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守株待兔》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想要得到收获,就要主动努力地去争取。

天上掉馅饼的事非常少,不要自己不努力做事情,光想着白捡东西、占便宜,踏实劳作才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守株待兔(节选一)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

②耒:即“耒耜(s 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兔走触株——古义:()今义:()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今义:()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④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

A.折颈而死B.因释其耒而守株C.而身为宋国笑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守株待兔(节选二)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注释: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守株待兔(节选三)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株:待:走:冀:复:得:2.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我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守株待兔(节选一)1.①跑;步行②于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③自身;身体⑤被;为了2.A.然后 B.然后 C.却3.他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了。

守株待兔文言文答案

守株待兔文言文答案

守株待兔文言文答案【篇一: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及答案】xt>(2010-12-09 20:47:18)标签: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孟母三迁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曾子杀彘教育分类:教育(一)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二)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②反归取之()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①反归取之()②何不试之以足()③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②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答:(三)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③特与婴儿戏耳()④婴儿非与戏也()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练习5 守株待兔一、看拼音写词语。

耕种shǒu zhū dài tùɡēnɡ zhònɡbù kě fù dé jiē chù二、用“√”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折.颈而死(zhé shé)2.冀.复得兔(jì yì)3.而身为.宋国笑(wèi wéi)4.宋人有耕.者(ɡēn ɡēnɡ)三、比一比,再组词。

守( ) 朱( ) 诗( ) 领( ) 释( )宋( ) 株( ) 待( ) 颈( ) 择( )四、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争( )斗 ( )吞( )咽 ( )飞蛋打( )假( )威 ( )鬼( )神 ( )目寸光五、课内阅读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的词。

(1)田中有株.株:(2)兔走触..株走:触:(3)因释..其耒而守株因:释:(4)冀.复得兔冀:2.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是一个怎样的人?5、《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六、类文阅读。

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 )(2)竟斗..而讼於社伯(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弟弟的意见是 ;社伯的意见是。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守株待兔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守株待兔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守株待兔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A.守株待兔B.刻舟求剑C.日新月异【答案】C2.太阳是不会掉下来的,你不要()了。

A.掩耳盗铃B.井底之蛙C.杞人忧天【答案】C3.《守株待兔》中宋人最后_____兔子。

()A.等到了B.没等到C.偶尔等到了【答案】B4.下列加点字的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没精打采.博采.众长B.守株.待兔植株.茂盛C.爱不释.手手不释.卷D.兔走.触株走.街串巷【答案】C5.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吸收凶孟聚拢网球B.花瓣辨别匀称健造C.麻烦墨水莫非衬衫D.园满迅速仿照粘连【答案】C6.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放纵.(zòng)绸.褂(chóu)携.手(xié)B.缝.补(féng)疲倦.(zuàn)胶.水(jiāo)C.电缆.(lǎn)栅.栏(cè)跪.下(guì)【答案】A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抱怨.(yuàn)滔.天(dāo)希冀.(jì)B.逼.问(bī)陶.罐(táo)恼.怒(nǎo)C.皱.眉(zòu)生涯.(yá)遵循.(xún)D.尊.敬(zūn)忙碌.(lǜ)妇.人(fù)【答案】B二、书写8.看拼音,写词语。

ɡēnɡ tián shǒu zhū dài tùchù dònɡ tóu jǐnɡ shì fànɡ【答案】耕田守株待兔触动头颈释放9.将下面的诗句工整地抄写下来。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答案】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三、填空题10.看拼音,写词语。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矛与盾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矛与盾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矛与盾
守株待兔
试题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1)逃跑,奔跑(2)放下(3)希望(4)被
2.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可是自身却被宋国人耻笑。

3.守株待兔
4.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

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
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掩耳盗铃
试题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2)遽掩其耳。

53天天练守株待兔答案

53天天练守株待兔答案

53天天练守株待兔答案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1)。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2)其耒(lěi)(3)而守株,冀(4)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注释:(1)株:树桩。

(2)释:放下(3)耒(lěi):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4)冀:希望。

【全文翻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1.结合《守株待兔》上下文和注释,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1)兔走触株。

(a.离开;b.跑)(2)因释其来而守株。

(a.于是;b.因为)答案:b;a;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解答此题时,可将释义代入题中,结合语境,看表意是否通顺。

兔走触株意思是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

因:于是。

因释其耒而守株,思是于是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

2.下面与“折颈而死”的“而”意思相同的是()A.因释其耒而守株B.而身为宋国笑答案:A本题解析:考查一词多义。

“折颈而死”的“而”表顺承。

A项“因释其耒而守株”的“而”表顺承,B项“而身为宋国笑的“而”表示转折,反而。

3.写出《守株待兔》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答案:不会再得到兔子了,而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笑话的对象。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没有兔子被他捡到,而他的行为却受到宋国人的讥笑。

这个翻译要联系上下文,不能单个句子翻译,要不然就不能和全文融为一体了。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答案:因为宋人把偶然当成必然,不可能经常性不劳而获,而要自己劳动。

