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1)

合集下载

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教材

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教材

第一章一、儿童文学①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武松打虎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①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

在家庭中,家长的身份需要;在学校里,老师的职业需要;在儿童文学的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编辑、评论家的职业位置需要。

②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在这类阅读中,成人读者摆脱了文学以外的种种功利目的和戒备心理,而进入到一种与儿童文学的纯净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之中——他们在这里重温了久已失落的童年的梦幻,唤醒那潜埋着的童年生命感觉,仿佛又寻回了那随生命的消逝而变得十分遥远了的精神家园。

儿童文学提纲

儿童文学提纲

一.选择题1.幼儿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浅显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听赏3.根据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要求创作的文学作品应该怎么样?故事情节要紧张4.哪部作品是幼儿文学的鼻祖?《五卷书》5.格林童话集有那几部?《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6.游戏歌、问答歌、颠倒歌、字头歌?7.歌舞剧的创始者?黎锦辉8.儿童故事的基础是什么?(陈伯吹)趣味9.幼儿图画故事的特点?直观性、连续性、趣味性、传达性10.黎锦辉第一部发表的幼儿戏剧?《麻雀与小孩》二.填空题1.幼儿读者的年龄(3-6岁)2.最古老的两种幼儿文学体裁(儿歌与童话)3.儿歌的灵魂是(节奏鲜明),儿歌的生命是(音韵和谐)4.第一部儿歌专集是(《演小儿语》)5.丹麦的作家安徒生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小意达的花儿》、《卖火柴的小女孩》),被评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6.童话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幻想)7.叶圣陶的童话创作有(《小白船》、《一粒种子》、《稻草人》)8.第一本带有插画的幼儿故事集(《日记故事》)9.最古老的儿歌(《尧时康衢童谣》)10.第一部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幼儿插画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7年出版的《世界图绘》)11.创作幼儿生活故事应当注意(题材新、构思巧、谐趣浓)12.幼儿图画故事的特点(直观性、连续性、趣味性、传达性)13.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3岁集中三五分钟,4岁集中十分钟左右,5,6岁集中15分钟左右)14.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调歌、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15.戏剧语言的组成部分(舞台提示语言和角色语言)16.西方寓言始祖是(希腊的《伊索寓言》)17.童话中拟人形象的特点(既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又保留物的某些特征)18.儿歌被广泛使用的时间五四运动19.张天翼创作的长篇童话是(《大林和小林》)20.幼儿散文《纸船》的作者是(郑振铎)三.名词解释1.泛灵观念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生命,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大纲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大纲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大纲I、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儿童文学教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者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作家和读者,加深对儿童文学文本特征的理解,把握儿童文学各种体裁的特征与种类,培养阅读、鉴赏、分析、编创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学者的文学素质与理论修养。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和文本特征,熟悉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儿童文学作家和读者,阅读一定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把握儿童文学重要体裁的艺术特征和审美风格,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初步学会改编、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密不可分。

本课程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H、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基本原理、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掌握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释义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一)概述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在美学特质上的区别。

(二)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一)“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二)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关系。

四)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五)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四、考核要求(一)概念和范围1、识记: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2、领会:(1)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2)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1、领会:(1)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在美学特质上的区别;(2)儿童文学的五个美学特质。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儿童文学①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四种类型)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武松打虎、《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①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②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①生理层面②心理层面③文化层面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九、儿童年龄的特点·幼儿期(3-6岁),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开始学习运用清楚的连贯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童年期(7-12岁),开始掌握书面语言,其思维发展则表现为,在形象思维仍占重要位置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初步形成,自我意识也得到较明显的发展·少年期(13-15岁),半儿童半成人心理·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有人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

儿童文学复习提纲

儿童文学复习提纲

儿童文学复习提纲第一篇:儿童文学复习提纲儿童文学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有: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2、童话的形象类型:超人体童话形象,拟人体童话形象,常人体童话形象。

3、寓言的特征:寓意于言的教训性,连类比物的比喻性,犀利幽默的讽刺性,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4、儿童故事的类型:民间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谜语故事,动物故事。

5、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人物,故事,主题。

6、儿童散文的类型:叙事型,状物写景型,抒情型,议论型。

7、儿童科学文艺的类别:科学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相声,科学故事,科学寓言,科学谜语。

