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的调节高三高中生物教学课件课件.ppt
![血糖的调节高三高中生物教学课件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e3ca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4.png)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 mg/dL时: 高血糖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 糖尿病
血糖高 不一定是 高血糖 不一定是 糖尿 也不一定是 糖尿病
〔四〕糖尿病及其防治
1、诊断:
验血
高血糖
验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糖尿
糖尿病
2、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
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
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
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
变化曲线。
100
2
0
1
2
3
摄取葡萄糖溶液
血糖降低
+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
1、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部分分泌的一种激 素,它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 糖含量升高;
2、生长抑素:由胰岛D细胞分泌的,可抑制胰 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
3、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作用 是调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并促使蛋 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为糖元和葡萄糖。
血糖升高
下丘脑
胰岛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另一区域
B细胞
分泌增多
〔-〕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
〔+〕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胰岛
分泌增多 肾上腺
分泌增加 A细胞
髓质
下丘脑 某一区域
血糖降低
〔三〕血糖平衡的意义: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二 血糖的调节
调节血糖的10种方法
![调节血糖的10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7cf4b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e.png)
调节血糖的10种方法调节血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人体中的血糖来源于食物,而血糖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血糖过高会导致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而血糖过低则会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因此,掌握一些调节血糖的方法,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10种调节血糖的方法。
1. 控制饮食饮食控制是调节血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合理的饮食可以使血糖保持稳定,避免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
饮食控制的原则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空腹进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2.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水平。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利于血糖的调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反过来导致血糖过低。
3.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锻炼和饮食控制,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建议每周一次体重称量,观察自己的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锻炼计划。
4. 合理饮水合理的饮水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糖的积累。
建议每天喝8-10杯水,避免饮用甜味饮料和咖啡因饮料,以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波动。
5. 合理选择食品合理选择食品可以有效地避免血糖波动。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食品,少食用高糖和高脂肪的食品,例如巧克力、蛋糕和炸鸡等。
6. 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维持自身的代谢平衡,避免血糖波动。
建议每日按时起床、就寝,避免超时工作和熬夜等不规律的作息方式。
7. 控制压力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增多,这些激素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波动。
建议通过休闲、运动、娱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频繁的情绪波动。
8. 节制酒精酒精的分解过程会导致血糖的升高和下降,建议适量饮酒,不要过量饮酒。
9. 合理用药对于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
过度使用药物可能导致血糖的异常波动,进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10. 检查血糖定期检查血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节。
糖类代谢—血糖及血糖浓度调节(生物化学课件)
![糖类代谢—血糖及血糖浓度调节(生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6e878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f.png)
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此外,部分患者出现低 血糖症状,但诊断为可疑症状性低血糖。
(二)产生低血糖的原因
胰岛素过量 反应性低血糖: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餐 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大多在餐后 2~4h,尤其以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的时候比较明显。 摄入不足:饥饿、重度营养不良 消耗过多:剧烈运动、发热、腹泻 肝病变:严重的肝病/肝糖储存不足及肝糖异生的酶系异 常等,导致糖代谢障碍。
当人体处于较长时间饥饿、或强体力劳动时,肝糖原在12 小时内已耗尽,此后就要动用糖异生作用了,可维持血糖浓 度恒定24-——48——72小时。
三、血糖的去路
有氧氧化:是血糖的主要代谢去路。 合成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 转换成非糖物质或其他糖类衍生物如:PRO、TRIG、AA 磷酸戊糖旁路,生成NADPH。 尿排出:
3.血糖的分类
空腹血糖: 进食后8—10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一 般是指早晨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
餐后血糖: 是指进餐2小时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是反应胰岛B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能较好的反映进 食与降糖药的使用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 的。睡前血糖: 晚餐后21:30时血液中的糖浓度,是指导 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2.低血糖异常判断标准
(1)正常人空腹血糖: <2.8 mmol/L, 低血糖(异常) (2)糖尿病人空腹血糖: <3.9mmol/L, 低血糖(异常)
高血糖症导致的慢性并发症有时间累积的过程,往往在10年、15年或 者20年以后才逐渐出现。
低血糖的危害以分钟、秒钟计算。低血糖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和导致 心律失常,包括昏迷、死亡,所以低血糖症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症带 来的危害,对低血糖要给予更加重视。
血糖平衡的调节.ppt.ppt
![血糖平衡的调节.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8a04d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f.png)
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
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全身的
血量大约为5L。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
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
为血糖的浓度会大幅下降吗?