本题解析: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从语文角度来说,因为他期望着不劳而获,而生活中需要自己劳动才有所得。

从哲学角度来说,因为兔子撞树是个偶然事件,极小的概率才会发生,而宋人把偶然当作了必然,违反了客观规律。

所以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二)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②反归取之()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①反归取之()②何不试之以足()③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②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答:(三)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③特与婴儿戏耳()④婴儿非与戏也()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四)自护其短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守株待兔》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守株待兔》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练习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③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耒(lěi):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③冀:希望。

【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1.解释加点字。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2.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的意思是:②宋国人笑这个农夫的原因是()。

A.笑他把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种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能经常发生。

B.笑他运气不好。

3.农夫听了别人对他的嘲笑,会怎么做?请写一写。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答案:1.解释加点字。

①兔走.触株:跑②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就放下③冀复..得兔:希望再,又2.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再也没拾到兔子,自己反倒被宋国人嘲笑。

②宋国人笑这个农夫的原因是(A)。

A.笑他把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种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能经常发生。

B.笑他运气不好。

3.农夫听了别人对他的嘲笑,会怎么做?请写一写。

农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感到很惭愧,决定以后好好种地,不再幻想不劳而获。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不要心存侥幸,总想着不劳而获。

暑假作业——部编版三年级下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暑假作业——部编版三年级下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21.“予”在文中指“我”,读音是(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教育我们要________。
阅读理解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③钟大不可负④。以椎⑤毁之,钟况然⑥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⑦掩其耳。恶⑧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⑨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
——选自《笑林》
(注释)①既:既然。②之:代指猴毛。③方:才。④胜:能忍受。
12.根据注释,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把“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改为陈述句。
28.这则故事后来衍化为俗语,这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嫦娥奔月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héng)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chán)蜍(chú),而为月精。
(注释)①羿:尧时的善射者。②请:求。③西王母:仙人名。④姮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读改姮为嫦。
A.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B.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C.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D.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23.下列词语中的“亡”与“范氏之亡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是()
A.亡羊补牢B.家破人亡C.亡命天涯D.亡魂丧胆
24.联系文意说一说,“得钟者”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到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则:但是。④负:用背驮东西。⑤椎:槌子或棒子。⑥况(huàng)然:形容钟声。⑦遽(jù):立刻。⑧恶:害怕。⑨悖(bèi):荒谬。

《守株待兔》阅读答案

《守株待兔》阅读答案

《守株待兔》阅读答案《守株待兔》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守株待兔》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守株待兔》阅读答案1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

A.《战国策》B.《韩非子》C.《山海经》(2)成语(_____________)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解疑释惑B.冰释前嫌C.手不释卷(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___”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B.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D.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

参考答案:(1)B(2)守株待兔(3)C(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B《守株待兔》阅读答案2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

(12分)【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4分)(1)遽契其舟( ) (2)不亦惑乎( )(3)兔走触株( ) (4)冀复得兔(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是吾剑之所从坠。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题4】.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哪种人?(2分)答案【小题1】A【小题1】(1)雕刻 (2)糊涂 (3)跑 (4)希望【小题1】(1)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文言文《守株待兔》练习答案

文言文《守株待兔》练习答案

《守株待兔》练习(含答案)
班别: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
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下列句子中,停顿正确的是(D)。

A.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D.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 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株( 树桩 ) 走(跑 ) 因( 于是) 释( 放下 ) 冀( 希望 )
4.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中“为”的读音是wéi ,意思是被。

5.本文选自《韩非子》,读了这则寓言我懂得了存在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是不
会有好的结果。

6. “因释其耒而守株”是什么意思?
答:于是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

7. 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8. 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后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9.宋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耻笑,他错在哪里?
答:他错在把偶然的事情看成是必然的。

2020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守株待兔》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2020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守株待兔》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5课守株待兔
1.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名师来指导〕(1)这是一篇文言文。

首先,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其次,要注意停顿: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是“因/释其耒/而守株”。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背诵。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答案大家找〕那个农夫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

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3.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答案大家找〕这个人行驶的方向错了,还固执己见,不听朋友的劝告。

统编(部编)版语文3年级下册 第2单元 阅读训练(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3年级下册 第2单元 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课内回放。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翼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___________(2)因释.其耒而守株___________ 。

(3)冀.复得兔___________(4)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__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作者:黄瑞云)5.在选文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谦虚轻蔑傲慢恼怒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铁罐的,陶罐的。

7.请你联系上下文,把第4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1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21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习题及答案

5《守株待兔》课后习题学习目标:1.学习并识记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3.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并尝试运用。

学习要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并尝试运用。

习题演练:一、看拼音写汉字。

shǒu wèi děng dài gēng dì()()()jiěshìjiēchùsòng guó()()()二、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1. 兔走触株:株——()释——()3. 因释其耒而守株:耒——()4.冀复得兔:冀——()三、请简要分析为什么农夫会被宋国人笑话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守株待兔》一文通过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从此就丢下,整天守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

五、阅读理解。

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而讼於社伯()(2)竟斗..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弟弟的意见是;社伯的意见是。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汉字。