8、儿童影视文学的特点:视像性,趣味性,情节性,形象性,幻想性。

二、判断题1、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一部在教育史和儿童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爱弥儿》,代表着社会儿童观的转变。

2、儿童文学的构成元素有人物,故事,主题。

3、神话,故事,歌谣,这些最早出现的文学形态,也是儿童文学得以生长的最初的摇篮。

4、插图在儿童文学中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5、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作家试图与特定的读者群—儿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艺术对话的产物。

6、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志是作家专为儿童创作童话的意识的觉醒.。

7、儿童科学文艺以介绍科学知识,展现科学的世界观,宣传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论文与科普读物。

三、名词解释1、新媒介: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它的对立面是传统媒介。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当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时,都可以称为新媒介。

2、故事元:任何叙事性作品首先都有一个基本故事,我们将之称为“故事元”。

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而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故事元这个中心服务的。

3、童话:是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4、儿童小说: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初等教育学院《儿童文学》考试大纲

初等教育学院《儿童文学》考试大纲

初等教育学院《儿童文学》考试大纲总学时:54 学分: 3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一、考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全面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儿童文学修养;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童话、寓言、儿童散文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和童话等。

二、考核方式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原则上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期末考核。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了解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文学的要求,重点掌握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认知儿童文学的常见文体样式,重点掌握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童话和寓言;了解儿童文学鉴赏的特点,掌握儿童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各章具体考核要求分述如下: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本章为考核的次重点。

一、认识儿童文学的范围界定;理解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和有别于成人文学的特征。

二、了解儿童文学的总体审美特征。

三、掌握两个概念的内涵——儿童情趣、儿童文学母题。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本章作一般性了解。

一、理解儿童文学的阶段分期知识,认识它与儿童文化教育的联系。

二、掌握以创作动机划分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本章作一般性了解。

一、理解儿童文学的叙事功能和语言特点。

二、了解儿童文学中插图的作用。

第四章儿歌与儿童诗本章为考核的重点。

一、认识理解儿童歌和儿童诗歌谣的特征和传统样式,并能运用于分析作品二、初步掌握儿歌创作的基本要求第五章童话本章为考核的重点。

一、掌握童话的艺术特征、种类和艺术表现手法,对童话作品进行赏析。

二、初步掌握童话的创作要求第六章寓言本章为考核的重点。

一、掌握中西方寓言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艺术特征。

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复习提纲

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复习提纲

10儿童文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儿童文学——12、儿童文学的重要性——31、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2、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种类3、儿童文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3、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71、幼年文学(或称“幼儿文学”)是为3岁至6、7岁(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服务的文学2、童年文学(或称狭义的“儿童文学”)是为6、7岁至11、12岁(小学阶段)的儿童服务的文学3、少年文学是为12、13岁至17、18岁(中学阶段)的少年服务的文学4、儿童文学的艺术母题——141、成长的母题2、幻想的母题3、爱的母题4、自然的母题5、中国儿童文学概貌——196、外国儿童文学概貌——23第二章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应用1、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原因——401、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2、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3、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2、儿童文学理念的转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471、语文教学中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