4
问题探讨2: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
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
(2)你能试着解释该小鼠在两小时后血糖恢 复正常的原因吗?
2
血糖的去向(正常情况下)
血糖 0.8~1. 2
g/L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3
问题探讨2: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
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
耗300g糖类。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血糖降低
11
+
血糖升高
下丘脑一
血 区域
糖+ 平
胰岛B 细胞
衡
+
的
胰岛素分泌
调
控
+
途
组织加速利用 和储存葡萄糖
径
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胰高血糖素分泌
+
胰岛A
细胞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血糖降低
+
12
反馈调节
• 概念: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元分解,并促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 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第4节-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PPT课件
![第4节-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8e4bba7e21af45b207a899.png)
高
发生的,但升血糖,在于用血糖
血
。而血糖的利用必须进入细胞内
糖
。血糖能否进入细胞内,就取决
素
于胰岛素了。胰岛素之所以起降
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是因为其能
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中,进一
步实现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或合成
糖元或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
因此,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势必会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18
原因在于我们一日三餐是定时吃饭,而机体时时刻刻需要能量。饭后消化吸收大量葡萄糖进入血 液,导致血糖浓度迅速升至过高,这是内环境稳态所不允许的。必须及时将大量葡萄糖迅速转化 储存,之后当血糖降低时再由肝脏缓慢分解释放补充到血液循环中,从而保证血糖水平的稳定, 这一任务主要由肝脏完成。
2、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由 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类、蛋白 质和脂肪的代谢,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 内转变为糖。(下丘脑—垂体—腺体)
.
17
(1)“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会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是
在血糖浓度本身就高的情况下发
胰
生的,此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
岛 素 和 胰
到抑制。 (2)“胰高血糖素的 分泌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 是在血糖浓度本身就低的情况下
当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升高血糖浓度直接引起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引 起下丘脑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间接使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一方面促进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和转化成非糖物质,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 化成糖,这是我们熟知的。但是,摄食后血糖浓度迅速升至很高,仅有上述调节作用不足以及时 迅速将血糖降低至正常浓度。事实上机体还有一个调节机制,即胰岛素分泌增加还会抑制胰高血 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减少导致肝糖元的分解减少,缓解降血糖的压力。这样,胰岛 素分泌一方面直接降低血糖.一方面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间接降低血糖,双管齐下从达到 迅速降血糖的效果。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3a2c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8.png)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2.血糖平衡的调节(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调节中枢:下丘脑的相关区域。
(3)主要激素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①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②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4)调节途径(5)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3.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6)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1)血糖平衡的调节也就是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2)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则会引起糖尿病。
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口服胰岛素制剂的方式治疗,因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成氨基酸。
1.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2.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式图(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胰岛素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来判断,波动范围在3.9~6.1 mmol/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b 曲线表示正常人,a曲线表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曲线表示低血糖患者。
(3)图3表示进食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变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2.2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7张PPT)——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2.2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7张PPT)——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fa2cbe6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8.png)
一、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原
脂肪酸等非糖 物质
消化、吸收
分解 转化
血糖
摄取
(3.9~6.1 mmol/L)
氧化分解
CO2+ H2O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转化
非糖物质
血糖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能源,尤其是脑和红细胞必须 随时由血液供给葡萄糖以保障细胞代谢对能量的需要。血糖的来源与去 向保持动态平衡,人体血糖的浓度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机体 的稳定。
苏 教 版 ( 2019 ) 选 择 性 必 修 一
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学习目标
0 能用“稳态与平衡”的观点,归纳血糖调节的过程,培养
1
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体会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式
0 通过对糖尿病病因的分析及常见症状的了解,关注身体健 2 康,提高社会责任感
新课导入
我国传统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辩证冰 鉴》中对糖尿病均有记载,其症状之一就是尿糖。所以,有人看到尿常 规检查的尿糖一项出现阳性时,就会担心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那么,当 人体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是否就能断定此人患上了糖尿病呢?如何确 定一个人患上了糖尿病呢?