守卫等待耕地解释接触宋国二、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1.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2.放下3.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4.希望三、请简要分析为什么农夫会被宋国人笑话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兔子农具树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有收获。

五、阅读理解。

1.拉争吵2.把大雁煮着吃把大雁烤着吃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3.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含答案)5守株待兔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含答案)5守株待兔

5守株待兔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生字。

1.sòng( 宋)人在gēng(耕)种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折jǐng(颈)而死,于是放下锄头,上演了“shǒu(守)zhū(株)dài( 待)兔”的故事。

2.墙角有一群蚂蚁,qí( 其)中的一只晃动着chù( 触)角,好像在向同伴传递信息。

二、读句子,判断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三、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田中有株.。

(A)A.树桩B.量词2.因.释其耒而守株。

(B) A.因为B.于是3.而身.为宋国笑。

(B) A.身体B.自己四、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例: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句话的意思: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2.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还能再等到撞死的兔子吗?他等来的会是什么?示例:他不可能再等到撞死的兔子了,等来的可能是庄稼枯死,田地荒芜。

五、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则寓言选自( B )。

A.《孟子》B.《韩非子·五蠹》C.《战国策》D.《论语》2.用原文中的句子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3.展开想象,兔子“折颈而死”之后,农夫会想些什么?示例:我每天不用干活,只要天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撞到树桩上的兔子,就不用再辛苦劳动了。

4.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不付出努力,只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三年级下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课时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5 守株待兔一、看拼音写词语。

sòng guóděng dài jiě shìgēng tián()()()()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A.大腿B.胸部C.脖子D.头部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A.恢复B.报复C.再;又D.回答;答复3.因.释其耒而守株()A.因为B.原因C.于是D.所以4.冀.复得兔()A.希望B.借口C.寄托D.河北的简称三、下列句子停顿不合适的一项是()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宋人/有耕者。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四、填空。

“守株待兔”中“株”的意思是_____;“待”的意思是_____;“守株待兔”的意思是_____。

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五、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则寓言选自()A.《孟子》B.《韩非子》C.《战国策》D.《论语》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填序号)______(起因)______(经过)______(结果)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B.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下列不是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A.得到了偶尔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B.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C.把偶然发生的事当必然来看待。

D.幻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

4.我想对农夫说:六、课外阅读。

画蛇添足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⑥为之足?”遂⑦饮其酒。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守株待兔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3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守株待兔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3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守株待兔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个演员发酒瘾了,对导演说:“先生,请关照一下,叫他们买一瓶真的威士忌来,好不好?因为,没有真的东西,恐怕演来不逼真。

”导演听了,给这个演员一个绝妙的回答:“你说得很对。

不过,明天服毒的那唱戏,怎么办?”导演的回答,表明他真正的态度的一项是()A.赞成B.担心C.拒绝D.赞成又担心【答案】C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司为山市D.此何遂不为福乎【答案】A读句子,给“走”“因”“身”“为”选择正确的解释。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A.步行。

B.跑。

4.因释其耒而守株。

( )A.于是。

B.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而身为宋国笑。

身: A.身体。

B.自己。

(_______)为: A.被。

B.为了。

(_______)【答案】3.B4.A5. B A6.下面句子中“而”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折颈而.死B.因释其耒而.守株C.而.身为宋国笑【答案】C7.《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B.不是每天都有兔子撞到树桩上C.农夫不应该幻想每天都可以等到一只撞死的兔子【答案】A8.下列句子朗读正确的是()A.兔/不可复得。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宋人有耕/者。

【答案】A9.《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A.做事情要像那个种田人一样执着,持之以恒。

B.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

【答案】BC10.那个农夫“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是()A.农夫干了一天的活,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2020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守株待兔

2020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守株待兔

2020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守株待兔读《守株待兔》中的句子,完成练习。

因释..得兔。

..其耒.而守株,冀复(1)解释加点的字。

因:从此。

释:放下。

耒:古代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再。

(2)解释句意: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指出故事中的农民错在哪里。

存有侥幸心理,想着不劳而获,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

【分析】《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

课文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解答】(1)考查了文言文字词的翻译。

因:从此;释:放下;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冀:希望;复:再。

(2)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意思是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考查了对这篇寓言内容的理解。

课文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

故事中的农民错在存有侥幸心理,想着不劳而获,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

故答案为:(1)因:从此;释:放下;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冀:希望;复:再。

(2)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存有侥幸心理,想着不劳而获,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

【点评】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

第1 页共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守株待兔》练习(含答案)
班别: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
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下列句子中,停顿正确的是(D)。

A.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D.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3. 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株( 树桩 ) 走(跑 ) 因( 于是) 释( 放下 ) 冀( 希望 )
4.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中“为”的读音是wéi ,意思是被。

5.本文选自《韩非子》,读了这则寓言我懂得了存在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是不
会有好的结果。

6. “因释其耒而守株”是什么意思
答:于是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

7. 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8. 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后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9.宋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耻笑,他错在哪里
答:他错在把偶然的事情看成是必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