2、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人文培养。

3、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

3、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构成——481、对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2、对儿童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3、丰富的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4、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第三章儿歌1、儿歌的发展历程——582、儿歌的审美艺术特征——731、天机活泼的稚趣美2、节奏明朗,富于音乐美3、儿歌与游戏的互补互融3、传统儿歌的特殊形式——831、摇篮歌2、数数歌3、游戏歌4、连锁调5、问答歌6、绕口令7、颠倒歌8、谜语歌9、字头歌4、儿歌的鉴赏5、儿童诗歌的艺术特质——991、浅语之美2、意象之美3、具象之美4、图画之美5、情趣之美6、儿童诗歌的鉴赏——1111、朗读时的音乐感与图像性2、鉴赏时的链接与拓展3、鉴赏与创作的互动第四章儿童文学的幻想体1、童话的定义——1252、童话的美学特征——1311、幻想——童话的本质特征(1)人物形象的夸张变形(2)情节的荒诞(3)环境的虚拟2、通话的隐喻和游戏精神3、童话语言的幽默本质与模糊特征(1)幽默(2)模糊性的语言3、童话的意义——1401、促进儿童的心理和人格发展2、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3、加强儿童的审美体验,丰富儿童的生活4、童话现代审美形态的转化——1471、主题的变化2、艺术类型的多样化(1)热闹派童话(2)抒情型童话(3)哲理童话和科学童话(4)新型童话3、叙事结构及叙事技巧的多样化(1)文体界限的模糊造成的叙事方式的变化(2)叙事结构的虚实结合(3)叙事技巧的多样化5、熟悉代表性的童话名家名作6、寓言的概念——1547、寓言的特征——1551、明确的寓意2、比喻的手法3、结构简单、语言精练8、世界寓言的三大发源地——162古希腊、古印度、中国9、西方寓言发展四位大师——162达·芬奇、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10寓言的赏析第五章儿童文学的叙事体1、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2、童年小说的艺术特征3、少年小说的艺术特征4、成长小说的艺术特征5、熟悉代表性的小说名家名作第六章儿童文学的散文体1、儿童散文的美学特征2、儿童散文作品鉴赏第七章儿童文学的多媒体1、图画书的特征2、图画书的作用3、中国动画片发展概况第八章儿童文学的科学体1、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及作品2、重要的中国儿童科幻作家作品3、中国重要科学童话、科学诗作家作品开放题:(必考,请做好准备)根据本学期的儿童文学学习内容选择下面其中一位你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家分析其创作特色。

《儿童文学》1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儿童文学》1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123学时:30 学分:2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课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Child Literature(1)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学习中外儿童文学发展史,熟悉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阅读经典著作,了解当前儿童文学现状,创作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认识儿童文学对儿童身心健康所起的积极作用,提高阅读和赏析能力。

目的: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和教育,使小学教育本科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掌握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熟悉中外儿童文学发展史,使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肩负起向少年儿童输送儿童文学,讲授儿童文学,指导少年儿童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的崇高使命。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1.概念和范围(1)“儿童文学”释义(2)儿童文学的范围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1)概述(2)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3.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1)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2)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3)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教学要求:明确学习儿童文学的概念、范围,了解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及儿童教育的关系,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教学重点:明确学习儿童文学的概念、范围,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教学难点: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及儿童教育的关系。

(二)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教学内容:1.儿童文学作家(1)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2)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3)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2.儿童文学的读者(1)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2)儿童读者的特殊性(3)儿童读者的多样性(4)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教学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的不同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儿童文学的特征。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的关系。

(三)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教学内容:1.儿童文学的故事性(1)故事性与儿童阅读(2)故事性的构成2.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1)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2)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3)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3.儿童文学的插图(1)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2)插图的特征(3)插图的功能教学要求:了解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包括其故事性,语言特点及插图特点。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儿童,尤其是( )正如在人生的黎明时期生命的花朵刚刚开始绽放。

2、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于儿童是更好动、更富于( )和( )的。

3、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有着天然的( )和( )能够成为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审美材料。

4、童话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

概括起来,童话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与( )两个阶段。

5、儿童文学具有学科的特殊性,因此,与其说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倒不如说是( )渗透和融合了儿童生活及精神需要。

6、父爱型儿童作品的最大特征是( )。

7、“童心型”作家属于( )的儿童文学作家。

8、( )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

9、世界上第一家儿童出版社是由( )创办的。

10、在儿童散文中“趣”包含着( )与( )两方面的内容。

11、马克·吐温,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两部以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是( )和( )。

12、尼古拉·诺索夫是(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 )。

13、秦文君,著名中国儿童作家,他的代表是( )。

14、( )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

15、( )这种文学作品样式是寓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16、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核心是( )。

17、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是( )编写的《演小儿语》。

18、以童话的体裁作为划分标准,任德耀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剧本《马兰花》属于( )。

二、选择题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 )A纯真B变幻C客观D直观2、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健康的审美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得到纯正的美学观念的熏陶,让他们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 )A审美观念B审美趣味C审美情感D审美能力3、我们一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4、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 )。

A、韵文性B、直观性C、幻想性D、叙事性5、儿童故事的创作应( )。

儿童文学复习大纲

儿童文学复习大纲
■ 题材类型: 䡦 家庭、学校、社会、异域、成长、浪子子回头、英雄、集体奋斗斗、少男 少女女、冒险、苦儿儿、顽童、童趣、奇思异想、动物、自自然风物型等16 类。
■ 三大大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自然的母题。