事实2 为便捷测量人体血液中葡萄糖 的物质的量浓度,人们发明了家用血 糖仪,它可以随时监测人体血液中的 葡萄糖浓度变化。图2-1-1为某人空 腹时利用家用血糖仪测量血液中葡萄 糖的物质的量浓度示意图。
积极思维
如何确定一个人患了糖尿病?
1.判断根据上图中血糖仪所显示的数据,判断该被测量者空腹状态下的 血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正常?
以上资料能说明什么问题?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血糖平衡的调节 课后作业
![血糖平衡的调节 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d2ee2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2.png)
血糖平衡的调节课后作业1.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①②表示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分别是肝脏、胰岛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激素a能够降血糖,激素b能够升血糖,二者均由甲分泌,则激素a为胰岛素,激素b为胰高血糖素,甲为胰腺;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则乙为肝脏,A错误;激素a(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即能够促进过程①和过程②,B错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均能够升高血糖,因此激素b(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C错误;血糖平衡调节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完成的,激素b(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当血糖升高到一定范围时,反过来会抑制激素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
2.人体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可以催化血糖转化为糖原,使血糖水平降低B.血糖水平降低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C.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血糖水平往往比正常状态要高答案A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素不具有催化作用,只起到调节作用,A错误。
3.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B.血糖浓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相应激素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D.图中a与c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表现为抗衡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a表示胰高血糖素、b表示胰岛素、c表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D错误;血糖浓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通过胞吐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结构①是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正确4.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 μu/mL,人体内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 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2型糖尿病肥胖者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如图所示。
血糖平衡调节归纳总结
![血糖平衡调节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ab83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1.png)
血糖平衡调节归纳总结血糖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血糖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至关重要的过程。
本文将对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一、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糖原。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作用有助于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防止血糖升高过快或过高。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是另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胰岛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保证人体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三、肝脏的作用肝脏在血糖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饭后,肝脏储存过多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以备不时之需。
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肝脏释放储存的糖原,使血糖水平回升。
此外,肝脏还能合成葡萄糖,以在需要时提供能量。
肝脏的作用是维持血糖平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胃肠道的作用胃肠道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血糖水平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的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胃肠道通过释放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泌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胃排空速度,从而影响血糖的升降。
五、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对血糖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活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下降。
而副交感神经活动则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六、激素的作用除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一些激素也对血糖调节产生影响。
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相互作用,增加葡萄糖的释放,提高血糖水平。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有助于提高血糖水平。
在激素的调节下,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血糖调节需求。
高中生物必修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血糖平衡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380104674b35eefdc9d33317.png)
实例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
思考:
跑步过程中,尽管 血糖在不断被消耗, 但它的含量基本维 持在0.9 g/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 途径得到补充?
思考:
饭后,大量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 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来源
血糖 调节
去路
血糖的来源
不同胰激岛A素细对胞同一生肾理上效腺髓质
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
-
反馈 调节
胰岛B细胞
-+
胰岛素分泌 增多
在作一的胰个效高血系果增糖多统,素分中反泌,过系来统又肾本作上腺增身为素多工信分泌 息调节该+ 系统的工作,+这种 调节胰机岛制A细叫胞做反馈调肾上节腺。髓质
-
+
+
血糖降低
血糖平衡的意义: 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血糖过低:细胞供能不足,头晕、心慌,四肢无力,严重时导致死亡 血糖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营养流失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血糖
血糖的去路
氧化分解 供能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转化为脂肪、氨 基酸等非糖物质
思考与讨论
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尽管血糖不断被消耗,但 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 途径得到补充?
