民区附近的一河流(图甲)进行溶解氧 和藻类的测定,并根据所测结果绘成图乙,发现在AB段溶解氧和藻类大量减少。 通过调查,了解到在该河流A上游附近有一酿造厂将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请据此回 答:
请你帮助小明一起分析该探究实验:
(1)实验前,小明必须先将
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
。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
腐烂现象。说明细菌对植物遗体有
作用。
3、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eg.为了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东东同学按以下
点初 击中
此科
处 添
学
加生
副 标 题
物 实
验
专
题
复
习
具有对科学生物部分一 般实验设备、材料的选 择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7752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1.png)
3.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练习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1.学生总结: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
3.归纳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生物探究实验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提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实验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习题,巩固生物探究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简单的生物探究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预期结果等,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3.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结果和数据整理成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4.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针对实验报告进行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与需求:
1.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加以巩固。
2.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的现象,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指导与纠正。
3.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鼠妇属于甲壳动物动物)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形成对照。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两分钟后(为什么让鼠妇适应环境),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数量,共统计10次。
最后记录最后一分钟的数量作为最后的数值,多做几次,求平均值(4)实验结果: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 一个探究实验小组在讨论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的实验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回答:(1)裸露地、草地和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大小会有何等差别?请作出假设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草地次之,裸露地最小。
(2)为什么测量裸露地、草地和茂密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形成对照(3)测量时,为什么每次都多记录几组数据,而且求平均值呢?减少误差3.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结果见下表: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A 鲇鱼小鱼78B 河蚌水蚤、小球藻25C 小球藻/ 3D 小鱼水蚤10E 水蚤小球藻 5(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水蚤、河蚌的食物丰富,数量增加。
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
这些死亡的生物在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
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积累,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尽量不使用含汞的电池;对于废旧电池,分类回收处理等4、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料做实验。
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下图左所示的物像,可能是下图右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C_(2)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下面左图方框内为神经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但缺少细胞核。
请在图中画出细胞核,并画线标注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上面右图表示三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为相同点。
则图中B区和C区分别含有下列括号中①~⑤所示的哪些细胞结构?B__②③④___、C__①⑤__。
(填标号)(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大液泡)5.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王宁同学操作步骤如下:(1)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去镜头上的脏物。
(2)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然后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中涂抹几下。
(3)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
(4)双眼注视物镜,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3—4厘米处停止。
(5)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请你写出王宁同学在操作中错误的地方。
①镜头应用擦镜纸擦拭②载玻片上应滴加生理盐水③未盖盖玻④物镜应接近玻片标本(6)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
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__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_。
(7)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A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菠菜叶肉细胞(8)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C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6. 某生物探究小组做“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
先取两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使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
存两块载玻片相同一侧的培养液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用肉服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2)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甲:_____草履虫逃避有害的刺激__。
乙:_____草履虫趋向有利的刺激__。
(3)结论:__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在取草履虫时,要用从培养液的___表层_吸取,这是因为__表层含氧多,草履虫要呼吸_,由此特征可判断草履虫是生物。
请你试着结台草履虫的结构和生理特征,写出另外两条你认为它是生物的依据:草履虫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具有细胞结构;_它能通过表膜进行呼吸;能通过胞肛和收集管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通过口沟摄取营养;能生长和繁殖7.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2__号种子可以萌发,_1号和_3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适量的水分_和_充足的空气,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适宜的温度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对照_,其中5号种子__不能萌发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8.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
光对大豆的发芽有影响吗?某校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在甲、乙两个同样的培养皿中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50粒)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大豆发芽情况。
请分析:装置甲培养皿乙培养皿场所日光下①条温度23℃②件棉花干湿情况潮湿③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数日后大豆发芽情况46 4 45 5(1)该兴趣小组对乙培养皿设置的条件应该是:①_黑暗环境,②___23℃_,③_潮湿___。
(2)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光对大豆的发芽没有影响__。
(3)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甲、乙两个培养皿中都有未发芽的种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种子处于休眠状态____。
9.如下图所示,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某同学设计了三个装置(A、B和C)放置在阳光下,如图所示(提示:C装置中的油层可使水与空气隔绝;煮沸水是为了驱走水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只有B装置中的种子萌发,而A、C装置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回答:(1)如果只将装置A和装置B的实验结果相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种子萌发需要水。
(2)本实验能否验证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不能因为没有对照实验(3)如果只将装置B和装置C的实验结果比较,你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的结论吗?为什么? __不能____存在两个变量___。
(4)如果要证明“阳光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这一结论,除了利用装置B外,还需要增加一个对照组,请你设计该对照组。
答___增加一个与B相同的装置,给装置遮光(5)在实验过程中,在每个烧杯应放入10粒或更多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什么?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
10..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订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树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该同学做出假设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的___导管__是上下相连通的;(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通过叶片表面的__气孔进行__蒸腾作用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将柳树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的目的是排除茎的____韧皮部____干扰。
(4)为了能够在茎的横切面上或纵切面上观察到溶液的位置,需要将该同学方案中无色透明的土壤浸出液改为_____红墨水___来做实验。
水分输导的结构是____导管_______。
11.某同学研究植物与水分散失的关系时,用甲、乙、丙三个量筒,甲、乙各放入一枝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甲保留所有叶片,乙去掉所有叶片,丙不放植物。
每天上午8时,量筒中加水至100毫升处,放在窗台通风处,晚上8时观察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量数据如下:液面刻度(mL)量筒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甲60 62 50 64 60 68乙94 96 90 97 92 97丙99.5 99.5 90 99.7 99.3 99.8请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六天中气温最高的是第___三天。
(2)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丙_量筒。
(3)甲量筒第一天损失水分的重量是___40 _毫升,其中由叶片蒸腾的水分是_34___毫升。
(4)根据上述数据可知,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是__叶片通过__蒸腾作用散失了。
12.某课外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光照充足,大量浇水,并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第一步,取五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第二步,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不相同的五块,每块均带有芽眼。
将这五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进五个小花盆的沙土中约5厘米深处。
第三步,将五个小花盆按照上表的要求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该实验中设置1号花盆的作用是______对照__。
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探究氧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 1与4 ___ _。
(2)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Ⅰ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_缺氧,能量供应不足_。
(4)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无性生殖___,其优点是_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__。
(5)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___有_。
如果有,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如果每组实验只提供一块马铃薯,容易出现误差。
13 20XX年3~4月份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导致我国南方各省水稻秧苗大量死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验证低温是水稻秧苗死亡的原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