■ 儿儿童欣赏文文学的特点 䡦 需要成人人的帮助和指导——主要是父父母和教师 䡦 偏重直观感受 䡦 易于感情投入入 䡦 善于模糊解读 䡦 拙于鉴别评判
达的思想。 ❖ 童话的象征是整体寓意经由一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体系而而获得实现的。 ❖ 童话象征的两种类型: ❖ 具象象征——童话的意蕴来自自于一一些特定的具体形象,如马兰花——勤劳;
宝葫芦——不劳而而获等。 ❖ 总体象征 ——童话的意蕴来自自总体形象体系本身身。
三种童话形象类型(超人人体概念) 超人人体童话形象——童话的主人人公是具有超人人的神奇能力力、能造就超自自然奇迹 的形象。 ▪ 超人人体童话形象通常是作为推动童话情节发展或衔接人人物关系的中判断 填空) ❑ 纯真之美; ❑ 稚拙之美; ❑ 欢乐之美; ❑ 变幻之美。
■ 审美特质的内涵: ❑ 指相对于成人人文文学而而言言更普遍、更集中、更典型的艺术特征; ❑ 某些艺术手手法或审美要素在儿儿童文文学中以不同于成人人文文学的中的运用用方方 式,以不同的意义和作用用出现,从而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例如想象, 在儿儿童文文学中的更活跃、运用用更强调新鲜,奇特,魔幻化;例如夸张, 在儿儿童文文学中运用用更普遍,目目的也不同。还有比比如重复,在成人人文文学中 主要作用用是强调,而而在儿儿童文文学中的主要运用用主要体现在结构方方式上,
儿儿童民间故事与现代故事的区别(填空 判断) 一一是又口口传性 书面面创作;
二二是集体性。 个人人创作 三是变异性。 稳定性 四是佚名性。 作者署名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一、儿童文学①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 (四种类型)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武松打虎、《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①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②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①生理层面②心理层面③文化层面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20XX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8)-自学考试.doc

20XX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8)-自学考试.doc

点击查看:2018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汇总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外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品第八章外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品一.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①温暖的人道主义在多种题材中寓意着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各类作品均以人道主义为主线,表现出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批判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表现在两个方面:A用暖色调来歌颂人,歌颂真善美。

借助这些描写对象,歌颂善良、勤劳和美好。

如《野天鹅》——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人文思想:人是宝贵的,能够称得上“人”称号的人都具有高尚的灵魂,而高尚的灵魂是永恒的。

B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现实的方法,也充分展示了他人道主义精神追求。

安徒生有苦难童年,有极为艰辛的奋斗之路,因此他的作品中一方面表现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寄寓了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同情,另一方面,他又为他们营造了美好的天国,使不幸罩上了温和的色彩。

例:《卖为柴的上女孩》(情节概述)②诗意之美安徒生童话的诗意之美具体体现在他作品的构思、语言运用、和描述和诗意等方面。

构思的意象化、画面化(《丑小鸭》等),语言的色彩感(《海的女儿》等),描述的个性化抒情等都体现着这种诗意。

从构思和描述来看,体现出个性化的抒性,安徒生自己也称他的童话是“天真的诗”。

他说,童话“对我来说,它代表了一切种类的诗”。

从个性化抒情而言,安徒生童话很善于用浓染作者感情的笔墨不描写童话环境和刻划童话人物。

③安徒生式的幽默。

幽默是贯注于安徒生人作品中的独特风格。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幽默的风格通过情节的推进,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的运用表现出来。

如:形象塑造和情节推进中的幽默。

《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穿上那件看不见的锦袍后,还“在镜子前转了转身,扭了扭腰肢”安徒生童话的艺术成就安徒生童话的艺术成就的最高点在于:安徒生体现自己崇高美好的心灵,常用的是两副笔墨;传达诗意的笔墨和传达幽默的笔墨并行,交叉,叠合着运用,造成一种安徒生童话独特的美,造成一种安徒生童话风格。

2、简述安徒生童话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其重要作品。

儿童文学复习纲要

儿童文学复习纲要

儿童文学复习纲要1、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①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儿童文学属于儿童读物其中的一种,儿童读物还有包括其它种类。

儿童文学(literature for children),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

偏于文学,适合9至99岁阅读,老少均可品味。

儿童读物,即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如:思想品德读物、自然科技和文史知识读物等。