1.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 2.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3.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升高 + 胰岛B细胞 + 胰岛素增加
降低血糖含量
血糖平衡的调节优
![血糖平衡的调节优](https://img.taocdn.com/s3/m/83858e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3.png)
血糖的生理功能
提供能量
血糖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ATP。
维持内环境稳定
血糖浓度的稳定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过高或过 低的血糖浓度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
参与代谢调节
血糖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例如胰岛素等激素 的分泌调节。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维持血糖平 衡。
详细描述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保 持心情愉悦和放松状态,可以维持正常的内分泌 和血糖水平。同时,一些传统医学方法如针灸、 按摩等也可以辅助调节血糖。
详细描述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 平衡和稳定,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长期的高血糖和低血糖都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糖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低血糖则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等症状。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饮 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量。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应特别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可能导致心 肌梗塞等严重后果。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
总结词
通过合理安排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调整营养素比例, 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总结词
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控制餐后血 糖反应。
详细描述
选择低糖、高纤维、高蛋白质的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 摄入量,适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有助于降低血糖波动。
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
连续血糖监测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5c46cddccda38376baf26.png)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常德外国语学校陈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血糖平衡的调节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建构模型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观念;通过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及模型构建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我们已经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
而上一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激素和激素调节”。
(学生: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细胞或分泌器官分泌的对靶细胞其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激素调节就是由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的一种调节方式)(二)导入明标:激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那么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探讨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血糖平衡的调节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建构模型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观念;通过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其中学习重点有血糖平衡的调节,难点是血糖平衡的调节及模型构建。
(三)探究交流一: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学生结合学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图2-9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并进行讨论、交流、思考以下问题:1、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m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2、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
21-22版:3.2.1 血糖平衡的调节(步步高)
![21-22版:3.2.1 血糖平衡的调节(步步高)](https://img.taocdn.com/s3/m/cde146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5.pn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题图中激素甲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乙是胰高血糖 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故A、B错误; 激素甲(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患糖尿病,故C错误; 胰岛素的分泌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促进胰 岛素的分泌,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故D正确。
(3)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
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 )
(4)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的浓度升
高( × )
(5)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
特别提醒 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可以。
1.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一定是糖尿病吗? 提示 不一定,如一次性吃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 中含糖。 2.通过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治疗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引发的糖尿 病吗? 提示 不能,因为这种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由于胰 岛素的受体受损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所致。 3.2型糖尿病有向发病率高、发病年龄降低的趋势发展,请结合上述资 料分析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提示 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
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
量过低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对点训练
题组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
1.正常情况下,不属于人体血糖来源的是
√A.肌糖原分解
C.肝糖原分解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6b2621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f.png)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2篇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上)血糖平衡是人体内持续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
在人体中,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主要由胰岛素和葡萄糖耐量激素(GLP-1)等激素来完成。
这些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生成、释放和利用,确保血糖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首先,人体对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来实现。
胰岛素是由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作用是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或存储为糖原。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细胞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得到平衡。
相反,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细胞则会释放出储存的糖原,将其转化为葡萄糖,以提高血糖水平。
其次,血糖平衡还受到葡萄糖耐量激素(GLP-1)的调节。
GLP-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道激素,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胃的排空速度和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减缓食物的吸收和降低血糖水平的升高速度。
GLP-1还能增加β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此外,肝脏是血糖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
在饮食后,肝脏会从血液中摄取大部分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
而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肝脏则会将储存的糖原释放出来,以提供给细胞使用。
这种通过肝脏储存和释放糖原的机制,有助于维持血糖的平衡。
总结起来,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GLP-1以及肝脏的作用来实现。
胰岛素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调节血糖的升高和降低;GLP-1通过抑制胃的排空和胰岛素的分泌,减缓食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的升高速度;肝脏则通过储存和释放糖原,有助于维持血糖的平衡。
这些生理机制相互协调,共同维护着人体内血糖的稳定。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下)血糖平衡的失调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分为类型1糖尿病和类型2糖尿病两种。
类型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中的β细胞被自身免疫攻击而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根本不分泌胰岛素。
血糖平衡的调节新的PPT课件
![血糖平衡的调节新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a5f798f46527d3250ce032.png)
• 化验结果表明,根据尿中含糖量的多少,试纸呈现出深浅度不同的颜色变化。由于试纸的颜 色变化各异,故得出的化验结果也不一样,有阴性和阳性之分。如比色为蓝色,说明尿中无 糖,代表阴性结果,符号为(-);呈绿色,为一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3-0.5g%; 呈黄绿色,为两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5-1.0g%;呈橘黄色,为三个加号 (+++),说明尿中含糖1-2克%;呈砖红色,为四个加号(++++)或以上,说明尿中含 糖2g%以上。血糖是否正常,只看尿中没有糖是不够的,还要查一查三餐前血糖和三餐后的 血糖,如果尿中有糖,餐前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要查一查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血糖 是否高过10mmol/L。监测病情血糖、尿糖都要做,是最理想的。 第10页/共22页
生长停滞
先停滞生长,后又继续生长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生长
第19页/共22页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 血糖升高
胰岛B细 胞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
+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胰岛A细 胞
+
+
下丘脑某 一区域
血糖降低
+
第20页/共22页
血液中
能量
葡萄糖
(血糖)
合成 糖 原
(肝糖原、肌糖原)
0.8-1.2g/L
转 变 非脂糖 肪
某些氨基酸
>1.6g/L
物质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2张PPT)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0ec3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8.png)
除上述治疗外,还需限制能量物质摄入和加强锻炼。
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血糖调节的过程
调节方式
参与激素
反馈调节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糖尿病
(3) 糖尿病症状及原因?
(2)人类的糖尿病类型及病因?
(4)糖尿病的治疗
(5)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
(1)糖尿病的表现
课堂小结
C
C
练一练
3. 分析下图,判断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④D.在肌肉细胞、肝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导致机体供能不足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机体为满足能量需求
口渴
多饮
“多食”
机体消耗大量脂肪、蛋白质
“消瘦”
(3)糖尿病症状及原因?
(4)糖尿病的治疗
(5)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
①危害: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②预防: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
较轻患者:
可通过控制饮食,配合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
较重患者(1型):
可通过静脉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不能。
下丘脑另一区域
刺激
副交感 神经作用 于
交感神经 作用于
刺激
刺激
分泌
促使
下丘脑某一区域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任务六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调节中枢:(2)调节方式:(3)调节机制:(4)升高血糖的激素:(5)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6)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7)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来源<去路