“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服务对象和价值功能上。

他们都是成年人为了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少年儿童,也即两者的主要生产者都是成年人,主要消费者都是少年儿童。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儿童读物是为儿童准备的精神礼物”,“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

”但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儿童读物的范围要大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一种。

所谓“儿童读物”,即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如:思想品德读物、自然科技和文史知识读物等。

在“适合于儿童阅读”这一点上,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是一致的;在内容上,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包含一定的知识信息,但是儿童文学作品并不以系统地介绍和说明知识为目的,它只是将有关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入作品整体的审美世界之中,并诉诸儿童读者审美心理世界。

因此,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作品中的一种有机构成,而不只是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文学备考大纲

儿童文学备考大纲

儿童文学备考大纲儿童文学备考大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儿歌的主要对象是()A.婴幼儿B.学龄初期儿童C.小学低年级儿童D.(A)和(C)2.冰心的《三寄小读者》创作于()A.二十年代B.五十年代初C.六十年代初 D.七十年代末3.《鞋匠的儿子》是叶君健为少年儿童写的()A.安徒生的传记B.中篇童话C.某个中国鞋匠的故事D.自己的传记4.使少年儿童“一面翻书,一面狂笑”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杰作是()A.《堂·吉河德》B.《小癫子》C.《无路历程》D.《一千零一夜》5.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是()A.超人形象B.常人形象C.宝物形象D.拟人形象6.克雷洛夫是()A.法国寓言作家B.用散文体写作的寓言作家C.俄国19世纪初的寓言作家D.意大利的寓言作家7.下列故事中,属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是()A.草船借箭B.夸父追日 C.守株待兔D.画蛇添足8.在我国古代,儿歌通常被称为()A.民谣B.徒歌 C.谚语D.童谣9.我国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是()A.黎锦熙B.黎锦晖 C.郭沫若D.熊佛西10.法国作家凡尔纳被称为“科学幻想之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科幻作品。

下列作品属于他创作的是()A.《海底两万里》B.《2001年:太空探险》C.《隐身人》D.《海豚岛》1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以童年经历为题材写成了两部儿童小说,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

其中一部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另一部是()A.《王子和贫儿》B.《汤姆·索耶历险记》C.《傻子国外旅行记》D.《镀金时代》12.儿童读者包括了3岁到15岁的全部儿童,他们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他们的______的不同而发展和变化。

()A.理解能力B.年龄特征C.心理因素D.智力水平13.李汝珍的《镜花缘》前半部分描述游历海外的奇闻异见,其构思与18世纪英国的深受儿童喜爱的幻想名著______十分相似。

12348低幼儿童文学自考考试大纲

12348低幼儿童文学自考考试大纲

12348低幼儿童文学自考考试大纲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低幼儿童文学课程代码:12348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低幼儿童文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类学前教育专业必考的科目,是为培养和检查自学应考者的有关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低幼儿童文学》是一门论述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幼儿文学各种体裁的艺术特色及创作手法、幼儿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析的学科。

它负有提高幼教工作者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儿童文学的鉴赏、批评方法以及培养赏析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等任务。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考试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幼儿文学各种体裁的特点和创作方法;了解中国和外国著名幼儿文学家和作品的特色;掌握评析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学习以幼儿文学理论和儿童年龄特点为依据,尝试创编幼儿文学作品。

Ⅱ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上编幼儿文学概论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幼儿文学的一般特点、文体分类;掌握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一)儿童文学的概念什么叫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特征。

(二)儿童文学三个层次的划分为什么要将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读者对象及特点。

第二节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一)幼儿的心理特征及与幼儿文学的关系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及其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二)幼儿审美意识的独特性幼儿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幼儿审美意识处于较低层次。

(三)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感知型的教育方式;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

第三节幼儿文学的特征(一)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的概念。

怎样理解幼儿文学的概念?(二)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幼儿文学文体分类的依据。

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

三、考核知识点(一)儿童文学的概念(二)幼儿文学的概念(三)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四)幼儿文学的特征四、考核要求(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1.识记:什么是儿童文学?什么是幼儿文学?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自学考试复习提纲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构成;理解儿童文学的四个基本特点;了解儿童文学的作用和功能;了解儿童文学与幼儿文学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任务一儿童文学概说(一)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被儿童接受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和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两类。