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 mmol/L,空腹血糖浓度大于8.9 mmol/L时出现尿糖。
【知识点】血糖的平衡调节
![【知识点】血糖的平衡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7a4b2ec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4.png)
【知识点】⾎糖的平衡调节1⾎糖来源和去路“三来”—主要是通过摄⼊⾷物吸收的糖分,其次是体内糖原分解及其他能量营养素转化的糖。
“三去”—主要是⼈体新陈代谢需要的氧化分解,其次是合成糖原储存在肌⾁和肝脏及转化为⾮糖物质。
2直接调节⾎糖的激素调节⾎糖浓度的激素有三种,两种升⾎糖的激素,⼀种降⾎糖的激素。
胰⾼⾎糖素:通过胰岛A细胞作⽤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物质转化、升⾼⾎糖。
1.胰⾼⾎糖素这是升⾼⾎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胰岛素:通过胰岛B细胞促进细胞对⾎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物质转化。
总之是通过促进⾎糖去向,抑制⾎糖来源达到降低⾎糖的⽬的。
这是唯⼀能降低⾎糖的激素。
肾上腺素:肾上腺分泌的⼀种氨基酸类衍⽣物,也有升⾼⾎糖作⽤。
3.肾上腺素胰岛素是唯⼀降低⾎糖的激素,胰⾼⾎糖素是主要的升⾼⾎糖的激素。
胰岛素和胰⾼⾎糖素是相互拮抗作⽤,共同维持⾎糖含量的稳定。
除胰⾼⾎糖素外,肾上腺素也具有升⾼⾎糖的作⽤。
胰⾼⾎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协同作⽤。
3⾎糖平衡调节调节⽅式:神经——体液调节机体在进⾷后,葡萄糖⼊⾎,⾎糖升⾼,机体通过副交感神经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并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糖素,从⽽使⾎糖降低。
当⾎糖降低到⼀定⽔平时,交感神经作⽤于胰岛A细胞分泌胰⾼⾎糖素,并同时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得⾎糖含量上升维持平衡状态。
在进⾷后出现⾼⾎糖时,部分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在机体了现低⾎糖时,紧急调⽤储存的糖原分解⼊⾎,升⾼⾎糖,保持⾎糖平稳。
4⾎糖的平衡失调时,可导致⼈体出现多种疾病症状1.当⾎糖浓度低于0.5-0.6g/L时,出现低⾎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苍⽩、出冷汗、头晕、⼼慌等)。
2.当⾎糖浓度低于0.45g/L时,出现低⾎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3.当空腹⾎糖浓度⾼于1.3g/L时,出现⾼⾎糖症状。
4.当⾎糖浓度⾼于1.6-1.8g/L时,出现糖尿现象。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e87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b.png)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模型构建,很好地落实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教材中模型构建方法只能让学生体会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激素只是一种信号分子,为此,将物理模型与概念模型构建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落实知识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通过观看测定血糖的视频以及构建模型等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在上课过程中,板书要与教师的讲解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在组织安排活动中也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下列是血糖代谢图解,指出哪项是不正确的 】下列是血糖代谢图解,
(
)
葡萄糖吸收入血肝脏葡萄糖合成→肝糖元①转变→脂肪氧化 →CO2+H2O+能量② 血液葡萄糖 供全身各组织 合成肌糖元 ③ 转变 能量② 供全身各组织)合成肌糖元 能量 血液葡萄糖(供全身各组织 合成肌糖元③ 乳酸④氧化CO2+H2O+能量 乳酸④氧化 能量 A② B① C③ D④ 答案】 【答案】D
糖尿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医生,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 诊断糖尿病? 诊断糖尿病?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dL) ) 才可能出现糖尿。所以诊断糖尿病时, 使,才可能出现糖尿。所以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 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 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 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 才患糖尿病。 才患糖尿病。
如何理解糖尿病人“三多一少” 如何理解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现象
------多食、多饮、多尿、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多食 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 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细胞受损, 因为胰岛 细胞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使得葡萄 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 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 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 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 高血糖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细胞内 能量供应不足,使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多食; 能量供应不足,使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当血糖含量超过160-180mg/dL(肾糖阈)时,就出现糖 - 当血糖含量超过 (肾糖阈) 在大量排糖过程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 尿。在大量排糖过程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于是会 多尿现象; 出现多尿现象 出现多尿现象; 同时由于水分的大量排出,使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升高, 同时由于水分的大量排出,使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升高,在 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多饮现象 多饮现象。 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多饮现象。 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 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 导致机体逐渐消瘦,出现体重减轻现象 体重减轻现象。 导致机体逐渐消瘦,出现体重减轻现象。
糖类代谢
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类 肝糖元 非糖物质 分解 转化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能量 肝糖元 肌糖元 脂肪,非必需氨基 脂肪 非必需氨基 酸等(肝脏 肝脏) 酸等 肝脏
血糖 80-120 mg/dL
合成 合成 转变
高于肾糖阈
(160-180mg/dL)
血糖含量升高
尿糖
血糖含量降低
主要来源: 主要来源:食物中的糖类 主要去路: 主要去路:氧化分解
提问: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糖? 提问: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糖?
利用班氏试剂,加热呈砖红色 利用班氏试剂,加热呈砖红色 班氏试剂
说明: 说明 正常人一次性口服大量的糖(相当于200g以上的 正常人一次性口服大量的糖(相当于 以上的 葡萄糖) 偶尔也会出现糖尿, 葡萄糖)时。偶尔也会出现糖尿,但都是暂时 持续性的高血糖和糖尿, 的。持续性的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患 者。
【解析】本题考查肝脏的功能。血液中的葡萄糖叫血糖,饭后由于 解析】本题考查肝脏的功能。血液中的葡萄糖叫血糖, 消化和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这时在胰岛素的调节下, 消化和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这时在胰岛素的调节下,一部分血糖 流经肝脏和肌肉时分别形成肝糖元和肌糖元; 流经肝脏和肌肉时分别形成肝糖元和肌糖元;一部分血糖进入组织 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若还有多余, 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若还有多余,则一部分血糖在细胞内 转变成脂肪。肝糖元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转变成脂肪。肝糖元的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即当血糖 浓度高时,形成肝糖元,当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元又分解成葡萄糖, 浓度高时,形成肝糖元,当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元又分解成葡萄糖, 进入血液再变为血糖。一般认为,体内贮存的肝糖元不多, 进入血液再变为血糖。一般认为,体内贮存的肝糖元不多,仅够人 禁食24小时之用 小时之用。 禁食 小时之用。
3、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 意义: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 意义: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
动态平衡
血糖的去路
血糖的来路
2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升高 胰岛B细胞 胰岛 细胞 下丘脑 肝细胞 肌肉细胞 促进血糖 胰岛素 脂肪细胞 (1)合成糖元 ) 进入细胞 (2)转变为脂肪, )转变为脂肪, 某些非必须氨基酸 (3)氧化分解 ) 肝细胞 (1)肝糖元分解 ) (2)非糖物质转 ) 为糖
【例2】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多 】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 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请分析原因。 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请分析原因。
【解析】解答该题,要结合人体代谢知识。由于 解析】解答该题,要结合人体代谢知识。 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 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要 由水来溶解,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 由水来溶解,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多尿造 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 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 多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多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分 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 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 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 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导致多 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 食。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 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肾上腺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
血糖稳定有关器官: 胰岛、 血糖稳定有关器官: 胰岛、肝、肾
【 例 1】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 , 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 活动减 】 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 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 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雄性激素 答案】 【答案】D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
+
+
血糖
3 糖尿病及防治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高血糖、糖尿、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高血糖、糖尿、多食、多饮、多尿、
防治
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
血糖降低 胰岛素: 胰岛素: 唯一) (唯一)
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 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 合成肝糖元、肌糖元、氧化分解、 合成肝糖元、肌糖元、氧化分解、转变成脂肪 抑制: 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主要有三个去向: 解析】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主要有三个去向: 一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二是转变成脂肪, 一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二是转变成脂肪,三是 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 错的原因是, 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④错的原因是,无氧呼吸 除了生成乳酸还释放少量能量。 除了生成乳酸还释放少量能量。
【 例 3】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 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 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 左右的器官是( ) 在80~120mg/dL左右的器官是 ~ 左右的器官是 A大肠 B胃 C肝脏 D骨骼肌 答案】 【答案】C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促进糖原分解, 作用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 葡萄糖,从而使血另 一区域
+
胰岛B 细胞
+
胰高血 糖素分 泌增多
+
肾上腺 素分泌 增多
血 糖 平 衡 调 节
+ +
胰岛素分 泌增多
+
胰 岛 A 细胞
+
肾上腺 下丘脑 一区域
血糖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血糖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 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体内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叫 ~ 的范围时, 人体内血糖含量高于 的范围时 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糖尿。糖尿病人是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 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细胞受损, 糖尿。糖尿病人是因为胰岛 细胞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使得葡 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 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放的和由非糖物 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 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的事 项有(1)不吃糖 蜂蜜等食物, 少吃含糖高的食物 不吃糖、 少吃含糖高的食物, 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食 项有 不吃糖、蜂蜜等食物,(2)少吃含糖高的食物,(3)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食 物。
血糖的调节
思考题: 思考题: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 :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 注意力难以集中? 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 :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 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血糖降低
胰岛A细胞 胰岛 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髓质
下丘脑
肾上腺素
胰岛素 B细胞
作 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降低。 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