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

(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氛围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

任务二儿童文学的特点(一)故事性(二)幻想性(三)趣味性(四)朴素性任务三儿童文学的功能(一)认知功能(二)审美功能(三)教育功能(四)娱乐功能任务四儿童文学与幼儿文学(一)幼儿文学也是独立的文学(二)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是以0至六七岁婴幼儿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

三、考核知识点(一)儿童文学的概念(二)儿童文学的特点(三)儿童文学的功能(四)幼儿文学的概念四、考核要求(一)儿童文学概说识记: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二)儿童文学的特点1. 识记:儿童文学的四个特点。

2. 应用:联系儿童文学作品,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四个特点。

(三)儿童文学的功能1. 识记:儿童文学的四个功能。

2. 应用:选择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分析评价其功能。

(四)儿童文学与幼儿文学1. 识记:幼儿文学的概念。

2. 领会:幼儿文学相对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1)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1)
有时我带点儿东西上床
也许是一块结婚蛋糕
也许是一两样玩具
我们在黑暗中航行了一整夜
当白天终于来临
我却发现我的船儿
安稳地停靠在我的房间
四、考试时间:150分钟
应用:(1)分别评述安徒生、科罗迪、马克·吐温三位作家的儿童文学经典及其划时代意义;(2)分别评述林格伦、克斯特纳、怀特、达尔等作家的儿童文学代表作。
下编 儿童文学作品选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编配合文体论基础理论的学习,增进对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了解,培养审美的感觉,提高鉴别作品的能力。要求结合理论,学习品评和赏析儿童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作者划分的类型。
3、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和特殊性。
4、儿童文学创作的三大母题及表述方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可划分为哪两大类型?请加以简述;(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应的三种表述方式。
2、领会:(1)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和特殊条件?(2)儿童文学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和特殊性;(3)如何理解创作中的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
第五章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对整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描述,共分三节,包括古代、现代和当代三大块。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生存状况,包括中国儿童文学的遗产、萌发以及“五四”运动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催生;了解中国现当代各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轨迹、艺术特点和经验教训。
二、考核知识点
1、史前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现代文学大师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
3、现代重要的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4、当代重要的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了解各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以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文学史构成两大基本板块。以文体考察和创作、鉴赏及阅读指导等作为基本理论的延伸和补充;以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充实历史内容;最后选择部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配以点评文章帮助理解和应用。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增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
二、考核知识点
1.19世纪至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四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家的创作成就和艺术特色。
2.20世纪英语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六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特色。
3.20世纪英语世界之外七位重要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特色。
三、考核要求
识记:(1)熟悉20世纪外国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五章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对整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描述,共分三节,包括古代、现代和当代三大块。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生存状况,包括中国儿童文学的遗产、萌发以及“五四”运动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催生;了解中国现当代各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轨迹、艺术特点和经验教训。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鉴赏和阅读指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共分两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了解家庭和学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1、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
2、儿童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和标准。
3、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
4、学校阅读环境与家庭阅读环境的特点。
2、儿童文学作者划分的类型。
3、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和特殊性。
4、儿童文学创作的三大母题及表述方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可划分为哪两大类型?请加以简述;(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应的三种表述方式。
2、领会:(1)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和特殊条件?(2)儿童文学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和特殊性;(3)如何理解创作中的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
(四)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分析儿童文学的欢愉美。
(五)材料分析题
1.试结合儿童诗的特点,赏析下面这首儿童诗。(300字左右)
我的床是一条小船
[英国]斯蒂文森
我的床像一条小船
保姆帮我登上船儿
她替我穿上水手装
让我在黑暗中启航
在夜里,我走上甲板
向岸上的朋友们道别
我闭上眼睛出发
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
就像一个谨慎的水手
3、应用:(1)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稚拙美、欢愉美、变幻美、朴素美(任选其中一点)。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共分两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的素养和特殊条件;了解儿童文学作者的一些类型和特点;把握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题材类型和表述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
1、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章外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对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简要描述,共分三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19世纪前的儿童文学萌芽状况、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文学的独立分支后的发展概况以及20世纪儿童文学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
二、考核知识点
1.世界儿童文学发生的三大因素。
2.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独立的文学分支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三、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
1.冰心的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结集出版前,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陆续刊登在( )上。
A. 《京报·儿童周刊》 B. 《晨报·儿童世界》
C. 《儿童世界》D. 《小朋友》
(二)名词解释
1.儿童读物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
2、领会:(1)怎样看待我国现代之前的儿童文学?(2)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3)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有哪些?(4)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和思考。
第六章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对各时期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共分六节。通过本章的学习,清楚地了解史前时期一些重要的儿童文学遗产;了解曾经为开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做出贡献的现代文学大师们的创作和理论实践;了解现当代颇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着眼于儿童,立足于审美;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佳作;基础理论学习与作品应用实践相结合,尝试儿童文学创作,初步学会儿童文学的鉴赏和评论。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共分四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明确古典意义和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了解儿童文学读者的主要特点及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的原因和意义。把握儿童文学基本的美学特质。
第四章儿童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体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按体裁类型共分12节,重点考核1-7节和11-12节,8-10节暂不考核。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这12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了解12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创作状况;熟悉并分析这12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典型例作。学习本章应和下编儿童文学作品选的阅读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重点阅读篇目:
儿歌
数蛤蟆
石榴
大老哥
儿童诗
神奇的窗子

蘑菇
棍子上的屋盖
童话
扣子老三
巨人的花园
面包房里的猫
寓言
画鸟的猎人
割掉尾巴的狐狸
儿童小说
NO!NO!NO!
我的接线员朋友
为我唱首歌吧
儿童散文
松坊溪
中国少女
少年报告文学
永远的女孩
儿童科学文艺
威尔历险记
三、考核要求
应用:(1)赏析儿歌《数蛤蟆》或《石榴》,并指出作品的形式特征;(2)赏析林良的儿童诗《蘑菇》或罗大里的《棍子上的屋盖》;(3)赏析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4)赏析郭风的散文《松坊溪》;(5)赏析保罗·维里厄德的小说《我的接线员朋友》,分析它的情感主题;(6)赏析艾德里安的儿童小说《为我唱首歌吧》,分析它的悲剧情感艺术。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七月
自学用书:《儿童文学教程》,黄云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儿童文学教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科)的必考课程和汉语言文学(专科)的选修课程。它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多维的理论性、鲜明的师范性和较强的应用实践性,是从事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考核知识点
1. 怎样看待我国现代之前的儿童文学?可从哪几个方面去发掘我国古代儿童文学的遗产?
2.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3.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
4.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和思考。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古代儿童文学遗产的范围;(2)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历史发展轨迹的要点。
2.领会:(1)简要阐述世界儿童文学发生的三大因素;(2)举例说明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孕育;(3)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独立的文学分支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4)20世纪儿童文学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
第八章外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对各个时期各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共分三节。通过本章的学习,清楚地了解19世纪至20世纪世界各国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
二、考核知识点
1、儿歌的历史演变,儿歌艺术上的特点和主要的艺术形式。
2、儿童诗艺术上的特点,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
3、何谓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及主要的形象类型。
4、何谓寓言?寓言的艺术特点,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5、现代故事与民间故事有何区别?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6、儿童小说的主要构成元素与相关构成元素,儿童小说的主题和题材的选择。
3.20世纪儿童文学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
4.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语世界中最著名的童话形象。
5.20世纪北欧儿童文学的主要成就。
6.20世纪日本儿童文学的主要成就。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熟悉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独立的文学分支后各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2)熟悉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语世界中最著名的童话形象;(3)熟悉20世纪各国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2、领会:(1)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变;(2)比较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3)何谓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和美学特征;(4)何谓寓言?寓言主要的艺术特点;(5)现代故事与民间故事有何区别?(6)儿童小说的主题和题材有何特殊性?
3、应用:(1)举例分析童话常见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2)举例分析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7、儿童散文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类型。
8、儿童科学文艺的特点和常见的类型。
9、图画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的艺术形式。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儿歌艺术上的特点;(2)儿歌特殊的艺术形式;(3)儿童诗艺术上的特点;(4)童话常见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5)童话主要的三种形象类型;(6)童话和寓言的异同;(7)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和类型;(8)儿童小说的主要构成元素与相关构成元素;(9)儿童散文的基本特征;(10)儿童散文的艺术类型;(11)儿童科学文艺的主要特点和常见的体裁类型;(12)图画文学的基本特征;(13)图画文学常见的艺术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1、史前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